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GZ才子

情况报告是对某一特定情形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通过对相关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该情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为相关人员的决策和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份情况报告来更好地了解该情况的具体状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项目管理的情况报告,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2、-----------------------------------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村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思想认识和发展路子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三农问题就是------------、--------------和农民问题。

5、----------------------------------------是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规范。

6、农村经济体制由---------------------------体制向--------------------------------体制转化,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7、现代农业要求---------------------------------------,要求农、林、牧、渔业的互动效应充分发挥,以此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8、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包括-------------------------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项3分,共27分)。

1、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是:()。

a、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b、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

c、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d、建设精神文明,

e、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的是:()。

a、乡镇党委。

b、村支部。

c、村委会。

d、县党委。

e、乡政府。

3、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行政法b、民法c、宪法d、刑法。

4、在经济高涨时期,政府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发展党员的指导方针是:()。

a、坚持标准b、保证质量c、改善结构d、慎重发展。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构建有效的()机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与具体对策。

a、实施b、计划c、生产d、监督。

7、就业目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保障()的充分就业则是我国落实就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a、工人b、农民c、大学生d、退伍军人。

8、应该逐步按()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a、最低b、最高c、中等d、比较高。

9、改革20年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转化。

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3、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职责和作用是什么?

4、农村党员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6、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本地实际,谈谈如何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2、如何理解搞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关于“办实事,开新局”安排部署,掌握我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进行实地走访,并对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了xx个农民文化大院,培养农民文化队伍,投资xx.x万元为每个文化大院配置相应器材。二是规范农家书屋管理。按照上级农家书屋管理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方法与标准,采取多种措施,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同时,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梦”、“新时代乡村阅读”活动,不断增强农家书屋的实用性为主,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三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作用,按照“1346”的工作思路和打造““1+5+6+5+4+n””的志愿服务体系,完成了中心、所、站三级组织架构设置,并在扶贫车间创新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乡镇、村、社区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资源,组织开展“党史故事分享会”等学习宣讲xx余次,受众xx余人,让党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综合文化站编制x人,其中x人为兼职,xx岁以下x人。同时,不断壮大志愿者工作队伍。根据需求,志愿者人员结构包含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为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站每年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进行培训,为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尽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情况向好,但还存在管理创新不够、服务效能低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虽然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文化事业的活动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障,部分乡镇文化站兼职问题依然存在,基层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缺乏专人管理、专人服务。挖掘创新本土特色文化、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不足。

(二)基层文化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我们文化协会不少,但大多是自发形成,且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这些人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虽然组织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较多,没有形成组织规模。

有的时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能常态化,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

(四)公共文化服务激励制度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重设施、轻服务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缺乏有效监管,服务质量效益没有评价和奖惩尺度。对一些乡镇、村文化设施开放不经常等问题,追责问责落实不力,服务绩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三、对策建议。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效能。

(一)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关键,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其建设水平决定着群众的参与程度。要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文体活动补助。同时,可以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基层文化事业,形成产业,实行半公益半有偿服务。配好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在现有编制总量内,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编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设立由县财政补贴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健全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二)完善机制,提升基层公共文化队伍专业化水平。为提升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一是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参加在职函授、自学考试等学历教育,提高整体文化水平。二是邀请专业院校和文艺团体的专家、骨干到我县到基层开展宣讲培训班,就我们现有问题进行专业解答。三是在现有文化队伍中选拔基础好素质佳的人,送到上级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体中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拓宽视野,提高自身能力,带动队伍整体水平。

(三)按需供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在重大文化项目、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中,要充分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实现供需对接,维护群众文化选择权、自主权。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按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目录,按照“菜单式”、“订单式”供给方式,积极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四)奖惩结合,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建设政策法规,自觉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要求,履行法律职责和法定义务,不断提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法制化水平完善乡镇、村两级文化服务岗位绩效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收入分配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实行由县级文化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健全考核评价指标,保证基层文化服务管理人员专职专干、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三农问题就是----------、------------和农民问题。

3、----------------------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5、--------------是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规范。

6、农村经济体制由-----------------体制向----------------------------体制转化,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7、现代农业要求------------------------,要求农、林、牧、渔业的互动效应充分发挥,以此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8、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包括--------------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

9、村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思想认识和发展路子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项3分,共27分)。

1、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的是:()。

a、乡镇党委。

b、村支部。

c、村委会。

d、县党委。

e、乡政府。

2、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是:()。

a、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b、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

c、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d、建设精神文明,

e、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行政法b、民法c、宪法d、刑法。

4、在经济高涨时期,政府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发展党员的指导方针是:()。

a、坚持标准b、保证质量c、改善结构d、慎重发展。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构建有效的()机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措。

施与具体对策。

a、实施b、计划c、生产d、监督。

7、就业目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保障()的充分就业则是我国落实就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a、工人b、农民c、大学生d、退伍军人。

8、改革20年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转化。

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

9、应该逐步按(a)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a、最低b、最高c、中等d、比较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4、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职责和作用是什么?

5、农村党员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6、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密切联系群众是农村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

2、结合本地实际,谈谈如何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四

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围绕村级组织建设和村级换届选举两个课题,对部分镇乡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最近几年,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作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决定》,按照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健全规范了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针对个别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不能很好履行其职责,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对其进行了辞免职,并重新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新的村委会成员。二是民主决策的落实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大部分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上基本上经过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经村支书、村主任联签联章后实施。三是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健全和完善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四是民主监督意识增强。各村普遍建立起民主监督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监督。五是积极开展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三)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项目开发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

一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在三年内由县财政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扶持薄弱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落实帮扶措施。为加快薄弱村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五帮一”活动,即县级领导、镇乡联村干部、县级机关单位、强村和强企联合帮扶一个薄弱村,开发经济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并连续结对帮扶3年。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几年来,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如一市镇新山村通过低洼田改养,由原来的经济空壳村,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40多万元的经济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四)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了党员发展工作力度,重视女党员、年轻党员的发展,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11个,比的206个减少195个,无女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仅剩35个,比19的185个减少150个,女党员比例达到12.3%,比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二是重视党员的教育阵地建设。几年来,花大力气进行党支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今年从党费中拨出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增添电教设施,各镇乡和行政村也相应出资共建。目前,全县90%行政村建立了电教播放点。三是积极探索党员管理途径。通过民主评议,处置了一批不合格党员,同时今年在上海、天津建立了两个家私协会党支部,加强了外出党员的管理。

近年来,虽然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一是村党支自身建设不过硬,凝聚力不强,难以起到领导核心作用。首先,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其次,支部内部闹不团结,争权夺利。再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不讲原则,程序不规范,拉帮派、搞家族化。二是村两委会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村党支部越权包办,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为己管,村委会只是形式。一些村委会位置不正,揽权越权。村委会认为他是全村村民选举产生的,比你几个党员、几十个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更有决定村里工作的能力,重大决策不让党支部知道,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发生领导关系错位。同时,村委会还认为他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用不着党支部的领导。造成村两委会互争高低。争权夺利。对有权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无权有责的事情推着干、无人干,使整个村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二)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1、干部队伍整体呈现老化、弱化的特点。一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03岁,其中30岁以下的仅24名,而60岁以上的却有23名,大部分集中在40岁至60岁期间;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43岁,30岁以下的只有30名,60岁以上的也有18名。全县808名村支书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72名,占21.3%,小学及以下却有226名,占27.97%;821名村主任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只有101名,仅占12.3%,小学及以下却有221名,占26.9%。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三是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无信息无门路无技术,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有的干部甚至本身是困难户或光棍,需要他人帮助。

2、视村主任为“村长”的观念在农民中普遍存在。相当部分的农民认为村主任就是村长,于是进一步认为村中的事务理所当然应由村长决定。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村主任以村长自居,将农民自治组织视作行政组织,视作“村长”负责制。由于观念上的误区,造成行为上的`失范。

3、村干部在职不在岗的现象较普遍。有的村干部本来党性、公仆意识还比较强,也有当好村干部的愿望,但由于待遇低、报酬难兑现,家庭收入少、生活困难,所以不得不弃职赚钱,以维持生计。导致村干部外出,工作精力难到位。据统计,808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490名不能经常性地在村工作,其中10名常住县外;821名村主任中有275人不能经常性地在农村工作,其中8人常住县外。

4、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较差。一是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不讲原则,办事不公。在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甚至扶贫救济物资安排上,优亲厚友;二是民主意识不强,村重大事项如土地征用、沙石资源开发等只是由党支部或村委会决定,没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有的甚至由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三是法制观念淡薄,用公款大吃大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甚至腐化堕落;四是党性观念不强、政治信仰动摇,参与宗教宗族活动,甚至凭借自己的权势起着骨干作用。

(三)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1484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094名,仅占14.1%,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229名,却占48.7%;二是党员年龄老化,农村党员中30岁以下的只有1075名,仅占7.2%,而60岁以上的有3766名,却占25.4%;三是女党员少,只有1832名,仅占12.3%,比全县女党员比例14.2%低1.9个百分点,更是低于全市女党员比例的1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外出多,管理难,作用难发挥;三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党员不参加义务劳动、抵制缴纳税费、抵制工业征地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四是不合格党员处置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以不伤害感情为标准,反对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缓慢。

民主选举上存在宗族、宗派拉帮结派、贿选现象,影响选举的公正性。民主决策上还存在个别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的现象。民主管理上大多数村尽管制订了各级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具体落实缺乏制约措施和约束力。民主监督难以到位。大多数村都建立了民主监督小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好多村民主监督小组都有名无实,没有对村里的村务、财务进行全程监督。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村干部选拔范围变窄,村后备干部培养困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化,造成大量村干部外流。

2、宗族宗派和宗教现象的存在影响着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遏制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平时工作中干扰村干部的正常工作。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难着落。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全县832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下的有636个,占76.4%。这些村干部报酬微薄,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村级民主政治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工作压力相应增大,致使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有才干的干部不想干,搁担子挣钱,这在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生活拮据、退后生活无保障的可怕。另外,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干,导致想换人无人可换的现象。

4、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一是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不够。尤其对通过直选产生的村委会成员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二是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不够大,党员出口不够畅。三是对村干部的教育不到位,往往只是在刚换届后,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一次培训,并且时间短,质量难保证,个别地方只是流于形式。平时对村干部的教育几乎没有。四是后备干部推荐只是村主要干部说了算,缺乏透明度和群众基础,并且备而不用。

明年将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十六大将如期召开,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任期届满将面临换届选举。同时,随着wto的加入,人流、物流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农村稳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所有这一切都将对明年的组织工作提出新问题、新要求,为此我们建议明年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在抓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个主题的同时,全面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

“固本强基”工程是县委作出的连续实施三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此,我们明年仍将抽调千名机关干部,组建300个工作组进驻300个村,集中一至二个月的时间,进村入户帮助农村开展工作。工作中着重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好农村干部党员,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村干部党员的精神面貌,增强农村干部党员的发展信心。同时,帮助各村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

(二)健全村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1、以村两委会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村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认真搞好村级换届选举。一是全面实施村党支部换届“二推一选”制度。即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党支部委员候选人,经上级党组织考察后,进行党内选举。具体操作程序为:分别召开党员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原党支部成员进行评议并推荐新一届党支部委员初步候选人,对党员和村民的认可票数公开进行统计,凡票数未超过半数的,不再推荐为下届支委会的初步候选人,票数达到半数以上的初步具备候选人资格;乡镇党委组织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后,由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二是实施村两委会主要干部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制度。即在投票选举前和当选后由竞选对象和当选村主要干部当众作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村委会主任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作上岗承诺,村党支部书记除向全体党员作上岗承诺外,还要向全体村民及上级党组织作上岗承诺。演说和承诺的内容主要谈当选后的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等,但坚决抵制有关个人利益之类的许诺,如宅基地审批等。三是鼓励村党支部成员经过法定选举程序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其他成员是党员且具备条件的,要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充实进党支部班子。非党的村主任,要加强对其培养教育,使其加入到党组织中,这样既增强了两套班子的合力,也有利于培养人才。四是坚决查处选举中的贿选活动,必要时给予党纪处分,治安处罚,甚至绳之以法。五是要加大对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社长问题的引导力度,要运用多种手段确保村党支部书记顺利当选村合作社社长。六是加强新当选村干部的培训。换届结束后,县委要组织全县832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期分批,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一次全面的素质培训。各镇乡党委也要利用镇乡党校组织其余村干部进行一次素质培训。

2、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在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二票制”,即分别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公开推荐村后备干部,并通过公示、考察,切实选好一批村后备干部。二是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给予压担锻炼。既可以推荐到村干部助理岗位,也可以到乡镇政法办、农办等岗位挂职,还可以采用干部互派,到异地挂职,特别是从不发达乡镇到县内或县外发达乡镇挂职,通过实际锻炼,使其早日成熟。三是继续做好后备干部培训,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教育。

3、全面推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村党员干部预警防范责任制。乡镇联村干部作为该村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主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主要干部要对其他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大还要对全体党员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内聚力。同时,要建立乡镇党委领导约谈村主要干部制度、接待日制度。

4、继续实施新世纪“四个一”人才规划,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通过“二票制”全面评价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表现,并出台处置不合格村干部工作意见,拟订不合格村干部标准、处置办法及处置程序等,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村干部能进能出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良好氛围。

2、实施村干部补贴制度。一是撤并部分条件成熟的过小行政村,减少村干部职数;二是出台《关于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经济补助的若干意见》,对年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根据村规模大小,分别给予每年1200-1800元的补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补助资金原则上根据各镇乡村民收入和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采取县政府拨一点,镇乡政府补助一点,村经济合作配套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

3、建立村干部目标考核机制。各镇乡在年初制订具体的目标考核办法,与各村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年终在村干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评定目标考核分值,并与村干部补贴挂钩。

4、开展星级党支部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共五项:一是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二是党员队伍建设;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是规章制度落实;五是精神文明建设。评比结果在镇乡、办事处、村三级上墙公布。通过评比,使各村党支部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健全村级审计制度。一是在换届选举前要全面实行村主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二是重大工程、项目结束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加强平时对村集体经济审计。通过加强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使村干部依章办事、合理使用村集体经济,提高用钱办事水平。

(四)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促进村干部依章办事的自觉性。

1、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做到村两委会职责上墙,理顺两委会关系,使两委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合作共事,切实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印制村干部工作手册,做到村干部人手一册。各项制度要做到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健全工作议事规则。凡是重要问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一般先由村党支部提出议案,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须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先在党员大会或党员议事会讨论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本村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需要召开会议讨论的事项,经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后,及时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需要盖章的,须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共同研究,并实行联章联签,使用时按规定审批和登记。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听证会由党支部主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别作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共同听取全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党员、群众共商村内大事。

3、实行“三务”公开制度。即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公开形式包括定期公开和不定期公开两种,公开内容要规范、易懂。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党员教育。一是要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和电教播放点建设。二是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以党员电化教育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形式的党日活动,如劳动竞赛、举行纪念重大事件活动等,做到寓教于乐。党员电教一方面要依靠上级提供片子,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制作一些身边的典型事例的片子,从而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电化教育要多提供一些实用技术类、身边事例类的片子,同时也要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

2、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制订《关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提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处置意见,集中精力处置一批不合格党员,畅通党员队伍的出口,以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注重党员发展工作。一是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在积极分子确定、预备党员接收与转正各个环节都必须向社会公开;二是实施发展党员预审制,凡涉及到村主要干部的亲属发展党员都必须报乡镇党委预审,防止党支部家族化;三是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

4、加强外出党员管理。出台《**县外出党员管理暂行规定》,对外出党组织的设置、职责任务、合格外出党员的标准及有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促进外出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六)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要继续实施“五帮一”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原有集体资金保值、增值。三是要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山海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课题二:村级换届选举。

一、存在问题。

通过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直选,一方面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增强,在下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村民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将进一步增强,村民如何选好村干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参选的候选人总结了经验,在如何以积极的方式赢得选民的支持的同时,也会以一些消极的不正当的手段博得选民的好感。为此,我们分换届前、换届中、换届后三个阶段对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换届前。

1、突击用权。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的支配下,部分村干部在眼看就要下台之际,用足甚至过度用权;有的村干部为了下届能够连任,充分利用现在手中的权力资源,为明年的换届选举打下基础。主要表现为:一是突击用钱,盲目上项目、搞建设,将村里的集体资金用空,在此过程中大搞吃请,自己也从中得到好处;二是突击发展党员,尽一切力量发展自己家族、自己圈子里的人,为自己下次换届选举打基础,个别党员甚至动员党组织关系在外地的且不应迁入本村的党员组织关系迁入本村,为自己争得选票。三是宅基地审批。违反规定、违反村庄规划,审批一些人情地、后门地。

2、工作积极性受阻。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怕中怨,认为栽刺不如栽花,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个别村干部还做群众尾巴,美其名曰:“保护群众利益”。如一市镇某村委会主任带头围攻镇干部,反对殡葬改革。

3、对民主进程认识不够。一是部分村干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识不够。认为村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民主意识还不够强,还不能很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太早、太超前;二是部分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对村党支部换届实施“二推一选”制度感到怕,怀疑村民能力,担心自己在村民民主推荐这一关,难以控制,导致失权失位。

(二)换届中。

1、贿选。在选举中,候选人为达到当选目的,动用一切可利用的人,采用吃请、施以小恩小惠、甚至一掷千金等方式拉拢选民,争夺选票,影响选举的公正性。且贿选手段具有多样性和隐敝性,导致选举结束后面对少数人的贿选举报,证据难取得、尺度难把握、性质难届定。

2、宗族、宗派干扰。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利用选民的宗族心理和宗族取向进行煽动,拉拢选民;有的利用宗派势力,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致使选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小姓、中间派选民左右为难,甚至离家避难。另外,个别地方宗教势力也影响选举。结果使部分村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影响农村的稳定。

3、邪恶势力抬头。个别村一些游手好闲的无赖或地痞流氓等恶势力,不择手段,恶意攻击别的候选人,有的恐吓、威逼群众,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选举的进程。

