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灵魂曲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可以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使我们更加专注于任务的完成。以下是一些工作计划书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一

临夏州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图书馆自成立以来相继开设了行政办公室、采编室(辅导部)、典藏部、地方文献部、保安族东乡族文献部、共享工程阅览室、阅览部(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7个部门。

现有职工24人,男职工11人,女职工13人,中共正式党员8人;馆长1人,副馆长2人;副研究员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人;职员17人,工人7人。

我馆现有馆藏图书1.1万册,期刊合订本4000册,报纸合订本2000册,电脑16台,阅览坐席60个。

二、临夏州图书馆主要职责和职能。

3、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4、开展社会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5、传递科学技术情报;。

6、开发智力资源,包括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人力资源;。

7、开发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三、单位性质: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馆长:宋天云。

四、部门职责。

1、行政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整理、协调、处理本馆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文秘、对外联络、公关工作;负责本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管理工作;负责本馆财务、统汁、考勤、考核工作;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环境后勤保障工作。

办公室主任:王欣欣。

2、采编室(辅导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采集、加工工作;负责图书文献的分类、编目、著录及分流工作;负责新书的宣传推介工作;负责本馆目录组织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及本地区基层图书馆(室)及各学饺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工作;负责全馆学术研究、成果推广、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肯工作;负责本地区图书报刊发行员等级考核和培训工作;负责组织专业性、公益性讲座;负责“临夏州图书馆学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图书馆对外宣传工作。

采编部部长:王建华。

3、典藏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新书入库工作;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收藏管理及图书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蛀的日常维护工作;负责跟馆馆藏图书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典藏部部长:王玉红。

4、地方文献部主要职责: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文献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古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地方文献的查阅、咨询服务工作。抢救、挖掘、保存、传承和保护保安族东乡族文化遗产;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的读者服务工作和查阅、资源服务工作。

5、共享工程阅览室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情报的收集、筛选、整理及信息代查、专题服务和课题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本馆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服务本馆网站的制作、更新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和维护工作;负责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工作;负责电子阅览室的日常开放工作。

技术部部长:常志军。

6、阅览室(期刊、报刊、资料、少儿)主要职责:负责报纸、期刊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负责报纸、期刊的分类、编目工作;进行报刊宣传及辅导工作;负责报刊信息提存,编制报刊论文索引、报刊文摘等报刊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报刊资料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为读者提供报纸、期刊的阅览服务和咨询导读工作;负责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的正常开放工作。

5.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6.小班个人研修计划模板。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二

临夏州图书馆成立于1992年,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图书馆自成立以来相继开设了行政办公室、采编室(辅导部)、典藏部、地方文献部、保安族东乡族文献部、共享工程阅览室、阅览部(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7个部门。

现有职工24人,男职工11人,女职工13人,中共正式党员8人;馆长1人,副馆长2人;副研究员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人;职员17人,工人7人。

我馆现有馆藏图书1.1万册,期刊合订本4000册,报纸合订本2000册,电脑16台,阅览坐席60个。

3、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4、开展社会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5、传递科学技术情报;。

6、开发智力资源,包括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人力资源;。

7、开发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馆长:宋天云。

1、行政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整理、协调、处理本馆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文秘、对外联络、公关工作;负责本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管理工作;负责本馆财务、统汁、考勤、考核工作;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环境后勤保障工作。

办公室主任:王欣欣。

2、采编室(辅导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采集、加工工作;负责图书文献的分类、编目、著录及分流工作;负责新书的宣传推介工作;负责本馆目录组织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及本地区基层图书馆(室)及各学饺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工作;负责全馆学术研究、成果推广、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肯工作;负责本地区图书报刊发行员等级考核和培训工作;负责组织专业性、公益性讲座;负责“临夏州图书馆学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图书馆对外宣传工作。

采编部部长:王建华。

3、典藏部主要职责:负责本馆新书入库工作;负责本馆图书文献的收藏管理及图书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蛀的日常维护工作;负责跟馆馆藏图书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典藏部部长:王玉红。

4、地方文献部主要职责: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文献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负责地方文献和特种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古籍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地方文献的查阅、咨询服务工作。抢救、挖掘、保存、传承和保护保安族东乡族文化遗产;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文献的收集、加工、利用工作;负责保安族东乡族的读者服务工作和查阅、资源服务工作。

5、共享工程阅览室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情报的收集、筛选、整理及信息代查、专题服务和课题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本馆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服务本馆网站的制作、更新及维护工作;负责本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和维护工作;负责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工作;负责电子阅览室的日常开放工作。

技术部部长:常志军。

6、阅览室(期刊、报刊、资料、少儿)主要职责:负责报纸、期刊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负责报纸、期刊的分类、编目工作;进行报刊宣传及辅导工作;负责报刊信息提存,编制报刊论文索引、报刊文摘等报刊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负责报刊资料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为读者提供报纸、期刊的阅览服务和咨询导读工作;负责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的正常开放工作。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三

藏书楼历来被称为知识和理想的^v^“第二教室”,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学识的增进大有好处,也有利于他们各项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全面提高。因此,我校藏书楼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同时,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及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指导好学生利用藏书楼中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图书管理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遵循藏书楼的工作规律,加强藏书楼管理理论研究,对图书报刊管理、读者服务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

1、安排好各年级学生借还书的时间,尽量保证每班每周不少于1次借书时间。为了保证学生借书时间、质量,每天上午对当天轮到教室的还书及时归类入库,对未能按时归还的书与教室领导及时联系。下午学生借书后及时对书架进行整理。每周对学生的借书情况及时公布。

2、每学期必须保证新书及时入室、上架,并及时发布新书信息。做好书刊的入库、出借登记工作。

3、做好图书总括帐、分类帐及注销帐,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随时做好破损书刊的修补工作。

4、与教室领导老师联系,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提高学生的借书质量。低年级重点是拼音读物的集体阅览;中高年级名著的推荐阅览,提高学生对书的品位,配合语文学科教师上好“读书课”。

5、学校开放式书廊分年段由学生自主管理,每学年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由学生自愿捐书补充,倡导学生文明阅读、规范阅读。

6、根据学校实际开展读书活动,创设优良的阅读氛围。

7、教师图书全天开放,为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工具书一律不得出借。

8、教室图书角每学期每班借书50册以上,学生人均每学期借书不少于10本。

9、图书室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和各种征文比赛。

10、图书室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为师生提供所需材料。

11、学生进图书室每周不少于一次。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四

大学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会是唯一由我校首届研究生发起成立的一个校级综合性社团。协会宗旨:为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提供社会调研锻炼平台,为安庆地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协会性质:实践性、公益性、学术性。本期我们将努力提升社团地位和形象,紧跟团委的步伐,着力打造核心社团文化,创新工作内容。

