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书香墨

演讲稿范文的结尾应该简明扼要地总结演讲的核心内容,并给予观众一些启发或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讲稿范文,它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观点给听众带来了深思和启迪。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一

各位领导,朋友们:

我是xx县虎跃水泥有限公司的业务副总xxx。今天我要汇报的是,自己作为一名外来人才在xx的创业体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来xx已经三年了。三年间有许多亲朋好友问我,是什么原因让我从一个大城市天津来到浙西小县城()?是什么原因让我舍弃一个亚洲最大的水泥设计研究院来到一个民营水泥厂?对于我的这一选择,外人觉得很难理解。我想说的是,使我迈出离开天津第一步的应该是事业,让我能够继续留在xx的,应该是xx良好的人才环境。

大家知道,一个拥有1200多名员工的设计院,可谓人才济济,具有大学学历以上的员工就占80%,尽管在中央直属设计院有着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但事业发展空间并不很大,正好虎跃水泥公司给了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追求事业的平台,所以我义无反顾离开了天津来到常山。

三年来,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作为公司的一名业务副总,我也经历了不少的酸甜苦辣,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常山对外来人才的高度重视。

首先,虎跃公司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我在设计院工作了十七年,设计院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与民营企业有很多不同,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过渡,困难毕竟很多,但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到一线员工,都给了我充分理解和很大支持。即使工作中有一些失误,他们也是以宽容的态度来帮助我。也正是这份信任,让我全身心地投入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记得20xx年我进公司时,正值公司在筹建日产1000吨的水泥生产线,我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建设边修改一些设计不合理地方,科学组织工期,仅用7个月时间基本建成。在此后生产调试中,我也和企业广大员工一起,克服许多困难,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对生产线进行技改,使生产产量达到和超过设计的生产能力。在生活中,公司也处处为我着想,小到房子装修,大到小孩子入学,公司都为我细心考虑,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在公司找到了家的感觉。

其次,县委、县政府给了我许多的关怀。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20xx年2月12日我来到虎跃,令我意想不到的是,13日早上县政府的一位领导就到厂里来看望我了,并详细询问我对今后工作的打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等有关情况。我在天津工作了17年,到过许多地方,也去过国家,但这件事令我感触最深。此后,县委组织部、科技局、人事劳动局等部门的领导也相续来看望我、关心我,并在各方面为我这个外来人才开了许多方便之门。比如档案调动,因我的档案在国家人事劳动部,县人事劳动局多次帮助联系解决。同时,县里也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每年科技局都邀请我参加春节科技人员座谈会,20xx年我又荣幸的被评为xx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我想,这就是xx的人才环境,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尊重与重视人才的氛围。在此,我要说的是:xx,虎跃,是我不悔的选择。

浙江是欠发达地区,在全国尚不知名,但xx下以它特有的人才环境和人才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来此创业,因为这儿是他们创业的乐土。作为一名外来人才代表,我将以这次人才工作会议为新起点,奋发有为,努力工作,为虎跃实现新的腾跃,为常山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谢谢大家!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二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市人才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明确方向,鼓足干劲,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刚才,几家成员单位先后进行了述职,既有亮点成绩,也有工作创新,讲的都很好,听了以后也很受启发。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也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市里成立了高规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xx书记亲任组长,我任常务副组长,x名市级领导任副组长,x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重要工作、重大政策由领导小组审议,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动党管人才工作从“抓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我们首次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x个县(市、区)委书记就履行党管人才职责情况向市委进行述职,强化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我们把人才工作纳入市管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党委(党组)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制度,去年首次组织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向专家人才送上慰问信、慰问金,送去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

(二)特色品牌加速形成。坚持以创品牌促人才工作发展,全力打造“x”人才集聚计划,实现人才特色品牌从0到1的突破,形成了“1+x”政策体系,涵盖人才落户、住房保障、生活补贴、创新创业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为人才在安工作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同时,建成人才引进综合性服务平台x个,实现有专窗、有专人、有制度,为人才提供“一卡通行”服务,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后顾之忧。去年以来,为各类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人才x余人。兄弟地市纷纷来安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成为在省内叫得响的人才特色品牌。

(三)人才工作基础更加厚实。制定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明确“abcde”五类人才,为用人单位引才、用才拓宽了渠道。建成了全市高层次人才库,人才服务更加科学。引导人才向基层汇聚,开展了“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组织xx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基层办实事xx余件。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举办“市管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国情市情专题研修培训班”等研讨活动,鼓励专家人才结合安阳市情创新创造。选树人才典型,让广大专家人才学有榜样,增强了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实施了年度“十大功勋企业家”“外贸十强企业家”“十佳成长型企业家”“青年科技专家”“名师工作室”等人才培养项目,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

回顾去年的工作,虽然取的了一些成绩,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和企业的需求相比、和广大专家人才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一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一些地方和职能部门,特别是一把手,思想上不重视,对人才工作关心不够、谋划不够,抓人才和抓业务成立“两张皮”。有的单位对“党管人才”理解有偏差,淡化部门自身人才工作职能,习惯于被动应付,缺少主动作为。二是服务本领还不够强。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有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意识,但在工作中,一些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观念淡薄,简单的把服务对象当成管理对象,“官本位”、“衙门作风”依然存在,坐等服务对象上门,用人单位也好、专家人才也好,想要享受政策红利,还要看人脸色,影响极坏。部分职能部门不搞政策协同、不抓配套衔接,好政策被棚架,无法有效落地。一些服务窗口“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落实不到位,经办人员对政策不能“一口清”,遇到问题推三阻四。回去之后,各部门一定要把涉及人才的服务事项拉一拉单子,该完善的及时完善,该整改的坚决整改,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到实处。三是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够优。一些职能部门“放管服”落实不到位,层层审批,效率低下;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手段“单一化”,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严重;激励机制不灵活,用人单位自主权难以发挥,人才活力释放不够。另外,企业招才引智市场化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只有xx来家,数量少、能级低,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引才的需求,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切实拿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拓宽工作视野。一是把握引才机遇。全球疫情背景下,人才回流趋势显现,在这一重要的人才引进“窗口期”,必须拿出拼劲、抢劲,出实招、出真招,借助域内外招才引智活动平台,吸引更多人才集聚,抓住竞争的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二是聚焦重大战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省委就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五个专班,其中“乡村人才振兴专班领导小组”由省委王国生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围绕《意见》正在制定河南省的《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也要按照省委乡村人才振兴的部署,谋划好我市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载体,用好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品牌优势,持续开展好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完善人才下沉基层服务长效机制,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田间大显身手。三是积极履职尽责。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凡是能够提升人才发展环境的职责,都要充分履行,凡是利于人才成长的事,都要不遗余力去干。无论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平台建设,还是服务保障、营造环境,至少明确一个“专项+专班”,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台账,分解任务,逐条落实。

(二)打造一流环境。一是创优引才环境。办好“洹泉涌流·聚才兴安”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全方位引才聚才;在xx、xx、xx等发达地区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将招才引智融入招商引资,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常态化招才引智活动,以更灵活的路径方式吸引人才集聚。二是创优平台环境。大力支持“三本四专”、xx所、市xx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平台提质升级;加快“xxxx产业技术研究院”“xx科学院”等平台建设推进;灵活运用乡情引才、“全职+柔性”等方式,引育一批创新人才团队,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创优成长环境。支持各类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构建“一站式、高标准、全方位”高效快捷的人才引进渠道;健全梯次培养制度,注重人才开发评价和“培养升级”;完善服务清单,优化在编制、职称、医疗、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三)强化综合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事、议事、例会等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严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二是坚持系统观念,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建立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强化力量配备,各成员单位要挑选精兵强将充实窗口服务力量,组织部门要加大人才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人才政策全面有效落实。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就实施《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抢抓历史新机遇,构筑人才新高地,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刚刚过去的2020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事关xx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来抓,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招才引智的工作载体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环境更加优化,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截至2020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x万人,形成了新一轮人才集聚的良好局面。

刚才,我们对市智联院首批“首席专家”和参事颁发了聘书。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专家对xx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做好全市人才工作,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第一,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求贤若渴之心爱才惜才。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历史和实践表明,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xx正进入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关键时期,对照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目标,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最大的危机是人才危机。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严重失调”,即人口总量与人才规模严重失调,财政供养人才与社会供养人才严重失调,党政人才与市场经济人才、社会管理人才严重失调。这极大地延缓了富民进程、制约了强市步伐。从一定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抓经济工作,主要是抓五个层次的运作,即资源运作、产业运作、资本运作、技术运作、人才运作。其中,最高层次的运作是人才运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我市人才发展新的目标定位,明确要把xx建设成为人才特区和西部人才高地。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饱含爱才之心、求才之意、惜才之情,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人才工作,毫不动摇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让一切善于创造的潜能充分释放,让一切勇于创新的智慧竞相涌流,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智慧源泉,为事业兴旺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第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伯乐相马之明识才选才。为政之要,在于得人。要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破除求全责备的错误观念,破除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不唯资历、不唯年龄、不唯学历,敢于选用有锐气、有朝气、有勇气的“初生牛犊”,敢于选用本质优良、富有个性、术业专攻的“偏才专才”,以天下之才兴xx发展大业。在选用党政人才方面,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深化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在选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要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完善企业内部用人机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要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好格局。

第三,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海纳百川之怀引才育才。一个地区快速崛起的过程,往往也是人才迅速集聚的过程。要坚持高端引领与整体开发、自主培养与开放引才相结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动人才与经济社会的有效互动。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国籍、户籍、身份、学历、年龄等限制,加大户籍、用人、分配、社保和职称等制度改革,建立对国内外人才更具有吸引力、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实现人才进入“零障碍”。要加快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借才引智工程”,着力引进在各领域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引进掌握关键技术、能够带动新兴学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杰出人才,引进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等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六类人才素质提升工程”、“xx之星”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广“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在创新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一流人才。要全力支持在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xx学院,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紧紧抓住xx等区域合作开发的有利时机,深化区域间人才资源开发交流与合作,统筹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省外省内各种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荟萃”的喜人局面。

第四,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不拘一格之制励才用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探索建立一整套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机制,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知人特长、按才授岗,用其所长、容其所短,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创造效益。要大胆启用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只要是群众公认的党政领导人才、市场公认的经营管理人才、学术公认的专业技术人才,都要大胆使用,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要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采用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研究鼓励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使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报酬,形成和强化正确的人才导向。要坚持物质激励与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大力表彰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增强优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要研究制定对非公经济组织中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表彰奖励办法,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第五,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筑巢引凤之策聚才留才。“栽得梧桐树,自有凤来栖”。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决定人才去留的主要因素。全市上下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进得来、干得成、过得好、留得住。要加强各类开发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载体建设,以良好的产业优势、一流的创新平台、完备的扶持机制集聚人才,使xx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无禁区的原则,尊重特点,形成鼓励创新创造、宽容失败失误的良好学术气氛,营造浓厚的学术自由空气,创造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要进一步改善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和医疗条件,切实提高福利待遇,尽可能帮助解决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各类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活得“开心”、留得“安心”。要加大城市美化绿化和生态保护力度,繁荣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化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能力,满足人才创业发展的需要;全力打造“平安xx”,以一流的人居环境和治安环境吸引人才。要大力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大力宣传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的典型,大力宣传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的业绩,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人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人才强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工作责任,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市的强大合力。要着力构建人才工作社会化格局,不断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要把《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与“十四五”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衔接起来,把人才发展“四优先”要求和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发展与其他产业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要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以资本优先投入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切实为吸引、培养、使用、激励人才提供资金保障。

大发展的xx渴望人才,大开放的xx呼唤人才,大开发的xx急需人才。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xx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志们: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昨天全区上下收听收看了中央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的现场直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新区"二次创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抓在手上,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抓出成效。今年3月份,全区党建工作会议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作了部署。周三,召开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谱写新区改革发展新篇章。今天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是和在座的各位"关键少数",就三个方面做一些研究部署。一是按照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要求,对全区上半年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并进一步明确下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二是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交流如何当好一名党委(党组)书记,如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三是村、社区"两委"换届在即,也借这个机会听听各镇、街道党(工)委对换届工作的想法和安排。

