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

时间:2023-10-23 作者:GZ才子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

作为开场白的形式之一,欢迎词可以引导气氛,为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有趣的故事来增加欢迎词的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欢迎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一

19初,德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样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冒险活动——独舟冒险穿越大西洋。

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与大海搏斗就是一场生死未卜的赌博,许多人都望而生畏。然而,一批批勇士,陆陆续续,还是奋不顾身地踏上了冒险的征程。

人们在钦佩这些勇士的过人勇气之余,无不期待他们平安归来。可随着活动的开展,人们还是失望和痛苦起来,因为噩耗总是不断传来。在这次冒险活动中,先后有100多名勇士,相继葬身,无一生还。冒险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活动的最终结果,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不容质疑的残酷现实:独舟穿越漫长无比、凶险难测的大西洋,绝不可能。

一时,舆论哗然,大家纷纷出来指责,一致认为,这项事业纯属胡来,人的体力根本不可能胜任这样的远洋横渡。

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与失望之中,无不慨叹这件事情的荒谬。这时,一个青年人却挺身而出,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独舟冒险穿越大西洋是完全可能的。在他看来,那些勇士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肉体上不能胜任,而是败在了精神上。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死于体力上的限制,而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在冒险中产生的恐慌和绝望。他坚信,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就完全可以胜利完成这次冒险活动。

这名提出相反观点的青年名叫林德曼,是一名从事精神病防治的医学博士。林德曼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原来,他在治疗精神病的实践中发现:许多精神病患者都是些丧失了信心,缺乏毅力,感情脆弱的人,他们受不了外界的压力,从而导致了心理上的紊乱。甚至身体健康的人,由于心理上的原因也会使自身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疾病。最后,林德曼博士立下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永远持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体上的健康。

他的观点一经提出,人们大为震惊和不解,更难以信服。为了验证自己的观念,说服人们,林德曼博士不顾亲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决定亲自作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尝试。

1900年7月的一天,林德曼博士独自一人架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开始了他独舟横渡大西洋的伟大壮举。

航行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在咆哮的大西洋上,一叶小舟会是怎样艰难地航行着?大西洋上,不时巨浪滔天,狂风大作,将他的小船打得摇摇晃晃。后来,小船的桅杆折断了,船弦被海浪打裂了,船仓进水了,眼看船就要沉没。船仓内,只见林德曼博士一边把舵把紧紧地系在腰际,一边腾出手来舀船仓里的水……面对着惊涛骇浪,他神情坚毅,毫无畏惧。

这次航行,他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眼前时常出现幻觉,甚至连运动感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他真的绝望了,但每当这个不好的念头在心中一闪,他马上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

生的希望和求胜的无比坚定的信心,让林德曼无比坚强,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

实验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成功,许多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成功归来后,向人们这样诉说他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从内心深处相信我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我周身的每一个细胞……结果,我成功了。”

林德曼博士的心理实验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

一个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不放弃,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有可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信念无敌。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二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在中国传播开来,党的早期组织逐步开始建立。在“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相约建党过程中,一些领导者就同时考虑了建团问题,以便为党培养后备力量、吸引进步青年。特别是陈独秀,明确表示“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的预备学校……..这在苏俄叫作少年共产党,在中国则可命名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的条件不可太严以期能吸收较多的青年。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上海首先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陈独秀便指派小组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正式发起建立。俞秀松担任了中国第一个地方青年团组织的书记,而团的机关就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在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中规定:在“正式团的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中央职权”。所以,这个时候还不能算共青团的正式成立,只能算是团的早期组织。

此后,在李大钊领导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于1920年11月在北京大学成立。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7月,党的一大召开,全国统一的党组织正式成立。在党的领导和帮助下,1922年5月全国各地代表相聚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5日大会开幕,这一天也是卡尔·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说。大会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于5月10日胜利闭幕。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选举了领导机构,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

团的一大召开,标志着青年团的正式诞生,每年5月5日也就成了建团纪念日。选在马克思诞辰日这一天召开团的一大,也表明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这一点,95年从未改变。

说了这么多,简而言之就一句话:

“五四”是青年节,“五五”是建团日。

小伙伴们,记住了吗?

