2023年高校科研工作计划(5篇)

时间:2023-05-21 作者:储xy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表篇一

开学初,结合学校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科研活力

如何增强教育科研的活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而且易于把广大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为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规,我不仅与本校教师互相沟通,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交流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经验总结,取长补短。我致力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播种”与“收获”上。课题在期初都必须有学期研究计划,在期中有课题研究活动,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这样,几个研究课题都能在每学期有量的积累,从而为最后质的飞跃即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吸取别人先进的科研经验,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教师学历是教师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本人积极参加进修。除此以外,我还继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网站,拓展教育空间,拓展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四、严格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夯实教育科研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我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形成重视课堂,研究课堂的热潮。

1、认真学习“标准”,找准“标准”

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做到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严格管理,优化过程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渗透思维策略训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时效。上好“特色课”、“研究课”,多出“示范课”。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性跨越。

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表篇二

在学校党委和主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师和科技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技经费稳步增长,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成绩显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科技成果产出(尤其是sci、ei论文)速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与技术转让初见成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加强;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211工程”完成了中期建设任务;“985工程”建设通过论证。20xx年度科技工作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

20xx年度我校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27项,其中21项获奖,获奖率78%。“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发展和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与模式研究”等2项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及舍饲半舍饲营养调控技术研究”等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有4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sci、ei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论文数量继续快速增长、质量呈上升趋势。全年sci、ei、istp收录论文共计368篇(sci论文281篇;ei论文61篇;istp论文26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比20xx年增长78%。全校有140位教师发表sci、ei论文,sci论文数排名前三位:杨定(21篇)、李宁(16篇)、王贺祥(14篇)。学院排名前三位:生物学院(84篇)、资源与环境学院(49篇)、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49篇)。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的作者张大鹏(5.634),累计影响因子最高的作者王贺祥(34.5)。

20xx年度申请专利172项,其中发明132项,占77%。比去年专利申请量(111项)增加55%。授权专利51项,是去年的2.1倍,其中发明16项,实用新型35项,创历年最好水平。20xx年申请新品种权6项,通过国家动物品种审定1项,计算机软件登记24项。

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促进重大成果与技术的转化与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我校“农大系列玉米品种”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遍布19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近14%。“旱稻系列新品种”建立了数千亩的示范区。

“草业产业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近12万亩,经济效益过亿元;“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成果实现小麦亩产500-60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20xx万亩以上;“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在小麦等作物上推广60多万亩,经济效益1.2亿元;“农大褐3号”节粮蛋鸡新增饲养2千万羽,累计近1亿羽,经济效益8-9亿元;“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示范推广1000万亩以上。

“饲草、秸秆机械化加工技术与机具”辐射加工范围2万亩,为企业和农户带来经济效益800万元;“现代节水灌溉设备及技术”已经推广到北朝鲜、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土壤水分智能快速检测仪器与技术”在11个省建立了21个固定墒情监测站。“高效复合增产菌及其生产工艺”专利技术,以104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在美国上市的佳华生物科技公司;“高油玉米技术”成功转让给美国qti公司,标志着我国高油玉米研究工作继续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世界顶级种公牛在我校克隆成功,朱镕基亲自为克隆牛命名“大隆”和“二隆”。该项成果是中国在动物克隆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显著增长。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国消除贫困科研奖1项。我校教授向国家提出了扶贫工作八点建议,回良玉副的批示“提出的建议值得研酌”。我校教师参与完成了《畜牧法》的起草工作,这是既《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法》(修订)之后,我校参与完成的第三部国家法律。我校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crdp)组织力量撰写的“关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若干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农村要情》全文刊出。

20xx年度共申报项目944项,批准项目406项,批准经费1.80亿元。与去年相比,申报项目数增加188项,批准项目数增加120项,增长42%,结题项目153项。

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成绩显著。“973”项目“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获得批准2500万元,使我校主持的项目增加到6个,继续保持全国高校第3位。20xx年基金委资助项目总经费2806万元,比去年增加40%。其中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86项(全国所有单位排名第19位,北京市排名第4位),比去年增加7项,资助率29%,比基金委平均资助率高10个百分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科技攻关及重大科技专项项目56项,批准经费5333万元,其中我校参与起草建议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启动实施,申报的“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得到批准,表明我校将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节水增效提出保障措施,在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863计划项目19项,批准经费1653万元;948计划项目6项,批准经费1360万元,国际合作项目48项,经费1310万元。