刚才家政传达了市委夏书记在"如何当好党委(党组)书记"专题研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要高度重视,对照要求,更多地考虑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下一步怎么做。18个党委做了述职报告,希望各家党委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就全区来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有不少特色亮点工作,可圈可点,但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一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和重视问题。今天的会议,表明了新区党工委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认识和鲜明态度。二是工作不平衡性的问题,薄弱环节不少,创新不足。三是作为一个党组织书记如何来履职尽责,如何抓班子带队伍。重业务、轻党建依然存在,有些部门、单位还比较严重。四是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村、社区,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还有不少问题。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作风效能建设,需要我们持续发力。

昨天上午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本周二,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刚才传达的夏书记讲话,也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从严治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和大家作些交流。

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新区已经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党的建设也要往这个阶段发展,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五个重要方面需要大家进一步认识,并在实践中抓好落实。一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党的建设要有灵魂,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离不开党的思想建设这一灵魂工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丝毫动摇。三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必须硬起来!四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要勇于改革创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方面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另一方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必须考虑怎么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五是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党员素质的提高和组织战斗力的增强,必须要靠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首先要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好,让领导干部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同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用党的纪律规矩管好党员,要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党内外监督,加强他律的力度。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第一责任人就是书记,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切实担好"关键之责".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一要牢固树立"主业主责"意识;二要带头践行"四讲四有",书记要做合格党员,做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带头人;三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两学一做"要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积极探索管党治党的新路子、新举措,加强改革创新,创造更多亮点特色,在当好党委书记上努力交出合格答卷。

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要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好地抓党建促改革发展稳定,为加快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前列提供强大的思想活力、组织保证、干部人才支撑和作风保障。

1.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体良好,但是少数党组织重视不够,存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学做分离等现象。要边学边做、以学促做、以做促知、知行合一。无论是学还是做,都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正在全面推进"二次创业",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也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全区上下思想大解放,凝聚起加快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2.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党建工作活力。新区新在改革,兴也在改革。今年以来,新区党工委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制订了全年工作目标和计划,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任务。习总书记讲,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各项改革越往纵深推进,就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党的建设工作如何深化改革?从新区来看,有以下几个重要课题在需要积极探索。一是关于园区党建创新。年初党建工作会议已明确要将其作为重点特色来打造。有两个重要板块,就是科技新城和新能源产业园,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如何创新,3月份的时候我们做了初步讨论,希望尽快有结果。二是关于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和"两个作用发挥"的问题。最近在几个重点项目的推进中,遇到了不少具体问题,反映了在项目的推进服务上存在很多短板,"四个办"的理念没有能得到有效落实。客商来新区投资,是出于对我们投资环境的信任。好的投资环境,会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落户。这样的投资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呵护和关怀,每一个人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会影响到投资环境。我们正在推进的力信锂电池、席勒直升机、奥悦冰雪馆等项目,对新区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对于这些重点项目和企业,我们能否从项目落户之日起,就帮助它们把党组织建起来?如果企业在党组织建设上有困难,我们的同志能不能兼任党组织书记去做好服务?要把支部建到项目上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建起党支部,发展壮大后成立党总支,到了一定程度建成党委。这些方面,我们必须要开动脑筋,作出探索。我们正在开展的"红色帮办1+1",绝不是搞活动,一定要实打实。党的建设不是空中楼阁,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绝不能"两张皮",要水乳交融。三是关于党员教育管理。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的问题怎么解决?一些不合格的党员,甚至是有劣迹的党员,该如何处理,怎么纯洁我们的队伍?在新党员发展上,我们的党委、基层支部,能不能严抓严管?这些都十分重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四是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和城市社区并存的,如何做好融合互动?特别是丁岗平昌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五是党的思想建设问题。要加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一个地区需要强大的正能量,我们要挖掘一批重大典型,要能像李保国、赵亚夫等同志一样,让我们的党员干部、老百姓可观可感可敬,见贤思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我们马上要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切实加强正面引导。六是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这些方面,需要全区上下一起研究解决,要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抓,像抓产业项目一样来抓。

3.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的党委书记,不但能抓业务工作,还要能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习总书记强调:"党委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带好队伍。"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好将军,就必定能带出一批精兵强将。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做示范做表率。书记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党(工)委要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统揽而不包揽、领唱而不独唱;"弹好钢琴",凡事都有轻重缓急,要统筹协调;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关于选人用人。总书记昨天讲话中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特别强调了德的问题,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和基层一线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总书记特别强调了青年的问题。开发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发展要靠年轻干部,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迫在眉睫,同时老、中、青干部要形成合理的结构。要注意对基层一线干部的使用。四是要全面净化政治生态,"严"字当头。

4.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筑牢第一防线,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村、社区是"二次创业"的第一道线,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是巩固基层政权的最前沿。而恰恰这道线,我们目前还有短板和缺口。有些村、社区党组织缺乏战斗力,轻轻碰一下,就有可能"溃堤".要突出抓好几个重要方面:一要坚持以"双型"党组织建设统揽基层党建工作,要真抓真干。今天,大家都汇报了"三星""四星"以及"五星"支部的创建情况,但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党建搞成一次次"活动",否则是没有战斗力的,很容易走向形式主义。二要切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尤其是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发区目前正处于"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两委"换届工作也一定要适应新常态和"二次创业"对于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对村级集体经济长期薄弱,多年面貌未改的;稳定责任不到位,赴省进京访问题突出的;"三资"管理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社区"两委班子"要采取措施调整优化。此外,关于大学生村官,目前被抽调到区、镇两级而实际未从事村社区工作的,必须全部回归,这是重要的导向问题。大学生村官干出成绩一样可以提拔重用。三要强化法治思维,狠抓信访稳定。

5.坚持党管人才,围绕"两个高地"建设,切实加强创新人才招引服务工作。一个地区没有人才的支撑,就会缺乏发展的爆发力。昨天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于开发区尤其重要。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要继续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起责任,抓好创新人才建设。

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对于新区来说,做好党建创新,下一步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今年年初,我们对开发区的党建创新明确了三个重点方向: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转型社区党的建设;专业园区党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希望在下半年进一步落实好,取得阶段性成效。

2.坚持实打实创新、项目化推进。党建不是活动,不能简单地将其"活动化".党建办要结合今天会议内容,将下半年党建工作计划作进一步调整完善,最终项目化落实到各级党组织,把问题解决好。

3.突出制度创新这个重点。要特别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带头创新示范。把实践中创造的、经过检验确实效果好的新探索新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完善和提升,努力形成更多"新区经验".

一方面要健全制度。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统筹做好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两个月开一次会议,每次解决一到两个重点问题。此外,调研、报告等相应制度也要同步完善。同时,请党建办根据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下半年党建工作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另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领导责任,加强对全区党建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对领导小组确定的有关决策事项,要进一步加强督查问题。希望通过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能够更好地推进新区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各相关单位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共同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好。

今天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20xx年全市人才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总体看,20xx年全市人才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更加”上:

一是引才途径更加广泛。这种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刚性人才的柔性使用上,就是以企业的创新平台来留智,通过与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开展项目合作来增强技术实力。全市上下解放思想,不断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进一步拓宽引进渠道。特别是加快推进随州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继续深化与高校合作,通过引博工程、挂职服务、项目和技术合作、研究生实践等多种形式,争取到有份量的人才团队来随工作,为全市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正能量。例如泰晶公司,过去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在正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从省级到国家级的跳跃,靠的就是高端人才的引进;程力公司通过新产品的开发,把与专汽产业相关的技术人才资源聚集到随州,做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与此同时,我市还引进了一大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有力推动了相关事业发展,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认可。

二是育才形式更加多样。这种多样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项目抓人才。主动对接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同时加强党委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启动了10项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二是立足本土抓人才。推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洋”教授与“土”专家联手、高校课堂与田间地头并重,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人才的培养活动。齐星公司光伏发电站建设,发电技术的主要负责同志是从公司一名普通电工成长起来的。这种本地培养的“土”专家比比皆是,在我市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县炎帝科技公司的老总刘银水同志,小学文化程度,从提着篮子卖香菇成长为企业家,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到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与公司合作研发新产品。我曾经开玩笑问过张教授:“你是院士,与我们小学毕业的企业家交流起来有没有困难和障碍?”她说没有,每次交流都受益匪浅,因为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地方企业家、“土”专家对市场的敏感性、对技术应用的理解,往往会对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很大启发和帮助。这就是“土”“洋”结合的典型例子。三是瞄准市场抓人才。先后举办企业家、专汽技术研发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业领军人才等专题培训班,促进全市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用才平台更加坚实。坚持以用为本,组建随州高层次人才协会和博士服务团,促进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战略合作,新建省级重点产业创新平台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企业技术(工程)中心4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以及刚才市人社局的同志发言中提到的要建设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等,都是我们引才用才很好的工作平台。我市成立的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常年有30多位教授、博士、硕士在这里工作,我们尽力提供了公租房、科研场所、仪器等工作生活保障和配套设施。这些都对随州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大家共同努力,20xx年我市人才工作得到省委的高度肯定,在全省人才工作重点创新项目评比中获一等资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总体上来看,去年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有差距。一方面,人才的整体层次还不高。人才队伍就像金字塔,其宽度决定着高度。为什么北京中关村和武汉光谷会成为人才高地?因为有大量的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海归人才在那里创业,人才基数大,其层次水平自然水涨船高。随州由于人才总量不足,导致人才队伍的层次水平还有差距。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工作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还是开展引才引智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在这两个“创造”方面,我觉得还要加强。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其核心还是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工作创新。因此,人才工作任重而道远。

当前,随州面临着办好市场大学的“大市场”课题,迎来了武西高铁、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华能火电的“大项目”时代,拉开了建设“双百”城市的“大城市”格局,这些都为进一步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宝贵机遇和广阔舞台,全市人才工作大有可为。在把握机遇的过程中,我们要认准“三个要求”:一是党管人才的基本要求。曾经说过,我们搞市场经济和简政放权,不能自由落体、放任不管,要有放有接。人才工作也是一样,我们聚集人才需要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就是党管人才。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其核心在于牵头抓总,重点在于统筹各方,关键在于各负其责。实践证明,凡是人才工作做得好的地方,都是党管人才核心战斗力较强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今天召开会议的初衷。二是以用为本的客观要求。鸿忠书记多次提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问题,许多科研成果在湖北产生,效益却在外地产出,这种现象对于本地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要摒弃花拳绣腿,坚持以用为本。抓人才工作,要把用好人才作为关键环节,在使用中培养人才,为使用而引进人才,以使用来激励人才,切实解决好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尽用、不善其用的问题。三是市场配置的现实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人才是资源,而且是特殊资源,也应该由市场来配置。为什么中心医院能够成为我市引进人才的一个高地?不仅是因为医院提供了住房等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我们要将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流动等具体环节交给市场,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建设好人才市场,强化人才公共服务,推进人才法制化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把握好这三个要求,人才工作才不会失之于虚、失之于偏。要落实好三个要求,抓好新一年的人才工作,需要我们在四个方面来努力:

深刻指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引进人才与宣传产品一样,都需要吆喝,党委政府要吆喝,企业也要吆喝,要让人才知道随州、知道企业,通过我们的引领和主动作为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实践证明,引进一个优秀的人才,往往就可以带出一个团队,创造一批成果,兴旺一方产业。齐星公司的发展,一个核心的推动力就是人才。当初为建立模具车间,引进了日本高级技术人才;现在发展光伏等产业,也是通过引进人才带出的团队来支撑。在新常态下,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在巨大的压力中谋求发展,都需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强劲动力。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求贤若渴的紧迫感,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借此推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第一,要主动对接,搭建资源连接轨道。武汉是华中地区高校最集中、人才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我们要就近取才,在武汉和随州之间搭建引才引智的轨道,吸纳武汉人才资源投身随州发展。最近我接待了几批武汉高校过来的专家教授,他们都觉得随州交通很便利,创业平台也不错,而且房地产市场持续保持稳定,生活环境和事业前景较好。我们要用好这些优势和便利条件,进一步深化与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的政产学研合作,利用与高校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有针对性的校地校企合作活动。今年适当的时候,可以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吸引本地企业积极参与,赴高校、科研院所走访对接,加强校地校企联系交流,引才借智促发展。

