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JQ文豪

教学计划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以下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教学计划的创新点和亮点。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一

教学目标。

·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

·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板书:

一杯水的观察。

眼睛。

看:

没有颜色透明。

闻:

没有气味。

尝:

没有味道。

捻摸:

(不腻、粘)。

听:

好听(爽,脆)。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学会细致的观察,逐步培养对事物本质的合理猜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米与饭之间观察特征变化的兴趣;培养既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又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知识:通过比较观察米粒和饭粒,了解两者的特征变化;初步认识不甜的糖类——淀粉,知道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信封里分别装好米和饭,每组各一份,电饭锅中煮好米饭,塑料碗每组一只,汤匙每人一个,每人一杯温开水,淀粉若干。(学生2人一组材料,4人围坐)。

三、教学活动过程 。

·出示两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米和饭),要求学生不用眼睛看,猜猜哪个装着米?哪个装着饭?而且要说出猜测的根据。

·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和根据。(软硬、干湿、气味、粘不粘、有无声音等)。

·打开信封看看猜测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并且评一评猜测的根据是否合理。

·打开信封之后,在引导学生还能通过其他方法找到饭和米之间的变化吗?(大小、颜色、轻重、容易变形、形状)。

·小结:猜测中所运用的观察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吃饭的时候米饭的味道。(如果学生说米饭的味道有咸、苦的时候,引导学生说说咸或者苦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一时说不清米饭是什么味道的情况下,一起来尝米饭。(明确今天尝米饭跟平时吃饭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尝米饭——要求尝尝米饭的味道,并想好自己是怎么尝的。

·交流米饭的味道和尝的方法,分析部分学生尝不出味道的原因。(咀嚼的次数不够、品味得不够细心)。

·第二次尝米饭——要求第一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边尝边体会的甜味是大概咀嚼了多少下以后出现的;要求第一次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继续尝尝米饭的味道。

·交流“米饭甜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和“第一次没尝出味道的同学第二次尝米饭的结果”。

·交流尝米饭的体会。

·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出现甜味?·引导学生猜测“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等方法解决疑问。

·学生交流对“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认识,引出淀粉。

·教师出示淀粉(一生一包),请学生课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淀粉,下节课继续来交流、研究淀粉的情况。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三

科学探究:能使用放大镜观察大米,并能尝试进行提出分类标准并按自己的标准对大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大米观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观察需要带着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现。3.在观察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的大米。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粳米、糯米、杂交米若干;科学文件夹与观察记录纸;白纸,牙签,放大镜,玻璃器皿。

一、教学活动过程 :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四

知识目标:

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

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

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从实验中得出液体有一定的沸点的结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定要注意观察到。

教材给出了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并附上表格,学生在实验中要注意实事求是地填写,并注意分析数据,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记录沸腾的图象,从图象中判断水沸腾时的温度。

教材后面是讲解沸腾的知识,联系实际列出了几种液体的沸点,并用图解的形式说明了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非常直观,容易理解和掌握。教材最后提出了问题,思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学生完全可以联系上一节的知识解决。

教法建议:

本节得出结论部分是学生实验,教材提供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这部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一定要认真观察在沸腾过程中现象,例如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等,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填写表格,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并利用数据制作表格,从表格中找出物理规律。

关于沸腾的知识,可以由学生总结出什么是沸腾,并分析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关于酒精灯的使用问题,教师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说明错误的使用方法,可以由学生说明错误的原因,注意考虑安全的因素,给学生观察酒精灯的火焰,说明使用时要用外焰,可以实验由学生观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液体的沸点表格,或提供一些资料学生阅读,联系实际学习,建立沸点的观念。

【课题】实验:水的沸腾。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观察要注意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要注意主要方面的观察,从不同角度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要会描述看到的现象。蒸发和沸腾的比较,要能通过对比找到物理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验。

方法1、根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安排实验。酒精灯的使用要实验前讲清,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例,说明正确的`点燃、熄灭的方法,对于不正确的方法,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注意安全方面的原因和使用外焰提高温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会观察,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记录每1min或2min时间间隔的温度值,再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数据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根据图象上的特点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提出一些观察和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可以有:酒精灯使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温度计应当如何使用;观察随着加热的过程温度是如何变化的;观察沸腾现象,描述沸腾过程;沸腾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用图象表示沸腾过程,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什么。

二、沸腾。

方法1、学生思考沸腾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且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个温度叫沸点,教师再提供关于沸点的一些资料,学生阅读,形成关于液体有沸点,并且温度固定(在标准气压下)的观念,结合实验结论,总结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关于液体的沸腾和沸点的知识可以用查找信息的方法学习,教师制订学习课题,学生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得出一些结论。

