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文锋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一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心愿》、《树上的橘子》、《美丽的公鸡》、《小马过河》。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含有丰富的营养,可启人心智、教人醒戒,告诉了孩子们很多道理。如:槐树妈妈的心愿――让槐树籽娃娃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安家,把那里变成一片片树林;《树上的橘子》表达的是孩子们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美丽的公鸡》直白的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小马过河》告诉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本单元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吸收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四篇课文的故事。

2、认读4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会写32个生字,并写工整漂亮,掌握笔画、笔顺和偏旁。

二、过程与方法: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2、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交流意见,多方位体验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感悟、体验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学会做人。

课时设置:

《心愿》………………………………………………2课时。

《树上的橘子》…………………………………2课时。

《美丽的公鸡》………………………………………2课时。

《小马过河》…………………………………2课时。

综合学习四……………………………………………2课时。

口语交际:书中人物大家谈…………………1―2课时。

综合测评…………………………………………1―2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约13课时,还剩余4课时用于扩展阅读哲理故事和小本本的写话练习。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2、33页的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将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回忆毫米、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并用分数表示,再把分数化成小数,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类推、迁移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经典文学引入: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教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1000100101)。

提问:从右往左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意义”。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片,创设情境,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老师:同学们,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你们想不想一起看一看?紧接着播放纪录片《北国温泉》的片段,出现一系列大数。

老师:看完北国温泉的简介,同学们心里面在想什么呢?觉得咱们的北国温泉怎么样呢?学生脱口而出:很美!游客很多!

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1.设疑。

2.探究。

组织学生分6小组进行学具操作。每组准备10条长方体(每条里面含10个小正方体)、一个大正方体。

老师:每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请进行小组合作,把这100个小正方体摆在一起,与大正方体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这100个小正方体刚好是大正方体的一层;有的说一面有100个,大正方体有6个面,一共是600个;有的说这个大正方体里面应该是1000个小正方体,不是600个,你漏了中间的芯了等等。

3.验证。

老师:到底谁的发现更准确,想不想验证一下呢?借助课件演示:出示一层是100个、二层、三层、十层,组织学生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刚好和教师出示的大正方体模型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板书:千)。

4.感受一千的实例。

在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老师及时将10本数学书(一本约100页)一本一本地摞起来,让学生感受一下一千页的书有多厚并及时进行爱读书、爱学习的思想教育。紧接着播放本校小学生(约一千二百人)做广播操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约一千人的场面究竟有多大,使学生对一千到底有多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学生在观看时,特别投入,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惊叹!哇!这么厚!这么多人,我在哪儿?)在学生观看完后,紧接着提出一个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的问题:如果把这一千二百人排成方阵进行广播操比赛,每100人站成一个方阵,要站成几个方阵?同时为后面的发展题(估算今天大约来了多少个听课的老师?)做好铺垫。

5.认识万,并感受一万的实例。

以一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演示课件,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紧接着选播介绍万人大会堂、万里长城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一万有多大,并及时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三、练习设计。

在这一练习巩固环节中,为了再一次掀起课堂的学习高潮,我在课件中做了如下设计:每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作为奖励,大屏幕将会播放一小段电影片段,学生在欣赏实景的同时,又再一次感受到大数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整个练习设计分三个层次,由易到难:

1.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

3.估算:用刚才分方阵的方法,估算一下今天大约来了多少个听课的老师?

四、课堂总结。

老师:同学们,你瞧!今天我们很高兴地认识了两个比百更大的的数位:千、万,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比万还要大的数,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生活中调查,你将会有新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9页的涂一涂:(题目做了一下变动)用水彩笔涂一幅你最喜欢的图案,然后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方格,要求既要好看,更要好数。

六、板书设计: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的例2、例3、例4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感受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与数学活动,抽象、概括、提炼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巩固小数意义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构成及小数各位上的数的含义。

2.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会读、写小数,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正确地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教法与学法。

1.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生活情景引入: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

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揭示课题: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这些小数该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激趣引入:。

抢答题:地球上长的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抢答,猜测长颈鹿的身高)。

出示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学生读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数。

1.读出下面各数。

2347093311000038950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

3.导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熊二顺利拿到了蜂蜜。你知道吗,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观察教材第34页例2的主题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板书1.8、5.63、12.378)。

(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这些小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小结:像1.8、5.63、12.37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这些小数都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学生交流讨论:。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五

: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练习十一、第1~4题。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六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一、复习。