4、村民代表选举将成为热点。通过一届的运作,村民代表会议已成为村一级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村里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都需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它直接左右着一个村的村政。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村经济合作社这个管理村集体经济的最有实权的管理机构人员的组成。随着村民代表会议地位的提高,使得很多人去竞争这一岗位,又由于村民代表选举缺乏严格的程序操作,导致村民代表选举很容易出问题。

5、村主任差额选举反响较大。在调研中普遍认为,村委会主任实行差额选举弊多利少,一方面使优秀人才落选,因为落选的候选人在第一轮海选中票数居前二位,且在本村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使两个候选人之间产生矛盾,造成派性,影响农村的团结、安定。

6、村委会成员结构难把握。由于实行“海选”具有不可预见性,导致村委会成员的年龄、文化结构都难以把握,出现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妇女参政更为困难。个别年龄偏大(60岁以上)、文化偏低(小学甚至文盲)的人也当选,这些人本身就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7、某些选举工作环节易出问题。一是选民界定上须严格把关,一旦疏忽,将导致整个选举无效;二是代票委托给贿选披上合法的外衣,一定程度上使选民的意志不能正确表达;三是流动票箱容易出现夺票、抢票、威逼选民等现象。

(三)换届后。

1、落选后工作不移交。一些村干部在换届落选后心理极不平衡,对村里的工作不办移交,破坏工作连续性,特别是财务与公章不移交,致使村里的正常性工作无法开展。同时,对新一届村干部工作百般阻挠、干扰,造成新老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对立,影响整个村的工作。

2、村两委会关系不顺。主要表现为村两委会相互对立,党支部越权包办,村委会位置不正,越权揽权,两委会争权夺利,使整个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新当选村干部管理经验缺乏。部分新当选的村干部上任后,工作热情较高,急于为群众办事,但由于从来没有在任何管理层任过职,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不了解办事的程序和规矩,遇事不懂得商量,办事不民主决策,造成干部间隔阂,产生矛盾闹不团结。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换届选举三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换届前。

1、加强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出台有关纪律,防止突击用权;二是联村干部加强防范,多开会、勤下村,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镇乡党委需召开专题会议,对村干部进行教育。

2、开展干部述职评议。通过“二票制”全面评价现任村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的表现,并做好不合格村干部处置工作。

3、推行村主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换届选举前,对各村财务都要进行一次审计,改变以前三年审计一次的做法。如果村数较多,确实来不及的,对经济往来较多的村必须审计,一般村推迟审计。

(二)换届中。

1、加强宣传。一是要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让全体选民懂法、依法、守法。二是要宣传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教育村民在选举时,要看候选人的品质、能力,客观分析,不要被宗族、宗派势力所左右。三是要宣传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2、依法选举。选举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实施,做到内容程序都要合法。在选举方式上要尽量做到集中选举,秘密投票,确保村民行使民主权利。

3、推行村干部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制度。即在投票选举前和当选后由竞选对象和当选村主要干部当众作竞选演说和上岗承诺。演说和承诺的内容主要谈当选后的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等,但坚决抵制有关人个利益之类的许诺。

4、严厉打击换届选举中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证据确凿的贿选行为必须绳之以法。

(三)换届后。

1、加强培训。对全县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县委统一集中培训,其余干部由各镇乡党委负责培训。

2、加强民主决策。凡是村里的重要问题都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直至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做到决策民主、公开。

3、加强民主管理。一是要健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并打印成册,做到干部人手一份,使村各套班子依据各自的职责、依章办事。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对大额开支,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二是重大事项需盖章的,要实行两委会联章联签制度。

4、加强民主监督。一是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二是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村务的监督。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村级组织民主听证会制度。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本人采取深入基层走访、召开座谈会交流、听取社区工作站汇报、个别谈话、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辖xx个社区,有xx个党小组、xx个居民小组,xx名党员,xx名工作人员,其中机关xx名、社区工作站xx名、居委会委员xx名。

1.搭建三座平台,增强领导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一是以经验交流会议为平台,不断激发领导干部工作热情。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周两会、工作交流汇报会等制度,使班子成员能够经常总结工作亮点、开展工作互评,同时定期对每位干部工作情况做出点评,使领导干部始终有冲劲、不懈怠。二是以定期培训为平台,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理论修养。争取建立了社区培训学校,定期邀请党校骨干教师讲解政治经济、热点时事、领导艺术等课程,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把握大局能力和落实能力。三是以五民服务机制为平台,提高工作效能。社区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组建了为人服务小组,实行居民满意度打分制度,增强各小组责任感,使居民实实在在受益。

2.坚持三个原则,激发社区党员队伍活力。一是坚持全程把关,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在接收、培养、考察等环节,按照党外群众、党支部委员和党工委成员3:4:3的分值比例,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考核,避免带病入党,近年来发展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在日常工作和抗洪抢险等重点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坚持学习推动,提高党员综合能力。依托“社区大讲堂”,举办专题辅导、演讲体会、模拟服务等活动xx场,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全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先后有xx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增强党员服务热情。以居民党员、道德模为样板,营造互学互促、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达到了以一点带动一大片的效果。

社区艺术团党小组组织各类文艺演出xx多场,引领了社区文化新风。三是注入区域化党建新动力。为使各项工作更加便民高效,规范完善社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xx项,新建ab顶岗、错时工作制度xx项,同时开展“社区居民互动体验日”活动,主动请居民体验社区工作,为党员干部找不足,提措施,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社区阵地的综合作用发挥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比较重视各社区活动场所的正面宣传导向作用,但是如何管理好日常接待和群众休闲娱乐经验不足,没有开发出符合各社区场所规模和社区居民特点的活动项目,没有充分发挥出社区场所的群众文化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2.社区志愿者队伍长效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体现在当前志愿者队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忽略了也需对志愿者进行经常的思想和专业培训,以确保志愿服务的时效性和长效性,对当前存在的志愿服务活动随意无序、服务与需求脱节的现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同时,由于志愿者服务的不稳定性、服务项目的局限性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很难保证为社区居民提供持续的、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阻碍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社会化进程。

3.社区党建工作网格推进力度不够大。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由于网格化管理工作需要网格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受网格长年龄结构、文化知识水平的影响,导致了整体上服务能力和成效不均衡。

1.应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要充分认识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重要性,正确把握购买服务的总体方向,规范有序开展购买服务工作,发挥社区在政府与企业间的纽带作用,推动社区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和相关部门开展捐助帮扶,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一块,民政专项争取一块,社区自筹一块,驻区单位帮扶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干部直接面对居民群众,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着社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首先,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将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年度整体培训计划之中,每半年开展一次综合培训,每季度对在职人员轮训一次。其次,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不断为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基层工作者队伍。第三,应完善社区干部关怀机制。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社区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鼓励社区干部更好地发挥作用。

3.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要改变过去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社区任务的思想,把居民的需求作为社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要在做好居民低保、大病救助、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服务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睦、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协会组织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4.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党建载体设计。要充分发挥党委书记统筹谋划职责,设计好访民配套制度和健全反馈机制,确保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上,要积极探索循环服务机制,以志愿者、社工、在职党员为主力,按照文体娱乐、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不同类别组队,在志愿者与志愿者、志愿者与居民间形成互帮互促的运行新模式。要加强文化导向性,多创作一些格调高雅,触及居民灵魂的优秀作品,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文化正能量传递中。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加大资源共享,协调辖区优势资源,对活动场所功能进行改造和扩大驻区单位场地对居民开放力度。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六

一、抓好党建有目标,实现发展有规划。

1、年初镇党委针对xx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按照与县委签定的«乡镇党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申集镇2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意见»和«申集镇2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量化分解表»,明确了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并与各村党组织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党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按照“让党员受教育,使群众得利益”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两个结合”。我镇在制定整改措施时做到与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保证用经常性教育巩固集中教育成果,促进新时期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培训学习制度»,通过健全完善党员经常性的学习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表彰激励、自我纯洁和党员发展机制。二是建立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管理机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是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创新«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四是建立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及抓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通过建立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

三、抓住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3、以做好镇党委换届工作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有关党委换届的指导意见和精神,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组织基础。严守“五条纪律”、“十项规定”和“十个严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保证秩序不乱,工作稳定,圆满完成了党委换届的任务,达到了优化镇级领导班子的目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4、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准配强“一把手”,对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5名干部给予了停职或免职处理,同时对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影响的5名干部,给予了行政记过或党内警告的处理,二是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选拔配备年轻干部,使每村达到2--3名。三是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激励制度,重点抓好村“两委”一把手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行政管理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四、以夯实村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5、重视选拔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我镇不断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认真落实周例会制度。一是做好选派项目资金的使用工作,做到无挤占无挪用,积极引导他们将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指导他们用好用活专项发展资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做好继任书记的选举产生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对第二、三批选派干部重点突出“六抓”,认真落实周例会制度,保证他们全面主持选派村工作。

6、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和“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活动,同时结合此项活动扎实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到年底力争实现申集、南乔、彭集、马集、于张等5个村达到“五个好党组织标兵”标准并实现申集、于张2个村达到“新农村示范村”的标准。同时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人民群众反映好”的标准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活动。

7、进一步探索村党支部设置形式,着力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以现有村为基础,按照农村党员从业情况和年龄结构,突破区域界限,将党员人数在50以上、产业特色明显、条件成熟的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全镇以产业链设置党总支7个,并在总结成立镇种、养协会党支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区域在设置党总支的村分片设置2--3个区域党支部,在7个设置党总支的村中共设置党支部16个。同时以协会、基地依托,结合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按党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和个人意愿,划分专业党小组39个。大力加强专业协会党组织建设,镇成立了种植协会党支部和养殖协会党支部,现管理党员161名,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共培育15户协会党员示范户,并对协会党员实行绩效管理,调动协会党员“双带”的`积极性。农村经纪人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年初制定了农民党员经纪人发展工作计划,把一批精明能干、勇于开拓、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热心农产品营销的农民党员作为重点发展到经纪人队伍中,同时注意提升农民经纪人素质,加强市场信息、法律法规、经纪知识的培训,不断优化经纪人成长环境。今年在全镇范围内培植76名党员经纪人,其中女党员3人。通过极引导党员、干群带头从事农产品经纪工作,逐步建立“市场、经纪人、农户基地”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七

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借鉴“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以“五争五强”(即争创五星级班子强核心,争当创业型干部强素质,争建规范化机制强管理,争学郑培民精神强服务,争创现代化新农村强实力)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先锋工程”。现将近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行以“两推一选”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机制,选好配强两委班子。

1、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顺利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两推一选”是指以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我们在全县确定了30个支部开展了“两推一选”的试点,在的支部换届时全部推行了“两推一选”。村委会换届我县自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于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公推直选;在去年的'村委会换届中又全面实践了公推直选的选举办法。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6个村实行了“两推一选”,占99.1%;338个村进行了公推直选。通过换届,一大批年纪轻、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村两委会班子,提高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和指导工作到位。县委专门成立了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指导)小组;实行了常委分片责任制和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并从人大、组织部和民政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分片指导小组,直接到乡镇和村具体指导。各乡镇实行了乡镇领导联片包村责任制,对“重点村”主要领导亲自挂钩联系。同时,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从机关部门中抽调了66名骨干力量,组成21个县驻乡镇工作指导组,对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实行全程跟踪指导。

二是按章依法办事到位。在选举前对所有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指导人员和工作人员及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学习党章、“一法二办法”,确保人人掌握选举工作程序;把好了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提名关、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关,做到法定程序一个不少,应交给选民的权利一点不留,使工作环环相扣。同时,充分发挥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作用,对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既使其发挥核心作用,又确保做到公道正派;既指导到位,又不包办代替。

三是两委候选人的素质到位。在支部换届选举中,我们制定了“五有五不准”的任职标准,在村委换届中制定了“四有四不宜”的任职资格条件,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在确定候选人时乡镇党委和村选举委员会严把政治素质关,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从候选人名单中“拿掉”。从这次换届选举的结果看,一些素质不高、任期内工作业绩较差的支书、主任纷纷落选;在此基础上,一大批比较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当选为村支书和主任。新一届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村级班子更富有战斗力。如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职数有所减少,主任和委员总数为1074名,比上届减少179名,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62%,比上届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八

我社区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并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选好发展对象;二是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三是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四是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去年我社区发展了党员4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0人,主要对象是农村种养专业户、民办代课教师、团员、村干部的非党员人员和农村青年等,促进了党员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在xx年6月村级党支部“两推一选”工作中,我社区党委通过群众、党员推荐、公示、党委考察、党员选举、选配好党委班子成员,社区党委成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xxx书记再次得到了大多数党员推选为我社区党委书记。

二、壮大集体经济,切实为民办实事。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主要是农村党员的先进性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有的党员致富点子不够多,门路不广,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致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党委将加大对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加强对社区党员的培训教育,让他们掌握二门以上实用技术,使之不但自己先富起来,还能够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富裕起来。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九

按照乡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我与4月7日至11日到乡中八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调研大走访”,就中八里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调研走访,现总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东八里村位于大马村乡东北部。全村共有311户,1267口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362亩,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乡是中等收入村庄。

1、党员基本情况: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村两室三间90平米,占地0.6亩,建于1983年9月,历经多次整修,现有围墙和大门,但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农村党员有46名,其中妇女4名,占9%;55岁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党员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难党员8人,占17%;致富无门的3人,占6%;致富带头人8人,占17%。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村委委员数3人,都是55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有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57多岁,村主任65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5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养殖业发展不够。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疗卫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1242人,参与率是98%.明年计划全部参与。新农保应参保人数853人,实际参保819人,参保率96%。

五、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优质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希望政府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大有事主不愿办而不得不办,人情不愿随不得不随的趋势。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

目前,根据党中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xx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xx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xx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

对策及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和加快发展的任务,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三个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壮大村级收入、规范村级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实责任、增强吸引力、健全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明确责任主体,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落实责任。

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引起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重视。要从教育引导、典型宣传和示范带动入手,以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和具体典型的说服力,使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指导,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落实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从而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工作的开展。抓落实,就要明确责任。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明确要求,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一责任自然包括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党委要按照村干部一职一备的要求和年轻干部“四化”标准,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建工作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一是完善档案,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实行定期考察、动态管理,既要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村党组织要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具体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工作推出三名以上后备干部,指定专人培养,分配具体任务,严格管理考核,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村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在壮大村级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

有稳定而雄厚的经济收入作基础,才有可能把村级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以生机蓬勃的事业吸引优秀青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让青年人在壮大村级经济中唱主角,抓好引导、帮扶和激励,把越来越多的既有办事能力、又有良好品质的青年人吸引过来、汇聚起来。一是启动“创业工程”,把村级经济搞活。我市在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把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标准。乡镇党委要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团员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发家致富、实现理想不只是外出打工一条路。比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搞活物业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创造有利于后备干部成长的环境氛围。我市相公庄镇桑园村大胆启动村办企业改制,将8家集体企业全部改为民营企业,建起了1xx年在集体及私营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既经受了锻炼,也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如年轻的村委委员翟建龙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全村工业总产值xx年达到3亿元,xx年可实现3。5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首强村。二是启动“帮扶工程”,为村干部创业引好路。在这一方面,我市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建特派员制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1277名党建特派员构筑起三级帮扶工作网络,25名市级领导干部下到22个乡镇驻村蹲点,310名市直部门下派干部派驻到109个后进村,942名乡镇党建特派员包驻全市908个行政村,强班子,抓发展,促稳定,形成了帮扶基层的.强大合力。在帮扶主体上,采取市直部门帮、乡镇政府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在帮扶手段上,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帮扶等多种方式。一年来,三级党建工作队共帮扶贫困户327户,帮扶资金、物资计10万元,帮助修路、打井、改造电网的投资达到530万元,新建和扩建奶牛小区6个,引办项目5个,总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更新的活力,从而加快了农村发展速度。三是保障财力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要结合农村实际,给予村干部相应的经济待遇,以有效的形式保障其工资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并健全村干部退养安置机制,解决其后顾之忧。今年,章丘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对村党组织书记从职责条件、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工资待遇、退养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市财政承担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津贴,做到按月发放,持卡领取。并实行工资待遇最低保障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260元,村级收入不能予以保障的由乡镇(街道)财政予以支持。对于连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xx年以上或年满55岁的,按照一定程序办理退养手续,享受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待遇。这一举措,激发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市委下发了《关于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行定额补助的通知》,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80元,确保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从根本上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创新工作措施,在规范村级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机制。

规范选拔程序。一是扩大“选”的范围。按形势发展要求和班子实际需要,把致富能手、站所工作人员、复退军人、回乡学生、企业骨干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遴选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落实“推”的办法。我们提出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两个基本条件和年龄40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两个参考条件,并指导基层组织根据班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表格或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广纳意见,推出群众满意的后备干部。三是实行“考”的制度。通过考试确定人选,并通过日常跟踪考察、工作考核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真正使敢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完善推选、公示、考核、使用“四步”选拔程序。多种方式培养。一是以乡镇党校为基地,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觉悟和驾驭村级工作的能力。二是以乡镇站所为基地,进行挂职培训,让村级后备干部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社会、参加实践,提高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加快成长步伐。四是建立培训基地,进行专项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的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增加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增强创业本领。今年,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从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情出发,建立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章丘市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6处示范基地作为现场示范点,从山东农业大学和知名企业聘请了6名科研人员,从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聘请了16名科技人员定期从事技术指导和教学。现在的规模每期可培训xx年轻后备干部的欢迎。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后备干部建档立卡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杜绝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健全了后备基本情况、实绩档案等基础资料,更注重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包括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致富及帮带情况、外出管理等内容,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选人、育人、用人的各个环节。文祖镇以“注重公认、规范管理”的原则为指导,每年结合民主评议村干部,发动群众公开推荐后备干部,村支部严格考察、研究后确定人选,并报镇党委备案,每半年对村后备干部进行一次鉴定,一年一次考核,及时调整补充人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察,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了后备干部队伍鲜活的生机。做好备用结合。要坚持递进培养的原则,建立备用结合制度。通过实践加强锻炼,使其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尽快成熟起来,全面增长才干,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然后再按班子要求和各自特长,通过推荐和选举逐步走上两委干部岗位,形成村级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刁镇实行了村支书储备制度,制定选拔标准,履行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通过、党委考察确定三项程序,落实了跟踪联系、参政议政、定期培训三项制度,今年换届后,“能人”书记已占到70%以上,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力量。全市各乡镇党委、街道工委也正在探索实行“双培”机制,即把农民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把党员和后备干部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一