【板书设计】。

第五节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一、沸腾。

1、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3、液体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4、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

二、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1、相同点:

2、不同点: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了解高压锅的原理。

【课题】高压锅的原理。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到市场调查高压锅的品种和规格。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写出调查报告。

3、发现新问题。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五

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学会细致的观察,逐步培养对事物本质的合理猜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米与饭之间观察特征变化的兴趣;培养既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又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知识:通过比较观察米粒和饭粒,了解两者的特征变化;初步认识不甜的糖类――淀粉,知道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信封里分别装好米和饭,每组各一份,电饭锅中煮好米饭,塑料碗每组一只,汤匙每人一个,每人一杯温开水,淀粉若干。(学生2人一组材料,4人围坐)。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寻找米与饭之间的特征变化。

・出示两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米和饭),要求学生不用眼睛看,猜猜哪个装着米?哪个装着饭?而且要说出猜测的根据。

・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和根据。(软硬、干湿、气味、粘不粘、有无声音等)。

・打开信封看看猜测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并且评一评猜测的根据是否合理。

・打开信封之后,在引导学生还能通过其他方法找到饭和米之间的变化吗?(大小、颜色、轻重、容易变形、形状)。

・小结:猜测中所运用的观察方法。

(二)品尝米饭的味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吃饭的时候米饭的味道。(如果学生说米饭的味道有咸、苦的时候,引导学生说说咸或者苦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一时说不清米饭是什么味道的情况下,一起来尝米饭。(明确今天尝米饭跟平时吃饭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尝米饭――要求尝尝米饭的味道,并想好自己是怎么尝的。

・交流米饭的味道和尝的方法,分析部分学生尝不出味道的原因。(咀嚼的次数不够、品味得不够细心)。

・第二次尝米饭――要求第一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边尝边体会的甜味是大概咀嚼了多少下以后出现的;要求第一次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继续尝尝米饭的味道。

・交流“米饭甜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和“第一次没尝出味道的同学第二次尝米饭的结果”。

・交流尝米饭的体会。

(三)猜测米饭的甜味。

・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出现甜味?・引导学生猜测“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等方法解决疑问。

・学生交流对“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认识,引出淀粉。

・教师出示淀粉(一生一包),请学生课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淀粉,下节课继续来交流、研究淀粉的情况。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六

科学探究:能使用放大镜观察大米,并能尝试进行提出分类标准并按自己的标准对大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大米观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观察需要带着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现。3.在观察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的大米。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粳米、糯米、杂交米若干;科学文件夹与观察记录纸;白纸,牙签,放大镜,玻璃器皿。

一、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二)观察大米。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

・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七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稻谷、大米,学会细致的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米饭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乐于参与讨论、交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意识到科学家队人类生活作出的杰出贡献。

科学知识:认识稻谷、糙米和大米,知道米饭是由稻谷加工而来的米做成的。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放大镜、米粒、稻谷、发芽的稻谷、记录纸(两张)、各种植物的种子、3个杯子。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观察种子。

·引导学生在众多种子中找出水稻的种子。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水稻的种子可以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用什么工具来观察比较好?(放大镜)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稻谷。(6分钟)。

·交流观察结果。

(二)认识糙米,比较糙米和精米。

·引导学生剥掉稻谷的壳看看。注:不要破坏稻谷的`内部,想办法完整的剥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壳有什么作用?

·比较剥掉壳后的米跟平时吃的米有什么不同?记录并请学生说一说。

·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糙米和精米的资料,了解种子的结构。

(三)加工精米。

·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糙米加工成精米?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出精米来?猜想大米加工厂里是怎样加工精米的?

(四)说说米饭的来历。

·引导学生说说米饭的来历,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

(五)布置作业。

·课后做做精米发芽的实验;去家里或菜场、粮店了解一下我们吃的大米有哪些种类。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八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沙与水进行观察,以及对油与水进行比较,以及对日常生活液体的了解,来提高对液体的认识;。

举例说明哪些是液体?比较沙与水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沙和一杯水,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倾斜一下杯子,看看沙与水又有什么不同?讨论沙与水有什么不同?

堆堆看,沙和水各有什么不同?

两滴水合起来与两粒沙合起来又有什么发现?比较油和水出示油,问:它是液体吗?

观察油和水,同时倒倒玩玩看,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油与水的异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液体讨论这些液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九

    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关注和了解动物朋友的愿望。通过对动物的声音、形象、动作的辨别、模仿和表演,感知艺术的基本要素,如: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的变化,和动作的形态等。

1、相关动物的图片,小狗脚印图。

2、vcd《森林里真热闹》。

1、师:小朋友们快来瞧谁来了?(播放课件):小天使来传话:我是生活在大森林中的小天使,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呀都是我的好朋友。今天呀我的动物伙伴们来了一个很有趣的森林联欢会。他们派我来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师:现在你们把小动物的手套套到我们的手上。你们带上它就变成了小动物拉。(大家带上了手套)。

师:请大家看看自己,说说你变成了什么?