1、口算。

7×6=21÷7=18÷6=42÷6=4×6=。

4×7=49÷7=5×5=6×6=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七

一、教学内容:

1.感受与鉴赏:《山谷回音真好听》《出发》《放风筝》《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创造:运用强弱力度对比做“回音”游戏。创编各种春天的声音并用节奏来表现。设计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

4.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民歌的一般特征。

二、教学总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随音乐进行表演。

2.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试唱歌曲唱名。

四、课时分配:本单元分四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声音强弱的体会。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引入春天话题。2.引导倾听。

3.师生即兴呼唤,模仿回音效果。4.发声练习,用回音体会声音的强弱。

(二)重难点解决:

1.师演唱歌曲第二句(难点),生做回音跟唱。2.听唱法学唱全曲。3.有表情地演唱,分组练习。

(三)回音游戏。分组: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另一组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2.。

节奏。3.。

唱名音高。4.。

旋律片段。5.。

歌曲片段。

讨论:游戏还可怎样进行?

(四)评价、小结。各组互评本节课表现,师总结大自然的有趣现象,激励探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目标:

1.听辨并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2.。

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

听辨和感受《出发》与《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重难点:听辫并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初步感受《出发》的节奏。

2.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4.随音乐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二)聆听《出发》,随音乐律动。

1.学生列队,做火车车厢状,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放风筝》。

1.初听: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细听歌词,体会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简介歌曲的民歌风格。4.随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列举春天里能发声的事物,模仿声音。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师生共同为这些声音设计节奏,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思考讨论:哪些声音该用强力度表现,哪些该用弱力度表现,哪些该渐强,哪些该溅弱。

4.指导学生多声部合作,创作一首《春天交响曲》。5.。

拓展延伸:还有哪些声音可以加入?

(五)评价、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2.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重点:(同目标1)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分辨出小节线和小节。教学过程:

(一)律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

1.师生共同描绘春天的景象。

2.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3.录音范唱,学生随琴轻声哼唱。

4.齐唱、独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矫正。

(三)认识小节线、小节。

1.引导:以奖励大家一根“甘蔗”的方式,引导认识“节”。2.介绍:小节、小节线。

3.找一找:歌曲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4.学生自选一首歌曲,找出小节和小节线。5.讨论:设计运用不同的强弱力度变化,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郊游》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的情景。教学重难点:

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春天音乐会》。

(二)导入:春天到了,你想去哪里?

(三)学唱歌曲,《郊游》1.随录音做律动。2.随琴轻声哼唱。

3.找一找、听一听:歌曲中相同的部分。

(四)听音乐,创编表演。1.自由创编。

2.分组表演,请其他同学猜出动作表演的是什么活动。

(五)边唱边表演,在相同的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六)小结:春天畅想。

第二单元。

进行曲。

一、教学内容: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唱歌:小号手之歌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进行曲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二、单元总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各种类型的进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不同节奏,能模仿和分辨。2.随音乐走步和做各种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训练学生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难点:

(1)《队歌》的学唱。

(2)对《进行曲》中音乐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及磁带、小号手六个不同动作的插图。2.课堂打击乐器及部分少先队鼓号。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能跟着录音学唱第一声部。

2.打击乐器练习,为《出旗》音乐伴奏。

(二)教学目标:

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2.在音乐活动《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感受进行曲特征,熟悉《队歌》及《出旗》音乐。2.。

难点:创设出旗场景,并进行鼓谱及《队歌》的练习。

(四)教具:队旗、大镲、小军鼓、大军鼓、电子琴、光盘。

(五)教学过程:

1.随音乐进教室:播放《出旗》音乐,踏步、入座。

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聆听,感受歌曲的风格。

(2)讨论:演唱时怎样才能表达少先队员的心声呢?(3)。

轻声哼唱歌曲。

5、活动:创设情景,再次感受进行曲的音乐风格。

模拟入队仪式:(1)中队长举旗,推选几名小乐手演奏打击乐器,其他同学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2)四遍《出旗》曲后,站立唱《队歌》。(3)反方向做退旗练习,在《队歌》的音乐声中进行庄严的入队仪式。

6.课堂小结:谈本节课的感受,评议本节课的表现,建议课后搜集更多的进行曲风格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

2、节奏训练。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歌曲情绪。

2、准确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3、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培养表现力和创新思维。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号手的音乐形象,歌唱并创编动作。教学用具:光盘、电子琴、图片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播放《小号手之歌》,师随背景音乐讲述小号手的故事。

3.学唱歌曲:

(1)录音范唱。

讨论: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歌曲中有一段军号声不断出现,你能模仿一下吗?

