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3-09-22 作者:GZ才子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一

本活动是让幼儿感知三原色的基础上,愿意动手尝试探索颜色的变化,能调出几种简单的混合色,对颜色的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

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红、黄、蓝颜料、透明杯、棉签、记录卡等。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红、黄、蓝颜色水,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让幼儿猜猜其中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并记录下孩子们猜出的许多颜色。然后教师实验,将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其变化,与孩子们的猜测结果作一比较。接下来,幼儿分组操作,启发幼儿用语言简单说出两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变成哪些颜色。最后通过儿歌《色彩谣》复习巩固。

孩子们对颜色的变化十分感谢兴趣,特别是自己动手操作环节,自己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只是操作材料提供得不够丰富,以致孩子们耽误了操作时间,没让孩子们玩得尽兴。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吴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教学反思: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让幼儿丰富一些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观摩意见和建议: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精神。

建议:在“看一看”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要变一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三

一、大闸蟹来啦!

“大闸蟹来啦!”当一只只挥舞着大钳子的大螃蟹出现在幼儿面前时,他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注意力忽的被这几个外来客牢牢抓住了。

“今天,大螃蟹到我们班做客,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好吗?”“好!”孩子们呼啦一下各奔自己的小组而去。

分析:幼儿高度的兴奋也将带来高度的好奇与关注,让他们与螃蟹亲密接触,此时教师没有冗长细致的问题设置,而是通过一个宽泛的问题,让幼儿带着自己的好奇从外观去观察螃蟹的外形,因为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他们是无法细细去探究问题的。

二、第一次观察后的发现……

“你看,它有八条腿。”“它有两个大钳子。”“它的壳硬硬的……”孩子们凭自己的直接感官发现着螃蟹的秘密。

“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吧。”

当大家的观察逐步开始涣散的时候,我及时组织孩子们离开桌子围在中间讨论。――空间的转换能让孩子们静下来细细交流。

幼:“我发现螃蟹的脚上有毛。”

师:“它的脚有几节?除了脚上有毛,哪儿也有毛?”――两个问题一个指向细致的观察能力;一个进行螃蟹身上共同点的提炼,并为下面的雌雄蟹的辨别打下伏笔。

幼:“大钳子上有很多毛。”“有的.大钳子上毛少一点。”“我知道,(大钳子上)毛多的是雄的,少的是雌的。”――幼儿进行着经验的分享。

师:“雌雄螃蟹除了大钳子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老师将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

幼:“我发现它们的肚子也不同,雄的……”分析:看似闹哄哄的场景,实则为孩子们创设了自主探索的空间,他们尽情地观察与交流,进行着人与蟹、人与人的互动,教师适时的点播让自主的探究变得更有意义。

三、第二次的观察与交流……

师:“你们看得都很仔细,有的小朋友还发现了螃蟹的眼睛,那么它的眼睛能动吗?有什么用?它的嘴巴又藏在哪里?”――在第二次的探究中,教师直接用问题将探究向纵深挺进。

再次的观察之后,幼儿发现螃蟹的眼睛虽然小小的,但是却长在最前面,它的嘴巴藏在眼睛下面的一堆小毛毛中。

幼:“我发现它还吐泡泡呢?一个一个圆圆的。”“螃蟹为什么要吐泡泡?”

幼:“因为它要喝水。”

幼:“因为它掉到水里了,它在呼吸。”

……

分析:细致的观察过后,孩子们由对螃蟹的外形特征的关注转移到对它生活习性的大胆推测。此时目标中提到的“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已在悄无声息中步步落实了。

四、感悟:

由以上的课堂实录使我想到:一些年轻教师在组织观察性的科学活动时,往往会出现课堂闹哄哄,目标无落实,甚至被孩子牵着走的现象。那么在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并有条理地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科学活动思维脉路,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了顺应幼儿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才能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猜测、争执,进行思维的碰撞,发现新的有意义的探究价值点。相信这样的科学活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2、能够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探索的乐趣。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感知磨擦生电现象,体验静电对物体的作用力。

活动难点:

用吸管摩擦生电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吸管人手一根、卷纸若干、碎纸片若干;

2、清水、盆子、小纸船(形成小池塘的场景);自制旋转木马;柳条(柳树);水龙头(细细的水流);洒落的铅笔粉末。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表演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

(出示吸管)这是什么?

幼:吸管和碎纸片

教师演示:将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没变化;教师用眼神和表情让幼儿观察吸管是否有变化;然后将吸管藏到桌子底下边磨擦教师口中边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或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变化。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讲述看到的现象)

二、猜测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

1、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磨擦生电

(1)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如果幼儿有说用水、用浆糊之类,教师让幼儿亲自摸一摸,究竟有没有)(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2)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现在自己去试试,看看你会不会变这个魔术,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我旁边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选取使用。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3)谁会变这个魔术了?请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将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进行展示)

(4)请个别幼儿示范,要点:摩擦得又轻又快。

(5)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此环节是否省略,看幼儿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吸管经过磨擦后,轻轻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跳上来了。

2、猜测、总结磨擦生电现象是静电反应

提问:为什么吸管经过磨擦以后小纸片就会跳到吸管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教师小结:这是静电,吸管经过磨擦以后,会产生小小的电,这些电叫静电,它们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三、操作体验:静电对轻的物体的作用力

1、师:有了静电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纸片,还能做别的事情吗?