第二,要主动投入,筑牢政策扶持通道。我们常说“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最重要的当然是事业留人,但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也不可或缺,三者相辅相成。泰晶公司引进的一个纳米专家,就是我们肖伏清主席通过老乡关系和感情帮忙联系的,人才来泰晶后,发现产品市场前景很好,事业发展平台不错,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建成了省级研发中心,叫纳米研究中心,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今后多领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要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舍得拿出“真金白银”,为人才引进工作输送实实在在的“养分”。要善于整合地区、部门和企业的资源,出台符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引才优惠政策,特别是以“人才特区”建设为龙头,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要有突破性政策。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要会同市编办等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具体实施办法,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为人才引进工作提供长效化的坚实保障。要健全帮助企业引才的相关机制,探索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适度给予生活补贴的办法,加大企业引才力度。

第三,要主动创新,拓宽柔性引才渠道。随州建市时间短,在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创业条件等方面相对弱势,要建设人才强市,就要创新办法,变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提高随州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在引客商、引资本的同时注重引进人才。要把引才与引智结合起来,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灵活引才机制,通过咨询讲学、技术指导、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联合攻关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到随州干事创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引进只是在土壤里播下了一粒种子,要结出累累硕果还需要不懈的培育。要立足随州实际,突出人才培养的重点,以符合实际的办法抓好现有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第一,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首先要办好“市场大学”,提高全市党政干部对市场的理解和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人才,地方和部门的事业发展不起来,大家要有这种认识和紧迫感。下个月我们准备邀请企业家来为党政干部授课,谈谈创业的艰辛、对市场的认识,分享经营管理的智慧,帮助我们的干部认识市场、转变思想。其次要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如果我们的企业家眼光不够、视野不大、胸怀不宽,仅仅满足于小富即安、买辆好车舒舒服服过日子,那么不管党委政府怎么去引导扶持,企业都不可能发展壮大。因此,近几年我市不断加强企业家培养力度,先后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赴清华大学、杭州市委党校、北京大学等地研修,开拓视野,提升素质,效果非常好,今后这类活动还要继续举办。其三,要统筹推进其他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市场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市场需求开展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围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锻炼、技能竞赛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更好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市场化的致富人才,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鼓励扶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完善相关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

第二,要坚持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两手抓。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同时,也要抓好我市现有人才资源的培养,做到内外联动、“土”“洋”结合。以公务员人才队伍为例,近几年每次省里遴选,不管是重要的综合部门,还是专业性的单位,只要面向全省,随州都没落空,而且入选比例很高。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过去储备培养了一批行政人才。因此,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本土人才两手抓很有必要。要引导本地人才在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自主消化吸收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政策和待遇上公平对待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促进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正常的人才流动,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前几天我到市中心医院看病,顺便跟医院从十堰引进的一名主治医生交流,我说你愿意来随州工作,说明这里的平台好,我们非常欢迎,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如果以后你发现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也不会设置障碍。人才在随州工作了几年,离开的时候高高兴兴的,走到哪儿都会说随州好,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来,我们欢迎;走,我们欢送”,要有这种胸怀,因为一潭死水是没有前途的。

第三,要坚持开展好重大人才工程。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全市近几年推进人才工作的一个突出抓手。从2013年起,省委组织部等省直部门先后实施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个一百”、万名创业人才计划、“双聘双挂行动”等重大人才工程,既给资金,也给政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与省重大人才工程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加快我市人才资源开发。同时结合上级要求,设计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本地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引进工程、牵线搭桥工程以及服务保障工程,推动人才工作取得实效。比如传根副市长正在亲自抓的企业家市场大学,就是提升随州企业家素质的好办法。还有我们连续4年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基层组织负责人,要乘势而上,继续深化项目成果,甚至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变成“一村多名大学生”,从而助推新农村建设。

人才工作以用为本。评价一个地方人才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看人才的学历,也不是看人才的占比,关键要看是否把人才用好了。去年省里派驻随州的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是省科协的主要领导,她说随州科协在基础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还能有作为、出成绩,让省科协刮目相看,就是因为工作思路很清晰,始终在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为发挥技术人才作用而努力。各地各部门要学习借鉴好的做法,为人才搭建平台,让人才学有所用、用有所成,争取有为有位。

第一,要完善更具开放性的用人平台。完善用人舞台,首先要解放思想。如果我们还以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陈旧思想看待人才,带着“有色眼镜”使用人才,就会导致人才变成庸才。过去评价人才,一看学历高不高,二看头发白不白,三看证书多不多,这种观念要改变。党委政府和企业都要有敢于用人的胸襟和胆识,要解放思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倡导重视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影响发展、刁难人才就是阻碍发展的理念,坚决破除束缚人才施展才能的体制机制障碍,放手使用优秀人才。

第二,要完善更具实践性的用人平台。要继续发挥好专汽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示范基地等生产研发平台的引领作用,发挥好人才需求导向等机制的保障作用,发挥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的激励作用,发挥好项目对接、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推动作用,让人才在企业生产的一线和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目前我市的专用汽车等特色产业,已经创造了很多实用性的平台。过去随州只有一个牌子“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现在科技部叫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信部叫我们“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下一步还要授予随州“承接产业转移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其引领性极强,对于我市聚才用才留才有着积极意义。去年曾都区发掘出汉代竹简,被列入全国20xx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考古工作者在随州有了该项考古发现,才干和名誉双丰收,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省考古研究所黄凤春教授在随州发掘了叶家山曾侯乙墓地,通过这个实践平台的锻炼,现在已经成为研究曾国历史的资深专家。这个例子证明了实践平台对于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性。我们党委政府和企业家都要高度重视实践性平台的运用,把它用好用活用出成效。

第三,要完善更具创新性的用人平台。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运用好科技进步奖、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等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的表彰奖励,坚持好市委人才办对人才创新项目的扶持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调动人才在随州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继续深化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开发一批创新产品。要完善创新联动机制,统筹部门、高校、企业创新资源,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以创新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创新的合力。

引进人才靠政策,留住人才靠环境。指出,精神产品,创造发明,一切人的智慧结晶,只有在高度自觉、高度兴奋的时候才能奏效,我们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帮他们排难解忧,努力使他们处于最佳竞技状态!我们对人才,要倾心相交,宽容以对,对他们给予多方面的爱护和帮助。

第一,要营造大氛围。大氛围就是干事创业的氛围、万众创新的氛围。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各地各单位要把握“求、诚、用”三个字。“求”就是求贤若渴,无论是对“土”人才还是“洋”人才,都要有求贤若渴的态度。“诚”就是真心诚意、真心待人,这种真诚体现在方方面面。齐星公司老总徐德同志年纪比我们在座的都大,工作比我们很多企业家和干部们都忙,但为了引进高端人才,经常亲自驾车到机场去接人。我们多少企业家能够做得到?多少干部做得到?就这一条,感动了许多来随州工作的人才。“用”就是大胆使用,曾都区引进的清华博士,一来就担任副区长,接着就是、组织部长,这就是大胆用才的典型例子。人才如果不能用当其时,时间长了必然会埋没才华。所以,在人才的使用上,要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优化小环境。随州不产柑橘,但大小水库边上柑橘还是很甜,这就是小气候、小环境的作用。同样,我市人才工作也要加强小环境建设,这是对整个大氛围的有力支撑,也是有机组成部分。“人才小环境建设”是随州人才工作的特色亮点,曾被评为全省组织工作优秀创新项目,得到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我们要继续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特色。各地各部门要当好“保障部”,采取综合措施,多角度为人才搞好服务,努力创造科研有条件、创业有保障、干事有舞台的工作环境,创造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创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创造生态优美、身心健康、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确保各类人才在随州干得开心、住得安心、生活舒心。

第三,要建立真感情。感情上的纽带往往比利益上的联系更加牢固可靠。对于人才不能一引了之,要加强跟踪服务,哪怕在随工作时间较短已经离开的人才,也要加强联系,为以后可能产生的合作埋下伏笔。比如科技副职,省委组织部从武汉高校先后选拔了20多名科技副职来随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离开了随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举办寻根节等机会,把他们请回来,通过加强联系谋求合作机会。各地各部门既要当好人才的“服务员”,更要当好人才的“贴心人”,引导人才适应随州水土、热爱随州文化、融入随州风情;经常与人才交流沟通,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一道树立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品质、健康的情趣,做人才的知心朋友。

同志们,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常态下人才工作的新要求,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用人才工作的新作为创造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绩。

同志们: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不足,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全区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xx同志通报了全区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一会,x同志还要提出工作要求,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另外,会议审议通过了20xx年度人才项目支持计划和7个政策文件,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调度和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效益。

人才兴则xx兴,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区域发展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实践证明,过去xx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人才,现在全面开创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新局面,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赢得人才就是赢得未来,我们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持续打造人才工作品牌,放大政策效应,优化服务环境,推动产、才、城融合发展,让各类人才与xx同成长、共进步,大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真正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赋能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于下步工作,再强调几个方面:

一、抓好开放聚才,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上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国家开始部署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我们要乘势而为,借助xx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契机,以国际化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放眼四海聚人才,做好招才引智的“国际大循环”文章。一是借势省市双创大赛。双招双引,主要领导要在状态。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部分单位对省市双创大赛这个重要引才载体,见事迟、反应慢,一直没有进入状态,报名时间截止了,有的还没有找到参赛项目。各单位对此要高度重视,加强与重点企业交流,着重在海外人才项目上下功夫,力争明年打个“翻身仗”,实现参赛数量、获奖项目、落地项目“三个突破”。二是打造离岸创新驿站。这项工作,就是依托海外创业基地、创业联盟等海外群团组织,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渠道,省市都有专项扶持政策,但我区还一直没有破题。下一步,职能部门要大胆“走出去”,积极在发达国家广布站点,建立人才信息“直通车”,密织海外引才网络,扩大海外朋友圈,助推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三是探索海外人才飞地。围绕落实xx“海外基金+海外驿站+总部空间+基地联盟”引才机制,相关职能部门、镇街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端猎头、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以华裔专家人才、xx籍留学生为重点,积极打造“工作生活在海外、成果贡献在xx”的海外人才“飞地”,广泛储备人才和项目,不断丰富海外人才队伍数量。

二、抓好产业兴才,在提升人才队伍质量上实现新突破。人才和产业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才能打好聚才育才“组合拳”,使更多人才关注xx、选择xx、留在xx。当前,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四支人才队伍:一是高层次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引擎,特别是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人才就是决定性因素。客观讲,受制于**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注重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有,今后每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都要补充自有人才组成创新团队,借助外来人才培养现有人才,实现共同成长,奠定产业发展基础。二是高技能实用人才。从市场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看,企业缺少一流的研发人才,可花高价钱引进解决,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自力更生,自己培养。对此,要以评选“xx名匠”、特殊人才为载体,拓展深化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成果,培养更多适合xx企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青年人才。我区驻有13所高校、约12万名在校生,谋篇布局青年人才工作,把更多的青年学生留在xx,是集聚振兴实体经济后备力量、打造青年创业大军的一篇大文章,是具有前瞻性、利在长远的人才工作。要研究制定青年人才创业扶持措施,加快打造xx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广泛举办校地企合作论坛,引领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青年人才工作,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xx就业创业。四是乡村人才。要着眼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研究推进工商资本、科技、人才“三下乡”的具体措施,持续开展“双百人才、下乡兴农”活动,拓宽“科技小院”覆盖面,努力打造一支本土人才为主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适宜的乡村人才队伍,为取得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三