(2)出示节奏卡片,生按节奏读歌词,并试唱这4小节旋律。(3)随琴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注意:歌谱中的一个符号(最后一句的四分休止符)。

(4)播放光盘,跟唱歌曲的三段歌词。3.。

创编表演:根据不同内容的图片创编动作练习。

(1)学生分成5组,各组长挑选图片,小组讨论练习。

(2)师巡视指导:

a.边读节奏,边模仿吹军号动作。

b.边读节奏,边模仿打枪动作。

c.按前短后长的节奏做挥舞大刀的动作。

d.按节奏左右踏步走。

e.按节奏做拼刺刀的动作。

5.课堂小结:激励学习小号手精神,在学习、生活上要不怕苦、不怕难,战胜各种困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合奏《进行曲》。2.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感受力度变化时的音乐形象的变化,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编队、创编动作,表现乐曲雄壮有力而又欢快活泼的情绪。

2、难点:用打击乐器为音乐片段伴奏,通过力度变化刻画军队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音乐形象。

教学用具:

手偶、大鼓等打击乐器、光盘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播放《胡桃夹子》中进行曲片段,师随背景音乐讲故事。

2、欣赏《进行曲》、感受乐曲形象。

(1)聆听:这段音乐表现了故事中的哪一场面?

(2)分组表演、创编: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用律动表现乐曲。通过手偶表现乐曲。

3.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播放音乐,引导体会:乐曲的情绪怎样?请用语言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请学生为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师出示课题,介绍乐曲背景。

3.再次感受,用动作表现音乐段落:

(1)听全曲,学生用不同动作表现不同段落。a乐段(跺脚)、b乐段(拍手)。

(2)乐曲段落顺序为“ababa”尾声。

(3)用不同动作、力度表现音乐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4.。

乐器伴奏出示节奏谱,学生分组练习打击乐器演奏。随音乐分组伴奏。5.。

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米老鼠进行曲》教学重点:

把握进行曲风格,欢快、自豪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通过律动、打击乐器伴奏来表现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教具:

打击乐器、电子琴、卡通动物画片。教学过程:

(三)学唱歌曲。

1.录音范唱。引导说说自己听了音乐想做怎样的动作。2.。

随音乐边跟唱边表演。

3.找出自己会唱的几句唱一唱。其他同学学唱或矫正。4.随伴奏演唱。

(四)歌曲处理及表演:

1.打击乐伴奏演唱。2.用画笔画出歌曲中的卡通动物。3.边听歌曲,边将学生的作品进行粘贴。4.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分组分角色表演)。

4、一人扮演“米老鼠”,边唱边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自己的队伍,行进中演唱。

(四)课堂小结:对小动物说说“心里话”。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二、单元总目标:

通过合作参与艺术实践,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团队意识,并从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之意识。

三、单元重点:

1.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

2.创设情境、展开想象,感受器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四、教具: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1.歌曲《劳动最光荣》2.歌曲《理发师》。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初步模唱歌曲。

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3.。

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之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营造教材主题情境,培养学生歌唱表现能力,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劳动最光荣》2.录音范唱。

6.创设情景,师与一生表演音乐剧“理发师”。

7.讨论:从刚才的表演中,你看到了什么?从什么地方感到理发师工作时非常愉快呢。

8.模拟表演:说说自己理发的经历和感受。模仿一下理发师工作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9.朗读歌词,并以手势模仿表演。10.音乐轻声哼唱。

11.创编表演唱:同桌二人合作,分角色表演。

学生互相评价。

12.拓展:如果请你开一个理发店,你打算怎样做?学生讨论,师予以评价、鼓励。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歌曲《风车依呀呀》。

2.用自选的乐器模仿风车插入演唱作伴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曲,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最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

1.音乐活动:《劳动最光荣》《理发师》2.。

导入:以劳动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

3.录音范唱:引导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4.。

师表演范唱。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5.。

分句朗读歌词:按歌曲节奏,以双响筒节拍作暗示(第二遍)。6.。

随琴分句模唱、轻声完整演唱。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

分组表演、评价。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1.欣赏《狩猎波尔卡》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

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音乐能够表现人们生活、劳动的情景。2.欣赏《狩猎波尔卡》。