师:(选择性的提问,如:小鸡、小狗、老虎。)瞧!这有凶猛的大老虎,忠实的小狗,还有可爱的小鸡呢!看来咱们这个动物世界的小动物们啊,都十分热情!

师:小动物们已经开始联欢拉,大家快听!(播放音乐)。

师:刚才你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啊?

生:……。

师:那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呀?

生:……。

师:那你能学学他的样子(声音)吗?

生:……。

师:是啊!他们玩的可开心了,我们赶快加入吧!

师:ok,那我们就出发吧。不过老师要先组织一下哦,让小动物们来看看我们是多么的有秩序。

师:我们大家拍三下手后,就一起挥动我们的双手高呼:“亲爱的小动物们,我们来拉!!”

1、师:师:咦?快看!这是谁来迎接我们啦?(出示老虎的图片)。

生:老虎。

师:哦~是我们的“森林之王”,瞧瞧,我们是多了不起的贵宾啊!连“森林之王”都出来迎接我们了。

师:你们知道老虎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吗?谁能学学老虎的叫声?(指名一两名学生)。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声音怎么样?

生:预设(凶猛)……。

师:那你们想听听真正的“森林之王”,它的声音吗?

师:你们觉得这个声音来的怎么样?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们想看看老虎的语言是怎么样的吗?

师:老虎的语言,板书:“ao(嗷)—”这就是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只老虎的声音!

师:大家一起来试试(边读边指节奏)x(da)—  。

生:很伤心……。

师:那你觉得这只老虎会说什么?

生:……。

师:那你能用老虎的语言来说吗?

师:现在老师这呢有两张图片,一张啊,老师把这个圆圈涂的满满的,他代表声音很强、很凶猛的老虎;这张呢,是一个空空的圆圈,就好象这只老虎肚子很饿,回到家里,又找不找自己的孩子,很伤心,声音啊就很小、很弱。

师:现在大家就一起来学学很凶猛的叫声;很伤心的叫声。

3、拓展。

生:狮子。

师:那你能学学这只狮子的叫声吗?

师:那如果这只狮子他伤心了呢?会是怎么叫的呢?

4、师:那你们再找找图画上谁的声音很短,很小的?

生:……。

师:那你能发发小动物的声音吗?

师:你们想看看这只小动物的语言吗?

师:板书 。

5、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可是刚才刘老师在和你们玩的时候啊,感觉后面好象有一个小动物一直跟着我们大家,于是啊我就回头看拉,却看不见到底是谁。但是在地上发现了一串脚印,大家快看!是谁啊?(出示小狗脚印的图片)。

生:小狗!

师:小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你们喜欢小狗吗?

生:……。

师:那你能用小狗的叫声来表达吗?

生:……。

师:板书:x(wang)x(wang)。

师:刘老师这呢有几只小动物啊,他们在声音谷里,把自己的声音给弄丢了。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根据这些小动物声音的长短、他们声音是大声的?还是小声的来判断了。那么谁能做做小小侦探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声音呀?老师要为找对的那位小朋友发“一个小小侦探奖”。

(把小动物的图片贴到相应的节奏上)。

师:你们真不错!……咦?狐狸大哥怎么来拉?

客串:在一旁的狐狸大哥出现了,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只学会了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样子他们还学不会呢!”

师:你们能学得会吗?

生:能!

师:你们回答的这么有信心!好,那小动物们要为表演的最棒的那位小朋友颁发一个动物森林中的“表演之星奖”,请刘老师代替他们为你们颁奖。现在我们先请带头饰的小朋友上来为我们大家表演!

生:表演……。

师:现在我们要来点更难的,现在要把声音去掉就表演他的样子,请下面的同学来猜猜看!

四、总结。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米饭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乐于参与讨论、交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意识到科学家队人类生活作出的杰出贡献。

科学知识:认识稻谷、糙米和大米,知道米饭是由稻谷加工而来的米做成的。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水稻的种子可以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用什么工具来观察比较好?(放大镜)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稻谷。(6分钟)。

·交流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剥掉稻谷的壳看看。注:不要破坏稻谷的内部,想办法完整的剥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壳有什么作用?

·比较剥掉壳后的米跟平时吃的米有什么不同?记录并请学生说一说。

·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糙米和精米的资料,了解种子的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糙米加工成精米?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出精米来?猜想大米加工厂里是怎样加工精米的?

