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BW笔侠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

应急预案需要各个层级和部门的合作和配合,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的经验分享和成功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一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田敏华

副组长:钟爱萍

组员:各班老师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田敏华: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钟爱萍: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具体措施

保健室措施

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南京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幼儿园。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及各种传染病的的高发期,特别近期全国各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让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蔓延,保护我园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全面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各种预警制,同时开辟专题宣传栏,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知识培训,为杜绝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出现,为此,我们幼儿园启动应给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一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园长作为幼儿园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卫生工作,统一思想,迅速启动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预案,把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作当前幼儿园重点工作之一。

2、成立幼儿园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向家长宣传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我们通过宣传栏、校讯通、网站等各种形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教育家长及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保证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锻炼身体,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三、加强预防措施,做好疫情报告和疫情监测工作

况,做好每日晨检登记工作,发现发烧和皮疹、疱疹、口腔溃疡等可疑情况马上隔离,通知家长,及时诊断,并及时了解状态,及时上报。

2、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要严格规范洗手方法。

3、加强幼儿园日常卫生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园内公共场所、教室、寝室保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桌椅、床、门、大型玩具、器械、楼梯扶手、门柄、水龙头、地面等用1:200的消毒液擦洗,毛巾、玩具用消毒液浸泡,水杯、餐具进消毒柜消毒。对活动室、寝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天1小时以上,被褥、图书日光曝晒消毒。

4、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四、控制措施及应急物资储备:

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同时,我们将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准备,对预防和消杀物品、消杀器械、防护用品等的储备及时补充完善,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迅速、有力、有效进行处置。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向教育和卫生部门申请决定采取放假措施。

五、加强纪律,严格要求

我们将要求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对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二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及各种传染病的的高发期,特别近期全国各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让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蔓延,保护我园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全面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各种预警制,同时开辟专题宣传栏,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知识培训,为杜绝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出现,为此,我们幼儿园启动应给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1、园长作为幼儿园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卫生工作,统一思想,迅速启动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预案,把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作当前幼儿园重点工作之一。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向家长宣传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我们通过宣传栏、校讯通、网站等各种形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教育家长及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保证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锻炼身体,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1、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在幼儿入园(特别是跟车的时候)和孩子在园午睡期间、起床时,我们必须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做好每日晨检登记工作,发现发烧和皮疹、疱疹、口腔溃疡等可疑情况马上隔离,通知家长,及时诊断,并及时了解状态,及时上报。

2、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要严格规范洗手方法。

3、加强幼儿园日常卫生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园内公共场所、教室、寝室保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桌椅、床、门、大型玩具、器械、楼梯扶手、门柄、水龙头、地面等用1:200的消毒液擦洗,毛巾、玩具用消毒液浸泡,水杯、餐具进消毒柜消毒。对活动室、寝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天1小时以上,被褥、图书日光曝晒消毒。

4、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发生病人后应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家长立即到医院就诊。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做到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掌握疫情控制的主动权。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同时,我们将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准备,对预防和消杀物品、消杀器械、防护用品等的储备及时补充完善,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迅速、有力、有效进行处置。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向教育和卫生部门申请决定采取放假措施。

我们将要求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对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三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媒体也不断报导某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

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安排每天的值班主任,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期间,保健医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

四、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六、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七、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八、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九、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四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及各种传染病的的高发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蔓延,保护我园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纳家户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园长作为幼儿园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卫生工作,统一思想,迅速启动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预案,把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作当前幼儿园重点工作之一。

长:石桂贤副组长:纳惠霞成员:

各班教师。

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向家长宣传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我们通过宣传栏、告家长书、早送晚接等形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教育家长及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保证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锻炼身体,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三、加强预防措施,做好疫情报告和疫情监测工作。

1、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在幼儿入园和孩子在园午睡期间、起床时,我们必须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做好每日晨检登记工作,发现发烧和皮疹、疱疹、口腔溃疡等可疑情况马上隔离,通知家长,及时诊断,并及时了解状态,及时上报。

