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名句随想(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雅蕊读诗词名句随想(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诗词名句随想篇一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回首五千年的封建王朝,人们看到了帝王的气概,忠臣的智谋,小人的奸诈,贪官的欲望……而我还看到了埋没在这功名利益之下的铅华洗尽后的女子,各式各样的女子。

“……不思量,自难忘。”这是一代文豪苏东坡在他第二任妻子死后对她的怀念,到此,这女子便值了。在封建社会下,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才能够得到丈夫这样的缅怀!温柔的、贤惠的、忠贞的、抑或是美丽的。我想,她应是女子中好妻子的代表。

自古红颜多祸水,这话一点没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王朝的腐败自此便从一个女子身上无限扩大。安史之乱,这位女子死于给她富贵的唐玄宗之手,一代红颜,自此香陨。唐王朝的败落却也接踵而至。就如褒姒于周,妲己于商……这是封建女子的代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都这般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话出自杜丽娘之口。而丽娘则是汤显祖笔下的一个戏曲人物。想汤显祖一生阅历过多少女子,相比这丽娘定是有代表性的。作者明显地表达了一个少女怀春,渴望追求自由的感情的女子,这便是封建女性最初的觉醒。

而后,便又了易安居士。话说其夫赵明诚想与她在才学上一决高下,便闭屋苦写百首诗,将大人的一首杂在其中,交于好友看。好友看后道,有一句绝妙,便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此句,便出于李清照之手。由此便可看出夫妻俩是相敬如宾,在地位上,较早先封建女子,李清照是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至此,一个封建觉醒女性便留在了历史中。

“与其伫立千年,倒不如在爱人肩上痛苦一晚。”这便是现代女性舒婷对封建礼教的直接鞭挞,现代女性对感情自由的渴望便自此表达的淋漓尽致。

洗尽铅华,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轮回,我们女子才最后找到了自己的雎鸠。

读诗词名句随想篇二

那一片湖,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波光云影;那一个人,是“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豪迈大气。在某个雨过天晴的日子,他们相遇,他煮一锅东坡肉,在苏堤边徘徊,笑一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说湖,也是说自己。

我总是将世界上的美归于生命之美,那“淡妆浓抹总相宜”又是怎样一种生命之美的无限升华?作诗之人笑了,他是否在说他自己就是这最佳的佐证呢?他的生命是浓丽的,高歌一曲“大江东去”,身后巨浪滚滚;他的生命是张扬的,唱一出“明月几时有”,任留千古评说。然而他的心灵是淡雅的,它可以将无限豪情煮进一锅香气扑鼻的东坡肉;他的心灵是静守的,它可以在三百荔枝中笑谈古今事。也许,诗人本身就是用他的生平为我们述说了生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金戈铁马已去,望不见那一轮昔时明月。太匆匆,挡不住的是似水流年。那些人去了又来,他们传达的却是那不变的哲思:“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们懂得张扬生命,在生命应该闪光的地方。但他们也懂得静守心灵,在心灵应该安静的角落。只有“淡妆”时的质朴才能衬出“浓抹”时的华彩,只有“浓抹”时的艳丽才能显出“淡妆”时的空灵。

生命,以何种形式来表现她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让生命在花开的季节狠狠开放,用喷薄的美丽震撼世界,开到荼糜。让心灵在繁华过后留一泓清泉,涤荡灵魂。

如果生命是一池清澈的湖水,请张扬生命,静守心灵,给其一片西子湖般的美丽。在生命的最终,我们带着裙角还未风干的池水,看着湖中自己的倒影,可以露出欣喜的笑容: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诗词名句随想篇三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题记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易安的这首《武陵春》,自从听了彭军在“随声听”中讲到这首词,自从听了康震在百家讲坛里讲到易安,自从看了《杨雨解密李清照》,自从看了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文,自从上了高三……我更加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和他的满腔愁绪。

