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笔砚

优秀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能够迅速解决问题。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向。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一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需求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它的核心内容是职业需要。它通过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意愿、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这两所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主要是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当前大学生在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动机、职业理想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而院校升本也给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对此,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大学生职业态度:务实与创新。

职业态度是人们对某种社会职业比较持久的心理反应倾向和行为倾向。它是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方法、选择过程、工作取向、独立决策等方面。它主要由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部分组成。

职业认知是人们对职业的性质、意义的探索和理解。我们调查发现,在确定职业的意义、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角度上,14.5%的大学生考虑的是社会职业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47.8%的大学生则从社会职业给人们的时空自由程度、个性发展空间、职业本身的创新需求程度出发来考虑。被当前大学生列人前五位的职业是:自由职业者,律师、会计等专门人员,教育工作者,企业主,军人。概括地讲,大学生的职业倾向主要分为个性型、享受型、稳定型、自我实现型等。其中女大学生偏向于稳定型、享受型的职业;男生则偏向于个性型、自我实现型的职业。

(二)职业评价:平等与为我。

职业评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一种判断。职业评价能力与其对职业的认知有关。职业评价在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向,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通过职业评价,可以发现不同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声望,看出人们最注重的职业特性,了解人们的职业取向。

大学生职业评价的这些特点不因学校升本与否而改变。但学校升本后,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的引导、新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以及职业价值观教育力度的加强,对提升大学生职业评价水平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动机:复合性与主体性。

职业动机是驱使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利必多”即内驱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职业评价的影响,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职业评价高的职业未必会让人们产生职业动机。职业评价比较外露,职业动机比较内藏,比职业评价复杂。

(四)职业理想:个性与自致。

在职业理想问题的调查中,学校升本前后变化最大之处是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强度和力度不同。38.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升本后对学生的就业工作重视些,除主动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外,还开展择业观和职业规划教育,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升本前后,学生选择毕业后立即就业的比例下降了11.7%,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想继续深造,借助学校升本后提供的更大平台,调整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内容、实现时间和方法途径。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概括起来,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内部因素主要同大学生白身的需要、兴趣、能力、爱好、性格等有关;外部因素主要同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有关。因而,专升本院校也应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职业动机中的优势需要。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的优势需要是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是经济全球化和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彰显个性、突出自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仅仅重视个人的发展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求和价值导向是不完全和谐的。因此,专升本院校一方面应保护好大学生目前的优势需要—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宜将大学生职业需要中处于劣势的贡献需要引导为优势需要,推动大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外,针对女大学生,宜进一步加强其自立和尊重需要的引导,多开展女性自尊、自立、自爱、自强、自信等教育。

(二)强化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教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其人生价值观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人生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应该与社会对人们的人生价值导向一致。人生价值导向是一定社会倡导的具有最高权威性和社会普遍性的人生价值目标,用以指导社会成员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善’,的追求。[s]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该价值导向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其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6]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说过:“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川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时,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大胆承认个人利益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但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片面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能够在职业选择时自觉地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三)全方位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首先,专升本院校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理念。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观念是先导,思想决定行动。高校首先应在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中树立一切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一切为了就业率”的纯粹的就业观,真正将大学生培养成自我实现的人、‘有完善人格的人,从而从根本上完成高校教育的使命。"。

其次,坚持多管齐下,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专升本院校应在学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学科课程建设方面,高校宜针对大学各年级不同的阶段特征及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特点,开设与之相应的职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如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学生的个性、性格、兴趣、专业等因素,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让学生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动力;二年级开设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端正职业态度,提升职业认知;三年级结合专业课程开设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具备真才实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四年级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技巧、增强就业信心。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应将职业价值观教育纳人德育教育的范畴,积极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自主创业、勤工助学和爱心回报社会等活动。这既可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可在大学期间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就业技能。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选拨一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进人学生工作队伍,定期对这支队伍进行包含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内的全方位培训,不断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方向,等等。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二

论述了矿产资源预测研究一直是矿床勘查研究的.热点,对现代矿产勘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地质数据收集技术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矿预测理论日趋完善,研究方法向着综合化、定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借助gis技术,实现系统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多源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以及深部隐伏矿(床)体的”定位“预测,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作者:张磊zhanglei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刊名:现代矿业英文刊名:modernmining年,卷(期):200925(6)分类号:p964关键词:矿产资源预测定量预测gis技术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始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政府想要打造“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院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针对社会需求打造专业高级蓝领,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但是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俗话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过快,根本没有与社会经济进步同步发展,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和不协调性。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都是一些坏学生,高考失利后没有办法才选择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们开始戴着有色眼睛去看待高等职业教育,这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影响,导致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地位十分尴尬。

1.办学目标的盲目性与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并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办学目标上没有针对性,在教学模式上主要是照搬的本科院校模式,从教学专业设置、考核机制、教学流程等方面都没有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更多时候就是“照猫画虎”,办学理念不明确,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加强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只是破罐子破摔,这样高等职业院校在社会上的名誉将会越来越差。

2.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人们在自己观念中总是认为读书才是最佳选择,很多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只是技术工的代言词,并不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在潜意识中就对高等职业教育贴上了不良标签,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但是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并未有所提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选择了就读正规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只是没有选择的出路,所以说中国人很怪,对待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读书就是为了选择更好的职业,但是中国人的做法却恰恰相反,这其中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政府和高等职业院校也需要进行反思。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教师。高等职业院校想要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要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双师型”教师极度匮乏,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些高等职业院校也会从企业中招聘一些技术工人来校任职,但是这些技术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无法给学生更好的教育,这些都极大的抑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时会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要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要改革教学体制,提升教学质量,这才是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

1.转变思想,准确定位高职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能再照搬本科院校教学模式,要克服浮躁、攀比的心理,更多要考虑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性和技术。高等职业院校也要提高招生标准和要求,必须要对学生基础有所考核,改革教学体制,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要转变人们“高职教育”就是高考备胎的错误观念,要增强高职教育的复杂性,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目标,要转变学生的态度和认知,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2.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高等职业院校想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改革,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可以给予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政策上的扶持,解决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问题。其次,政府也要注重协调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的经费分配结构,要为职业院校提供一个发挥能力的平台。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实行多渠道办学投入机制,企业可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企业岗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毕业时还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问题,对企业和学校都是双赢的局面。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高等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的特殊性,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要能在实践中给学生有所启示,高职院校可以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每年可以轮流派遣高职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学习企业岗位知识,此外还要规范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状况不好,取得的效果也不明显,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端正教学理念,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调整教学模式。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四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方式和关键环节,对人的情感、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其唤醒人性和追求真善美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基石,也是对真善美追求得以实现的价值基础,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发挥艺术教育独特的价值优势,对于大学生身心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较好的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在认识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去感知美,通过对美的认识过程提高精神和道德层级意识的不断升华。

1.1艺术教育有助于情操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宣泄情绪的作用。因此,从中可以其对情操培养的肯定作用。他认为“:音乐乐调当中,每个乐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其中存在特殊的目的,可以此阿勇特殊的乐调来完成。如果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就需要采取特殊的乐调来完成,而那些具有净化作用的乐曲就能够产生一种有益的快感”。从中可以看出,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环境中就能产生有益的快感,能够起到净化心理和完善品格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育人的目的和要求。

1.2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修养的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道德修养的形成。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其他教育重要很多,音乐当中的节奏和韵律能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被这种力量所吸引和融合,如果这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就可以不断润化我们的心灵,自己的性格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生活或者学习当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在生活和自然界当中不断地去发现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当中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因此,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有效融合,在艺术实践当中通过其自身的育人方式,把那些抽象化了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学生思想和情感得到不断升华,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1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度。