当然,召开团的一大的时候,

党的领导人有没有考虑过纪念“五四运动”这个因素,

因为团团没有看到过相关资料,

就不好讲了。

另外,不仅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党、中国少先队,都有自己的纪念日。

比如,党的一大召开时间是1921年7月,

因为年代久远和当时档案缺失,

就将“七一”作为建党纪念日,

后来虽然查到7月23日是开会的时间,

但“七一”已经广为知晓,

所以就没有变动。

对孩子们来说,“六一”过的是“国际儿童节”;。

而对少先队来说,

1949年10月13日团中央作出《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

“10.13就成了少先队建队纪念日。

联合国官方微博中午发布“严正声明”,

称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祝大家节日快乐!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三

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发展的一个青年团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践。起到了先锋桥梁,突击队的作用。

19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第一次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成为中国青年的核心力量。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作出决定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召唤,立即行动,把共青团改造成为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青年救国会为代表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四

闲余时在家中大翻特翻,在一个装了不少杂物的柜子里找到了一摞书:四本初中的《中国历史》和两本高中的《世界历史》。今天我看的是《世界历史(上)》。世界上,最先出现的制度是,本等制度,每个人拥有样的人格、人权。后来由于人们的私心,又先后出现了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人和人不再拥有同样的人权。再后来人们的私心日益膨胀,在一起耕种,收获却不同了,这时,出现了农奴制度,直接促成私有制的产生和和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一直以来,人们呼吁和平,但是,我觉得,和平是不可能的。因为,是人,都有私心,都想统一全世界,但是由于地区、地貌的不同,陆地只能作为一个个国家来分开管理,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统一,仅仅我国960万疆域就被分成好几大块来独立控制,比如,西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治区独立自治,新疆,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以,世界上,不可能绝对的和平,我们也不可能改变世界,虽然,我不赞同保守,但是在目前的'情况看来,我们还没有正真可以让我们达到空前团结的政策或是党派,我们只能努力去适应这个世界。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五

“书是精神的巢穴,是生命的禅床”,这是余秋雨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内心的写照。书是拉近了时间的省略号、是缩短了地域的逗号、还是那一段又一段的分号,总之,书将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鸟瞰古今中外,仔细研究历史的价值,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看历史的角度是不同的,较肤浅的人会认为历史只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稍微知识渊博的人会认为历史是一本“四库全书”;而我却认为历史是一瓶香槟,一颗五彩的芝士,是我的良师益友。贯穿历史的时空,意大利的政治风暴让我明白了政坛的残酷;中东的战火教我明白了这个利益纷争的世界;“巴巴罗沙”德军的闪电战更让我牢牢记住了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是的,历史是前辈留给我们的照妖镜,是前辈给我们检讨书。你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皇帝们哪个不是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才成功的。像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汉武大帝等等。而相反,像纣王那些一意孤行的暴君,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千古讨骂。所以,我们在读历史的同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关注其中的情节,而是要仔细地琢磨一个事件、一个朝代兴亡的原因和规律。避免历史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

在所读的众多中,请允许我摘抄一幅我情有独钟的片段。这幅片段的名字叫《犹太王国的劫难》。话说爱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圹张的脚步踏上了以色列国土,他们占领了撒马利亚城,以色列遭到了第一次灭国。公元前583年,尼布甲尼二世大军再次将耶路撒冷团团围住,犹太人的抵抗并没有起到作用,三年后,犹太民族惨遭第二次灭国,巴比伦军队血洗了耶路撒冷,并且还将全部战俘一同运回国去,着就是有名的“巴比伦之囚”。虽然这样,几经磨难的犹太民族并没有失去信心,在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实现了复国之梦。这个看起来是简短的,但是他给我的启示却是宛如那一江春水一样,留之不尽。每当我心情低落或是想放弃时候,我总是会暗示我自己,不要放弃,犹太民族那么艰难的处境都能走出来,我这点处境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在读完这个后,我始终保持一种乐观上进的心态。