2、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要严格规范洗手方法。

3、加强幼儿园日常卫生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园内公共场所、教室、寝室保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桌椅、床、门、大型玩具、器械、楼梯扶手、门柄、水龙头、地面等用1:200的消毒液擦洗,毛巾、玩具用消毒液浸泡,水杯、餐具进消毒柜消毒。对活动室、寝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天1小时以上,被褥、图书日光曝晒消毒。

4、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四、控制措施及应急物资储备:

发生病人后应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家长立即到医院就诊。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做到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掌握疫情控制的主动权。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同时,我们将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准备,对预防和消杀物品、消杀器械、防护用品等的储备及时补充完善,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迅速、有力、有效进行处置。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向教育和卫生部门申请决定采取放假措施。

五、加强纪律,严格要求。

我们将要求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对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纳家户幼儿园。

纳家户幼儿园。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五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流行特点: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六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我园幼儿如出现手足口病,家长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幼儿入园,经医院诊断排除后才能回园。

2、幼儿在园内出现疾病,要求其到隔离室休息,并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园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

3、幼儿园对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进行隔离观察,防止扩散。

4、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幼儿前往探望。

5、幼儿园幼儿中发现病人,立即上报教管办,并对幼儿进行跟踪了解。

6、如传染幼儿多,请示教管办,是否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的班级,暂停幼儿园的一切活动,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中心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对幼儿园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3)疫点调查。幼儿园密切配合防疫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幼儿园领导发现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幼儿园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附件:康成幼儿园疾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表。

姓名职务手机园内电话。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七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手足口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组长:崔爱芝。

副组长:朱春丽。

组员:朱晓红张红梅田建华耿佃娟贾庆霞路庆英。

2、职责分工:崔爱芝为组长,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手足口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副组长朱春丽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布置与检查落实情况、以及疫情报告的职责。负责协助各项消毒隔离的检查。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手足口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镇中心校、疾控中心报告。

2、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发病班级幼儿晨检与未发病班级幼儿分开,晨检有专人负责,对该班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该班活动室、睡眠室进行全面消毒。厕所及幼儿园其它易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并且发病幼儿班级使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玩具等所有物品都放到单独的房间进行清洗,消毒。

3、负责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4、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各类物品按照以下消毒要求进行消毒。空气: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每天紫外线中午照射1小时,每1小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喷雾。玩具消毒:塑料玩具每天幼儿使用后用1000mg/l的消毒水浸泡1小时,图书放在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餐具、毛巾、杯子:每天幼儿使用后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浸泡1小时后,再清洗干净,最后煮沸消毒半小时。餐具消毒不进入食堂,在专门的房间进行消毒。桌椅、橱柜、墙壁、门窗、地面:每隔1小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擦一遍。厕所:用生石灰消毒。被褥:每天上午将幼儿被褥放于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床:每天上午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擦一遍。

5、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10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6、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值班教师承担、午检及全日观察由各班教师承担。

7、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8、加强缺勤儿童联系制度,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9、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且在痊愈7天后方可入园。

10、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11、加强传染病消毒工作,并加强消毒工作的抽查力度。

12、观察期间班级内幼儿的晨检由专业人员单独进行,物品要单独消毒,单独存放。

五、操作流程。

晨检:值班教师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值班教师)。

午检:各班保教人员、幼儿在园期间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责任人(各班教师)。

全日观察报告:―旦发现幼儿中有手足口病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园领导,教师立即上报疾控中心、镇中心校疑似病例随访。确诊病例按要求上报。(各班老师)。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教师)。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持医生开具的返园证明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发病班级10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各班老师、家长)。

健康宣传:对幼儿、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工作(园长、各班老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八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优秀的应急预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组长:崔利玲。

副组长:麦宁、缪晓方、何凯黎。

组员:王淑娟、姜燕、贾成桂、鲁冰、耿翠萍、夏德义、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崔利玲: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麦宁: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缪晓方:分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分园制度落实。