·引导学生说说米饭的来历,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

·课后做做精米发芽的实验;去家里或菜场、粮店了解一下我们吃的大米有哪些种类。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一

1.经历收集纸样的活动,认识纸的多样性。

2.经历用对比实验比较纸的性能的活动。

3.初步感受纸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

2.玻璃片、滴管、红墨水、回形针,每组1份。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纸

1.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纸样,以及它们的用途。

2.小组内交流各种纸的样品及它们的作用。

3.教师补充介绍几种特别的纸。

二、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1.不同用途的纸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怎样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讨论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生操作,汇报观察结果。

4.分小组研究纸的拉伸性能和承受重物的性能。

5.交流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想。

三、选择合适的书写纸

1.比较常见的几种书写纸有什么不同?

2.实验:常见的书写纸的吸水性能和拉伸性能。

3.思考:根据不同的书写要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写纸?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米饭的主要营养成份是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

2、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推理能力、学会动手实验验证的训练。

3、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蜡烛、勺子、筷子)做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并不那么深奥,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可以随时研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会用工具研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了解米饭的主要营养成份是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

三、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推理能力、学会动手实验验证的训练。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准备:粳米、籼米、糯米、杂交米一份以及这四种米变成的米饭一份、淀粉每组各一小份、糖一块、碘酒、滴管每组一个、棉签、水、视频投影仪等。

2、学生材料准备:放大镜、筷子、长把勺子、蜡烛。

3、介绍淀粉的录像或课件。

五、教学过程及评价要求: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比较米饭和米粒。

2、学生小组合作,试着把这四种米粒变成的米饭区分开来,并排列在深颜色的卡纸上,教师把部分小组的分类情况放到视频投影仪上,让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为什么这样分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做好启发引导。

本课在前五个单元的大量观察能力训练的基础上,本节课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推理能力、学会动手实验验证的训练。教师的教学方式:提示研究问题,辅导学生自己研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做合作者、引导者,不当主角。

二、观察研究米饭的味道。

1、请学生仔细品尝一口米饭,说说米饭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2、如果有同学说有甜的味道,就与糖的甜味进行对比,体会甜味出现的时间有什么不一样。

3、猜测:米饭变甜可能是什么原因?

4、介绍淀粉的录像或课件:淀粉在慢慢咀嚼时变成糖类的过程。

在教学米饭中的营养时,教师要作两手准备,如果学生中有人知道“淀粉”那就让学生来介绍,其它同学补充有关淀粉的知识,如果没有老师就将事先准备的资料介绍给学生。

三、对淀粉的观察。

1、淀粉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你们小组打算怎么研究呢?

2、小组商讨方案。

3、小组介绍方案。(如观察外表、加水搅拌有什么变化、加热有什么变化、加入其它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等。)。

4、小组实验,教师指导。

a、观察一小包淀粉。看看淀粉是怎样的。

b、把一些淀粉倒在铝汤匙里,加几滴水,调成稀糊状观察。

c、在蜡烛火焰上加热铝汤匙中的淀粉糊,观察并描述淀粉糊的变化。

d、在淀粉糊里滴一滴碘酒,观察发生的变化。

e、在米饭和饭粒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发生的变化。

f、小组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们的实验成果写在活动记录卡上。

g、小组汇报交流。

在活动、汇报交流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事先强调清楚活动要求,交流时采取小组集体上讲台交流的方式,并请其他小组提出“参考意见”,使学生养成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四、课外延伸。

猜测一下:哪些物体遇到碘酒会发生变化?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三

这是学生接触《科学》课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对科学观察没有概念。本节课是要让学生记录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初步了解什么是观察,我们要观察什么?经历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

想办法进行观察,努力知道得更多;能和同伴合作,认真进行观察;

能够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获取一些关于树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科学观察活动进行记录。

学生观察用:记录本、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

一、引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上《科学》课了。

科学书看过了吗?

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请大家翻到第一页,书上的大树看过了吗?

二、在照片上我看到了什么?

从书上这幅大树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什么?

自己边看边数,数数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把你看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相互说说。

现在来说说你们小组看到了哪些内容,我们大家帮他们数数。(学生上台说,教师记录。)。

三、在真正的一棵大树前看到什么?

以前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学生说老师记录)。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为什么这么肯定?

出示课件。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估计我们现在去观察一棵大树,你能观察到的哪些内容?

四、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如果现在我们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想观察关于大树的什么内容?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看,我们闻,我们听,我们摸,我们还能……(出示课件)。

五、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进行观察。

我们已经有自己想观察的内容,现在想不想到大树前去观察?

