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雨中梧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的写作更加多样化。欣赏范文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掌握好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一

语言学概论课程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者们从课程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问题,阐明了对策,为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改革都备受关注,人们从很早就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发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解决的。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的研究。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聂志平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文章中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曾毅平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文中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内容、教学语料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开课时间等方面做了探讨。其中,他认为教学内容可进行一些改变,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可以进行压缩,另外增加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等内容;语料的选取方面可充分利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利用港澳和海外学生语言生活方面的材料以及当代社会语用方面和大学生群体的语言变体材料;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讨论和专题调查等方式。关彦庆的《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2010)一文也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教材等方面对语言学概論课程的建设加以研究,将其仍定位在基础性、理论性课程之上,提出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教学方法。此类的研究还有李树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王红梅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刍议》(2004)等等。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研究。

张先亮的《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2010)一文提出不能一味地追求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联系课程及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联想法、调查法、提问法、实践法等等,其中特别强调讲课的趣味性即通过有趣的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陈青松等的《“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用例选择和使用原则》()一文对于怎样选择教学用例提出了有效、注意、情感三原则,这篇文章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罗耀华等在《“语言学概论”课程创新教学尝试》()一文中提出“启发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模式。此类研究在杜道流9、熊赛男等人的文章中也有相关论述。

(3)与现代汉语区别与衔接研究。

大多研究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文章都会提到语言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与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有重合之处,对重合内容该怎样进行教学,也基本上会有一些区分和讨论。将此问题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彭泽润等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协调改革研究》(),该文从“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地位和教材建设现状分析中,发现两门课程为了更好的教学需要进行协调改革,主要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互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教材中术语规范统一,内容紧跟学科前沿,语料要各有侧重来源。此方面的研究在梁驰华和蔡旭等人的文章中也有相关论述。

(4)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是此课程急需改革的重点之一,许多文章都提出了“现有教材不适应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这一观点,呼吁编订适应新形势的语言学课程的教材。岑运强的《语言学概论教学再探——谈语概教材的编写》()从语言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上探讨了语言学概论教学问题。他提出教材编写要注意方向问题,要作到面向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应用和面向未来;教材的内容要在不断批判、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语言学史的范围内选择,要选择那些经过历史经验公认有效的,并对汉语研究最为有用的理论;教材采用语言和言语的语言学以及内部和外部语言学双重框架;在编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新颖性、简明性、实用性和准确性。陈淑萍等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师范生语言能力培养——以“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指出目前“概论”教材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情况:一是缺乏针对性,二是缺乏时代性。师范类院校“概论”教材建设,既要保留以往教材中优秀的内容,又要充分吸收已有公论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方言以及当代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努力使“概论”成为介绍和推广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阵地;同时还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此外,申小龙的《谈“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及纪秀生的《高师语言学概论教学新体系的构建》(1997)等文章也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5)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师资问题也是大家讨论的一个重点,师资方面的研究不多,但问题却很突出。如教授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大多不是来源于理论语言学专业,大多教师兼讲授现代汉语及其他课程,不是专职的语言学教师等等。彭泽润等的《大学“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和对策研究》(2010)针对语言学课程师资问题,提出增加课时和学期、加强师资力量和成立单独的教研室等对策。王健《“语言学概论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2005)中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定位不明的表现之一是没有专任教师。张丽《“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针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未设置语言学教研室,缺乏专业教师,一般由现汉和古汉教师兼任等问题。陆晓华《应用型本科院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究》(2010)中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启迪学生语言类课程的自主学习,起着导向性引领作用。周翠英《语言学概论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2004)中提出崇高的教师威望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做到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等看法。

(6)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方面的研究。

刘淑霞《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中提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中,技能训练、口头语言表达应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课堂积极发言者、课外实践论文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电影摄像技师的劳动者性质——日本电影摄像技新课改下机械钳工工艺的有效性教学的`问题和策教师和技师在职业教学中的有效融合的方法简论我国技师学院法律保障若干问题技师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析校企结合技师学院的教育机制探析浅谈钳工实习分阶段教学方法浅谈如何提高学生钳工技能浅谈ppt在钳工教学中的应用都纳入考核方式中,最后期终闭卷也要体现出基本知识记忆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两方面。肖灵《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2009)中提出要改革学业评价方式:一是平时学习状况与学习成效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观察问题和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实践调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二是传统的考试,考试的内容一部分是教材或老师讲授过的语言学原理,一部分是应用语言学原理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两种考核的最终总和便是学生的成绩,二者所占的比例不应相差太多。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对平时学习状况的关注,改变学生只关心期末成绩的错误认识,真正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素质。赵贤德、王红梅等也提到要“改变考试方式,教学检测多样化”。

此外,谢奇勇的《对“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反思》(2010)与冯学民、姜云龙的《语言学概论课双语教学初探》(2010),梁蕾的《地方本科院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现状和反思》(2012)等都提到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问题;申小龙《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文化内涵》(2004)和马慧《试论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2009)提出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应该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文内涵与意识;李红《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探微》(2011)从对外汉语专业角度研究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内容等问题。

针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研究文章至少有上百篇,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课程进行了研究,目的都是想让这门课程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简单的以期对后人有所帮助。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g14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二

引言:通过学习建筑工程管理概论和土木工程概论。对工程管理专业有力初步认识,也不再是第一学期那样的对工程管理专业的那样无知。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更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建筑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工程实施等各方面知识。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工程能够在质量上达到标准。

关键字:技术、管理、经济、法律。

正文:建设工程管理是指通过一定得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决策、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系统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所以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还应该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常识,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寻找适合的工期,达到投资、进度、质量的优化组合,工程在各个阶段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最终达到保证工程有序、合理的进行。这可以总结为四个平台: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

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及满足工程要求的技术性能都离不开工程技术的指导和支持,这之中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工程结构(基础结构、整体结构、细部结构),工程材料,工程施工等。为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满足使用者的要求: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工程结构选型、材料的利用和施工方法的要求。

管理平台:由于工程项目不断向复杂化、巨型化发展,所以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工程的目标。而作为一名工程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工程的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工程按照工程的目标:合理、高效、协调的进行下去。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使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工种、各方的利益都能够协调统一。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三

摘要:

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地方服务项目等项目化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实证证明,项目化培养方式不但使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性提高,从而全方面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素质。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