截止20xx年12月15日,到校科研总经费2.22亿元(含到校未拨款253万元),比去年全年科研经费增加10%。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93亿元,占总经费的87%,横向科研经费0.294亿元,占总经费的13%。总经费中科技部拨款1.17亿元(占5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拨款2714万元(占12.2%),农业部拨款2517万元(占11.3%)。到校经费列全校前三位的学院是: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5102万元)、生物学院(3625万元)、动物科技学院(2748万元)。

20xx年我校经多年建设的科研基地(中心)大部分通过验收。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纳入国家建设计划,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和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通过农业部验收,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纳入农业部20xx年度建设计划(经费1200万元)。

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和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通过审查认可与计量认证,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市共建)通过建设计划论证,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北京市教委投资200万元,加强我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我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的“动物生物反应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发改委初审并进入现场考察。另外,我校还申报草业工程中心、野生稻种质资源保藏实验室等。逐步完成上庄实验站的机构设置、前期环境调研、土地勘测和初步规划等。

目前“211工程”中央专项资金到账累计6500万元(占总资金的82%),20xx年中央专项资金到账20xx万元。20xx年招标采购设备总金额为3297万元,共计307件。其中进口设备共165件,计2887万元。国内设备共142件,计410万元。单价40万元以上设备14件,计1891万元。主要大型仪器设备(100万以上)有:同位素质谱仪、离子阱-液质联用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基因芯片分析平台、生物信息处理系统等。“211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校内专家中期检查与评估,完成中期建设任务。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成立“985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学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多次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论证报告》,并通过教育部论证。

教育部、财政部文件同意我校立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控制额度为3亿元。进入“985工程”二期建设,为我校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迈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中,设立i类科技创新平台2个:农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ⅱ类5个:现代农业工程与信息化、动物营养学、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生物质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ⅱ类1个:中国农村政策研究。

为了配合“985工程”二期的规划建设,在原《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起草了《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我校“985工程”二期规划建设配套的保障措施,使我校今后在创新团队的培养和推荐工作有章可循。

为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培养年轻的科研人才,解决其经费不足的困难,起草了《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并经学校党委会暨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并发文正式启动实施。第一批54个项目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已经专家评审后批准立项。科研启动基金的实施,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拥护。

为了宣传我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记载重大的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从20xx年起每年编印一本《大学科技发展年报》。

建立和完善了预答辩制度,全面提高了我校重大项目的资助率。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尽早地获得第一手材料。重大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有效地协调组织申报。

组织召开了20xx年度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研讨了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初步确定了6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正式拉开了我校“985工程”规划建设的序幕。

组织完成了973项目“作物抗逆的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攻关、948等各类项目的验收,组织落实李宁创新研究群体和武维华创新研究群体的实地考察,顺利通过了国家基金委专家组的考察。

完成了各类项目的中期检查,协调项目主持人、财务处配合财政部、农业部顺利完成了948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组织有关人员撰写国家科技攻关专项“草地植被恢复重建关键技术”“园艺作物关键技术研究”“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三个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争取到3个课题的主持。组织召开了国家中长期规划重大专项“农林生物质工程”“四大作物超级种的培育”专家研讨会,形成项目立项建议书向科技部汇报。

协助教育部组织召开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规划”汇报会,全国38所大学校长向科技部、教育部汇报,协助国家基金委组织召开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暨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及创新研究群体生命学部”项目的二审评审会,圆满完成会议计划,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各参会大学的好评。

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表篇三

1月

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完成上年度工作总结。

2月

1、组织申报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分为重大专项、重点专项、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四个层次。

2、通过省科技厅“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网上申报,a4纸打印一式2份。

3月

1、分别组织广东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工作(a4纸打印3份)。

2、每年3月中旬上报韶关学院,通过专家评审后,4月中旬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4月

组织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申报广东省中医药科技研究项目(a4纸打印4份,由韶关市卫生局限项上报,须附立项查新报告)

3月-5月

1、组织中国职教学会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议专项研究课题(a4打印3份)。

2、组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有关职业教育体系、模式、机制、策略等方面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研究(a4打印3份)。