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去观察大树,要爱护花草树木。

全班去观察大树。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四

・・     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     教学时数:两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     教学过程。

・・     一、课前读话:

・・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

・・     2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     1。

・・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     2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

・・     请大家齐读课题。

・・     3[出示有关生词课件]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

・・     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     4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  &n。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五

我以“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对蜗牛的认识。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蜗牛有一些模糊地认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本课是他们开始观察动物的第一课,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观察活动,但观察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

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历经观察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使学生认识蜗牛身体的特点,经历细心地有目的的观察活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观察中不断生成一些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些猜测和推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蜗牛以及身边的小动物的兴趣。

在有序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对蜗牛身体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学生准备:每组2-3只蜗牛、放大镜、培养皿、观察记录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新鲜蔬菜。

本节课我以“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猜想—合作观察—交流发现—总结”为主线,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一、猜谜语引入。

1、课件出示谜题。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走,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打一小动物,猜猜看。揭谜底(蜗牛)。

2、你们仔细观察过蜗牛吗?对蜗牛的身体你都知道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蜗牛,好吗?

揭题。

观察蜗牛。

二、蜗牛身体的观察。

(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想观察蜗牛的腹部看不清楚、蜗牛太小看不清楚)。

2、现在你准备怎样观察蜗牛的身体?(用放大镜,看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等是怎么样?)。

3、观察蜗牛可以从蜗牛软的一部分开始,你打算用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

(指导学生按头、腹、尾的顺序进行观察,了解有序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得更多,更仔细。)。

4、出示观察要求。

(1)小组合作,可用放大镜观察。

(2)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仔细观察蜗牛的头部有什么?

(3)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5、观察要求有了,观察目标有了,我们的观察活动可以开始了。

6、学生分组观察蜗牛,教师下组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观察收获。

7、完成的小组用玻璃盖把蜗牛暂时盖住。

8、汇报交流。

(1)、通过观察,蜗牛身体的特征你们发现了没有?

(2)、请几个小组上台汇报一下?发现了几条就汇报几条,汇报的时候,我们比哪一组的同学听的最认真。(学生汇报)。

(3)、别的小组有新的发现继续展示。

三、蜗牛壳的观察。

1、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引申出来蜗牛还有一个壳。

2、观察过吗?有观察过的,请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是不是这样呢?还想不想再仔细地观察蜗牛的壳?你认为壳可以观察些什么内容?(利用放大镜,把观察中的发现记录下来)。

3、汇报交流。

(1)蜗牛壳上的线,像田螺壳上的线,取名叫“螺线”。

(2)如果有学生数圈数,汇报一下怎么数?在图片上数。示蜗牛数圈图,一起数一数。还有不同的数法吗?请学生上来展示。

(3)展示学生画出来的蜗牛壳图,观察螺线展开的方向。

示图。

了解左旋和右旋。

(4)你看了这些图,想做什么?学生仔细辨认自己的蜗牛是左旋还是右旋,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汇报。

1、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了一些关于蜗牛身体的知识,关于蜗牛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2、看来同学们想观察研究的问题真不少,我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像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学习,你一定会有很多重大发现。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六

课题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科学》课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对科学观察没有概念。本节课是要让学生记录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什么是观察,我们要观察什么?经历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

·想办法进行观察,努力知道得更多;能和同伴合作,认真进行观察;

·能够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获取一些关于树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科学观察活动进行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用:记录本、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上《科学》课了。

·科学书看过了吗?

·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请大家翻到第一页,书上的大树看过了吗?

二、在照片上我看到了什么?

·从书上这幅大树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什么?

·自己边看边数,数数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把你看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相互说说。

·现在来说说你们小组看到了哪些内容,我们大家帮他们数数。(学生上台说,教师记录。)。

三、在真正的一棵大树前看到什么?

·以前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学生说老师记录)。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为什么这么肯定?

·出示课件。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估计我们现在去观察一棵大树,你能观察到的哪些内容?

四、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如果现在我们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想观察关于大树的什么内容?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看,我们闻,我们听,我们摸,我们还能……(出示课件)。

五、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进行观察。

·我们已经有自己想观察的内容,现在想不想到大树前去观察?