提高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外界事物艺术美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真知。艺术作品通过对那些比较鲜明和生动的形象进行揭示,从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它和只对事物的外表进行感知的感性认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艺术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让其不断感知艺术作品中的美,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对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所以,艺术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趣味之后,使其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提高了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水平。在具体的艺术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内心特点,把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通过一定方式运用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来,通过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真善美观念的价值观体系,从而提高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认知度。

2.2移情价值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扩宽作用。

艺术价值的移情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受教育者的内在情感受到了外界美的熏陶,这种理论在我国古代就有过论述:兴于诗。立于礼和成于乐。这是儒家教育思想对艺术教育移情价值的最早概括,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审美教育思想,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形式和相关的行为灌输的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用音乐、诗歌和绘画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从而起到陶冶和激发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目的。艺术作品把自然界或者生活当中的一些美的东西展示出来,给人一种视觉和内心的共鸣和享受,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就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这也是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主要体现。例如,我们在欣赏《祖国颂》等优秀的音乐作品时,从作品当中就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倾听的过程中也激发出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把艺术价值中的移情价值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运用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中,并把这种价值观通过一定的美学形式展示出来,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道德情操,帮助他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知识的学习,从而树立牢固和高尚的核心价值观念。

3.1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规范化之外,还要进行多种样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其相协调,因此,高校老师要首先要对教学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并且把艺术教育模式有效的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去。

3.2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最主要的还是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高校要把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创建情景化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对相关情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合力。首先,可以对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善于运用新的媒介来表达自身情感,还可以通过网络、qq、微博等形式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播出去,让学生通过艺术美的欣赏实现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从而置身在艺术美的环境当中。其次,构建艺术服务平台。艺术服务平台可以以学生社团为主要方式,在学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美术展和音乐晚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形象思维能力。最后,对校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可以通过“送文艺下乡”以艺术为主题服务基层群众,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到艺术馆、音乐厅或者歌剧院等场所来进行考察,不断让学生和艺术家、音乐家、民间艺术大师等进行接触,让大学生能够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在实践当中不断去认识美、发现美和践行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达到实现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艺术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较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念的创新。在艺术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自身实际为支撑,学校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利用各方面的有利资源,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序进行。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五

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它包括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感情的唯一载体,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做一些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有报道与研究表明,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何当代中国大学生命价值观之缺失、异化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对待生死的回避策略使得青少年很难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不当的教育策略还可能传递出有关生死的不正确信息,进而妨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庸置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各种生命意识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淡化生命的教育策略乃至错误的生命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文化对生命的不当宣扬。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死亡的理解脱离实际,其对生命的漠视使得青少年很容易看轻死亡,且无法意识到死亡本应具有的含义。其二,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宣扬。当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时,学生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识出现盲区,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丧失安全感,不排除产生自杀、他杀等极端现象的可能。

2.“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甚大。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认识出发,遵照内心的生命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对现实的生命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生命行为的支持力量。从对那些轻生的学生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命情感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生命的最佳课堂,当有人选择自杀这种毫不负责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时,这说明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个体归属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就是一个佐证。这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在生命观上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的知识增长是以忽略了情商教育为代价的,这也最终导致个别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感到迷惘、质疑。总体而言,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同时“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方面对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大学生而言,构成了影响、制约其行为方式的结构,而作为行动者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失范行为(自杀、施暴等)正是受制于该行为结构。因而,“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既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失范之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给正确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行为以及“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结构性要素。形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即通过教育来承担拯救和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之责。无庸置疑,可选方案很多,本部分将从两个宏观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诚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于生命的充盈、完满。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就是开展生命教育。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大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通过人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言:“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生命情感能使人振奋、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奉献;相反,则会变得沉闷、孤僻、极端、自私、冷漠。开展人性化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改变重才智、轻情商的教育模式。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情怀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与生命情感。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1]恩斯特·卡西尔[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郭静林,《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与道德教育》,2006年。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六

职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求职择业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等,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职业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大学生更显得尤为关键。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因为其职业价值观出现的问题所造成的。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职业院校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越来越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正在向素质取向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恢复,在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将会对人们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影响。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价值观是一定主体的利益、需要、心理和行为取向的反映,是人们用以衡量事物价值、评判事物好坏并决定对其态度的内心标尺。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以截然相反。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它支配着人的择业心态、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支配着职业人生认知、明白事物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意义以及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设计等,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既表现在人们的择业观上,也表现在人们对具体工作的态度上。作为当代大学生,其职业价值观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其未来的择业行为及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而且将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1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切入点,确立科学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种类、工作部门、工作地点和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斗争。一方必须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这就是说社会需要既为人们选择职业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又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因此,大学生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社会需求作为职业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为社会和国家的工作中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会正确地选择职业,并激励自己去克服职业活动中的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目标。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趋于短期化、保守化和庸俗化,满足于找到一份安逸、稳定、高薪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人生奋斗追求的目的。在这种职业理想的支配下,许多大学生不愿吃苦受累、不愿去基层和贫穷落后的地方,过去那种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已不多见。职业理想教育就是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报酬观、职业苦乐观、职业荣辱观。因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使之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

2.2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

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作为一种操守,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行为。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社会成员,不论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

当前,一些高职大学生由于在职业心理上存在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工作中可能出现拈轻怕重、偷工减料等不认真、不负责的现象。部分高职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取欺骗用人单位的手段,伪造各种证件和材料。同时,现代社会中,分工越来越细化,对合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高职大学生在增强自我竞争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只有懂得尊重、关心和团结他人,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承认。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一种能力的培养和一种品质的培养。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解能力和职业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良好的从业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职业道德迁移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并能随职业实践而有所领悟,进而满足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的需求。"。

2.3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确立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且能综合时代特点和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就是要一方面帮助高职大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职业意识,另一方面帮助高职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找准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和支点,使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健康地完成学业,充满自信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就业竞争。这要求每位高职大学生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高职大学生应该围绕职业规划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同祖国的前途命运,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其次,以职业规划为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围绕自己职业目标的实现,依照职业目标的要求,在潜移默化中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当前,许多高职大学生不能明确我“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和“为什么干”等问题。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地了解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增强职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构建与职业目标相一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4以就业指导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择业、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和社会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

实施就业指导教育,必须对其内容和任务有明确认识。就业指导的具体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而且还包括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帮助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计划等方面。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现阶段就业制度和政策,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掌握求职技巧。

当前,部分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思想准备不足,有惶恐感,在供需见面时比较拘谨,甚至手足无措,有的因此而错失良机。还有一些毕业生不清楚各项相关的政策规定,不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更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其形式要多样化,如采取团体咨询以及体验式游戏等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施加影响,有利于促使高职大学生择业、就业能力的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价值观。

2.5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所谓社会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为社会服务,直接感受社会生活,进行以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科学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教育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

当前,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学生的所知、所感、所闻、所见、所悟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认清社会的主流,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克服思想上、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更加明确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实习期间要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了解企业职业道德规范,感悟企业文化,实践中亲身体验该职业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于自身需要的满足状况,提高对相应职业的认识。实习单位与带队教师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对职业的薪酬、福利待遇、晋升、人际关系、成功体验、自我实现职业价值观的评价正确与否等方面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奠定认识与实践的基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新的就业形势也给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根据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和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多维度、全方位地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七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处于正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真实性数据和参考性意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是社会职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影响着大学生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认真审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的问卷,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每一学校随机抽取400人,共计2000人,采取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和访问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8.7%。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为教育者找到合理的对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尺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了良好的机制,也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觉醒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比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价交换观念等等;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必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就是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同时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人的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市场化。大学生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比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特点会容易使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必然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价值取向的偏差,出现“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产生见利忘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利己主义价值追求,使得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日趋淡薄。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的物化倾向必然会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出现与马克思主义要求的价值观不同的偏离。这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严峻挑战。造成这种偏离的因素恰恰又是社会现实的突出矛盾引发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氛围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深层原因。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西文化的交流变得广泛而深刻,而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和斗争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激烈。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着大学生的心灵,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资源;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东西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品格,比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西方文化中本身所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生虽然处于“象牙塔”里,却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少大学生面对大量的外来信息,来不及思考便接受了具有流行特色的趣味标准和外在引导,进而导致其判断能力的弱化,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独立批判、否定的能力,从而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同时,理想化的职业价值观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大多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实际上是以现实要求为出发点,以个体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的基本标准,他们讲实效重现实,其职业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带有的功利性,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少了一些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3.教育的错位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其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在教育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时,大家多用“前途教育”鼓励大学生。当然,这种“前途教育”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种思想教育的功利性太露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急功近利的教育培养了急功近利的青年川”。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我们长期奉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严重忽视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教育,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同时,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单薄的,渠道是较为单一的,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内容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影响,难以抵挡社会多渠道影响的诱惑力。

