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

时间:2023-11-23 作者:紫衣梦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得出的有关某个问题或事物的深刻认识和领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和思考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一

1.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3.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用a×几来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用具。

课件统计表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cctv,kfc,m,wc,你知道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意思吗?

2、生活中经常用字母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样既方便又简洁,在我们的数学中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出发,体验字母在生活中的简明性,调动学。

生积极性,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1.)淘气a岁,老师比淘气大25岁,怎样表示老师的年龄。

(2.)有n张桌子,每张桌子四条腿,怎样表示这些桌。

子共有多少条腿。

设计意图: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变成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1)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这首儿歌怎么唱也唱不完,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n只青蛙n张嘴。

(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设计意图:从儿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次体验用字母表。

示数的简洁性,联系生活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让学。

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学习用字母表示“a+几”或“a-几”。

(1)出示年龄表格:学生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

11+20。

22+20。

33+20。

……..aa+20。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学生的年龄不断变化,老师的年龄也在变化,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变。

(2)小练习:。

1.爷爷比小明大52岁,小明今年a岁,爷爷的年龄是_______岁。

2.姐姐比妹妹大6岁,姐姐今年x岁,妹妹的年龄是_______岁。

3.公共汽车上原有20人,到公园站时下去了m人,又上来n人,现在车。

上有______人。

设计意图:小练习,即时巩固新知,即时反馈。

(3)集体订正并请a组同学讲给b组同学听一听,你是怎么做的设计意图:ab层学生交流,以好生为资源帮助差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解答疑难。

4.学习用字母表示“a×几”。

(1)出示表格三角形个数小棒根数。

11×3。

22×3。

33×3。

„„。

aa×3。

提问:a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说一说:a可以是哪些数?a×3表示什么?

(2)小组讨论:手的只数手指的个数。

11×5。

22×5。

33×5。

……。

n?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____只青蛙______张嘴,______只眼睛________条腿。

设计意图:以练代讲,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怎样用a×几来表示数量关系。

(4)小练习:1.一只小鸡两只眼睛,a只小鸡有_____________只眼睛。

2.一只兔子四条腿,m只兔子有____________条腿。

3.体育组买了x个毽子,每个3元,买这些毽子一共花了______元。

(5)集体订正,并请b组同学讲给a组同学听一听,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小练习,即时巩固新知,即时反馈,a层学生帮助b层学生即时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突破难点。

三.过关小测试。

1.限时独立完成过关测试题。

2.集体订正,并请小组长统计测试结果.

3.请a组同学讲给b组同学听一听,你是怎么做的,a.b组同学互相订正。设计意图:过关测试,巩固新知,利用你说我听互相交流的方式让优生帮助差生掌握新知,解答疑问,互相提高。小组长统计,让老师确切掌握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不可控教学变可控教学,实现堂堂清。

4.展示小组完成情况。

四.全课小结。

1.出示学习目标:(1.)淘气a岁,老师比淘气大25岁,怎样表示老师的年龄。

(2.)有n张桌子,每张桌子四条腿,怎样表示这些桌子。

共有多少条腿。

2.自我检查,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达到了吗?

五.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挑战题”,课下完成。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二

最近看了《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一书,作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普通教师和家常课上,让书中的观点更接“地气”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书中一些作者自称的“另类解读”有几个观点也让我感想颇多。下面是我读后的一些感受。

因为,这正是这方面不应被忽视的一个事实:人们经由(数学)活动所获得的未必是数学的活动经验,也可能是与数学完全无关。

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和探索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每个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然后想办法转化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自由操作,自主探究,开放的环节赢得了丰富的课堂回报——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了割、拼进行图形转化的活动经验,积累了从特殊情况出发获得一般性结论的探究经验。

正因为此,我们就不应唯一地强调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而是应当更加重视这些活动教学涵义的分析,也即应当从数学和数学学习的角度深入分析这些活动能够的教学意义,并应通过自己的教学使之对学生而言也能成为十分清楚和明白的。

更为一般地说,这显然也就直接涉及这样一个问题:数学学习中不应“为动手而动手”,而是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操作层面的必要超越,努力实现“活动的内化”。

