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散文随笔(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曼珠2023年中秋散文随笔(模板8篇)

奋斗是一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如何在奋斗中保持激情?让每一次努力都能够充满动力和热情。以下是一些关于奋斗的经典例子,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中秋散文随笔篇一

与我熟悉的人都说,我是性情中人,我知道这是他们抬举我,我这个人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这是毛病是缺点,平时滴酒不沾,一旦朋友相聚几杯酒下肚,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不知不觉喝高了,真是人生难得几回醉,喝多了就胡言乱语。

酒逢知己千杯少,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我见过酒后的各种窘态,又哭又闹、吹胡子瞪眼、昏睡不醒,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对于自己酒后都说了些什么,基本处于失忆状态一点影响都没有。好几次与多年未见的同学相聚喝得烂醉如泥,大半夜的还劳烦同学把自己送回家。一次朋友相约喝酒,喝多了回不了家,风一吹酒劲上来就在草地上睡着了,结果让蚊子叮的满身是包,受罪不说还把人丢尽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朋友相约不去吧不礼貌,去吧怕酒喝多了失态。喝多了到处许诺,邀请人家到我就职的景区旅游,好像景区是我自家开的似的。大多时候朋友之间相聚喝酒不尽兴还要去歌厅唱歌。我往往不胜酒力,在悠扬的歌声里在曼妙的舞姿中,我早已鼾声如雷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独自一人在家时,儿子打来电话总问:“爸,你是不是又喝酒了?”有时好友相约,妻子和儿子总会不约而同地说:“少喝酒!”。可事与愿违,大多时候会喝的面红耳赤说话颠三倒四走路东摇西晃。清醒时,也会找各种借口说自己不能饮酒,几杯酒下肚就不能把持自己了。

好在这几年朋友相聚都不劝酒了,喝酒随意适可而止。使自己与亲朋好友聚会喝酒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这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中秋散文随笔篇二

梧桐泪转眼就是中秋节了,我们还没有一点准备,或许是因为这里气氛相对没有那么浓烈吧。半年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湍急的流走了。今天变成了昨天,昨天又变成了过去。我们期望时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么,却不晓得自己想要什么。时光总是那样的公平,不曾为谁慢半拍,也不曾为谁快半拍。中秋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临,我们还漂泊在另一个城市.

同样的月,有人喜有人忧,生性多愁善感的我们,看淡淡的月光有着一抹忧伤,像是一颗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独,那淡淡忧伤的光,无限的悲伤,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弯月忧伤着不能圆的遗憾。

青春如同这个季节的落叶,孤独的身影在风中回荡,任风飘零。那憔悴而忧伤的叶子,静静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终结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多么的凄凉。春天里这片叶子像婴儿一样声声啼哭着喜悦,长成生命一样的葱绿,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凄惨。而我们们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叶,时光的秋风将我们们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让我们们百般的苦恼。尽管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拥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焕发无限的力量,胆敢勇闯命运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迈过生命的艰难,寻找生活的快乐。然而命运总是考验我们们的信心,折磨我们的意志,剥夺我们的幸福,扼杀我们的希望,埋葬我们的前途。

人世间的公平与谁理论!一样的生命,却不能一样的活;一样的活着,只能承受不一样命运。不堪负重,一无是处,生命就这样消耗殆尽,在岁月里苍老。

如此的蹉跎岁月,任时光的风浪将自己掩埋。我们就是那无根的浮萍,在岁月的河流里漂流,随风去,随风来,居无定所,流离失所,尽在时光的流里泛滥。我们必须学会自我们调节,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撑着空虚潦倒悲寂的心,也许就会变得快乐。我们渴望能在生活里得到幸福,就必须努力拼搏、追求、付出、争取,时刻谨记,告诉自己面对生活,不要哭泣,眼泪是不会博得命运的施舍;不要屈服,只有坚强才能驱散阴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废墟中站起来。