会上印发了《2022年×县人才工作要点》和《2022年×县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希望大家仔细研究,狠抓落实。总的来看,过去的一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在政策实施、平台打造、服务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2022年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下面,我就做好今年人才工作,提几点意见。

要亲自部署人才工作,如何使人才投入更精准、更有效,如何安排招商引资人员实施招才引智,如何引进国家级人才,用一把手的能量强势推动人才工作落实见效。总之,要把最强的力量、最多的资源向人才工作倾斜,从而盘活科技、产业、就业的一池活水。

要像推进项目建设一样,把每一项任务都作为战役来攻坚,紧盯每一步进展;

要善于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通过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成立专班等方式,弥补党政干部自身短板。

三是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意识。人才工作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取得的成果往往需要过去几年的积累和铺垫。从人才引进看。招才引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要有招才的“线人”,招商人员、招才大使乃至自己的招才朋友圈,都需要长期培育和不断维持,才能在漫长的选择、跟踪、谈判后觅得良才。人才引进后还必须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为其在资金、招工、销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只有能够在×县扎根从事创新创业,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引才。从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周期往往都很长,比如省“333”和市“311”工程培养对象周期都是五年,每五年会选拔一批培养对象,入选者才有资格每年申报科研项目资助,如果人才培养的基础没有打好,导致没有足够优秀的人才参与全市竞争,就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近年来,高层次培养对象中企业类人才所占比重出现衰退,让位给教育、医卫人才,这种趋势需要警惕,各镇街(园区)在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上要多下功夫。从人才服务看。人才服务不在考核指标之列,难以量化,服务成效也不会直接反映在考核结果中。但在当下,“不拼待遇拼服务、不拼重金拼环境”已经成为二、三线城市参与抢人大战的秘诀,我们要把目光放的远一点,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努力方向,让人才创得舒心、过得顺心。

一是夯实部门联动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是司令部,要充分发挥“统”的功能,报大事、议难事、查要事,为成员单位更好地开展人才工作创造条件。各成员单位是一个个军团,要强化一盘棋思维,镇街(园区)是主战场,机关部门是政策支撑和服务支持的后方基地,要强化工作协同,不能简单割裂开来,不想听到有部门之间围绕该谁来履责“打官司”“踢皮球”,更不想听到因为推诿扯皮导致企业和人才的事情没办好,被别人投诉。人才科是前沿指挥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人才科是一根针,但不是唯一的针,镇街(园区)还有企管站、劳保所,人才工作如何统筹、压力如何分解这是各位一把手要思考的问题,平时就要挂图作战经常督、经常问,关键时候更要亲自指挥凝聚合力。

二是完善问效评估机制。会上印发的人才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相比往年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解决“三个问题”,希望各位认真领会考核意图。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办法提出要根据指标实际完成比例确定考核得分,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超额完成的还有加分。想得高分就不能满足于完成分配的基本任务,要经常纵向比、横向比,与同行同类比,确保在全市位居前列。解决指标空转的问题。过去一些考核指标时有“落空”的情况,有的是因为不会做,在考核办法中加入详细的指标说明就是在教方法,以考核促进提高。解决临时抱佛脚的问题。不少单位推进落实考核指标的节奏前松后紧,春天等、夏天拖、秋天急、冬天哭,等到年终考核的时候手足无措。今年将采取月报、季督、半年过堂的办法,把指标推进抓在平时,人才发展局要定期把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发给各位一把手看看。总之,人才工作不好干,但干好不一样,干与不干又不一样。

三是探索产才融合机制。省、市委组织部都将产才融合作为今年人才工作的重要主题,园区、镇街是探索产才融合的主阵地。在园区跨越发展两年行动计划中,我们已经明确提出东、西两个园区每年人才投入分别要达到×万元,也明确了每年各招引5名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招才引智在推动产才融合中的重要性。当然招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数字,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招引专业特长与产业高度融合的人才上,关键是做好“三个有”。有政策。园区要积极出台招才引智奖励政策,激发招才主体活力,组建人才风险投资基金,破解人才项目落地难。有载体。要在专业园区的建设方面加强探索,发挥园中园产业方向更有集聚度、关联性更强的特点,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有生态。实践表明,大多数人才在选择创业就业地点时,相比于办公条件,更看重附近的餐饮、交通、娱乐等生活配套情况。各位一把手回去之后,可以再去自家建设的“2+5+n”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和人才公寓看一看,各方面的配套对人才有没有吸引力,入住的门槛是否苛刻,人才服务是不是有亲和力。

b类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可认定为×亿元产业项目,加0.8分;

c类人才(省部级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可认定为×亿元产业项目,加0.5分。每个任务单位,最高加分不超过5分。借同一个东风。要密切依靠和放大科技镇长团作用。科技镇长团一头牵着高校院所、省级重大平台,一头牵着地方政府和企业,是推动双招双引的重要桥梁纽带,各单位要主动对接,用好“双挂”的科技镇长团成员。

二是持续放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坚持围绕“人才工程”招引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把引进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作为龙头工程,东、西两个园区要在招引国家级人才上争先进位,其他有财政的街道以及工信局、商务局也要想方设法拓宽引才渠道,努力实现指标“破零”。要激发国家级顶尖人才的“磁吸”作用,推动他们成为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升级的领军型人才。把省、市、区“双创计划”和省“333”工程、市“311”工程作为重点工程,要聚焦申报成功率,实实在在地加强项目储备、培育、摸排和辅导提高,特别是要引进和储备一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增强竞争优势。把“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作为基础工程。统筹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的培养,重点聚焦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研究落实相关培养激励措施,让更多的“名师名医名家”涌现出来。

三是持续叫响×县人才服务品牌。人才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留的住、干的好,归属感是决定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也决定了×县人才服务的品牌价值。要增强人才的政治归属,把“爱国·奋斗·奉献”的主题融入人才服务和人才活动,参观游学可以去×烈士纪念馆、×文物馆,历史讲座可以讲一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尽量用一些人才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加强政治引领。要增强人才的文化归属,围绕×县方言、×县美食、×县美景、×县古迹等等文化元素,设计和组织“人才看×县”系列活动,满足人才的情感和文化需求,真正把他们的身心都留在×县。要增强人才的事业归属。健康稳定发展的事业是留才的根本,人才服务更要围绕事业兴衰保驾护航、营造有利环境。要与各类商业机构、社会组织、中介平台建立人才服务合作,在“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实现新拓展。发挥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作用,努力形成“人才+人才”的智慧共享、联系协助模式。

同志们,人才工作事关全局、事关未来,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希望大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将人才工作做细、做好、做实,为建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四

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过去一年,我市人才工作成绩可圈可点,实现了省领军创新创业团队、省“万人计划”、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市外国专家工作站培育“五个零突破”。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出台了史上最有“含**量”的人才新政,成立了**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在全市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人才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围绕“2+2+2”产业定位,举办了浦江人才**行、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大会、新材料领域人才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全年引进国家,创历史新高。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科学。大力实施人才培育系列工程,不断加深产业发展与人才锻造的契合度,举办北京大学**市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资本市场与企业股改上市(挂牌)专题培训班、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全面促进在平人才交流互动,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对于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

去年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我就人才工作“怎么看”和“怎么抓”的问题谈了想法,很多方面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成果(比如建立产业基**),需要继续加强;也有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四新经济”发展),需要努力突破。今天,我想就人才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新崛起,再讲三句话:

第一,跳出人才看人才。

看待人才工作,一定要有大局观。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将会带来产业的深刻变革,未来很多行业将被颠覆。顺应这一趋势,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才可持续,反之就会越走越难。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招才引智时不我待。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新崛起的决定,**新崛起就要提高方方面面的含**量,尤其需要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我总感觉,我们**“四新经济”还太少,所以今年我们要召开一个“四新经济”发展大会,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通信等前瞻性、战略性、革命性产业上提前布局,这些项目是**的明天,一旦做成功了,会带来裂变式、井喷式的增长。抓好人才工作,就是发展“四新经济”的突破口,只有在招才上有突破,**新崛起才有希望。

另一方面,进入人才创业的迸发期,招才引智机不可失。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化需求,越来越多由人才团队领衔的项目要找地方落地(现在各地对人才项目的招引力度都很大,开展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出台的政策也是一个比一个更有吸引力),如果我们不重视招引,等到这些项目都尘埃落定,我们也失去了这一轮人才创业的机遇期。所以,我们抓人才工作也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有“敢于做梦、勇于圆梦”的责任感(**能够搞氢能源、量子通信、机器人小镇,我们**凭什么不行?),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一起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主动性,提高能动性,夺取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第二,亲近人才聚人才。

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人才、感情上亲近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像支持企业家创业一样支持人才创业。

1.栽好梧桐树。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去年,我们对产业体系进行了完善,今年要着重做好平台体系完善的文章。从大平台讲,工业上主要突出三大主平台,并着手谋划国家高新区创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建设专业特色园区的方向,建好一批“区中园”“园中园”,尤其是承载人才项目、符合“四新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平台,比如**智创园、星星众创空间、**新材料产业园、领军人才创业园等,争取今年在平台建设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从长远来看,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定是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平台,就像华夏幸福在**打造的上海人才创业园,这些平台有丰富的资源,对市场最敏感,发展的潜力也更大。我们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争取引进一批这样的企业来搞创新平台。从功能来看,创新平台的打造要重视生产、生活配套,不断发展符合人才创新创业需求的各类要素,集聚一批法律咨询、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上市股改、科技代理、工业设计、广告创意等社会服务机构,在人才项目研发、孵化、产业化过程中提供全程化保障。从主体来看,要坚持政府和企业两端发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建立国际化的产业研究院和外资企业研发中心,争取实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突破”。

2.递好橄榄枝。人才集聚主要靠两条路径,一是内育,二是外引。我们要在重视内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精准外引的力度。要绘好招才地图。跟招商引资一样,我们招才引智也要提高精准度,组织部门和各镇街道都要深入研究,围绕专业特色园区的发展方向,制订详细的招才地图,在北京、上海、北美、西欧等海内外人才密集区,建立一批招才工作站,聘请一批招才大使,引进一批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符合“四新经济”方向的人才项目。要用好招才政策。加大人才新政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我们要重视建立和用好产业基**,加大对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善借招才外力。去年,我们跟北京千人智库、良仓孵化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等达成了合作关系,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通过中介引才、以会引才、以情引才、以才引才、以企引才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推进市场主体与人才资源高效对接。

3.营造暖环境。在去年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调:“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要想拴住人才的心,关键是要营造温暖的发展环境。要让发展更安心。坚持“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缩手”,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让人才安心创业、安心扎根。要让生活更舒心。我们的公共服务,既要有大众视野,让广大老百姓都有获得感;也要有人才思维,在住房、就医、就学等方面开辟为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工作生活感觉很安心、很舒适。要让办事更省心。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镇街道人才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办事“跑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同时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打击吃拿卡要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让服务更顺心。继续办好各类研修班、培训班,为人才创业提供帮助,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股权、期权激励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环境,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容许失败的社会氛围。

第三,心系人才为人才。

做好人才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营造服务人才、服务发展的新局面。

1.紧紧咬定目标。就是要围绕**新崛起,拔高人才工作的目标,勇于自我加压,敢于创新突破,确保走在**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紧紧压实责任。就是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不仅组织部、人力社保局、科技局要牵好头,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出好力,牢固树立“主业”意识,明确职责,主动担责。

3.紧紧拧紧发条。就是要时时刻刻将人才工作放在心上,多花一份精力、多作一点思考、多出一份力量,努力让我市的人才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同志们,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只争朝夕、善作善成,打造人才汇聚、创新活跃的“魅力之城”,为全面推进**新崛起集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五

同志们: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不可替代资源,实现“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工作目标关键在人才。全县上下要切实将人才工作第一资源理念深深扎根于心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工作者和人才工作的杠杆效应,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当前,正值我县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尤其重要。人才强县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既包括要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优良、政策优惠的“强县”目标,也包括必须把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作为“强县”手段。依靠人才兴县,走人才强县之路,大力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人才强县战略的核心要义。