新建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系统质量提升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在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服务地方项目中选取、设计一定的子项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获取“知识”,获得一定的能力,从而又可以让其了解自己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其课堂学习。同时,须依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知识为载体,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内实训、“两节一赛”为平台,实施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并强调社会问题分析能力、政策解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

一、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的必要性。

1.从专业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须通过项目化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主要特点,然而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却在现实中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成熟性、公共管理环境难以模拟性、仿真性训练系统实效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项目化能力素质培养,建立一系列的按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展开的项目体系来完成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具有必然性。

2.从实践层面来看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实践表明通过项目进行培养是一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从现有的实践层面来看,通过项目进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立项—实施—监控—评估”的流程进行活动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在院部各项目小组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而且有利于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

3.公共管理专业项目化培养的迫切性目前,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合作的平台体系、合作的项目体系、合作的运行机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提供了借鉴。受此影响,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我们通过校地合作和校地服务初步建立了一些合作平台,这对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发现短期见习主要以参观为主;实习时,实习单位往往会将大量基础、重复、知识含量低的工作交给学生,学生很难在这种工作中得到真正的专业锻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项目体系缺乏科学设计,项目所涵的内容不够全面,项目运行的机制缺乏。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进行项目化培养具有迫切性。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的途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技能型相当强的专业,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训项目参与社会调研实践,储备了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这些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宜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为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进行项目锻炼能力,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校内竞赛—社会实践三者层层递进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打好专业基础,在校内竞赛中加强专业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专业技能。具体进行为:

1.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贯彻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围绕全面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设置,不仅注意专业基本素养的培养,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公共能力的培养上,通过英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组织学、地方政府学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认知公共事务的能力、公共组织协调能力、公共政策解读能力及公共行政综合能力等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至少通过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养成。在发展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应用统计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理论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和人事行政管理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较多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建立管理模拟实验室,通过公共突发事件处理模拟训练、公共项目策划训练和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平台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社会活动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公共事务、社区事务实务操作能力。

2.项目化的专业技能比赛我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比赛,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读书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下乡”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我们结合校内各种比赛,围绕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这一目标设计出适合的项目内容,合理制订培养方案和竞赛计划,健全专业技能竞赛实施机制,建设“全开放”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使得活动和竞赛内容最大程度涵盖专业理论和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活动和竞赛命题在反映教学内容的同时,特别注意将竞赛训练与提前组织培训相结合,集中强化培训和赛后分析评价反馈相结合,通过学生按照“招标——立项——实施——监控——评估”的流程取得申办权,给其配备较强的专业辅导老师以完成学校的比赛。通过突出专业特色,将最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能作为竞赛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项目策划、社会调研报告、公务员礼仪比赛、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模拟大赛等,“以赛促学”,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塑造出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3.项目化的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有之义。既然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那么,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实施专业训练。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则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通过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把大学的专业教育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零距离结合起来,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国家统计局怀化调查大队、怀化市人社局、溆浦县人社局、沅陵县人社局、怀化市民政局、鹤城区民政局、鹤城区城市办等单位积极合作,建立起“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大民调、四个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以项目化的形式扎实推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与鹤城区城市办、学院岭社区共建“雷锋之家”系列活动,既包括“雷锋书屋”、“雷锋文化大舞台”、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计划、“圆梦行动”、基层党组织结对计划等志愿者服务的校地服务项目,也包括“爱晚行动”、“关爱青少年蒲公英计划”、社区创新管理项目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校地合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深入,使学生掌握政府工作程序、了解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锻炼了社区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共事务实务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化的校地合作项目,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检验、践行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专业所学的不足及能力需要发展的方面,从而更好促进未来的专业学习及自我提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的实证分析。

1.实施项目化培养对综合专业素养的实证分析研究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已学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小组根据项目撰写项目实施方案,学生学会了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专业研究素养,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例如,自2013年实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项目化以来,共获得校级以上奖项148项(2011级—2012级),其中12级2班谭同学在2014年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铜奖,12级1班李同学申报“雷锋之家”志愿者服务站获得2014湖南省德育实践项目省级立项、申报2014“走读湖南乡村文化”获得省级立项,12级2班郭同学申报2014“走读湖南乡村文化”获得省级立项,11级1班阳同学于2014年、12级1班李同学于2013年分别获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省级立项,这些成绩都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同时,学生通过项目实践中,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纷纷加强课堂学习和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28人次分别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导游证、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证书。而与之对比的是,2008级—2010级获得校级以上奖项95项,但省级奖项很少,也只有几位同学考取了职业资格证。通过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大大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能有效实现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实施项目化培养对学生成绩的实证分析(1)频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13年实施项目化培养以来,对比项目化培养实施前的08级、09级、10级学生的学习习近平均成绩和项目化培养实施后11级、12级学生学习习近平均成绩。08级、09级、10级学生的学习习近平均成绩分别为76.5394分、76.9158分、78.0835分(三项平均77.1796分),而11级、12级学生的学习习近平均成绩分别为78.2046分、78.1202分(两项平均78.1624分),说明实施项目化培养后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同时,08级、09级、10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6.8072、7.1864、6.5444,而11级、12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5.4291、4.7485,说明项目化培养实施前学生学习成绩的离散程度更大。(2)方差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项目化培养实施前08、09、10级与项目化培养实施后11级、12级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由表2可知,经过计算,方差f=1.452,ff(1,1239),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0.000),故实施项目化培养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影响,实施项目化培养十分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通过项目化培养的实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结论。

1.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采取课堂教学、项目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和项目化的合作育人平台相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项目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初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项目化的合作育人平台通过校地合作项目使学生完成书本知识到实践知识的结合,再由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缺乏与不足,回到课堂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完善,以利于今后走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

2.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的实证表明,通过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相对于项目化培养实施前,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标准差明显减小;学生积极投入项目化专业技能培养上,在校内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比以往较为显著的进步,不仅参加面增加,而且档次也提高较快(省以上奖项增多)。

3.通过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力推动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四

摘要:本文大致的叙述了作者对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的认知,以及简要的介绍了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解。从工程的定义和工程进展过程论述了工程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指出了正确决策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我国工程管理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比较了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的差异。并简要的规划了大学四年的计划,以及将来的打算。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进程过程;管理决策;差异;。

工程的定义:《大英百科全书》19__年版指出:“工程(engineering)是应用科学原理使自然资源最佳地转化为结构、机械产品、系统和过程以造福人类的专门技术。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专业之一。古代工程奇迹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古埃及的金字塔…。”它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这些学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在科学试验及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出来的。主要内容:对工程基地的勘测、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设备和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施工方法的研究等[1]。

工程管理专业培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专门知识,了解工程建设政策法规,能在工程投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单位和金融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五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对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渠道多、成本低,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不存在过高的操作门槛,这给许多传统企业和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形成了全新的体验。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一视同仁,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带来滞后性。

参考:

[1]黄娟琴,邓小兵.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中外企业家,,(14):97.

