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调查报告(实用6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纸韵幼儿园的调查报告(实用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的调查报告篇一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都明确地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很明显,幼儿教育已经走向开放的教育,时间、空间、教材、结构的开放,完整幼儿的培养、整合教育的出现,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模式等等,都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而且多样的环境,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游戏的典型代表,源自于开放教育理念,是以个别化学习为前提,将活动室布置成几个学习区,设置充分的教具,玩具等,让幼儿观察、取用、探究,最终的目的是为幼儿未来生活打下基础,并借此丰富幼儿想象力,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及同伴友好相处等能力的游戏形式。于是,区域活动幼儿园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深获幼儿的喜爱。不少幼儿园或以此为主要活动形式,或做为主题单元教学的辅助,都在尝试着区域活动这一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各类幼儿园发现,区域活动在运用的过程中已有了各种可取的经验出现,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缺失,有必要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注意。为了了解和掌握目前各级各类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与困惑,并从中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特开展本次“幼儿园区域活动调查”。籍此,进一步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视,为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目的:本次调查将对三类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频率、时段、模式、内容、材料提供、运作状态、评价作初步了解摸底,以明确区域活动开展的主要困惑及障碍,有待于通过专业研究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引领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结合地域、园况、班况实际,提高区域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策略。

2、对象:

部分县市区各级各类幼儿园。

3、时间:20xx年7月

4、步骤:

第一阶段 20xx年7月 设计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 20xx年8月 发放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 20xx年9月 回收问卷、阅卷、统计整理数据、研讨

第四阶段 20xx年9月 撰写调查报告

问卷法。

本次共发放问卷份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7份,其中公立园140份占35.6%、集体园150份占40.1%、个体园120份占48.4%。

1、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之现状。

从问卷显示:三种性质的幼儿园教师对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已经均有足够的认识,有将近95%以上的教师认为“开展区域活动很有必要”、“区域活动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惊讶地发现:在公立、集体园中有部分(3%左右)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有可无!这令我们感到不可思议。更值得思索的是公立园还有小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开展区域活动的必要,个别集体幼儿园的领导对区域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园务管理中竟然未作开展区域活动的要求。

三类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教师的精力不足而未开设区域活动的现象,而个体园未开设的较大原因是受场地的限制和教师素质能力方面的原因。

2、区域活动组织的现状。

(1)活动时间与次数:幼儿

园均能把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在园游戏的主要形式,公立园每周开展2~5次的区域活动军比较正常,所占比例较高;集体园和个体园较公立园开展区域活动的频率就相对显略低。而集体和个体园随机性开展区域游戏的比例就相对较高,分别达30.3%和46.2%。

同时,数据显示:各类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都比较灵活,能充分利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空隙。相对集中的时间在晨间、课间、离园前和上下午的整块时间。

(2)区域活动的形式:由于目前幼儿园开设的多为主题课程,因此三类不同性质的幼儿园都有较大比例的幼儿园以主题和自由活动的形式开展区域活动,并有60%以上的园所已能将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而个体园以主题形式开展游戏的比例就略偏低。

3、区域活动的内容与材料之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容多数源自《纲要》和课程目标,且能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兴趣,选择促进幼儿发展的游戏内容,但也有近12%左右的园所在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三类性质的幼儿园均已不同程度地将区域活动的组织和领导以课题的形式实施行动研究,并都能注重将区域活动作为班级自主尝试活动;公立园和集体园更注重将区域活动作为规定性的游戏活动,而部分集体园(占15.5%)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不足,是以应付性暂留的态度看待区域活动的存在。

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各类幼儿园均有较大比例的园所能注重按游戏的计划和幼儿的需要更换合适的材料,但也存在不少的幼儿教师根据自身的精力更换和投放游戏材料,另人惊讶的的有为数不少的公立园教师(占3.9%)从不更换材料。

4、区域活动的评价之现状。

对于区域活动的评价,各类幼儿园更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同时也伴以活动过程中的评价,且有较大部分的以能以师幼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游戏的评价,但还是有不少的教师以自己为主开展游戏的评价。

1、对区域活动的作用应有更清晰的认识。

各类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提高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以《纲要》的精神指导区域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真正理解区域游戏与幼儿自主发展的辨证关系。

尤其作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公立幼儿园,更加应当重视区域活动,从上至下地引领各级各类幼儿园科学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2、教师对区域活动理念需要有全方位的理解。