中秋散文随笔篇三

“言论自由”说说容易,做起来不易。我内退后。在网上发表几百万字,主要是“中国散文网”、“随便看看吧”。曾经是“随便看看吧”优秀作者第一名。“随便看看吧”的编辑在上邀请我喝酒。后来因为“说真话”,向他提了一条意见(为什么“随便看看吧”经常莫名其妙地不准文章发表)而被封账号,不准登录。可见,“言论自由”做起来不易。据说,不准文章发表的原因是某个敏感的词。例如:我的一篇数学文章提到“数学运算符号”,因为其中有“学运”两个字而被“不准发表”,真是荒唐!

“言论自由”应该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还应该允许争论(百家争鸣)。唯物辩证法就是“真理越辩越明”。利用权力压制不同意见是错误的。但是,争论必须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当然应该说真话。不能因为有人据理力争就说是“指责别人”,是“不可一世”,是“自以为是”。反驳应该也是据理力争,是摆事实讲道理,是说真话。

先人说:“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其实,每一个人都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去思维,潜意识地想用自己的世界观改造周围。但是,其效果不佳,只能是“同一个社会的同一个事情,何时认识一致过?”正因为如此,所以世界总是不太平,更不用说思想界了。

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时,尼克松恭维道:“主席先生的著作感动了一个国家,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当翻译完整译出后,主席笑了,诙谐地说:“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附近的几个地方。”

“曾经有人问泰戈尔世界上什么最容易、什么最难?泰戈尔回答: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说得非常对!所以,鲁迅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无情面的解剖自己。”他又说:“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是一回事。现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因为其不容易树立。但是,不能因为某人自己不是百分之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容许他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容许他批评社会病。

中秋散文随笔篇四

中秋佳节人人欢。吃过晚饭家里人围坐在电视机前,高高兴兴地看着中秋晚会特别节目。

我没有心思看电视,就来到院子里观看那洁白如雪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好像比平时显得要大些亮些,而且也圆得多。我对着月亮不知不觉地想起:先前的人们总喜欢在中秋之夜,在自家的院内或花园里摆一张桌子,全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便吃喝便赏月,有时还作诗填词助兴。那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真令人向往。

现如今的人们却不同了。吃过晚饭不是坐在电视机前,就是逛商场或娱乐场所,或在家睡大觉,很少有人中秋夜赏月了,这让我多少感到有点遗憾。我独自默默地看着月亮,看着它上面的那些小黑点。

对于月亮上那些小黑点,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夏夜里和长辈们一起在稻场上乘凉时,常听长辈们说:

很久很久以前,月亮上有一棵大树、一位老人和一只喜鹊。那位老人不知为何要砍倒那棵大树,由于树很大很大,他不得不带些干粮装在篮子里,将篮子放在一旁。可老人只要一砍树,喜鹊便跳下来啄食干粮,老人不得不停下砍树来赶喜鹊。而那棵树是棵神奇的树,只要停下不砍,伤口就会立即合了起来,那位老人赶走了喜鹊还得从零开始砍;但他一砍,喜鹊又来啄食。就这样老人来来回回,再也砍不倒那棵树。后来,这棵大树、老人和喜鹊全变成了月球上的那些小黑点。

这大概是喜鹊故意不让老人砍倒那棵大树,要不,月球上就没有了今天的山脉和高原,也就没有了今天宇航员们在上面落脚的地方。

的确不假,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月亮上那些黑点还真有些像一颗大松树呢!喜鹊和老人大概是由于月球离我们远的缘故,看不见了吧!