[2]闫欣敏.关于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技术与市场,,(09):310.

[3]秦靖伟.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商场现代化,,(25):63.

[4]马青山.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11):201.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六

1.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与报告、参考文献及部分授课录象等内容在学校网站上开通,并逐步将部分课堂教学及自学的助教、助学课件上网开放,不断更新各类资源,使精品课程资源得以更充分地为社会所共享;而且网络24小时开通。

2.与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签约,开展合作,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的案例和实训环境,共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

3.学校共出资100万余元配套经费,用于电子商务实训室、国际商务实训室的设计开发。

4.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课程负责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引进两名研究生教师。聘任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5名.

1.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以教材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扩充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特色;提倡和推行直观教学,加大课程的网上开放度,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努力实现互动式网上教学和推动学生自我主动学习。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提高课程组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计划每年安排两名教师到公司定岗,获取双师素质。

3.教学录像的上网。计划于xxxx年度完成全部理论与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录像,并上网。

5.进一步推进与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合作。将真实的案例和实训环境引入教学。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七

[摘要]文章探析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发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改革管理学课程高职高专。

随着社会对需求型人才的革新,推动了高职高专的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高专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作为培养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够体现与把握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才能展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色,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展示时代的新需求,这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特征。

各种课程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自然具备不同的特征,管理学课程在高职高专中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性。管理学不是一门单一学科,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不但具备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其他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为其他专业研究和学习提供基本技能与管理方法。该课程具备概念抽象及完整特征,建立于计划、领导、组织及控制几大职能上,其内容具有较广适用性和突出的理论特征。和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认为理论空洞无物,根本没有意识到实践需要理论来作指导的道理。还有很多学生希望教师所讲知识能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上。

2.普遍性。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管理,这种例子在现实之中无处不在。加之如今网络通信发展极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量,学生具备了依据各种新闻及生活实例来评论的条件,经常对各种经济管理提出各自幼稚看法,因此许多学生虽然对管理学课程感兴趣,但是又存在各种偏见。

3.艺术性。管理学虽然是高职高专学校中的一门学科,却也具备明显的艺术性,主要是源自于管理现象自身特征。事实上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人,但是人却具备能动性,有他们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管理方式不同必然最后结果也不相同。同样,管理环境间的差异也必然影响最终管理结果,许多初学者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各种因素必然导致学生感觉该课程原理与方法太枯燥抽象,而操作起来难以琢磨,结果又是那么难以计量,往往感觉学习起来无法下手。

二、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要对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就必须要从教学现状中探析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改革才具有实际意义。总体来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较呆板。目前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在管理学课程上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法,这种方式教师是教学主角,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事实上管理不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是不可能学好管理学理念及思想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知名学者指出,如果仅凭讲座与管理理念,是不可能提升人们的管理技能的。加之高职学生大都厌倦理论知识,对这种教法本身就具有抵触情绪,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难度极大。

2.采用案例分析法缺乏科学性。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改革传统教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着重于师生间互动与学生自由的发挥,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某些教师在选择案例上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本校实际而选择大型经典案例;某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案例教学,将两者关系割裂开来。这两种情况都阻碍了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在许多学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典型问题,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基本互动和交流,整个课堂几乎就是教师作为主体,没有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本身综合性就较强,理论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不能为学生提供管理机会,极大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针对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具体操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出新的基本原则。管理学课程的构建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原则,为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所谓“一个中心”,就是要在满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两个基本点”,一是仿真出真实教学环境,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企业家访谈、角色扮演以及网上冲浪等各种教学模式使用于教学体系中,引入社会上热点任务及新闻话题等大家关注问题作为学生思考与争论的焦点,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管理技能。二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及学习能力,通过管理学课程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力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及团队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管理学课程,进而养成善于质疑、敢于提问的习惯。还要将各个企业所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引进教学活动,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他们持续学习的能力。

2.依据教材精心组织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和其他学校有不同之处,主要是要为实践而打基础,因此,管理学课程必须要树立够用原则,以培养学生管理思维为重点;同时还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实训、讨论、学生自学以及课外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管理思维能力。事实上,合理的案例教学有效推动了管理学课程发展,是管理学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化创新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对管理学教学进行改进就要重视案例教学。比如为学生讲述企业文化时,可以引用海尔、沃尔玛等各知名企业作为案例;在讲解竞争战略方式教学时,可以重点探析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企业间竞争。通过各种案例的探析,学生不但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管理所具备的科学性,也能全面认识管理的艺术性与复杂性。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管理思维,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案例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仅仅属于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掌握好教学的进程,指引学生讨论并思考,最后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

4.通过强有力的实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必须要以实训作为基础条件,只有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自然,管理学课程也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管理学课程不但要重视案例分析教学,还要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实地考察教学、角色扮演、实训体验、管理游戏以及影像放映等各种方式。构建出培训公司,让大学生分组建立自己的公司,通过模拟公司来实施定位目标顾客、规划公司发展战略、实战推销、分析领导风格的优缺点等多种实训项目。事实上,学生可以多看看企业家及创业者的讲座,从而真实感受到各个企业家的风采与管理精髓。

5.将自学式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学式教学法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某一具体或者某一个方向作为命题导向,让学生讨论与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他们在探讨中构建新思路,提出新问题及新观点,还要让学生参与集体讨论及汇报学习体会,这样就能够逐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述管理的思想时,就要让学生先查询各种资料,之后围绕着哪一类管理思想更为优越实施自主讨论,通过群体的讨论、团队间学习及协作学习等方式,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分析管理思想之间的优点与局限性,提升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了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及素质,还应该讨论典范管理者的优点,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深刻了解与认识一些有效管理者,还能够学习优秀管理者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培养个人素质及能力,进而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目标。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激烈讨论,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这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因此,一定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培养原则,理论结合实际,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高职高专的管理学课程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促进学生朝着应用型及技能型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邵瑞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2]王颖.《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3).