区域活动这一活动模式,幼儿教师更多的是通过参观学习、吸取外来模式所得到的,看看别人开展的效果挺好的,于是,自己也照着设置各种区域。较少系统地思考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采用它?是全盘照搬就可以呢?还是借鉴思想精髓,结合本园、本班实际进行嫁接呢?教师往往是较肤浅地学习他人的表面形式,这样常常导致表面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回事,其实难于从区域的规划设置、运用中的指导等方面达到开放教育所追求的“鼓励并提供幼儿自主并达成个别化学习的机会”这样的一个目标。

开放教育是一种存在于内心的理念、态度。教师如果没有理念的支持,不能相信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仅仅有一个开放的空间设计,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任何的改革都必须根植于理念,因为实践是理念的鄣显。我们认为在区域活动理念方面,老师们还有待进一步全面学习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要重视通过园本教研提高教师组领导区域活动的能力,改变区域活动形式的随机性、活动主题内容的随意性,使班级教师将幼儿的发展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将区域活动作为班级自主的、适合满足幼儿现阶段学习及探索兴趣的平台。

3、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自己角色的把握要有分寸。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开展区域活动的困惑这个问题上,许多教师在提到最多的是“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对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区域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辅导者,这样的模式尤其明显,这对教师的专业及经验要求较高,教师首先是观察者,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行为。环境与幼儿间的互动,比如,幼儿操作时为何皱着眉头?是否碰到困难为什么那个学习区老是很乱,是不是不方便整理?------除此外,教师还是引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将教育目的藏而不见,与幼儿亦师亦友,也可以和幼儿在某个区域玩,不过介入及退出应把握好。作为协作者,当发现幼儿独立活动产生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并不是代劳。再者很重要的一点教师也将自己做为学习者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更大空间,在自由气氛中达到学习目的,开放教育讲求的是理念及态度的落实,教师的行为不符合开放教育的精神,那么规划的环境也将失去生命力。

4、各幼儿园可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区域活动。

在目前的条件下,许多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场地等相对不是太理想,但幼儿园要善于利用现有的办园条件,挖掘潜力,积极开拓和创设活动性的区域游戏角,以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区域的数量、规模可以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设计,内容、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选择,以真正实现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5、幼儿教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通过本次调查研讨,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我们有责任在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和发展上起好引领的作用!但是毕竟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有限,目前的研讨还只停留在调研的层面上,对于广大一线教师在游戏理论、理念和实践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殷切地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将步入更高的境界!

幼儿园的调查报告篇二

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现阶段阅读能力的发展现状,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语言发展能力提供依据。

小二班35名幼儿,年龄4~5岁,其中男孩21名,女孩14名。 中四班35名幼儿,年龄5~6岁,其中男孩21名,女孩16名。 大一班46名幼儿,年龄6~7岁,其中男孩20名,女孩16名。

(一)调查内容的设计

1.教师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每次发给每个幼儿相同的图书,分别从幼儿对图书、阅读图书的感兴趣程度方面,对图书基本结构的掌握程度方面,对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方面进行了解记录,标准如下:

1)对各种图书都感兴趣的为3分,对各种图书有的感兴趣有的不感兴趣的为2分,对各种图书都不感兴趣的为1分。

2)知道图书有封面、封底、扉页等的为3分,知道其中之一的为2分,完全不知道的为1分。

3)能按页码读书、能从左向右逐行朗读读本的为3分,能按页读书、但不能从左向右逐行朗读读本的为2分,既不能按页读书、也不能从左向右逐行朗读读本的为1分。

2.教师设计语言教学活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观察等对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倾听习惯、语言理解能力、当众表达能力、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了解记录,标准如下:

1)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大意为3分;对文字,标点符号有个大概认识为2分;什么都不知道为1分。

2)倾听习惯。能够认真的听完感兴趣的事情为1分;喜欢听别人讲事情为2分;不能安静的听别人讲事情的为1分。

3)语言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别人的讲述为3分;能部分理解别人的讲述为2分;对别人讲述,很少听懂的为1分。

4)当众表达能力。喜欢并经常主动当众表达,并能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为3分;

喜欢并经常当众表达,但有时表达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但不喜欢当众表达的为2分;既不喜欢当众表达,有时还表达不清晰的为1分。

调查活动一是在每个星期上午一节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调查活动二是在每个星期上午三节的分享阅读活动中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进行的。