月亮不但富有神奇的传说,它还有美好的将来。因此在中秋之夜,让我对月亮倍感亲切。

中秋散文随笔篇五

实在说不出这个城镇压有什么好,满街是琳琅满目的家具招牌,竖着的、横着的、简洁的、繁杂的。一块挨着一块,从各个巷口挂到巷尾。然后是各式各样的车挤着的有拥挤着的人群。走在里面,总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更别说有闲庭信步的雅兴了。还有那些声音,形形色色的,从各个地方蜂拥而来,不停地往耳朵里钻,让人好生厌烦。

乐从——一个让话多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工业城镇,它以极其枯燥和单调的方式存在于广州佛山的一角。我也是最近方从别人的闲谈中听说过它。当新居将成进,我便固执地挑了它作为我们购买家具的首选之地。没能想到的是,仅仅就在于一个家具超市就让我们忙忙碌碌地在里面穿行了好几天。

乐从好像单单是为了成就一个闻名全国的家具制造中心和家具批发中心而生成的,些外,便于工作找不到半点的优雅与闲情。在七弯八拐的巷道里找到了我们联系好的货运站,在送货拉货的车辆的噪声包围里呆了大半个下午,验完了最后送来的一批货,付完了最后笔款,便急急地想回。从来没有这样想逃离过一个地方。一个人常常想逃离的,莫过于为情所累之地,而这一次,我却在一个除了店铺还是店铺,除了工厂还是工厂的南方城镇,真切地感受到期了身心的疲惫不堪。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围绕着这一中心,过往的人,过往的车,甚至于每一个人说出的每一句话。从来没曾感觉到过的单调无味和纷扰繁杂,就那样在初次见面的异乡扑面而来,让人避之不及。所以,因为天色已晚,无法启程加回家,而不得不在乐从再将就一晚时,心就有些怅惘与失落了。

我知道没有哪儿令我向往,在细细密密的人流和车流里,我没能找到乐从能够留在住我脚步的任何景观,即便是一处。虽然每天傍晚时分进入宾馆时都碰着餐厅因为婚礼而大宴宾客,觉得有些新奇,但是也知晓这不是乐从独有的风景。几天下来,也没有觉出哪儿适合于出去走动一下,能够自由地、闲适地、不紧不慢地,用自己喜爱的那种方式走动走动的地方。于是,只好把自己关在住房里,用断断续续的思维打理着细细碎碎的几行文字来作消遣。

不会有任何物事什得我对乐从有些怀想,我一直这么认为,也一直觉得这样认为也无可厚非。我或许生来就从骨子里面对于商业化的东西有些莫名的抵制,长久以来就是如此,只要牵涉到这些字眼的种种场合,我的思维就显得特别迟钝。除了心生厌倦,对人对事都毫无感情了。更何况乐从——这个在我感觉里的一个纯粹的商业城镇。

但,人往往又会对自己怨恨的人或事反而念念不忘,在漫长的日子里,用一种极为微妙的方式,牢牢地记住了它。我不知道我对乐从的感觉是不是也这样。今晚在我絮絮叨叨的细的细数着它的不是的时候,它的那种毛茸茸中不为我喜欢的场景支一一反延长地在我脑海里显现。特别是那一些人的言语、表情、举止。其实我是很厌烦的那一些人,我厌烦不在于他们拙笨的普通话、憨厚的表情、不够协调的手势语,这些在一些朴实的人身上,反而让我觉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爱乃至厚实。但是,他们却总是在你不疑难问题之间突然地站在了你身边,然后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买沙发在哪儿,然后问你需不需要帮忙送货,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起初我们还很有礼貌地回答,后来就都板着脸孔,谁也不愿吱声了。即便不好明摆着让人家别老跟着,心里却巴不得他们立即从身边消失。可是,他们却一如既往地为你指路,为你介绍,不管你听不听,高不高兴,他们依然笑容满面,喋喋不休。因为一群人,各有各的喜好,于是我们往往也有走散的时候,市场太大,太杂,一走散要找齐人就特难。那些跟在一旁的,马上四处帮着找人,还一边安慰:“没事,一会就过来了。”