近年来,――县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做出了一些。下面,我按照调研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落实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县委在县级媒体《金――视野》、县电视台开辟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专栏,将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摘要予以刊登或播放;各基层党委在各自单位板报分期刊登文件内容,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认真学习,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内容人人皆知。各基层党委普遍通过支部会议集中学、抓理论研论深入学、开辟论坛讲座辅导学等形式,将活动引向深入,使每名党员都能够基本了解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

三是建章立制,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精神具体化。我们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并结合实际,建立了四个方面二十六个制度作为对结,使中央、省、市委文件精神切合我县实际。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方面,建立了思想常新的学习教育制度、根基常固的日常管理制度、人本常现的服务群众制度、问题常察的监督制度、生机常青的纳新制度、党建常抓的责任落实制度等,并制定细化具体内容。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主要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农村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责定岗制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主要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使每名流动党员都“找得着,管得住”,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宿感。在建立健全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方面,制定并落实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形成了县委领导、乡镇(部门)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五个岗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带领农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从党员作用发挥入手,不断深化载体活动,使党员服务于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一是巩固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民服务代理制在我县推行的较早,为了把这件制度深入持久的落实下去,今年,我们还建立了代办员挂牌上岗、代办事务公示、督察回访、责任追究四项制度。代办员挂牌上岗制,就是要求各乡镇的为民服务代办员在中挂牌上岗,姓名公示,方便群众监督。代办事务公示制度,就是要求各乡镇普遍把流程、代理室职责、村级代办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公示,使群众对代办事项更进一步了解。督察回访制度,就是由乡镇纪委每月随机抽出一些办结事例,回访当事人,征求群众意见。责任追究制度,就是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坚持分级把关,分级服务,对于出现失误,造成较大影响的,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深化党员承诺制。结合实际,推行了党支部和党员“双承诺”活动。在承诺内容上,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和谐村庄”这一主题,农村党支部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承诺,农村党员重点根据自身特长做出承诺,党员有什么能力就办什么事,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承诺的内容包括岗位评诺,实事承诺,便民承诺,自律承诺等各个方面。在承诺程序上,统一按照党员“提”诺、党组织“审”诺、党员签名“定”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等六个基本步骤进行,坚持做到一年一承诺一,年初公布承诺,年末评比。在承诺的监督上,坚持做到党支部每季度一小结,党总支每半年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群众对支部履行承诺有意见的可直接向镇党委反映。实现了“灵活承诺内容,完善承诺机制,突出承诺实效”的目标。

三是试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农村无职务党员设置了政策法律宣传岗、科技推广普及示范岗、村级经济发展岗、文明新风和卫生管理岗、计划生育监督岗、村务财务监督岗六个岗位,要求农村党员根据个人自身特点,自主选岗,使他们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自身作用。这项我们已经开展,但由于党员思想素质等各方面因素,落实的比例不是很高。

三、强化党建责任,健全党建体系。

为了落实党建责任体系,从起,我们――县县委就制订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并在中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就是明确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责任,明确县委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等“五岗”职责。在具体中,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分别建立了乡(镇)、村党建联系点,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四个一”制度,即1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乡镇、一个村级党建联系点、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一――贫困――,并带头。

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一个贫困――、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新局面。

四、明确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管理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五、加大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20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规范化管理作了一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在以前村级“六卡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管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对全县5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准备。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别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一个贫困――、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新局面。

四、明确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管理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五、加大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2006年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思路,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2006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规范化管理作了一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在以前村级“六卡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管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对全县5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准备。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别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二

按照市党建领导小组会议的有关要求,县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调研组深入全县7个乡镇169个行政村,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分层次、多渠道就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总结梳理,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山西省西部,xx山中段西侧,属国定贫困县,国土面积143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林地面积约90万亩。县辖5镇2乡、169个行政村,总人口14.5万,贫困人口9187户、23363人。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412个,其中基层党委10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391个。农村党支部169个,占总数的43.6%。全县党员共8821名,农村党员5348名,占总数的60.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和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决胜脱贫攻坚、同步进入小康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总体来看,我县基层组织还不够“强”,基础工作还不够“实”,基本能力还不够“硬”。

二、存在问题。

我县基层组织建设总体“底子”还是好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两委”主干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全县共有168名农村党支部书记、169名村委会主任。337名村“两委”主干中,35岁以下的仅有41人,占比12.7%;46岁以上村干部188名,占比55.8%;大专以上学历的33名,仅占9.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07名,占比61.4%;教育程度偏低使得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限。有的思想观念陈旧,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有的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方式不够灵活,面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理清思路。有的村干部对现行政策掌握得不深、不透,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无所适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弱。

(二)优秀农村干部后继乏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强。村“两委”主干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人。但实际上,具备这样条件的人有很多,不想做村干部,想做村干部的人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较为稳定的人口结构,特别是年纪轻、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三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选拔培养德才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后备干部难的现象,新老干部交替缺乏雄厚的后备力量,村“两委”主干后继乏人。如:去年软弱涣散村整顿,20个软弱涣散村中4个“重点攻坚村”因人才缺乏,今年3月才全部配齐。

(三)保障激励措施不到位。近年来,村“两委”主干的待遇报酬有了明显提高,但其他村“两委”成员的补贴报酬、社会保险和离职干部生活补贴标准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从村支部书记中招考乡镇领导干部数量十分有限,受身份、编制、年龄、文化程度等影响,村干部很难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缺少上升空间,致使一些乡村干部缺少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干事创业劲头不足。如:我县村“两委”主干报酬平均为10200元/人/年,村“两委”其他成员为400元/人/年至2400元/人/年不等,大多为600元/人/年,2019年4月村“两委”主干报酬才平均提高为26400元/人/年,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补贴报酬仍然很低。2016年乡镇换届,仅有2名优秀党支部书记选拔为乡镇副镇长。

(四)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召开较为困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不断涌入周边城市常年务工,党员、村民代表流动较大,党员大会除发展党员、换届选举等重大事项党员人数能达到比例外,一般情况召集一半党员都比较困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发放误工补贴的村相对来说还能召集到一半以上村民代表,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流动人口较多的村,一半以上村民代表都难以召集全。村内开展党员党内组织生活和涉及一些全村的事项要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都比较困难。

(五)行政村合并不彻底、财务管理混乱。xx镇2004年59个自然村合并为31个行政村,但至今各自然村财务仍然独立,每个自然村都设立村民小组长或党小组长,都有自己的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还有部分村民小组长党员都不是。造成财务、土地等全部在自然村,村民小组长说了算,但脱贫攻坚等重大任务担子却全部压到了行政村村“两委”主干肩上。xx镇武家庄村,5个自然村合并成武家庄1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和1个合并的行政村财务全部独立,5个自然村有5个村民小组长,行政村设立村支“两委”班子,共有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5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村民代表。武家湾1个行政村有6套班子在运行,财务、土地等全在自然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部在行政村。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干部素质。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干部培训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分级、分层、分类培训机制,重点建立农村干部按需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学前需求调查、学中考核督查、学后效果反馈、全程跟综评估等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生动直观的形式,重视发挥各类培训示范基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作用,灵活多样地抓好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和为民办事制度,让村民“办事不出村”,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加强基层干部培养。一是树立选拔导向。针对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实际,有计划选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农村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注重培养有潜力的优秀后备干部。选拔干部重视基层导向,注重从有乡村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中选拔。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形成城乡人才资源科学配置、双向流动的局面,解决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优化干部选拔程序。采取“四荐”,即村“两委会”推荐、党员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形式,在现任两委成员、普通党员、一般村民中各推荐1名两委主干后备人选。后备人选实行乡镇党委集中培训教育和村级党组织跟踪培养教育,逐步提升其素质、能力和服务意识。后备干部参照村两委成员标准发放报酬。三是提高学历层次。对参与竞选村“两委”的候选人给予最低学历限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本村具有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未就业大学生,村委“两委”选举时单设一个专项名额,通过参与支部或村委选举并当选后,按照现行大学生村官给予待遇,化解现有大学生村官驻村难、有序流动困难的问题。

(三)理顺组织关系。村级组织关系混乱和流动党员、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是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人数难以保证的关键原因。村级党员包括农民党员、退休干部、大学生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年青的农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部分干部退休后组织关系转入农村,但大多在城市帮子女照顾孩子,大学生毕业生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忙于就业,退伍军人大多外出创业,清理农村党员组织关系、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党支部刻不容缓。村民代表长期不在村的可进行调整。

(四)强化激励保障。逐步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认真落实“一定三有”,建立完善村“两委”主干报酬自然增长机制,其他村“两委”成员报酬按村“两委”主干报酬的合理比例按期发放,适当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以绩定酬,严格兑现奖惩。加大从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录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完善考试内容,改进考选办法,真正让村“两委”干部有发展前途。

(五)完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乡镇党委工作规则》,促进乡镇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村级组织工作规则》,明确党支部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进一步规范公章、“三资”、合同、档案等管理。简化“四议”程序,抓好“两公开”,先公开事项要求、条件、程序,由村支部书记召集村两委、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酝酿讨论决议,再召开支部大会研究决定,最后向村民公开决议结果,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六)以换届为契机,彻底合并自然村。2020年又将进行村“两委”换届,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新一届村“两委”主干任期5年。应以换届为契机,彻底合并自然村,各自然村可设立村民小组长,但不设账务。另出台县级“三资”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乡镇农经站需村级提供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照片,相关税票等手续后,经乡镇长签字后再进行资金拨付,逐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七)建强经济组织。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由协会领办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从制度层面确定村集体经济法律地位,使得集体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参与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通过挖掘和提升各村现有集体性资产,通过政策倾斜扶持,招商引资,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投资等办法,吸引项目投资,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逐步摸索一条经济集体发展新路径。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党建新载体,正在塑造着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如何运用智慧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城市基层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调研组通过剖析x区、x区,就党建信息化工作,详细了解目前城市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情况、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基本做法。

我市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已初具规模,在市级层面,市委组织部设立了“x党建网”、“x组工”微信群,并大力推广省委组织部创办的“x党建”微信公众号;在县市区层面,各地都设立了党建网、手机报、党建qq群、党建微信群等,有的县市区还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如x区的“x党建”微信公众号;乡镇、街道、社区层面,也普遍创设了党建信息化载体,如,xx街道设立了“e心向党x驿站”,xx街道xx社区设立了“xx微家园”等。总体而言,我市的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情况可以概括为:信息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沟通无隙化。

信息网络化——“印刷体”变为“多媒体”。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党建网、党政门户网等,及时上传上级和本级文件,及时更新工作动态,发布重要信息等,党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阅读文章、下载资料、发表意见和建议等。此外,特别是x区在x党建网的基础上,建立了“x党建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全区党员推送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不仅扩大了党建宣传的口径,也让党员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在“x党建”上,更多地基层党员也通过“学习园地”栏目,收看党课、了解政策法规、接受警示教育,截至目前,x区的学习排行位居全省第x位,x区的学习排行位居全省第x位。

管理数字化——海量信息转为大数据。为将党务工作的海量信息数据化、系统化,由市委组织部主导,党建网格化管理,搜集了大量信息。近年来,x区依托互联网建设“党建+综治信息平台”,正逐步将党建信息转化为党建大数据。平台按照按照“统一编码、逐级授权、分级维护”的原则,给予各级党支部不同的管理维护权限,就党建基础资料而言,社区基层党支部,可以将本支部的组织生活纪实、党员作用纪实等上传到平台上,形成数据化的日常基础信息;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网络阵地、一个党员一个电子档案”的思路,以党员身份证号为统一识别码,为每名党员自动生成《党员电子活动证》,客观记录党员基本情况、党务活动等信息,方便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能够实现对党员的实时动态精确管理;利用网络视频系统,不仅方便了流动党员参加网上视频组织生活,而且能够实时查看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坐班情况。

沟通无隙化——“面对面”加“键对键”。在互联网技术覆盖基层党组织之前,以往的党组织召集党员开会、传达上级精神等;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工作情况等,基本上是“面对面”的形式,但由于个人时间安排与集体实践安排不同步(时间错位)、个人所在地点与组织活动地点不一致(空间错位),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外出党员、流动党员,传统的方式不尽方便。对此,全市在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建qq群、党建微信群,普遍实现了“网联络”、“微沟通”。如x区xx街道xx社区,xx展示了他搭建的党建微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坚持每天推送学习资料,分享精彩党课,传达上级精神,同也方便一些流动党员汇报情况,缴纳党费;社区党员也能通过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形式上传学习心得,并和其他党员一起进行学习讨论。从此,社区党员不用担心错过精彩的党课分享,是对集中学习一个较好的补充,弥补了时间上和效果上的不足,其社区的老党员xx,长期在上海住院治疗,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仍然坚持通过党建微信群向支部发送学习心得。

二、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是深化和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求,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对此进行了一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各级各类党建qq群、微信群数量繁多,但在管理上却相对滞后。如市委组织部层面,“x党建网”属党员教育中心管理,“x组工”属办公室管理,“党统平台”由组织科录入相关信息;县市区委组织部层面,党建网站、党建微信群、党建qq群也是归属不一、“个吹个的号”。这样既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不利于科学管理。

二是增值服务不优。当前的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还存在网络“单行道”的情况,即上级对下级、组织对党员的科层式供给,如传达上级精神、交办任务事项给下级、党员;为了方便管理和考评,将党员基础信息采集收集等。党员利用网络仅局限于收看党课、向组织汇报等简单事项。这种“单向”的模式不是完整的网络生态,必须是共建共享的“共向”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生态。如深圳市x区的“智慧x”,其不仅有“智慧管理”(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智慧教育”(党课资料),更有“智慧服务”、“智慧互动”和“智慧问政”。党组织不仅可以通过“智慧管理”和“智慧教育”自上而下进行管理,党员也能通过“智慧服务”来咨询党代表、参加志愿活动,通过“智慧问政”聚焦民生问题、为发展献计献策,实现从下而上的联系;同级党组织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也可以通过“智慧互动”社交式沟通交流,实现横向的联络。

三是应用能力不强。一是表现在不会用网。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员属于高龄党员,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存在不懂计算机或不会用网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在以党建工作信息化推动“智慧党建”方面,对这批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往往力不从心。二是表现在不深入用网。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基层党员没有上网的意识和习惯,运用网络仍停留在浏览网页、即时通信、传送文件等层面,与党务工作有机结合不深,导致基层党组织不能将党建信息化推进纵深,增添功能。三是表现在不善用网。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运用网络信息手段管理党员、引导舆论、组织活动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建工作。

四是工作队伍不足。区级层面,党建口存在的人少事多的情况,完成日常工作已是疲于应付,对于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工作力难从心。如x区党建网已有一段时间停止运营,“x党建微信公众号”8月起已没有更新内容。在社区层面,基层党组织普遍运用qq、微信等平台,由于人才与技术的短缺,在推进党建信息化的系统发展、综合发展上难以深入,既懂网络又懂党建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三、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管理,站在全局高度推进“智慧党建”。建议以市级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抓紧研究制定“智慧党建”建设总体规划,在整体布局、目标定位、实施步骤、建设规范、管理机制、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具有战略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组织部门要成立“智慧党建”领导小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建设管理和推广运用等工作;要整合政法委、电子政务、经科信、法制、政务服务等部门的管理资源、建设要素,将网格管理、政务门户网、远程教育网等资源整合,搭建贯通各级组织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智慧党建”载体,为推动党员广泛参与使用的“智慧党建”系统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搭建增值模块,立足服务角度推进“智慧党建”。一方面,搭建网上党务平台,发挥网络办公优势,推动业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将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监督、党组织活动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实时视频教育、组织工作、积分管理、党员交流谈心、现场视频会议等多项功能全部纳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在线办理。另一方面,建立志愿服务、党员资政、互动论坛、党内互助等模块。志愿服务模块,让党员能网上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党员资政模块,让党员能在网上反馈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问题、献计献策;互动论坛模块,让党员能实现互动式交流;党内互助模块,能实现对困难党员的网上帮扶,如众筹帮扶。通过设立相关服务模块,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是完善机制保障,基于前瞻维度推进“智慧党建”。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本地实际财力,适当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争取将党建信息化建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为主,党费、社会筹措等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党建信息部分涉及机密,必须制定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党建工作的性质、原则、范围、保密程度等综合考虑保密与公开的边界和措施。建立健全专职工作队伍建设。尽快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精通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务管理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搞好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更多的党务干部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其他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舆情应对能力。

随着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xx两新组织数量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面,找准有效载体和抓手,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讨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更好地调动两新组织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近日,旗妇联对全旗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按照“党建指导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全旗共有非公经济组织249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8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4个,妇女组织覆盖率24%;。

社会组织共有83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9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8个,妇女组织覆盖率30%。

旗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原则,采取“先党后妇,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方式,在两新组织中逐步建立妇联组织。

1、抓组建,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全旗“两新”组织的具体情况,旗妇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组建原则,坚持“四同步”开展工作:一是联合工商部门,实现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设置与妇女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同步、与妇联工作开展同步;。

二是联合旗总工会,掌握非公企业中符合组建的女工人数,依托女工委员会平台,实现成立企业妇委会与稳定女工委员会队伍同步;。

三是联合旗民政局,对社会组织全面摸底,根据其经营状况、妇女队伍建设等实际,实现建立妇女组织与引导新社会组织发展同步;。

四是联合旗工商联,根据餐饮业、超市女性集中的特点,摸清妇女底数,在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妇委会,实现餐饮行业开展各类活动与企业妇女搭建沟通交流、协调互促同步。