从表1.1、1.2、1.3可以看出,小班约有86%的小朋友喜欢看图书,但约有86%的小朋友不会主动拿书看,一般对文字都不感兴趣;约有89%的小朋友对图书结构、阅读方式不了解;到了中班,95%左右的幼儿对图书一般都感兴趣,大多数能够自发独立阅读,81%的幼儿对图书的结构基本能够掌握,一半以上的幼儿一般都能按页码看图书,并能从左向右逐行逐页朗读读本,但有约14%左右的幼儿对阅读方法没有很好地掌握;大班约有97%左右的幼儿对文字感兴趣,大多数能够自发独立阅读,并能持续一段时间,91%的幼儿对图书的结构基本能够掌握,98%左右的幼儿一般都能按页码看图书,能从左向右逐行逐页朗读读本。 从表2.1可以看出,小班约有86%左右的小朋友没有初步意识到文字的标识、记录、传达作用,对句号、逗号、感叹号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认识;对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读懂。约有9%的幼儿能够认真的听完感兴趣的事情,48%的幼儿喜欢听别人讲事情,43%的幼儿不能安静的听别人讲事情;约有9%的幼儿能够理解别人的讲述,71%的幼儿能部分理解别人的讲述,约有9%的幼儿对别人讲述,很少听懂;约有12%的幼儿喜欢并经常主动当众表达,并能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约有54%的幼儿喜欢并经常当众表达,但有时表达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但不喜欢当众表达的为,约有34%的幼儿既不喜欢当众表达,有时还表达不清晰;约有31%的幼儿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楚,约有66%的幼儿发音不完全正确,偶尔夹杂方言,约有3%的幼儿大部分说方言。

从表2.2可以看出,中班约有22%左右的小朋友没有初步意识到文字的标识、记录、传达作用,对句号、逗号、感叹号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认识;对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读懂。约有46%的幼儿能够认真的听完感兴趣的事情,43%的幼儿喜欢听别人讲事情,11%的幼儿不能安静的听别人讲事情;约有68%的幼儿能够理解别人的讲述,27%的幼儿能部分理解别人的讲述,约有5%的幼儿对别人讲述,很少听懂;约有71%的幼儿喜欢并经常主动当众表达,并能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约有24%的幼儿喜欢并经常当众表达,但有时表达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但不喜欢当众表达的为,约有5%的幼儿既不喜欢当众表达,有时还表达不清晰;约有65%的幼儿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楚,约有32%的幼儿发音不完全正确,偶尔夹杂方言,约有3%的幼儿大部分说方言。

从表2.3可以看出,大班约有17%左右的小朋友没有初步意识到文字的标识、记录、传达作用,对句号、逗号、感叹号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认识;对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读懂。约有67%的幼儿能够认真的听完感兴趣的事情,22%的幼儿喜欢听别人讲事情,11%的幼儿不能安静的听别人讲事情;约有64%的幼儿能够理解别人的讲述,25%的幼儿能部分理解别人的讲述,约有11%的幼儿对别人讲述,很少听懂;约有81%的幼儿喜欢并经常主动当众表达,并能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约有14%的幼儿喜欢并经常当众表达,但有时表达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但不喜欢当众表达的为,约有5%的幼儿既不喜欢当众表达,有时还表达不清晰;约有92%的幼儿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楚,约有8%的幼儿发音不完全正确,偶尔夹杂方言。

通过调查,对比调查的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对图书、阅读图书的兴趣及喜爱程度方面,小班因为部分幼儿对图书还没有怎么接触,对图书不了解,部分幼儿对图书不怎么感兴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及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书籍,并提供给他们充分的阅读时间。而中大班幼儿有图书阅读的经验,对图书的兴趣都比浓厚,19%左右的幼儿对图书及阅读图书的兴趣不浓厚,跟幼儿的个人兴趣爱好也有关系。在以后的教学及语言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幼儿对不同书籍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幼儿感兴趣的书籍。在对图书基本结构、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方面和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方面,小班幼儿接触语言教学及分享阅读教学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左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只有极少数的小班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有过阅读的经验,了解一点图书结构、阅读方法方面的知识,而对文字的标识、记录、传达作用,对句号、逗号、感叹号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了解。中大班的幼儿都接受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大部分幼儿能意识到文字的标识、记录、传达作用,对句号、逗号、感叹号及自己的名字也都认识,对故事的大意也能很好的读懂。但由于幼儿自身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对图书结构、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发展也不相同。在以后的教学及各种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个别差异,重点指导,平衡发展。