2、介绍游戏情境1:

(1)柳条因为没有风,正静静地垂着,如果用摩擦带电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条会有什么变化?(会飘动起来)

(2)请一名幼儿尝试验证后,将自己的发现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四、幼儿实践验证

教师观察,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五、交流分享。

你将有静电的魔术棒靠近它们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让幼儿

对照自己的记录,充分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六、教师总结。

你们用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游戏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改变了原先的位置。

七、迁移运用: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师:“被‘电’到是什么样的感觉?”(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样预防静电吗?让我们回去继续了解一下预防静电的一些好办法。

活动延伸:

幼儿与父母共同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人们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预防静电的办法。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我能够改进!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小百科: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五

设计思路:随着夏季的到来,孩子们似乎更爱往卫生间跑了。有时候,趁着老师不注意,叫上几个小伙伴,偷偷地跑到厕所里去。他们怎么老爱往里跑呢,原来是肥皂把他们吸引住了,打湿小手后,擦上肥皂,搓呀搓,大大小小的泡泡跑了出来,打开水龙头把他们冲跑以后,还会有一股淡淡的味道,香香的,怪不得孩子们都不愿出来了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肥皂。

2、体验吹泡泡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肥皂;装有水的脸盆。

2、一次性杯子、吸管、硬卡片。

3、《吹泡泡》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吹泡泡导入(出示一杯无色的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请你猜猜看,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吹泡泡(幼儿讨论回答)

二、观察肥皂

2、教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方的)、他们的颜色也很多(红的、黄的……五颜六色的)、味道也不一样。

3、大家一起来洗手(发现肥皂的用途)

1)师:现在请你们用肥皂来洗手,洗完之后请你告诉我,你的手有什么变化,脸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2)师:肥皂还有什么用处呢?

三、制作泡泡水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泡泡,好吗?

1、教师示范制作,强调要求。

2、幼儿探索操作。

教师及时观察孩子们的制作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结束活动——吹泡泡

(播放背景音乐)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吹泡泡吧。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使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并知道如何把手帕洗干净;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让幼儿尝试洗手帕。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脏手帕,水,盆子,大小肥皂,泡泡水。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一块脏手帕)

1这快手帕干净吗?脏了怎么办?

二、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手帕是怎么变干净的。

1先用肥皂在干手帕上檫,肥皂上不去,怎么办?

2把肥皂沾水后在手帕上抹,手帕变干净了吗?(没有)还要怎么办?(用手搓)搓出泡泡后再放到水里清洗干净。

三、向幼儿介绍肥皂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1脏东西到哪儿去了?(水里)

2怎样到水里去的?(用肥皂洗的)感受肥皂沾上水后是怎样的?(又粘又滑)小结:肥皂碰到水后,变的又粘又滑,抹在手帕上搓就会产生泡沫,脏东西就粘在泡沫上被带到水里去,所以手帕就变干净而盆子里的水变脏了。

四、带领小朋友到室外玩肥皂泡泡水,在游戏中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生成课是一节认识课,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发现这阶段的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既然他们那么喜欢泡泡水,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知道泡泡水是怎样来的。在课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幼儿的兴趣为主,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肥皂本身并不会引起幼儿太大的兴趣,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都要随时观察幼儿对课堂的反应和与教师间的互动,教师应该随时对幼儿的反应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在整个教学中,我采用实物先激起幼儿的兴趣,再动手动脑,最后以游戏结束为线条展开。让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由于我们乡区幼儿园的条件有限,真正把实践活动带到课堂的课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幼儿在整个课堂上的表现都相当的积极,整节课始终是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行为,我都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评价,在洗手帕这个环节,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老师最后出示泡泡水并吹泡泡水是整节课的高潮,孩子的兴致很高。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的成功,让孩子们在玩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了肥皂的性质,用途,并学会了洗手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由于我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才半年时间,在我的语言上还不够幼儿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哪方面不足,就多注意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认识课,我会在教学环节中加入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肥皂泡泡水这个环节,那样对于肥皂的认识孩子们的兴趣一定会更加的浓厚。

中班科学糖果屋教案篇七

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对快餐盒和一次性纸杯的剪、插,自己动手制作气垫战车,在玩气垫战车的过程中,感受空气的作用。

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快餐盒、一次性纸杯、剪刀等。

教师首先演示气垫战车的玩法,激发幼儿兴趣。其次,让幼儿观察气垫战车的外形,探索交流做法。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知道气垫战车是由快餐盒和一次性纸杯组成,接着,教师在介绍完气垫战车的做法后,与幼儿共同制作:先将一次性纸杯底部剪去,(这个环节由于孩子们力气小,操作起来有点困难,部分幼儿需要老师先剪出一个小口)再在快餐盒上用剪下来的杯底描一个圆,并剪下这个圆(这个环节孩子都知道先在快餐盒上用剪刀扎一个小孔就可以慢慢剪出圆,但是由于快餐盒的材质脆,孩子剪得过程中容易把餐盒碰裂),把杯子插入盒子的洞中,气垫战车便完成了。最后,孩子们和同伴一起比赛自己的气垫战车,在玩的过程中感受空气的作用,探究气垫战车是怎么样跑起来的。

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认真,遇到困难与同伴互助,失败了重新再来,每个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在玩的过程中,通过用力去吹,知道了空气的作用使战车跑起来,这一发现,让孩子们快乐无比!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