2、抓重点,发挥组织作用。在已组建的“两新”妇女组织中开展“巾帼建功”、“最美家庭”评选、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创新思路,提高基层妇女的兴家本领和岗位建功能力。以新建的社会组织妇委会为突破口,建立了文化宣传队、广场舞队、志愿者服务队等,要求定期组织妇女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在组建的过程中,每到一户企业,结合“两新”组织的性质,明确“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应当履行的代表、维护、宣传、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引导动员“两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动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扩大妇联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确保“两新”组织的中妇女工作的长足发展。

受各种因素制约,“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是组建工作难度大。大多数“两新”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搞好企业发展的同时,多为职工办一些福利就是实事,认为妇女工作虚,对企业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可有可无,担心建立妇女组织影响生产经营,制作牌、资料等加重管理成本,表现出的种种脸难看、门难进、不配合、敷衍塞责的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妇干对“两新”组织组建工作存在畏难、胆怯思想,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在组建过程中,妇联干部“三顾茅庐”甚至“多顾茅庐”,但效果甚微,这是非公企业组建妇女组织的最大“瓶颈”。

二是女工管理难度大。一部分“两新”组织名存实亡,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甚至有皮包公司现象。对于相对稳定的企业,女职工的摸底难在“流动”二字,女工出现的跳槽、季节工等现象比较突出,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机制使人员进出频繁,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没有女工档案,权益保护和义务难以得到实现。同时,“两新”组织类别繁多,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业务指导上归属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这种“多娘家”的管理框架,造成了“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是开展活动难度大。一些“两新”妇女组织妇委会主任只是挂个头衔,没有相应的工资报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女职工工作;。

绝大部分企业底子薄、厂房简陋、条件差,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不容许开展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文化活动。许多女职工由于家庭角色的特点,不情愿占用休息时间参加活动,情愿多加班赚钱也不愿意参加妇女娱乐活动。

“两新”组织妇女建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建立长效动态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

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组建妇女组织单靠妇联一家势单力薄,人力、物力、财力无从抓起,必须巧借平台,上下联动,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结合实际落实建立具体措施,真正形成以党建带妇建、以工建促妇建的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在组建过程中,各镇(社区)及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班子,下设多个小组,主管领导任组长,机关干部齐参与,集中时间,深入各企业进行拉网式综合摸底调查,符合组建条件立说立建,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组建包括工会、妇委会、团委等其他群团组织,特别是结合工会、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调研,联合指导,联合督查,协调解决影响“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促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对“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力度,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一些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强势推进的舆论氛围。要通过社会宣传触动、业务培训推动、正面示范带动等方式,让“两新”组织业主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妇建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能够凝聚优秀女员工,使他们真正关心、理解妇建工作,进而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妇建工作。各镇(社区)妇干、村级妇代会主任要担当“两新”组织妇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实现“两新”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互促互赢。

三是以人为本,分工负责。“两新组织”中妇委会主任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要从管理层或一线员工中推选善于联系妇女群众,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有威信、懂管理、善协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女员工担任,尽量由“两新组织”管理层女性领导担任,通过有选举权的全体女员工通过一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积极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女工委员会主任、妇委会主任“齐头并进、交叉任职”。建立的妇委会与工会可机构分设,人员并用。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是妇委会的团体会员,工作相互支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高“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对妇联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契机。为进一步推进以党组织建设来带动妇联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今年年初市妇联在全市启动了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调研工作。4月中下旬,市妇联的调研组,又深入到岳西、望江、枞阳等县的部分乡镇、村(居)及县直有关部门,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参观、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查阅工作资料等方式,对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基本情况:全市163个乡镇、19个街道,1600个村,240个社区,均建立了妇女组织,组建率100。

%;全市县(市)区直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已建妇女组织277个,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已建妇女组织80个,建立各类联谊组织7个。

主要做法:一是争取党委重视。全市各级妇联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积极争取党委专门召开工、青、妇三个部门会议,专题研究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把社团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相关文件。二是健全基层妇女组织网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妇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基层妇联的组织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积极拓展横向基层妇女组织,成立了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在各类专业协会和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妇代会。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各级妇联积极争取与多部门联合举办各类妇女干部、妇联主席、农村妇代会主任、女经纪人等培训班。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妇联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着力提升妇联干部及女性人才应对形势的工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层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县级以上妇联干部95%为大专学历,乡镇妇联干部100%为高中以上学历。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妇联干部带领妇女致富和带头致富的本领较差、服务妇女群众的本领较弱,与新形势的要求和广大妇女的愿望尚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村妇代会主任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培训和学习不经常、不全面、不深入,工作中只能沿用惯性思维以及旧的工作方法,以不变应万变,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开展工作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受经费制约,村妇代会主任外出学习、培训、交流机会受限,视野不开拓、思路拓不展,因此不能创造性地开展一些群众满意的活动。

2、兼职比例较高,开展工作力度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因机构改革领导职数受限因素,乡镇妇联主席兼两职以上的为60%,村(居)妇干兼职的达80%,专职比例很低,在专职妇联干部中要么年龄偏大没有工作热情,要么是刚参加工作不知如何工作。因兼职较多时间精力有限,投入到妇女工作上的精力就少,重视程度就不够,工作力度也就不大,村级妇代会主任职能明显弱化,村妇代会主任主动开展妇女活动很少,大部分把精力与时间都用在有严指标、硬任务,有工资待遇、经费支持的计生工作上,对软指标弹性大的妇女工作就大打折扣,从而使有些村妇女工作裹足不前、悄无声息。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妇女工作开展的因素,据调查,全市乡镇妇联全年工作经费2014元-4000元不等,村级妇代会经费平均不足1000元,大部分经费仅够订阅妇女工作所用的报刊杂志,如若开展活动只能向政府,村委专题申请活动经费。

3、妇联系统干部交流缓慢,基层妇联工作的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妇联系统干部年龄偏大,从事妇女工作时间较长,20年以上的占1/3,交流缓慢,存在黑发进、白发退的现象。市、县两级妇联干部任职10年以上未交流的达60%。个别县(市)区妇联退休及退二线人员目前已是在岗人员的2倍。干部流动过慢,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无活力,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乡镇、村级妇女组织活动经费保障不平衡,高的为10000元以上,个别地方甚至无经费,致使妇联活动受到限制,影响了妇联职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妇女占人口一半,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伟大的生力军,妇女事业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尺度。只有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半边天”作用,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1、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支持基层妇女组织的建设。各级党委重视妇女工作,把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统一规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关键,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镇(区)妇联主席进党委,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保证。建议给基层妇女干部一些政策保护,如:修订和完善《村委会组织法》中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条款,明确在换届选举中提高女代表的比例,强调妇代会主任应当作为村党组织成员或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为妇女参政、提高农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提供政策支持。

2、创新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延伸妇联组织工作手臂,解决妇女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问题。建议在《中华妇女联合会章程》明确规定在各类专业协会、民营企业中建立妇委会,设专职妇委会主任,明确妇委会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

3、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妇女干部队伍。妇联干部的水平决定着妇女工作的水平。建议:一是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女领导干部的力度,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过程中,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任用女干部的原则;在推行竞争上岗、公选制度中要规定有女干部参与的比例;在适合女干部特点的岗位要优先安排女干部;在女性比较集中的部门和单位要优先选拔女干部;在应配未配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中出现空缺时应优先配备女干部。二是加强妇联干部的转岗、交流和使用。结合干部轮岗交流,给妇联干部换位子、压担子,使她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三是定期从应届优秀毕业生中录用一批妇联干部,以解决妇联干部来源问题;为兼职过多的乡(镇)、村妇联干部适当“减负”,使她们有更多的精力和相对独立的时间做好妇女工作。四是上级妇联要加大协管力度,认真落实任期不超过两年的规定。乡镇妇联干部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工作需要调动时,须征得上一级妇联组织的同意。

4、改善妇联的工作条件和落实妇联干部的经济待遇。建议各级政府根据经济财政发展状况和妇联工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按各地女性人口数每人每年一定标准硬性规定妇女工作经费,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拨补妇联及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经费,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为妇联开展业务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问题得到落实,享有同村主干相当的经济待遇。因村级妇代会主任也是为广大妇女、家庭服务,可推广村妇代会主任同时兼任计生管理员,既整合社会资源,又解决我市尚有20%既没有进“两委”又没有兼职的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问题。此外,由于现在进公务员队伍的渠道是定编选招,乡镇妇联干部严重不足,许多从事妇联工作的同志来源于事业单位,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事编进入妇联工作的同志,工作满3-5年后,经考核合格,特别优秀的可录用为公务员。

5、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级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宣传妇女的贡献和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妇女典型,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着重在女性特色教育上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做好调研举荐工作,针对女干部的现状、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与各界妇女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发现优秀妇女人才,建立健全妇女人才档案,主动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妇女干部。

面对新形势各级妇联要以科学创新的思维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党政工作的大局中去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整合各种资源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近期,为了解我区党组织建设情况,深入全区部分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入户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目前,城区共有基层党工委xx个,党委xx个,党总支xx个,党支部xxx个,党员xxx名。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近两年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四宜”城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和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基层党的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尽管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农村、社区干部职务补贴和激励机制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整体来看,村、社区干部待遇仍然偏低,以xx年为例,农村主干年平均岗位报酬xxx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为xxx元;社区主干平均岗位报酬家园00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9600元,明显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岗位报酬水平,同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也未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少数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高,人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部分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是农村干部的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干部“双带”能力不强,责任意识淡化,群众威信不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办法不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

(二)立足夯实基础,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三)着眼发展需求,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

(五)健全工作制度,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地区妇联:

根据文件要求,积极开展调研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于2015年成立妇女委员会,设有妇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妇女委员5名,2018年对委员进行微调补选,但未开展换届选举。截止目前为止,妇委会尚未出台制度,但出台了《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职责》,明确妇委会成员职责。

自成立以来,妇委会组织开展了“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亲子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积极与地方单位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等方式,切实发挥妇女组织作用,丰富妇女文体活动。同时,制定教育计划,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妇女同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提升妇女同志政治素养。

由于我单位工作地点分散,人员无法集中,致使工作开展较为不便。另外,与地方部门妇女组织交流较少,工作方法较为单一。

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妇女同志法制教育;参与、指导创建巾帼文明岗、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引导妇女同志积极向上;利用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妇女同志的思想动态、家庭困难等,认真做好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工作;挖掘身边典型,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妇女工作和先进典型。

建议地区妇联继续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妇女组织经验交流,切实提升妇女组织在掌握妇女思想动态、维护妇女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特此报告。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三

建设情况的。

调研报告。

中共**县委。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二是工作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只向群众要钱要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没有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重要的位置。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税费缴纳、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习,个人私欲膨胀,如**镇颛臾一村原村支书马付贤侵吞公款54500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经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满意,原来有点集体积累的村由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安期偿还债务,又造成了村的信用下降。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主要表现为:一是亏损面大。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入不敷出的村占76%。二是亏损额大。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3000多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在4万元左右,有的村负债额甚至超过100多万元。三是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单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不足2万元,如**镇的石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000元,村干部的工资都不能兑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限于土地出让金及林场、荒山的承包费,有工业项目的村很少。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前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项目,办了一些企业,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起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村办企业办的红火的不多,办垮了的不少。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结合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本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备,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换届后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县镇党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结合“百村帮扶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镇)和金融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山林、矿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支部工作目标,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从支部书记到村两委成员,都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根据各支部和两委成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乡镇党委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责权利统一,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四)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应本着“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建制、民主有序、便于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村务管理规则,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村务管理规则要突出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理顺村务各项关系。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二是建立决策机制,促进村务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促进村务按章办理。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村财务管理,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职责,作到民主公开,使村务管理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透明运作”,从“无序”管理到“按规”办事。四是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村务有序运行。进一步落实好村务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村干部任期承诺和践诺制,让村干部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和评价,落实好对村干部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把村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促使他们按章办事,廉洁奉公,从源头上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现如的发生。

(五)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党组织的执政活力。要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鼓励村“两委”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镇党委要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于放权村“两委”,努力解决对村级“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村“两委”的职能;要着力于减负村“两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高度重视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同时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让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再次是建立村“两委”分工负责制、“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两委”干部等制度,明确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实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坚持领导不包办、把握方向不旁观、保障自治不违法、支持工作不拆台,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形成“两委”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四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近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采取走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我县现状,就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苏石县地处苏东部,距市城20公里,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与安徽省铁乡和固县方镇、段集乡相邻,黄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92.3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154个居民组,农村人口1.38万人,耕地面积7847亩。

(一)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人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层人才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对基层人员的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人才流失,大量农村基层人才外流,造成我县基层人才短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县农村基层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基层人才流失问题的客观原因。

1、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部分人才外流,造成人才流失。我县平均每乡每年有1500人常年在外务工,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有近人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术,他们怀揣过硬技术到沿海城市或内地较发达城市务工经商,给所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却给家乡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

2、部分在外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刻苦钻研,学到了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人有可能带着技术和方法回乡发展。因家乡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交通、场地、劳力、税费等,不愿回乡创业,回归工程十分艰难。

3、一些学有所成的大中专毕业生,追求大中城市的优越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不愿回乡搞家乡建设。家乡的住房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生活单调、小孩入学难等诸多因素,对其没有吸引力。再者公务员身份难以解决,凡进必考,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4、由于费税改革,县乡村两级收入较少,特别是村级“三提五统”取消后,每村仅靠25000多元的财政补贴,村干部工资发放困难,部分40岁以下的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难以坚守清贫,辞职外出经商或务工,不同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

5、乡镇七所八站工作人员,他们各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工资难维持/家属下岗,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岗位,抛妻别子,远走他乡。

(三)存在的问题。

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较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市场的配置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人才纳入竞争之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相对较好人才,包括部分干部、职工、农民,往往以此为资本,居功自傲,与政府讲条件,要位置,稍不如意,便以此相要挟,炒了政府的鱿鱼。其二,别的单位,如上级单位或其他的企事来单位,当其内部人才出现空缺时,便对我单位人才虎视端端,以高薪厚禄等手段,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将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挖走。第三,县以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局委,经常招收公务人员,人往高处走,一些符合条件的拔尖人才,勇跃报考,一考就成,谁也不敢阻拦,无可奈何被上级钓走。

2、用人机制的弊端影响人才队伍的健全。

政府的用人机制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明朗的阳光也有其阴暗的一面,用人唯亲或用人失察时而有之。一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往往不被重用,千里马无缘伯乐。相反,一部分纨绔子弟、绣花草包,不学无术之人,利用其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不良优点,往往赢得上级的青睐,被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挫伤了真才实学者的积极性,愤而走之,二来贻误了工作,给县乡村两级组织带来不利后果,形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1、以情感人,留住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县村两级组织,应扑下身子,拿出一颗真诚的'心,留住人才。一是实事求是告知人才对象,家乡条件虽苦,但要以艰苦朴素的精神,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舍弃他乡他单位优厚的条件,留下来一块共同奋斗。二是尽最大努力改善现有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留住人才。三是给现有在乡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能力空间,解决其身份,给其适当位子,人尽其才,配套其工作环境、工作所需资金、器材等,发挥其最大潜能。四是提供平等竞争平台,能者上,庸者下。上者给以相关位子和待遇,下者给以重新竞争机会,让其感动,为我效力。

2、利用政策,招来人才。

一是利用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涉农人才政策,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发挥优势,协助村“两委”发展村域经济,搞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优化环境,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吸才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吃亏,敢于让利,谋求“双赢”,树立安才、亲才、护才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别人图利益,我们图发展。三是多措并举,让现有人才招来人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边远穷地区,条件虽苦,但苦中有乐,扎根山区,也能实现人生的理想,有些现有人才已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让这些思想已认识到位的人才,多方联络,跟踪追击,让他们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来。

3、改善条件,稳住人才。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五

目前,根据党中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xx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xx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xx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和加快发展的任务,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三个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壮大村级收入、规范村级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实责任、增强吸引力、健全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明确责任主体,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落实责任。

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引起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重视。要从教育引导、典型宣传和示范带动入手,以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和具体典型的说服力,使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指导,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落实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从而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工作的开展。抓落实,就要明确责任。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明确要求,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一责任自然包括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党委要按照村干部一职一备的要求和年轻干部“四化”标准,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建工作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一是完善档案,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实行定期考察、动态管理,既要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村党组织要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具体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工作推出三名以上后备干部,指定专人培养,分配具体任务,严格管理考核,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村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在壮大村级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

有稳定而雄厚的经济收入作基础,才有可能把村级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以生机蓬勃的事业吸引优秀青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让青年人在壮大村级经济中唱主角,抓好引导、帮扶和激励,把越来越多的既有办事能力、又有良好品质的青年人吸引过来、汇聚起来。一是启动“创业工程”,把村级经济搞活。我市在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把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标准。乡镇党委要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团员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发家致富、实现理想不只是外出打工一条路。比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搞活物业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创造有利于后备干部成长的环境氛围。我市相公庄镇桑园村大胆启动村办企业改制,将8家集体企业全部改为民营企业,建起了1xx年在集体及私营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既经受了锻炼,也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如年轻的村委委员翟建龙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全村工业总产值xx年达到3亿元,xx年可实现3。5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首强村。二是启动“帮扶工程”,为村干部创业引好路。在这一方面,我市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建特派员制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1277名党建特派员构筑起三级帮扶工作网络,25名市级领导干部下到22个乡镇驻村蹲点,310名市直部门下派干部派驻到109个后进村,942名乡镇党建特派员包驻全市908个行政村,强班子,抓发展,促稳定,形成了帮扶基层的.强大合力。在帮扶主体上,采取市直部门帮、乡镇政府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在帮扶手段上,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帮扶等多种方式。一年来,三级党建工作队共帮扶贫困户327户,帮扶资金、物资计10万元,帮助修路、打井、改造电网的投资达到530万元,新建和扩建奶牛小区6个,引办项目5个,总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更新的活力,从而加快了农村发展速度。三是保障财力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要结合农村实际,给予村干部相应的经济待遇,以有效的形式保障其工资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并健全村干部退养安置机制,解决其后顾之忧。今年,章丘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对村党组织书记从职责条件、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工资待遇、退养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市财政承担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津贴,做到按月发放,持卡领取。并实行工资待遇最低保障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260元,村级收入不能予以保障的由乡镇(街道)财政予以支持。对于连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xx年以上或年满55岁的,按照一定程序办理退养手续,享受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待遇。这一举措,激发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市委下发了《关于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行定额补助的通知》,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80元,确保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从根本上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创新工作措施,在规范村级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机制。