语言理解能力方面,由于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长短不同,锻炼机会的不同及幼儿自身能力差异等方面的不同,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当众表达能力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当众表达能力逐渐增强,由于幼儿个人性格及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年龄段幼儿当众表达能力也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幼儿,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及引导方法,提高幼儿当众表达能力。倾听习惯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倾听习惯相对来说越来越好,这不仅与幼儿集体学习时间长短有关,也与幼儿对事物的兴趣有关,教师要对倾听习惯不好的幼儿加以积极引导,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循序渐进地改善倾听习惯不好的幼儿的倾听习惯。

学习和运用普通话能力方面,很多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跟爷爷奶奶接触的时间最长,而很多爷爷奶奶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同,幼儿的普通话水平也各有差异。对与普通话不好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幼儿学说普通话,更要与家长沟通,在家也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普通话交流的环境。

针对小班幼儿阅读盲目性比较大,基本不怎么会翻书,阅读率很低的阅读特点,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幼儿掌握图书基本结构,开展正式的小书阅读活动,让幼儿学会有序翻书,这样才能逐渐看懂故事。针对小班幼儿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阅读的特点。

幼儿园的调查报告篇三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自xx年以来,我省的幼儿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公立幼儿园中的80%已被私人承包,变成了私立幼儿园。

在越来越多的公立幼儿园变成私立幼儿园的同时,还冒出一批新的私立幼儿园,各个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每个幼儿园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她们急需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但是,因为经费紧张,不能外出学习、观摩,不能参加省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脱钩,这必将导致管理混乱,教学欠佳,耽误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1、无人管理

2、无照经营

3、违规招生

幼儿园承包后,成了独立单位。园长们有了自主权,可以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了。为了扩大生源,随意招生,把1岁半的婴儿接收入园,同幼儿一起编班,增加管理难度,不符合大纲要求。

4、幼儿园教材、教法小学化

园长为了经济效益,无原则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孩子们入园后,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布置家庭作业、打分,并且把写字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这势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造成一种误区,很多家长一接送小孩回家就问今天学了多少个字了等等,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5、待遇低、流动性大

由于幼儿园推向社会后,农场不但不投入,而且还要上缴。因此,自筹经费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相对低于农场拨款的幼儿园教师,教师的待遇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就会换工作。南田农场中心幼儿园,因教师待遇低,每学期都换老师,家长意见很大。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师的个人身份得不到明确,一些原先是正规幼师毕业的回到农场后,由于承包,他们享受不到中小学教师同样的待遇,因此,工资待遇低,经常改行或从事其他行业。就连大部分评了职称后,没有得到各种兑现,影响了积极性,流动性较大。

6、管理者不是内行,幼儿园的管理混乱。

在调查的80多所幼儿园中,幼师专业毕业的园长只有40多人,有上岗证的30多人,其他园长则来自小学老师、工会干事、其他等。由于不是内行管理幼儿园,园内的教学、后勤管理差,急需提高管理水平。

7、幼儿园收费低,经费紧张。

承包前幼儿园的经费由农场拨。近几年,由于农场经济效益差,对幼儿园的拨款,逐年减少。

幼儿园体改后,大多数农场不拨幼教经费,幼儿园靠自筹资金维持教育工作的运转。有的农场不但不拨教育经费给幼儿园,而且,还要向幼儿园收取承包管理费等。由于农场职工收入低,大部分幼儿园的收费也低。据调查,除了海口地区外,大部分农场幼儿园每学期每人收日托生的各项费用只有750元,其中学杂费210元;伙食费450元;接送费90元。

由于收费低,上级部门不拨经费,造成教育经费紧张,致使幼儿园的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收费低,造成开支紧张,无法购置教育教学用品。

其三,幼儿园教师的外出学习、参观受到经费紧缺的限制,不能参加正常的教研活动,园长们反映,每年都有各种很好的外出参观与学习活动,但他们没有经费,无法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感到没有奔头。