管理混乱,势必造成组织涣散。我们地方发展研究会坚持以制度管人。在“基础项”这方面,落实到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及时进行学习《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安庆师范学院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密切联系导师。积极配合校团委、学生社团管理中心的工作;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请假)均按时参加相关会议;按时交纳社团活动等材料。我们经常向刘燕老师、唐雪莲老师、金忠良老师等汇报和请示工作。

在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团委的直接监管和指导下,在社管中心和兄弟社团的热情支持下,在会长吴晓峰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去争取立项,去实践,去奋斗。这样的社团才是好社团。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和生机。所以,这学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凸显活动建设。另外,要及时用图片和文字及时记录我们自己开展的活动和参加的别的社团各种活动,这要成为我们地方发展研究会今后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常规工作。加强和各兄弟社团的合作。把现有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丰富会员生活,搞好博客建设。这是我们社团全体成员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社团对外的宣传窗口!我们博客.这学期我们将响应校团委的号召,紧扣社团文化艺术节,提升自己的社团品牌核心文化,我们将尽力打造“立足地方,服务发展”的最新最好的理论性社团,编辑出版会刊(暂定)简报《和谐地方》。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虽然我们地方研究会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我们相信,有学校党委和团委的领导,有社管中心同志和兄弟社团的支持,有全体会员的积极努力,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把我们的地方发展研究会,全面推向新的辉煌明天!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五

学校图书馆的功能是服务于全校师生,不仅让学生在这里通过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获取丰富的知识,也可使教师通过借阅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为了更好的发挥我校图书室、阅览室的服务功能,使图书室、阅览室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新学期开始之际,本人在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图书室工作计划如下:

我校因为地处农村,班额学额少,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很单一,所以他们很喜欢到图书室借书看。今年,学校图书室将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下,认真贯彻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图书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图书室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

1、抓好藏书建设。

2、积极服务于教学工作和广大师生。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我室将通过各种途径为学校的各科教研课题服务,让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开放学生阅览室,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3、提高管理水*。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开展班级图书管理员培训讲座,培养学生自主服务能力。

4、制定相应的借阅制度、阅览制度和赔偿制度。学生借的图书应及时归还,丢失的图书要按丢失图书的价钱的^v^五倍进行赔偿,损坏的图书要及时修补好。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览室读书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阅后要及时将图书放回原位,将桌椅排放整齐,保持阅览室的干净、整齐。

1.对新书进行登记、上架,以便尽快方便师生借阅。

2.在每班选一位认真负责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并及时对学生管理员进行上岗培训。

3.本校图书室开放时间:每周周一、周二和周三分别对一年、二年和三年及学生开放。集体阅览的时间也是相应的七八节,要求班级图书管理员认真填好集体阅览记录。

4.学生人均每学期借书不少于5册。要求本班图书管理员配合老师积极做好借阅记录。

5、图书室本学期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和各种征文比赛。

6、图书室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为教师学生提供所需材料。

9、进一步做好各类工作,准备好相应材料,以便迎接上级部门对学校图书馆的验收。

10、学期期末时及时做好学校师生借阅图书的回收工作。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六

4.1提高认识,确定平顶山地方文献建设的长远规划和重点藏书体系,形成鲜明的藏书特色。首先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地方文献的认识,其次要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宣传地方文献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地方文献是平项山市的宝贵财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为平顶山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促进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服务,而且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平顶山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制订地方文献工作的长远规划,确定各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和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地方文献,坚持长期积累,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实力雄厚、效益显著、适合各类读者需要的藏书体系。

4.2争取政府支持。

4.2.1保证地方文献专项经费。地方文献征集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经费作保障。目前平顶山市有关地方文献征集的法制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加上地方文献来源的复杂性,尚需要一定的经费保证地方文献工作的征集。这就需要图书馆做大量的.工作,争取政府领导的认同、重视和支持。

4.2.2争取用政府行为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地方出版物是地方文献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来源,为了系统收集和完整保护平顶山市地方文献,各级各类图书馆必须争取有关政府部门下发文件,建立地方文献样本缴送制度,使地方文献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4.2.3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个人的合作和大家的配合,靠图书馆一家是难解决的,只有取得政府的支持,由市县政府发征集函,向全区域内的重点对象进行征集才能收齐收全。

4.3健全机构,加强管理。地方文献的管理,各馆的做法不同,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分散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把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分别置于图书馆的各个部门:采编、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由这些部门根据各自特点分别进行管理,如平项山学院图书馆。另一种方式是集中管理的方式,即成立地方文献部,把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都集中归属到地方文献部,如平顶山市图书馆。这两种管理方式各有利弊。笔者认为,第一种管理方式,由于地方文献分散在各个部门,从收藏上来说不够全面、系统,形不成规模和特色:从管理上来说比较分散,不成体系;从利用上来说不便于工作人员和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了解和熟悉馆藏地方文献,因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发挥不了地方文献为地方政治经济服务的独特功能,容易使地方文献工作陷于无序状态。因此,有条件的图书馆,还是成立地方文献部为好,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集中在一个部门,以保证地方文献的统筹规划和系统管理以及读者对这些珍贵资料的利用。无条件的图书馆,也要考地方文献的相对集中,即保持现有文献体系和管理部门不变,将地方文献筛选出来编制专门目录予以揭示,使地方文献工作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平顶山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平顶山市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

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2.9。

(高光辉平顶山学院图书馆)。

〔出处〕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七

地方文献工作,收集管理是基础、是条件,开发利用是关键、是目的。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对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程度。师范院校有关领导要认识到地方文献在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扩大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领导,设立地方文献专藏机构、选派专职人员、制定规划、保证经费。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3.1重点收藏。

师范院校收集庋藏地方文献,不宜过于追求齐全,要根据需求,有重点地收集。洛阳师院提出重点收藏该区域的地方史志、地方资料、人物资料、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等。并提出了“对公开出版发行的以订购方式收集,对未公开出版发行的以函购、现场采购等方式收集”,其经验可供借鉴。其他地方文献资料如照片、画片、文告、手稿、簿籍等不易收集的资料,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市县公共图书馆共建共知共享。在致力于地方文献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手中,往往收藏有大量的珍贵资料,采取动员捐献或统一保管等方式,也不失为收集地方文献的有效途径。

3.2科学管理。

地方文献工作实践证明,集中管理优于分散管理,既便于地方文献的补充及其书目的编制,又便于读者的检索和开发利用。因此,在建立地方文献专藏机构的情况下,可采取集中管理的形式,并认真抓好管理的每个环节。