规范选拔程序。一是扩大“选”的范围。按形势发展要求和班子实际需要,把致富能手、站所工作人员、复退军人、回乡学生、企业骨干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遴选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落实“推”的办法。我们提出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两个基本条件和年龄40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两个参考条件,并指导基层组织根据班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表格或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广纳意见,推出群众满意的后备干部。三是实行“考”的制度。通过考试确定人选,并通过日常跟踪考察、工作考核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真正使敢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完善推选、公示、考核、使用“四步”选拔程序。多种方式培养。一是以乡镇党校为基地,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觉悟和驾驭村级工作的能力。二是以乡镇站所为基地,进行挂职培训,让村级后备干部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社会、参加实践,提高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加快成长步伐。四是建立培训基地,进行专项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的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增加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增强创业本领。今年,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从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情出发,建立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章丘市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6处示范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示范点,从山东农业大学和知名企业聘请了6名科研人员,从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聘请了16名科技人员定期从事技术指导和教学。现在的规模每期可培训xx年轻后备干部的欢迎。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后备干部建档立卡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杜绝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健全了后备基本情况、实绩档案等基础资料,更注重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包括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致富及帮带情况、外出管理等内容,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选人、育人、用人的各个环节。文祖镇以“注重公认、规范管理”的原则为指导,每年结合民主评议村干部,发动群众公开推荐后备干部,村支部严格考察、研究后确定人选,并报镇党委备案,每半年对村后备干部进行一次鉴定,一年一次考核,及时调整补充人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察,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了后备干部队伍鲜活的生机。做好备用结合。要坚持递进培养的原则,建立备用结合制度。通过实践加强锻炼,使其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尽快成熟起来,全面增长才干,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然后再按班子要求和各自特长,通过推荐和选举逐步走上两委干部岗位,形成村级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刁镇实行了村支书储备制度,制定选拔标准,履行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通过、党委考察确定三项程序,落实了跟踪联系、参政议政、定期培训三项制度,今年换届后,“能人”书记已占到70%以上,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力量。全市各乡镇党委、街道工委也正在探索实行“双培”机制,即把农民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把党员和后备干部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六

20xx年以来,我县政法机关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坚持把党建、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着力提高基层政法干警素质,为保民生、保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人员结构。全县现有政法干警xx人(男xx人,女xx人),其中法院系统xx人,检察系统xx人,公安系统xx人,司法系统xx人,中共党员xx人,占xx%。有基层公安派出所x个,乡镇法庭x个,公证处1个法律援助中心x个,司法所x个。

(二)年龄结构。在全县政法干警中,30岁以下x人,占总数的x%;31岁至50岁x人,占总数的x%;51岁至60岁x人,占总数的x%。

(三)文化结构。大学本科及以上x人,占总数的x%;大学专科及以下x人,占总数的x%。

(四)政法委建设不断加强。政法委机关现有行政编制为x名,工勤编制x名,在岗人员x名。20xx年初,县委给政法委增加x名行政编制,选调了x名工作人员。加大经费保障,20xx年落实政法警衔津贴,县财政每年落实平安建设专项经费x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班子的组织建设。政法机关在选拔班子成员上注重选贤任能,把群众满意和有能力的干部配备到领导岗位。20xx年以来县委为政法机关选配副科级以上干部x名,班子及中层领导得到加强。二是加强班子的廉政建设。政法机关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法院系统在廉政建设中采取组织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等多方位的监督办法,取得较好成效。三是加强班子的作风建设。注重坚持民主集中,发挥班子作用,提升整体素质。围绕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大学习、大讨论、三聚焦三整治一评议、大走访等活动,狠抓干警作风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使干警保持了比较过硬的思想纪律和工作作风。

(二)端正执法思想,强化服务意识。一是增强理想信念。全县政法机关把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结合政法干警工作实际,通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xx等主题教育,把思想教育同工作实践相结合,坚定干警的理想信念。坚持讲党课、作辅导,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基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强化职业道德。全县政法组织针对自身业务工作特点,开展了以增强党纪、廉洁勤政和执法为民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意识。三是促进服务提升。实施一村一警,强化为民服务。在全县xx个村(社区)建立法官、检察官、法律、警务工作室x个,入户走访xx余人次,开展法制宣传x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x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x万份。公安机关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省厅x类x项便民利民措施,严格落实首问首接责任制、一次性书面清单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预约服务制和上门服务制,有效解决了业务办理中不公开、不透明、态度差、效率低等问题。

(三)深化教育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全县各级政法机关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以提高政法干警专业技术水平、拓宽知识面为重点的专业知识培训。法院系统利用新的法律法规实施之机,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每年开展多项法律业务考试、书记员业务培训、法律文书评比、庭审观摩等活动,并将考试成绩和参加培训情况记入法官干警考评档案中;检察机关针对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了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实施青年干警成长套餐,对新进人员实行十步培训法;县公安局开展了法制员培训、执法办案系统培训、办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培训等培训班,举办了业务技能比武竞赛活动,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实战能力进一步提高。司法局对新录用的司法助理员分批进行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让新上岗人员尽快适应工作需要。20xx年以来政法系统举办、参加各类培训班xx余期。举办了xx同志事迹报告会,组织广大干警参与全县广播体操比赛、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深入开展一村一政法干警两学一读、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改进了作风,提高了队伍素质。

(四)坚持从严治警,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建立学习谈心制度。政法机关都建立了学习谈心等制度,通过周一例会集中学习、组织谈心谈话会等形式,加强内部沟通交流,确保队伍思想稳定。二是加大明察暗访和监督工作。县委政法委坚持在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加大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力度,20xx年以来发现安保执勤xx及警风警纪问题xx个,责令限期整改xx个。县公安局强化督查力度,编发《督察通报》,共发现x类x个问题,整改x个,责令写出书面检查x人,批评教育x人,提出督察建议x条。三是严查队伍违法违纪问题。20xx年共诫勉谈话x人,查处民警违纪案件x起,并移交县纪委给予警告处分。三是坚持从优待警,关心干警生活,认真落实干警警休假、体检等措施。四是加大执法监督。全县政法机关进一步推进了警务、检务、审判公开,以公开促进公正。县法院建立完善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新聘请任命人民陪审员x名。县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司法组织也都分别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进一步增强了政法机关执法工作透明度,提高群众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满意度。20xx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表明,xx县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xx%,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政法队伍群众满意度县法院、检察院位列全省第x名,县公安局、司法局全省第x名,位列全市前茅,全县政法队伍群众满意度连续保持了上升态势。

三、

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县政法队伍建设是好的,但必须看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新要求还有差距,在政法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警力配备不足,队伍不够稳定。日趋繁重的工作任务与严重短缺的警力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存在警力不足、业务部门人员短缺、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近年通过招录、调入等方式,新进大批年轻干警,政法队伍人员配备情况虽有所改善,基本上是以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带领年轻干警开展工作。县检察院业务人员人数少,人员老化,年轻干警缺乏工作经验,各科室人员配备不足,缺少业务骨干,一定程度影响检察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执法办案工作效能降低。县法院资深法官人数较少,先后有x名老法官未到退休年龄,政策性离岗或过早的退出了一线审判岗位,而年轻法官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年龄结构问题,法官断层问题依然存在。存在体制上进口不活,出口不畅,进人难、留住人才更难的问题。处突、维护稳定任务重,执法压力大,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下降。社会要求高,致使部分干警想方设法调离工作岗位。

2、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滞后。基层司法所编制少、人员少。全县x个司法所,平均一所一个专编,与上级最低要求每所2-3名工作人员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陕西紫柏律师事务所(xx县法律援助中心)只有x名律师人员,专业法律服务队伍人员较少。县司法行政队伍普遍存在法律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系统在编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xx人,但多数是成人教育半路出家,法律知识不足,影响了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县加大了教育培训的力度,想方设法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但是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还比较薄弱,抓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足,对干警的思想动态和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情况了解不多,对如何搞好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新办法、新招数不多,针对性、时效性不强。

4、队伍素质与执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少数干警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和实干精神,奉献意识淡化,工作缺乏热情,职业荣誉感逐渐淡化,办事效率低,表现出作风散、懒、慢、工作马虎应付现象;少数干警有执法不严、办案不规范,违反办案程序等问题发生;部分干警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四、对策建议。

1、深化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提高干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的根本举措,更是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一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政法队伍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真正使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二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必须积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坚持把学习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务必把集中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xx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把开展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常抓不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三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政法部门要从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思想深处查找问题,从宗旨意识的高度剖析问题,从对党的事业危害上解决问题,认真解决政法干警执法作风和执法不公等问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2、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政法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关键在于要加强组织领导。一要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积极争取为政法部门增加人员,解决人员特别一线办案人员短缺问题。配齐政工部门人员,做到专人专用。二要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有计划地组织政法委各部门班子成员参加培训班,健全领导班子学习制度、班子议事决策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决策的科学、民主。三要加大法律服务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基层司法专编,充实司法专业人员,拓宽司法宣传服务渠道,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保障。四要采取有力措施为政法干警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坚决维护政法干警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3、坚持从严治警,加大政法队伍的监督管理力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是政法工作不断创一流业绩的可靠保证。一是要在监督制约机制、手段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执法执勤、服务群众和内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纳入督察的范围,实时、同步、动态监督,确保执法权力运行到哪里,督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二是要突出督察重点,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要把纪律作风整顿和教育制度化,从开展思想教育入手,加强对干警遵纪守法教育。要重点查处漠视群众疾苦、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职责不作为的案件。要及时发现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对民警出入娱乐消费场所进行明查暗访,确保队伍不发生问题。

4、强化主动服务,提升政法队伍公信力。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要务,是最大的大局。一是要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自觉把政法工作置于当地的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安排,坚持并指导政法各部门,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来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培训向政法部门领导和干警宣传、灌输强化主动服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做到在思想上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在行动上落实服务发展的工作举措。二要教育广大政法干警要善于维护群众的利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房屋拆迁、土地征收方面的问题不断增多。因此,一定要教育基层政法干警在办案工作过程中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注意尊重、保护群众的权益,严格执法,坚决制止一些部门、干部利用权力到处向群众伸手牟取部门和个人利益,随意侵害群众的利益,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三是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企业与部门共同协作、齐抓共管的综治工作机制,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在当地的一些重大项目建设上,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配合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有效降低项目实施的维稳风险,促进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5、落实从优待警,加强对政法部门的保障力度。关心干警身体、待遇、生活和进步,让干警有干头、有劲头、有盼头,各项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氛。每年定期组织干警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积极组织干警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二是积极创造从优待警的条件。将落实政治和经济待遇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司法保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及时解决干警的职级待遇,经常过问干警生活中的冷暖,对于较困难的干警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帮助,使干警切身体会到组织的关怀,不断提高从优待警内容。三是营造崇尚实干的良好氛围。要真正把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人员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做到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不断完善对政法部门中层单位及中层领导班子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推荐、提拔任用、评选先进结合起来,形成制度,认真坚持。

6、贯彻上级最新精神,着力打造平安xx。20xx年紧紧围绕建设平安xx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法治思维、改革创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平安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精美富强,宜居和谐xx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全面推进平安建设,提高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政策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提高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破解导入难、纠错难、终结难,确保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有效解决。三是进一步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和应用。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全面落实广场、车站等重点场所的网格化巡逻力量,完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点部位的内部安全防范机制,提高整体防范水平。坚持专项打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建立对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常态化打击整治机制。强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实战应用,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平安建设的核心战斗力,提升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四是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和过硬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明晰政法部门职能职责,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切实担负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加强政法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推动政法工作。切实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提高全县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不断提升政法队伍满意度。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七

佳木斯市辖6县(市)4区,71个乡镇党委、957个村级党组织,共有农民党员23485名。近年来,市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村级班子、实践载体和活动场所建设,提升了农村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开展“五项工程一个攻坚”(即,“融入型”党组织全覆盖工程、“五环·八步”工作法基层民主建设工程、“百部联百村”统筹城乡资源工程、“特色党建”品牌创新工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攻坚战),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下面,将我市农村党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全面推行“五环·八步”工作法,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从20xx年开始,市委积极推行村代会常任制,探索实践以村党组织、村代会、村委会为基本组织架构,以“八步工作法”为基本工作规程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构建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并监督、村委会落实的村治新格局,还权于民,取智于民,聚力于民,促进了工作,推动了发展,维护了稳定。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834个村推行了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7%。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过程中,各村级党组织在民主推选代表、组建村代会机构、明确议事范围、规则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权责明晰、决策民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村级组织工作规程,全面实行“八步工作法”,推进了民主治村行为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一是集民意。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积极深入农户倾听民声,收集群众对村级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以提案的形式向村党组织反映,使村党组织和村代会决策的事项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二是定议题。村党组织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归纳梳理,对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合理、集中的意见建议,由党组织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初步方案,并推荐为村代会研究决策的议题。三是征意见。以召开党员大会的形式,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征求村民代表及其所联系户的意见建议;以征求意见卡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征求村里德高望重、熟悉村务管理的老干部、老党员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积极作用。四是审议案。召开支委会议,根据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形成初步议案;组织召开由有关专业人员参加的论证会,对初步议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召开“两委”联席会议,对初步议案进行修改、审定后,形成最终议案,提交村代会讨论决策。五是成决议。由村代会主席召集并主持村代会,到会代表必须达到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村代会主席通报议题和议案,代表充分讨论酝酿,集中多数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议案后,由村民代表对议题逐项进行投票表决,经过到会代表的三方之二以上同意,形成最终决议。六是广示之。每次村代会结束后,分别利用广播、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向村民公开,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公示过程中,既公示有代表签字的决议结果,也公示决议形成的过程,把民主决策的每个环节都置于党员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七是抓落实。村委会按照村代会决议研究落实措施,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提交村代会审议通过后,根据分工和责任推进村代会决议的落实。各地结合实际,明确了村民代表的职责和权限,促使他们履行宣传、落实村代会决议的义务。八是严监督。建立决议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党组织和村代会汇报决议执行情况,主动接受村党组织和村代会监督;选派资深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全程督查,保证村代会决议落实到位,取得明显效果。同时,我们按照“简便、管用、绩效”的原则,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推选、村代会主席选举、代表考核奖惩、村民代表联系和走访农户、民情提案和质询、议案通报和征求意见、议案论证、重大事项票决、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实现了民主治村的制度化。通过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全市农村形成了以章理事、以制治村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了农民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村民代表参与民主议事的热情空前高涨。20xx年,全市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9280条,召开村代会4034次,议成各类事项3576项,比20xx年多议成2417项。

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乡村民主衔接配套,实现乡级组织民主执政。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富锦市所属乡镇党委探索实践以“提、定、干、评、考”为核心的“五环工作法”,形成了群众提事、党委定事、政府干事、社会评事、组织考事的民主管理机制,有力地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一是群众参与提建议。党委建立广泛畅通的民情收集和反馈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深入基层走访、开展专题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开通民情热线、代表委员提案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将群众企盼的急事、实事、难事征集上来,将符合实际、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建议征集上来,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对需要贯彻落实的上级政策和决策,党委首先制定初步建议方案,坚持问计于群众,纳谏于群众,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后,再提交党委讨论决策。二是党委科学定决策。党委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汇总,对涉及经济建设和群众利益的重大改革、重大决策、重大民生事项以及重大发展战略,坚持每季度或随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议,采取确定议题、深入调研、公示论证、决策决议“四步决策”法,实行民主票决,决议及时公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保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三是政府实施干实事。决策形成后,由政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党委决策进行逐项分解,明确工作标准、工作时限和工作责任,认真研究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实施专项推进。在工作方案的制定中,吸收党代表、人大、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广泛参与;在工作落实上,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全程跟踪推进,保证各项重点工作符合民意、取得实效。四是社会监督评优劣。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程等贯彻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对实事项目和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党委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和阶段总结会,听取工作落实情况,通过组织群众质询和填写测评票等方式,对各项工作和相关事项的完成情况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并将群众监督意见作为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五是组织考核问实效。加大对决策落实情况的监控力度,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绩考核办法,将确定的实事项目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中,实行契约化管理。综合运用月督查、季通报、半年综合分析、年终总评等多种督查监控手段,推进目标任务实现。目标考核结果在《富锦考核网》上向社会公布,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奖励诫勉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我们将科学总结这两项工作的做法,借鉴“四议两公开”经验,制定《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中深入推行“五环·八步”工作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的体制机制,发挥乡村两级民主的联动效应,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在乡镇层面全面推广以“群众参与提建议、党委科学定决策、政府实施干实事、社会监督评优劣、组织考核问实效”为主要内容的“五环工作法”,进一步加快乡镇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进程;在村级层面不断完善“八步工作法”的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健全合法民主、完整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民主管理典型库,树立一批为民当家作主的先进典型,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促进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向纵深发展,确保20xx年底覆盖面达到90%以上,逐步实现全面覆盖。

二、实施“融入型”党组织全覆盖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从20xx年开始,市委积极探索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人经济、劳务经济中组建党组织的途径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有效的融入机制,提高党组织的“融入”能力,以支部加协会、支部加合作组织、支部加专业基地和支部(党小组)加致富联合体等四种类型为主要形式,采取党组织领办直接融入、建立组织自然融入、外派内育渐进融入、临时定责跟踪融入四种融入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符合条件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全部建立了“融入型”党组织。这些党组织努力在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营销等方面为经济组织提供服务和支持,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村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程。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村各类新型经济组织2189个,建立“融入型”党组织956个,下派党建指导员1233人,吸纳农民党员4631名。