8、学校的学前班与幼儿园抢生源

除各类幼儿园之间互相竞争外,学校与幼儿园之间也展开竞争。学校为了搞创收,有很多学校是招收学前班的。把3-6岁的孩子纳入学前班学习,小小的年纪,每天写字、拼音、做加减法题,这种不正当的做法,不但违背幼教规律,而且,造成孩子重复学习的不良现象,使孩子从小失去童年的快乐时光,过早的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破坏了“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计划的实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有很多学校所招收的学前班,由于年龄小,所以,有许多小孩在学校一年级留了几年,造成学生留级率大,报表数字也难平衡。这是与国家、省及总局“关于在有中心园的地区,学校不准招收学前班”的通知是违背的。有的园长要求上级部门要解决不合理的现象,否则,幼儿园实在难办下去。还有的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救救孩子们!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行政上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1、统一注册,颁布发办园证件。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限制五花八门的幼儿园搞乱幼教圣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把幼儿园统管起来。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来管理;其次,对每一所幼儿园重新进行清理,凡是不够条件的进行压缩,对条件具备的进行注册登记。

2、逐步建立幼儿园的年审考查制度。

学习垦区中小学校年度考核的做法,制定“垦区幼儿园管理标准”,检查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是否达标,达标幼儿园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办园许可证”,卫生部门发“卫生合格证”。对不达标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达到标准。否则,取消办园资格。同时,通过评估,评出垦区幼儿园的等级并挂牌。

3、规定收费标准,规范办园行为。

要根据垦区的实际,参照幼儿的培养标准,对垦区的公办或私立的幼儿园出台一些收费项目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办园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监督。

4、加强对幼儿园的扶持。

由于体制改革后,幼儿园推向社会,农场没有投入,大部分的私人承包幼儿园的经费是不保证的,尤其是重大的基建投入与设备购置,幼儿园根本没有能力来投入,这样,造成教育教学设施跟不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建议总局能否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要求农场在一定条件下也要给幼儿园一些扶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5、加强对学校学前班的管理。

国家教育司对学校办学前班早有明文规定,凡有幼儿园的地方,严禁学校办学前班。学校办的学前班,一定要明确规定孩子入学前班的年龄和所开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建议总局教育局再重新出台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校招收学前班。

(二)业务上统一管理,强化科研

1、统一幼儿园使用的教材。

据了解,现垦区各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有的使用江苏版,有的使用海南版,有的使用上海版等,这些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教材不适合于我们海南、不适合于农垦的实际。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帮助、指导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研教学,经常与她们在业务上进行沟通,同时也给垦区各幼儿园之间开展交流,我们要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出我们具有农垦特色的幼儿教材,供垦区各幼儿园统一使用。这样,每学期可以进行统测,了解分析各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及帮助,提高垦区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从这次的园长们研讨会上,大家都对统一教材都表示赞同。

2、规定教学目标,安排好幼儿园教学课程。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各幼儿园要开全开齐课程,对不同的班级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总局教研部门要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要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进行评价。

3、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

办园长培训班。幼儿园的园长是带路人,园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贯彻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制定教育目标;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禁小学化的倾向;鼓励园长们在办“特色园”上下功夫,以此提高收费标准,改善教师待遇,增加幼儿园教学设备。要开展对幼师的岗位培训,经常组织幼儿园开展一些教研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与能力。

4、建立信息网络,搞好网络交流与教学。

有条件的幼儿园,都要求购买电脑,并且要上网,搞好网络教研。同时,加强网络信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幼儿园的管理体制能否重新定位,包括幼师的身份、待遇、幼儿园经费的投入等能否理顺。

垦区幼儿教育,在农垦的教育史上,还是一个薄弱的领域,属于“年轻”的队伍,无法与中小学相比。体改以后的幼儿园,更是百花齐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幼儿园要走好,下面的路怎样走,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垦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幼教事业一定会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会健康成长起来的!

幼儿园的调查报告篇四

前言:幼儿是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期,充足、合理的营养对他们尤其重要,此时的营养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健康成长,为了解世纪花园北园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对世纪花园北园的幼儿食谱进行了调查,并且又对其日常食谱进行了评价分析。

以下幼儿食谱为世纪花园北园10月14日—10月18日一周内的食谱:

总述:配餐上合理,合理的应用了平衡膳食的知识,在早餐安排上较合理,中餐、午点也搭配合理。

由以上表可以看出在早餐安排上,比较丰富,营养素也很均衡,总的说来,早餐的搭配还是很好的,做到了营养早餐应该满足幼儿对营养的需要,因为早餐质量关系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还关系到孩子的生活学习,所以需要特别注意,所以早餐的安排提供应该:

1、学前儿童的营养早餐要注意多样化,尽量选择易于消化的食品。一般儿童食欲都较差,这就要注意膳食的色、香、味、型及品种多样化,经常变换营养早餐的品种,可充分利用食物交换份法来调整,以增强幼儿的食欲。

2、早餐时间宜安排在七点到八点之间,这样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一天总能量的30%左右。

3、早餐的搭配应该包括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和蔬菜水果四个部分,既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均衡,有要确保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其量的多少应参考其推荐摄入量的标准。

4、常见适宜作为早餐的食品有全麦面包、燕麦粥、豆沙包、花卷、菜包、鲜肉包、鸡蛋饼、煮鸡蛋、八宝粥、豆浆、菜粥等。

由表中食谱可以看出,在中餐安排上不仅是荤素搭配,还注意了选材和如何搭配,有针对性,只是在选材上牛肉、芹菜有些不适合幼儿咀嚼,午餐讲究的应该是足量、均衡,所以午餐安排的建议:

1、在食物量上要相比早餐在食物量上有所增多,因为午餐要达到一天能量供给的40%,但是多也要多出质量,同早餐一样要注意三大营养素的均衡,增加咀嚼性的食物。

2、食物安排上也要尽量多变,在种类和烹饪方法上要经常变动,选用当季蔬菜,并确保新鲜,午点多安排水果做点心。

3、时间安排上适宜将午餐安排在十一到十二点之间,午点应在午休结束后的二到三点之间。

4、适宜作为午餐的菜品有:荤菜类:番茄炒鸡蛋、鸡烧土豆丁、木耳肉丝、蘑菇炒鸡蛋、木耳炒蛋、肉末茄子、豆皮肉丝、肉末蒸蛋、胡萝卜烧肉、香菇肉丝、爆炒猪肝素菜类:韭菜炒豆皮、鲜蘑豆腐汤菜类:西红柿蛋汤、紫菜蛋汤、猪肝汤、三鲜汤炖汤类:排骨炖黄豆、排骨炖萝卜、鸡炖冬瓜、排骨炖藕、海带炖排骨。

5、适合午点的食品有:芝麻糖、花生酥、强化钙饼干、酸奶、苹果、桔子、小西红柿、梨、香蕉、牛奶等。

1、食物的量要依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参考摄入量来供给。

2、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比如4—6岁幼儿,每日要摄入45—55克蛋白质,要经常吃牛奶、鸡蛋、鱼、大豆及动物内脏等食品,膳食中优质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保持一定的比例:不低于30%。

3、膳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比如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糖类占55—65%,然后注意矿物质及维生素之间平衡,避免营养过剩及营养缺乏现象。

4、在让幼儿合理膳食的同时也要让幼儿适量运动,并且要让他们保持愉悦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耐心的敦促幼儿进食并适当的进行饮食干预,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厌食。

另外,对于特别的孩子,例如:非常挑食,厌食的孩子,不爱吃饭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不要强求他们,要用灵活的方法,让这些孩子有胃口,爱吃饭,让他们也能够健康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的调查报告篇五

调查时间:20xx年5月~6月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访问法、谈话法

调查人:

“玩”在日常生活谈话中使用之多,没有人会去追问“什么是玩”。所谓的“玩”,也就是游戏。游戏伴随着童年的生活,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发展的过程。儿童心理学家分析:孩子的活动有三种基本形式,包括游戏、学习和劳动。各种活动形式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各年龄阶段占有不同的地位,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但在当前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游戏观

1、把游戏与教育教学活动对立起来

教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过程。而游戏,我们通常认为是一种盲目的活动,不如教育活动来的直接、具体。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怎样去解释孩子“为什么这样玩,不那样玩呢?”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回答:“我在搓汤圆。”问:“搓汤圆干什么呢?”答:“喂宝宝吃。”显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具体的游戏行为都是有目的、有结果的,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他们在自主的游戏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知识的迁移,和教育活动一样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把游戏仅仅看作是一种调节剂

下,在不定期不定时的状态下高兴的参与来打发时间,游戏仅仅成为孩子学习后的一种放松和调剂。

3、轻视游戏的价值,更重视教育

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的人格素质。在教育过程中,通常的表现为对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素质的关系的定位。上课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游戏是幼儿自发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游戏能否成为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教育中,往往把传授知识看的更重。游戏虽不是以获得系统而特定的知识为目的的,但对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统治着幼儿园教育。