·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去观察大树,要爱护花草树木。

·全班去观察大树。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七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 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生活。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竞赛 科学欣赏




1


2.19~2.23


始业教育


2


2.24~3.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3.2~3.8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4


3.9~3.15


茎越长越高水结冰了 开花了,结果了


5


3.16~3.22


我们的大丰收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6


3.23~3.29


蚕的生长变化 蚕变了新模样


7


3.30~4.5


蛹变成了什么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8


4.6~4.12


 我们的生命周期 机动


9


4.13~4.19


温度和温度计 测量水的温度 


10


4.20~4.26


水结冰了 冰融化了 


11


4.27~5.3


水珠从哪里来 水和水蒸气 


12


5.4~5.10


五一假


13


5.11~5.17


水的三态变化机动


14


5.18~5.24


我们知道的磁铁  磁铁有磁性


15


5.25~5.31


磁铁的两极磁极的相互作用


16


6.1~6.7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指南针


17


6.8~6.14


做一个指南针 机动


18


6.15~6.21


复习考查


19


6.22~6.28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 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八

教学要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

1、大胆猜想。

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游戏活动)。

2、讨论猜想的依据。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十九

这是学生接触《科学》课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对科学观察没有概念。本节课是要让学生记录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初步了解什么是观察,我们要观察什么?经历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

想办法进行观察,努力知道得更多;能和同伴合作,认真进行观察;

能够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获取一些关于树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科学观察活动进行记录。

学生观察用:记录本、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

一、引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上《科学》课了。

科学书看过了吗?

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请大家翻到第一页,书上的大树看过了吗?

二、在照片上我看到了什么?

从书上这幅大树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什么?

自己边看边数,数数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把你看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相互说说。

现在来说说你们小组看到了哪些内容,我们大家帮他们数数。(学生上台说,教师记录。)。

三、在真正的一棵大树前看到什么?

以前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学生说老师记录)。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为什么这么肯定?

出示课件。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估计我们现在去观察一棵大树,你能观察到的哪些内容?

四、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如果现在我们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想观察关于大树的什么内容?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看,我们闻,我们听,我们摸,我们还能……(出示课件)。

五、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进行观察。

我们已经有自己想观察的内容,现在想不想到大树前去观察?

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去观察大树,要爱护花草树木。

全班去观察大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二十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什么,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东西的小组计划。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作品。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按照物体和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本组的发现与其他组进行交流。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依据。能正确说出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教具预备:手电筒、一瓶矿泉水、玻璃杯、书本、玄色布料、报纸、卡片纸、小玩具、白纸。

教学过程。

一、引进: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时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

二、活动一:

1、提问: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老师:让教室的光线暗一些,做好分工合作,并提示操纵方法,提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与桌面平行,与物体保持适当的间隔,且间隔不变)。

学生实验并分类记录:

2、教师领着学生总结:提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概念。

3、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二:影子。

1、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将烛炬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

四、总结全课。

省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教学预备:圆口容器、气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熟悉书中的各种乐器,并提问:你们熟悉这些乐器吗?你会弹奏吗?

告诉学生不同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并且声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

二、活动一:做小鼓。

1、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敲击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

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练习为重点。

2、提问: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

三、活动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同学做的小乐器。

学生认乐器。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材料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

2、布置制定小组计划。

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

布置讨论任务:对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四、教师总结全课制定小组计划。

学生得出结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学生讨论制定小组计划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目,改进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教学预备:搜集有关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进: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熟悉四周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

三、活动二:减少噪声。

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至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叫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很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实: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四、拓展。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五、总结全课。

7光的传播。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

多次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中。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二十一

《蚂蚁》。

教学。

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具:

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饮料瓶盖、泡沫块、纸条、画笔、水槽、烧杯等。

教学过程实录一、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生:蚂蚁。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生:捉到了。

二、引导探究师:你们是在哪找到蚂蚁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

是怎么去捕捉的?生:墙角边,我是用馒头渣来引诱的。

生:草丛里,用吃饭时掉的肉沫来引诱的。

生:大路边,我是用糖块引诱的。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也捕捉了许多小蚂蚁。

2、交流对蚂蚁的观察情况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在捉蚂蚁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在课前观察蚂蚁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汇报好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1:蚂蚁虽小,可是总是在不停的爬。

生2:我看到了蚂蚁们来的来、去的去,好像总是很忙碌。

生3:我看到了蚂蚁发现大的食物搬不动时就会一群蚂蚁一起搬。

生4:蚂蚁特别喜欢吃甜的和香的东西。

生5:我看到了一只蚂蚁知道哪里有食物后,接着就带来了一大群的蚂蚁。

师:现在教师请你们用笔画一只小蚂蚁,行吗?生:行。

师:好,我们请画得最快的几位同学把画的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贴蚂蚁)。

师:这几位同学画得都很好。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画一只小蚂蚁,看看要画好一只小蚂蚁必须要画出小蚂蚁的什么?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教师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思考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画出小蚂蚁,并让同学们再次拿起笔,把自己的小蚂蚁画得更好并小结。

师小结:

(1)、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食物。

(2)、用毛笔将蚂蚁刷入瓶内。

(3)、用带有气孔的盖子盖好。

3、研讨观察小蚂蚁的方法师:那么我们根据我们画得小蚂蚁,同时观察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看看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学生观察小蚂蚁师: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生:小蚂蚁有很多脚。