(1)出示森林、猎人、猎枪等卡片和彩图,引发联想。

(2)。

初听: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向大家介绍。(3)。

再听:由猎枪射击声拓开想象,引发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体验。

(4)。

随音乐作即兴律动或表演。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1)。

简介、导入: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中的情境。(2)。

提示:乐曲有五个段落,听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标题。

(3)。

初听。组织讨论,学生介绍自己设想的标题。简介作者自己所起的标题。

(4)。

结合标题,引导再听。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想象作表述。

(5)随音乐轻唱主题旋律。

4.创编表演:根据自己的感受,即兴表演。5.。

师评、小结。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欣赏并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2.能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合作表演。

(三)教学过程:1.。

激情导入:师表演几个典型动作,让学生分辨:背重物行走、推磨、推门、饥饿等。

2.引导听赏:看课本歌词,听录音演唱。3.归纳歌词的大意。

猴子对小狗讨吃是什么态度?

5.小组讨论设计动作,将动作逐个展示,引导大家作评论。6.。

完整听赏,学生两人一组即兴表演。7.。

生自评、谈感受,师小结。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二、教学总目标:

通过歌唱、欣赏和歌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复习所有学习演唱和聆听过的歌曲和乐曲。

难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四、课时分配:本单元分五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2.。

为歌曲编配动作进行表演。3.。

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2.选择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准确伴奏。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挂图、小动物头饰、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将教室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

(二)学唱歌曲:

1.录音范唱。请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小动物,并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

2.分发动物头饰,再听歌曲,扮演动物的同学听到音乐自动站出,其他同学模仿该动物叫。

3.随琴轻声哼唱,分组进行,每组唱一段。4.认识换气记号。

5.边听音乐边找出换气之处。

(三)歌表演:

1.讨论:歌曲情绪怎样?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2.分组表演,其他小组为其打分。

(一)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小组讨论: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2.自选表演形式表现歌曲。

(二)小结:说说自己对歌曲、对小动物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云雀》《四小天鹅舞曲》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其音色。

2.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了解“芭蕾舞”这种艺术形式。教学重点:

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3.再听乐曲:情绪怎样?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4.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介绍演奏方式,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5.完整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二)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1.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2.初听乐曲:情绪怎样?3.主题记忆:

随琴轻声哼唱。

4.再听:感受乐曲主题反复出现了几次?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三)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2.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3.播放乐曲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4.师评,将评价记录在音乐网页中。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螃蟹歌》教学目标:

1.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2.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3.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教学用具:

录音机、电子琴、螃蟹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初听歌曲:

歌曲情绪怎样?和以前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3.介绍歌曲:

四川歌曲,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4.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

哥、只、脚、个、壳、河(方言发音)5.学唱歌曲第二、三段歌词。6.分组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7.随音乐表演唱。8.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区分出乐曲的段落。2.理解乐曲的情绪,能随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舞步。3.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教学重点:

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教学难点:

区分乐曲的其他段落。教学用具:

录音机、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口哨与小狗》,引导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讨论:乐曲适合走步,下面再听一首,适合走步吗?用什么动作表现?

(二)初听:

适合跳舞!描写了什么动物?

(三)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1.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学生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歌曲。3.随音乐哼唱、记忆主题旋律。4.为第一主题起名。5.介绍曲名、作者。

6.出示谱例:小组讨论,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为什么?三角铁、碰铃音色明亮,余音较长,适合演奏连贯的节奏。双响筒、响板、沙锤的余音较短,适合演奏跳跃的节奏。6.选用合适的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主题伴奏。

(三)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1.初听:这一段旋律和第一段比较有什么不同?2。为第二主题起名。

(四)欣赏乐曲的三部分:1.初听:它是什么乐器演奏的?2.为第三主题起名。

(五)欣赏第四部分:和前面的哪一段相同?

(六)完整欣赏全曲。

(七)介绍圆舞曲: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三拍子的民间舞曲。

(八)指导学习三步舞的基本舞步。

(九)在《杜鹃圆舞曲》的伴奏下,跳舞。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动物联欢会》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背记一定数量的歌曲和乐曲,并能有感情地表现。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培养音乐的记忆能力。教学难点:

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准备参加动物新村联欢会。

(二)创作表演:1.推选主持:“云雀”

2。师扮演狮子,随《狮王进行曲》拍手、走步。3.动物表演:

播放《荫中鸟》,(学生扮演)喜鹊、黄鹂鸟、燕子随音乐“飞来飞去”。播放《云雀》,云雀独舞。播放《口哨与小狗》,两同学分角色表演,其他同学模拟吹口哨。播放《小毛驴上山坡》,齐唱。播放《保护小羊》,歌表演。

播放《快乐的小熊猫》片段,听音乐即兴走步。4.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三)小结。

如果举行班级音乐会,打算怎样办?