[3]姚国荣,陆林.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统计教育,(3).

[4]张国平.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突破技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5).

[5]曾方红,兰继斌,莫降涛.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八

[摘要]文章探析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发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改革管理学课程高职高专。

随着社会对需求型人才的革新,推动了高职高专的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高专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作为培养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够体现与把握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才能展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色,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展示时代的新需求,这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特征。

各种课程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自然具备不同的特征,管理学课程在高职高专中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性。管理学不是一门单一学科,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不但具备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其他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为其他专业研究和学习提供基本技能与管理方法。该课程具备概念抽象及完整特征,建立于计划、领导、组织及控制几大职能上,其内容具有较广适用性和突出的理论特征。和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认为理论空洞无物,根本没有意识到实践需要理论来作指导的道理。还有很多学生希望教师所讲知识能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上。

2.普遍性。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管理,这种例子在现实之中无处不在。加之如今网络通信发展极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量,学生具备了依据各种新闻及生活实例来评论的条件,经常对各种经济管理提出各自幼稚看法,因此许多学生虽然对管理学课程感兴趣,但是又存在各种偏见。

3.艺术性。管理学虽然是高职高专学校中的一门学科,却也具备明显的艺术性,主要是源自于管理现象自身特征。事实上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人,但是人却具备能动性,有他们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管理方式不同必然最后结果也不相同。同样,管理环境间的差异也必然影响最终管理结果,许多初学者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各种因素必然导致学生感觉该课程原理与方法太枯燥抽象,而操作起来难以琢磨,结果又是那么难以计量,往往感觉学习起来无法下手。

二、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要对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就必须要从教学现状中探析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改革才具有实际意义。总体来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较呆板。目前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在管理学课程上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法,这种方式教师是教学主角,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事实上管理不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是不可能学好管理学理念及思想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知名学者指出,如果仅凭讲座与管理理念,是不可能提升人们的管理技能的。加之高职学生大都厌倦理论知识,对这种教法本身就具有抵触情绪,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难度极大。

2.采用案例分析法缺乏科学性。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改革传统教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着重于师生间互动与学生自由的发挥,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某些教师在选择案例上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本校实际而选择大型经典案例;某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案例教学,将两者关系割裂开来。这两种情况都阻碍了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在许多学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典型问题,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基本互动和交流,整个课堂几乎就是教师作为主体,没有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本身综合性就较强,理论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不能为学生提供管理机会,极大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针对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具体操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出新的基本原则。管理学课程的构建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原则,为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所谓“一个中心”,就是要在满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两个基本点”,一是仿真出真实教学环境,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企业家访谈、角色扮演以及网上冲浪等各种教学模式使用于教学体系中,引入社会上热点任务及新闻话题等大家关注问题作为学生思考与争论的焦点,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管理技能。二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及学习能力,通过管理学课程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力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及团队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管理学课程,进而养成善于质疑、敢于提问的习惯。还要将各个企业所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引进教学活动,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他们持续学习的能力。

2.依据教材精心组织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和其他学校有不同之处,主要是要为实践而打基础,因此,管理学课程必须要树立够用原则,以培养学生管理思维为重点;同时还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实训、讨论、学生自学以及课外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管理思维能力。事实上,合理的案例教学有效推动了管理学课程发展,是管理学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化创新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对管理学教学进行改进就要重视案例教学。比如为学生讲述企业文化时,可以引用海尔、沃尔玛等各知名企业作为案例;在讲解竞争战略方式教学时,可以重点探析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企业间竞争。通过各种案例的探析,学生不但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管理所具备的科学性,也能全面认识管理的艺术性与复杂性。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管理思维,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案例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仅仅属于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掌握好教学的进程,指引学生讨论并思考,最后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

4.通过强有力的实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必须要以实训作为基础条件,只有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自然,管理学课程也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管理学课程不但要重视案例分析教学,还要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实地考察教学、角色扮演、实训体验、管理游戏以及影像放映等各种方式。构建出培训公司,让大学生分组建立自己的公司,通过模拟公司来实施定位目标顾客、规划公司发展战略、实战推销、分析领导风格的优缺点等多种实训项目。事实上,学生可以多看看企业家及创业者的讲座,从而真实感受到各个企业家的风采与管理精髓。

5.将自学式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学式教学法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某一具体或者某一个方向作为命题导向,让学生讨论与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他们在探讨中构建新思路,提出新问题及新观点,还要让学生参与集体讨论及汇报学习体会,这样就能够逐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述管理的思想时,就要让学生先查询各种资料,之后围绕着哪一类管理思想更为优越实施自主讨论,通过群体的讨论、团队间学习及协作学习等方式,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分析管理思想之间的优点与局限性,提升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了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及素质,还应该讨论典范管理者的优点,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深刻了解与认识一些有效管理者,还能够学习优秀管理者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培养个人素质及能力,进而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目标。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激烈讨论,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这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因此,一定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培养原则,理论结合实际,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高职高专的管理学课程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促进学生朝着应用型及技能型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邵瑞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王颖.《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0(3).

[3]姚国荣,陆林.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统计教育,2007(3).

[4]张国平.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突破技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5).

[5]曾方红,兰继斌,莫降涛.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九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学校及山东省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了发展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门专业课,其目的是让刚刚踏进校门的大一新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首先应该在这门课中融入涉海土木工程的理念。本文首先阐述了涉海土木的概念,明确了其与传统土木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区别。随后,针对《土木工程概论》中的各个专题,提出如何将涉海理念有效融入其中。进而让大一新生明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之处,为培养具有海洋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涉海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概论;海洋背景。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yj11)(2013yj20)。

作者简介:杨树桐,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

一、前言。

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随着整个世界的日益变化,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新的力学理念、新材料的发明和创造不断引入建筑中。土木工程,顾名思义,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土木工程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派生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等学科[1]。