(一)要坚定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党的。

报告。

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迈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更多的人才强县、人才强市、人才强省作为支撑。在座各位都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我县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人才工作的具体谋划者和实施者,建设人才强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要拓宽人才强县的战略路径。人才工作与区域发展是枝和叶的关系,枝繁才能叶茂,人才工作做得好才能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建设全省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三峡移民后续规划、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多重战略机遇。抢抓重大机遇,需要人才支撑;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人才引领;建设“两园三区”,打造“四大百亿产业”,更需要各类优秀人才的加盟。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找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切合点,通过项目化和工程化的手段,引进、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积极破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三)要肩负人才强县的战略担当。人才强县既是目标,也是途径,更体现了执政有为的责任担当,各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必须肩负起人才工作的责任。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极少数单位人才工作意识不够浓,人才工作责任不够强,对人才工作缺乏系统谋划等问题。作为人才工作部门的领导,要以人才强县的使命感不断鼓舞自己,以竞进赶超的紧迫感不断鞭策自己,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蓬勃局面。

社会要发展,人才是保证;工作要推进,思想要先行。谋划人才强县的秭归方略,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一)人才谋划要守土有责。要始终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工作格局。这一格局的核心内涵就是守土有责。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好全县人才工作的总体谋划和部署。各个成员单位要结合赋予的工作职能,积极思考,抓好专业人才、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县委的各项人才工作部署。各乡镇要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职责,做好对乡土人才的发掘、培养、扶持,重点抓好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和人才环境营造等各项工作,为人才强县贡献力量。

(二)人才谋划要积极有为。当前,我县人才工作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本位感不够强,主动性不太足,满足于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有的甚至对交代的工作也仅仅是被动应付,草草了事。对待工作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对待自己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这是典型的为官不为,是缺乏担当、缺乏责任的表现。人才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全县人才工作者要增强主动性,积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前沿,找准区域发展、行业进步与人才工作的切合点,采取个性化、工程化、项目化的手段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人才谋划要勇于创新。人才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按部就班出不了成绩。要注意运用发展思维和创新思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工作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要注重打造人才工作品牌,追求人才工作品牌效应,提升人才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政策创新。目前我县陆续出台了《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和文化旅游人才、建筑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但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要加强人才政策的整合、宣传和运用力度,为人才强县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下一阶段,全县人才工作者要围绕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潜心研究、狠抓落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无私无畏的实干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县建设。

(一)要让人才环境最舒心。要进一步加强人才服务管理工作。2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投资3500多万元建成人才公寓2栋288套,投资120多万元配备生活设施,为人才引进、拴心留人创造了良好的安居环境。下如此大的决心,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建成堪称全市一流的人才公寓,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要严格按照《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做好人才公寓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人才公寓规范运行,切实发挥人才公寓的凝心、暖心、安心作用。要进一步健全人才荣誉制度,梳理全县人才荣誉体系,形成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人才标准和待遇标准。要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敬才、重才、爱才氛围,引导全县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向人才看齐,激发他们昂扬向上的激情、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做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二)要让人才平台最广泛。近年来,省委实施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工程,市委也加大了对县市区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基层人才平台建设和项目创新打了气、鼓了劲。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对上级人才工作精神、人才工作政策和项目进行了汇编,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扎实开展人才工作项目、平台和政策创新,借力打力破解自身发展难题,破解发展瓶颈。20**年,我县屈姑公司和帝元食品公司成功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匡通公司和戈碧迦光电科技公司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县委组织部“农民专家支撑。

计划。

”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重点支持项目。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业要向他们看齐,认真组织实施本行业、本地方、本企业的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和研发平台,让人才工作在屈乡大地遍地开花、百花争艳。

(三)要让人才队伍最健全。产业发展到哪里,事业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努力做到人才队伍建设全覆盖。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切实解决部分行业存在的青黄不接、新老不继等问题,防止人才断层、断代。要提升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上的话语权,切实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训、培养和使用上的主体作用,努力做到谁用人、谁负责,确保人岗相适。要创新人才评价工作,在人才引进、评价上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地方,逐步采用市场和社会检验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要加大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力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柔性聘用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以此解决研发力量不足、专业力量空白等问题,努力加强可用人才队伍建设。

(四)要让人才作用发挥最充分。要努力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发挥各类专家在相关行业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促进民主决策、科学执政。要善于发挥优秀人才的领军作用,广泛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人才工作站,建立技能传承帮带体系,引领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人才成果评比和激励工作,以成果评比激励带动人才创新创业。要强化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工作,各乡镇、各行业、各单位要加大与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力度,通过乡情吸引、友情联系、亲情感召等方式,充分发挥在外优秀人才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外宣传和项目争取等方面的作用,为秭归经济社会发展再辟新渠道、再添新举措、再作新贡献。

同志们,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各地各部门要把“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作为硬任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精心谋划、扎实工作,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人才强县建设添砖加瓦,为秭归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争当排头兵、建成桥头堡,建设全省山区生态经济强县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事、议事、例会等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严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坚持系统观念,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建立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力量配备,各成员单位要挑选精兵强将充实窗口服务力量,组织部门要加大人才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人才政策全面有效落实。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七

20,我市人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人才办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深入贯彻以“五支队伍”建设为主体的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全市人才工作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实现了整体提升。

(一)完善制度措施,增强工作合力。着眼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召开全市人才工作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市人才开发领导小组会、全市科技特派员座谈会,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认真落实中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关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对“五支队伍”建设目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优秀人才的培养使用等提出具体要求和优惠政策措施,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的成长创业潜能。二是强化检查监督。印发《广安市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市级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考核、奖惩的评价激励机制和项目实施的信用评估制度,提高了各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结合县乡换届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调整充实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级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一抓一”工作合力明显增强。

(二)突出工作重点,构建人才洼地。积极探索为工业强市和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的有效途径。一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实施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与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研究生部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清华博士(硕士)赴广安挂职”三项人才合作计划,选送广能集团、爱众集团、恒立科技公司等14名优秀企业家赴北京参加了清华大学为期一年的“ceo总裁班”培训,提高了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对机关干部下派、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创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科技特派员下乡驻村、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服务、农村人才回引这“六大工程”进行动员部署、统一安排,下发相关文件,明确了市人才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级各部门的目标任务。通过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建功立业,对思想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和选派驻村的党组织书记,积极吸收入党组织或者重点提拔使用。在去年的县镇换届中,通过公推公选,选拔了5名支部书记担任副乡镇长。年,全市各级下派机关干部711人,选派村党组织书记244人,派驻科技特派员102人,抽调专业技术人员3185人开展一线服务,吸引4809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建县级以上示范村29个。通过“六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全市共培育农村实用人才7.92万人,其中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约2万人,25以上获得各类证书,6500多人通过职称评定,11000多人被授予各类称号,强大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三是积极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主动做好博士服务团的管理协调工作,完成了中科院、省委组织部对我市博士服务团工作的考核检查。全年引进和培养博士2名、硕士17名到市发改委、市国税局、市人民医院、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工作,尽力为他们提供住房、解决职位待遇、发放生活补贴等,积极营造工作称心、生活舒心的良好环境。

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特派员等7个类型的9名优秀人才进行了集中宣传。在市农业局、广安区委组织部、岳池县委组织部、华蓥市委组织部等的配合下,推荐五个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收编进入《四川人才年鉴》,完成了《四川人才年鉴》广安部分的编撰工作,营造出全市上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机制。

回顾2006年全市人才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个别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还有个别人才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今年初下达的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不到位;二是对区市县、市人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人才开发的各职能部门的检查指导、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三是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很弱,等等。我们必须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把人才工作摆上战略位置,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研究和抓好人才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20,我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以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人才开发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工业强市人才、新农村实用人才、高层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积极搭建、丰富和拓展“双争双创”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认真制定全年人才工作思路和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抓好全市人才工作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议精神和《关于引进优秀和紧缺人才的意见》(广委发[]14号)、《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实施意见》(广委发[2003]37号)、《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委办发[2006]17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健全网络。要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指导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落实人才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人才工作专(兼)职人员。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人才工作联系员和责任人,积极报送信息和工作动态,参加市人才办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认真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工作组织网络。三要进一步强化考核。不断丰富和拓展“双争双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各行业、各系统广泛开展各类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增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做好党政领导“一抓一”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任务的考核检查,着力营造人才工作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的氛围,引导鼓励人才工作多出新办法、新经验、新成果。

(二)推进“五支队伍”建设,构筑人才优势。一是要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提升“五种能力”为目标,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各级各类在职干部不少于一万一千人。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送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或跟班学习,下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安排一批乡镇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行多岗锻炼,重视妇女干部、年轻干部、非党干部和懂经济、懂工业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二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加强学历教育、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培训,提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学习。三是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我市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联系,采取市领导与企业挂钩联系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突出抓好城建、旅游、工业、交通等重点行业、优势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相关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四是要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各类职业学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加强与省内外职业院校联姻,推行订单办学模式,提高技能培训层次。围绕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特色旅游业培养人才,在重点行业、系统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和各类技能大赛,着力打造一批市级高技能型人才。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抓好旅游行业人才开发培养的试点工作。五是加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全市人才开发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市和区市县各重点选取2-3个乡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示范村(乡、镇)建设试点,力争推出1-2个在全省叫得响的示范村。今年,我们还将对实施“六大工程”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和个人。深化“三向培养”活动,培养一批村组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实施跟踪管理。六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民政、教育、卫生、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公民自发组织、培养、聚集社工人才,通过各种形式、载体和手段的创新,把分散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凝聚起来、整合起来,使各类社会工作者共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积极鼓励企业、学校、院所等人才密集的单位,采取“社区送教”的方式,组织人才进入社区开展服务。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充实基层社工人才队伍,落实相关政策。

(三)拓宽育才引智渠道,积极搭建载体。一是做好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按照《关于建立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的意见》和《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选拔、管理联系、服务协调等工作;做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的推荐申报工作。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外地人才引进渠道,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全面推行技术合作、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柔性引才模式。用好在外各界人士的丰富资源,大力实施“智力返乡”工程,通过聘任经济顾问、提供技术支持、直接投资入股或合作办企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把在外人才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我市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出台政策,制定措施,吸引周边地区人才来广安创业。三是建立清华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调研论证,加强与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的沟通联系,积极促成清华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选送一批优秀企业家参加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培训,提升本地企业家素质。积极做好与北京海淀区委组织部的衔接工作,争取选送一批干部参加他们党校主体班次的培训和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四是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建设。加强骨干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引进或合作开发高精尖科技项目,积极帮助优秀人才进行项目申报,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四)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优化服务管理。一是开展“七个一”活动。面向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省优专家、特贴专家等优秀人才,举办一次政治理论培训、组织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一份绩效档案;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召开一次座谈会、发放一份生活补贴、寄出一份新年贺卡、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二是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科普画廊等多种媒体,对我市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集中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高优秀人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组织部长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组织部长2008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特派员等7个类型的9名优秀人才进行了集中宣传。在市农业局、广安区委组织部、岳池县委组织部、华蓥市委组织部等的配合下,推荐五个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收编进入《四川人才年鉴》,完成了《四川人才年鉴》广安部分的编撰工作,营造出全市上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机制。

回顾2006年全市人才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个别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还有个别人才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今年初下达的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不到位;二是对区市县、市人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人才开发的各职能部门的检查指导、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三是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很弱,等等。我们必须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把人才工作摆上战略位置,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研究和抓好人才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2008年人才工作安排。

2008年,我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以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人才开发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工业强市人才、新农村实用人才、高层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积极搭建、丰富和拓展“双争双创”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认真制定全年人才工作思路和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抓好全市人才工作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议精神和《关于引进优秀和紧缺人才的意见》(广委发[2003]14号)、《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实施意见》(广委发[2003]37号)、《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委办发[2006]17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健全网络。要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指导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落实人才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人才工作专(兼)职人员。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人才工作联系员和责任人,积极报送信息和工作动态,参加市人才办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认真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工作组织网络。三要进一步强化考核。不断丰富和拓展“双争双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各行业、各系统广泛开展各类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增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做好20党政领导“一抓一”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任务的考核检查,着力营造人才工作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的氛围,引导鼓励人才工作多出新办法、新经验、新成果。