今年,为了切实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市委下发了全市《关于进一步深化“融入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把“融入型”党组织建设做为全市党建工作的总牵手,以构建基层党组织全面有效、融入协调的工作体制为目标,以组织融入、工作融入、活动融入、机制融入为主要内容,采取项目式推进,工程化管理的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融入能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融入成果,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机制更加科学缜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把党的组织融入各个领域。以实现党组织全社会覆盖为目标,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积极探索完善适应不同领域新情况新特点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建立党组织力度,积极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重点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上取得突破,探索成立全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格局,确保年底前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并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加强“融入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工作方法、活动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促使“融入型”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把党的工作融入中心任务。围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制定《基层党组织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职能和责任。深入开展“发展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树立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明确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细化促进科学发展的措施,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机制,制定评比标准和考核细则,每两年命名表彰一次。积极引进党员群众评价机制,开展“一述三评”活动,基层党组织每半年向上级党委和党员群众进行一次党建述职,重点汇报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接受群众评价、党员评议、组织评定,由上级党组织根据党员和群众评议结果,确定党组织服务发展工作的等次,并与党组织及其成员评先创优挂钩。三是把党的活动融入全体党员。以充分发挥各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贴近行业实际、党员喜爱、群众欢迎的组织生活内容和活动方法,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服务承诺”活动,积极设定党员服务岗,明确岗位职责,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个人特长认领岗位,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定期对承诺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切实提高活动实效性,努力扩大党员参与面,解决农村党员无职、社区党员缺位、“两新”组织党员缺岗、事业单位党员无责等问题,消灭党员参与活动的“空白点”。同时,进一步抓好已有载体的提档升级工作,全面深化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四培养工程”、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党员、“双培双推双争双保”、“四创建一走进”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争先创优的成果。四是把党的机制融入统筹格局。以构建统筹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目标,创新促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区域基层党组织、党的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协调发展的工作体制和方法手段,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资源均衡配置、组织互帮互助、党员动态管理、基层民主自治等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党的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局面,实现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共赢,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深入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去年以来,市委组织全市中省市直部门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以党的组织体系联建、党的组织活动联搞、党的建设资源联享、服务党员群众联办、城乡全面发展联促为主要内容的“百部联百村”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百部联百村”活动,今年我们制定下发《佳木斯市全面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的通知》,把活动延伸到各县(市),积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一是党的组织体系联建。打破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传统模式,按照“有利于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有利于促进党内和谐、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要求,组织省市县(市、区)直机关部门党组织与全市农村党组织按照一对一或多对一结成联动对子,并采取联建或合建的方式建立跨城乡的横向联合党组织,要求联动单位党委把联动村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日程之中,统一谋划、统一实施。联动双方在一个党组织内谋划工作思路,在一个目标下制定工作措施,共同制定联动方案,共同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已有1012个中省市县(市、区)直机关部门党组织与联动村党组织完成对接,准备联建、合建党组织822个,做到一个联动党委一个农村远程支部。二是党的组织活动联搞。依托城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鼓励联动双方共同制定学习教育规划,共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共同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一方面,机关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文化素养好、政策理论水平高的优势,利用学校课堂、农技推广站、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加强对农村党员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农村党员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实践锻炼平台作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乡村农户,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状况,开展各种实践体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联动双方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47期,培训人员25300余人次,上党课200余节;各联动单位先后走访村民11000余户,组织各种体验活动352次。三是党的建设资源联享。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力度,促进党建资源优化配置。每个联动单位选派一名处(科)级后备干部到联动村蹲点工作、挂职锻炼,与村党组织共同解决发展难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各联动单位积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帮助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公条件,为村民捐赠科技书籍,组织技能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目前,各联动单位已派出914名处(科)级后备干部到联动村任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驻村工作人均100多个工作日,解决各类纠纷1400余起,协调解决生产资金546万元,提供政策咨询1180余次、技术指导798次,传递各种科技致富信息3010条,捐赠科技书籍16000多册,帮助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近1.3万人,资助贫困学生227名。四是服务党员群众联办。市委组织部通过多种渠道先后筹集资金150万元,与基层党委按照1:1资金匹配比例建立了“困难党员创业扶持基金”,帮助有创业致富愿望和劳动创业能力的生活困难的农民党员发展项目,自主创业,目前已通过创业基金扶持联动村困难党员153名。各联动单位党组织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对一帮扶,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多对一帮扶,先后结成帮扶对子1.2万个。各联动单位充分发挥机关部门接触联系面广、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千方百计为农村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为联动村送去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卷柜等办公设备,较好地改善了村里的`办公条件;有的发挥自身特长、协调相关部门争取立项资金,帮助联动村规划建设村屯巷路、办公室、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帮助改造危房、安装路灯、翻盖厕所、清运垃圾,积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活动开展以来,各联动单位投入资金和物品价值1400万元,为困难群众办实事1.2万件,帮助建设村级活动场所32处。五是城乡全面发展联促。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联动互助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各联动单位在与联动村对接后,摸清了联动村基本情况、产业状况、发展方向,并与村党组织共同谋划发展措施,立足区位优势和人力优势,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模式,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之路。目前,各联动单位已经为联动村谋划完善发展规划、发展项目1575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3个,培育特色产品村220个。

四、认真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市委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财政局、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市卫生局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推进力度。一是深入调研摸底,合理制定方案。由市委组织部主管部长带队,深入6个县(市、区)、17个乡镇、30个村屯,采取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个别谈、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专题调研,掌握离任村干部的基本情况,为落实激励保障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先后两次召开由相关部门领导和各县(市、区)县委书记、组织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去年10月,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佳木斯市关于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工作报酬、待遇稳定增长、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表彰奖励、离任补贴、政治成长、培养关爱、公开监督、责任落实、工作协调等12项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考虑到仅连续任职不满10年或累计任职不满15年的村党组织书记就达到2896人,一次性离任补偿金额达到1042万元,村委会主任、村文书基数更大。我们根据各县(市、区)财力状况,规定村干部的一次性离任补偿,可依据实际制定年度计划,逐年发放,原则上从20xx年起利用5年时间全部兑现。二是强化目标管理,提高报酬标准。按照省委要求,全面实行村干部结构化岗位补贴,村干部补贴由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组成。各县(市、区)委强化村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制定《村党组织书记星级管理考核办法》,实行村党组织书记目标责任制,村党组织书记与乡镇党委签订目标责任状,把全年工作绩效分为从一星至五星五个等次。年终,通过组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投票评议、党支部书记述职、与党员、村民个别座谈、党委综合评价等方式,确定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工作实绩考核星级等次,按照星级兑现村书记和村主任绩效工资。目前,全市村干部结构化补贴全部兑现,基础补贴达到5500-7000元,绩效补贴达到2800-7000元,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离任补贴正在有序发放。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责任落实机制。市委将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工作不达标的党组织,不能被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委和“五个好”乡、村党组织。落实县(市、区)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定期通报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进展情况,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引发干群矛盾的党组织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建立健全了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公开监督机制。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公示制度,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年限采取村党组织初审、乡镇把关、县(市、区)组织部门审核的方式认定,并把村党组织书记的任职年限、补贴标准、补贴发放、表彰奖励、考录招聘等情况作为乡村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定期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积极拓宽优秀村干部的政治成长渠道,制定了《佳木斯市部分乡镇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在富锦、同江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录乡镇公务员5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工作在全市铺开。

省委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解决了村干部生活、工作、离任的后顾之忧,增添了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但在工作中,各地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村级运转经费仍然偏低。从调查情况看,每个村7-10万元的转移支付标准,除去村干部补贴、离任村干部补贴、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后,一般剩余在2万元左右,相对日益繁重的环境、绿化、卫生防疫等新农村建设任务,以及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二是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目前,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在试点阶段,今年我市将在市郊区、富锦市开展试点工作,年底前其他县(市、区)的村干部还不能及时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三是村干部政治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尚在探索阶段,一些配套制度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些县(市、区)乡镇空编、县直超编,受编制整体调控限制,无法开展考录、选聘工作。

建议: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逐年稳步提搞农村转移支付标准。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范围,尽快实现村干部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建立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长效机制,每年从村干部中考录、选聘一定数额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五、强力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重要保证。

我市是农业主产区,乡村经济相对薄弱,村级债务较重,全市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相对较多。为此,市委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坚持常抓不懈。一是加大村级活动场所项目建设力度。上一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全市共有143个村列入中省补贴计划,争取中央和省投资517万元。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整合政策资源和扶贫力量,实行“多条腿走路”,采取“市县(市、区)补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村里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新建、购置民房改造、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维修等方法,加大新建和维修村级活动场所工作力度。市、县、乡、村共自筹资金3083万元,完成393个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改建任务。同时,积极开展设施配备工作,配齐配全了办公用品和电教设备,做到了“八有”,为开展农民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意见》,明确资产产权归属,村级活动场所所有权为县(市、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或乡镇财政分局,产权证由县(市、区)组织部门统一办理,县国有资产管理局、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制度,县(市、区)委对村级活动场所不定期抽查,乡镇党委每年开展两次检查,对管理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切实加强了对活动场所固定资产的监管。村“两委”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和安全防火制度,指派专人负责抓好日常维护和供电、供水、取暖、防火、防盗、保洁等工作,保证了活动室的完整和安全;建立了活动场所设施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做好登记备案。三是充分发挥好村级活动场所综合作用。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员、农民培训、群众文化活动和信息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村级场所综合功能。充分发挥群众议事中心作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策村级重大事务,推进了村务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员活动中心作用,深入开展“三会一课”、集中轮训、形势报告、专题辅导等活动,提升了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中心作用,采取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授课、组织致富能人介绍经验、开展远程教育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教育,提高了农民致富能力;充分发挥文化娱乐中心作用,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乡风文明;充分发挥信息传播中心作用,及时公布农产品需求、新项目推广、科技、市场、劳务等信息,使广大农民及时获得致富信息,促进了农民增收。各地还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基地,建立了为广大农民提供农资、农技、农贷、农机、农畜、农情服务的“六农”服务超市,为农民开展系列服务,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今年,我市共有216个村级活动场所列入中省计划,另外还有86个计划外村级活动场所需要建设。从测算情况看,目前我市农村房屋平均建设成本每平方米普遍在1000元以上,按每个村级活动场所上级投入6.75万元计算,建设90平方米资金缺口在3-4万左右,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时间紧、困难多、工作重。为此,市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定下发《佳木斯市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落实责任,合力推进,坚决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攻坚战,确保年底前全面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一是明确责任,落实建设任务。市委把村级活动场所任务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之中,完善相应的考评机制,实行党建目标一票否决制。落实县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未完成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问责。二是多措并举,落实建设资金。在用好上级资金的基础上,突出县级财政在活动场所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重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落实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650万元;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医疗卫生、农村文化等政策,凡是到村项目一律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倾斜,将资金捆绑用于活动场所建设,共落实村级活动场所项目21个,申报待批项目46个;集中市、县直部门优势力量,为每个无活动场所村确定2-3个帮建部门,本着“有钱给钱,有物给物”的原则,在资金、建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乡村建设村级活动场所的积极性,通过经费挤一点、社会捐一点、出工省一点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三是强化督查,确保工程进度。市委成立专项推进组,建立工作台帐、项目月报、季度小结、半年推进、情况通报、不定期巡回检查等制度。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下督办单等形式,强化村级场所建设督查推进工作,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六、抓好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不断优化村级班子结构。

我市20xx年、20xx年分2批安排省派大学生志愿者82名,其中从事农村村务工作的32人。从20xx年开始,我市共分4批,培养“村来村去”大学生187人。截至目前,共有95人在村工作,其中省派大学生24人。20xx年,我们认真落实省委《关于黑龙江省20xx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方案》、《关于20xx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方案》,市委成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市教育、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市选聘工作协调联络办公室,制定了具体的选聘方案,严把报名关、考核关、公示关、选聘关,使选聘工作规范运行、阳光操作,真正把有志向、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毕业生选拔出来。全市共有7名优秀大学生被选聘为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并及时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标准兑现了工作、生活补贴。同时,争取5个项目生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职位,为大学生村官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激发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强化培养,提升能力。针对高校大学生缺乏“三农”知识和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深入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工程,制定了三年培训规划,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依托党校、农广校、新农村实践示范培训基地和“融入型”党组织示范培训基地,通过集中办班、岗位培训、脱产轮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大学生掌握党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知识和种植养殖技术的水平;安排大学生参与党员服务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农民代理服务等活动,参与处理重要村务,协助村干部开展工作,并把他们上挂到乡镇机关、站、所和非公有制企业,使其熟悉情况,积累工作经验,促其早日成熟。全市共有67名大学生到乡镇站所挂职。各县(市、区)还抽调涉及农部门和乡镇优秀干部,采取结对子的办法,对大学生进行传帮带,经常给他们提要求、教方法、指路子,有意识地安排大学生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加强实践锻炼。对各方面素质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意识地安排他们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尽快积累和掌握担任领导工作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目前,共有4名优秀大学生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二是妥善安置,规范管理。我们在安排大学生服务地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大学生的专业和特长,以及本人意愿,按照专业对口优先、党员优先、学生干部优先、本科毕业生优先的原则,为他们合理确定了服务工作岗位。为了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我们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工作交流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或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交流。县(市、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定期与大学生谈话交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不断成长进步;大学生每半年向县委组织部、所在单位党组织作一次书面思想汇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实行县(市、区)委监督管理、乡镇党委直接管理、县直单位党组织协助管理的三级管理制度,县(市、区)委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档案,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汇报交流、定期述职、年度及任期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大学生兴村计划扎实推进;乡镇党委健全完善学习、例会、考勤、考核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关县直单位充分发挥指导帮扶作用,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协调、资金支持、技术帮扶,促使大学生村官能干事,干成事。建立考评激励机制。以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为重点,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制度。乡镇党委与大学生村官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把目标完成情况与大学生政治、生活待遇相结合,把年度考核作为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干部队伍、选拔公务员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重要依据,增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三是落实政策,关心扶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在生活给予特殊照顾,做到“三个到位”。即,政策落实到位。按照省委安置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要求,优先落实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补贴这些大学生的交通、住宿及工作经费。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各地为“村来村去大学生”支付每月800-1000元补贴。生活关心到位。各县(市、区)和乡镇建立了大学生联系制度,把各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协调联络办公室的电话以联系卡的方式发到大学生手中,有困难随时反馈,及时解决。创业扶持到位。各县(市、区)把到村工作的大学生纳入“四培养工程”进行重点培养,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统一制定了优惠政策,在贷款、税收减免和科技服务、就业培训及资金互助等方面给予倾斜,优先扶持大学生发展农业示范项目、示范基地、优良品种种植、特色养殖等项目。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解决了村干部队伍日益老化,村级干部来源不足、后继无人的问题,村“两委”班子年龄和文化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任村官之后,发挥他们的个人专业所长,深入农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从“凭劳力种田”向“靠科技致富”转变,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培养使用不到位。虽然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但大学生的培训工作还不够系统,少数乡村还没有把这些大学生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和使用。二是待遇落实不到位。大学生村官报酬虽然参照公务员待遇,但养老保险、政治发展等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村来村去”大学生每月只有800-1000元补贴,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不愿回村工作。三是作用发挥不到位。由于村务工作纷繁复杂,大学生缺少实际经验,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办法不多,一些村务插不上手,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岗前培训和岗后指导。对新聘任的大学生村官举办岗前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观看录像、组织座谈等形式,重点进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农村“两委”主要工作职责、农村党的建设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培训。把大学生村官纳入乡村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建立健全乡镇干部与大学生村官联系制度,为每名大学生确定1-2名乡镇干部联系人,加强对他们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二是落实好生活和政治待遇。对大学生村官实行由基础补贴、绩效补贴两部分组成的结构化岗位补贴,按照大学生村官业绩兑现不同档次的绩效补贴,实现工作业绩与劳动报酬挂钩。同时,协调财政和劳动部门解决村村大学生的“三险”问题,提高工作积极性。尤其回乡“村来村去”大学生的工资待遇要由县级财政统一支付和补贴,工资标准至少要与村文书的报酬水平相当,确保大学生村官基本生活待遇落实到位。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扶持村村大学生创业的意见》,财政、工商、地税等部门优先为大学生村干部申报项目、办理证照,依据有关政策减免税费。同时,建立村村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四是加强管理和激励。制定大学生村官考核办法和优秀大学生村官奖励办法,对到经济薄弱村工作并且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予以适当奖励,及时选拔重用到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岗位。积极开展从大学生村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尽量扩大招录名额,保证多数大学生村官通过努力,都能够走上乡镇公务员岗位,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七、着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促进后进党组织全面提档升级。