目前,全国拥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超过400所。我校中国海洋大学系教育部直属985、211院校,以海洋科学与水产为主要研究特色的综合型大学,但土木工程专业的排名在全国仅89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历史较短。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隶属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院于1983年成立。1990年成立工民建专业,开始招收专科;1994年开始招收建筑工程专业本科;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成立土木工程系。目前主要方向为建筑结构工程和道桥工程。第二,土木工程学科在全校属于弱势学科。中国海洋大学是以海洋、水产为主要特色,学校绝大部分资源投入海洋学科、水产学科、地学与海洋工程。传统的土木工程在海洋大学的地位较为尴尬。第三,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属于蓝色经济区。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全力支持海洋事业的`发展。此外,驻青高校中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发展较为全面。因而,我校土木工程的发展无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改变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现状,使其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甚至山东省占有一席之地,在传统土木工程中融入涉海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涉海作为特色,而且必须在大一新生中普及涉海土木工程教育。《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各专业课的入门课程,在其中融入涉海土木工程理念,让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的特色。

二、涉海土木工程的定义。

涉海土木工程,与传统的海洋工程有本质区别。传统的海洋工程,从其所指的结构物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两类:沿岸结构物和近海结构物。沿岸结构物是指水工结构物,如防波堤、海底隧道等。近海结构物指与海上石油勘探及生产有关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贮油罐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物。实际上,海洋工程多是为海洋石油工业服务。涉海土木工程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将其定义为传统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实现。换句话说,利用陆上建筑物、桥梁等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结合材料耐久性的相关知识,为海上建筑物、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涉海的土木工程领域服务。发展涉海土木工程,不仅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同时也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的号召。为目前国家重点支持的海岛建设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土木工程概论》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向导作用,肩负着把刚刚高中毕业的大一新生迎接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并使他们了解、熟悉进而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2]。《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防灾和抗灾、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设计方法[3]。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课9个周,共计18学时。课程讲解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别为专业课程介绍、建筑设计概论、工程结构概论、工程材料概论、工程力学概论、工程施工概论、经济管理概论、道路桥梁概论和工程防灾概论。

在每一个专题中融入涉海的理念,将成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概论》的第一讲专业课程介绍中,应首先为大一新生介绍我校土木工程的特色之处,提出涉海土木工程的概念,并让学生们明确其与传统的土木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介绍专业开设的课程和学科的发展特点。希望通过第一专题的学习,使得大一新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涉海土木工程的概念。

土木工程设计主要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因而,《土木工程概论》的第二讲与第三讲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章节。以往两部分的讲解中主要针对的是陆地房屋与桥梁。根据涉海土木工程的特点,今后这两个专题的讲解中应以海岸与海上建筑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建筑设计方面,将从建筑物体型选择、通风、采光等方面介绍滨海地区建筑物与海上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特点,合理规划方案。并为学生们展示一些海上建筑物的真实照片或效果图。结构设计方面,应在讲解陆上建筑物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海洋环境下建筑物与桥梁的特点,主要包括荷载形式、钢筋选型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等。课件中尽可能多搜集一些海上娱乐中心、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的图片为学生们展示,同时介绍涉海结构的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该专题的讲解主要包括传统建筑材料、近代建筑材料及现代建筑材料。涉海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由于海洋环境下氯盐和硫酸盐的侵蚀,材料的耐久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该部分中,除了目前陆上土木常用的建筑材料外,高耐久性材料应为学生们做一定的介绍。

工程力学概论是我校土木工程教研室经过讨论并结合学生们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增设的一个专题。结构设计是通过确定的荷载形式,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经济为代价,利用力学原理对结构构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因而,工程力学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土木专业学生们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在《土木工程概论》中开设工程力学概论这一专题,旨在让大一新生提前在脑海中形成力学的概念,培养大家学习力学的兴趣。为后续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以往工程力学概论专题中主要介绍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同时对土力学和弹性力学也做简单的介绍。但作为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考虑到建筑物和构筑物所处的环境,水力学与流体力学将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因此,工程力学概论专题中,水力学也应该作为重点介绍的内容。且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流体作用方式和特点。

工程施工概论专题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结构工程施工、现代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发展展望。作为近海及海岸建筑物与结构物的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是关键。该专题宜将海岸地区吹填土等软土地基处理和近海地区桩基础施工补充其中,并作为重点讲解内容之一。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宜结合港口码头施工组织进行讲解。该部分专题配合相关的视频或动画,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大家学习涉海土木工程的热情。

道路桥梁概论专题中,除了路面结构、路基、道路线形设计、桥梁选型、桥墩等,应着重介绍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以体现涉海土木工程的特点。该专题可以大量图片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美国的金门大桥、我国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以及日本的青函隧道、青岛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等世界著名的海底隧道。

以往在工程防灾概论专题中,主要介绍三种灾害,即地震、风灾和地质灾害(山体滑坡)。而处于海洋环境下的结构物,海上的台风、海浪的冲击作用,甚至海啸应是涉海土木工程领域常见的灾害型式。该专题的讲解中,应重点介绍滨海地区强台风和海啸引起的地质灾害情况,并赋以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沿海或海上结构抗灾及改造加固。

四、结论。

为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学校及山东省的地位,结合学校特色发展涉海土木工程专业势在必行。《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门专业课,其目的是让刚刚踏进校门的大一新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首先应该在《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中融入涉海土木工程的理念。本文首先阐述了涉海土木的概念,明确了其与传统土木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区别。随后,针对《土木工程概论》中的八个专题,即专业课程介绍、建筑设计概论、工程结构概论、工程材料概论、工程力学概论、工程施工概论、道路桥梁概论和工程防灾概论,分别阐述了如何将涉海理念有效融入其中。进而让大一新生明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之处,为培养具有海洋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京浩。土木工程―――一个平实而又重要的学科[j].工程力学,,24(sup.i):1-31.