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二、单元总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初步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初步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并学会用形体动作来表达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小放牛》,了解有关少数民族的简单常识。

难点:学会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简单动作。

四、课时分配:本单元分五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苗家儿童庆丰收》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学习苗族舞蹈动作,运用舞蹈组合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

感受苗族芦笙调的音调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苗族舞蹈动作并进行组合。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挂图、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苗家儿童庆丰收》的伴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学生聆听音乐,以简单体态律动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熟悉旋律、歌词。说一说:歌曲唱了些什么?2.学唱歌曲。[出示大歌片]师范唱,随录音师生同唱。随琴用慢速演唱第一乐句,在歌曲间奏处按节奏拍手。师范唱歌曲的后两个乐句(突出力度的对比)引导学生讨论:两乐句的异同处、力度对比。学生随师手势提示演唱后两句。随琴完整演唱。

(三)舞蹈表演。[出示图片]《芦笙舞》。播放歌曲录音,观察画面,模仿图中动作表演。

[录像]“苗族节日舞蹈唱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动作,模仿做一做。基本舞步指导:苗族舞中的“踢腿”动作。(右脚起)。引导学生自己练习左脚起的动作。合作表演:学生围成一圈,边唱边练习舞步。

其它动作指导:师示范,会做的同学到圈子中间和老师一起跳。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其多列》教学目标:

1.用活泼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少数民族----哈尼族的歌曲风格。3.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教学重点:

学习并背唱歌曲。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节奏特点并为歌曲编配伴奏。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伟大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开放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在傣家的竹楼前、在天山的牧场上、在秀丽的桂林山水之间、在一望无垠的内蒙大草原上,各族小朋友欢歌起舞,歌唱幸福的生活,歌唱美好的明天。你听,哈尼族的小朋友迎着春风,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

(二)学习歌曲。1.录音范唱。

2.[出示歌片]再次聆听,轻声哼唱。

3.引导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找出自己对歌词不太理解的地方。解释:“其多列”是哈尼语,它的意思是“快来”,是哈尼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学生也来唱唱这一句,招呼自己的小伙伴。(随琴唱第一乐句)。

4.“他们招呼小伙伴干什么去呀?”(演唱后面部分)(1).。

完整演唱第一段。

(2).。

自学第二段:小组练习。强调:花纹的“纹”字,一个字占了两个音。

(3).。

指名演唱第三段,然后齐唱。

(三)为歌曲编配节奏并伴奏。

[出示节奏谱]串铃、双响筒、三角铁请学生根据乐器选择合适的节奏型,进行练习。

分组表演:唱、跳、乐器伴奏。

[课本‘插花’练习]将几首歌曲根据自己的感受插到相应情绪的瓶子里。

(五)课堂小结:

搜集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唱一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童声合唱〈〈猜调〉〉。教学目标:

1.感受由新疆民歌改编的弹拨乐合奏的旋律特点和新疆民歌的节奏特点。

2.体会童声合唱《猜调》诙谐的情趣和曲调的特点。

3.欣赏这两首作品的其他艺术形式,感受不同形式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效果。教学重点:

感受民歌的音调、节奏特点,体会民歌的创作特点。教学难点:

为《送我一支玫瑰花》设计伴奏。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花生)。

师:云南的彝族小朋友也喜爱猜谜语的游戏,听他们是怎么猜谜语的?

(二)欣。

1.播放歌曲中提问的部分。讨论: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出示歌词中问题部分:解释字词“街”“海”聆听第一段歌词。2.说说这些谜语的答案。播放歌曲中回答部分的录音。师:你找到答案了吗?解释:“米线”

3.欣赏女声独唱《猜调》。总结:你们听出它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吗?边听边用画线的方式表示出来。

互相交流对乐曲的感受,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

(三)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1.初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及地域特征。引出:新疆地区的音乐作品。

2.再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出:音乐旋律欢快、活泼,极富动感。3.为音乐编配一段新疆舞蹈。

(1)指导复习新疆舞动作:踏点步、侧点步、手挽花、动脖子等。

(2)播放音乐片段,师生一起进行舞蹈创编活动。(3)设计:模仿拍手鼓动作为音乐伴奏。师示范拍击节奏,注意力度的对比。生模仿拍击,为音乐伴奏。

4.欣赏带有歌词的独唱《送我一支玫瑰花》。5.请一部分同学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同学伴舞。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河北民歌《小放牛》教学目标:

1.欣赏《小放牛》并跟录音学唱。2.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及人文知识。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创作特点以及相关人文知识。教学难点:

熟悉《小放牛》的旋律,了解歌词内容。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简易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旧歌《放牛放到小河边》,引出欣赏曲目《小放牛》。

二、欣赏《小放牛》1.初听,了解歌曲大意。

2.看歌词,聆听,进一步明确歌曲描绘的意境。3.再听,随录音轻声哼唱。4.对唱:随录音,男女对唱。

三、拓展延伸。

(播放《小放牛》作为背景音乐)1.师简单讲解《小放牛》故事梗概。

欣赏:童声合唱《赵州桥》,在熟悉的地方小声哼唱。

四、总结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游历了丰收的苗寨、快乐的雪域高原、美丽的哈尼族村庄、花香四溢的天山脚下——在祖国的音乐花园中,到处都有快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希望你们像一只只小蜜蜂,去采撷美妙的音符。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感受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情绪、节奏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组合。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播放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学生聆听音乐,轻轻拍手。

二、安排队形,检查站姿。

两个人一组并排站立,教室里安排四列,每列若干对舞伴。

三、讲解基本动作。

1.讲解并示范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2.学生练习。

3.每个基本动作学会之后,结合《我的家乡日喀则》的音乐片段练习。

四、基本动作的组合编1.师示范,学生练习。

2、小组展示,鼓励自创表演形式。

3、集体随音乐表演。

4、找表现好的同学到前面坐展示表演。

5、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提出新的要求。

第六单元。

童谣。

二、单元总目标:

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学习传统的、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童谣,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蕴涵在童谣里的朴实、善良、纯真的情感。通过演唱、表演童谣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享受到美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让其感受、了解演唱童谣的快乐。

难点: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让学生找一找,敲一敲,开发想象力,多渠道地创作自制打击乐器。

四、课时分配:本单元分五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水牛儿》;了解童谣。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2.通过学习《水牛儿》,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北京童谣《水牛儿》,了解北京方言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京方言特点。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蜗牛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童谣动画,欣赏动画中的童谣。

二、说“童谣”

师:你还知道哪些童谣?能给同学们读出来、唱出来吗?师介绍自己知道的童谣,带学生读《唐僧骑马咚的咚》。

三、介绍“童谣”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童谣大多与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

四、导入歌曲。

谜语:“从小生在屋檐下,身上背着一个家,平时不见它露面,雨天经常碰到它。”说出谜底“蜗牛儿”,引出童谣“水牛儿”。

一、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说一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2.读童谣师读,生随节奏拍手拍腿。解释童谣中的方言词语。师生齐读童谣。

讨论:师以另一种方式读(不带儿化),比较两种读法在意思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读(唱)准儿化音,以突出童谣的地域特点。

3.唱童谣导语:你们觉得这首童谣有意思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出这首童谣的趣味呢?师范唱:请学生找出师着重唱出的字。重点突破:带附点节奏的字。

再次范唱:听出哪些字要唱得短而轻。(括号里的字是助词,没有含义,不能唱得很突出。)随琴轻声演唱。

讨论:还可以用怎样不同的形式演唱?4.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二、表演童谣。

1.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能把这首童谣表现得更生动?2.。

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

三、课堂小结各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童谣,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去找,比一比谁找到的童谣多,会读,会唱的童谣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河南童谣《编花篮》、音乐游戏《编花篮》。教学目标:

1.欣赏《蜻蜓你来吧》,体会童谣中所蕴涵的表现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心情。

2.通过儿童传统游戏激发学生创编童谣的欲望。

3.欣赏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气氛。教学重点:

感受和体验儿童在创编和演唱童谣时的喜悦心情。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地区童谣的共同特征以及个别差异。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简易打击乐器(串铃、双响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表演唱《水牛儿》,引出对童谣的进一步欣赏。

1.初听,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2.学习童谣师:我们一起和蜻蜓打招呼!带学生拍手、拍腿按节奏读童谣。边拍节奏边读童谣。

小组活动:一组读童谣,一组拍节奏伴奏。

3.复听歌曲,体会童谣所表现出的天真的童趣。边拍节奏边欣赏,感受歌曲中所表现出的童趣。

师:歌曲中小朋友们跟小蜻蜓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亲切,像是跟好朋友说话一样。)4.唱童谣引导学生利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引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地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三、欣赏河南童谣《编花篮》。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童谣出示《编花篮》挂图,带学生拍手并按节奏读童谣。3.复听随音乐轻声哼唱。4.音乐游戏“编花篮”分组活动:三到六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小圆圈,每人伸出右腿,和另一人右腿交叉勾在一起,边读童谣边做游戏,然后,听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四、编童谣。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创编简短的童谣。让学生了解童谣的产生就是在孩子们玩耍时随口唱(说)的短小儿歌。学生分组讨论,创编、表演。