5月

1、组织韶关学院医学院校内科研立项。

2、五月初前将拟审报科研项目上报各系部;各系部举行科研项目开题报告会,公开审核申报项目,据结果向学院推荐;由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经批准正式立项。

6月

1、组织韶关市科技局科研立项申报(a4纸打印一式2份,须先通过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立项)。

2、组织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a4纸打印3份)。

7月

1、组织申报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a4打印10份,每年7月中旬上报韶关学院科技处)。

2、出刊《韶关学院医学院学报》1期。

9月

1、组织申报韶关学院科研项目。

2、组织申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心理学项目(a4打印5份,先通过医学院立项,再上报韶关学院科研处)。

10月

组织申报韶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a4纸打印2份,上报韶关学院教务处)。

11月

1、组织申报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一式5份,附查新报告)。

2、组织申报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一式7份,上报韶关学院宣传部)。

3、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以备来年申报韶关市科技进步奖。

12月

1、组织申报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4纸打印5份)。

2、由韶关市卫生局限项上报。

3、收集年度校内教师发表论文复印件,并进行论文、科研立项统计,申请发放奖金。

4、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的登记工作。

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是根据往年惯例列举的大致时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或相关部门的网站,请各位老师提前做好准备!

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表篇四

本学期教科室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积极走“以科研促教育、教学,德研、教研、科研相长”的道路,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责任感,深化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科室的先导、服务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㈠常规工作

1.重抓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管理。

我们将坚持科研与德研、教研相结合的原则,把教科研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狠抓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重视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过程管理,力求做到科科实施课题研究,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⑴重续省级课题的研究。

在市教培研中心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的“十一五”课题滚动,继续开展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课题《学科教学活动化》研究工作,将根据我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学校具体情况对主课题方案、子课题方案作适当修改,调整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邀请专家来校指导,重新整理、筛选原有的子课题,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逐步形成教学特色活动课程。

⑵积极申报子课题。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小课题,确立新的研究课题。将在体育、数学、阅读、作文等学科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我校各科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⑶继续抓好教学实验研究。

本学期将进一步抓好教学实验研究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践研究,加强资料积累,为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⑷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本学期将以各级子课题为中心成立课题研究协作组,围绕课题研究定期开展沙龙活动,认真学好相关理论,结合各级各类实践课,凸现课题研究内容,探讨研究方法,交流研究心得,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并及时评价、总结、反思,建好研究档案,丰富形成性资料。

2.落实新教育实验,提升师生素养。

新教育实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广大师生走进新教育实验,追求理想的教育,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新教育实验使新课程理念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上,融会于师生学习的每一项活动中。

⑴营造书香校园。其一,开展教师读书活动。首先保证教师读书时间,把教师读书排入课表;其次改变记录方式,本学期我们将以往每月抄写一定字数的做法,改为写读书记录卡(每学期不少于5张),把读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找资料;另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为鼓励教师积极阅读,我们将在学期初组织教师赴上海书城购书,每位教师自主选择一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购买,读完后于学期结束前凭发票到学校报销,并把书上交至学校图书馆,这样既能为学校图书馆添置新书,又能激发教师读书的主动性、积极性。其二,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继续加强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管理,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学生背诵古诗文和经典英文,开展“每周一诗”或“每周一文”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陶冶学生情操,并将组织古诗文诵读比赛。

⑵师生共写随笔。每位教师完成2篇以上教育随笔、故事、案例等文章,并发至校园网,分别于4月10日之前上交第一篇教学随笔,6月10日前上交第二篇,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将结合教导处工作安排及实验课分别开展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随笔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随笔、日记,四月份将组织六年级学生进行优秀学生日记评比活动。

⑶构筑理想课堂。理想的教育、理想的课堂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我们将继续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与发展学生、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结合教导处工作安排,沿用上学期的教案书写方式,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随笔三大块,并规定5年以上教师可以用电子稿。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管理,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⑷建设家长学校。定期举办面向家长的培训活动,开展讲座、现场咨询等活动,向学生父母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有效地传播先进家教观念、科学家教方法,组织座谈会等活动。