3.3有计划地开发。

师范院校开发地方文献资源,要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首先,要把单兵作战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形成联合攻关的群体。其次,可采取地方文献专藏机构人员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专题服务、跟踪服务;一方面吸引读者协作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第三,明确开发目标。一般说来,地方人物资料、地方史料、特定历史阶段的资料、该区域在历史上的特殊贡献和影响,都是学校读者所广泛使用的文献信息,应为开发的首选目标;同时也应选择地方文献中最具代表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文献、具有长期史料价值、为读者反复使用的文献作为开发目标。第四,进行深层次开发。应深入挖掘文献信息内涵,主动开展课题研究,编制二次、三次文献,提供专题的资料索引、专题资料汇编甚至针对某一主题的综合述评等高层次的服务。在网络环境下,还应建立各种文献专题数据库,联入局域网和因特网,与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共建共享,形成良好的检索与服务系统。

3.4有效利用。

一是有效率,即是说,开发出来的产品要管用、好用。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搞好调研,明确用户的需求,确定相关文献的支持率,确定专题的内容、形式和检索方向。要根据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借阅流通、参考咨询、主动跟踪、专题信息等多层次地方文献情报服务。二是有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和地方文献专藏机构的经济效益。师范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项公益事业,其传统服务是不收费的。但是,作为从地方文献资源中开发出来的专题信息服务产品,理应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对投入的补偿;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包括在服务本校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存史资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这是最重要的,是师范院校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最高追求。

〔出处〕津图学刊(3)。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八

摘要在物质流中,地方文献是一种键式信息流。网络环境下研究其数据库、网络、文本与电子新型流动形态,对于推动地方文献的深层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地方文献是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文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认识某一地域的百科全书,它有着资政、励志、存史的作用。

按照知识交流原理,地方文献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深层次上是地方信息的流动,它表征着一地域科学与知识的继续和演绎,经过人类文化信息的不断分化和整合,从而使其解人较大的社会生态系统并得以逐步发育成长,其表现形式就是地方文献链。

其实,地方文献链同文献链一样,其核心部分是时间,其外延部分是地方的期刊或文章、研究报告、课题成果、会议文献、发明创造、情报文本等。与其对应的部分是地方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地方出版物、灰白文献、手册、图表、名录、志书、论文、通信、备忘录、专利、会议录、技术报告等。从而显示出地方文化、科技信息链接为先前地方科学知识整体中一部分的完整信息演变过程。而其演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又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地方文献类型来推动地域信息的传递,它呈现为一种环状的链式结构,因而我们称它为地方文献链。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九

汉唐时期的地方文献虽然多已失传,但是,我们从古注及类书征引来看,其资料异常丰富多彩,而且学术价值颇高。清人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说:“予谓魏晋诸儒,地理之学极精。”这里所论虽仅限于地理之学,但是无妨扩大其范围,从广义的地方文献方面来理解。这里所说的“地方文献”,包括家族宗人的传记、乡里郡县的概况、割据势力的杂记等,其内容较之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志概念似乎有所不同。这是事先应明确的问题。

讨论汉唐地方文献问题,不妨从两个时期的目录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说起。《汉书・艺文志》是以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蓝本,编辑加工而成,主要反映了东汉以前的图书收录情况。其内容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收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属于历史一类的图书如《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太古以来年纪》、《汉记注》、《汉大年纪》等主要收录在六艺类《春秋》经传中。《春秋》主要记述的是鲁国的历史,也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地方文献,但是这部分图书所存非常有限。初唐时编修的《隋书・经籍志》,所反映的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作为依附经书的史部著述骤然增加,因此在目录中独立开来。不仅如此,像《史记》、《汉书》这样带有官方编修色彩的通史或者断代史著作放在了史部前列,首次称之曰“正史”,凡六十七部,加上亡佚的凡八十部。以下则又细分“古史”三十四部、“杂史”七十三部、“霸史”三十三部、“起居注”四十四部、“旧事篇”二十五部、“职官篇”三十六部、“仪注篇”六十九部、“刑法篇”三十八部、“杂传”二百一十九部、“地理之记”一百四十部、“谱系篇”五十三部、“簿录篇”三十部,“凡史之所记,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通计亡者,合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卷。”其中与地方文献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霸史”、“旧事篇”、“杂传”、“地理之记”及“谱系篇”五类,总计四百七十部,四千九百六十七卷,占史部一半之多。史学著述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第一,史学传统。

古代天子诸侯,必有国史以记言行。夏殷时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周代史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汉武帝始置太史公,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先后职掌其事。东汉时期,很多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相次著述东观,蔚然成风。秉承这种风气,汉魏以降,史学异常发达。正史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有数十家注释本,征引史籍数百种。杂传类著述、州郡地志更是层出不穷,包括山水描述、都城建设、地名源流、异域风情、宗教地志等等,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

第二,地方割据。

三国以下,各地割据政权多有史官,博采旧闻,推奉正朔,官修史书自然兴盛一时。《隋书・经籍志》霸史类著录的《赵书》、《华阳国志》、《南燕录》、《秦记》、《凉书》等均属于这一类的著述。

第三,门阀制度。

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纂辑其故乡南阳风俗,作为西汉首善之地的三辅地区,还有高祖故乡丰沛以及中国文化重镇齐鲁等地也兴起编修地方文献之风。特别是随着地方门阀势力的崛起,地理、谱系类著述更是成为人们炫耀门第的一种风尚。家乘郡书、名流传记等乘势而起。

随着大唐帝国的统一,各地图书文献逐渐集中起来,这就为地方文献的集中整理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当然,任何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集大成的论述纷纷问世的同时,各地方的乡邦文献也随之而散佚。这几乎是中国古代著述学史上的一种必然现象。《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各种地方文献,绝大部分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通过《太平御览》、《山堂考索》、《说郛》这样的大型类书和《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汉书》颜师古注等征引得以管窥蠡测。正因为如此,清代辑佚学家如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河南志》、王谟辑出《汉唐地理书钞》、马国瀚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孙星衍辑《平津馆丛书》乃至近人周树人(鲁迅)辑《会稽郡故书杂集》等,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可惜这些资料尚没有得到今人的充分重视,也缺乏系统的整理。

我在从事汉魏六朝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深感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但是,我对此全然外行,深深地期待着学术界能够尽早出现这样的整理著作。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浏览前言,作者自称辑录汉唐方志四百四十种,这确实令人振奋。但是,翻阅正文,虽然每一条都尽量标注原始出处,但是,几乎看不到前人的辑佚成果,这确实是不能容忍的疏忽。对此,陈尚君先生在《唐研究》第五卷上发表书评,高屋建瓴地指出,该书贪多务得,挂漏颇多,而“未能充分尊重和利用前人已有的辑逸成绩”乃是最大的问题。其实,不仅是前人的成果,就是今人的成果也未能吸收。本书既然辑录了《河南十二县境簿》,那末,朱祖延《北魏佚书考》地理类辑录的《十三州志》(阚?著)就应当辑录。《三晋记》(王遵业撰)仅据《太平寰宇记》辑录一条,而朱书从《太平御览》又辑得一条。又如刘芳《徐州人地录》据《太平寰宇记》辑录三条,而朱书又从《北堂书钞》辑得一条。