(二)推进“五支队伍”建设,构筑人才优势。一是要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提升“五种能力”为目标,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各级各类在职干部不少于一万一千人。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送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或跟班学习,下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安排一批乡镇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行多岗锻炼,重视妇女干部、年轻干部、非党干部和懂经济、懂工业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二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加强学历教育、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培训,提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学习。三是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我市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联系,采取市领导与企业挂钩联系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突出抓好城建、旅游、工业、交通等重点行业、优势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相关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四是要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各类职业学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加强与省内外职业院校联姻,推行订单办学模式,提高技能培训层次。围绕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特色旅游业培养人才,在重点行业、系统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和各类技能大赛,着力打造一批市级高技能型人才。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抓好旅游行业人才开发培养的试点工作。五是加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全市人才开发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市和区市县各重点选取2-3个乡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示范村(乡、镇)建设试点,力争推出1-2个在全省叫得响的示范村。今年,我们还将对实施“六大工程”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和个人。深化“三向培养”活动,培养一批村组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实施跟踪管理。六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民政、教育、卫生、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公民自发组织、培养、聚集社工人才,通过各种形式、载体和手段的创新,把分散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凝聚起来、整合起来,使各类社会工作者共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积极鼓励企业、学校、院所等人才密集的单位,采取“社区送教”的方式,组织人才进入社区开展服务。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充实基层社工人才队伍,落实相关政策。

(三)拓宽育才引智渠道,积极搭建载体。一是做好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按照《关于建立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的意见》和《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选拔、管理联系、服务协调等工作;做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的推荐申报工作。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外地人才引进渠道,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全面推行技术合作、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柔性引才模式。用好在外各界人士的丰富资源,大力实施“智力返乡”工程,通过聘任经济顾问、提供技术支持、直接投资入股或合作办企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把在外人才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我市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出台政策,制定措施,吸引周边地区人才来广安创业。三是建立清华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调研论证,加强与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的沟通联系,积极促成清华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选送一批优秀企业家参加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培训,提升本地企业家素质。积极做好与北京海淀区委组织部的衔接工作,争取选送一批干部参加他们党校主体班次的培训和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四是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建设。加强骨干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引进或合作开发高精尖科技项目,积极帮助优秀人才进行项目申报,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四)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优化服务管理。一是开展“七个一”活动。面向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省优专家、特贴专家等优秀人才,举办一次政治理论培训、组织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一份绩效档案;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召开一次座谈会、发放一份生活补贴、寄出一份新年贺卡、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二是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科普画廊等多种媒体,对我市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集中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高优秀人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组织部长2008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组织部长2008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八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市人才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明确方向,鼓足干劲,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刚才,几家成员单位先后进行了述职,既有亮点成绩,也有工作创新,讲的都很好,听了以后也很受启发。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也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市里成立了高规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xx书记亲任组长,我任常务副组长,x名市级领导任副组长,x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重要工作、重大政策由领导小组审议,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动党管人才工作从“抓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我们首次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x个县(市、区)委书记就履行党管人才职责情况向市委进行述职,强化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我们把人才工作纳入市管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党委(党组)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制度,去年首次组织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向专家人才送上慰问信、慰问金,送去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

(二)特色品牌加速形成。坚持以创品牌促人才工作发展,全力打造“x”人才集聚计划,实现人才特色品牌从0到1的突破,形成了“1+x”政策体系,涵盖人才落户、住房保障、生活补贴、创新创业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为人才在安工作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同时,建成人才引进综合性服务平台x个,实现有专窗、有专人、有制度,为人才提供“一卡通行”服务,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后顾之忧。去年以来,为各类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人才x余人。兄弟地市纷纷来安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成为在省内叫得响的人才特色品牌。

(三)人才工作基础更加厚实。制定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明确“abcde”五类人才,为用人单位引才、用才拓宽了渠道。建成了全市高层次人才库,人才服务更加科学。引导人才向基层汇聚,开展了“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组织xx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基层办实事xx余件。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举办“市管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国情市情专题研修培训班”等研讨活动,鼓励专家人才结合安阳市情创新创造。选树人才典型,让广大专家人才学有榜样,增强了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实施了年度“十大功勋企业家”“外贸十强企业家”“十佳成长型企业家”“青年科技专家”“名师工作室”等人才培养项目,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

回顾去年的工作,虽然取的了一些成绩,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和企业的需求相比、和广大专家人才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一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一些地方和职能部门,特别是一把手,思想上不重视,对人才工作关心不够、谋划不够,抓人才和抓业务成立“两张皮”。有的单位对“党管人才”理解有偏差,淡化部门自身人才工作职能,习惯于被动应付,缺少主动作为。二是服务本领还不够强。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有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意识,但在工作中,一些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观念淡薄,简单的把服务对象当成管理对象,“官本位”、“衙门作风”依然存在,坐等服务对象上门,用人单位也好、专家人才也好,想要享受政策红利,还要看人脸色,影响极坏。部分职能部门不搞政策协同、不抓配套衔接,好政策被棚架,无法有效落地。一些服务窗口“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落实不到位,经办人员对政策不能“一口清”,遇到问题推三阻四。回去之后,各部门一定要把涉及人才的服务事项拉一拉单子,该完善的及时完善,该整改的坚决整改,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到实处。三是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够优。一些职能部门“放管服”落实不到位,层层审批,效率低下;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手段“单一化”,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严重;激励机制不灵活,用人单位自主权难以发挥,人才活力释放不够。另外,企业招才引智市场化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只有xx来家,数量少、能级低,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引才的需求,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切实拿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拓宽工作视野。一是把握引才机遇。全球疫情背景下,人才回流趋势显现,在这一重要的人才引进“窗口期”,必须拿出拼劲、抢劲,出实招、出真招,借助域内外招才引智活动平台,吸引更多人才集聚,抓住竞争的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二是聚焦重大战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省委就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五个专班,其中“乡村人才振兴专班领导小组”由省委王国生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围绕《意见》正在制定河南省的《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也要按照省委乡村人才振兴的部署,谋划好我市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载体,用好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品牌优势,持续开展好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完善人才下沉基层服务长效机制,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田间大显身手。三是积极履职尽责。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凡是能够提升人才发展环境的职责,都要充分履行,凡是利于人才成长的事,都要不遗余力去干。无论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平台建设,还是服务保障、营造环境,至少明确一个“专项+专班”,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台账,分解任务,逐条落实。

(二)打造一流环境。一是创优引才环境。办好“洹泉涌流·聚才兴安”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全方位引才聚才;在xx、xx、xx等发达地区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将招才引智融入招商引资,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常态化招才引智活动,以更灵活的路径方式吸引人才集聚。二是创优平台环境。大力支持“三本四专”、xx所、市xx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平台提质升级;加快“xxxx产业技术研究院”“xx科学院”等平台建设推进;灵活运用乡情引才、“全职+柔性”等方式,引育一批创新人才团队,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创优成长环境。支持各类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构建“一站式、高标准、全方位”高效快捷的人才引进渠道;健全梯次培养制度,注重人才开发评价和“培养升级”;完善服务清单,优化在编制、职称、医疗、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三)强化综合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事、议事、例会等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严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二是坚持系统观念,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建立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强化力量配备,各成员单位要挑选精兵强将充实窗口服务力量,组织部门要加大人才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人才政策全面有效落实。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是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市人才办2020年的工作汇报;二是研究讨论市人才办提出的六项议题;三是相互交流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一些思想。刚才,会议各项议程进展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

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注重加强宏观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重点工程、积极招才引智,可以说,硕果满枝、可圈可点。特别是,把破解基层民生难题作为人才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做文章,组织实施了“双千工程”,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系统引进了x名急需紧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推进了城乡教育、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此外,还大力实施人才“鸿雁计划”,建立x籍在外人才库,促成x多名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累计总投资超过x亿元;健全完善拔尖人才服务基层制度,先后组织x名市级拔尖人才,近千名县级拔尖人才帮助基层解决科技难题x个,等等。人才工作主要是大家做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达谢意!

推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关键靠人才,希望在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我想首先应弄明白四个问题:

1.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弄清楚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我市人才工作来说,目标就是实在、实际、实效。具体而言,实在就是应实实在在,制定人才政策、推进工作措施应有针对性,不讲空话套话,不搞形式主义,不整形象工程。应把人才工作说在嘴上、放在心里的同时,更落实在行动上。实际就是联系x实际,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提无法落实的指标,提的很高或者很大,x落实不了,等于前功尽弃。实效就是指务实重效,以结果为导向,做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打造人才惠民品牌,如去年的“双千工程”。

2.方向是什么。就国家层面来讲,为抢占未来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更注重引进世界级的顶尖科技领军人才;就x省来讲,同样需要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项目引进、重大课题攻关、重点产业发展等;但对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x来说,既注重高端引领,更应注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应围绕推进城乡事业均衡发展,大力引进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应围绕我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等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围绕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引进茶叶、花卉、畜禽养殖等涉农急需紧缺人才,等等。总之,人才引进应量“需”而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3.方式是什么。科学的方式是确保人才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在人才工作方式上,既应发挥党委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现在,工作科目分得非常细,需要何种知识结构、性格气质、专业特长的人才,用人单位最清楚,企业最清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委则应主动摆正位置,发挥杠杆作用,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上下功夫;用人单位发挥主导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支付、谁用人”的原则,把真正适合需要的人才识别起来、引进赶来和培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方法是聚才、用才、留才的关键所在。一要注重服务。党委应最大限度的做好服务,就是出台政策。如,对激励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深化“双千工程”,其中,评审中级及以下职称,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激励政策和措施,是市级能作主的,就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出台政策后就要抓好落实,不打折扣、不搞例外。同时,应多和人才交朋友,了解人才难在哪里、忧在何处,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双千工程”引进的都是年轻人,不能让他们满腔热血而来,失望而走,首先应解决好食宿等问题,帮助他们安心融入,发挥正能量,发挥好作用。二要注重持续。在制定人才工作长远规划和目标时,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考虑x长远发展,应让出台的政策、制度、办法具有延续性,不仅适合今年用,明年、后年同样也能用。三要注重大局。应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x最大的大局就是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我们应紧紧紧贴这一大局做文章、谋思路、定措施,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加油。四要注重激励。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应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对优秀人才的突出贡献,结合项目进行公开奖励,不搞“撤胡椒面”、不摊大饼,确保优秀人才得到优厚待遇。

当前,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跨越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认为,一要提升人才工作能力。各级党委应提升站位全局的能力,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组织部门应提升牵头抓总的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成员单位应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二要激发聚才育才动力。应围绕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做文章,持续创新政策机制;围绕市委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围绕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增强识才用才魄力。应完善唯才是举的识用体系、练就伯乐相马的火眼金睛、彰显知人善任的胸襟气魄,使各类人才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得其所。四要展示爱才励才魅力。应着力展示周到服务的情感魅力、待遇环境的政策魅力、事业平台的发展魅力,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帮助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干好事业。

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希望,大家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

同志们:

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有招数、有措施、有成效,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出实招。特别是出台《×》,产生了积极效应,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引”“育”发力。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三是“进”“出”并举。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派出一批干部赴中央国家机关、央企和省级机关、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从一年多的情况来看,赴外挂职干部学有所获、干有所成、抓有成果、宣有成效。同时,我们从中央国家机关、知名企业请进来×名干部进行“传帮带”,发挥了“鲶鱼效应”。

202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上路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心抓人才。