数学是以课堂思维为主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时必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教师的课堂提问指向性极强,往往直接引领学生的思维向预期的方向推进。在设计问题时一般不要出现下列情况:教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问题,学生顺着教师解题思路解答;有的还是一问一答,还有的是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这些设计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那么在讲解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尽可能地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进行分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打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也正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显然就不应唯一地关注活动经验的简单积累,而是应当更加重视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所说的思维发展,因为,后者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反复得以实现(“熟能生巧”),而主要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也即是以已有的东西(活动或运演)作为直接的对象,并就主要表现为由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三

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很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月多的时间,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根据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使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入手,带他们到校园里参观:数一数花园里的花朵、操场边上的树本、数教学楼,数书本、数桌椅、数铅笔、数同学、数老师……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课内到课外。认识了1到10各数建立数的概念。学生数数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首先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6—10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数数过程中进行了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教育。让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能够准确的进行口算。在这一单元设置了一次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用加减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在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同时,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后我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四

我在很多书籍论文中看到关于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方面都提到了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很赞同这些观点,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来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

多媒体课件本身具有的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受信息,有利于感知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其注意的广度范围内尽快接受所需信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主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开展教学。比如讲解高年级数学中的速度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个动画——兄弟二人上学。一播放动画学生的注意力会瞬间被吸引过来。这个动画是这样的:哥哥跟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400米,弟弟一分钟走100米,弟弟已经开始在走了,走了10分钟以后哥哥才开始出发去学校,哥哥一分钟走120米。这时让大家大胆想象是谁先到学校。”

通过动画这个桥梁,教师可以和学生充分交流。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再使学生觉得课堂压抑、乏味,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使教师跟学生达到了充分的互动,学习效率也大大增加。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人机交互程序。当学生正确解答结果时,画面上会呈现一个卡通人物并且还伴有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当学生回答出现问题时,多媒体给以提示、帮助,使其重新获取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同时,经常地使用生动而有刺激性的信息反馈,还有利于增强刺激强度,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五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学期,我所担任一年级数学的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六

今年的这一学期可谓忙碌的一年,忙中偷闲的读了吴正宪老师和她的团队所著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感觉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候,才感觉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过的`生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本书正是帮助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善事”——实施良好的教学教育的利器。这本书也是吴老师和她的团队倾力之作,长期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成果结晶。书中梳理了小学数学中出现的几乎所有基本概念,对每一个概念做出界定;这是一本为小学数学老师答疑解难的教学工具;介绍其缘起背景、来龙去脉、展示其应用领域;还对相关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建议,帮助老师们分析和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引导老师们解除困惑,走出误区,可以说为小学数学老师们提供了在学习和自身提高的理论指南和实用大全,学案例自然生动,切合数学实质。

这本书,使我更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清楚了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数学抽象的思想——抽象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表示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代换思想,假设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函数思想。特别是创新意识对我的影响很大,吴老师不仅对创新意识的概念进行解读,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还给了我们在培养孩子这方面意识时可行性的建议。创新意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不断亲身经历、不断锻炼、不断积累而形成的。老师要坚持在做中去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读了这本书,深感它为我们一线老师提供了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空间,为我们解惑答疑,帮助我们分析和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走出误区。使我受益匪浅。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七

12月3、4日两天,我有幸参加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观摩了5节示范课,聆听了4个学术报告,一流的名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先进超前的教学理念,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及活跃的互动情景让我受益匪浅,受用无限,终身难忘!自己对此也颇有感触。