历史,古文明的殿堂;历史,天涯海角的回音。让我们品读历史,研究历史,欣赏历史吧!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批犹太人被希特勒的纳粹集中营囚禁起来,然后被杀害。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约1/3的犹太人被杀害。

但是,哈佛大学研究犹太人发展史的专家发现,在这场大屠杀中,有一个奇异的犹太人群体得以幸存。研究者们把这些幸存者与战前就移居美国的犹太人相比较,发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而那些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几乎无一幸免。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被纳粹视为将来肯定无所作为的普通人,日后的成就却比生活在美国的那些没有经历人生磨难的犹太人大得多,收入也比他们高得多。在以色列,这些从纳粹集中营回来的人,很快成为国家复兴的中坚力量以及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后来,研究者们发现,这些人在纳粹集中营的时候,并不像那些精英们那样一成不变,摆出与纳粹势不两立的架势。他们的头脑十分灵活,能够针对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都坚守着这样的人生理念:只要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变,便无须羞耻。为了活下来,他们选择了隐忍,并在改变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把这个例子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条传递给学生,希望他们走上创业之路时,不要学习纳粹集中营里那些故步自封的犹太人,而要学习这些幸存者。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明明已经接收到了新信息,却对既定计划不思改变,拉不下脸来承认错误,更不肯重新考虑修正原来的策略或方法,致使错误程度不断加深,以致造成更大的失败。

任何一个聪明的人都知道,最好的计划往往是在信息并不齐全的状态下制定的,任何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谓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七

近期我校开展一学一做主题团课活动,市教委团委的伊东老师亲自给我们上了一节深入人心的团课。团课的名字叫做“不忘初心跟党走”。

然后伊老师给我们阐述两个问题,首先是讲述何为初心?何为党的源泉?其次讲述的是如何做好新时代团员。

学习过中国近代史的同学们应该知道,我党的成立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党成立在1927年七月一日,这一天再后来被定为建党节,党在建立的初期其实并不被看好,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背景下,中国社会中的一些先进青年例如李大钊同志等顶着巨大的压力建立起我党,并且当时可谓是四面楚歌,周围都暗藏着危险,我党抓住时机,联系群众,借鉴国外革命案例,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群众路线。这些苦难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这些是讲述何为初心何为源泉的问题,是“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讲述如何做好团员。那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如何做好团员,伊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学会追求,学会学习,学会躬行,学会做人”这个四点要求时刻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团员应于其他同学不同,保持先进的积极性以及事事争先的热情,作为团员我们也应该了解我们的团组织,了解我们团内近期的大事儿,了解团内风向,正本济源,从严治团。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八

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此刻眼前。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今日吧!这天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我以往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我是怀着沉痛的心境,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电影院。因为我早已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死亡气息。

不,都不可能,日军以为一次屠杀就能让中国向日本屈服,他们妄想,中国式一个有骨气,有志气的国家,怎会向他们永远低头。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生活在和平阳光的普照下,我们很幸福,可是,我们却要深切记住沉痛的历史,不能忘国耻,从此刻开始我们要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我的力量,这以为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落后就要挨打”仅有祖国富强,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九

周恩来旅欧时期的“共青团岁月”

1920年11月,周恩来、李福景、郭隆真、张若名等197人作为由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十五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启程赴法。

背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由于经济萧条,失业风潮遍及整个法国,留法勤工俭学生陷入了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的困境。

这时,华法教育会突然宣布同勤工俭学生脱离经济关系,对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停发维持费。于是,400多名留法学生向中国驻法公使馆发起了一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斗争。