就这样,你明明知道他们干般等待万般热情,都只是希望你最终能够改变文章,同意让你送货,但又不得不为他们的执着、热心、忍耐而感叹。——一个人可以这样活着,也应该是让人敬佩的。三天,在市场里一路行走着,内心的感受也错综复杂着,厌烦里夹杂着真真切切的心酸肠乃至感激。

乐从,或许也将因为这刻在了我心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中秋散文随笔篇六

雾,从深深的谷底沿着山坡爬升,扩散,在那轮红日跳出地平线之前,给昨夜谢幕的时间。

一棵树被淹没,许多树被淹没;一个山头藏起来,更多山头藏起来,人间刹那成为仙境。

人影?树影?浸在牛乳般的浓雾里,泡得支离破碎,游弋在羊肠小道上。

鸟儿一声一声,若有若无,穿越了多少迷雾的阻拦,此时已游丝一样纤细。

阳光登台了,持一把弯刀猛地割开浓雾的皮袍,浓雾便四散而逃。

柏树,一抹翠绿,从山顶、山坡显露出来。之后是白杨,挺立着,缓缓挥动着修长的手臂,轻舞着金黄色的裙裾。洋槐树灰头土脸,缩头缩脑,对于幕布的撤去感到吃惊。每一根秃枝都干涩地伸向蓝天,表达对阳光的不满。

斜坡上,寻虫的山鸡,安闲地摆弄着沾满泥土的`爪子,或者两只凑在一起逗乐。远远看去,两团白色的棉球飘来飘去。狗始终是山村里最活跃的角色,身影和声音在每个角落出现,金黄的长长的玉米架下,晒着阳光的墙根下面,没有多少人车的村道上,一只独游,两只同伴,或是三四只支支吾吾地密谋。

这时,听见人声便可见人影了,把刚才漫无目的的搜索抛到一边,细语呢喃的是小姑娘,放声朗笑的是老大娘,厉声怒喝的是父亲,低声求饶的是孩子。

中秋散文随笔篇七

何谓过河拆桥?是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便担心跟随自己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对帝位有所不利,赵匡胤首先想到的便是兵权。

宋太祖说:“朕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朕虽身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朕从来没有好好睡过。”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指示一条生路。”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地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人人皆知“过河拆桥”者的不义,可世上却时时存在之不义者。鲁迅说:国人总是想借用别人的肩膀攀爬,疼的是别人之肌骨,满足的是不义之人之欲望,国人之最大悲哀也!此行之人比比皆是,是有其滋生的土壤也。“拆桥”后的潇洒和高扬的嘴脸,令观者流其口水,顿生仰慕。于是便有人效仿,便也发扬光大,传承下如此之举了!世人称其为“能人”!

为何称其为“能人”,过河需要本事,“拆桥”是一种能极强的手段,非一般人能达到也!

过河拆桥有几个同义词,常用的是:卸磨杀驴、兔死狗烹;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翻脸不认人。那么我们便能联想到身边很多过河拆桥的例子。我们若要对“过河拆桥”之人人人喊打,那么桥便也坚固了。

有一则寓言故事《猴子和狐狸》:河中间有一个小土墩,墩子上长了一棵桃树,上面结了许多许多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猴子也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狐狸就跟猴子商量:“哎,咱们俩一快架一座桥,过去摘了桃子,一人分一半儿好吗?”猴子说:“好啊!”他们俩就一起扛了一块大木头,搭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只能走过去一个人。狐狸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黑心的狐狸想自己吃桃子,刚一走过去就把木头推进河里了。狐狸说:“猴子,请你回去吧,你吃不到桃子了。”猴子很生气。他马上也笑起来说:“你能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也回不来了。

与其相对的词语是:感恩戴德、知恩图报、饮水思源。这样我们就知如何做到过河而不拆桥了。

对曾帮助过你的人,常怀感恩之心!尤其不可一边接受别人的帮助,背后还骂别人!有时说同事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故同事对你的好,更应该珍惜和感谢!因为这个世界,你不将他做朋友,而他仍然在帮助你!这是你的福缘,要珍惜和感恩,教化自己的灵魂,将使你的人生更加完美。

对你耍的小聪明装作糊涂,是给你面子,不是真的看不清楚!为自己的'智商而欣喜时,别忘记那个让你阴谋得逞的人!是他成全了你的谋划,而装作毫不知情,给与你沾沾自喜的机会。

人之行,天眼可见,何况熟知你的人呢?