印象最什么的就是z老师上的《乘法分配律》,他那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富有激情的肢体动作,给台上的学生和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一种轻松又严谨的课堂,刚开始他和孩子们亲密接触,互相介绍认识,然后分别和两位同学交朋友,以“小梁是老师的好朋友,小许也是老师的好朋友”为导入,让同学们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将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进而为后面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数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吗?最后他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并且指出乘法分配律在以前老师就是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刘老师采用演绎,归纳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乐于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抽象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原本应该是枯燥无味的乘法运算律的学习,在z老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引领下配上特定的肢体语言,使整节课充满着笑声,充满了活力。愉悦的话语“小李老师说说你的想法”“你好厉害哟”“再加上动作你就更美了”……使得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加近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a×(b+c)=a×b+a×c在学生的笑声中、在学生那整齐划一的肢体语言中轻松地被解决。z老师用他的幽默和激情演绎了一堂活力十足的数学课堂。原来数学课堂也可以是这样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听到是z老师的课及讲座。他的课跟他的人一样“稳重实在”,他上的是《24时计时法》,整节课的设计也是非常的巧妙,有特色。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讲座——《从“双基”到“四基”你准备好了吗?》。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了,这次的新课改是从原来的“双基”到“四基”。在讲座中,他提前让我们知晓了新一轮的课改在哪里改变了。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的教学行为该如何跟进。钱老师给了我们20个教学主张。这非常好的20个教学建议,让我更加明白今后的教学发展及教学方式。

一、我们现在不是说只有教数学知识就够了,我们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课外知识,因为课堂教学需要说话的艺术,只有把话说好了,吸引了学生,才能有效的把数学课进行下去。而且现在课改也在强调课程整合,所以可以把各种有益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其他知识加以利用,让孩子学习起来不至于枯燥。要想当好一名数学老师,你首先要对数学专业很熟悉,对数学专业的各种术语熟悉,因为数学的东西讲究的是严谨,如果教师都没能搞清楚很多数学上的定义,谈何教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的判断力,他觉得老师教的就是对的,极具很大的模仿性,比如说乘除法的术语中,“a乘b”“a除以b”等,这些都是需要严谨的。

二、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很多时候的课,并不如你预想的那么简单,孩子们都能如你预想的那样回答问题,所以要学会随机应变,课堂是要让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

三、我觉得教学设计很重要,这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时做一份好的课件吸引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课件可以很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

四、教学的取材很重要,利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常识,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讲起来滔滔不绝,而不至于说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这次的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有了很多感悟。学习回来,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我教会了学生什么?学生这样学快乐吗?在教学中,我就怕学生不会,什么都自己讲了。z老师最后送给我们的话是: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世纪,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同伴学得更快。对,我要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老师!我要让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八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教师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根据知识特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超市买玩具的情景是学生一般都经历过的,容易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便于调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摒弃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评价方法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

四、师生关系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九

希望小学黄艳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大胆尝试。

做数学老师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书面作业,如果容易吧,基础好的学生一会儿就完成了,而且由于这种作业对他们讲太“小儿科”了,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兴趣去多动脑筋和检验,总是相互之间比谁先做好,谁先给老师批,至于说错个个把题目也只是一笑而过——我只是粗心而已吗!而不良后果不仅是这些学生错了个把题目,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这种不讲质量只求速度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后面学生的解题心理,也想着快点完成,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基础,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求快不求质的浮躁解题习惯,作业质量无法保证,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如果作业难度大点吧,基础好,有能力的学生是感兴趣了,肯花心思了,就会比谁能正确解答了,但这种题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讲,特别是班中的学困生来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是错,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成绩肯定一蹶不振,这样肯定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层教学首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可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假如在分层中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层教学将注定是失败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优、中、差来分层,我在我们班实行的是“雄鹰计划”。让学生明白经过努力就会成功以及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才能形成一个快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刚开始我对每一位学生还不了解时都定位于小鹰,要想成为老鹰与雄鹰,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了解,对照标准,对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升为老鹰,再过一个月后,对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提升为雄鹰,“雄鹰计划”初具雏形。并宣布这是一个荣誉称号,是靠你的智慧与努力去争取的,得到后并不是终生制的,对不符合的将被降级。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际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调动了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益的表现,其目的是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既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目标具有方向作用,会给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它像一盏灯塔,起着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没有罗盘一样。我让学生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后,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是老鹰还是雄鹰。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小鹰、老鹰、雄鹰的标准:

1、学习方面:小鹰:会做基础题;老鹰:会做基础题并理解;雄鹰:会做题、理解并会讲思路。

2、发言和提问方面:小鹰:一节课能举一、二次手;老鹰:一节课能举三、五次手;雄鹰:一节课能举五次以上的手。

3、成绩测试方面:小鹰:能及格;老鹰:良好;雄鹰:优秀。

4、帮助别人方面:老鹰:能经常帮助小鹰;雄鹰:能带小鹰,并经常帮助别人。

5、遵守纪律方面: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雄鹰计划就是由雄鹰带领老鹰、小鹰,一起成长的过程,所以为了学习的需要还应分成四人小组。搭配类型通常是:一名雄鹰、一名小鹰,加两名老鹰。先确定雄鹰组长,再优先让小鹰申请喜欢加入哪一小组,以感情为主线,使每只鹰找到合适的小组。最后根据身高与性别再微调一下,从而组成一个和谐的团队。

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学生能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能更多的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总之,数学作业应由单一书面机械重复的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转变。作业过程要真正体现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我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学生明显感到数学作业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

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从而使全体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

小学新版数学教材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例题的设计上有弹性处理的特点,在试一试的编排上有层次性的安排,在练一练中既有基本题,又有发展题、综合题和提高题(即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是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课堂作业本也如此。我们分析教材后就会觉得分层教学不但可能,而且可行。

学生需要自主地学习,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充分利用教材的层次特点,这样,不问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着学习中的不同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分层教学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甚至杜绝厌学现象的产生,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怎样开展分层教学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对象是学生,最大特点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开学初我认真研究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了解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思维和记忆的发展水平,意志、情感等品质,将学生分为后进(a层)、中(b层)、优(c层)等层次的临时分类,使每一个学生在此阶段都处在一个层次(一般来说,一个班级中优生占20%左右,后进生占10%——15%左右,中等生占多数。)。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改变,我不断改变学生所处的层次。这样有利于我自己因材施教,有利于批改、辅导,有利于不同信息的反馈,也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备课分层。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使不同层次的每位学生都有提高,在备课时,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确定教学目标时,我首先分清哪些是共同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目标,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目标。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提出三个目标:

1、理清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根据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3、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画图解和用方程解。在这三个目标中,前两个面向全体学生,后一个只面向优生。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时,放在中等学生的基础上。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我是以中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问题时,问题的难度一般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较容易的问题,让中下生都能解答,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能答、算,增加他们的愉悦感。设计练习时,我都重视体现层次性,既有中下生能算的巩固题,又有极大部分学生能算的综合题,最后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些思考题。这样的教案设计,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

三、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当教师既要强化目标意识,又要让每一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分层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对中等及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中下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使后进生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等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具体操作如下:

准备教学时,由于准备题一般是对旧知的温习,形如十一册数学“第116页的“今年比去年增产2,我就让中下生练习;主要是用旧知识作铺垫9,今年产量是去年的几分之几?”作用,归纳旧知识,寻找规律特点,让中上学生去探索,重在为新知识搭桥衔接,并及时补漏,为新授扫清障碍。

里有两堆煤,第一堆有500吨,第二堆比第一堆多720,两堆共有多少吨?”我就让中上学生独立尝试,后把解题方法说出来,用来带动后进生,同时也培养了中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时,往往前两个题与例题同步,我就抽中下学生板演练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题我就让中等生练习,既体现中等生的水平,又为差生树立榜样,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提高练习时,我就让优生探索一些带“*”的选做题或思考题,以开发智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对后进生,针对他们学习本课的效果,让其质疑,及时补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做一些提高题。

这样,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四、作业分层。

每一节数学课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一般以课堂作业本为主。但是我也把握作业的层次特点:放缓题、基础题和提高题,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分层练习:对a层学生只要求完成放缓题及基础题,并只求一题一解;对b层学生除上述题外.再增做提高题;对c层学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要求一题多解,或画图解题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

总之,分层教学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等生堂堂吃得饱,能增强他们自学能力和汲取知识的独立性。但也要防止把学生定位看死,搞一刀切,这样不行。要及时“转换”学生,要根据班级特点、教材内容等多种因素开展分层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一