这就是有名的“二二八”运动。

在这次事件后,几支革命力量都深感有消除隔阂、团结起来的必要。

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赵世炎任书记,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周恩来负责宣传工作。

周恩来与“旅欧共青团”的创建。

1922年8月,从国内传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已于当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消息。

10月间,周恩来赴巴黎参加旅欧少年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会上举行了总投票,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尹宽、陈延年5人当选为委员。

11月20日,周恩来和赵世炎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名义写信给国内的青年团中央,要求“附属于国内青年团为其旅欧支部”。

1923年2月17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会议正式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其“旅欧支部”,在欧名称定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会后收到国内团中央1月29日来函,批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为日后中国革命培养并输送了大量骨干人员。

周恩来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

周恩来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在1949年1月1日公布了《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同年4月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毛泽东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为大会题词;朱德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向大会致贺词。

周恩来于4月22日作了《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前进》的重要讲话,他说:团员要思想入党,要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学习,要团结更多的人,要多听,但要有主见,要思考,要到青年中去做工作。

周恩来参与共青团团旗、团徽审定。

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后,团中央根据团员代表的提议开始制定团旗、团徽、团歌的工作。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参加了审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旗图案,特别认真地做出了图案的选择,并作出了详细建议。

原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李玉琦:周恩来(对团旗的确定)批示的比较长。周总理说,同意这个,五星、金色的圆圈要放在红旗左上角四分之一部分中心的位置,经过周恩来这样明确的修改意见,1950年5月4号,(团旗)就打出来了。

此后,周恩来还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周总理与青年。

在一起。

周恩来与早期团员黄爱烈士的革命友情。

黄爱烈士,字正品,湖南常德县人。

01。

相识。

他和周恩来的友情始于五四运动。当时黄爱就读于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五四运动中,他在天津学联执行部工作,担任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日报》的编辑,同时参加了周恩来组织领导的两次天津进京请愿代表团,他组织过营救周恩来、郭隆真等请愿代表的活动。

02。

遇害。

1922年1月,黄爱、庞人铨发动组织长沙工人,反对美、英、日等国在华盛顿召开的“共同支配中国”的太平洋会议而举行的集会和游行后,又一次发动和领导了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开展要求年终发给工人双薪的罢工斗争。

由于资本家和军阀赵恒惕反动政府勾结,罢工遭到血腥镇压。1月16日,军阀派兵抓捕了黄爱等人,17日将其杀害。

他们时年同是25岁,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最早的牺牲者。

03。

悼念。

1922年3月,周恩来在德国获悉黄爱被军阀残杀的消息后,写下悼念黄爱的诗《生别死离》。

周恩来。

《生别死离》节选。

壮烈的死,

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

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

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周总理与知识青年。

01。

故事一。

在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中间,曾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这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邢燕子、董加耕。

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先进知青代表邢燕子、董加耕当选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

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71周岁诞辰。根据过去毛主席提出的并经中央政治局做出“不准祝寿”的决定,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只邀请了参加“三届人大”的十几位知名人士,用毛主席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设便宴祝贺,邢燕子、董加耕这两位知青带头人也在其中。

那天,周总理把他们安排在毛主席的左右两侧。席间,毛主席与他俩亲切交谈,亲自为他俩夹菜助餐。此殊荣见诸报端,立刻在广大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01。

故事二。

周总理日理万机,却时刻惦记着知青们的许多平凡小事,而且百忙之中,总要挤出时间来看望下乡知识青年,接见知青代表。

1965年7月5日,周总理出国归来,不顾劳累,特地到新疆石河子垦区视察,并看望了上海青年连。

总理问了大家自愿下乡的情况,当知道他们都是冲破重重阻力来到新疆时,连连赞许“不容易啊!”