[3]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十

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现阶段我国已经有超过500所中职、高职及高等院校将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之中,实验是化工类环境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想要切实提高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效率,学校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结合中职院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单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变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动手实践的兴趣。目前来说大多数学科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实验教学并不具备挑战性,而中职学生正值少年时期,他们具备很强的冒险精神,实际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更喜欢一些挑战性较强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兴趣不高,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教师应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比如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再为学生提供完整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正式教学之前提前将实验的题目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搜集学习资料完成实验内容的编写,并自主完成实验目的、意义、实践应用价值等等内容的总结;学生实验中需要的试剂及相关设备不再由教师预先准备好,开放学校的实验室,由学生在实验员的协助之下自己取用需要的试剂及设备。通过类似的方法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实验设置应于理论教学及生产实践相结合。

实验项目的设置必须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践相结合,当前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内容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等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设置实验内容时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第一个层次的实验项目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层次的实验项目则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个层次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课程中,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必须对实验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实验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实验参数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三、实验教学方法应多元化。

目前来说大多数中职院校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方法都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实验完成实验教学,大多数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引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仿真实验、非课堂实验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课堂实验主要为探究性实验,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的过程,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可以予以指导,但不能过多干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目前来说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于高等院校电子电工等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但在中职院校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计算机机房,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主要承担引导作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设计及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其进行分组,由成绩优异、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学生探究实验时教师应做好辅导工作,防止学生实验方案偏离本次试验主题,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应严格检查学生撰写的实验预习报告,确保学生对于实验的基本原理、总体的流程及实验要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全程跟踪工作,保证学生事实求是,不存在造价等不良现象,也可以有效防止因学生操作不当引起不安全事件,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符等现象,此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进行验证,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等不良现象,帮助养成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十分有利。此外,实验报告是检验学生实验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必须保证实验报告内容及结构的完整性、真实性,也有利于学生求真务实学习作风的养成。结束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但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化工类管径工程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这些问题简单提出几点建议,仅为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部分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十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行业的项目化不断加深,推行教学实践项目化的改革已成为课程的关键。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维修课程仍然没有认真落实到实处,许多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升,鉴于此,如何有效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成为目前需要探讨研究的话题,分析职业院校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具体改革措施,为相关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维修;教育;改革。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的电气设备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具备对汽车的整套电气系统进行初步的认识与学习,根据汽车市场企业和岗位进行典型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培养,达到能够熟练掌握汽车设备基础构造的要求;进行课堂实际案例分析学习与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维修能力,解决汽车电气系统故障。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

1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现状。

1.1培养目标不明确。

针对于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维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为重点培养目标,往往忽视了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较高的课程特点。与现代化市场以及目前相关企业对于维修人才的的要求和愿望[1],导致了一大批相关汽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快速地适应市场的正面需求和其能够快速胜任的岗位。这迫使教育领域相关人员开始注重这一问题。

1.2教学形式固化。

在许多中职院校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从课程开始至课程结束都照着书念,跟着书读,不顾及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就算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教师也都只是将原来所讲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进电脑,然后再投影到光屏上,从教学形式上来看是作出了改变,但是在教学内容上仍然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在进行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根据生产的实际设置相关故障问题,学生难以见到实物,最多根据一些实物图片进行讲解和辨识,然后再带领同学进行分析,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导致了学生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分辨不出知识点,更加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2],导致了知识的混淆,不能区分主次重要性,更不懂得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到底哪些是理论实践哪些是基本操作。这对于教学资源以及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种浪费。

1.3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

在许多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都往往根据自己的备课思路以及对课程的理解来进行教学辅导,只根据生产实际设置相应的问题和难点,然后给学生讲解分析,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以及判断能力,教师在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中没有起到引导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作用。

1.4反馈信息无法测评。

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理论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度,理解度,能否进行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实时的测评反馈,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沟通甚至是零沟通,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3]。

1.5教学设备缺漏。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方式是教师进行整体课堂演示性教学,在演示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的动作步骤规范正确,对于硬件设施设备完整性也有一定的基本要求,相比教师演示教学之后,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更加重要,如果设备配套数不足,学生将难有操作实践的机会,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现场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及时纠正,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自然就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导师自身的指导作用。

1.6教学方法落后。

汽车电气设备指导课程的教师指导形式主要由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构成,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师不注重实践的操作训练,实践指导的老师不注重理论基础的学习掌握,造成了学生课程上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导致了重复教学、缺漏教学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教师整体队伍质量的“断层”也不利于院校高质量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特别对于汽车电气设备维修这类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2汽车电气设备构造维修实践教学方向。

要优化目前教学相关内容,丰富教学的资源,首先应对相关课题进行合理化的拆分和模块化组合,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吸收该门课程的难点[4]。教师会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来对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化的分解,然后再有计划地针对每个模块进行理论化的学习以及专业化的实践操作训练,在训练中让每个学生明白其操作的缘由,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困惑和失误进行专业化的理论讲解,最后使其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地结合。

2.1设计教学。

针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专业的就业方向大多集中于汽车的维修、销售或是与其关联性较强的'部门,但在就业之前,该专业的学生应该讲汽车相关构造理论以及原理特性基础掌握牢靠,其次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懂得灵活排除相关障碍和不同的修理技巧。此外,学生还应了解相关电气设备型号、汽车型号、功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将以上情况稳固扎实之后,才可对教学方向进行大体上的分类:种类型号,该模块主要研究分析汽车相关电气设备的型号、种类、特征等[5];原理性特征,该模块是为学生掌握的基础模块,教学主要以机电设备的原理性以及特点进行深刻的讲解和学习,为汽车复杂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打下基础;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拆装步骤、检修,前面的两块理论学习,最主要的是为了第三模块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最后将实践和理论融会贯通,有机结合,通过教师的实物演示来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复杂知识;识图、接线、故障判断,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必备专业技能,学会用才能懂得如何修[6],对于总体教学的划分和设计,便于学生和进行系统性,模块化的教学,将生难知识进行拆分讲解,也为了是教学效率有效提升,方便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教学的设计是重要的第一步。

2.2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就是指在整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找准主次关系,分层教学,使得效率最大化,避免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设备,多媒体教学为主要载体,最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融为一体;将课堂、疑惑、操作贯通,全方位针对于每个学生个体的进展和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指导和培养,这不仅仅只关注于理论和实践的简单结合,更加注意各个教学模块的相互渗透理解,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全方位展开教学培养,严格地遵循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将学生的实习充分利用在课堂和校外的实际操作场所,逐步深化学习,把握设计教学理念,设计化教学是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依据,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考虑到本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量,在遵循课堂教学的体系上进行个体化的设计,针对化的改变;要以循序渐进为基本的原则,注意每个教学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由简到难,由浅至深,从基础到专业,坚决避免“断层”的情况发生。处理好两大教育方式之间的比例,既不能倾斜于理论知识的倾泻,也不能盲目的训练实践操作的熟练准确。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切记满堂念书的情况发生,注重师生互动,信息双向传递,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度。