秋季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

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成为教学过程活动中真正的主人,这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他们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尊重、信任,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课堂教师语言,教学方法方式入手,尝试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等,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是怎么想的?”、“你的见解呢?”、“你想到什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指导,课堂上要多留意他们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情绪有了很大的扭转。课堂上,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探索,质疑问难,踊跃发言。

二、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

现代创新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二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让教学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大胆尝试。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层教学首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可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假如在分层中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层教学将注定是失败的。

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益的表现,其目的是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性发展需要之外,既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也要考虑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目标具有方向作用,会给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它像一盏灯塔,起着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没有罗盘一样。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有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难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难度小的优等生生吃不饱。量多对优等生如鱼得水,一挥而就,对差生便会弄得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如抄写生字,目的是为了写好生字,会听写、默写,对于能写好、会听写、默写的学生,可以免抄。而对于记忆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可抄到能默写为止,而不必强调以遍数为标准,而应强调将字写好,写端正,写美观,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以前,我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抄就是背。结果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我认为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于是,我在布置作业时,精心设计,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真正把静止不动的作业变成动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真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变换着布置写、贴、画、剪、演、摄影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看、听、触、摸、嗅、想象等多种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亲爱的妈妈或最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社区里老人过节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分层作业的布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例如,学困生并不是对所以的知识点都难以掌握,因此,在分层布置作业时有时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一年级而言,没有书面的作业,分层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孩子们多去涉猎课外知识,运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去为自己一次精彩的作业服务。农村孩子很多家里没有电脑,他们接触知识的程度很有限。这就需要老师在旁边提供帮助,比如说推荐网站,推荐书籍,还有动手制作一些作业时需要老师在旁边相机指导。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展开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学生能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能更多的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我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学生明显感到数学作业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作业布置方面我们所欠缺的东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对其进行探索,找出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来。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三

电气工程系成功举办“教学基本功系列竞赛之教案、板书设计比赛”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业务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精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电气工程系于20xx年6月25日下午15:20在东3514举办教学基本功系列竞赛之教案、板书设计比赛。学院副院长王华、教务处处长于素芳、教务处副处长王志生、教务处副处长张磊、图书馆副馆长高顺南以及督导组的孙立秋、薛海燕、梁丽、程英杰四位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

本次比赛包括教案和板书设计两个单项比赛。教案要求手写本学期所授课程的一次课完整教案,板书设计要求现场10分钟完成一个版面设计书写。与比赛同时展出的还有我系教师高职教育理念学习的笔记和心得体会。

此次比赛共有14名教师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公平公正的评判,评比结果如下:教案一等奖侯晓音、李松楠,二等奖张青青、岳殿霞、郑丽楠,三等奖吴改燕、于水婧、程岩、张心刚;板书设计一等奖侯晓音、张青青,二等奖李松楠、于洋、郑丽楠,三等奖于水婧、岳殿霞、方小飞、吴改燕、程岩。

比赛结束后,各位评委对参赛老师的表现作出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于年青教师,注重教案的细节,在精、细、严谨方面下功夫很有必要,板书要注重内容布局、突出重点,起到对教案内容提炼的作用。板书应该是“可识性+艺术性”。

最后,王院长讲话,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基本工,我院青年教师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未来的发展与青年教师的发展息息相关,学院对青年教师寄予厚望。并对此次活动提出深层次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四

曾青青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迎来了第六次线上研修,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主讲老师是我们优秀的王治国老师。

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承认学生水平差异、针对差异、解决个性差异矛盾的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递进式的教学模式,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王治国老师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给我们的青年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分层次教学难度比较大,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的要求已不是简单的"经验型"、"苦干型",而是要既具有较高思想水准和理论基础,业务能力,又能进行教学研究的"科研型"。

(二)教学各环节的分层次,特别是概念教学分层次难度更大,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分层次教学的备课量十分大,光靠一个人努力并非易事。特别是在现行体制下,我们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一个人来备课思考往往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进一步集思广益完善分层教学教案,有待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生的分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学生分成四类:基础好、学习兴趣浓、肯思考、能力强、接受快、成绩优的学生为优等生;学习情绪不稳定、能力一般、成绩一般为中等生;学习有一定困难、习惯较差、成绩较差为学困生;学习障碍生、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意志薄弱、成绩差为特困生。