(二)游戏环境和条件创设不利

1、游戏时间不足、空间狭小

为了让孩子能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发展,让家长也看到孩子在园有明显的知识效果,孩子们基本没有了游戏的时间,整天都沉浸在读写算中。即使有了幼儿的游戏,也是经常性被死死的限制在某一个地方,活动范围也受到班级界限的约束。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们一般采取让孩子活动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2、游戏材料单一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教师提供单一的材料,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一般就是为孩子提供室内结构游戏、户外大型玩具,如创造型游戏和冒险性游戏参与很少。

(三)教师在孩子们游戏中充当导演者、指挥角色,游戏并非孩子们的自主性活动

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在游戏中,过分的强调施加给幼儿的压力,让幼儿并不能自主的体验游戏的快乐,教师始终扮演着导演者、指挥者的角色。

(四)游戏在教育教学不能很好的融合起来

就活动的本质来说,一般认为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游戏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的单边自主活动,而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游戏侧重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而教育则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为核心来组织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而教育是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领域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教师们孤立的来看待游戏和教育,所以都不能把两者融合起来。

(一)加强宣传和学习,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1、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是基本活动、主导活动

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的时间最长,游戏频率最高。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游戏,即便是学习、劳动、生活等活动,幼儿也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所以,游戏是孩子最经常的活动。

2、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游戏是幼儿不成熟、不完善的心理机能的反映,游戏的水平自然地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同步,幼儿在游戏中总是选择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内容、材料、同伴和活动方式来进行游戏,排斥过高或过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最适宜的活动,在游戏中,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注重游戏环境和条件创设

1、保证孩子们充足的游戏时间

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时间,例如“娃娃家”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娃娃家”里应能容纳5、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2、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3、营造宽松、自由、积极的游戏氛围

教师应明确在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中不应过多地支配、干涉,更不能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做,而是积极的合作和支持,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幼儿创作。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并成为幼儿良好的榜样。

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幼儿的需要,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而是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幼关系。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表现自己。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不仅可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也可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更应是贯穿了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所有过程的一种反映童年精神的灵魂。为此,游戏与教育才可真正达成立体而有机的融合,幼儿园也才可给予儿童一个真正的游戏童年、快乐童年和成长童年。

幼儿园的调查报告篇六

摘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当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幼儿园都安排大量的课程让幼儿进行学习,给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多学科视野;幼儿园;小学化;透视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超前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这违背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会对家长造成误导,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及时改变这种“小学化”现象,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将对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讨论。

1.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失范现象。人本身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是世界中存在的一个个体;从道德上讲,每个个体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如果对他们的本性进行了限制,他们势必会受到约束。[1]在幼儿教育阶段过于严苛地对幼儿进行管束,并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就会导致出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家长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却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只能让孩子尽量地参与更多教学活动,却根本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孩子。此外,家长们普遍对科学的幼儿教育缺乏认识和情感支持,家长总是认为自身与教师之间是存在对立关系,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2)幼儿园办学观念不正确。我国很多民办幼儿园在创立初始阶段大都只是为了盈利,而并非为了幼儿的发展。这种幼儿园会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而故意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让家长迅速看到教学效果。但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改正路径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先进的思想观念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基础。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掌握某一项基本的技能,而是要在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给幼儿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阶段受到心智上的启蒙。因此,在教育观念上,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完善幼儿园教育制度。要想纠正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之能受到限制。幼儿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应做到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同时教育内容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置,以基础的游戏方式作为活动,并将其融入教育内容中。[3]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国虽然也有相关内容规定,但这些法律限制并没有对幼儿园教育起到作用。对此,国家应更加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以此来扭转当前这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3)跟进教学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不够完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与小学阶段的教育加以区分。对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一些跟进式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将所学过的知识与日后的学习产生联系。

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正确看待幼儿教育,让幼儿尽可能地感受童年快乐,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成长。只有这样,这对幼儿来说才是最好的,对此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做出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试用期转正的个人总结报告(通用9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

    最新质量人员述职报告(实用5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质量人员述职

    最新季度安全培训工作总结 安全培训总结报告(优质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季度安全培训工作

    小学国旗班队活动方案策划(通用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

    2023年幼儿小班活动反思总结(大全10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

    最新机关加班申请补贴报告(大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实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2023年小班问好歌教学反思总结(精选10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

    大心得体会(通用5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

    最新单位职工六一亲子活动方案 六一亲子活动方案(优质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