何凯黎:亲子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亲子园制度落实。

王淑娟:本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全园宣教工作。

姜燕:本园预防控制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

鲁冰:分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分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贾成桂:亲子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亲子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耿翠萍:本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夏德义:分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分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南京市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鼓楼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南京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合同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南京市儿童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媒体也不断报导某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省卫生厅内部明电28号《关于加强肠道病毒感染疾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市、区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安排每天的值班主任,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幼儿早晨入园期间,保健医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

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九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媒体也不断报导某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特此,公文站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幼儿园手足口病。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孩子们手足口病的预防,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省卫生厅内部明电〔201x〕28号《关于加强肠道病毒感染疾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市、区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西幼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安排每天的值班主任,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期间,保健医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

四、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六、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七、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八、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九、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我园幼儿如出现手足口病,家长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幼儿入园,经医院诊断排除后才能回园。

2、幼儿在园内出现疾病,要求其到隔离室休息,并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园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

3、幼儿园对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进行隔离观察,防止扩散。

4、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幼儿前往探望。

5、幼儿园幼儿中发现病人,立即上报教管办,并对幼儿进行跟踪了解。

6、如传染幼儿多,请示教管办,是否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的班级,暂停幼儿园的一切活动,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中心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对幼儿园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3)疫点调查。幼儿园密切配合防疫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幼儿园领导发现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幼儿园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姓名职务手机园内电话。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

目的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田敏华副组长:钟爱萍。

组员:各班老师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田敏华: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钟爱萍: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南京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幼儿园。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一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抗御能力,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1、加大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散发传单、张贴宣传画、办黑板报的形式,做到家喻户晓,知晓面达100%。

2、坚持晨检,落实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通知家长送医诊治,确保无一例学生漏报延误诊治。

3、落实消毒制度,做好每日对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场所的消毒,不留死角。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学校成立了手足口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情况为:

组长:胡先元。

副组长:陶回生。

成员:石子豪梅红玉王建军胡国凤。

王华斌周萍漆红梅。

1、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主管、分管领导和班主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谁出事谁负责。

2、各班主任必须坚持每日晨检,认真做好记载。做好因病缺勤登记工作,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做好跟踪调查,如有确诊病人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消毒人员要坚持每日对校内公共场所消毒,不得敷衍。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二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内容包括:

1. 组织成立了由医院、机关领导组成的指挥机构——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办公室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并在院党委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协调、落实手足口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疫情报告制度、防治工作方案以及预防控制等措施。

2. 防治技术指导组是由以儿科、传染科、门诊、急诊、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为骨干所组成,其工作内容和职责负责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咨询以及重症病例的救治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同时设立专用的儿科发热门诊,并在该诊室前端设置预检分诊台,对手足口病进行严格的预检分诊和监测,对于直接持卡到各诊室就诊的儿童,分诊护士和主诊医生应安排就诊者到预检分诊台分诊;若是在非正常门诊时间,急诊科发现可疑病例要主动将病人转到儿科急诊专用诊室就诊或者请儿科专家会诊。一旦确诊手足口病,首诊医师应按照医院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时严格上报。儿科门诊和急诊科每日16点上报当日接诊情况以及符合留观和住院标准的病例,要及时报告防治办公室并安排留观和住院;遇重症病例,应边实施抢救,边向防治办公室报告。

3.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医院适时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能力并利用宣传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求接触过手足口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诊室、医护人员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单独隔离重症患儿,发现手足口患者聚集性增多或死亡病例时,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呢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三、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四、手足口病怎么样去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三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四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五

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园教师及后勤人员。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卧室等场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对家长幼儿教师做好手足口病的宣传工作,家长不带幼儿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7、加强幼儿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8、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9、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停课、停学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疑似人员时应立即隔离。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确诊;

3.确诊后,立即上报园长、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和区儿保所。

教育局应急电话: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幼儿进行融离治疗,愈后持医院证明返园。

5.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终末消毒,做好一切隔离措施。所使用过的玩具、餐具、毛巾等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

6.班级老师做好缺席儿童的电话家访工作,及时了解缺席儿童情况。

7.班级老师和幼儿不串班、不参加任何大型活动,隔离期间不接收新生,不转出幼儿。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今年实际情况,我校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向教师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镇教育办与镇卫生院联合进行培训,并对所有校园检查一遍。使各教师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要求各学生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学生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学生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学生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8.发生病人后措施。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同时逐级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

