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文锋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一

80年前,在井冈山这块群山环绕之地诞生了中国革命占据重要地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井冈山群众的奋斗下,这块土地敲打出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创造出中国革命重要的一笔——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从何来?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参与了井冈山红色学习,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故居、小井红军医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就是一篇血与泪的史诗。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然而攻打长沙的失败却让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战场上,拉出来的几千人的队伍转眼仅剩几百人。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放弃,而是坚定信念,勇闯新路。上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辗转多地后,毛泽东终于带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从此中国革命的格局大大的打开。

在井冈山群众的支持与奉献、涵养与保护下,革命的火苗一步步壮大。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让红军战士们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仍然选择坚守、不言放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敢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敢于闯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有了革命火种的保留。正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使得革命火种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因此井冈山精神是在遭受失败下锤炼而成,是在坚守信念中涌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发展的。

井冈山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血汗凝练而来,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扬,并不断赋予其新时代下的新内涵。这不仅是井冈山群众的应行之事,更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全体共产党人、全体中华儿女的担当。

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二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使我体会到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但好像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不,是看见了今天了的和谐社会。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

在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先辈们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弘扬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而抛头颅,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使党员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井冈山之行,丰富了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一定坚守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光荣的教育事业中去。

【篇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

80年前,在井冈山这块群山环绕之地诞生了中国革命占据重要地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井冈山群众的奋斗下,这块土地敲打出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创造出中国革命重要的一笔——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从何来?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参与了井冈山红色学习,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故居、小井红军医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就是一篇血与泪的史诗。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然而攻打长沙的失败却让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战场上,拉出来的几千人的队伍转眼仅剩几百人。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放弃,而是坚定信念,勇闯新路。上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辗转多地后,毛泽东终于带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从此中国革命的格局大大的打开。

在井冈山群众的支持与奉献、涵养与保护下,革命的火苗一步步壮大。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让红军战士们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仍然选择坚守、不言放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敢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敢于闯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有了革命火种的保留。正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使得革命火种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因此井冈山精神是在遭受失败下锤炼而成,是在坚守信念中涌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发展的。

井冈山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血汗凝练而来,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扬,并不断赋予其新时代下的新内涵。这不仅是井冈山群众的应行之事,更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全体共产党人、全体中华儿女的担当。

【篇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

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组工干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结合x组织工作实际,真正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去。

组织部门是党委重要的工作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组织工作水平的高低、组工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不良思潮的冲击,正确认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确保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组织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组织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立足服务x转型发展大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破解难题;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加快推进x经济转型中,着力巩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延揽人才,营造环境,强化自身,为推进x“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无尽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处处关心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当前,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唯一标准,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组织部长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始终做到心中想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全力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三

开始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它的海报,上头写道——“我们的历史,从那里开始。”然后我开始拼命回忆,古代历史真正的起点大概是在夏朝,近代历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当代历史的起点是建国,哪儿跑出来一个辛亥革命。看着看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哦,是繁体字的海报,瞬间明白过来了。所谓的我们,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台湾同胞。

我发现此刻的国人评价历史电影,都不会先评价电影本身,而是滔滔不绝的讲述所谓的意识形态。这部电影是我在历史课上看的,原因很简单,在它上映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还有这么一部电影。犹记得两个《建xx业》上映的时候,学校、车站、广告,不明白有多大的噱头,以至于电影上映了两个月还有无数国人疯狂追随。而《辛亥革命》,同样是历史片,同样是巨星云集,同样是壮观的战争场面,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追捧。

大陆有一种很特殊的电影分类,叫做“主旋律电影”。什么是主旋律,其实就是红色,红的让你炫目。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责骂当今的学生,为什么我们对于那些主旋律电影那么没有热情,难道就这么不爱国吗?那么我要说,我们不是不爱看,而是觉得它们可是是历史书的翻版,可是是把历史课上的东西搬到了银幕上。我们来看一看吧,不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还是《辛亥革命》,哪一个不是正史正谈,大而俗地描述历史的流水账。它和大陆的电影“主旋律”是分不开的。为什么我们不爱看?因为那段历史我们早已熟悉,电影如历史书一般将正义给予给革命,让我们想起——“辛亥革命的意义?”“这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既然形式上不能吸引群众,那么必将从另辟蹊径,从电影的场面和剧情来下功夫。能够说《辛亥革命》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很好的。还记得当初我怀着怎样的爱国情怀到电影院,却看到我们的伟人在打情骂俏,不亦乐乎,影院里时不时的传来悦耳的嬉笑声,而这部影片带给人更多的是反思。我庆幸黄兴和徐宗汉的感情停留在最完美的地方,保留了历史本身的神秘感和严肃感,让它至少能够出此刻历史课上。

可是在这种畸形的审查制度下,《辛亥革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片子了。从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要去总统职位的原因。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洗脑,很好的脱离开我们大陆的现状,至少还原了真正的史实,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从意识形态上说,我相信《辛亥革命》是有所提高的。文革之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它对于袁世凯和黎元洪的刻画,还是相当令我感叹的。袁世凯或许是第一次这么光鲜亮丽的出场,在背负了叛国,复辟的骂名之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总是不怎样样。可是撇开道德不谈,他的军事才能,谋略与勇气,能够说后无来者。他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不是一个流氓,不至于让我们恨之入骨。孙淳很好的诠释了他,虚伪,可是令人敬佩。黎元洪处事的畏首畏尾,和他在战场的风云四起英明指挥,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容词能够描述的。其实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复杂的,伟人也不是上帝。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名的人,必须有他的过人之处,影响全凭后人给你创造的环境,就像我们和大陆对岸的同胞,文化相通,政治却不相融。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那未免太单纯了些。

另外,它对于西方势力的演绎也很出神入化。一向以来,我们对西方侵略者都是抱有消极态度的,可是从《辛亥革命》中,我看到了冷静,明事理,没有偏激的西方人。从荷马李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看到政治、经济利益争夺背后的,超越国籍的信念。历史并不是儿女情长爱恨情仇,而是理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战争或革命或许只是利益的取舍,但它们的背后,也有人性的一面。

所以我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大陆也能够带我们走进蓝色的历史,没有红色的激烈与热血,却富有蓝色的理性与冷静。活力太久,我们需要沉淀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去爱国。

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篇四

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组工干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结合x组织工作实际,真正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去。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组织部门是党委重要的工作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组织工作水平的高低、组工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不良思潮的冲击,正确认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确保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组织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组织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立足服务x转型发展大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破解难题;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三是坚持艰苦奋斗。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加快推进x经济转型中,着力巩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延揽人才,营造环境,强化自身,为推进x“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是坚持服务群众。

武汉革命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五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使我体会到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但好像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不,是看见了今天了的和谐社会。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

在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先辈们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弘扬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而抛头颅,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使党员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井冈山之行,丰富了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一定坚守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光荣的教育事业中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