2021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去审视,放在更好地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战略谋划、市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中去推进和抓好落实。对照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和×发展需要,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高”“专”型人才短缺。×、×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多,金融类人才难找,管理型人才、经济类人才不足,有的干部能力不强,不会干事、不能干事,“推一下,动一下”“工作永远在路上”的现象比较突出,延误了发展良机。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党政干部人才在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三是环境还需要优化。在吸引人才、招揽人才的政策上,与成都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需要增强政策级差效应;在干事创业的环境上,还要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不转观念就换位置,不转作风就调岗位,不提能力就摘帽子。最近,省委办公厅下发了《×》,我要求市督查办优化目标考核办法,弱化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议等过程考核,把重点放在项目落实了多少、经济发展了多少、民生改善成效如何等效果和结果考核上来,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实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二、坚持“招借培用”,完善机制抓人才。

第一是“招”,即招揽人才。一方面,要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宣传解读,宣传好、落实好《人才新政七条》,增强在市內外的知晓率、影响力,充分发挥其招才引智作用;抓好政策落地和跟踪评估,发挥好引领带动效应;实施差异化引才策略,注重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人才流向,充分发挥我市的×、×等比较优势,重点面向东北、西北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另一方面,要加强事业招人力度,善于筑巢引凤,既筑好温暖的“巢穴”,又提供干事的平台,让人才在×能够大展其能;加大对已引进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他们在×干事创业的典型事迹,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强化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解决好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二是“借”,即外借人才。要破除“大山意识”“峡谷意识”,不断提升干部人才工作的对外开放水平。去年,我们在借才引智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要继续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推进与名校、名院、名企和发达地区的合作,结合ד五个一工程”建设、五个“×+”产业发展,对接争取中科院局级、处级干部和高端人才到我市挂职,选派干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上级单位、大型企业学习锻炼、提升能力,积极推进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人才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大力引进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优秀人才。

第三是“培”,即培养人才。招人才、借人才的数量有限,更重要的是抓好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持续推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提升能力。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力度。“走出去”方面,三月底四月初,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浙江考察学习,各县(区)也要行动起来。同时,要积极把有发展前途的干部和人才送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培训,探索开展委托培养。“请进来”方面,要积极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知名专家和企业家来攀开展访问、交流、培训。要抓好“×之光”优势工业人才、“大地飘香”现代农业人才、“情满金沙”×产业人才等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在学中培养,在干中提升,造就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第四是“用”,即发挥才能。对人才要用其长、避其短,让有文字功底的去搞文字工作、会协调事的去搞统筹协调、有点子有思想的去搞策划、懂群众工作的去做群众工作。要营造好“用”的环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受激励和重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坚决调整,对乱作为的坚决处理。要用当其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结构,继续建好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孵化、专家服务基层等平台,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要加大人才服务基层和脱贫攻坚力度,鼓励和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等问题,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最近印发的《×》,改进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人才功勋奖励制度,让有真才实学、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现“名利双收”。

三、坚持合力推动,任务牵引抓人才。

市委提出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现在关键是要抓落实。对刚才讲的人才工作“招、借、培、用”四字诀,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明确具体刚性的措施,一条一条抓好,集众智、汇众力,推动“一二三四”工作思路落地落实。

一要压实人才工作责任。人才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抓好人才工作,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今天,会议审定了全年×项重点人才工作任务,下来以后,各责任单位要逐一明确责任人、时间进度,逗硬考核。

二要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各成员单位要在人才强市格局中承担应有职责,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作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组织部(人才办)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在当好参谋、统筹协调、调研指导上下功夫。各成员单位要抓好本领域、本系统、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在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培育和发展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的职责。

三要切实保证人才投入。建立人才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对人才新政、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的保障,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用人主体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开发,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投入体系,共同推动人才事业发展。现有的人才经过培养和合理使用能够成长起来,外面的人才能够招得进借得来,通过多方发力,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同志们,人才聚则事业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务实高效地抓好人才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志们: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不足,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全区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xx同志通报了全区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一会,x同志还要提出工作要求,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另外,会议审议通过了20xx年度人才项目支持计划和7个政策文件,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调度和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效益。

人才兴则xx兴,高素质人才始终是区域发展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实践证明,过去xx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人才,现在全面开创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新局面,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赢得人才就是赢得未来,我们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持续打造人才工作品牌,放大政策效应,优化服务环境,推动产、才、城融合发展,让各类人才与xx同成长、共进步,大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真正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赋能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于下步工作,再强调几个方面:

一、抓好开放聚才,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上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国家开始部署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我们要乘势而为,借助xx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契机,以国际化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放眼四海聚人才,做好招才引智的“国际大循环”文章。一是借势省市双创大赛。双招双引,主要领导要在状态。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部分单位对省市双创大赛这个重要引才载体,见事迟、反应慢,一直没有进入状态,报名时间截止了,有的还没有找到参赛项目。各单位对此要高度重视,加强与重点企业交流,着重在海外人才项目上下功夫,力争明年打个“翻身仗”,实现参赛数量、获奖项目、落地项目“三个突破”。二是打造离岸创新驿站。这项工作,就是依托海外创业基地、创业联盟等海外群团组织,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渠道,省市都有专项扶持政策,但我区还一直没有破题。下一步,职能部门要大胆“走出去”,积极在发达国家广布站点,建立人才信息“直通车”,密织海外引才网络,扩大海外朋友圈,助推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三是探索海外人才飞地。围绕落实xx“海外基金+海外驿站+总部空间+基地联盟”引才机制,相关职能部门、镇街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端猎头、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以华裔专家人才、xx籍留学生为重点,积极打造“工作生活在海外、成果贡献在xx”的海外人才“飞地”,广泛储备人才和项目,不断丰富海外人才队伍数量。

二、抓好产业兴才,在提升人才队伍质量上实现新突破。人才和产业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才能打好聚才育才“组合拳”,使更多人才关注xx、选择xx、留在xx。当前,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四支人才队伍:一是高层次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引擎,特别是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人才就是决定性因素。客观讲,受制于**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注重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有,今后每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都要补充自有人才组成创新团队,借助外来人才培养现有人才,实现共同成长,奠定产业发展基础。二是高技能实用人才。从市场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看,企业缺少一流的研发人才,可花高价钱引进解决,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自力更生,自己培养。对此,要以评选“xx名匠”、特殊人才为载体,拓展深化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成果,培养更多适合xx企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青年人才。我区驻有13所高校、约12万名在校生,谋篇布局青年人才工作,把更多的青年学生留在xx,是集聚振兴实体经济后备力量、打造青年创业大军的一篇大文章,是具有前瞻性、利在长远的人才工作。要研究制定青年人才创业扶持措施,加快打造xx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广泛举办校地企合作论坛,引领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青年人才工作,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xx就业创业。四是乡村人才。要着眼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研究推进工商资本、科技、人才“三下乡”的具体措施,持续开展“双百人才、下乡兴农”活动,拓宽“科技小院”覆盖面,努力打造一支本土人才为主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适宜的乡村人才队伍,为取得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奠定人才基础。

三、抓好平台聚才,在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上实现新突破。人才干事创业,离不开优质平台的支撑。要不断加大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合作、成果转化,以平台升级延揽高端人才。一是做好“提速”文章,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速度提上去。这几年,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建了不少研究院,但是推进的比较缓慢,有的还是一个“空架子”。下一步,各单位要结合“科创xx”建设,深化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继续推动各个研究院有序运营,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山东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二是做好“聚才”文章,把平台载体的作用发挥好。人才、科技和平台相辅相成,平台越大,人才舞台就越大,聚才作用就越突出。各单位要加强协调,指导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研发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承载力。药加快建设中白新材料产业园、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等载体,推动高端人才集聚、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做好“整合”文章,把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活力释放出来。要积极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载体。要真正用好“高校20条”,加大对驻章高校支持力度,组织开展项目研发补助、创新载体建设补助等申报工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四、抓好服务留才,在打造人才发展生态上实现新突破。积极适变、应变、求变,变简单的拼投入为拼服务拼环境,营造“远者来、近者悦”的良好氛围,为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舒心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一是加大人才宣传。要精心筹划和组织“百脉汇”人才节系列活动,分层次、分类别总结和宣扬一批先进典型,高质量举办颁奖仪式、新闻发布会、高端对话等活动,大力宣传我区的人才政策、人才典型和人才工作,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带动效应,全面展示人才工作成绩。二是扩大人才安居。筹措部分回迁安置房,作为产权型人才安居房源,进一步扩大人才安居受益面。筹划一批重点园区人才公寓,规范租赁型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让各类人才充分享有住房保障。探索人才低息贷款购房,构建“政府主导、金融助力、人才受益”人才安居新模式,加快解决人才购房问题。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筹建区高层次人才促进会,采取定期探访、电话随访、慰问走访相结合方式,提升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成效,深化专员服务、窗口服务、生活服务“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打造亲清有爱的人才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强化法治思维,完善重点工作督导、人才办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健全靠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推进体系,提高人才工作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打造精准管用的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同志们,人才聚则事业兴。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更加坚决地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以千金买骨、徙木立信的精神合力做好人才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在全社会形成爱才敬才、引才聚才、用才成才的浓厚氛围,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

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有招数、有措施、有成效,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出实招。特别是出台《×》,产生了积极效应,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引”“育”发力。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三是“进”“出”并举。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派出一批干部赴中央国家机关、央企和省级机关、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从一年多的情况来看,赴外挂职干部学有所获、干有所成、抓有成果、宣有成效。同时,我们从中央国家机关、知名企业请进来×名干部进行“传帮带”,发挥了“鲶鱼效应”。

202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__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上路之年。我们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xxxxx来×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2021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去审视,放在更好地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战略谋划、市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中去推进和抓好落实。对照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和×发展需要,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高”“专”型人才短缺。×、×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多,金融类人才难找,管理型人才、经济类人才不足,有的干部能力不强,不会干事、不能干事,“推一下,动一下”“工作永远在路上”的现象比较突出,延误了发展良机。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党政干部人才在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三是环境还需要优化。在吸引人才、招揽人才的政策上,与成都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需要增强政策级差效应;在干事创业的环境上,还要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不转观念就换位置,不转作风就调岗位,不提能力就摘帽子。最近,省委办公厅下发了《×》,我要求市督查办优化目标考核办法,弱化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议等过程考核,把重点放在项目落实了多少、经济发展了多少、民生改善成效如何等效果和结果考核上来,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实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第一是“招”,即招揽人才。一方面,要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宣传解读,宣传好、落实好《人才新政七条》,增强在市內外的知晓率、影响力,充分发挥其招才引智作用;抓好政策落地和跟踪评估,发挥好引领带动效应;实施差异化引才策略,注重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人才流向,充分发挥我市的×、×等比较优势,重点面向东北、西北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另一方面,要加强事业招人力度,善于筑巢引凤,既筑好温暖的“巢穴”,又提供干事的平台,让人才在×能够大展其能;加大对已引进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他们在×干事创业的典型事迹,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强化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解决好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二是“借”,即外借人才。要破除“大山意识”“峡谷意识”,不断提升干部人才工作的对外开放水平。去年,我们在借才引智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要继续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推进与名校、名院、名企和发达地区的合作,结合ד五个一工程”建设、五个“×+”产业发展,对接争取中科院局级、处级干部和高端人才到我市挂职,选派干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上级单位、大型企业学习锻炼、提升能力,积极推进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人才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大力引进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优秀人才。

第三是“培”,即培养人才。招人才、借人才的数量有限,更重要的是抓好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持续推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提升能力。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力度。“走出去”方面,三月底四月初,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浙江考察学习,各县(区)也要行动起来。同时,要积极把有发展前途的干部和人才送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培训,探索开展委托培养。“请进来”方面,要积极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知名专家和企业家来攀开展访问、交流、培训。要抓好“×之光”优势工业人才、“大地飘香”现代农业人才、“情满金沙”×产业人才等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在学中培养,在干中提升,造就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第四是“用”,即发挥才能。对人才要用其长、避其短,让有文字功底的去搞文字工作、会协调事的去搞统筹协调、有点子有思想的去搞策划、懂群众工作的去做群众工作。要营造好“用”的环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受激励和重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坚决调整,对乱作为的坚决处理。要用当其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结构,继续建好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孵化、专家服务基层等平台,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要加大人才服务基层和脱贫攻坚力度,鼓励和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等问题,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最近印发的《×》,改进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人才功勋奖励制度,让有真才实学、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现“名利双收”。