问题显然还不止于此。譬如说,既然标明《汉唐方志辑佚》,那么,汉唐时期哪些地方文献符合今天的“方志”概念?这涉及到辑录的范围和取舍的标准。可惜作者在前言中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解说。而且,作为一部资料性质的著作,书后也缺乏必要的索引。这姑且不谈。作者自称“十余年来,从四十余种、六千余卷类书、地志、史书、子书中共辑出汉唐方志四百四十种,约四十万字。”所下功夫可谓勤矣。但是仍有一些典籍,特别是域外所存古籍,依然可以辑录许多资料。如唐代张楚金编《翰苑》,《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七卷,《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三十卷。南渡以后不复著录,估计已经在中土佚失,而在日本尚保存旧钞本,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如《隋东藩风俗记》、《括地志》、《东夷记》、《肃慎国记》、《邺中记》、《高丽记》等。类似这样的著作在韩国、日本等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尚保存许多。

当然,这些域外资料,限于条件,无从一一披览,也无可置议。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常见书,如《史记》三家注、《三国志》裴注、《后汉书》李贤注等多所漏失。如《史记索隐》所引《益部耆旧传》、《陈留耆旧传》(p.564)、《会稽典录》(p.565)、《陈留风俗传》(p.587)、《荆扬异物志》(p.588)、《关中记》(p.589)、《荆州记》(p.590)、《吴录》(p.593)、《吴地记》(p594)、《西河旧事》(p.595)、《三秦记》(p599)、《浔阳记》(p.601)、《林邑记》、《湘江记》(p.602)、《南康记》(p.605)、《广州记》(p.606)等;《史记正义》所引贺循《会稽记》(p.73)、《吴地记》(p.75);《三国志》裴注所引《汝南先贤传》(p.658)、《先贤行状》(p.665)、《冀州记》(p.673、733、781、791)、《交州异物志》(p.122、145)、《益部耆旧传》(p.866、882、967、972、1014、1033、1087、1088、1099)、《三辅决录》(p.957)、《零陵先贤传》(p.980)、《楚国先贤记》(p.986、1005、1158)、《襄阳耆旧记》(p.913、953、983、984、1008、1010、1052、1054、1073、1083、1085、1156、1174、1306)等;《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所引《襄阳记》(p.16、2777);此外,各传记注所引《广州记》(p.194)、《益部耆旧记》(p.1048、1605、2435)、《三辅决录》(p.1953、2121、2122、2265、2332)、《先贤行状》(p.2112)、《邺中记》(p.2144)、《九州春秋》(p.2332)、《十三州志》(p.2466)、《临海异物志》(p.2844、2850)、《襄阳耆旧记》(p.3477、3480、3481)、《荆州记》(p.3478、3481)、《湘中记》(p.3484、3485)、《豫章志》(p.3491)、《上党记》(p.3522)等,按照该书的收录范围理应辑录,不知为什么失之眉睫。像《三辅决录》这样的书,序言仍存。《汉学堂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等均有辑录,但是此书却视而不见。至于《敦煌类书》、《太平御览》等类书,更应逐一披览辑校。而这些工作,似乎也没有细细去做。甚至,古佚书渊薮《说郛》这样的重要书籍,也未列入引用书目之中。此外,大量的宋元以后的古籍也时有征引地方文献,如李膺《益州记》见于《胜览》者仅“鹤鸣山,张道陵登仙之,尝有白鹤游其上”数字,而明代《学圃?苏》卷二引录则更详:“晋原鸣鹤山,张道陵登仙之所。传云:常有麒麟白鹤游翔其上,有铭记云:张陵为腹蛇所吸,门徒以为登仙矣。”同时又引李膺《蜀记》曰:“张道陵避病虐于?社之中,得咒鬼之术书,为是解鬼法,入鹄鸣山,自称天师。熹平末,为蟒蛇所吸,子衡奔走,寻尸无所,畏负法议之讥,乃假设权方,以表灵化之迹,生縻鹤足,置石崖顶。到光和元年,遣使告白正月七日天师升元都。米民之山獠,遂因妄传,贩死利生,莫过此之甚也。陵子衡为系师,子鲁为嗣师,以祖始法惑乱天下。”

就目前已经辑录的地方文献看,作者似乎逐条辑自古籍,但时有脱误。如《南州异物志》“交广之界”条,注明出处是《太平御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但在“不贪其财货也”后面,中华书局校点本尚有“并以其内有肴菹,又取其髑髅之川饮酒。传人掌趾为?异,以食长老”(p.2835)数字。如果说这条出处不同,容有异文,而《汝南记》“华仲妻”条则注明仅出《后汉书・应奉传》注引。但是,本条仅仅引了前半段,后面还有数十字却不知何故遗漏:“仲为将作大匠,妻乘朝车出,元义于路旁观之,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它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其子朗时为郎,母与书皆不答,与衣裳皆烧之。母不以介意,意欲见之,乃至亲家李氏堂上,令人以它词请朗。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母追谓之曰:‘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邪?’因此遂绝。”又如《楚国先贤传》“(韩)暨临终遗言曰”条,谓出《三国志》韩暨本传,但是后面还有数百字:“又上疏曰:‘生有益于民,死犹不害于民。况臣备位台司,在职日浅,未能宣扬圣德以广益黎庶。寝疾弥留,奄即幽冥。方今百姓农务,不宜劳役,乞不令洛阳吏民供设丧具。惧国典有常,使臣私愿不得展从,谨冒以闻,惟蒙哀许。’帝得表嗟叹,乃诏曰:‘故司徒韩暨,积德履行,忠以立朝,至于黄发,直亮不亏。既登三事,望获毗辅之助,如何奄忽,天命不永!曾参临没,易箦以礼;晏婴尚俭,遣车降制。今司徒知命,遗言恤民,必欲崇约,可谓善始令终者也。其丧礼所设,皆如故事,勿有所阙。特赐温明秘器,衣一称,五时朝服,玉具剑佩。’”

还有大量的校勘问题,如《关中记》“三辅旧治长安城中”条注明出自《通鉴》初平元年注,实际是永元四年。《吴兴山墟名》“三山”条“陇士龙赠顾彦先诗云”当作陆士龙。又如《异物志》“鹿狼”条谓出《御览》仅仅24字,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引文字更为详尽,于义更胜(p.2858)。如《武陵记》“壶头山”条谓辑自《后汉书・马援传》注引23字。中华书局校点本还有“壶头山边石窟,即马援所穿室也。室内有宅如百斛船大,云是马援之余灵”数字。又《益州记》谓出自《御览》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但是用史传核对,本书录文则讹误甚多,难以卒读。