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市场的影响,高校过于看重大学生的就业率,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往往受市场“指挥棒”的影响,过分注重对大学生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轻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再加上社会上不完善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这些都不能不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冲击。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代,是真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有通过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内容、新趋向,才能不断摸索出新的更好的对策,才能与时俱进、扎扎实实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其实是民族的重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正确认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任务。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八

大学生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尤为要重视大学生的恋爱观,这不但关乎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其他成员的恋爱观的树立。所以,我们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但传统引导方式太过死板和生硬,大学生不愿意接受,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性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保险作为当下热点话题,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分析大学生对恋爱保险的解读,以创新性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保险”;恋爱观;

保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保险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推出了各种创新型的保险产品。恋爱保险就是创新型保险产品的代表之一。通俗来讲,恋爱保险即为恋爱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其不但拥有传统的经济补偿费职能,在此基础之上还增加了对被保险人婚恋费用的保障。从目前市场上各恋爱保险的购买力来看,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推出的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主险,附加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在3年以后的10年内结婚则在婚礼现场赠送一万朵玫瑰的恋爱保险购买力比较强,并且购买者多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由此掀起了大学生讨论和关注的热潮。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伦理、道德观念随着多种文化的不断渗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大学校园则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大学校园是一个奔放、自由、信息化的环境,对于刚刚结束高考从禁止早恋的紧张、压抑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而言,闲暇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让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对大学生的自由恋爱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并且处于成长转折期的他们渴求得到社会与他人的理解,因而时常会产生莫名的惆怅和孤独感,当无法再又为环境中寻求慰藉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通过恋爱得到抚慰。因此,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恋爱成为每个人向往和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他们,生理和心理还处在待成熟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正确的看待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工作的关系。而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未来的发展,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人群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并且大学生的恋爱观更是一个时代鲜明的印证,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恋爱观起到不可估量的整合、引领和示范作用,因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不但关乎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关乎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

恋爱保险自发行以后犹如雨后春笋在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至此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是噱头还是需求,成为人们争执的关键点。当代大学生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学生小杰说,“在当下的时代,情侣之间互送礼物已经变成一种绞尽脑汁的事情,既要有创意还要浪漫,恋爱保险则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不二选择,如果这份”恋爱保险“真的保住了,会很感动,即便不能实现,也是一份浪漫的美好的回忆。”小李说,“我们从大学到现在已经恋爱2年了,感情也很稳定,投保一个3年期的恋爱保险,3年后还能有不错的投资收益,岂不是稳赚不赔,还充满了新意。”作为即将毕业的王伟同学说,“马上就要踏入社会,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生活,未来将走上怎样的工作岗位,面对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都是未知的,投保一份这样的保险,可以向对方表达他们珍惜彼此,想要保住爱情的信念,用保单做为恋爱的凭证,会让彼此更踏实的走下去。”从这些解读中可以看出恋爱中的大学生相信爱情是真实、美好的,非常憧憬未来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当然也有不少同学给出不同的解读,“当代大学生受速食主义爱情观影响,对于恋爱并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一张保单守护不住爱情”,“如果购买恋爱保险的两个人将来不能走到一起,投保的钱白花了不说,一旦让后来的恋人知道了,也会带来尴尬”,“恋爱保险就好像是枷锁,非要在爱情上加一个期限,会禁锢对方,不利于爱情的发展”.通过这些言论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存在爱情价值观不完整,爱情认识不正确的情况。具体来说存在以下误区:

1.恋爱出发点盲目,恋爱态度轻率。曾有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把谈恋爱的目的归结为相伴度过大学生活,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排解孤独感的渠道。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只是为了追赶当下的潮流,是一种时髦的表现,把谈恋爱当成攀比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取得人生经验,以防日后在感情上上当受骗。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漫不经心,只在乎现在不考虑未来,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慎重地对待爱情,对双方、对家庭幸福的意义。

2.无法理性处理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大学期间能否谈恋爱一直都备受争论,而争论的关键点在于大学生是否具备处理学业与恋爱关系的能力。从某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赞成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但同时也认为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可以追求爱情。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就会迷失方向,热衷爱情,冷漠周围,感情占据大部分的大学生活,厌学、旷课、迟到逐渐成为常态,最终耽误自己的美好前程。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失恋而无法自拔,整日惶惶不安,严重影响个人的心理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3.网络虚拟交友,热衷“速食恋爱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友方式不再局限于参加活动或是经人介绍,形式多样的交友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结交朋友的便利渠道,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可以帮助大学生隐藏自己的缺点,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虚拟交友,加快了大学生之间的交友速度。很多大学生对待恋爱不再抱有严肃和认真的态度,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和责任心,甚至出现了一批怀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欺骗大学生的感情,哄骗钱财。

4.性观念开放,但性保护意识淡薄。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大学生受西方思潮以及网络普及化的影响,性观念的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有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甚至少数同学为了满足玩乐的目的,借以性自由的口号导致性行为的发生,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而且耽误了学习。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性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具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观。

大学阶段是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普遍存在,无处回避,也无需回避。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断乳”阶段,在这一阶段自然会有一些不成熟的表现,比如,好奇,跟风,情绪容易冲动,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等。学校和家长需要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但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创新力和吸引力,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恋爱保险”作为一份迎合大学生心理的保险险种,引起了大学生的浓厚兴趣,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恋爱教育,可以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围绕“恋爱保险”开展小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探讨学习关于“恋爱保险”的相关内容,以此激发同关注热情学们的。

2.引导同学们阐述对“恋爱保险”的认知,并解答同学们关于“恋爱保险”的一些疑问。在保证同学们完全理解“恋爱保险”的基础上,调查同学们对“恋爱保险”购买需求。

3.开展“大学生是否愿意购买恋爱保险”的主题辩论会。

4.针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总结,在次基础上深入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教育,引起共鸣。

1.利用网络优势,变静态学习为动态学习。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来知晓和接收信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可以改变传统文字教育方式枯燥、乏味的缺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搜集有关恋爱的相关新闻让同学主观感知事情的发展,深入体会,在此过程中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还可以开展校园恋爱论坛,给学生提供爱情探讨和抒发情绪的的平台,对于学校的模范情侣事迹进行宣传。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高校恋爱现状和问题的调查。虽然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主要来自课堂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但是如果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掌握,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至此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感触、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内外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交往价值观。

3.注重恋爱教育的时效性,体现恋爱教育观的性别差异。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情非常敏感、自我意识强,疏导过程稍微生硬偏颇,或是疏导不及时都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而掌握好疏导工作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大学生恋爱动机的不同,在疏导教育时应因人制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助性别对恋爱观影响。某项调查显示,由于大学生的性别不同,在择偶观念、择偶标准、恋爱动机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恋爱观教育中,不能一概而论,要体现性别差异,对男女生的恋爱观分别进行分析和引导。

4.为学生开展多门增加大学生魅力值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审美观,恋爱价值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学、文学、经济学、人体生理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选修课程。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普及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情美的意识、道德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审美观,恋爱价值观。

6.外围保护,净化周围环境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租房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许多处在热恋期的学生情侣都会趋向于选择租房同居生活,而他们获取租房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是通过广告宣传。为有效的降低合租现象应从源头控制,进行外围保护,净化周围环境文化,同时我们还应跟上时代发展,更新大学的服务观念,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提高学生对宿舍生活的满意度。

7.可以对学校的模范情侣事迹进行宣传,或者开展小型高校学生情侣分享会。通过身边真实故事分享,引起学生的更多共鸣,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

[2]史英超。恋爱保险浅析。现代经济信息。2017,38(21).