市委坚持以强化基层组织为目标,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点,结合排查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对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排查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因村制宜,分类施策,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着力解决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全市农村党建工作全面提档升级。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增强领导核心作用。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采取选、育并重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领导班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有的村存在长期闹不团结,班子凝聚力不强的问题,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对村“两委”班子进行及时调整,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群众公认的党员群众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提升村级班子的号召力和战斗力;针对有的村存在家族、派别势力影响大、“两委”关系紧张的问题,大力推行村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促进“两委”成员的“双向进入、交*任职”,逐步理顺“两委”关系;针对有的村存在村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问题,采取县乡党委从优秀后备干部下派、村书记跨村任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村干部来源渠道,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针对有的村存在班子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素质能力不适应工作要求的问题,市委举办全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采取菜单选学、分类施教等办法,加强教育和培训,促进广大村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共调整村级班子58个,调整村党组织书记2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后进村干部532人次。汤原县振兴乡兴化村原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土地矛盾纠纷辞职,村党组织陷入软弱无力状态。经过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严格把关,选派年轻优秀、工作经验丰富的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兴化村任党支部书记,经过采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等措施,很快改变了兴化村涣散、落后的面貌。二是创新实践载体,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针对软弱涣散村党员作用难发挥的实际,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载体活动的吸引力,有效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大力开展“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活动,积极设定党员服务岗位,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个人特长进行认岗,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积极践行承诺,服务群众,在党员中形成了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全市软件弱涣散村共设党员服务岗486个,党员服务岗设置率达到100%,党员共向群众承诺事项300余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700多个。深入开展“四培养工程”,采取集中举办培养班、实地参观考察、结对帮扶、示范扶持等措施,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切实提高了培养对象的致富能力和建设新农村的本领。共把122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人,28名致富能人光荣入党,70名村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24名致富带头人走上村干部岗位,在后进村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新农村致富带头人群体,带领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扩大整顿成果。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原因之一。县、乡党委采取下派工作队、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引导和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支部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24项制度,促进了软弱涣散党组织各项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机制,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体转化后,按照成熟一个开展一个的原则,稳步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落实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实行村代会常任制,全面实行“八步工作法”,逐步建立合法民主、完整配套的制度体系,构建权责明晰、决策民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机制,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组织市县直部门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联动互助,选派机关党员后备干部到村挂职任副书记,帮助所在软弱涣散村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投入2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绿色食品生产合作社。市物价局积极协调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和水务厅,为望江镇德新村争取到“旱改水”和水渠清淤改造项目资金20万元。集中整顿工作中,各级机关部门共派出70名后备干部到村任党组织副书记,驻村工作440多个工作日,解决各类纠纷100余个,办实事400余件,走访村民5000余户,争取投入资金246万元,极大地改变了后进村软弱涣散的落后面貌。全市7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有62个村实现了根本转化,剩余8个村各项工作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目前我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处在巩固提高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回头看”活动。看支部班子是否健全、看党员作用是否突出、看突出问题是否解决,看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发现问题,及时补课,坚决防止反弹。二是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好春耕资金、农用物质等生产生活困难,确保他们能种上地、种好地,防止新的问题和矛盾产生。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长效机制,建立台帐,加强动态管理;选树典型,形成先进带后进良好氛围。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八

xx市政协机关2018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题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关于“办实事,开新局”安排部署,掌握我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进行实地走访,并对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

(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了xx个农民文化大院,培养农民文化队伍,投资xx.x万元为每个文化大院配置相应器材。二是规范农家书屋管理。按照上级农家书屋管理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方法与标准,采取多种措施,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同时,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梦”、“新时代乡村阅读”活动,不断增强农家书屋的实用性为主,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三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作用,按照“1346”的工作思路和打造““1+5+6+5+4+n””的志愿服务体系,完成了中心、所、站三级组织架构设置,并在扶贫车间创新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乡镇、村、社区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资源,组织开展“党史故事分享会”等学习宣讲xx余次,受众xx余人,让党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充分认识队伍建设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源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资源。我县文化馆共有人员编制x人,实有人数x人,其中xx岁以下x人,本科及以上学历x人;
综合文化站编制x人,其中x人为兼职,xx岁以下x人。同时,不断壮大志愿者工作队伍。根据需求,志愿者人员结构包含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为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站每年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进行培训,为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尽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情况向好,但还存在管理创新不够、服务效能低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虽然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文化事业的活动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障,部分乡镇文化站兼职问题依然存在,基层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缺乏专人管理、专人服务。挖掘创新本土特色文化、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不足。

(二)基层文化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我们文化协会不少,但大多是自发形成,且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这些人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虽然组织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较多,没有形成组织规模。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缺乏有效对接。多数地方还没有健全反馈制度,文化需求信息不畅,缺乏与群众的沟通,文化服务项目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
有的时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能常态化,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

(四)公共文化服务激励制度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重设施、轻服务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缺乏有效监管,服务质量效益没有评价和奖惩尺度。对一些乡镇、村文化设施开放不经常等问题,追责问责落实不力,服务绩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三、对策建议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效能。

(一)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关键,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其建设水平决定着群众的参与程度。要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文体活动补助。同时,可以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基层文化事业,形成产业,实行半公益半有偿服务。配好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在现有编制总量内,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编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设立由县财政补贴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健全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二)完善机制,提升基层公共文化队伍专业化水平。为提升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一是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参加在职函授、自学考试等学历教育,提高整体文化水平。二是邀请专业院校和文艺团体的专家、骨干到我县到基层开展宣讲培训班,就我们现有问题进行专业解答。三是在现有文化队伍中选拔基础好素质佳的人,送到上级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体中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拓宽视野,提高自身能力,带动队伍整体水平。

(三)按需供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在重大文化项目、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中,要充分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实现供需对接,维护群众文化选择权、自主权。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按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目录,按照“菜单式”、“订单式”供给方式,积极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四)奖惩结合,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建设政策法规,自觉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要求,履行法律职责和法定义务,不断提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法制化水平完善乡镇、村两级文化服务岗位绩效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收入分配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实行由县级文化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健全考核评价指标,保证基层文化服务管理人员专职专干、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十九

我镇现有基层党组织49个,党员1262名。20xx年,富镇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富镇的党建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确保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先后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43条,张贴流动标语82条,召开座谈会46场次,在全镇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抓好专题学习,强化理论基础。坚持每周一下午学习日的制度,有意识地激发起各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为活动顺利开展打好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三是制定方案,明确主题,精心设置载体。我镇明确提出这次活动的主题为:“依托汽车装具产业,做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富裕、稳定、和谐新富镇”。同时,富镇党委开展了“忆党史、铭党恩、创先进”活动。20xx年6月29日,富镇党委在镇政府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庆七一,重温党的历程,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知识讲座,特邀市委党校党支部书记郭树旺同志专题授课,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和部分村的党员代表共计128人参加了知识讲座。各支部也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亮出旗帜”、“岗位奉献”、“服务群众”等活动,形成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二、强化综合整治,做好后进村的转化。

今年,我镇确定了3个后进村,为使后进村彻底转后,我们坚持做到了“人员、责任、措施、力度”四个到位,针对后进村西任英、姜屯、孙亮屯等村存在的问题,分别选派了3名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带领6名机关干部组成3个转后工作队,入村开展工作。目前,孙亮屯已完成村内公路硬化1650米,铺节水管道3000米。姜屯村铺设节水管道1500米,翻修通村路1200米。西任英改造了村内自来水,健全了两室制度。就当前工作进展看,各村都已按期完成转后工作。

三、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大学生村官孙明,20xx年10月底到富镇村担任村长助理,20xx年底新来一名大学生村官王超,任严铺村支书助理。2人全部按上级要求在村开展工作,能够深入群众,扎实工作,得到了镇村两级领导的认可。董飞、郭居仪、刘尊三位大学生村官经组织分配,分别担任富镇前董屯村支部书记助理、北董屯村主任助理、东董屯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在富镇组织委员、包村片长等领导的带领下,于20xx年11月11日,前往三村报到。到村后大学生村官分别与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及部分党员会面,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各村班子成员热心的给大学生讲解班子组成情况及村里的工作任务概况,大学生村官也悉心的听取,同时表达了听从组织安排、认真工作经的决心。通过交流各大学生村官和村班子组成成员有了初步的了解。

四、“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为抓实抓好“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并把推行“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纳入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中,采取情况通报、跟踪问效等措施严格考核。今年以来,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富镇、严铺等村的示范作用,在全镇41个村全面推行“三议一行一监督”。为培树好的典型,富镇党委精心选树、重点跟踪、积极指导、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典型“一杆旗”、“一盏灯”的示范带动作用。南陈路工程作为我市20xx年大事实事之一,涉及我镇6个行政村,全长8公里,公路建设涉及农户590家,征用占地面积341亩,其中青苗面积105亩,林地面积16亩,树木5100棵。在今年的南陈路修建工作中,周屯村新任支部书记周印忠就是个好典型,为做好占地户的补偿工作,支部所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都做到了公开透明,并严格按程序操作,为作好表率,他个人带头拿出5亩多水浇地,并动员其他党员干部也做奉献,确保了工程按期施工,同时也得到了村民的拥护。

五、规范程序,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重点解决了部分村党组织党员干部年龄老化、多年未发展党员,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今年,我们严把发展质量关,全镇新发展党员23名,入党积极分子35名。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党委书记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是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对未能完成消除“空白村”任务以及继续出现发展党员“空白”的村,不得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督导机制,坚持常抓不懈。对村级发展党员情况每季度一检查,对各村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情况、发展农民党员情况进行督导。同时,加大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村外出打工的党员不断增多,为了便于管理,镇党委出台了《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各村党支部利用春节、中秋等节假日,将回村的流动党员请到党支部进行补课,并发放了《流动党员证》,使流动党员回家归支部、出门有组织,能够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发挥好党员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镇的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与新形势的发展有些不适应;三是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不相适应,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四是村党员干部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发挥;五是党员的老龄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六是多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缺少经济发展的后劲。

我镇明年党建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会议精神,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大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继续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等各项工作,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范围,提高廉洁从政成效。二是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活力,加大基层党组织的转后力度,建立长效的防瘫预警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主要岗位上来,加大素质教育培训,使之成为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选拔培养群众基础好、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积极分子,建立完善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五是充分富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镇域特色经济,努力培植后续财源,保障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的必要经费。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二十

第一调研组。

按照区委部署要求,我们调研组于6月7日至9日,对邱家店镇的基层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听取了镇党委书记、分工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并深入有代表性的村与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基本掌握了该镇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邱家店镇共有44个行政村,人口6.6万,全镇共有4个党总支、66个党支部,2678名党员。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状况。全镇共有44名村党支部书记,其中女书记1人。支部书记年龄分布在34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47.93岁,其中35岁以下1人,36—40岁3人,41—45岁9人,46—50岁17人,51岁以上14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高中16人,中专7人,初中17人。目前“一肩挑”的支部书记有24人,占总数的55%;由镇机关干部下派担任支部书记的7人。从镇党委考察的情况看,优秀等次的支部书记26人,称职的16人,基本称职的1人,不称职的1人。

2、村“两委”班子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242人,其中男性197人,占81.4%;女性45人,占18.6%。年龄结构偏大,其中35岁以下13人,占5.4%;36—45岁的77人,占31.8%;46—54岁的113人,占46.7%;55—59岁的32人,占13.2%;60岁以上的7人,占2.9%。“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的158人,交叉兼职比例为65.3%。按照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团结干事以及群众的评价情况,对44个村分成三个类别:放心班子25个,占57%;基本放心班子16个,占36%;不放心班子3个,占7%。

不放心班子3个,分别是:五里井、东旧县和姚家坡。共同特点是经济基础差,内部派性严重,党员群众对干部意见不一,分歧大。五里井村宗族观念强,派性明显,党员群众意见不统一;东旧县村的班子主要负责人更换频繁,村内矛盾复杂,群众基础不好;姚家坡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张皮”现象严重。3个不放心班子中,有“两委”成员22名。东旧县村由于近期班子已停止工作,在充分考察和推荐的基础上,于5月28日已进行了支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班子。

基本放心班子16个,分别是:梨园、刘家庄、邱家店、郝家庄、栗林、孙家庄、官庄、崔家庄、吴家庄、东郭庄、中郭庄、后燕村、东燕村、中王庄、北王庄、桂林。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村经济基础较差,村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班子成员素质不均衡。具体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村庄小、人口少、党员少,缺乏干部人选,这种情况的有7个村(梨园、刘家庄、郝家庄、官庄、崔家庄、东郭庄、东燕村);二是村庄较大、支部驾驭全局能力较差,群众基础不太牢固,这种情况的有5个村(邱家店、后燕村、桂林、中王庄、中郭庄);三是村内有两个以上大宗族,有较明显派性分歧,班子相对软弱,这种情况的有3个村(栗林、吴家庄、北王庄)。16个基本放心的班子,共有支部委员55名,村委委员66名,交叉任职的48人,实有人员73人,有4个村缺支部委员4名,1个村缺村委委员1人。调整的初步方案是:4个村保持不变;1个村因书记考核为基本称职调出班子,副书记任书记;2个由下派干部任支部书记的村,经过培养已产生书记人选,拟撤回下派干部;1名支部委员因工作能力或作用发挥不好,调出班子,同时增补1人;1名支部委员退休,递补1人,对4个村支部委员缺职的,增补委员4名。

其他为放心班子,共25个。由于各村经济条件不同,党员队伍状况不均衡,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目前,李家庄、黄沟港、宋官3个村仍由机关下派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为保证换届期间的稳定和有利于村里工作的开展,决定继续由下派干部担任书记,因此,以上3村可作为放心班子考虑。25个放心班子,共有两委成员163人,缺职6人;10个村保持目前班子及成员不变;14个村退休12人,调整2人,增补缺职6人,共计20人。此外,埠阳庄村因书记退休需要调整,原支部副书记可作书记合适人选;逯家庄村因支部书记由总支书记兼任,根据推荐情况,选拔1名支部书记,正在考察之中。

3、后备干部队伍情况。全镇共有村级后备干部123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30人,分别占总数的75.6%、24.4%。35岁以下34人,占27.6%;36—45岁的55人,占44.7%;45—54岁的34人,占27.6%。初中以下文化的有38人,占30.9%;高中文化的83人,占67.5%;大专文化的仅有2人,占1.6%。

4、党员队伍情况。全镇现有农村党员2010人,占全体党员总数的75%,其中男1785人,女225人,致富能手170人。35岁以下199人,占9.9%;36—45岁的322人,占16%;46—54岁的495人,占24.6%;55—59岁的322人,占16%;60岁以上的672人,占33.4%。初中以下文化的有1657人,占82.4%;高中文化的334人,占16.6%;大专文化的仅有19人,占1%。入党积极分子共计78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1人,致富能手22人。35岁以下的34人,占43.6%;36—45岁的32人,占41%;46—54岁的11人,占14.1%;60岁以上的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15人,占19.2%;高中39人,占50%;大专24人,占30.1%。

5、集体经济情况。全镇各村集体经济状况总体上比较困难,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仅有5个村,收入最高的37万元,年收入在5—10万元的有18个村,3—5万元的5个村,3万元以下的16个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土地承包收入,沿汶河的14个村可以获得砂资源的收益,只有王林坡、前燕村有企业收益,迓庄村为村民服务可获得收益5万元左右。

二、主要经验做法。

近年来,邱家店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面对原来后进班子多,干部整体素质弱的实际,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整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管党职责。镇党委一班人树立了“党要管党”的思想,能够认真履行管党职责,坚持把加强村级组织整顿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工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整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镇带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方针,实行书记负总责、副书记划片分工负责制,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各部门(站所)分别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

责任书。

狠抓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分解落实。特别是认真调整落实了机关干部包村制度。根据各村实际和部门特点合理确定包保部门和责任人。对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选派审计、经管部门干部包村;对土地承包、宅基地问题突出的选派建设部门干部包村;对不协调的选派组织、民政部门干部包村做到了合理搭配优化组合。镇班子的11名成员带头包保11个后进村腾出精力蹲在点上抓整顿。通过落实责任、领导带头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镇形成了抓村级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

2、狠抓组织整顿,精心选配党支部班子。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班子建设,每年都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全面的村级班子考察,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建设的情况,找症结,定重点,并确定了“以后进村整顿为突破口,促强、帮弱、带中间,配套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狠抓后进班子调配。在抓好思想整顿的基础上,采取四种方式,抓组织整顿:一是内选。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大力选拔作风过硬、年富力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回请。对那些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村,把本村在外工作的有能力的同志请回村任职。三是求贤。对于有经济意识、群众威信高、农村经验丰富,但因发展个体经济等原因而不愿进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党委派专人登门做其工作来担任支部书记。四是下派。对本村确没有合适人选的,选派机关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村任职,在一段时期内有效化解了内部矛盾,促进了后备干部成长。

3、注重综合治理,加强后进村集中整顿。在抓好面上整顿的基础上,对少数遗留问题多、各类矛盾突出的老大难村,采取派驻联合工作组的方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手段,下大气力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对财务管理混乱的村,集中审计,及时公开,存在问题的,依法处理;对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问题突出的,集中清理,依法对。

合同。

进行公证;对干部作风不实或软弱无力的,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切实选好配强。

4、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对奉献意识差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思想保守、畏难发愁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解放思想的教育,通过与先进村结对子,启发引导他们发扬敢闯敢试、百折不挠的精神,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对守摊子、吃老本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干事创业精神的教育,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找差距、换脑筋,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对缺乏致富本领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实用科技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致富本领。近年来,全镇共举办科技讲座10期,培训2000余人次,培养出了60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5、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富民强村路子。近年来,立足本镇实际,积极帮助各村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重点实施了三大战略:一是实施专业村膨胀战略。依托传统优势,积极引导各村创一村一品,不断膨胀规模,实现了由专业村向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过渡。目前,该镇已经形成了后店木器加工、前燕棉纱加工、李家庄锅炉制造、姚家坡针织成衣加工等22个专业村,专业户达6300余户,创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的新路子。二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南王庄村省级科技示范园为“龙头”,大力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周边各村发展林果2000余亩,形成了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同时,积极挂靠泰安亚细亚食品公司,在迓庄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成为全区唯一的一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仅此一项,该村户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实施借力盘活战略。针对王林坡等村闲置资产多、产出效益低的突出问题,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级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虽然近几年,各村在发展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原因,村级经济薄弱仍然是全镇大多数村的共性问题。作为农业大镇,原来村级收入主要依靠三提五统,基本能够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近年来随着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幅下降,村级集体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村没有经营性收入,有17个村去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对基本农田实行了严格的保护政策,进一步压缩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村级经济发展压力增大。村级班子建设和工作运转都因此面临严峻考验,服务没实力,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影响。

2、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突出。由于当前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偏低,庸才干不了、能人不愿干,特别是随着企业改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秀干部提拔、挂职的情况也没有了,政治前途渺茫,村干部的吸引力降低。很多村干部由村里家族大、威望高的老党员担任,有些老干部又不注重接班人的培养,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全镇在册的共123名村级后备干部,平均每个村不足3人,有5个村没有合适的后备干部。