⒊推广科研成果,强化反思行为。

⑴强化反思行为。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及时撰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并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忌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使教师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⑵推广科研成果。鼓励发动教师积极撰写课改研究经验,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例等,并将及时进行评比、交流,认真帮助及热情鼓励教师向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加大学校工作的宣传力度。整理汇编教师的各类获奖论文、案例,结合市级以上各类征文活动及优秀随笔集评比,组织教师开展校级预选赛,教科室将对教师的论文进行认真评比筛选,把好质量关,推荐至市级以上评比,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做好校刊、校报的出版工作。

㈡创新工作

1.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很抓课题研究工作。把德育工作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

2.成立课题研究协作组,定期组织开展沙龙活动。

3.改革教师读书活动方式。保证教师读书时间,把教师读书排入课表;改变记录方式,将以往每月抄写一定字数的做法,改为写读书记录卡把读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找资料;另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为鼓励教师积极阅读,我们将在学期初组织教师赴上海书城购书,每位教师自主选择一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购买,读完后于学期结束前凭发票到学校报销,并把书上交至学校图书馆,这样既能为学校图书馆添置新书,又能激发教师读书的主动性、积极性。

4.做好校报、校刊的出版工作。

5.在综合活动中组织开展英语角研究等活动。

6.结合校级评优课活动,组织课题组开展英语、数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评比活动。

三月份

2.邀请专家指导,修改课题方案,组织申报小课题。

3.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4.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5.校教学设计评比。

6.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及协作组。

四月份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2.课题组正常开展实验研究。

3.实验课研讨活动。

4.教师月底前至少上交一篇教学随笔。

5.六年级学生优秀日记评比。

6.协作组开展沙龙活动。

7.语文教师教学随笔评比。

8.英语教师教学随笔评比。

五月份

1.各课题组正常开展实验研究。

2.实验课研讨活动。

3.一、五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4.教师教学随笔评比。

5.协作组开展沙龙活动。

6.数学教师教学随笔评比活动。

六月份

1.各课题组正常开展实验研究。

2.协作组开展沙龙活动。

3.组织教师撰写或修改学科论文,准备参与各级各类比赛。

4.各课题组总结、交流、收集、整理材料。

5.总结与反思一学期的教科研情况。

6.布置专题总结(论文)的撰写。

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表篇五

1月

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完成上年度工作总结。

2月

1、组织申报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分为重大专项、重点专项、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四个层次。

2、通过省科技厅“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网上申报,a4纸打印一式2份。

3月

1、分别组织广东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工作(a4纸打印3份)。

2、每年3月中旬上报韶关学院,通过专家评审后,4月中旬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4月

组织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申报广东省中医药科技研究项目(a4纸打印4份,由韶关市卫生局限项上报,须附立项查新报告)

3月-5月

1、组织中国职教学会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议专项研究课题(a4打印3份)。

2、组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有关职业教育体系、模式、机制、策略等方面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研究(a4打印3份)。

5月

1、组织韶关学院医学院校内科研立项。

2、五月初前将拟审报科研项目上报各系部;各系部举行科研项目开题报告会,公开审核申报项目,据结果向学院推荐;由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经批准正式立项。

6月

1、组织韶关市科技局科研立项申报(a4纸打印一式2份,须先通过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立项)。

2、组织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a4纸打印3份)。

7月

1、组织申报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a4打印10份,每年7月中旬上报韶关学院科技处)。

2、出刊《韶关学院医学院学报》1期。

9月

1、组织申报韶关学院科研项目。

2、组织申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xx”规划教育学、心理学项目(a4打印5份,先通过医学院立项,再上报韶关学院科研处)。

10月

组织申报韶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a4纸打印2份,上报韶关学院教务处)。

11月

1、组织申报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一式5份,附查新报告)。

2、组织申报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一式7份,上报韶关学院宣传部)。

3、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以备来年申报韶关市科技进步奖。

12月

1、组织申报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4纸打印5份)。

2、由韶关市卫生局限项上报。

3、收集年度校内教师发表论文复印件,并进行论文、科研立项统计,申请发放奖金。

4、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的登记工作。

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是根据往年惯例列举的大致时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或相关部门的网站,请各位老师提前做好准备!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表(五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

    2022年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十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

    2023年出纳个人工作计划(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

    2022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科研组工作计划(3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

    2022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科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五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

    2022年高校科研工作计划(八篇)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

    2022年出纳人员的工作计划(四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

    2023年出纳人员工作计划(6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

    2022年出纳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以及下年计划(12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

    2023年出纳年度工作计划表(十七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