师:那么小蚂蚁到底有多少脚呢?生:老师,数来数去也数不清。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生:蚂蚁很小,看不清楚。

生:蚂蚁还要爬来爬去,很难看清楚。

生:蚂蚁老是爬走,一不小心它就没影了。

(教师板书:太小、乱爬)。

师: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一种方法就写在预备的小黑板上,看看哪组写得方法最多,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问题不是老师给的,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去探究)。

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写出讨论结果。

教师小节出4种较好的方法:

(1)放在浮在水面上的饮料瓶盖上,蚂蚁就不会乱爬。

(2)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3)放在薄一点儿更透明的玻璃瓶里观察。

(4)用放大镜来观察。

师: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开了学生的思维。从实际看,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是很丰富的,不可限量的,这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就有这样的观察器具(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只要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材请各组小组长选择领取,观看蚂蚁时教师强调:

(1)观察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2)注意观察方法(昆虫盒观察法)和观察顺序(从上往下观察)。

(3)主要观察蚂蚁的身体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长着什么?(4)观察要求:

观察结果要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记录卡上。

师:老师把观察要求说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请你再来说一遍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再请另一名同学说说观察要求)。

(设计意图:老师和学生反复强调观察方法和观察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实验习惯。)。

4、探究出小蚂蚁的身体特点。

师:今天老师把蚂蚁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做客,请各位同学观察时不要伤害小蚂蚁!(设计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和睦相处。)。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师: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蚂蚁身体分三节,而且有三对足,头上还有触角。

生:是四节。

生:(多数同学)三节。

师:其他组呢?生:老师,蚂蚁有些还有翅膀。

生:对,是这样。

生:蚂蚁的3对足长在胸部。

5、教师小结师:同学们很聪明,观察的也很仔细,蚂蚁的身体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胸、腹。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上长有三对足。

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有同学说部分蚂蚁有翅膀,那么,翅膀是不是蚂蚁的身体特征呢?为什么有的蚂蚁有翅膀,有的却没有呢?全班注视)。

生:蚂蚁老了,所以长翅膀。

生:长翅膀的蚂蚁只是蚂蚁很多种类中的一种。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上网查一查,再到学校交流吧!(在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多元化、自主化。)。

三、

课外延伸师: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是怎样用触角传递信息的?冬天我们看不见蚂蚁,蚂蚁去哪了等,你们想不想再继续去研究?生:想。

师:现在发给每小组一个课外调查表,请各组课下继续观察一下,看看蚂蚁还有哪些生活习性和有趣的事,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研究信息报告会”好不好?生:好。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得《生物的家园》吗?生:记的。

师:那么,观察完了小蚂蚁,我们应该为小蚂蚁做些什么呢?生:送小蚂蚁回家。

师:噢,那小蚂蚁家在哪儿?生:在大树下。

生:在墙角边?我经常看见小蚂蚁在墙边的缝隙中爬出。

师:那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吧。

(设计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和睦相处。)。

四、:板书设计:

头  有一对触角蚂蚁的身体      胸  有三对足腹课后反思: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就在于内容来自于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思考,去探索。这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实验,能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所以在安排课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和实验,学生从中获益。

先是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首先谈到的是如何捉蚂蚁,学生碰到这么小的动物,自然有自己的好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孩子想其他捉蚂蚁的方法,也是运用发散性思维启发孩子。其次是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只有在充分的观察基础上,才能进行描述。蚂蚁的体型很小,教师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比较,从用放大镜的观察过程中,体会到之间的差别,并从中获得乐趣,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学习描述观察的结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仪器进行测量比较,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

其次是学生在画蚂蚁后,教师提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这促使每个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教师安排了学生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结果同学们不但没能观察清楚蚂蚁,而且把蚂蚁给放跑了。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组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器材,进行第二次观察尝试,学生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对小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学生在问题的激励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有关蚂蚁的有关知识。特别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说明学生对探究这一教学方式是认可的,应当成为今后教学的主导方向。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要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

2023年小学科学三年级米饭的观察教学设计三(汇总22篇)篇二十二

《水和空气》这一单元,共7课内容,前4课涉及“水”内容,后3课涉及“空气”的内容。本单元注重的是如何通过多次的比较,使学生形成对于水和空气的性质的一种认识,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化,注重形成概念的方法,要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课完成的。关于“水”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希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认识液体的典型代表物质——“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为和气体的典型代表物质——“空气”进行比较学习做好准备。

