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LZ文人最新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模板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练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份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一、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呢?

讨论:这盘桃该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上个学期我们认识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3、想一想

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相机提问: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

二、想想做做

1、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上面一排题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个的情况,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几个的情况。)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先填写,然后交流。

把12个小方块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的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占这12个小方块的几分之几。

3、先分一分,说说每份是几个,再涂一涂。

4、集体拿一拿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交流。

5、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

2、研究讨论

这盘桃的四分之一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把这盘的4个桃平均分成4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除以4等于1个的算式求出结果。

3、试一试

这盘桃的二分之一是几个?

你是怎么想的?你想怎么列式?

二、想想做做

1、请学生先分一分,再填写。让学生体会到12的三分之一和12的四分之一结果是不一样的。

2、学生先做一做,说一说感受:同样是二分之一,8的二分之一和12的二分之一是不一样的。

3、独立完成。

4、学生直接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独立完成。

6、思考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四课时(认识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题

1、引导看图

出示题图,引导学生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这个问题,该怎么想?(小组讨论)

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4、想一想

先用学具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

把10个萝卜平均分成5份,3只兔分得这样的3份,即这些萝卜的五分之三。

二、想想做做

1、仔细看图,说说可以把几个看成1份?

进一步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说一说总数是多少,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分之几?

3、思考:平均分成了几个?每份是几个?应该把这样的几份涂色?

4、拿出这堆小棒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5、举例说明是怎么计算的?

6、独立练习。

练习后让学生说说,各涂了几个小方块,为什么要这样涂。

7-10题是有联系的4大题。

7、看线段填分数

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么填?

体会分数与“1”、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联系。

8.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几?3厘米和7厘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9.看着图,说一说1角是1元的十分之几?5角和8角呢?

10、直接填写。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1、做游戏:

填一填,全班交流。

第五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例题

1、引导题图

出示题图,引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讨论

要知道分给它们多少个,该怎么想?

(一)我用圆片分一分。

(二)12个蘑菇,平均分成4份,给小兔3份。所以是9个。

谁能来列式呢?

12÷4=3(个)

3×3=9(个)

3、小结:

把12个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给小兔3份,就是9个。

二、想想做做

1、先分一分,在和同学说说可以怎样算。

2、先说说每次拿出多少个,在列式计算。

让学生操作:把摆出的圆片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3份。

说说该怎么列式?

第二小题如上处理。

让学生比较:虽然两次都拿出了总数的四分之三,但由于每次摆出的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结果也不同。

3、引导学生:用去了五分之二,就是用去了这箱肥皂(50块)的五分之二。

4、引导学生:六分之一、三分之二都是把24人看作一个整体。

5、让学生按要求操作后,根据结果口答交流。

第六-七课时练习四

一、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你是怎么做的?

你是怎么想的?

请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

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

二、在每个图里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标是它上面的分数。

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几个?

三、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角是几分之几元?

四.你能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让学生充分用分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先读题,再讨论:

你是怎么想的?

六、这是一组对比题,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这两题的异同。

第一小题:把36棵树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二小题:求36棵的四分之一是多少棵的实际问题。但方法也是把36平均分成4份,求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让学生体会: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是一样的。

七、让学生自己先独立解决问题。

请你来说说这两题的区别和联系吗?

第一小题是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后一个问题是平均分成几份得出一份是多少后,再求这样的几份是多少。

八、你能在钟面上画出时钟的位置吗?

想一想:12时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小时?那时针应该走到了几呢?你是怎么算的?

九、先折一折,再说一说。

让学生折一折,然后把纸打开,数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并填在表里。然后观察表后,在小组里讨论。

十、思考题:

这道题目已知什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6只是其中的几份?那每份是几只呢?一共有这样的几份?你会列式了吗?

十一、你知道吗?

读一读,做一做。

板书:教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二

我的理解与设想:

爱是永恒的话题。父母对子女的爱更是亘古不变。无论你在牙牙学语,还是长大成人,甚至人到中年,父母的爱永不落幕。即使有不同,那也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在人们的内心中,对于母爱的歌颂很多,而父爱则相对歌颂的较少,其实父爱如山,父爱如酒,深沉而浓烈,需要慢慢品味。

《父爱深深》这篇课文讲的是迷恋音乐的“我”想组建自己的乐队,在缺钱买音箱的情况下,不得不请父亲资助,但是父亲说没钱并要和“我”一起自制音箱。虽然刚开始“我”对这件事不理解,但经过比赛“我”才逐渐感受到父亲的真挚的爱。在“我”成年之后,与父亲的交流沟通中,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以及背后父亲真挚的爱。

我的希望

知识技能1、学会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真挚的爱。

4、初步学习感受间接描写和直接表达的表达方式。

过程方法1、通过抓词扣句,理解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四人合作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能从文章中体会父亲对孩子真挚的爱,懂得父爱深深。

学情分析

学生视角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能够去主动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或者习惯了父母的爱,对于父母的爱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不懂感恩。看似明白,实则不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自学生词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词扣句,体会父亲对孩子的一片真爱。

突破点重点通过抓词扣句,理解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难点学习间接描写和直接表达的表达方式。

德育点体会父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信息资料ppt

教时安排1课时

互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激趣:播放《爸爸去哪儿》视频,让学生谈谈感受。

2师述: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关爱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也是一位父亲关爱自己的儿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文章中的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的吧。

3、板书课题:父爱深深

4、请同学朗读课题。

5、强调“深深”。课题用了一个叠词“深深”,起强调作用。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读课题。

用流行的电视节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词请同学认读。

“选择坦白沮丧彼此”

“崇拜深渊羞愧清晰”

2、注意“丧”字的书写。

强调: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师范写一个。

生自写两个。

3、理解词语:

微不足道:

无言以对:

4、学生质疑。

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书写“丧”。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质疑解难。

字音

字形

词义

让学生学会质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想一想:课文讲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13岁时,“我”想建乐队,但却音箱,爸爸说没钱买,陪我做音箱,结果因音箱不好,没能获奖。

长大后,“我”与爸爸聊天后得知爸爸陪我做音箱是想与我分享快乐时光。

通过爸爸陪“我”做音箱这件事,“我”明白了(爸爸对我的爱)。

师:在慨况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运用段意串联法来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扼要。

4、根据课文内容,学习给课文分段。

根据课文内容,课文按照时间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1-10段,13岁时,爸爸陪我做音箱部分,虽未获奖,但我已收货很多;

指名交流。

学习分段。

通过自读和交流,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分段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感受父爱

“间接体会”部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所有的闲暇时光,都用在做音箱上。他和我一起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布料,甚至微不足道的胶水。

(1)“日复一日”

什么叫“日复一日”:复:又。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时间长。

师:今天在做音箱,明天还是在做音箱,后天做了,接着还要做,辛不辛苦?累不累啊?

师:爸爸这么累,但是还是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的做音箱,真的是太爱他了,来读一读这句话。

(2)“所以的闲暇时光”

什么叫“闲暇”:个人不受其它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或消磨的实际。

师:换句话说: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间。

大家联系生活实际,爸爸闲暇时光可以做什么?

(休息,睡睡觉,看看电视……)

师:爸爸本可以利用闲暇时光休息一下,放松放松,但是为了帮儿子做音箱,他把所以的闲暇时光都用上了,爸爸是多么的爱他呀!来读读这句话。

(3)“甚至微不足道”

什么叫微不足道:微:微小。足:值得。到:说,谈起。意义价值微小得不值一提。

师:连胶水这么微小的东西爸爸都有陪“我”一起挑选,多么细心,多么有爱的爸爸啊。

来读读这句话。

长大后,我在与爸爸的谈心中,其实爸爸道出了实情,你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直接表达”部分

出示:

我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些时光。那些制作音箱的夜晚,我们懂得了许多东西,不单是电线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情感。

师:从爸爸的话中,你读懂什么?

(爸爸是想多陪陪儿子,多与他一起玩耍……)

师:是啊,爸爸的话直接告诉我们爸爸陪我做音箱,是因为他想多陪陪我,多与我交流,多培养感情。他多么的爱我的。

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爸爸对“我”真挚的爱。

五、表达方法的学习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

课文《父爱深深》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描写:

第一部分,课文的1-10自然段,描写“我”13岁时,爸爸与我一起做音箱,以及参加比赛的情况。我们通过抓住关键的语句,理解体会到爸爸对我的爱。

(这部分对于爸爸对我的爱,是通过爸爸陪我做音箱的这件事情体会到的。不直接说,而是让读者去理解感悟,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叫它间接描写)

第二部分,课文11-13自然段,描写长大后,我从与爸爸谈心中证实了我当年的想法,明白爸爸陪我做音箱是因为想多陪我,是爱我的表现。(这部分爸爸对我的爱,主要是通过爸爸的话知道的。这种直接说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叫它直接描写)

一个间接描写,一个直接表达,两种表达方式,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父爱深深。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自学成果。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交流体会

讨论回答。

六、拓展

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

对父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指名交流:你的父亲是怎样爱你的?以怎样的表达方式?

全班交流。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13岁爸爸陪我做音箱间接描写

长大后我与爸爸谈做音箱直接描写

课后记:

[父爱深深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三

1、温习导入在教前做了修改。利用一个灯泡和一节电池组成的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检测器的电路图进止对比,巩固有关“回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为下面的检测判断导体和绝缘体做常识准备。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教学思路较着清晰,效果很好。

2、自制教具的做用。导体,一般情况下不导电,但在有些时候,情况会发生变化。比如,一根木棒,干燥时不导电,但是在淋湿了后就会导电。这是本节课该当告诉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由于灵敏度不高,电路检测器的导线两端搭上淋湿的小木棒丝毫没有反应,即便把导线两端浸入水中也是这样。后来黄佩清教员拿来了他自制的“导体、绝缘体检测器”教具。这个教具反应非常灵敏,人的手碰到两个触电,小喇叭就叫了起来,指导灯也亮了起来。把淋湿的小木棒放上往也发出了叫声。

课上,我就用这个教具向学生做了演示,使学生很形象天看到了原本不导电的小木棒在淋湿了后就改变了性能,成为了导体。同时也加深了“水是导体,人体是导体”的认识。这个教具演示效果很好,制做也非常简单,本钱不高,该当多制做几个,在以后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中利用。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探究: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

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时:2课时

课时1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

三、作出预测

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

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

五、室内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

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

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课时2教学过程:

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

捏土壤手是湿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

烧土壤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

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

目的:

(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

(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

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

三、课后练习

1、土壤的成分有、、、、等。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内容:江苏版(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p62---p63)

教材简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直观认识了对称轴。这节课主要通过对对称轴的进一步学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例题让学生用长方形对折并发现长方形的对称轴,进而通过对不同折法的观察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学习画长方形的对称轴。“试一试”让学生尝试通过折纸,画出正方形的对称轴,并通过对不同的折法和画法的研究发现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想想做做”安排了折纸画对称轴,直接画出图形的对称轴,研究一些简单的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以及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等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中班音乐摘果子教学反思(模板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中班

    2023年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方案 农村小学庆六一活动方案(通用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

    最新小学旅行教学反思(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最新教学反思小学 小学教学反思(大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二年级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大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如厕常规教案反思(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

    语文寓言二则教学反思(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2023年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通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大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