3、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党员队伍老化在各村普遍存在,一些村不注重党员培养,个别村党员纳新工作受到宗族观念的影响,部分村发展党员有论资排辈现象,影响了党员队伍和村级班子的质量。全镇现有的2010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占到了近一半,55—59岁的322人、占16%,60岁以上的672人、占33.4%,35岁以下的仅199人、只占9.9%,吸收优秀青年入党,改善农村党员的年龄、学历结构的任务非常紧迫。

5、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比例偏低。在推行交叉兼职方面,工作力度不够,目前“一肩挑”的支部书记24人,仅占总数的55%,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有些村发挥不明显,个别村存在“两张皮”现象,影响了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四、几点建议。

1、下大力气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建议镇党委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深挖潜力,在专业村发展、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总结王林坡、前燕等村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新路子。特别是结合这次换届选举,大胆起用一批年富力强、有思路、有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驾驭市场、发展经济的能力,推动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夯实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2、切实解决好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增强危机感,采取过硬措施,抓好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村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工作,切实改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党员发展上,实行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办法,限定发展党员年龄、学历等结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各村在换届前,必须充实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

3、努力改善村干部的补贴待遇。建议镇党委在区里大政策的指导下,学习借鉴其他处乡镇的经验做法,研究出台符合本镇实际的政策、措施,落实和逐步提高村干部的补贴待遇,切实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调动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制定有关激励政策,让有本事、能干事的村干部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增强基层班子的活力。

4、对症下药,抓好重点班子整治。对基本放心、不放心的班子,逐村解剖,制定对策。总体上,条件成熟的要力争在7月底前全部调整到位。对刚刚调整的东旧县村班子不能放松警惕,鉴于村内矛盾复杂的实际,强化帮扶措施,巩固好新班子,同时积极做好村委会换届的准备工作。姚家坡村派性严重,在没有成熟人选的情况下,可仍由下派干部担任书记,但一定要配好后备人选,选拔那些公道正派的干部进班子,抓好帮带,促其尽快成熟。五里井村目前党员群众对现任班子支持反对各占一半,需进一步考察,加大帮扶措施,及早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树立班子威信,凝聚人心,为班子建设创造条件。对其他意见不统一的,继续深入考察,摸实摸透,合理调整。对个别人借换届选举之机泄私愤,煽动群众扰乱选举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确保换届选举万无一失。

5、要发挥支部核心作用,大力推行交叉兼职。要正确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内涵,坚定不移地加强党支部对换届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同时,在一村一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和书记主任“一肩挑”,努力提高党支部班子在群众中的公认程度,既节约村级支出,减轻农民负担,又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统一思想,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2004年6月。

当前基层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21篇)篇二十一

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促进全市组织会议各项任务的落实,6月上旬,由组织部组成督查调研组,深入农村10乡镇,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现场参观、与基层干部和党员农户代表座谈等方式,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了经验做法,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了下一步的思路。现就督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及特点。

从督查调研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各乡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组织会议精神,以“三级联创”、“双培双带”、“设岗定责”、“支部协会”等活动为载体,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机制健全完善。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和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各乡镇党委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已经建立的相关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基层机制。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包挂重点责任制》、《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农村党支部和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党员设岗定责试行办法》等制度;以党员流动不流失为目标,建立完善了《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党员分类管理制度》等制度;以党建上台阶为目标,制定了《党委委员联系党建示范点制度》、《党建定期汇报制度》。通过建立完善制度,加大了党建责任制的落实,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促进了农村的和谐进步。花海镇党委通过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组织45名机关干部与306户党员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12件,协调发展资金17.8万元,帮助弱势群体增收致富,维护了社会稳定。柳河乡党委东风村“基层党员心声站”的成功经验,在全乡各级组织中建立“基层党员心声站”54个,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谏言”渠道,架起了密切党群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昌马乡昌马村党支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了党员“奉献日”活动制度,利用召开党员大会学习之机,组织党员义务植树、义务清理卫生死角、义务修桥,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先进性,搭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2、乡村两级班子坚强有力。按照建设“双强”型村班子的要求,结合市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各乡镇党委实行了村两委班子负责人“两推一选”,将一批党性强、能力强、作风正、群众拥护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目前,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3人,占66,村级班子结构明显改善,战斗力明显增强。乡村两级班子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清晰,目前全市10乡镇、37个村都已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酒泉市级新农村示范点的3个集镇和23个村的规划已顺利通过评审。赤金镇党委、黄闸湾乡党委根据农村的实际特点,改变对村级班子的领导方式,推行了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提高了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实行村干部工资按月发放,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的领导责任,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小金湾乡党委以选配“先富型、先进型”能人村官为标准,采取党政领导兼、选派干部带、包村党员帮的办法,多渠道发掘、教育、培养村干部,不断提高村干部的能力,促进了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目前,全乡确定的小康住宅、设施养殖、市场建设、沼气入户等重点已完成了60的建设任务。柳湖乡党委立足实际,组织200多名乡村组干部、教师到双塔、七墩滩和我市各乡镇进行观摩考察,学习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了党员干部的发展思路,提高了干部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党建创新发展。各乡镇党委把载体创新作为增强党建活力的突破口,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党性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一是深化设岗定责活动,搭建平台搞服务。结合党员“冬训”,各乡镇党委在党员中开展了新一轮的评岗、竞岗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党员上岗程序,明确了上岗党员职责,完善了考核奖惩机制,增强了上岗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根据实际,在农村党员中普遍设立了重点产业示范岗、村情民意收集岗、矛盾纠纷调处岗、科技信息示范岗等不同岗位,引导1980名党员上岗为群众服务,占到农民党员总数的65。目前,上岗党员已累计向乡村两级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议291条,收集致富信息268条,调解民事纠纷159起,帮办实事307件。二是实施组织创新,拓宽领域搞服务。各乡镇党委按照“。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符合条件的专业经济协会中建立党支部8个、党小组45个,引导党员在专业经济组织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各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羊”。目前,全市共有温室蔬菜协会、流通协会、酒花种植协会、棉花种植协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会员9380人,其中党员参与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参与党员1281名。赤金镇西湖村按照基地协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33名党员户牵头,组织162户农户创办了韭菜专业经济协会,协会中建立了党小组,在党小组中设立了“韭菜产业发展服务岗”,开展了党员帮农户转观念、上项目、学科技、拓销路、抓信息的“五帮”活动,构建了协会加基地、市场连产业、党员带农户的党群共富产业体系,实现了农户利益与市场经济的最佳对接,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经济效益,仅此一项为全村农户人均增收1982元。三是突出载体创新,丰富内容搞服务。围绕“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引导各乡镇党委开展了以“建立党群共富产业区,党员带头示范、带头发展、带头帮带”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三带”党性实践活动,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13个,组织975名党员致富能人,采取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基地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带动、帮扶共建带动等五种形式,带动全市14000多户农户确立了增收主业,形成了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共同富的良好氛围。玉门镇代家滩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组织党员带领农户成立了洋葱协会,定期组织协会中的党员致富能人为农户提供种植、销售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户发展订单洋葱种植1600亩,仅此一项全村农户人均增收4100多元。清泉乡党委采取典型、组织、阵地、协会“四个带动”的方式,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62名、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63名,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5个,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制种、啤酒花、蔬菜等增收产业13000多亩。

4、阵地建设成效突出。去年以来,各乡镇根据市上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意见》,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依照项目实施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设计项目图纸,选派专人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和指导,确保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为了夯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物质基础,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委资金补助金的基础上,采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投一点、包村部门帮一点、乡镇以奖代补拿一点、村集体收入筹一点、从有关方面争取一点、党员能人大户捐助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143.6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个、改建3个,配备了电脑、vcd等电教设备,加强了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各乡镇还抓住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有利时机,引导172户党员致富能人建成了党员信息示范户,架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息桥”,确定了56名党员作为科技推广员、致富示范员和信息传播员,通过带头示范、带头推广、现场讲解和上门送技等示范服务活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各乡镇共举办各类传技、示范活动126场次,培训农民工14425人,为农户提供沼气入户、小康住宅、重点产业、农村劳动力输转等致富信息450多条,输转劳务人员1187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06万元。

5、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各乡镇在巩固提升现有村办项目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改革集体经济领导方式,采取破产、兼并、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优势,走出了“招商引资建项目、依托土地搞开发、围绕基地办企业、发挥优势兴三产”四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全市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到1260万元,较上年增长15,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21个。玉门镇南门村采取集体筹资、干部集资、农户入股的方式,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南门综合批发市场1个、三产经营网点12个,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0万元。下西号乡川北镇村充分发挥沿路区位优势,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外地客商资金110万元,新建了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千只鸡厂2个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3万元。昌马乡东湾村积极挖掘矿山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入股、农户参股的方式,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玉门顺利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承包的方式转让客商经营开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夯实了村级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今年,全市各村确定的沼气入户、村组道路铺垫、农村安全饮水、小康住宅建设等重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6、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各乡镇党委紧紧围绕“五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党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了重点领导包挂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一线法”,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协调、解难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各乡镇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普遍实行了重点项目“一票否决制”,把项目建设纳入了领导干部年度责任书考核,强化了领导班子成员抓项目的责任意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全市各乡镇共落实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工业项目、三产服务项目、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20.15亿元,止目前,已有5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落实小康住宅1788户,已经开工建设1313户,开工率达86;落实沼气入户户,已投入使用750座;落实“村村通”工程71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路基铺垫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全市农村党建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特色明显、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但与新时期组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乡镇党委对党建重视程度不高,党建抓的不实,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抓经济、轻党建的思想;二是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务不熟悉,抓党建的思路不清晰,党建还停留在只抓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注重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层面上;三是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的办法不多,依靠典型推动面上的措施还不够具体;四是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突出,5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31,个别党员党性观念弱化、发展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成为农村新的后进群体;五是个别乡镇党委对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不够重视,抓落实的措施办法少,力度不大,甚至有个别村党支部不清楚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在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六是个别乡镇党委不能严格执行党费收缴标准,对党费收缴管理不严格,党费上缴不及时;七是个别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缓慢,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不力,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全市新建项目的实施;八是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大,给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增加了难度,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组干部难选的局面。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一是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组织实施好玉门镇党委、柳河乡党委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内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乡村干部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加大乡村组干部培训力度,年内举办1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村委会换届,对软弱涣散、发展能力不强的村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注意培养、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科技示范带头人担任村干部,切实增强乡村两班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党员队伍个体差异性的实际,结合党员“冬训”,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自身特点,以行政村党支部为单位,实行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目标管理,并建立《农村党员分层量化考核管理积分手册》,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考核,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加大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考核办的职能作用,建立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制度,坚持每季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将项目建设与“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相挂钩,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评价、监督、考核体系,细化目标责任,加强考核监督,切实增强乡镇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四是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实施好包村部门“六个一”活动,加大帮建力度;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的验收,认真做好“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申报创建,力争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8个、“五个好”村党支部36个,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五是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会同财政局、发改委、建设局等相关单位,认真做好2006年新建设、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验收准备,配齐配全办公设施,争取顺利通过省市的验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配套资金,整合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及早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资金筹措,确保新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大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力度,发挥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在提供致富信息、教育培训党员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实用技能的培训,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0人次;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严格公开程序和公开内容,保证党员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少群众性上访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符合条件的专业经济协会中建立党支部8个、党小组45个,引导党员在专业经济组织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各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羊”。目前,全市共有温室蔬菜协会、流通协会、酒花种植协会、棉花种植协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会员9380人,其中党员参与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参与党员1281名。赤金镇西湖村按照基地协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33名党员户牵头,组织162户农户创办了韭菜专业经济协会,协会中建立了党小组,在党小组中设立了“韭菜产业发展服务岗”,开展了党员帮农户转观念、上项目、学科技、拓销路、抓信息的“五帮”活动,构建了协会加基地、市场连产业、党员带农户的党群共富产业体系,实现了农户利益与市场经济的最佳对接,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经济效益,仅此一项为全村农户人均增收1982元。三是突出载体创新,丰富内容搞服务。围绕“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引导各乡镇党委开展了以“建立党群共富产业区,党员带头示范、带头发展、带头帮带”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三带”党性实践活动,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13个,组织975名党员致富能人,采取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基地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带动、帮扶共建带动等五种形式,带动全市14000多户农户确立了增收主业,形成了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共同富的良好氛围。玉门镇代家滩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组织党员带领农户成立了洋葱协会,定期组织协会中的党员致富能人为农户提供种植、销售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户发展订单洋葱种植1600亩,仅此一项全村农户人均增收4100多元。清泉乡党委采取典型、组织、阵地、协会“四个带动”的方式,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62名、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63名,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5个,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制种、啤酒花、蔬菜等增收产业13000多亩。

4、阵地建设成效突出。去年以来,各乡镇根据市上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意见》,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依照项目实施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设计项目图纸,选派专人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和指导,确保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为了夯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物质基础,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委资金补助金的基础上,采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投一点、包村部门帮一点、乡镇以奖代补拿一点、村集体收入筹一点、从有关方面争取一点、党员能人大户捐助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143.6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个、改建3个,配备了电脑、vcd等电教设备,加强了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各乡镇还抓住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有利时机,引导172户党员致富能人建成了党员信息示范户,架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息桥”,确定了56名党员作为科技推广员、致富示范员和信息传播员,通过带头示范、带头推广、现场讲解和上门送技等示范服务活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各乡镇共举办各类传技、示范活动126场次,培训农民工14425人,为农户提供沼气入户、小康住宅、重点产业、农村劳动力输转等致富信息450多条,输转劳务人员1187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06万元。

5、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各乡镇在巩固提升现有村办项目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改革集体经济领导方式,采取破产、兼并、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优势,走出了“招商引资建项目、依托土地搞开发、围绕基地办企业、发挥优势兴三产”四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全市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到1260万元,较上年增长15,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21个。玉门镇南门村采取集体筹资、干部集资、农户入股的方式,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南门综合批发市场1个、三产经营网点12个,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0万元。下西号乡川北镇村充分发挥沿路区位优势,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外地客商资金110万元,新建了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千只鸡厂2个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3万元。昌马乡东湾村积极挖掘矿山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入股、农户参股的方式,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玉门顺利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承包的方式转让客商经营开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夯实了村级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今年,全市各村确定的沼气入户、村组道路铺垫、农村安全饮水、小康住宅建设等重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6、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各乡镇党委紧紧围绕“五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党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了重点领导包挂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一线法”,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协调、解难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各乡镇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普遍实行了重点项目“一票否决制”,把项目建设纳入了领导干部年度责任书考核,强化了领导班子成员抓项目的责任意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全市各乡镇共落实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工业项目、三产服务项目、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20.15亿元,止目前,已有5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落实小康住宅1788户,已经开工建设1313户,开工率达86;落实沼气入户2000户,已投入使用750座;落实“村村通”工程71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路基铺垫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全市农村党建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特色明显、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但与新时期组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乡镇党委对党建重视程度不高,党建抓的不实,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抓经济、轻党建的思想;二是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务不熟悉,抓党建的思路不清晰,党建还停留在只抓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注重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层面上;三是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的办法不多,依靠典型推动面上的措施还不够具体;四是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突出,5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31,个别党员党性观念弱化、发展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成为农村新的后进群体;五是个别乡镇党委对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不够重视,抓落实的措施办法少,力度不大,甚至有个别村党支部不清楚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在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六是个别乡镇党委不能严格执行党费收缴标准,对党费收缴管理不严格,党费上缴不及时;七是个别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缓慢,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不力,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全市新建项目的实施;八是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大,给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增加了难度,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组干部难选的局面。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一是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组织实施好玉门镇党委、柳河乡党委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内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乡村干部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加大乡村组干部培训力度,年内举办1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村委会换届,对软弱涣散、发展能力不强的村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注意培养、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科技示范带头人担任村干部,切实增强乡村两班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党员队伍个体差异性的实际,结合党员“冬训”,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自身特点,以行政村党支部为单位,实行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目标管理,并建立《农村党员分层量化考核管理积分手册》,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考核,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加大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考核办的职能作用,建立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制度,坚持每季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将项目建设与“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相挂钩,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评价、监督、考核体系,细化目标责任,加强考核监督,切实增强乡镇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四是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实施好包村部门“六个一”活动,加大帮建力度;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的验收,认真做好“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申报创建,力争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8个、“五个好”村党支部36个,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五是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会同财政局、发改委、建设局等相关单位,认真做好2006年新建设、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验收准备,配齐配全办公设施,争取顺利通过省市的验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配套资金,整合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及早做好20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资金筹措,确保新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大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力度,发挥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在提供致富信息、教育培训党员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实用技能的培训,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0人次;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严格公开程序和公开内容,保证党员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少群众性上访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范文推荐

    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演讲稿范文(22篇)

    演讲稿是通过语言艺术手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给听众带来思考和反思的机会。通过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如何组织内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以及

    物业总监工作计划大全(22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工作事项的优先级。请大家阅读以下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工作计划是为了我们更好的

    幼儿园数字教案(热门21篇)

    幼儿园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教育活动而编写的一个简明扼要的指导文档,它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这些幼儿园教案范文的参考,相信您的教学工作会变得更

    调查研究报告(通用14篇)

    报告范文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借鉴范文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持原创性和独立思考,以便在写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范文(16篇)

    教案应具有逻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教师能够有效地实施教学计划。想要了解四年级教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

    有意义的事小学记事(专业20篇)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作文水平,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作品,包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报告(精选18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的一次自我审视和反思,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小编搜集了一些成功的月工作总结案例,可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欢迎大家一起来学

    X县卫生健康局党政负责人专题述法报告(汇总14篇)

    报告范文的写作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提出结论的能力。看看以下这些报告范文,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以学习并应用到自己的写

    有趣的一天小学大全(15篇)

    常常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有关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童年充满活力和乐趣,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实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有助于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共同成长。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