[3]王倩倩。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大学生恋爱观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14.

[5]邵昌玉、胡珍。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与教学究。2017,27(5).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九

高职大学生人数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他们担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使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进而也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探索。

“价值观是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的人、事、物及行为等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评价及看法,它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总体评价标准,是世界观的核心,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它驱使着人的行为,同时又通过人自身的行为取向、态度等反应出来。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起着决定作用。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群体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个体价值观在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但是又随着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

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需求导向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迅速变化。而作为时代文化的引领者,作为担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重任的接班人,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高职大学生人数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从学生性质上看有其“特殊性”,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高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现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问题进行探讨,把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就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动态在校内对300名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现状,探索积极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和途径,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生活方式不再单纯,告别了过去“三点一线”的模式,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内容丰富多彩,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并存。其中,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生活充实,有意义有目标”,有25%的学生认为“生活茫然,没有目的,很被动,很消极“,有20%的学生认为“貌似很充实,其实内心矛盾重重”。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解和分析。

1.学习方式多元化,而学习态度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主要方式,但除了学校安排的日常教学和选修课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上网、看电视、看报纸、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考证、兼职等实现课余学习。55%的学生对于考试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想法,45%的学生对于老师上课的内容持“完成任务”的态度,65%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经常借助网络搜索,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团队作业时滥竽充数,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能自觉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查阅学习资料的学生只占25%,认为使用工具书或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加知识量的学生有92%,但每周能坚持阅读学习的不到20%。对于继续学习,有不少学生选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自学考试、远程学习、本校参与合作的专生本课程班和全日制专生本等,少数学生计划出国留学。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客观条件逐渐优越,自主选择的机会多、面广,但缺乏理性和科学性,拥有资源却不能有效利用,对于网络过分依赖,严重影响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2.休闲方式多元化,上网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

从调查情况看,高职大学生的休闲方式有玩电脑游戏、聊天、听音乐、逛街、看电视、旅游、休息和健身体育活动,而上网位居第一,并且主要集中在“浏览网页”和“看电影”、“玩游戏”上,网络已经成为这些“90后”大学生“最为亲密的伙伴”。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高职大学生的休闲状态其实是比较“单调空虚”的,无论是上网、逛街、聊天闲谈等,他们的主要动机主要还是为了消磨时间。"。

3.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差距增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6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认为“不必要”、“看情况“和“其它”的分别占13.3%、13.3%和6.7%。除了生活费用,高职学生支出项目中娱乐和游玩比重最高,用于购买书籍资料的较少。表示经常透支的学生占13.3%,从不透支的学生占35%,总体还行的学生占40%,偶尔透支的占11.7%。在对“攀比”风的看法上,有31.7%的学生认为追求好的物质生活互相攀比很正常,43.3%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高职学生消费观念整体比较理性,大部分学生能“量入为出“,而在消费结构上除了生活必需开支,娱乐游玩是主要支出,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明显,攀比心理较重。

1.多元化生活方式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

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逐步形成。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处的经济地位以及周围群体宣传的观点与行为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大多是“90后”,一方面很多学生所处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富裕,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生还处于经济贫困、要依靠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等完成学业的境况中,差距明显。但是,这些学生又具有共性,他们伴随着网络成长,接受最前沿和西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他们彰显个性,标新立异,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喜欢赶潮流求时尚,一些传统的价值观正在逐渐消退。进入大学阶段,他们重视人际交往,喜欢朋辈交流,希望通过交流沟通接受新信息新思想。但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过强,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依赖虚拟的网络世界,再加上生活习惯不同,一些学生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通常感觉到“孤独”。

生活方式的好坏,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观念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学习、消费、休闲和人际交往等角度去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已促使这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务实”特点。他们一方面有积极拼搏奋进的理想,善于创新创业,对学习和工作有高效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过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追求较高的物质享受,喜欢横向对比,希望有轻松体面、条件优厚且安定的工作。自信与自卑、进取与焦虑、机遇与挑战、追求与茫然,是当代高职大学生始终要面临的考验。

2.加强价值观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信念;引导学生坚持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讲究创新工作方式,体现“以生为本”,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和灵活多样性,避免“教条主义”、“走形式”。比如开展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时,我们可以通过素质拓展的形式把团队协作、艰苦奋斗、体验生活和奉献意识等融入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价值,通过总结使学生学会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引导,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2)丰富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环境。

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各类文体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动员力,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是我们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和阵地。校园文化活动涉及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影响广泛、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充满人文气息、优美高雅的校园“硬环境”和积极健康、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公益服务、文体比赛、网络论坛等“软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社会责任、勤劳勇敢、节约朴素、团结合作、关心友爱、努力奋斗等“健康”词汇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让主流文化活跃在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当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消费和人际交往方式。

(3)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青年学生最关注、最忧心的问题。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面对的社会压力也更大。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使之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更愿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我学习和锻炼提升自身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选择,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特点,提出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教学。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当今社会,广大的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使用,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和潜在的投资者。股东使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评价,政府部门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潜在的投资者用其评价企业的价值,等等。可以说,现如今,会计信息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对于直接提供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被人们所看重,包括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遵循准则,不做假的账”。那么,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是我们会计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核心价值观对如何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的账的会计人员作以下探讨。

一般认为,“价值观是对事物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形成于人们的实践过程,又反作用于人们的实践,是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念的总和。一个人的价值观源于其世界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具体表现,世界观决定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由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决定而逐步形成的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其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体现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是人们正确处理个体、主体以及社会需要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结人心,其核心内涵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时刻弘扬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党的十八多次重申其重要性,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基本使命,以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中,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正气”成为主流,全国上下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的氛围,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也应当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和具体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简要概括为:“爱国、理想、责任、创新”。爱国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每个大学生追求的永恒主题,责任是对每位大学生的要求,创新则是四个中的核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最高层次。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的账”,即是践行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本人认为应该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

1.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原理及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培养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特强,上岗就能操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现了“爱国、理想、责任、创新”核心价值观,同时强调诚信为本、创新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体培养要求方面。要求学生在知识上能够了解与理解会计职业及行业相关的职业的政策和法津、法规;具备从事会计学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在业务能力上具有会计和审计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的核心应用能力;具有审计监督、见证及评价的核心应用能力;具有财务分析、控制及管理的核心应用能力。在素质上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如何查询资料及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等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

3.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爱国、理想、责任、创新”为标准,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的账”为原则,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及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交融,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体系按照目前大多数教育专家提倡的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进行搭建。课程设置服务于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实现并满足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在课程体系中,思想教育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等课程、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等课程、社会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等,几乎每门课程都涉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的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能力。为了会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高校从事会计学教学的教师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出于对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并结合典型案例设计相关的职业操守及核心价值观在线训练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与良好的职业发展理念,教给其如何规避职业风险的方法和技巧。除了在专业教育注重上述内容的教育以外,还要注重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形成教育,每时每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教育学生先要做一个好人,而后培养其成为其合格的人才。人格教育事关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生活基本观念的形成,我们一定要重视,同专业教育相比,人格教育的影响有的时候显得更为深远和长远。从事会计学教学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或在其他与学生的交往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向学生及时传递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正能量。不仅要教会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迅速融入专业团队,与他人和谐相处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4.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内容中,一直把诚信教育贯穿会计职业教育的始终。在入学教育课程中,着重介绍会计职业规范中的职业道德一节;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调会计人员诚信的重要性;在会计实务课程中,将不诚信行为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毕业教育中将“诚信做人”作为毕业留言送给毕业生。另外开设志愿服务课程,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是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这种形式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社会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社会的重要载体。志愿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通过培养,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友善,传播了文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和培养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5.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情景式教学和对优秀学生事迹的宣传导向,引导学生掌握会计法律知识,自觉遵纪守法,具备抵制违法行为的能力,不断地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品格。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产学结合、会计从业资格、建设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应用相结合、会计改革与会计发展相结合、强调责任、诚信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育人过程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的账作为职业素养的标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使其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1]韩小芳.财经类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师,2012,(03).