在全国都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形势下,本院为确保不发生一例手足口病感染病人漏诊、漏报,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版)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和本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林甸中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

1.组织成立了由医院、机关领导组成的指挥机构——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办公室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并在院党委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协调、落实手足口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疫情报告制度、防治以及预防控制等措施。

2.手足口病防治办公室的职责是加强医院与地方行政部门之间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参加相关的联系会议以及信息沟通,及时获取驻地疫情信息、掌握地方防控政策和要求。同时负责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协调以及沟通疫情信息工作,办公室每日16:30要通过指定网络向上级疾控部门报告当日本院收治疫情。

3.防治技术指导组是由以儿科、传染科、门诊、急诊、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为骨干所组成,其工作内容和职责负责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咨询以及重症病例的救治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同时设立专用的儿科发热门诊,并在该诊室前端设置预检分诊台,对手足口病进行严格的预检分诊和监测,对于直接持卡到各诊室就诊的儿童,分诊护士和主诊医生应安排就诊者到预检分诊台分诊;若是在非正常门诊时间,急诊科发现可疑病例要主动将病人转到儿科急诊专用诊室就诊或者请儿科专家会诊。一旦确诊手足口病,首诊医师应按照医院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时严格上报。儿科门诊和急诊科每日16点上报当日接诊情况以及符合留观和住院标准的病例,要及时报告防治办公室并安排留观和住院;遇重症病例,应边实施抢救,边向防治办公室报告。

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医院适时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能力并利用宣传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求接触过手足口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诊室、医护人员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单独隔离重症患儿,发现手足口患者聚集性增多或死亡病例时,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七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xx: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xx: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xx:分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分园制度落实。

xx:亲子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亲子园制度落实。

xx:本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全园宣教工作。

xx:本园预防控制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

xx:分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分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xx:亲子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亲子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xx:本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xx:分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分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xx市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鼓楼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xx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食堂措施。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合同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本园83303934—811,分园86221794转811,亲子园86635378—800)。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xx市儿童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今年实际情况,我校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加强宣传,落实检查。

向教师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镇教育办与镇卫生院联合进行培训,并对所有校园检查一遍。使各教师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

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要求各学生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学生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学生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学生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8、发生病人后措施。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同时逐级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实用18篇)篇十八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分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分园制度落实。

:亲子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亲子园制度落实。

:本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全园宣教工作。

:本园预防控制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

:分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分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亲子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亲子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本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分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分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xx市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鼓楼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xx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食堂措施。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本园83303934-811,分园86221794转811,亲子园86635378-800)。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xx市儿童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相关范文推荐

    篮球社团活动计划与总结(精选12篇)

    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活动总结可以对活动的效果和收获进行评估。活动总结范文: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和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新劳动合同书文本范文(21篇)

    劳动合同应该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签订时要考虑到工作性质、薪酬、工时、休假等方面的合理权益。这里有一些劳动合同样本可供参考,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劳动合同的写作方

    幼儿园办公室工作计划春季(实用12篇)

    办公室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前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1、教师纪律常规:严抓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领导发言稿大全(17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以便让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发言稿范文,这些范文有着严密的逻辑和优秀的语言表达,可以给我们

    营销策划方案实用方案(通用12篇)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需求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策划方案的范文和案例,可以阅读下面的内容。  其目的主要为

    商业地产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9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个人或团队在过去一个月内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归纳和总结。阅读一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类型总结的写作技巧。一些商业地产在操作时,

    元宵节节日活动演讲稿三分钟(优秀19篇)

    节日演讲稿的内容可以包括对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祝福语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创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节日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

    月财务工作总结大全(16篇)

    财务工作总结是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一份重要文档。通过阅读这些财务工作总结案例,大家可以了解到不同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年很快就要过去,

    行政工作的个人总结(汇总17篇)

    个人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成长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样本,可以作为参考和学习的素材。今年以来,在办公室的正确

    设计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专业20篇)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亮点和优势,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起到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