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计划表(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HT书生中级会计计划表(大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级会计计划表篇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20xx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按照时间轴做好一年的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规划。中级会计职称3月1日起开始报名,9月9日—10日考试。中间不过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自制力不够强的逛街游玩再占用掉一部分,留给复习备考的时间就更短了。对于本身是会计专业出身,或者已经通过初级的考生来说,报名完成后投入到复习状态是完全可以通过中级考试的。但对于会计基础不是太好的考生来说,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

小编建议大家在教材下来前先根据听16年基础班的课件,提前熟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尤其是像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管管理这样的科目,知识点比较多,一定要尽早开始预习。等万题库的基础班课件开讲的时候就可以完全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不用担心跟不上,以致出现学习吃力效率不高的情况。

相对实务和财管来说,经济法科目稍微简单一些。大家在每一阶段要分清主次,小编建议大家复习初期以实务和财管为主,复习后期要加强经济法科目的学习。当然复习过的科目要一遍遍加强练习,避免浅尝辄止,考场上出现看着很熟悉就是做不对的局面。

总而言之,每一阶段要做每一阶段的事情,基础阶段要夯实基础,强化阶段可以根据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冲刺阶段要融会贯通查漏补缺。

中级的考试科目只有《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三科,相对注会巨无霸六科来说已然好多了。对于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工作繁忙的考生来说,第一年可以选择报考财务管理+经济法或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是因为财管和实务两科同时报考的话所需的复习时间会很多,所以对于没有太好基础又没有太充足时间的考生来说,尽量两科不要同时报。

对于基础好而且时间比较充足的考生,建议三科一起报。中级会计职称毕竟是职称类考试,只要跟着老师一遍遍的复习,相信一次过三科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中级会计计划表篇二

中级会计学习计划要非常详细,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中级会计学习计划安排表,欢迎阅读!

一、 针对时间不充裕,基础一般的学员

第一年《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组合,第二年《中级会计实务》。

理由:这样的组合相对较容易。但是弊端在于,最难的中级会计实务只有一次考试的机会,若发挥不好便前功尽弃了。

二、 针对零基础考生

全部报考或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第二年,《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理由:《中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相对于其他两门是有基础性的联系的,并且也是难度最大的,所以最先攻破。

三、 针对大部分学员

《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门一起报考。

理由:这样做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即使一次没能通过全部科目明年也还有次机会。

四、 针对工作繁忙时间较少的学员

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

理由:中级会计实务与经济法的一同报考,更适合文理科结合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学员。这样也尽量避免了将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在一年报考,加大难度。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但是它也是另外两门课程的基础,学好了中级会计实务后面两个科目的学习也会轻松一些。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都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出题的,而且考查的重点比较突出,一般侧重对新知识的考查,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考试难度适中。

针对中级会计实务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可以先从考试真题入手了解考试的命题方向和规律,这样学起来有方向有目标。开始看教材后,就需要大家仔细研读,边看边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家把看书和做试题相结合。

经济法以理解记忆为主,很多试题都是以案例的形式来考察大家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经济法科目更注重理解记忆。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尽量地理解的记忆,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在看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大家自己总结记忆,能合上书本画出一个章节的证书结构图。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整体的宏观框架。

一要注意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你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自己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在面对考题时往往会知道如何想,如何答。

三要多做题,举一反三,在重复中记忆,做题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对于财管的学习一定要多做题,尽量将知识点掌握的透一些,并适当做一些延伸和比较;定期复习一下做错的题目。还有一点需要大家尽早明白的是做题速度,考场上的时间相当宝贵,多接触些题型也有利于考试时解题的思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不同,没有硬性的法规和章条可依。教材是考试出题的依据,而且中级财管考试中客观题大部分都是教材中的原话,所以平时学习时一定要重视教材,对于区别、优缺点、分类等要总结起来记忆。

中级会计计划表篇三

考试大纲和教材是命题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考试大纲和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考生必须按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回答试题中的问题,否则很难得到高分。会计考试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因此考生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学习,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绝不能忽视,特别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但若时间不允许,可以有条件地放弃考试大纲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内容。

二、把握教材精髓

在看书时,要仔细做笔记,把重点、难点、疑点加以归纳总结,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对于考试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收入、所得税、差错更正等内容,考生一定要深刻握,能够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研读教材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考生应合理分配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强调对教材的研读,是真正理解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非常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可取。

研读教材主要是掌握教材内容的本质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研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放过每个环节,并认认真真地作好笔记。对每章节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习时要把握关键点、善于总结

教材的很多章节都是根据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编写的,其语言精炼、严密、逻辑性强,提高了教材的档次。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阅读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考生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掌握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关键点。如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教材中文字的表述和公式的运用比较难理解,但只要掌握了问题的关键点,这部分内容也就很容易掌握。