教学目标的分层:按较学大纲要求,目标设置恰当,能让学困生、特困生不自卑,让优等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让所有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最终促成异步达标,整体提高。

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师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作业的分层:作业必须分层,形式可多样:必做题、选做题等。内容基本分三类:巩固型、模仿型习题等。

通过本次的线上研讨,感谢王治国老师的分享及其各位名师和同仁的指教,受益良多。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五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少部分学生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有多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10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经常出现的数字与圆周率的乘积。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保留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

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利用博客平台,创设空中课堂,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奥数。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优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

(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二)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知学完后,间隔多长时间安排二次复习巩固,以什么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好?针对不同的内容,努力寻求比较好的二次复习时间和复习方式。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六

摘要: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立足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为主要目的,增加教学的主动性、选择性,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概念入手,分析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数学教学必须以基础性、发展性、个性化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建立数学型思维为基础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格、思维等特点进行针对式教育,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小学数学的分层异步教学正好体现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思想,也广泛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按照不同性格、个性、思维差异、智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将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个学习小组中,使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探讨、议论、做实验等方式自发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对不同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指导和教学。简单的说,就是“分层施教、异步达标、保底扩顶、各有所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真正结合起来。

二、教学方式的分层。

在分层教育中,对教学方式的分层是核心内容,是分层教学达到既定目的的根本途径。根据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采用灵活而又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学习能力很强的那一类学生,只学习书上的知识是满足不了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渴望的,要让他们去主动探究知识,即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他们的自学、和教师的探讨完成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同时增加知识的难度和课后练习题的难度,以培养他们的思维缜密性和探究性;对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也要适当地给予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激励他们向上一层次的学生靠近;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采取启迪式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掌握知识的乐趣,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他们掌握学到的新知识。

三、学生主体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差等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四、教学方式分层。

为达到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一帮一合作互助。这种学习小组的建立,要以班级内学习内容和情况为依据,采取同层次编组或不同层次编组的方式。同层次编组有利于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共同进步的能力以及组内协作的精神;不同层次编组使得优等生和中等生能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困生,帮住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优等生和中等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分组教学的运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对完成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认真钻研大纲、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将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可能置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对学习有困难的a组学生,要求掌握教学目标中最基础的内容;对学有余力的c组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多动脑筋,多思考,跳一跳,摘果子。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的坡度减缓程度,要以a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c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尽可能让a组学生有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设计较难题,让c组同学回答、计算,增加他们努力后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五、课后作业和评价的分层。

学生对自己学习程度的判断主要依据是自己做作业的情况和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和满意程度,所以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练习。这个练习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能分出层次和梯度,不能以同一标准对待所有学生;二是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学习的方法,不能以题海战术来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生能完成自己这一层次的习题并掌握知识之后,可以让他们挑战比自己高一难度的题目。这种分层次的习题练习,既能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达到教育以及考试的基本要求,又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完成练习分层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对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对待全体学生。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即对自己在现有水平上能力的提高作为衡量的依据,这样会使能力强的学生产生动力,让他们向更高的自己挑战,同时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又是一种鼓励,激励他们学习和进步。

综上所述,在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育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策略以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小学教育可以看作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正式开始,是奠定今后学习基础的关键时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所有教育工作从事者,要勇于担起这一重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进步铺平道路。尽管小学的学习教育不能决定学生的一生,但是对这个基础性的工作还是要有高度的重视,在采取了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分层教育会达到它既定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体会(热门17篇)篇十七

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我从事历史教学已经有十几个年头,每年面对的学生生源基本相似,“学生基础差”、“学习激情不高”,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共性,作为教师,我深深的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互助学习,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有所学,学有所得,适合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下面结合近年来我的教学经历,对分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也是分层教学的起源,同时,也为分层教学指明了方向,即分层教学要坚持学生主体,全面掌握生源状况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基础。