总理又问了共青团的活动开展情况,指示大家要把团的活动搞起来。

谈到家庭出身时,总理告诉大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总理还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的理想,把毕生献给祖国边疆的建设。

著名作家梁衡在文章《大有大无周恩来》中,将周恩来的品质归纳为六无,即: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文章写到:“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诞辰__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始终与青年人在一起的“人民总理”!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十

早在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

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和亲”,“冀以求安边境”。到汉武帝时,经过六十余载的苦心经营,汉朝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为摆脱受制于匈奴的被动局面,数度开塞击胡,特别是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从此远遁漠北。公元前2世纪初,乌孙与月氏均在祁连山附近游牧,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攻杀时,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出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公元前161年,在匈奴的支持和援助下,猎骄靡率领部众西击大月氏,遂居留伊犁河流域一带,建立了乌孙国。乌孙多年来一直是匈奴的从属,猎骄靡既感念匈奴的恩德,又不愿长此蜷伏于匈奴肘腋之下。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张骞劝汉武帝联合乌孙共御匈奴。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马600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到达乌孙后,请乌孙东返故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昆弟,共拒匈奴”。此时,乌孙王猎骄靡年老,大臣都惧怕匈奴,又认为汉朝太远,不想移徙。随之,张骞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元鼎二年(公元前1),乌孙王配备了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回国,同行的还有数十名乌孙使者,这是乌孙人第一次到中原。乌孙王送给汉武帝数十匹天马,深得武帝欢心。乌孙国见汉朝军威远播,财力雄厚,遂重视与汉朝的关系。汉元封初(公元前110——公元前1),乌孙再遣使“以马千匹”为礼,媒聘汉家公主,汉武帝选定江都(今扬州)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猎骄靡。

刘细君生在钟鸣鼎食之家,长于温柔富贵之乡。其父刘建养尊处优,放荡不羁。他联络对朝廷不满的刘安等人,企图谋反。丞相府长史在他的住处查出了武器、印玺、绶带、使节和地图等准备反叛的大量物证,立报汉武帝。刘建情知罪不可赦,遂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以衣带自缢身亡,细君的母亲以同谋罪被斩。父母死时,细君尚幼,赦无罪。不久她被带入长安宫中生活,并有专人教以读书。稍长,细君即能诗善文,并且精通音律,出落成才貌双全的大公主。

为了迎接汉朝公主的到来,乌孙国都赤谷城大路两旁官民奏起胡乐,载歌载舞。猎骄靡见细君生得纤弱娴静、白嫩艳丽,且能歌善舞,才貌双全,非常高兴,“以为右夫人”。因为细君公主肤色白净、花容月貌,乌孙人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肤色白净美丽像马奶酒一样的公主”。匈奴得知乌孙与汉结盟,闻风而动,“亦遣女妻昆莫(乌孙王号),昆莫以为左夫人”(乌孙以左为贵)。乌孙国毕竟临近匈奴,离汉室太远,匈奴女后嫁而为左夫人,此时,猎骄靡仍然畏惧匈奴的势力,希望在汉王朝与匈奴之间保持平衡。

自幼长在深闺的细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对塞外生活的适应。匈奴公主骑马如飞,挽弓射雕,驰骋草原。而在江都富贵之乡长大的细君却很不适应逐水草、住毡房的草原游牧生活,加之语言不通,与猎骄靡沟通困难,更有匈奴嫁过来的左夫人为敌,其悲愁艰难可想而知。然而,作为汉朝公主,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关系着大汉边疆的安宁,于是“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用汉武帝所赐丰厚妆奁与礼物,广泛交游,上下疏通,为汉朝做了大量工作。

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每隔一年汉朝还派使臣带着帷帐锦绣等前往探视。作为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细君公主使乌孙与汉朝建立了巩固的军事联盟,达到了联合乌孙,遏制匈奴的目的。但身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边陲,满耳只闻异族语言,满眼都是异域风光,细君公主常常在梦里见到的依然是江都那绮丽的南方景色和长安那繁华的都市风光。想起自己的身世,感叹命运的悲凉,她常常抱着琵琶,唱不尽那幽怨之情。