四、注意加强练习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做题。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典型的习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级会计实务》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做一些典型题目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渐总结出考试的重点与规律,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做习题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提高应试水平。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做一些典型的习题,如历年的考题,实事求是地说,历年考题最值得研究。当然,考生还应在市场上选择一本较好的习题集进行练习,但资料不宜过多,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学习。

中级会计计划表篇四

制定学习计划,首先要梳理一下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等;然后再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级会计职称学习计划,一起来看一下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20xx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按照时间轴做好一年的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规划。中级会计职称3月1日起开始报名,9月9日—10日考试。中间不过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自制力不够强的逛街游玩再占用掉一部分,留给复习备考的时间就更短了。对于本身是会计专业出身,或者已经通过初级的考生来说,报名完成后投入到复习状态是完全可以通过中级考试的。但对于会计基础不是太好的考生来说,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

小编建议大家在教材下来前先根据听16年基础班的课件,提前熟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尤其是像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管管理这样的科目,知识点比较多,一定要尽早开始预习。等万题库的基础班课件开讲的时候就可以完全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不用担心跟不上,以致出现学习吃力效率不高的情况。

相对实务和财管来说,经济法科目稍微简单一些。大家在每一阶段要分清主次,小编建议大家复习初期以实务和财管为主,复习后期要加强经济法科目的学习。当然复习过的科目要一遍遍加强练习,避免浅尝辄止,考场上出现看着很熟悉就是做不对的局面。

总而言之,每一阶段要做每一阶段的事情,基础阶段要夯实基础,强化阶段可以根据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冲刺阶段要融会贯通查漏补缺。

中级的考试科目只有《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三科,相对注会巨无霸六科来说已然好多了。对于大龄考生、妈妈级考生和工作繁忙的考生来说,第一年可以选择报考财务管理+经济法或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是因为财管和实务两科同时报考的话所需的复习时间会很多,所以对于没有太好基础又没有太充足时间的考生来说,尽量两科不要同时报。

对于基础好而且时间比较充足的考生,建议三科一起报。中级会计职称毕竟是职称类考试,只要跟着老师一遍遍的复习,相信一次过三科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备注

(12。01—12。09)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存货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1.《经济法》共有8章内容,公司法、合同法涉及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科目重在理解、强化记忆、战略性复习。

2.《中级会计实务》从整体上侧重于考生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学习时应注重理解、反复练习、总结归纳。

3.《财务管理》这门课要注意各章之间的联系。计算性内容所占分值较大,记忆公式较多。学习本科目事应注重全面复习、重点强化、梳理归纳。

(12。10—12。16)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章 总论

(12。17—12。23)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12。24—12。30)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上)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12。31—1。06)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 资产减值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第三章 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1。07—1。13)

第九章 金融资产

第十章 股份支付

整体复习前五章内容

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第六章 投资管理

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1。14—1。20)

(1。21—1。26)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第六章 投资管理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1。27—2。02)

新春佳节,可适当放松,闲暇之余重温教材和习题

(2。03—2。09)

第十四章 收入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2。10—2。16)

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第十六章 所得税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2。17—2。23)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六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2。24—3。01)

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六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3。02—3。08)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3。09—3。15)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3。16—3。22)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复习整理一下整本书框架以及公式

第八章 相关法律制度

第十七周

(3。23—3。31)

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

休息调整

复习整理一下整本书的概念

1。以上时间进度,包含了同学们预习教材,正式听课,做练习的时间,建议考生们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好时间和进度。

2。20xx年中级会计职称教材变化预计不会太大,万变不离其宗。报名前这段时间考生复习时可以利用20xx年教材和新辅导书,同时关注新增内容。

中级会计计划表篇五

中级经济法

费力程度

自觉难点记录

第一周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存货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二周

第三章固定资产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周

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三章其他主题法律制度

第四周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六章无形资产

第五周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资产减值

第四章筹资管理(上)

第六周

第九章金融资产

第五章筹资管理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第七周

第十章股份支付

第六章投资管理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八周

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第十二章债务重组

第七章运营资金管理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九周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第十四章收入

第八章成本管理

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十周

第十五章政府补助

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一周

第十六章所得税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

第十二周

第十七章外币折算

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十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十三周

第二十章财务报告

第二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

第二十二章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

二.强化阶段

目标及建议:深入研读第二遍教材,尤其是第一阶段自觉难点与考试重点结合处;复习、巩固或者重新做一遍在第一阶段复习中的错题、不会做的题以及容易混淆的题;精确账务知识点。做综合题、模拟题,琢磨题型,总结做题规律,提高做题速度,加深重点、考点印象,加强对教材的记忆。

每天学习时间:强化阶段的学习时间要贵在精,而不在多。切莫用琐碎的时间来研究难点,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越看越觉得难。

建议完成进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