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践教学具体措施。

3.1实现协作学习。

协作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导地位,保持教学信息的双向流动性。而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由于这门课程自身特点而决定的。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计划中,蓄电池的结构和其工作原理的学习、充电系统的故障排除于维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这些环节都有着大量的实践操作,需要学生们去体会领悟到实际情况下汽车相关部件真实反映,再加上一些教学设备,实践教师队伍的缺乏以及学生的自身兴趣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引入“协作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协作学习在主旨上就和传统教学理念有巨大差别,协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日常教学工作的进行是围绕着每个个体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情况来进行完成或是调整的,教师会根据每节课学生的具体表现、成绩和技能水平随机分为各个不同的档次,组成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强化了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更提高了教学的整体质量[7],整个教学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精神为主旨的。

将整门课程的教学分为大体三个部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现场演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个体学生的实际技能表现以及现场反应能力来开展,通过细微的个体教学,通过学生的将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来调整教学进度和目的。

3.3实行理论实践的综合考查模式。

我国教育的传统考查模式总体侧重于理论化的考试,这大大地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考查模式,在规章上正式给予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的对等地位,加大实践技能考查的比重,促使学生们加强对于实践技能操作的重视度,不忘实践技能的训练,在真正意义上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考核中,滥竽充数,敷衍了事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公平真实性。

4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许多院校中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在汽车维修的课程学习中,汽车电气故障的实际排修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因此,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转变学生和教师的传统思想,推进课程建设以及教育领域的创新,来引领和改善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以及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2]李富喜.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项目课程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31).

[3]梁洪丹.浅谈技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电子版(2),2017(6):74.

[4]吴文民,刘言强,李俄收.《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才智,2017(21):66.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十二

高等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诸如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等非医学类的医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熟悉相关医学课程及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基础,基础医学概论正是使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基础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它成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一、课程性质地位。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概要介绍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是一门融会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它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了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使基础医学知识体系高度融合,课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简要的、明晰的认识。它是我校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考查课程,为这些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学时总计11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08学时、考核2学时。适用于四年制药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学生。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将所学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和课程资源的选用。

根据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学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系统性和融合性,我们选用了刘利兵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基本教材。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前述相关课程教材和牡丹江医学院校园网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参考资料与课程辅助资源。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及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成的教改小组负责论证审核教学大纲等,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任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学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总结反馈。课程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一学期内修完。

(二)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课。考试方式为综合评价学习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出勤和测验构成,测验方式由测验教师决定,占总成绩的2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及权重为选择题60%、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简答题20%,占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教学效果与课程评价。

通过校、院二级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平时测验、考核等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我们将课程考核作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笔试,根据课程命题标准、实施教考分离、设a、b卷,有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以百分制评分,课程最后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对成绩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义。2012年6月我们对我校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29人、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7人,共计56人,进行了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问卷有效率100%。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药学专业整体学习态度端正,全体学生对目前班集体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有75.87%的学生对目前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药学专业全体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与本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帮助很大”或‘‘有一定关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在这一问题上,有51.72%学生认为课程开设与专业相关性大或有相关性。

通过以上成绩分析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同等教学条件下,药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成绩优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班级整体学习气氛,学生个体对开设课程与自身专业认知度、课堂实际运行中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水平,都是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效果成正相关的。

基础医学概论这样一门整合性课程,淡化了学科概念,解决了在医学相关专业教学中出现的基础医学课程门数多且时数不足,各门课程的联系和衔接不协调,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不佳;临床医学教师反映学生医学前期课程不连贯,后续课程难以为继;专业课教师认为医学类课程所占学时太多,影响专业课教学等问题,达到基础医学类课程的良好协调、融合。同时考虑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需要,为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奠定了较好基础;减少了教学课程门数及时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优化了课程设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十三

摘要:随着“互联网+”创新理念的不断实践,我国更深层次地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以电子商务位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逐步完善,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是一种建立在网络虚拟形态下的经济活动,它的绝大多数沟通和操作都依赖计算机完成,两者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本文中针对这一关系展开具体阐述,并探索计算机技术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关系分析;发展趋势。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日常购物、娱乐、餐饮等消费,大到企业交易、金融项目、投资融资等服务,由于它具有便捷和实惠的优势,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经济形态,因此深受商家和消费者的欢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即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概述。

1.1计算机技术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支撑显而易见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早于电子商务,并且它的研发用意也并非专门为了电子商务应用,而是用以解决复杂的运算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等均得到了完善,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计算机产品的商业化格局是从系统软件的广泛推广展开的,但缺乏网络技术,每一个单机只是孤立的“工作站”,只有将大量计算机用网络连接起来才能够形成商业信息的流转,并进一步实现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发;简单地说,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操作平台、利用网络实现商业信息交流的一种系统结构。

1.2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力量。

当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原有的计算机技术呈现出无法适应的工作状态,而鉴于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形成倒逼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力量。例如,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办公需要,如信息输入、表格打印、网页浏览、邮件发送等,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要求网络的安全性,对计算机本身的图像处理能力、反应速度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融合与制约并存。

当前,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所呈现的融合形态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针对电子商务的需要配置相应计算机产品,如搭配作图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减少企业运行成本,计算机技术的落后容易形成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相应的,当电子商务抛弃某一类计算机技术及产品,也必然造成市场淘汰现象,双方的制约关系也十分明显。整体上分析,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之间进行融合是一个大趋势,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缺陷、不足造成的,包括研发团队和生产企业在内,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提升仅局限于硬件层面,而不是将其置于互联网环境去考虑,忽视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无法有效地展开信息流转。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适应缺陷,一种新技术的适应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快速构建企业、商户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环境。

2计算机技术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策略。

以下笔者以电子商务发展角度来阐述计算机技术的推动策略。

2.1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规范建设。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最大的国家,其业务不仅在国内广泛开展,并且深刻影响着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但是,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过度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导致规范性的丧失。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两类,其一是以淘宝、京东、国美在线等类型的电商平台,通过号召企业、组织和个人入驻的方式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这样一来企业标准也就形成了实际上的行业标准。其二是企业自主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以销售自身主打产品、搭配周边市场产品为主,通常以大宗产品交易为主,如汽车、房地产等,在表现形式上更是五花八门。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的规范建设要求,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并引导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为电子商务服务。特别是在市场化领域,计算机技术提供的大屏幕轮播、在线监控等系统技术,可以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成长、正常运营提供支持。