[2]马文超.会计与会计教育:从整体主义到个人主义[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03).

[3]刘勇.基于“胜任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15,(18).

[4]万晓文.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兼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02).

[5]申姝红(导师:宋东风).高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浅探[j].财会通讯,2009,(03).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一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2007年6月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描述了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不再是某个高校的个案问题,而已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价值观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第二,阐明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以淮阴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

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所有系科中随机抽取5。

个系,在所抽中的`每个系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最后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总共抽取了100人。这100人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部分共20个问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属性、专业兴趣、家乡、理想月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择业态度,主要调查了职业的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择业方向与理想,主要调查了择业者理想中的单位性质,以及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和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所有问卷均由笔者本人发放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单位:人(%)。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的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编码,并录入电脑,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

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二

摘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农业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经济水平,而农业经济水平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推进农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农机化主导作用发展的今天,唯有促进农机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作时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1.1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

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我国农业的思想相对较为落后,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认识不足,对于现代化设备的接受能力较差,同时,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能力不足。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市场情况来看,鱼目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多会选择价位较低的产品,但这些机械质量不过关,在使用中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利益损失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业机械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小型自用为主,大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严重短缺,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迟迟无法提高,农业机械化宣传力度与售后服务也跟不上,使得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影响了我国农机推广的发展进程。

1.2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机械化的出现使农民从繁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走向城市,走向其他工作,促进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机化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面对日益变化的大环境,农业机械发展势在必行。在发展中必须要明确机械长期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服务农民、发展经济”的理念,对于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及时治理,促进机械水平的提高。以期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三

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提升,国民综合实力提高,农机设备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农机设备有了新的认识,对农机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2.1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快速发展。

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其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也必须朝着节能型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农业机械的性能,根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降低污染,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就是说要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来促进农业机械化技能的提高,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2.2环境日益好转。

由于国际化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级政府都从自身出发,加大了农机开发与监察工作,在农机购买、农机使用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制度的出台,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机市场环境,增强了农民对农机使用的信心,激发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机设备的发展进程。

2.3技术水平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粮食的优质化高产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要迅速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3农业机械化的设计方向。

3.1选择性能较好的发动机燃料。

作为农业机械最主要的构成,内燃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柴油与汽油是内燃机最主要的燃料,但这类燃料燃烧污染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未来农业机械的设计上,必须要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降低能耗,减少废气的排放,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避免温室效应。

3.2增强易拆卸设计。

农忙季节,农业机械必然会超负荷工作,但很多农业机械很难修理,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零件,对农民来说修复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在进行最初的设计时设计师要不断完善设计质量,使其可以便于拆卸,方便使用,降低材料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环保的目标。

3.3提高可回收性。

“可回收”就是环保的另一种说法,这就要求农业机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初期就要考虑选用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在产品淘汰后零部件仍然可以二次使用,进而节约成本,减少浪费,降低能源损耗,达到环保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业当前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看到,要想实现农业机械环保的目标,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设计质量,提高农民的机械化意识,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才能更好的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保证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叙,陈敏.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j].机械设计,2005(1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成了一个信息和资源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手段五花八门,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移动通信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信息传播有着更高的要求,各种通信设备的更新不仅关乎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而且还推动这着移动营销的发展。

2.移动营销发展的现状。

2.1各领域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用户的不断增加,使得各种各样的移动客户端app的应用软件在逐年增加,据相关资料显示,移动客户端app的应用软件涉及音影图像、网上购物,社交网络以及出行必备等20多个领域,有80多种的类别,应用程序达到150多万。可以说,移动客户端的app应用软件已经全方面地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了。但涉及的领域有限,相关的企业较多,因此,大多数企业提供的都是同质软件,如,在6月已有70多家打车软件;浏览器的种类以超过60家;视频和新闻的软件已超过70家;目前,各个领域的软件数量仍在不断地上升,可见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2.2趋于饱和的用户。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移动客户端app的应用软件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交友软件(如qq,微信等)的安装用户已达到了9亿多,输入法的安装用户已达到了3亿左右,各领域用户安装的数量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出直线上升地趋势。目前,对各领域用户人群的简单累加很快就会达到了手机用户网民的'使用人数了,移动客户端app的推广成就远不如前几年,已经进入了调整阶段。

2.3单一的营销方式。

目前,很多企业采取的营销手段主要是通过短信和二维码向客户推销app应用软件,这类营销方式在移动客户端发展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引起用户的关注,但长期使用这种营销方式,难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甚至个别企业为使用户下载app软件,未经客户同意,在介绍的过程中就强行对客户的手机安装app软件,不少客户不得不被动接受,从而加重了用户的厌恶情绪。同时,企业在推广app应用软件时,常常使用网页连接,很多用户在浏览信息时会莫名其妙跳出一些连接,并且未经用户的同意,这些网页连接会自动打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用户的反感情绪。此外,二维码的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不统一的缺陷使二维码成了一种新的病毒,不少用户在扫描二维码时手机就会中病毒,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法分子利用用户泄露的信息对用户进行诈骗,从而使消费者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3.企业营销的发展趋势。

3.1大数据的利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营销的各个领域激烈竞争,为移动营销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移动营销的发展却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里,移动营销的发展必然会充分利用到大数据的优势,对用户的浏览痕迹、交易习惯、用户之间的分享以及他们的评价等痕迹在大数据库中用云计算做出准确的统计,发现其中的规律,掌握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并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周到的产品和服务。如淘宝上,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情况,推出用户喜欢的产品,在用户生日的时候进行自动打折服务,使用户能够得到卖家的有偿服务。据调查发现,手机游戏的用户已5亿多,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在未来,对电脑游戏使用的用户会进一步转向手机游戏。此外,游戏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未来可以和影视以及网络文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移动营销在这一方面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未来营销的发展必定会使更多用户享受到大数据提供的便利。

3.2多元素的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展了线上营销的模式,在未来,移动营销是必会整合“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利用o2o的模式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用户可以享受到网络平台带来的便利。在发展网络经济的同时,可以融入更多的实体店的传统因素,发展移动营销的商业模式,使用户觉得既不失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

3.3隐私的保护。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移动营销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必然会成为移动营销的发展趋势。移动营销还会对行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营造出工作人员保护用户隐私的良好环境,加强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科学严格的制定行业准则,相关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出防止信息泄露的新技术,从而减少用户隐私的泄露,用户的隐私受到保护已经成为移动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论。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移动营销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里。移动营销会以更加智能、个性、便捷、准确的优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移动营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就要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把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移动营销服务。

参考文献:

[2]韦群英.基于微店的“开县春橙”在移动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3]黄以卫.企业采纳移动营销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五

摘要:在检索了1990年~webofscience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数据的计量学特征,借助科学计量软件bibexcel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测度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员工或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流,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和角度不同,本文希望借助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对国外知识共享研究现状进行鸟瞰式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isi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以“knowledgeshar*orshar*knowledge”为检索表达式,分别以主题检索和标题检索为检索范围,时间限定在1990年~20,通过主题检索一共检索到1868条记录,标题检索共有571条记录,检索截止日期均为年12月25日。以这些文章构成原始数据集,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了分析。