也许有人问,什么是帮助过你的人?你有心结,帮你打开的人;你有不悦,给你阳光的人;你有困境,陪你走过的人;你在流泪,给你手帕的人;你想晋升,给你梯子的人;你有心事,倾听你的人;你在雨里,给你伞的人……人生于世,当得珍惜,得一滴雨水,回馈整个河流。

近日喜欢收看央视台的《等着我》大型寻人节日,总是为寻亲者的真情而感动得流泪。寻亲人还是战友或是朋友,为这个节目鼓掌,其中的真善美、感恩和付出,在净化着这个世界的灵魂。因为老师不经意的鼓励话语,让一个残疾的人放弃了自杀,并坚定地生活下去,自立、自强。三十年后,当自己成功时,他想起了自己的恩师,便前来寻找,正是呈现了一种感恩的情怀。

还有一位迷路的孩子,因为流浪时,别人的一床被子,温暖了他的人生。多年后,寻找到恩人,当他向恩人下跪致谢时,所有的人为他的知恩图报而感动,完美的诠释了中华之感恩的美德。我们不得不为之鼓掌,为之动容!

突然想到了茶道里的四个字“一生一会”。广大时空中,因缘中,与我们相对一笑,并肩漫步之人,皆为有缘。无论以何相托的情感,我们要相惜。不指责,不抱怨,心怀感恩。

“一生一会”,因缘中,虽然有些凄幽,可也有深沉的美,哲思而蕴涵。

过了河,珍惜河上的桥,并常用心维护,自然也便学会了感恩和珍惜,你也就进入了道的境界。

中秋散文随笔篇八

四季轮流,时间滴溜溜的转,转着转着,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拾着夏的岁末,迎着秋的惬意潸然而至,似时钟滴答、滴答、滴答、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热,迎来了秋的清新凉爽,也迎来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至今流传多少年,我不大清楚。只知道在远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惯,尊月为神,设香案,焚香祭拜。

相传,在古代齐国,有一位女子长得很丑,但他从小就养成习惯祭拜月神,无形之中也兼修了良好品德。因此,被选入了宫中,可惜没有被宠幸,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祭拜月神。在某年的八月十五夜,皇帝雅兴所至,来观赏月亮,偶然见到了她,陡觉她美艳出众,动了宠爱之心,三千众爱聚一身,把她立为皇后。或许,就是传说中秋节的由来。

不过在我们家乡听老人说:在盘古开天,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日出日落,把万物蒸烤的像火一样,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遍火海,无法生存。这时,多亏有一位名叫后羿年青人,他力大无穷,并且具有超强的射箭本能,他决定把天上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下来。于是,他就登上最高昆仑山,拉弓搭箭,嗖嗖嗖……连射九下,多出的九个太阳,应声而下。天上就只剩留一个太阳,万物得以生存,人们得以安宁。

后羿因射太阳而得名,受到人们的推崇,也赢得年轻漂亮嫦娥的芳心,于是两个有情人就结为夫妻,他们恩恩爱爱幸福的生活。后羿喜欢广交朋友,一起去打猎。由于后羿的名气太大,有许多人拜他为师,学习射箭技艺。自然就有些奸诈邪恶小人蒙混过关的混进来,其中有一位叫蓬蒙的小人拜后羿为师,就是这个小人害了嫦娥。