上述问题说明,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异常繁难的工作。它不像正史那样隶属于官方修史系统,资料相对完整准确,历代刊刻也有版本依据。而地方文献不惟史料价值要多打问号,各家所引的文字也颇为凌乱随意。这就给我们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优势,或者说我们时代的优势。第一,我们的图书资料较之过去更为集中;第二,前人及同行的研究成果也较之过去更易掌握;第三,经过一个世纪的学术现代化的努力,我们的学科建设也更加成熟;第四,古籍数字化的成就也为我们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凡此种种,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个人总的感觉,如果说,20世纪是中西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话,那么21世纪就应当是在全球化范围内结出丰硕成果的世纪。就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而言,集中优势力量,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努力完成一些集大成的工作,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些工作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学术意义,而且通过这样一些承前启后的资料整理及研究的集大成工作,可以充分展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大国的形象,其政治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因此,我诚恳地呼吁图书馆界与高校科研部门及出版机构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使我们的收集整理与科研方面的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为此,我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地方文献整理工作者参考。

第一,资料的系统整理。

系统整理的前提是全面占有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后人辑校成果。逐条编排,并作必要的校勘工作。高文典册,零篇断简,均在辑录之列,汇编《汉唐地方文献类编》。理想的编纂应当分门别类,譬如,根据资料来源,按时编排。如《三国志》裴注、《世说新语》刘注、《汉书》颜注、《后汉书》李注、《史记》三家注、《文选》李善注及敦煌文献等顺序,辑录相关文献。倘若有相对完整著作流传于世的,如《华阳国志》这样的书,就选择最古的本子。更重要的是,特别应当标注前人的辑佚成果,至少在相关条目下标注辑录者姓氏。这是学术研究的基本风范和品格。

第二,史料的甄别概括。

在文献类编的基础上,梳理各种地方文献的作者、内容、版本及其价值,编纂《汉唐地方文献综论》。这项工作要充分展现前人和并世同行的研究成果,求全责备,为后人提供一份翔实准确的研究资料。

第三,专题的深入研究。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加强专题研究,完成《汉唐地方文献研究》。通过地方文献资料,考察各个地区的行政规划、人口变迁、物产特点、风土民情、杰出人物等,通过这些深细的研究,真正探寻汉唐盛世的经验教训,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研究,需要的是耐心细致的伏案工作,任何坐而论道式的设想其实并没有多少意义。本人撰写这篇小文,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这种坐而论道的性质,虽然自己一直在默默努力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践。这里所以不揣简陋,冒昧地将这些极不成熟的想法向诸位专家学者汇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唤起同行的关注,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以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阙失。

(刘跃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国家图书馆学刊第1期。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十

首先是数据库形态。在支撑信息社会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和信息的三大支往产业中,信息是其核心。人们十分形象地把信息网络建设比作道路建设,把硬件建设比作运输工具。一个信息系统能够真正运转并发挥效益,关键在于要有“货”可运,货就是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中,数据库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将地方文化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标准加工处理成为序化数据贮存在计算机中的软件堆积工程。它仅靠人工录入是不够的,还需采用自动扫描和ocr(光字符阅读)、自动核对、自动标引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打开文献信息的人口,解决地方文献数据库录入信息、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能力。采用主流数据库技术,解决地方文献数据库管理平台的问题,加大数值数据库的建设:采用文件管理与数据库管理相结合的软件产品,实现地方文献图文、多媒体化数据库的建设。据于此,当前数据库系统的.一些新形态逐渐得到开发,如地方数据库开采、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心库等已引起充分的注意,这些都将对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发展,应在标准化数据的支持下,高起点,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先建书目数据库,再建综合型、专题性篇目数据库,最后考虑全文检索数据库。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发研制某一专题的题录或全文数据库,积累经验,培养力量,为综合性的书目数据库、题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建设做准备,关键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有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担纲筹划。

其次是网络形态。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散的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软硬件资源共享的目的。

作为计算机网络集合的因特网(internet),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的主于网。因特网不仅是运输信息的介质,因特网的美妙和实用性在于信息本身。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因特网互连的中国因特网骨干网、中科院百所网、中国金桥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其对信息服务的最大影响是文献资源的开放。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利用所有在网上流动的文献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任何读者在本馆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都可以向其他馆提出请求,这必然有助于文献信息机构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形成,表现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就是文献资源的地域化。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必然是低重复、低冗余的文献资源网络建设。所以,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将是未来社会文献资源建设的热点,也是文献信息机构在21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正如建筑设备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外壳一样,计算机网络本身只是一个承载体,只有网络信息才具备实用意义。其实,网络地方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开发程序是等同的,只是这个程序具有地域特色而已。9月舟山市图书馆网站http:www,zslib.net开通,其主页(即上传的数据库)内容除通常的馆情简介、图书馆学会简介、读者须知、馆藏书目、新书介绍、书友茶室、馆长信箱、友憎链接外,侧重的是舟山市知名作家文库、社会科学文库、自然科学文库、灯谜资料库和flash海洋大观等,其传递的信息注重海岛特色,首期共编制200网页,地方文献网页占75%。现正编制反映舟山海洋佛教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商贸文化等二期地方文献网页。通过网站,一方面侧重将地方文献数据库通过数字化转换上传,提供无边界网上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将着力借助先进的搜索引擎,寻找收集有关海洋门类、发展渔港景的各种信息源,从网上下载,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梳理和综合归类,形成自己庞大的书目型和全文型信息数据库,组合成海洋型的虚拟图书馆模式,为本地一、二、三产用户提供序列化的有效信息资源,这将是地域网站建设的主体功能。

第三是文本和电子形态。国外学者克劳福特和弋曼在《未来图书馆:梦想、疯狂与现实》一书中写道,未来意味着印刷物和电子通讯的统一,意味着线性文本和超文本的统一,意味着以图书馆信息人员为中介的存取和直接存取的统一等。简言之,未来图书馆就是保持图书馆发展的连续性,是目前新兴的电子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复合,即融传统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为一体的兼容性图书馆,也就是文本与电子型图书馆。

其建设策略为:

2.1文本与电子型地方文献的馆藏建设。传统地方文献建设规模是以馆藏数量来测定的,随着高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馆际合作的深入,使得棺藏地方文献不再以量为主,而是以质为主,馆藏也不再单单是指看得见,摸得若的地方文献;电子图书馆则完全放弃纸介质地方文献信息,以电子型地方文献作为其馆臧形态,而事实上,无论从管理、制作、开发、规模等方面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还缺少这样的技术条件。因此,从目前情况看,文本和电子型地方馆藏建设,应介子传统和电子图书馆之间,从而形成文本馆藏、电子馆藏、虚拟馆藏三分天下的馆藏地方文献建设格局。

2.2文本和电子型地方文献硬、软件建设。可采取分批分段增加设备的方式,这适合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的经费承受能力,同时考虑到以后联网要有可扩充的接口,以及不断发展的网络需求和资源共享,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配置标准而理想的硬件设备;并拥有一套先进的文本地方文献和电子地方文献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应以数据库为基础,以事务管理为主线,即既要考虑到馆内局域网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网络环境下馆藏数字化地方文化信息共享的需要。