1.1发表年份分析。

按论文发表年份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排列。

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受检索时间影响,2009年数据呈下降状态)。图中包含两条折线,上面的一条为主题检索时检索到的文章,下面一条则为标题检索时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两条折线的总体走势是一致的。该图中的两条曲线可以相互印证,也为下面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1990年~1995年这个区间内,两条线几乎重叠,可以推论在1995年之前,知识共享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而且研究主题也相对狭窄。以后,两条曲线的分离程度越来越大,在的时候二者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超过了250,说明随着对知识共享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有关知识共享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

1.2关键词分析。

利用bibexcel[1]软件,分别统计两个数据集中的关键词频数并按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表中左侧为按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10次的关键词;右侧为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5次的关键词。

分析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系统(system)、企业或组织(firm&organizations)、创新(innovationcreation)、技术(technology)、模型与框架(model&framework)以及绩效(performance)等方面。同样,分析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知识共享系统、组织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共享技术、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等方面。其他的研究点还包括知识共享中的信任因素、知识共享网络、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以及本体和语义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2研究现状分析。

对上述研究重点进行归纳,分别从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知识共享绩效四个方面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深入分析。

2.1知识共享主体。

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2]。通过关键词分析,国内外对知识共享主体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也包括虚拟组织和虚拟社区,在此重点阐述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主体。

很多学者对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组织制度、组织氛围、企业文化、领导风格以及信任因素。虽然设计恰当的激励系统并不简单[3],但恰当的奖酬制度(rewardsystem)有助于促进员工贡献知识[4],提高知识共享度。高度关怀(highcare)的团队氛围,以及良好的沟通氛围,会显着影响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5][6][7]。开放的领导氛围,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高,对知识共享越有利[8][9],相反,集权会对知识共享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10]。信任因素是员工是否参与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决定了个体间知识共享的方式和程度,而认知信任要强于情感信任[10][11][12]。

对虚拟组织间的知识共享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热点。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问题[13];也有学者研究了组织联盟之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如关系的紧密程度、信任、合作需要、合作动机、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可获得性等[14][15];还有研究专门探讨了虚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安全问题[16]。

计划行为理论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应用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文献[17]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决定因素。

2.2知识共享手段。

目前研究文献中涉及的知识共享手段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系统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系统和技术是进行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它们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保证。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专家地图、知识共享平台、智能代理系统、知识交流技术等[7][18][19],这些技术手段涵盖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交流、知识表示、知识传播和知识共享等众多环节,可以减少知识共享的障碍,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程度。

伴随web2.0的快速发展,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发显着,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研究成为热点。yang提出利用本体方法制作网络标签以在特殊兴趣小组中实现知识共享;stock[20]分析了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在知识交流与共享方面的优势和缺陷,并试图对tag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性排名算法进行系统优化;todd(2007)[21]论述了15种基于wiki的数据内容管理途径和方法。

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技术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共享任务的,必须与组织文化和氛围结合起来。

2.3知识共享模型。

知识共享模型的研究对于了解知识共享的本质问题有重要意义,下述研究基本上代表了知识共享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共享心智模型。cannonbowers和salas(1993)[22]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对于理解团队绩效,特别是理解和解释不同团队的.绩效差异帮助很大。

(2)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日本学者nonaka(1994)[23]提出了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将知识共享分为4种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seci模型描述的是知识螺旋转化的过程,从知识流动、知识自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共享。

(3)动机——信任模型。kaser和miles[24]运用动机——信任模型,以3个公司为分析案例,探讨了5种知识共享动机类型——金钱交换、社会交换、导师关系、实践团体和合作关系,与模型中的五种信任类型一一对应。

(4)知识生命周期模型。nissen()[25]从伴随组织业务流程产生知识流程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六个过程的知识生命周期模型,并据此来研究知识共享过程。

(5)共享机制三维模型。hans()[26]引进了区分知识共享机制的三维模型,即现有/新增知识量维、决策者因素维和目标因素维,指出研发中的知识管理应该集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机制。

(6)行为约束模型。enno()[27]等人引进并检验了一种解释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约束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提出管理者可以通过关注知识共享的“约束变量”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程度。但该模型的建立缺乏普遍性,变量的采集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且变量标准化后可能失去可比性。

(7)知识访问控制模型。chen(2008)[16]设计的基于本体的知识访问控制模型,可以促进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提高知识共享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并且改进知识共享应对组织环境变化的敏捷性。

(8)知识共享三维动因模型。hsu和lin(2008)[28]在对大量博客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持、知识共享和社会影响的三维动因模型,将知识共享与博客应用结合起来。

2.4知识共享绩效测评。

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以及组织的创新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26][29],知识共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高低。然而,如何对知识进行测量,如何对知识共享绩效进行测评,是研究中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对知识共享加以测量,如connelly和kelloway()[30]开发的知识共享文化量表包括6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5;lin和lee(2004)[31]开发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包括4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4;chowdhury()[32]开发的复杂知识共享测量量表包括7个指标,信度系数高达0.92。

以上量表都是一维的,也有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知识共享。例如,zarraga和bonache(2003)[6]按知识管理环节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两个维度,其中知识转移包含3个指标,知识创造包含2个指标;hoof和ridder(2004)[7]按知识的流向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两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包含4个测量指标;cho和lee(2004)[33]按知识共享的程度将知识共享划分为共享的范围和共享的多样性两个维度。而chow(2008)等人[34]则建立了一个三维测量框架,该框架中包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共同的目标三种社会资本,并通过因素分析检验三者的关系,用于测量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绩效。

不难发现,目前的知识共享量表虽然能较好地满足研究者的某一方面要求,但不能从整体上对知识共享进行有效测量,而且缺乏普适性。

3知识共享的趋势展望。

从引文分析的角度考虑,知识共享的研究热度仍将继续,短期内不会衰减。基于对知识共享现状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笔者认为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将聚焦于以下方面:

3.1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会有所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结果也会不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及其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3.2知识共享的风险研究。

不论是个人之间、团队之间还是组织之间,共享知识资源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自身知识的流失和扩散,而知识本身的特性也在无形中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形成。知识共享风险的研究是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虽然给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但深入的研究较少。

3.3知识共享测度。

对知识的测度是知识共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的方法是通过设计量表,测度一些相对容易的因素水平来估计知识共享的高低,但很多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进一步开发科学的量表,实现测度方法的聚焦和各种研究成果相互融合迫在眉睫,而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测度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4知识共享与本体。

gruber早在1995年就发表文章,探讨了本体在知识共享中的应用[35],文章被引用次数高达4000余次。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文章在探索本体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基于本体的知识共享理论和模型将随着本体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六

摘要: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账的基本方式。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在人们的思想上、法制上、软硬件上及安全措施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研究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在这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通过财政部认可的软件就有40多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再加上各企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更是不胜枚举。许多会计软件的开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还很低,约80%的企业还处在手工记账阶段的实际情况下,这就迫切要求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从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单位的经验教训及将要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来看,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充分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重要性。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电算会计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之中。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是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例如成都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而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四)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但一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五)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制度没有作相应的修改。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账户设置、账户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大多数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使用上,财务会计制度的滞后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六)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有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七)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偏低。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二、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及理论认识。

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们应当而且是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二)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

财务软件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譬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以被识别、被接受,这样不同软件系统下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作处理,这样可降低对操作员的要求,也可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建议按农业、工业、商业、外贸、金融、行政机关、科研单位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分别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