2.2提高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保障。

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行为是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但资金流动却是实实在在的,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扩大,商家和消费者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经济来往,那么资金安全是一个硬性要求。确保电子商务平台安全的.核心条件是计算机技术,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等方面,整个交易过程中要避免账号、密码、交易内容等信息的泄露,否则会造成人民群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例如,大量病毒木马可以在电脑产品上攻击支付系统、交易系统等,造成用户信息泄露、资金被窃取,而计算机技术是一道最有力、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2.3开拓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空间。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从有线形式向无线形式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空间也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如传统电子商务网站的移动终端化改造,通过智能手机浏览、下单、支付,极大地简化了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流程。但无线网络与终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尤其在系统中产品的发布、交易等方面都需要后台管理,传统计算机平台仍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工具。一方面,电子商务的业务开展是基于双向通信展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目前通信成本最低的一种形式,并且基于自身的综合性办公能力,可以大幅度缩短交易进行周期,结合实时动态来构建牢固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渠道日益多元化,开拓电子商务空间是一个必然趋势。

3结束语。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对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渠道多、成本低,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不存在过高的操作门槛,这给许多传统企业和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形成了全新的体验。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一视同仁,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带来滞后性。

参考:

[1]黄娟琴,邓小兵.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中外企业家,,(14):97.

[2]闫欣敏.关于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技术与市场,,(09):310.

[3]秦靖伟.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商场现代化,,(25):63.

[4]马青山.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11):201.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十四

名a.有大量的隐蔽工程c.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施工中未及时进行质量检查d.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c.工程质量的评价方法具有特殊性10.施工生产会受到不可避免的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偶然性因素的是()。

d.工程质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电。

控制的要求提交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实施质量控制,这是()的原则要求。c.因施工机械正常磨损而带来产品质量差异a.坚持质量第一b.坚持质量标准11.我国增值税条例规定,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其增值税按()计算其应纳税额。

要c.坚持预防为主。

d.坚持科学的职业道德规范a.离岸价b.到岸价3.总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时,分包工程发生的质量问题,应()。

b.由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a.企业定额b.预算定额d.编制监理规划c概算定额d.行业定额6.按照施工过程中实施见证取样的要求,监理机构中负责见证取样工作的人员一般16.设计单位提出的某专业工程变更应由()签发工程变更单。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试题第1页(共8页)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试题第2页(共8页)。

a.业主。

b.设计单位。

c.总监理工程师d.专业监理工程师。

e.审核承包单位对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的复测结果。

c.认证的依据只能是iso9001。

得分评卷人。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某工程项目的业主与监理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与承包方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规定:设备由业主供应,其他建筑材料由承包方采购。

施工过程中,承包方未经监理工程师事先同意,订购了一批钢材,钢材运抵施工现场。

后,监理工程师进行了检验,检验中监理工程师发现承包方未能提交该批材料的产品合格。

证、质量保证书和材质化验单,且这批材料外观质量不好。

业主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对主要装饰石料指定了材质、颜色和样品,并向承包方推荐。

厂家,承包方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厂家将石料按合同采购量送达现场,进场时经。

一、对上述钢材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5.石料退货的经济损失应由谁负担?为什么?

2.某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其工程开竣工时间分别为当年的4月1日和9月30日。业主根椐该工程的特点及项目构成情况,将工程分为三个标段。其中,第三标段工程造价为4150万元,第三标段中的预制构件由甲方提供(直接委托构件厂生产)。

1.a监理公司承担了第三标段的监理任务,委托监理合同中约定监理期限为190天,监理酬金为60万元。但实际上,由于非监理方原因导致监理时间延长了25天。经协商,业主同意支付由于时间延长而发生的附加工作报酬。2.为了做好该项目的投资控制工作,监理工程师明确了以下投资控制措施:.(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投资控制目标;(2)进行工程计量;(3)审核工程付款申请,签发付款证书;(4)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5)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质量评定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并予以签证;(6)审核施工单位现场项目机构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3.第三标段施工单位为c公司,业主与c公司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密(1)开工前,业主应向c公司支付合同价25%的预付款,预付款从第三个月开始等额扣还,四个月扣完。封(2)业主根据c公司完成的工程量(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按月支付工程款,保留金额为合同总额的5%,保留金按每月产值的10%扣除,直至扣完为止。(3)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月付款凭证最低金额为300万元。第三标段各月完成产值如表线2所示。

表1万元内。

产值月份456789。

单位不。

c公司480685560430620580。

构件厂275340180。

[问题]要。

一、由于非监理方原因导致监理时间延长25天而发生的附加工作报酬是多少?(保留。

小数点后两位)。

二、监理工程师明确的投资控制措施中,哪些不属于投资控制措施?答。

三、业主支付给c公司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监理工程师在4、5、6、7、8月底分别给c公司实际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是多少?题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试题第7页(共8页)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试题第8页(共8页)。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汇总15篇)篇十五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职业学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不能较好适应就业市场的弊端日益显现.于是,一种能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能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应运而生.

作者:杨雪萍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海门,226100刊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7)分类号:g71关键词: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监狱一把手讲党课心得体会(汇总21篇)

    心得体会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前进动力和勇气。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所总结出来的,他们的经验和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优质赴南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成为我们在求职或升职过程中的宝贵资料和亮点。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第一段:介绍教师南通培训的背景和目

    2023年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考察意见(案例16篇)

    入党积极分子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执行力,保持党员的形象和模范作用。下面是一些成功入党积极分子的事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借鉴。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

    优质建党周年部队演讲稿(通用15篇)

    在演讲稿中,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一些成功的演讲技巧和注意事项。——张娜。各位领导,大家

    优秀迈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的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点滴积累,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些重要的道理。以下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

    2023年企业员工定位读后感(汇总16篇)

    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观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9月3日下午1点,学吧教育进行了9月的第一次

    最热小课堂大智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我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来阅读一些范文,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发和解决办法。教育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动

    优秀工作心得体会小学一句话大全(13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评估和调整,可以提高工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优质混凝土买卖合同判决书(通用18篇)

    买卖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换物品,还可以是对知识、技能和服务的交易。买卖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买卖技巧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年9月1日

    优秀图书购销合同印花税大全(19篇)

    购销是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过程,它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市场资源配置。随着市场的发展,购销活动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以下是一些新兴购销模式的案例分析。购销合同按照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