2.3文本与电子型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建设。其一是文本型地方文献查询。要想获取地方文献的全文信息,用户还须到馆内检索;其二是光盘资源库查询。读者在局域网上只要打开任何一台计算机就可调用资源库中拷贝在服务器上的地方文献光盘;其三是网上地方文献知识查询占这就要求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保障能力,要熟悉与本地相关的网上信息分布、不断寻求优秀网站和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标引加工等技术程序,为用户网上查询指引路径,为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网上信息查询提供方便。应该说,许多网站都拥有检索窗、分类目录、专题库等,并与众多搜索引擎链接,网络检索工具和技术本身是简明实用,操作方便的。同时,在增加服务途径、深化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文本和网络地方文献信息的深加工,即深化智力型、预测型、网络型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不断物化为现实的精神和物质的生产力。可以这样认为,文本和电子型地方文献形态,它和文本与电子型图书馆形态一样,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最佳存在形态和服务范式。

地方文献链作为文献工作领域和相关学科中的一个分支范畴概念,具有内涵上的高度概括性和外延上的广泛包容性,从实践上看,地方文献链所指称的链式流动过程是文献工作赖以建树、划分和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结构之一,人类关于地方文献的各种实践,在一定意见上讲,几乎无一不以文献链的某一具体过程、阶段、方面为操作背景。由于古今中外地方文献活动的实践领域的不断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讲使得地方文献链的历史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合乎一定逻辑的现实能够体现。

科学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也即实践的逻辑升华。具体到文献工作领域,便产生了有关地方文献工作的系列学科。在现代意义的地方文献中,将地方文献链式流动区分为广义与狭义、宏观、中观、微观有着积极的认识价值。

与狭义地方文献链的量化研究相映成趣的是对中观文献链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有动态性信息特征的地方文献类型演化规律的定性研究上。尽管人们早已注意到地方文献类型之间存在台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关系,但却没有把它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在以往的文献类型研究中,其划分基本上是平面的、线性和相对静态的;直至20世纪中后期,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文献链的概念、三次文献的理论、地方灰白文献的理论,才使共同基于文献信息内容(包括地方文献)的流动特征来划分文献(包括地方文献)类型并示序成为可能。由于地方文献类型是文献实体单元的逻辑集聚,同时又是文献社会过程的施为对象,因此将具有动态信息特征的地方文献类型演化为一种中观性的地方文献链是可行的。它对于改观地方文献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走向更深层次正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地方文献的深层作用又为其所含信息内容所决定。这些信息内容包括有尖端技术、重点技术、项目技术的决策研究;新兴领域、交叉领域的主题确定;未来发展预测;对调查获取数据的计量分析;具体事例的评价;预测数据的推算;脚本的筹划、设计等。地方文献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决策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反馈作用、效益作用。地方文献所具有的经济增效作用,将使地方文献链中的内部报告、内部杂志等往往能以低值获取,而它所提供的信息却能得到高值回报。随着地方文献收藏数据库化、地方文献传播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将会形成更多各具特色的复合型图书馆,它对于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欣毅现代文献论纲要,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2郭志高图书馆文献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中国图书馆学报,(3)3。

3姜振儒等论灰色文献正其作用,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1)。

4李飞等新大纲电脑基础操作教程,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5张继敏21世纪初文本与电子型图书馆建设策略,图书馆工作,(1)。

6卢子博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出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十一

二十年来我国文献保护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以来,研究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还存在着对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问题为研究重点,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图书情报领域与档案学领域研究成果的互通不够等问题.

作者:舒宝淇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刊名:云南档案英文刊名:yunnanarchives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27关键词:文献保护综述统计分析。

文档为doc格式。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十二

地方文献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各地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利用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不少地方对革命文献特别是抗日反法西斯文献的收集、利用力度却显得不够,为此,笔者拟谈一点补遗意见。

一、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地上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殊惊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弥足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千百万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进行爱国教育的恒世典籍。按说,我们这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忘记历史伤痛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我国综合国力已跨入世界强国之列,人民身心健康生活富裕的时候,却刮起了一股有失国格人格的媚日风。尽管只是少数人兴风作浪,此风断不可长,此风有损我大国地位形象,更有悖中华民族爱国风骨。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仔细深刻挖掘,就会发现我们的爱国教育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20多年的经济改革,国门洞开,各种不健康思想浸入,人们政治免疫力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根子就出在这里。笔者以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史料,尤以抗日战争为要。

二、收集抗日战争方面的地方文献,要克服两个误区。

1、重古轻今。近些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利用当地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搞旅游景点,圈地占地大兴土木,比富斗阔如火如荼。然而,对革命人物或战斗场所却着墨不多,冷热界限分明。视地方文献越久远古老越有价值,这分明是实用主义,且步入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误区。其实,现实最需要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2、重藏轻用。大量革命文献至今仍散逸在社会各个角落里。昔日流行忆苦思甜的,许多村子摆出日寇刺刀、钢盔、破烂膏药旗、日伪催逼粮款文告等等,曾深受铁蹄蹂躏的村民振臂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现在随着忆苦思甜的消失,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也多藏民众家里,改重藏轻用为重藏重用,散逸民间的珍贵文献才会最终显身露面。

如何利用地方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笔者馆的做法如下。

1、利用当地事教育当地人。博兴县是我省较早建立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地方,1939年杨(国富)刘(其人)首长带领抗日三支队穿过胶济铁路,挺进鲁北平原,在极端恶劣的`形势下与敌人对峙,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抗日根据地。期间,青年参加抗日队伍,仅战死在沙场上的烈士就有2195名,发生在博兴境内的大小战斗百余次,英烈捐躯事迹举不胜举。我馆抗日地方文献比较齐全,在采用何种方式、选择哪些文献资料配合爱国教育上,进行了充分研究,决定利用较有影响的几次战斗教育当代人。

王文战斗。1940年3月,敌伪余人,在敌指挥官糟谷指挥下,将我驻王文村部队约70人团团包围。我武器低劣、弹药缺乏,且兵力仅及敌人l/30,但为了保卫人民利益,我八路健儿与敌伪血战昼夜,在弹尽粮绝及大部分受伤的情况下,仍然以土块瓦片与敌厮杀。是役,我21名战士殉国。

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博兴大地上的王文、陈户、裴袁、冯高、王桥等战斗,人民没有忘记,1946年抗日政府就在这些地方建起了烈士纪念塔、亭,以示永世纪念。只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些塔、亭变化不大,有的周围环境还很荒凉,与现代化的城镇相比并不匹配。我们向民政部门提出建议,筹集足够资金,改造塔亭周围环境。在烈士战斗过的地方,也要建起和城里一样的公园、文化广场,也要安装和城里那样的霓虹灯,把远远近近的观众吸引来,默诵碑文,倾听松涛。