(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安全要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财务软件中增加安全功能,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及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会计电算化软件各层数据处理应层层设防,在软件功能上增加必要的提示功能、检验功能和限制功能,要防止操作失误造成数据破坏,操作人员进入系统要设置口令和密码,以防无关人员非法进入。在系统中应建立起操作日志,记录所有人员对系统所做的操作,包括操作的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依据操作日志所提供的线索,对有关人员进行核查。为了防止病毒的侵袭,要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不能使用盗版或来路不明的软件,对外来的软盘要先进行病毒检测,方可在计算机中使用,在计算机中装入防病毒软件,这样在开机时进行时实控制,对硬盘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杀死病毒;定期备份数据和文件;不打开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等。此外,要建立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和黑病毒的侵入,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采用身份识别系统等技术防护措施,将非法用户拒之网络之外,面对重要商业秘密泄密的问题,可以对软件的重要信息采用加密技术,以防重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

(四)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应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还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工作,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同时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即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阅。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即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或不一致。前一种情况只需将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后一种情况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五)建立一致的会计电算化协议。

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同时,企业管理电算化软件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有效应用系统,还需要生产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和配合,特别注意企业管理电算化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以保证数据的共享。

(六)使系统开放并使软件具有国际水准。

这就要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

(七)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在各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施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能有效的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复杂而又枯燥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主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等等。

但如果我们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上诉问题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和发展;如果重视并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更远层次的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朱爱亚。谈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3,5。

2毕树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9。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燕惠兰。经济信息概论[m]。成都:西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黄正端。会计信息系统[m]。济南:济南大学出版社,2004。

6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袁树民。电算化会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七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或病毒的侵扰,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五)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没有严密的基础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在人员分工上,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没有严格权限限制措施,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篡改数据留下隐患。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十分不完善,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其次,从档案资料管理上,许多单位对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导致不少的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以至于造成企业财务信息泄密。

(六)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的影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大多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就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水平上,并没有应用到企业全面管理活动中,也可以说会计软件只是实现了它的会计功能,并没有实现它的管理预测和分析功能。

三、未来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划和展望。

(一)电算会计要体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系统的财务部分要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不是一个孤立的账务系统。在定义企业财务系统的框架和流程时结合考虑了制造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和流程。例如,账目结构的设置、账务流程的处理、接口的设计、报表需求的定义,不完全是从财务部门的立场出发,而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实现了财务子系统与分销制造子系统的集成,其管理的起点是业务而不是凭证。系统的财务部分要对于账务处理本身的流程和操作习惯考虑,同时更加注重于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会计子系统一方面从其他子系统获得有助于完成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各环节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其系统的定义和流程的定义部实现对制造和供应链业务的控制。

(二)电算会计要体现管理会计思想: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反映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这些计划功能和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一方面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式,使系统在处理事务的同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用户可以根据资金状况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企业实行事中控制并实时作出决策;另一方面,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系统遵循整体预算架构,传统整体预算根据销售预测来拟订生产计划,系统更多地采用客户订单来启动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三)电算会计要体现的成本管理理念:系统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强调成本预算(标准成本的确定)、成本控制与分析、责任成本管理等。系统成本管理涉及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会计、订单和项目会计、获利能力分析、利润中心会计以及辅助管理决策的执行信息系统。成本中心会计包括标准成本的确定、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比、成本报告与分析。订单和项目会计用于归集某一订单或项目的实际成本,并将其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以实现对订单或项目的监控。获利能力分析可以回答哪一类产品或市场会产生最好的效益,一份特定订单的利润是怎样构成的等问题。

(四)电算会计系统要体现企业业务的整体管理:系统由于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而将整个系统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系统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而且反映非货币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系统体现了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思想,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五)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模式: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模式。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其次,应由相关的财政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模式,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投入资金像建立像会计制度一样统一的软件,建立国家电算会计软件,将统一的制度和数据口径统一在软件之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4)。

[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福建电脑,2005,(8)。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八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心理因素,对职业的选择和衡量有多种要素的参与。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空间的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成为了反映大学生求职的一个主导需要。大学生更强调自我发展、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众所周知,好的发展空间是与城市经济发展有关的,发达城市自然会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反之,小的地区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缺陷,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求职时在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这是他们自我实现的首选地。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发达城市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厚的工资收入,在保障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又提供了其发展的机会,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对于发达城市及地区的偏向窥见一斑。然而,大学生在选择发达城市的同时也希望得到丰厚的薪酬,这也导致了目前大学生求职价值观所存在的另一个境况即择业期望值增高,也就是说大学生期望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程度。大学生在经过寒窗苦读之后都希望以后能获得一份更好的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但这种需求的'满足同时又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然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却没能很好的认识自身条件的有限性,对于择业的期望值没有把握好度,走入了期望值过高的择业误区。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经济报酬的倾向不但日益明显,而且与实际薪酬水平有相当的差距,并表现出了超前的理想化。

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性增强,同时在择业时也有了很大的选择面。大学求职生在行业选择上倾向于国有企业、科研教育部门、民营或乡镇个体企业等,传统的就业热点行业如从政经商做学问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的倾向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有较强的稳定性,且有丰厚的收入,也能够为求职者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求职者的兴趣。而对于科研教育部门求职的增多也显示出了大学生愿意从事社会声望较高,实际收入稳定的职业,这是他们对自我习得知识的一种肯定。当然最大的改变在于大学生对于中小企业的青睐,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发展迅猛,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对于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也相对其他部门较大,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作出的选择更加地多元化。总而言之,目前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在很多方面均有体现,上述三点仅是简单的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的三种状况,现象的存在并然有其本质的原因,基于上述现状,下文就对现状作出思考,以引导大学生求职价值观趋向合理性。”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十九

摘要: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机电工程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机电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地成绩,为社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机电工程技术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地差距,即使是对本国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多样化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将解决这些问题,并准确分析出机电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我国机电工程的趋势及发展现状来进行分析。

引言。

我国机电工程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好成果,但与其他机电工程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强机电工程研发对我国工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在机电工程的发展过程之中,应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引入和研究新型技术,改善现存的技术格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机电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

机电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电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的综合应用。机电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机械设备与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的面世,为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专门的机电工程研究小组。同时,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将机电工程作为我国战略性实施策略提出来。在国内,许多大型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都对机电工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我国机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工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其特征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机械、电子、通信、光学、计算机和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已经融入到机电工程研发过程中,其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使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了微机电一体化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2、机电工程设计、分析、集成已经逐渐进入智能化时期,并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缘学科,开始进行深入研究。

1.3、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得到重视,吸收了人工智能技术、光纤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的新思想、新技术,为机电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技术,也促进了机电工程科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2、机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在机电工程被不断推广,在各个行业都逐渐开始使用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机电工程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制约瓶颈。这些影响机电工程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机电工程技术性人才培养不够。

机电工程是一门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很强的学科,理所当然地就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应用技术、电子学科技术、精密仪器使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学科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胜任机电工程专业的研究和具体工作。但是因为国内教育方式的制约使得全面性人才十分缺失,即使8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着力培养,但是依然不够而且也难以符合复合型需求。同时,因为机电工程专业发展迅速,经历时间比较短,所以在短期内造成培养人才的力度跟不上机电工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速度。这两方面正是造成我国机电工程人才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也为我国机电工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问题。

2.2、机电工程技术难以满足所有行业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须要通过机电工程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因为机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局限,使得有些特殊行业、领域以及一些特殊的部门或者机构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机电处理系统不够微小无法满足需要,缺乏足够的智能性,无法提供广阔的联网技术等等原因造成了很多类型的机电工程无法向社会全面推行,对社会发展速度起到了延缓作用。

2.3、社会发展对机电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从而对机电工程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简单的粗放型机电工程系统已经无法适应所有行业。对于不同的行业,机电工程系统须要因人而异,只有推出量身定制的机电工程系统才能更好更合理地适应各个行业的需求。