细君公主精通音律,妙解乐理。据史载,乐器琵琶创制的直接原因就是细君出塞乌孙。晋人傅玄《琵琶赋·序》对之考证甚祥,“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北宋大文豪苏轼《宋书达家听琵琶声诗》:“何异乌孙送公主,碧天无际雁行高。”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明确指出:“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或隐指,或明言,都认为刘细君是琵琶的首创者。

在一个深秋的清晨,郁闷已久的细君走出夏宫,徜徉在“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的昭苏夏特河谷。远处,乌孙山巍峨矗立,山中墨绿的塔松、碧绿的青草、枣红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在晨光的映衬下美丽而生动。河岸上生长着蒲草,蒲草旁边摇动着一串一串殷红的水蓼花,俨然江南秋色。猛抬头,一对天鹅由西向东缓缓飞去,撩起汉家公主强烈的思乡之情,悲戚之感油然而生。望着天鹅越飞越远,几年的痛苦凝结成诗行一泻而出,吟唱出那首被史官班固记入《汉书》的思乡绝唱《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当这首思乡之歌传到长安后,“天子闻而怜之”,但是为了大汉王朝的社稷江山,汉武帝又怎能让细君回来。遂一边派使节携带锦绣帷帐、美味佳肴等前往乌孙慰问,一面勉励她安心边塞,不负王命。这首《悲愁歌》,如泣如诉,言辞似子规啼血,令人黯然神伤,后收入汉诗,被称为“绝调”。因歌词中有“愿为黄鹄”佳句,又称为《黄鹄歌》。

猎骄靡是乌孙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年老昏花,但很精明,细君的哀怨乌孙王怎能看不出来?按乌孙的礼俗,国王死后,年轻的王后必须嫁给王室子孙为妻。为了细君的幸福,也怕将来莫测的变化可能对细君不利,猎骄靡思前想后,决定在自己生前将细君嫁给继承他王位、年纪与细君相仿的孙子(岑陬)军须靡。这虽是乌孙国的传统习俗,但在汉族人看来,却是违经背义、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细君公主自然不肯接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上书恳求汉武帝,一旦猎骄靡归天,便将她召回故土,她要把自己的生命结束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汉武帝接书后,内心也很悯情,可匈奴仍在北方虎视眈眈,为保中原安宁,与乌孙的结盟就必须坚持下去。于是汉武帝回书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细君只得含悲忍辱再嫁军须靡。细君虽然与军须靡年龄相当,但此时她已心如死灰,终日以泪洗面。两年后,猎骄靡病故,由于猎骄靡的儿子早亡,孙子军须靡继承王位,细君为军须靡生下一女,名少夫。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情抑郁、思乡成疾,细君不久因忧伤而死,时年仅25岁,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塞外的大草原上。

细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由藩国郡主沦为罪臣之女,再由罪臣之女骤升为大汉王朝的皇室公主,又由皇室公主成为乌孙王祖孙两代的夫人。她历经几番浮沉,饱尝了人间的荣宠和酸楚。可以说她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沧海桑田,如今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古乌孙国故地,古乌孙人是伊犁主体民族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哈萨克族中至今还有叫“乌孙”的部落。他们主要居住在伊犁河谷昭苏县一带,细君公主的故事在这里流传甚广,被当地传颂为“民族团结”的楷模。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十一

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及重大意义。

而我们若要做好一名合格共青团员,也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学习最新思想理论,方能不被时代所抛弃,一直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不动摇,积极为党,为团的事业奋斗。

学习是我们落实实践的基础,只有先学,先掌握理论知识,方能在实践中知道我们行动。知行合一,必先知,方一行。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抱成团的我我们也能发挥无穷的力量。

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只有两者结合,我们才能塑造更优秀的自己,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为国家的事业奋斗,为人生的道路不懈追求,为自己的青春梦想而拼搏!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十二

100年栉风沐雨,如期而至,今天是共青团建团的100周年。峥嵘岁月,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程。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必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想起来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共青团,那时候还是懵懵懂懂的,只是觉得好玩,后面加入之后才知道原来我们中青团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我依稀的记得当初在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青团……”就这么愉快的成为了共青团员。

随着自己的不断长大,发现我们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做好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学习。都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是抗疫的主力军,冲在最前面为国家人民保驾护航!