2、利用当地人介绍外地事。博兴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著书立说的文化名人遍及全国。部队老作家黎汝清久负盛名,他写的《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皖南事变》等深受人们欢迎。人是同乡亲人们大都喜欢听老乡讲外地故事,黎汝清回乡探亲时,我们曾两次请他讲述革命战争小说创作生涯。老作家的拿手戏是叙述皖南事变,他曾实地深入云岭,访问新四军老战士,查阅档案资料,得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在突围前线曾临阵出走,而且也不是牺牲在前线,他是被副官打死在山洞里的结论。这个结论与历史教科书相左,引起学术界震撼和领导层关切,让乡亲们好奇和担忧。老作家坚持要冒险秉笔直书,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极左文艺创作路线还没彻底肃清时,是需要何等胆量和勇气。后来《皖南事变》出版,和老作家讲述的如出一辙,博兴人纷纷购买,如获至宝。电视剧《新四军》在央视播出,重大事件与《皖南事变》吻合,残害项英的枪声就响在山洞里,他也成了一个有战功、有错误、血肉丰满的新四军军长,从而否定了历史教科书有关他牺牲在前线的记载。

我馆设立博兴籍名人捐书专柜,将黎汝清捐赠的十几种版本和其他博兴籍名人捐书一并珍藏,定期对外借阅,引起读者极大兴趣。

3、利用馆藏新闻史料,沸腾爱国热血。我馆珍藏着1939―1945年的《渤海日报》,该报是抗日战争时的渤海军区机关报。当年的渤海军区辖40多个县,北起天津卫、南到胶济线;西自平原、禹城,东至益、寿、临、广。在这广袤的平原上,抗日军民每天每夜都与日伪进行着生死较量,爱国热血洒遍了这片土地。《渤海日报》就像录像机一样,把当年的实况记录了下来,如今翻阅半个世纪前的报纸,那枪炮声、呐喊声仿佛如雷贯耳。发生在博兴大地上的大大小小战斗,军民鱼水情,几乎全部在报纸上有报道。老百姓最相信党报,读读这些报纸,爱国热血就要沸腾。我馆采取各种方式,为查阅资料者,为纪念展览活动,为学校传统教育等提供极为珍贵的历史新闻资料,配合爱国教育,受到各界欢迎。

参考文献。

(1)邹彩芬等.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

(3)胡怀美.艺苑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2。

(4)张瑁.试论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2)。

(5)杨卫东等.济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

(王刚明魏晓辉王舰三博兴县图书馆)。

〔出处〕山东图书馆季刊第2期。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十三

地方文献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反复提供使用的信息价值。作为遍布各地的本、专科师范院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需求和客观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着力加强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1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师范院校的内在需求和客观要求。

1.1地方文献是师范院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比丰富的历史文献。地方文献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记录有某些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理应是师范院校文科专业甚至一些理科专业必然涉及的教学内容。

1.2地方文献是师范院校科研中涉猎较多的区域。

师范院校在我国高校中分布最广,因而师范院校的教师,往往因为地方文献易于收集、利用等有利条件而涉足其中并多有建树,所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

1.3地方文献是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教材。

一个学校地处一个区域,不能不给学生传授这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也不能不从中开发用于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史料,以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求上进、求发展的热情和干劲。

1.4地方文献是师范院校图书馆应有的特色馆藏。

1.5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师范院校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

地方文献内容上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可以起到重要的资治作用,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师范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为当地政治、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开发利用好地方文献资源特别是处于地市级城市的师院、师专,大多是当地唯一的高等学府,更是责无旁贷。

1.6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师范院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保存和开发本地文献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是师范院校应有的责任。为宣传地方特色,提高学校和所在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友好往来,师范院校应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十四

近年来,师范院校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方面,由于所处城市的差别和院校层次的不同,工作成效不尽相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2.1主要成绩:。

2.1.1不少地处大中城市的师范院校如师大、师院等,由于历史较长、馆藏较丰富、科研力量较强,不仅在编制地方文献目录、地方文献专题目录及联合目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还直接参与了馆藏历史文献高层的整理、研究、开发利用工作,承担了国家古籍整理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如上海师大的.《上海方志资料考录》,哈尔滨师大的《馆藏方志目录》,东北师大的《八旗通志》,山东师大的《齐鲁史纪事汇编》、《岱史》,福建师大的《东西南沙群岛目录及重要资料选录》,陕西师大《敦煌宝藏篇目索引》、《馆藏墓志目录》等学术成果,填补了地方文献及其研究方面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1.2不少处于地市级中小城市的师范院校如师院、师专等,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形成了独有的特色馆藏,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笔者曾到10多所此类院校进行过考察,了解到此类院校的一些情况。如荆州师院图书馆设有“荆楚文化研究资料室”,黄岗师院设有“苏东坡文献专柜”,都有我国当今该研究领域最具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安阳师院的“商文化资料”、洛阳师院的“河洛文化资料”、南阳师院的“汉文化”资料,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为保证和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岳阳师院的“屈原研究”,绍兴师院的“鲁迅研究”,商丘师院的“老庄研究”、“侯方域研究”等专题研究,或充实已有的成果,或纠正谬误,或开拓新的领域,填补了一些学术研究的空白。

2.2主要不足:。

2.2.1有的院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但认为地方文献工作与己无关,而当地公共图书馆也没有重视这项工作,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开发利用出现空档。

2.2.2有的没有地方文献专藏机构,没有专人负责,地方文献的入藏、目录及服务无法集中体现,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2.2.3有的没有长期规划,目的性不强,地方文献的收藏、管理、开发利用不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工作成效不明显。

2.2.4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方面,标准不一致,重点不明确,渠道不畅通,致使馆藏地方文献种类较少,缺藏率较高。

2.2.5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没有联入局域网和因特网,文献资料的利用率较低。

2.2.6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面还比较狭窄,研究人员较少且多是单兵作战,没有形成合力,没有组成联合攻关的群体。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计划(模板15篇)篇十五