五、小结。

有趣的童谣还可以用乐器为它伴奏,请同学们找一找什么东西可以象打击乐器一样发出好听的声音,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制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活动:自制打击乐器2.歌曲:《小老鼠上灯台》。3.活动:《小老鼠上灯台》。教学目标:

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并根据音的长短、音色的不同,按声部敲击。

2.在唱念歌谣中巩固十六分节奏的学习。复习后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作打击乐器。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制作打击乐器材料:木板、玻璃瓶、碗碟、筷子、小铁棍、铁丝、啤酒瓶、吸管、易拉罐、小药瓶、小石子、小木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用乐器为《小老鼠上灯台》伴奏。

二、自制打击乐器。

1.介绍乐器及制作方法。部分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2.现场制作打击乐器。分组活动: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多又好。

3.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制乐器在“骨碌碌碌”的地方演奏。

三、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1.拍手并按节奏朗读歌词。2.用乐器伴奏读歌词。3.学唱歌曲随音乐轻声哼唱。

四、表演。

1.分句启发学生创编动作。2.随音乐表演。3.加打击乐器伴奏表演。

五、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打击乐器可用的方法。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扩展部分)。2.歌曲:《打花巴掌》。教学目标:

用多种方法说(唱)儿歌,让学生体验换一种方式说童谣唱儿歌。教学重点:

1.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各种儿歌、诗歌、小故事伴奏。2.学唱歌曲《打花巴掌》,并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童谣的活动。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随琴演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二、《小老鼠上灯台》扩展部分。

1.讨论:打击乐器都可以为什么伴奏?

小组讨论,分配任务:如背诗、说儿歌、讲小故事、说绕口令等,其他组员伴奏。

三、学习歌曲《打花巴掌》导入:师生同做拍手游戏。

3.随录音两人一组拍手读童谣,歌曲中演唱的部分认真听。4.学唱童谣听录音,说说歌中小朋友到山上都采到了哪些花。完整读童谣——随音乐拍手轻声哼唱——带领学生用读和唱的方法表现歌曲。

四、歌表演。

1.创编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创编动作(读的时候拍手,唱的时候跳舞)。

2.组织学生分组表演。

五、创编歌词师师范引导,将歌曲中拍手部分改词创编读出来。分组表演自创的童谣。

六、课堂小结。

师:童谣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随口说出的小歌谣,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的童谣,下一节课我们要开一个说唱会,比比谁会说、唱的童谣最多。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童谣说唱会教学目标:

以童谣说唱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教学重点:

做各种游戏,在游戏中进行竞赛,比一比谁知道的童谣多。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苹果卡片、手绢教学过程: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八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1、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42÷6=?15÷5=?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九

本单元有2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第四单元。主题课文下面依次列识字表、写字表和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语文天地”包括写字及拼音的要求和指导,巩固扩展主题课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练习。以及各种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语文活动。

1、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初步了解大树和种子的一般知识。

3、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4、认字31个(最低),写字14个。

5、用普通话,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6、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1、初步了解大树和种子的一般知识。

2、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3、认字31个(最低),写字14个。

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7课时

第一课时

老树的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2、放录音。

3、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老树会怎样回答小动物们的问题?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

5、一组一段,讨论老树会怎样回答。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7、你还能对老树提什么问题?

8、组内互议,互相解答。

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这百吗身安谈礼服音乐告诉吧所童

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制作生字卡片。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这百吗身安谈礼服音乐告诉吧所童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老树的故事》。

朗读《老树的故事》。

开火车读生字。

指五名学生分段读一读。读音请学生自己纠正。

学生读后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好?

3、学生自由讨论字的笔顺师纠正并在田字格里示范:

老故百岁安家来那

4、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你对老树这样的植物感兴趣吗?课下留心身边的植物积攒一些有关它们的知识会很有用的。

板书设计:

老故百岁安家来那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一粒种子》

学生学习过程:

1、(放音乐,老师朗诵课文)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8、把自己当作一粒小种子,带着感情读读课文。

---------------------------

先练习,再指名读。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

课本p34、35例1、2。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教学过程。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1.教学例1。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1.做课本第35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本节课学生学生的数数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都有基础所以学起来很轻松。教学效果很好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达到了要求。是一节比较轻松课。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一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笔算、估算以及三位数的连加的笔算方法。

能准确进行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

一.揭题: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复习第1题。1)出示口算题。

2)生独立计算。3)汇报核对。4)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第2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指名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要检查些什么?