在教学中,每年接收一个新的班级、年级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班学生情况进行摸底,从学生家庭、性格、成绩等进行分类。如20xx年,我接手新高一年级的历史学科教学任务后,及时调取学生中考成绩,特别是历史学科成绩,通过查询和班主任交谈发现,当年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但因历史学科为开卷考试,中考成绩中及格率达60%左右。在接触一段时间后,我还发现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认可,上课不积极,发言不主动等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a、b、c三层,实行“金字塔”式教学,其中a层学生为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认真,这层学生占20%;b层学生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较为认真,这层学生占30%;c层学生成绩较差,且课堂表现不积极,这层学生占50%。我及时讲学生分层情况向班主任交流,取得了班主任的支持,为下一步分层教学奠定了基础。

摸清家底只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如何让分层教学取得成效,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研。

一是科学设置课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利用好“40分”课堂,在教学前,我针对a、b、c三层学生的情况,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按照“难易适中、平衡开展、基础为主”的原则,认真备课,并设计出相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考试过程中,题目设置重点放在基础知识,逐步增设难点。如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时,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局面的对比等这类难度大、跨度大的问题,交由a层学生思考回答;对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等问题交由b层学生思考回答;而对中美邦交正常化的时间、标志和影响等基础性的知识交由c层学生解答,既锻炼了a层学生的纵览全局的能力,又提高了b层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还夯实了c层学生的基础,达到了共同学习、因材施教、总体提高的目的。

二是开辟第二课堂。我深知学生成绩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让学生成绩做到稳中有升,我还开辟“第二课堂”,即建立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性教学。从学生中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一批学生组建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多媒体教学、读史、讲史、评史等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并逐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通过对比发现,参加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明显提高,在组织活动时,学生都能够主动查阅、收集资料,积极发表自己对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历史知识逐渐积累,在历次考试中成绩也明显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荐读历史书籍。学生的兴趣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在平时,我翻阅大量史籍资料,并结合学生有爱好阅读武侠小说的特点,有选择性的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具有史实性质的书籍,慢慢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根据教学进度,适时组织学生查阅史籍资料,包括历史人物传记、野史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讲述、评论。如在讲解清朝历史时,我推荐学生阅读《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文学书籍,让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并结合教科书对这一段历史时期进行讲解,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明显提高。通过这种“以读代教”的方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被激发,读史、讲史、评史的习惯慢慢养成,表现在课堂上,无论那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历史学科的成绩也稳中有进。

分层教学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整体提高。

一是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从整体上对学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能以成绩高低区分学生,要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就是学生期盼老师的认可。

二是激发兴趣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举措,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掘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学生渴望与老师交流,但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为此教师要放下身架,主动接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特别是对某一学科的看法和认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四是常抓不懈的开展分层教学是学生成绩提升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提高的过程,教师在从事分层教学中,对学生的期望值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要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要把分层教学作为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三板斧”,要有“铁杵磨成针”的韧性,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整体成绩的最终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前创意演讲稿三分钟(通用19篇)

    三分钟,虽然短暂,但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分钟内清晰表达想法的技巧,希望对您的表达能力有所提升。在假期里,我买回了一只可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范文(18篇)

    调研报告是一个客观记录和分析事实的过程,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偏见。调研报告范文二通过对某企业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改

    帮家里干活的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经历一段时间后,对所获得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记录的一种方式。它是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是对他人分享的一种交流形式。心得体会

    学训词的心得体会(优秀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触动和思考。作为一名语文学习者,在学习中

    中学生做家务心得体会(精选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成长提供参考和借鉴。【示例文本三】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个人能力,取得了良好

    幼儿园与家长如何沟通教案大全(14篇)

    幼儿园教案可以提供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指导。请大家阅读以下的幼儿园教案,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引导语:幼儿园做好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非

    防汛救灾工作总结回顾(实用23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示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做好2022年防汛工

    学校文印员工作总结(专业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本月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文档,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提升个人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岗位的人员是如何写好月工作总结

    歌颂祖国演讲稿小学生(专业22篇)

    小学生演讲稿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这是一份精选的小学生演讲稿范文,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即将

    表彰先进个人发言稿(优质14篇)

    作为一份重要的演讲文稿,发言稿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组织,以确保我们能够在演讲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接下来要分享的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发言稿,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