近年来,我国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层出不穷,对数据库的开发、数据著录的格式、数据库的管理等数据库建设方面的问题均有不少论述,但对地方文献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却稀有涉及。地方文献是以一个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历史与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研究更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已是当务之急。如何根据地方文献的自身特点,将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资料建成适合用户需要的特色数据库,更方便研究者的使用,则是图书馆人不可忽视而需要共同探讨研究的问题,笔者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地方文献是关于一个地方的全部资料,不仅其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现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历史遗留等各个方面;著述形式也有方志、专著、期刊、族谱、地图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记录等新老成员;文献载体更有印刷型的书籍、缩微品、录音制品、录像制品、机读磁带、磁盘、光盘等众多品种……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就是要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存于同一库中综合使用。面对内容如此广泛、形式极其多样的地方文献,如何将其内容适度地呈现给用户,如何让使用者更快、更多地了解地方文献信息,这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目前各种专题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大都以书目数据为主,只对文献的特征、主题、分类等做一般著录。实际上,从用户角度来看,他们更需要的是全文数据显示,以便直接获取原始资料。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不再仅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文件之中,甚至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商业宣传品里,地方文献和其它文献一样力求以更快速度、引人注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这部分文献大都以简短精要的论文形式出现,建成全文数据非常可行。再者,论文型的文献比较零散,不仅分布在不同的媒体介质上,而存贮地方文献的媒体介质本身又不全是地方文献的收藏范畴,若全部收集地方论文材料的原载体有一定难度,也不适宜,故这部分论文文献有必要建成全文数据,让用户直接获取原文、及时了解最新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载体不断发生变化。地方文献在以传统的印刷书籍占据主角时,更多的非书资料正逐年增加。这部分非书资料虽然内容繁多,但其本身的检索使用都较方便,故不必要建成全文数据。然而非书资料仅从外表又看不出其具体收藏内容,故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加工成文摘或提要式录入,以向用户简要介绍文献的.主要收藏内容,建成摘要数据库供用户选择使用。当然摘要式文献部分还应向用户提供原文献出处及其收藏地,以便用户及时找到原文,尽快获取所需信息。

地方文献是有关某一个地方的一切资料,除我们常看到的白色文献外,一些单位的半机密资料数据或机密文件等灰色文献或黑色文献亦是地方文献的收藏对象。这部分资料不便于广大用户公开查阅,需要使用的用户可以同有关单位联系,根据具体的使用办法及注意事项查阅,所以只提供题录比较合适。为便于用户查找获取原始资料,题录式数据须注明具体的收藏地或收藏单位。

再者,地方文献中除图书、杂志、报纸、手稿等常见资料外,还有图片、画片、表格、票据等资料,这部分文献一般从其名称即可知其内容,没有必要建成全文或摘要。建成全文型也困难,故也可建成题录式数据,并准确注明其收藏地。

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建成全文、摘要、题录三种形式并存的交叉信息混用库,尽可能将数据库建设得全面、深入、贴近用户,而又易操作可行。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随时检索到自己所需要资料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地方文献库具有涉及内容广泛、时间序列较长、且资料来源复杂、贮存方式多样等特点。要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途径、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归于同一库中供用户综合使用,须对其内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划分和揭示,给用户提供多条检索途径,以便用户能从不同角度查找自己供所需资料。

2.1建成具有学科分类检索功能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属于专题文献数据库,但因其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文学、历史、地理、人口等多学科范畴,故又具有综合性数据库的特点。打开一个学科综合的数据库,广大读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依学科分类来检索文献。

不同的用户一般都有自身的研究领域,而且对该领域的文献最敏感、知识分类也最熟悉。为使用户能快速了解自身学科范畴的文献资料,并能较全面地浏览某地区在该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依据学科专业来组织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地显示文献信息,实现按学科分类检索的功能。

学科分类检索功能主要是指依据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其特征,将成千上万种文献划分开,按照科学分类标准,将容文献编排类目,各分其类,数据库系统能按类提示文献息、提供文献线索,便于用户寻类索文、触类旁通。用户同可按学科分类的次第性,逐次寻找类目,查获数据库内含有关文献。

2.2应建成具有地名归类检索功能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虽然学科分类检索能满足人们检索文献的一般逻辑思维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学科、新科技不断涌现,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强、而学科分类是属于一种先组式的检索体系,只能单维地提示文献特征,对文献的专指度跟不上交叉学科的发展,在反映新学科、新成果方面也总是滞后,给用户检索新的科技信息增加了不少困难,也降低了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因此有必要实现按地名归类检索的功能。

地名归类检索功能主要指依据文献所属的地区,将文献划分开来,按地域区分和隶属关系。将库容文献各归其地。这样可避开文献的学科分类,按地域提供文献线索,便于用户以地寻文、鸟瞰全貌。

地方文献都是以某一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的,这些共同的地方特色,体现为文献的区域性。对研究地方特色的用户来说,他们更注重地方文献这一“区域性”特征,地名归类检索功能也正是满足了用户按地名揭示和组织文献的要求,用户不仅能以地名作为检索口,查检某一具体地区的有关文献资料,并能较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总体概况。

可以说,地名归类检索功能为“区域研究”的用户提供了一张地图似的资料检索途径,使他们对地方文献一目了然,广域的地方文献从而成为更具体的地方文献。

2.3应建成具有著述形式检索功能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名归类检索已是在学科分类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用户的查检途径,亦是在综合性数据库的基础上,体现了专题性数据库的检索要求,但对地方文献的不少用户来讲,学科的交叉渗透、地域的临界相关往往正是他们研究的焦点,这时候前述两种检索子系统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著述形式则成为他们查找资料的第一入手点。地方文献数据库如能按著述形式组织文献,即实现按著述形式检索的功能,满足更多地方文献用户群的需求。

著述形式检索功能主要指依据文献的著述形式,将文献划分开来,如:地方志、地方史、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名人、地方论文、地方档案、地方图录等等,按著述形式的层次关系,依次设立子目,如:地方志层次下可分综合志、专门志等,将库容文献各归其位。

关于地方文献据库究竟应如何建成学科分类、地名归类、著述形式等多途径检索的库,数据库的检索系统又如何构建,笔者另有专文“地方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建立之设想”详细论及,在此不再赘述。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工作,究竟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数据库才是最适用的、用户最满意的,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这里的几点设想,不求同行赞同或采用,只求抛砖引玉。

〔出处〕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2(2)。

相关范文推荐

    城管复审工作计划(模板19篇)

    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多,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书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工作计划书范文的分享可以促使我们交流和学习,提高工作计划的质量和效果。今年我镇将纳入农村生活垃

    租房合同简易版大全(21篇)

    租房是人们在迁居或者实习等特殊情况下的一种选择方式,可以提供灵活的居住条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租房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出租人(以下简称甲方

    护士工作计划(精选19篇)

    护士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以确保患者的安全。这些护士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经验的护士的写作风格,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

    乡镇测绘工作计划大全(12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应该具备的结构和特点。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范文范本,相信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很多想法和灵感。2017年,我镇将继续

    工作计划英语小学(实用18篇)

    英语是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基石,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商业机会,都与英语息息相关。下面是一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小技巧和窍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以学习实践《英语课程

    工作计划精辟优选(通用23篇)

    工作计划书的撰写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合理分配工作量和资源,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计划书范文

    部队支委工作计划(优质23篇)

    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工作时间和资源。有时候我们可能难以编写一份完美无瑕的工作计划书,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油画学会工作计划范文(18篇)

    工作计划范文能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事项,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指

    幼儿园教师月工作计划优选范文(17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教师团队的能力和资源来制定。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意和思维。

    近期远期工作计划(热门19篇)

    好的工作计划书应当具备可行性、合理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调整。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书应该具备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