(检查时要看验算的结果与竖式的结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数字有没有抄错。)。

3.复习第3题。

1)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连一连。

2)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说。

3)汇报。说说要注意什么?

4):在估算时,我们要把这些加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4.复习第4题。

1)指名说图意。

2)生独立计算。汇报。

5.复习第5题。

1)指名说图意。

2)问:“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3)生独立完成,要求:先估计一下,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再算一算你估计得对不对。

三.课堂。

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能准确找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6.复习第6题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4)学生汇报结果,验证。

5)。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和也相应地增加100.

第二组:第一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减少100,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结果和不变.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复习第7题。

1)学生自读题目。2)问:要求“下午用电缆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独立计算。

2.复习第8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汇报。

3.复习第9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了哪些条件。

4.复习第10题。

1)小组里说说:下面每组数中,你认为哪一个数最特别?为什么?

2)指名说。

三.课堂。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二

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指生回答:米,分米,厘米,毫米并板书。)。

师:说得真好.那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呢?(生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师:还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我们一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课题)。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三

这学期本人承担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缺少主体参与。本学期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我们去发现”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够应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在教“愉快的收获”这个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丰收会,让学生展示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4、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你好,祖国妈妈”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要求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我布置学生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上网、看报、走出家门等方式,了解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升华爱国情怀。

5、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班主任兼品德教师,我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献出我们的爱”这个单元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德与生活教学,我制定了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四

1、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数感。

2、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一)回顾旧知,梳理知识结构。

1、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梳理。

2、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以组内单位进行汇报。

3、汇报,在学生的整理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

(二)口算、计算。

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32×3=14×5=190×2=13×60=。

17×40=60×90=24×5=25×80=。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反馈订正。

2、完成整理和复习第1题。

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

(1)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是怎样口算的?

(2)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是怎样笔算的?

口算: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只用两位数与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1个0。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1)个人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发现:在乘法中,当两个因数的和不变时,这两个因数的差越接近,积越大。

4、比较下列算式得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1╳11=21╳21=21╳31=21╳41=。

51╳61=31╳61=41╳71=51╳81=。

发现:头乘头,头相加,尾乘尾。(够进位的要进位)。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8╳22╳6=3696(个)。

答:小王半年一共投递3696个快递邮件。

(1)个人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1260÷7÷9=20(元)。

答:平均每小时20元。

(四)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五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2)643。

243=8(人)=243。

=8(人)。

教学反思:

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第四册教案(精选16篇)篇十六

1.矿产资源的概念。

2.矿产资源的分类。

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展示矿物标本]煤、石油、铁矿石。同学们来确认一下,这些矿产是什么?煤、石油、铁矿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的矿产资源。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反思范文(16篇)

    编写教案需要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便于教师理解和操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范例,供广大教师参考。简单地说,教育案例就是以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

    五金订购的合同范文(18篇)

    合同协议是双方或多方就某项事项达成共识并书面确认的法律文件。阅读以下合同协议范文,您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类型的合同协议如何撰写。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合同出现在我们

    后活动策划大全(21篇)

    活动策划需要考虑活动的预算和资源,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活动策划的心得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的:通过这次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

    提倡校园安全倡议书(热门19篇)

    范文范本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审美和品味,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例如:在学校内部时

    学校用火管理制度范文(19篇)

    学校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站,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下面是一些学校中的常见困惑和解决办法,希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1、参照《石油库动火安全管

    爱听音乐的我(通用12篇)

    优秀作文是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和精确的词汇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的作文。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读完后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我叫刘恒,今年11岁,读五年级了,我

    三年级感恩母爱(汇总22篇)

    感恩是一种内心的满足,让我们拥有更加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感恩的故事,感受他人的善良和温暖。很多人都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我有一个

    大班课教案(优质15篇)

    在编写大班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在本部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大班教案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在幼儿观察动物的基

    苗条水彩笔水彩笔的(通用14篇)

    优秀作文是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每支水彩笔的笔杆上都印有

    保护环境志愿者活动策划书(实用15篇)

    活动策划的核心是要能够吸引和满足参与者的需求,提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体验。希望这些活动策划范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活动策划的要领和技巧。。班会主题:班会背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