有一天,后羿上山打猎,偶然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看后羿射太阳有功,救人们于火海之中,就赐他一粒仙丹,吃下可以成仙。后羿接过仙丹,刚放到嘴里,突然想起心爱的娇妻——嫦娥,赶忙把仙丹吐出来。回到了家里,后羿就把仙丹的事告诉了嫦娥,跟嫦娥一起商量,最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仙丹只一粒,两人只一人能成仙,万般无奈,后羿和嫦娥就把仙丹藏起来。这事被小人蓬蒙知道了。一天,后羿带着徒弟们上山打猎,蓬蒙装着有病,推说不去。等后羿他们走了,蓬蒙就提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实在没有办法,索性就把仙丹吞下。自然,就变成了仙女,飞上了天空。嫦娥实在不忍离开后羿,就选离地球最近的月亮居住。晚上,后羿打猎回来,听说嫦娥被蓬蒙逼着吞下了仙丹,已飞上了天空。万般愤怒,欲杀小人蓬蒙,可他早就逃了。后羿悲愤欲绝,捶胸顿足,欲哭无泪。由于太想妻子了,后羿在晚上,遥望月亮哭泣,哭着哭着,就跟着月亮跑,跑着跑着,好像看到了嫦娥在月亮里晃来晃去,似乎也在对他哭泣。但毕竟天地两隔,又如何能见面?后羿为了表达他那份相思,在月圆时,设香案,摆上嫦娥最爱吃的瓜果,他也独自斟酒,边饮边对月长叹,诉说离别之苦。后来,这事传了出去,人们纷纷仿效。据说,嫦娥在八月十五夜,在广寒宫遥望大家,人们也能看到嫦娥。好像就有了八月十五夜,人们观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了。

其实,赏月在唐朝就盛行了,有诗为证: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常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花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向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这些都是唐人在赏月时,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句,书写了月亮之美、之白,美如素,白如练。

至于八月十五夜吃月饼,最早是在南宋,虽然那时品类不是很多,不像今天品类之盛,繁不胜举,至少在那时已有月饼。在民间,大家以月饼相赠,有一种懵懂的寓意,就是,取月饼为团圆之义。其实,吃月饼真正的盛行,还是在明初。当时朱元璋起兵反元,元朝官兵又查得很严,朱元璋要联络各路起义将领,消息又送不出去。十万火急关头,多亏军事刘伯温,他想了一条妙计,把消息藏在月饼里面,议定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由于消息准确无误的送出去,起义相当的顺利,不久,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后来,朱元璋就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赐一些月饼、糕点给大臣和百姓。这样,吃月饼在明朝就盛行了,从皇宫贵戚,官宦士大夫,富贾乡绅,平明百姓大家都纷纷在八月十五夜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里的“中秋”一词,最早出于《周礼》,我国古代历法,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三个月分别命为孟、仲、季。因此,在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又因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旬,故称为“中秋”了。据史记记载,古代帝皇祭月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又恰巧在三秋之半,故名叫中秋节。可能,中秋节也是缘袭着古代帝皇祭月节而来吧。

而今,中秋节已被定为法定节日,远在天边的游子,远在天边的亲人,都可以借现代文明交通之便利,穿越在高速运转磁悬浮列车之时空。只要你愿意,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轻松欢快的回到家里,与亲人共度节日,欢庆喜悦,浸沁温馨,共度月圆之夜,赏月与吃月饼之幸福;尽赏月圆月满,饼圆人圆,花好。不像苏东波在中秋之夜忆舍弟子由之痛苦,因而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个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佳节,在月圆之夜,苏东波却不能跟他的兄弟在一起,只能孤独自斟自饮,难免不悲痛伤怀,浮想联翩,追忆过往,因而写下了传世流芳的佳作,那像现在,是信息高速发达运转的时代,有程控电话,手机,互联网,想家人了,随便挂一个电话,就能听到亲人的声音,如果还是觉得不那么亲切,就可以打开互联网,开通视屏,面对面的聊,近在屏前,实则远在天边。那里会像苏东波数年不见兄弟面,只有书信稀疏来往,略知兄弟是否安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