3、机电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不断推动工业、制造业等产业的技术升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重视的问题,尤其应重视机电工程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的核心是电子电力技术、微电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其中,微型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更加重要。从整体来看,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如下。

3.1、微型化。

蚀刻技术是半导体器件加工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实验室研究中,已经成功利用蚀刻技术制造出了$亚微米级%大小的微型化元件。在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微型化发展不再需要进行机械元件与控制部件的区分,而能够实现机械元件与电子零件的完全融合,尤其是_xa、执行结构、传感器等关键部位的'集成,能够不断缩小我国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体积,突破我国目前的机电工程的产品特点。目前,我国引进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微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几何尺寸越来越小,且逐渐朝着微米级和纳米级发展。例如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产品、通讯产品中,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灵敏度高、能耗低等优点,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超精密技术、微机械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和问题,加大研发技术,争取尽早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

3.2、网路化。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普及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各个行业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有效办法。我国机电工程在各个行业的使用情况也必须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各个行业服务,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将网络技术应用到自己领域中来可以提升机电工程的工作性能,还能通过网络技术监督机电工程系统的运作情况,从而有效提高机电工程在日常运作中的安全性能,帮助机电工程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方向前进。

3.3、智能化。

随着机电工程今后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是最主要的方向之一,也是我国机电工程满足更多行业需求的必要条件。机电工程智能化是指对机械本身行为进行的一系列描述,其中主要包括自动决策系统、自动进行思维逻辑换算等等。和传统的机电工程相比,智能化机电工程的发展和建立可以更加快捷地通过机电工程自身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的使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目前,我国智能机电工程使用较多的有各种智能机器人和一些新型的自动清洁技术等。智能机电工程的大面积推广将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4、集中监控化。

在机电工程设计中,集中监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促进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集中监控技术有利于加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而言,集中监控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各部分功能的统一性;管理时,以中央监控系统为中心,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程管理,当系统的某一部分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排除。在机电工程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完善机电设备的应用及维护,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使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朝着集中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3.5、plc技术。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实时控制的数位逻辑控制器,主要具有逻辑控制、数字量智能系统控制、数据采、模拟量闭环控制及监控功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在plc技术出现之前,一般要采用成千上万的计数器和继电器,才能组成具有同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随着plc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经过编程能够以可编程控制器模块来取代这些大型的装置。plc技术系统程序不断发展和完善,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编程适合自身需求的程序,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要求。目前,我国机电工程设计中,plc都具有a/d、d/a算术功能和转换功能,形成了一个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在机电设备的速度控制和运动控制方面,plc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高速脉冲输出及接收功能,且配备了相应的传感器和伺服设备。plc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字量智能控制,在可编程序终端设备联系应用中,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及显示,方便设备管理人员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以plc的自检信号来实现对机电工程系统的监控。同时,plc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强通信功能,从而实现了顺序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闭环过程控制和通信联网等基本使用功能的需求。

结束语。

机电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地成绩,为社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机电工程技术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地差距,即使是对本国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多样化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将解决这些问题,并准确分析出机电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优秀20篇)篇二十

针对水利设施现状、地形地貌特点、气候条件等,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应修建一批田间水池、沟渠和小型蓄水山塘比较适宜。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忽视了小型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逐渐弱化,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作用。当前老厂镇水利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管理缺乏、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

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盘县老厂镇近30%的水利工程修建时间早,在70-80年代建成,当时的社会条件,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劳兴建而成,工程标准低,运行使用了几十年,导致大部分工程都出现老化失修、效益下降等严重问题。管理缺乏:对于水利建设的投入与管理资金少,远不能满足基本运行所需费用。对主要用以农业水利为主体的建设没有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工作,使水利建设与发展速度慢。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田间水利设施大部分无人问津,有的变得堵塞、排灌不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致使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充分发挥灌溉作用。而且现在很多的自然村庄原来的大小池塘都变成了耕地,有的甚至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变成了荒地,由于农民不知道怎么去统一规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一些农民总是随意在良田上大肆开沟挖渠,致使浪费了土地资源和自然水资源,而且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1.2传统灌溉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农业需求。

目前老厂镇主要耕作方式为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科技种植技能与技术含量十分薄弱,在山谷底处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有2/3的农田还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极大的浪费了自然水资源,也冲走不少土壤有机含量。由于缺乏从事小型水利建设和改造人才和技术,使得现有灌溉渠道、小山塘等年久失修,灌溉方式粗放,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1.3现有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及生产生活需求。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设施的投入,老厂镇水利设施得到有序建设,解决了老厂镇机关、各村人畜饮水问题,但在农田水利建设这方面还十分需求,从-的百年干旱情况来看,老厂镇因干旱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由于旱灾,有两年的农业收入仅为平常年份的20%,靠天降水生产的农业方式,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教训已让老厂镇80%的人民群众开始关注水利、水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与保护上来。

2对今后水利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几点观念。

2.1增加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

要改变老厂镇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停滞的局面,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确保财政方面要增加投资到小型水利建设,而且强调各部门担负好对水利建设应有的责任。多渠道鼓励农民投资水利,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水利的建设中,建立一个将政府与民间结合起来的多元投资和农民自愿出钱出力的有效机制,真正建设好水利项目,真正发挥好水利项目应有的效益。

2.2加强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的管理。

加强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水利工程遭受一些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而且还要防止一部分唯利是图者的破坏。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使水利可以为我镇获取利益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水利执法力度,调查处各类水利违法案例并给以严惩。重点工程处要设专人管理,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加大对已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力度。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力度,这样就可以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的问题。对与于那些毁坏而不能使用的水利工程或因为年久失修而坏损的工程要上报水利站,水利站结合自身情况,如果能够自行解决,要及时修复,使其重新起到作用,对于那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需要上报到上级申请资金或技术人员,加以解决。

2.3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调整其供给结构才是最为重要的。政府及上级水利部门应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加强水利建设队伍,更新建设技术。大力选拔人才,推广各种符合现在水利需求的水利科技人才。针对水利建设的难点,提出合理的措施,攻克这些难点。

3结束语。

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等十分重要,但是现在我镇对于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原因为政府没有注意到其建成之后带来的效益。没有水利建设农业就没有多大的发展。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基础,更是我镇的经济命脉,是人民群众的生存根本,所以建设水利工程极为重要。

综上,保护好、管理好现有的水利设施,多渠道融资、合理、有序开发水资源,大力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被、水源保护,提出适合现在农业发展的方案,合理规划与建设水利工程,是我镇工作的重点。

相关范文推荐

    天生我才必有用(精选22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合理的逻辑思维,表达出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掌握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西安在风采大赛(优秀17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言表达、内容结构和观点阐述等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一篇文章,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写一篇优秀作文出来呢。在下面的范文

    学生会演讲稿竞选稿(热门22篇)

    学生会竞选是一项重要的校园活动,旨在选拔出具有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代表。朋友们,我是刘强,我竞选学生会宣传部长,我有出色的宣传和设计技巧,希望能够为同学

    银行年度考核柜员总结(实用13篇)

    年度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为下一年的计划和目标提供参考。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

    军训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实用15篇)

    军训思想汇报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回味军训经历,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大家对于写军训思想汇报有什么心得和经验呢?以下是一些学员们的分享。总而言之,这次军训个人表现虽然

    以孝为美初中范文(22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考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练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

    写好的建议(模板16篇)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下面是一篇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启发和灵感。三、简历自我评价切忌不要长篇大论,切没有

    小学六年级写演讲稿范文(20篇)

    演讲稿范文是一种用于演讲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准备和组织自己的演讲内容。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高三上学期数学期末总结(热门18篇)

    学期总结是对学习目标的一个回顾和检验,帮助我们反思并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学期总结范文精华,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

    麻雀的说课稿(专业19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份教案模板在评价方法上创新独特,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与众不同的麻雀》是长春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