共青团建团百年作为新时代的的青年,我们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以便以后为国家和人民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好,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是建团百年,我们要奋发向上,做好自己,将来为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让我们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祖国。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十三

周恩来旅欧时期的“共青团岁月”

1911月,周恩来、李福景、郭隆真、张若名等197人作为由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十五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启程赴法。

背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由于经济萧条,失业风潮遍及整个法国,留法勤工俭学生陷入了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的困境。

这时,华法教育会突然宣布同勤工俭学生脱离经济关系,对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停发维持费。于是,400多名留法学生向中国驻法公使馆发起了一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斗争。

这就是有名的“二二八”运动。

在这次事件后,几支革命力量都深感有消除隔阂、团结起来的必要。

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赵世炎任书记,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周恩来负责宣传工作。

周恩来与“旅欧共青团”的创建。

1922年8月,从国内传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已于当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消息。

10月间,周恩来赴巴黎参加旅欧少年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会上举行了总投票,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尹宽、陈延年5人当选为委员。

11月20日,周恩来和赵世炎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名义写信给国内的青年团中央,要求“附属于国内青年团为其旅欧支部”。

1923年2月17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会议正式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其“旅欧支部”,在欧名称定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会后收到国内团中央1月29日来函,批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为日后中国革命培养并输送了大量骨干人员。

周恩来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

周恩来与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在1949年1月1日公布了《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同年4月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毛泽东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为大会题词;朱德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向大会致贺词。

周恩来于4月22日作了《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前进》的重要讲话,他说:团员要思想入党,要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学习,要团结更多的人,要多听,但要有主见,要思考,要到青年中去做工作。

周恩来参与共青团团旗、团徽审定。

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后,团中央根据团员代表的提议开始制定团旗、团徽、团歌的工作。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参加了审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旗图案,特别认真地做出了图案的选择,并作出了详细建议。

原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李玉琦:周恩来(对团旗的确定)批示的比较长。周总理说,同意这个,五星、金色的圆圈要放在红旗左上角四分之一部分中心的位置,经过周恩来这样明确的修改意见,1950年5月4号,(团旗)就打出来了。

此后,周恩来还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周总理与青年。

在一起。

周恩来与早期团员黄爱烈士的革命友情。

黄爱烈士,字正品,湖南常德县人。

01。

相识。

他和周恩来的友情始于五四运动。当时黄爱就读于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五四运动中,他在天津学联执行部工作,担任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日报》的编辑,同时参加了周恩来组织领导的两次天津进京请愿代表团,他组织过营救周恩来、郭隆真等请愿代表的活动。

02。

遇害。

1922年1月,黄爱、庞人铨发动组织长沙工人,反对美、英、日等国在华盛顿召开的“共同支配中国”的太平洋会议而举行的集会和游行后,又一次发动和领导了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开展要求年终发给工人双薪的罢工斗争。

由于资本家和军阀赵恒惕反动政府勾结,罢工遭到血腥镇压。1月16日,军阀派兵抓捕了黄爱等人,17日将其杀害。

他们时年同是25岁,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最早的牺牲者。

03。

悼念。

1922年3月,周恩来在德国获悉黄爱被军阀残杀的消息后,写下悼念黄爱的诗《生别死离》。

周恩来。

《生别死离》节选。

壮烈的死,

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

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

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周总理与知识青年。

01。

故事一。

在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中间,曾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这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邢燕子、董加耕。

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先进知青代表邢燕子、董加耕当选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