《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是希望学生能从关注“水没有固定形状”这一概念目标向“水有一定体积”这个概念目标过渡。让学生通过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一实际问题,引发“表述水的多少”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本课有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比较水的多少”“比较水多多少”“认识和使用量筒”“估算液体体积”。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比较水的多少,多多少的过程中,重现量筒的发明过程,并在测量工具的产生过程中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这个不同于固体和气体的特征,同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应该说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不久,对科学探究充满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虽然对水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液体的概念是模糊的,但是对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形成了关于液体的一些概念,并且能通过合作解决一些问题。

【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比较水的多少为主线,以探究活动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多多少,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重现量筒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这个不同于固体和气体的特征,明确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更从中培养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的体积多少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比较和测量的;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说教学方法】。

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说教学准备】。

本课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3个大小不同装有水的塑料瓶(分别装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量筒、各种容量的容器等。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分别装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一次性纸杯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了三个瓶子,里面装的水和老师讲台上的都一样,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水的多少做一个感性的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不做出评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合作研究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

2、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引导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科学?

师根据汇报板书。

预设:分别倒入同一个瓶子比高低、互换瓶、倒入一个杯里比杯数、比重量、瓶子底部孔比水流净的时间、用刻度杯等。          (板书)。

(设计意图:在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简便、科学、有效,同时有利于学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动中选取比较好的实验方法,达到实验效果。)。

3、小组确定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明确分工后实际操作,交流结果。

提醒:从每个瓶子里倒出的水,在比完后要倒回原来的瓶子,不能让水洒出来。注意把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

预设: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如果此时有学生提出用画刻度的方法可以更精确的比较,并可以使比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直接引领学生进入比较水多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开始自制刻度线测量。                                    (板书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的存在来验证假设猜测的正确与否,完成对水的多少的初步比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2号瓶中的水比其它2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这时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要引导。

2、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引导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科学?

预设:(所有方法最终指向用有刻度的杯子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描述水多多少,最终找出科学的方法,此环节注意了和第一个活动方法的联贯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发现比较水多多少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测量,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习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所有学生体验到遇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画刻度线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学生实践:自制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预设:最终指向比较时必须统一刻度。

a、         测量结果大部分相同。追问:为什么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

b、         测量结果不同。追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结果统一?(统一刻度)。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在学生经历量筒的发明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发明有刻度的量器的意义,同时对量筒的单位毫升产生的意义有初步的认识。开始意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用标准单位测量才可以让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设计本次探究活动,还可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多少”是立体的,希望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水的体积”转化,希望学生从关注“水的形状特征”开始向关注“水的体积”这一新特征转化,为量筒和毫升的引入做准备。)。

四、认识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一)、认识量筒及单位毫升。

1、出示量筒,学生观察,汇报发现。

(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还有一个嘴)。

2、认识毫升:谁知道ml又叫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3、提示测量要求:

数一数大刻度之间有几个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正确读数方法)。

(二)、使用量筒。

请学生到讲台前用量筒测量讲台上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设计意图: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指导学生规范地使用量筒;提出毫升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更使学生明确“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同时理解测量需标准工具,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五、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1、小组测量一次性纸杯能装多少毫升水并交流结果。

2、估算一些常见液体的体积。

(课件出示酱油、矿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装多少毫升)。

(设计意图:继续关注“水的体积”,练习使用量筒和毫升,能初步估算常见液体的体积。)。

3、课后调查:不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几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4、算一算:照这样计算,不关水龙头1天,1个月会浪费多少水?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外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六一运动会范文(16篇)

    运动会是一种全面发展教育的体现,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以下是一些运动会总结范文,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内容选择,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

    2023年咱们班的新老师五年级(通用16篇)

    优秀作文通过精准的措辞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总结优秀作文的成功要素和技巧,形成自己的写作秘籍,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话说少林寺高徒无数,可如果和

    最新客房服务员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6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整理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经历的真心表达和思考,以下是一些

    2023年车间个人半年工作总结(热门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和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撰

    最新规划建设工作总结(优秀16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努力和付出的一种回顾和总结,能够激励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

    最新开学典礼主持词开场句文档(实用17篇)

    开学典礼通常包括庄重的升旗仪式,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在此分享一些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开学典礼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大主持:敬爱的老师

    最新领导重阳节座谈会讲话稿大全(15篇)

    讲话稿是一种能够有效传达信息、触动人心的演讲文稿,它能够激励听众,引发共鸣。在这里介绍一些难忘的讲话稿,让我们一起沉浸其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同志们:在这****

    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周年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2023年法人变更申请报告大全(13篇)

    报告范文的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报告要求和标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

    2023年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方案(实用19篇)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的点滴回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年度总结范文中的思路和结构可以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深入学习贯彻年度内中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