只恐厦大白城海边的凤凰花瓣,载不动许多愁。我向往美丽的厦门,向往鼓浪屿的悠悠琴声,下望厦大的凤凰花,向往白城海边的浪花。为了我的向往,为了我的梦想之花常开不败,我选择了音乐。一质检前,整整听了七天的文化课,但考出来的成绩和名次并不怎么好,是因为我没有提前找厦门那边的老师辅导吗?是因为考声乐时卡着一点痰来不及处理吗?是因为那段时间爷爷处于危险期,我有点魂不守舍吗?虽然大家都劝我:“文化课也很重要,你文化课好厦大会反过来请你的。”“你的名次在40%之前,有希望的。”但,厦大的凤凰花一年依旧只开两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来。而说这句话的彭军却离开了这座城市,不再出现在城市的电波中,那带着他常说的那句:“一定要幸福哦!”去找那条幸福路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而没有彭军的厦门新闻广播,也不会再办高考爱心车了吧!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只恐九龙江畔的翩翩小舟,载不动许多愁。昨天,爷爷走了,虽然我告诉自己: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遭,但还是忍不住在晚自习的教室里哭了:还是让自己彻夜未眠,整个晚上醒了好几次,手表上每个整点的报时我都听到了,以致于早上来学校的时候感觉四肢无力,以致于早上那节地理课都听不进去。看着爷爷这段时间来渐渐地虚弱,我早已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是迟早的事了!但是,爷爷,您还没再次去看看您年轻时工作的厦门呢!您的小孙子还没参加高考呢!您的孙子和孙女,也就是我的哥哥和姐姐,他们找到了另一半了,您还没看着他们结婚呢!您怎么就先走了呢?这一次,我真的“欲语泪先流”了!

因为我的彻夜未眠,我再次打开了mp3听当年彭军讲到李清照时的那段录音音频,想起了我的梦想,想起了凤凰花和彭军,想起了爷爷,真的,真的,“欲语泪先流”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读诗词名句随想篇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是古诗词中的,也可以采自中外现当代诗作。

话题分析

作文前先要审清题意——所读的是“诗词名句”,如果疏于审题,写成关于名人名言、箴言俗语或散文、小说作品中的警句的“随想”,就从根本上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此外,既然是“随想”,笔法尽可灵活,不能拘泥于对原句含义的解说,而应联系现实生活和切身感受阐发开来;当然,如果能对所选的诗词名句作出富有新意而又言之成理的别解,那就更好了。

素材搜集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了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我错了,他们也有细腻的感情,也有不凡的经历,也曾饱尝岁月的辛酸,离别的伤感…..

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尽了他当时遭排挤的抑郁,和在外想家思亲的心境,于是质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他并不颓废,“……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的思念。好一个豁达的苏轼!

“缺月挂疏桶,漏断人初静。”曾经辉煌的文人因排挤开始落魄,流荡四方,因“有恨无人省”而满怀悲哀。但他仍不肯像群鸟那样栖于枝头,宁愿寂寞的沙洲之上。好一个豪放的苏轼!

“……明月夜,短松冈。”虽生死殊途但旧情难忘;孤?相隔千里,欲语凄凉而不可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哪是无话可说,而是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好一个多情的苏轼!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他“一蓑风雨任平生”的一生。

黄花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早年的她过着闲适的闺阁生活,她与侍女时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曲折的流露出少妇情花,惜春光的感情,还隐隐流露出对年华易老的叹息。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洒西楼。”面对着秋光,秋意,怎能不激起心中对丈夫的相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相互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守着寂寞。“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寻觅着自己的幸福,但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满地黄花唯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风住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黄花憔悴,飘落了,无人爱惜。满腹伤感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平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在黑暗中点亮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已经身为亡国的俘虏的李后主,唯有回忆往事的哀伤。“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亡国之痛,为虏之恨,迫使他憔悴哀老。可眼前却依然浮现着历历往事“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走进文学的殿堂,用手触摸,用耳聆听,用眼徜徉,用心感悟,便能体味到生命中淋漓尽致的感动。

〔精彩段落〕

1.唐诗是甘美的清泉,宋词是飘香的落花,元曲是萧索的秋风,轻轻掬一捧清泉,拾几瓣落花,在秋风中沏壶好茶。于是,芳香四溢。

2.渴望洒脱,便想索性背上行囊,与王维“行到水穷出,坐看云起时”,接着掬一捧清泉,润润自己的心田,然后听听笛声流过的月光,扯一抹晚霞,围于脖颈,做柔软的丝巾,还要把一朵在雨巷中轻结愁香的丁香嵌于其中。在每个凄迷的雨夜,都会想起李义山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在微雨的池塘边静听雨打荷叶上的声音一定很空灵,如幽怨的女子在吟唱哀艳的恋歌。