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71周岁诞辰。根据过去毛主席提出的并经中央政治局做出“不准祝寿”的决定,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只邀请了参加“三届人大”的十几位知名人士,用毛主席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设便宴祝贺,邢燕子、董加耕这两位知青带头人也在其中。

那天,周总理把他们安排在毛主席的左右两侧。席间,毛主席与他俩亲切交谈,亲自为他俩夹菜助餐。此殊荣见诸报端,立刻在广大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01。

故事二。

周总理日理万机,却时刻惦记着知青们的许多平凡小事,而且百忙之中,总要挤出时间来看望下乡知识青年,接见知青代表。

1965年7月5日,周总理出国归来,不顾劳累,特地到新疆石河子垦区视察,并看望了上海青年连。

总理问了大家自愿下乡的情况,当知道他们都是冲破重重阻力来到新疆时,连连赞许“不容易啊!”

总理又问了共青团的活动开展情况,指示大家要把团的活动搞起来。

谈到家庭出身时,总理告诉大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总理还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的理想,把毕生献给祖国边疆的建设。

著名作家梁衡在文章《大有大无周恩来》中,将周恩来的品质归纳为六无,即: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文章写到:“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诞辰__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始终与青年人在一起的“人民总理”!

实用内蒙古历史观后感(通用14篇)篇十四

近两年的团内生活使我成长。自从我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后,我个人便开始系统地了解了共青团的历史、团的性质、团的奋斗目标等基本知识。并且在学习中使我对团员的认识水平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更进一步理解团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真正含义。使我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团员,就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青团,要思想上融入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中国共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时刻与党和团保持一致;作为团的一员,我的任务和广大青年团员一样,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自力更生,艰苦努力,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上懂得虚心求教,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刻苦顽强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复国富民的伟大历史使命,面对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勇抗争,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作为一名学生,一是要搞好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多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技能,要懂得虚心求教,全身心投入到时代进步的热潮中,互相帮助,认真学习,共同进步,脚踏实地,积累智慧;二是要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在各方面要走在前面,勇担重担,做时代的先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积极向上,通过不断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领导班子工作作风总结(模板13篇)

    学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知识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下这些军训总结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今年以来,__

    实用小学生中国航天的感受(汇总14篇)

    编辑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知识的工作,它可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哪些方面的修改和调整,以使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小编整理了

    2023年擒敌术心得体会(案例15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期间自己在工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发现自身的成长空间和提升方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工作中的细节不够重视,导致出现了

    专业银行客户经理面试自我介绍(通用17篇)

    我们团队永远不放弃,只为追求卓越。建设高绩效团队的策略与实施。这里整理了一些团队标语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我性格开朗,具亲和力,善于思考.并具团队合作精神。我

    热门迎新年英语手抄报(汇总15篇)

    1、想你千里外,新年祝福如天籁。岁月又更改,思念依然在。问候万里外,新年好运与你同在,成功为你等待,快乐为你盛开,幸福花儿开不败。2、歌声笑声连成片,大人孩子乐

    专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标语(汇总17篇)

    3.总结范文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存在,包括文章、报告、结题报告等。总结要突出重点,避免罗列无关信息。总结范文六:积极总结,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未成

    热门见证人证明材料(通用16篇)

    关于×××同志的证明材料文化程度,现任我单位(支部)××职务。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主要工作经历)。该同志在工作中……;生活中……。(特别注

    最新心得体会运动健康及感悟(通用19篇)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寻求提高和进步的方法。请看下面的培训心得范文,了解别人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关系到我

    最新我的书屋说明文(通用15篇)

    在现代社会中,条据书信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法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书写条据书信时,我们应当注意细节,如日期、签名等,以便将来查询和证明。在这里,我们为大家

    2023年社区三会一课会议记录(案例18篇)

    在青春的时光里,我们经历了成长、探索和奋斗,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何在青春中锻炼身心,保持健康和活力?这是一些青春时期个人成长和成就的故事,给予我们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