3.想与李清照在黄昏的东篱共饮一杯美酒,然后登上那叶诗的扁舟,惊起一滩美丽的鸥鹭。我想,易安居士一定有一颗芬芳的花魂。

一定要去会会王实甫,求他也为我编织一段如莺莺张生般缠绵的美梦。还比较喜欢《诗经》,因为我并不算美丽,却有一头长发,伸延流淌,静静地垂下来。“彼君子女,绸直如发”,《诗经》中的句子总会让我莫名的感动,字里行间的爱情朴素却又精致,让人不忍释手。

看见了,看见了,那善良的人们用辛勤的血汗、浪漫的情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残酷的统治者的暴行著就了《诗经》,领起了中国文化传承的血脉,点燃一颗颗闪耀的明星。那身披长袍、髯须长发的老者簇拥着他那得意的弟子辉煌的著作《论语》,孟老先生接过文化的圣笔,大笔一挥即成《孟子》,于是老庄便跳了出来……在中华发源的源头于是就百家争鸣,他们就成了第一届的火炬手。

5.屈原站在汩罗江边,遍布香草,仰天长叹,将民族特有的爱国情怀发挥到了极点,“不抚壮而弃秽兮,来吾导夫先路。”纵身一跃,湮没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而《离骚》将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看见了,司马迁踱着那匹疲惫的老马,站在黄土地上,干枯无力的肢干挥舞着强劲有力的墨笔,一蹴而就记录中华历史源泉的长卷《史记》,撑起了文化的天空。撑起了司马迁饱满的灵魂。

群起而上的是那些性格各异的诗人,他们站在盛唐的最高峰,李白、杜甫、王杨卢骆、李商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静夜思》、《望天门山》、《锦瑟》……为中华的儿女们传唱至今。

6.看见了,看见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柳岸晓风残月”,动人的诗句漫扬着整个大宋王朝,一个个不朽的名字,一首首不朽的名篇,为世人传唱,为世人喝彩。唐朝的辉煌一直传承至今,升起了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看见了,看见了“枯藤老树鸦”,马致远骑着老马带着他不朽的曲子与戏剧,带着他的同僚们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开的历史,《窦娥冤》《西厢记》......至今为人传唱。

看见了,看见了,林黛玉唱着《葬花吟》,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三国场上斗智勇,水泊梁山好汉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篇篇运人的散文,怎不将动人的灵魂儿来歌唱。

读诗词名句随想篇五

百代过客,白驹过隙,匆匆的时光不知卷走了多少文人墨客,但是他们的诗词名句却溶进了岁月的长河里,随着浩浩汤汤的江水流传至今。

这些诗词名句,不仅仅能够让我们知古鉴今,还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更激发着我们的无限遐想。

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意盎然,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忠心爱国,到“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潜质,以及坚持要到达目标的恒心”的坚持不懈。历史的甘露依旧滋润着我们内心的田地,中外的名句依旧意味深远。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什么让杜牧发出如此的哀叹?是六国的破灭,是阿房宫的焚毁,是秦朝的灭亡,更是唐朝统治者的不学古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什么让贾谊写下这样的警示?是秦孝公的扩展疆土到始皇的制六国再到始皇的国破家亡,是秦孝公的智谋到始皇的暴政。这样的名句,这样的警示,不仅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更让我们反思现实,吸取教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什么让田园诗人隐居山内?是什么让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让五柳先生才高八斗?是陶公潜的本性,是陶公潜的节操,是陶公潜的博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热爱自然,厌烦世俗的本性让陶公潜悠然自得,远离世事,躬耕自资,回归自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高尚品格让陶公潜清贫为官,朴素生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爱好读书,求知若渴的求学态度让陶公潜文不加点,博物多闻。不仅仅这样的诗句是我们的心灵鸡汤,这样的名家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一位在烛光下紧蹙眉头,横横数数的皱纹里写满了担心与不舍的母亲。她一针一线地缝着,那昏黄的烛光映照着针针线线中的无限关怀与牵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又是怎样的一位游子?一个望着母亲的身影,心中无限惆怅伤感的游子。他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泛着晶莹的泪光,在那眼角处,晃晃的,成为最美的钻石,正因那是对母亲的爱。如此两句诗句就引发了我们如此温馨的想像。

诗词名句,是滔滔江水中的精华;是逝去的时光留下的华美;是名家俊杰的`心血骨肉和心灵写照;是时代的标志。读诗词名句,知古鉴今,陶冶情操,极尽想像。在史书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在诗词中品味人生哲理,在字句中发挥想象。

读诗词名句带给我无尽的随想,更给予了我无尽的乐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