市委提出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现在关键是要抓落实。对刚才讲的人才工作“招、借、培、用”四字诀,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明确具体刚性的措施,一条一条抓好,集众智、汇众力,推动“一二三四”工作思路落地落实。

一要压实人才工作责任。人才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专项述职、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抓好人才工作,真正做到xxxxx要求的“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今天,会议审定了全年×项重点人才工作任务,下来以后,各责任单位要逐一明确责任人、时间进度,逗硬考核。

二要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各成员单位要在人才强市格局中承担应有职责,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作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组织部(人才办)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在当好参谋、统筹协调、调研指导上下功夫。各成员单位要抓好本领域、本系统、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在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培育和发展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的职责。

三要切实保证人才投入。建立人才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对人才新政、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的保障,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用人主体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开发,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投入体系,共同推动人才事业发展。现有的人才经过培养和合理使用能够成长起来,外面的人才能够招得进借得来,通过多方发力,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同志们,人才聚则事业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务实高效地抓好人才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市人才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明确方向,鼓足干劲,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刚才,几家成员单位先后进行了述职,既有亮点成绩,也有工作创新,讲的都很好,听了以后也很受启发。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人才工作面貌一新。

(一)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也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市里成立了高规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xx书记亲任组长,我任常务副组长,x名市级领导任副组长,x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重要工作、重大政策由领导小组审议,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动党管人才工作从“抓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我们首次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x个县(市、区)委书记就履行党管人才职责情况向市委进行述职,强化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我们把人才工作纳入市管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党委(党组)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制度,去年首次组织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向专家人才送上慰问信、慰问金,送去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

(二)特色品牌加速形成。坚持以创品牌促人才工作发展,全力打造“x”人才集聚计划,实现人才特色品牌从0到1的突破,形成了“1+x”政策体系,涵盖人才落户、住房保障、生活补贴、创新创业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为人才在安工作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同时,建成人才引进综合性服务平台x个,实现有专窗、有专人、有制度,为人才提供“一卡通行”服务,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后顾之忧。去年以来,为各类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人才x余人。兄弟地市纷纷来安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成为在省内叫得响的人才特色品牌。

(三)人才工作基础更加厚实。制定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明确“abcde”五类人才,为用人单位引才、用才拓宽了渠道。建成了全市高层次人才库,人才服务更加科学。引导人才向基层汇聚,开展了“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组织xx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基层办实事xx余件。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举办“市管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国情市情专题研修培训班”等研讨活动,鼓励专家人才结合安阳市情创新创造。选树人才典型,让广大专家人才学有榜样,增强了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实施了年度“十大功勋企业家”“外贸十强企业家”“十佳成长型企业家”“青年科技专家”“名师工作室”等人才培养项目,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认真梳理,研判分析,找准当前工作短板弱项。

回顾去年的工作,虽然取的了一些成绩,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和企业的需求相比、和广大专家人才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一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一些地方和职能部门,特别是一把手,思想上不重视,对人才工作关心不够、谋划不够,抓人才和抓业务成立“两张皮”。有的单位对“党管人才”理解有偏差,淡化部门自身人才工作职能,习惯于被动应付,缺少主动作为。二是服务本领还不够强。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有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意识,但在工作中,一些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观念淡薄,简单的把服务对象当成管理对象,“官本位”、“衙门作风”依然存在,坐等服务对象上门,用人单位也好、专家人才也好,想要享受政策红利,还要看人脸色,影响极坏。部分职能部门不搞政策协同、不抓配套衔接,好政策被棚架,无法有效落地。一些服务窗口“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落实不到位,经办人员对政策不能“一口清”,遇到问题推三阻四。回去之后,各部门一定要把涉及人才的服务事项拉一拉单子,该完善的及时完善,该整改的坚决整改,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到实处。三是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够优。一些职能部门“放管服”落实不到位,层层审批,效率低下;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手段“单一化”,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严重;激励机制不灵活,用人单位自主权难以发挥,人才活力释放不够。另外,企业招才引智市场化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全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只有xx来家,数量少、能级低,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引才的需求,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切实拿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三、站位全局,精准施策,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拓宽工作视野。一是把握引才机遇。全球疫情背景下,人才回流趋势显现,在这一重要的人才引进“窗口期”,必须拿出拼劲、抢劲,出实招、出真招,借助域内外招才引智活动平台,吸引更多人才集聚,抓住竞争的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二是聚焦重大战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省委就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了五个专班,其中“乡村人才振兴专班领导小组”由省委王国生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围绕《意见》正在制定河南省的《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也要按照省委乡村人才振兴的部署,谋划好我市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载体,用好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品牌优势,持续开展好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完善人才下沉基层服务长效机制,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田间大显身手。三是积极履职尽责。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凡是能够提升人才发展环境的职责,都要充分履行,凡是利于人才成长的事,都要不遗余力去干。无论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平台建设,还是服务保障、营造环境,至少明确一个“专项+专班”,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台账,分解任务,逐条落实。

(二)打造一流环境。一是创优引才环境。办好“洹泉涌流·聚才兴安”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全方位引才聚才;在xx、xx、xx等发达地区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将招才引智融入招商引资,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常态化招才引智活动,以更灵活的路径方式吸引人才集聚。二是创优平台环境。大力支持“三本四专”、xx所、市xx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平台提质升级;加快“xxxx产业技术研究院”“xx科学院”等平台建设推进;灵活运用乡情引才、“全职+柔性”等方式,引育一批创新人才团队,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创优成长环境。支持各类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构建“一站式、高标准、全方位”高效快捷的人才引进渠道;健全梯次培养制度,注重人才开发评价和“培养升级”;完善服务清单,优化在编制、职称、医疗、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三)强化综合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事、议事、例会等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严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二是坚持系统观念,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建立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强化力量配备,各成员单位要挑选精兵强将充实窗口服务力量,组织部门要加大人才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人才政策全面有效落实。

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过去一年,我市人才工作成绩可圈可点,实现了省领军创新创业团队、省“万人计划”、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市外国专家工作站培育“五个零突破”。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出台了史上最有“含**量”的人才新政,成立了**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在全市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人才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围绕“2+2+2”产业定位,举办了浦江人才**行、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大会、新材料领域人才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全年引进国家,创历史新高。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科学。大力实施人才培育系列工程,不断加深产业发展与人才锻造的契合度,举办北京大学**市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资本市场与企业股改上市(挂牌)专题培训班、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全面促进在平人才交流互动,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对于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

去年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我就人才工作“怎么看”和“怎么抓”的问题谈了想法,很多方面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成果(比如建立产业基**),需要继续加强;也有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四新经济”发展),需要努力突破。今天,我想就人才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新崛起,再讲三句话:

第一,跳出人才看人才。

看待人才工作,一定要有大局观。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将会带来产业的深刻变革,未来很多行业将被颠覆。顺应这一趋势,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才可持续,反之就会越走越难。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招才引智时不我待。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新崛起的决定,**新崛起就要提高方方面面的含**量,尤其需要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我总感觉,我们**“四新经济”还太少,所以今年我们要召开一个“四新经济”发展大会,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通信等前瞻性、战略性、革命性产业上提前布局,这些项目是**的明天,一旦做成功了,会带来裂变式、井喷式的增长。抓好人才工作,就是发展“四新经济”的突破口,只有在招才上有突破,**新崛起才有希望。

另一方面,进入人才创业的迸发期,招才引智机不可失。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化需求,越来越多由人才团队领衔的项目要找地方落地(现在各地对人才项目的招引力度都很大,开展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出台的政策也是一个比一个更有吸引力),如果我们不重视招引,等到这些项目都尘埃落定,我们也失去了这一轮人才创业的机遇期。所以,我们抓人才工作也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有“敢于做梦、勇于圆梦”的责任感(**能够搞氢能源、量子通信、机器人小镇,我们**凭什么不行?),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一起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主动性,提高能动性,夺取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第二,亲近人才聚人才。

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人才、感情上亲近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像支持企业家创业一样支持人才创业。

1.栽好梧桐树。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去年,我们对产业体系进行了完善,今年要着重做好平台体系完善的文章。从大平台讲,工业上主要突出三大主平台,并着手谋划国家高新区创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建设专业特色园区的方向,建好一批“区中园”“园中园”,尤其是承载人才项目、符合“四新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平台,比如**智创园、星星众创空间、**新材料产业园、领军人才创业园等,争取今年在平台建设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从长远来看,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定是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平台,就像华夏幸福在**打造的上海人才创业园,这些平台有丰富的资源,对市场最敏感,发展的潜力也更大。我们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争取引进一批这样的企业来搞创新平台。从功能来看,创新平台的打造要重视生产、生活配套,不断发展符合人才创新创业需求的各类要素,集聚一批法律咨询、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上市股改、科技代理、工业设计、广告创意等社会服务机构,在人才项目研发、孵化、产业化过程中提供全程化保障。从主体来看,要坚持政府和企业两端发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建立国际化的产业研究院和外资企业研发中心,争取实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突破”。

2.递好橄榄枝。人才集聚主要靠两条路径,一是内育,二是外引。我们要在重视内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精准外引的力度。要绘好招才地图。跟招商引资一样,我们招才引智也要提高精准度,组织部门和各镇街道都要深入研究,围绕专业特色园区的发展方向,制订详细的招才地图,在北京、上海、北美、西欧等海内外人才密集区,建立一批招才工作站,聘请一批招才大使,引进一批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符合“四新经济”方向的人才项目。要用好招才政策。加大人才新政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我们要重视建立和用好产业基**,加大对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善借招才外力。去年,我们跟北京千人智库、良仓孵化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等达成了合作关系,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通过中介引才、以会引才、以情引才、以才引才、以企引才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推进市场主体与人才资源高效对接。

3.营造暖环境。在去年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调:“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要想拴住人才的心,关键是要营造温暖的发展环境。要让发展更安心。坚持“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缩手”,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让人才安心创业、安心扎根。要让生活更舒心。我们的公共服务,既要有大众视野,让广大老百姓都有获得感;也要有人才思维,在住房、就医、就学等方面开辟为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工作生活感觉很安心、很舒适。要让办事更省心。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镇街道人才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办事“跑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同时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打击吃拿卡要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让服务更顺心。继续办好各类研修班、培训班,为人才创业提供帮助,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股权、期权激励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环境,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容许失败的社会氛围。

第三,心系人才为人才。

做好人才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营造服务人才、服务发展的新局面。

1.紧紧咬定目标。就是要围绕**新崛起,拔高人才工作的目标,勇于自我加压,敢于创新突破,确保走在**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紧紧压实责任。就是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不仅组织部、人力社保局、科技局要牵好头,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出好力,牢固树立“主业”意识,明确职责,主动担责。

3.紧紧拧紧发条。就是要时时刻刻将人才工作放在心上,多花一份精力、多作一点思考、多出一份力量,努力让我市的人才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同志们,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只争朝夕、善作善成,打造人才汇聚、创新活跃的“魅力之城”,为全面推进**新崛起集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不可替代资源,实现“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工作目标关键在人才。全县上下要切实将人才工作第一资源理念深深扎根于心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工作者和人才工作的杠杆效应,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当前,正值我县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尤其重要。人才强县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既包括要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优良、政策优惠的“强县”目标,也包括必须把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作为“强县”手段。依靠人才兴县,走人才强县之路,大力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人才强县战略的核心要义。

(一)要坚定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迈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更多的人才强县、人才强市、人才强省作为支撑。在座各位都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我县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人才工作的具体谋划者和实施者,建设人才强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要拓宽人才强县的战略路径。人才工作与区域发展是枝和叶的关系,枝繁才能叶茂,人才工作做得好才能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建设全省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三峡移民后续规划、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多重战略机遇。抢抓重大机遇,需要人才支撑;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人才引领;建设“两园三区”,打造“四大百亿产业”,更需要各类优秀人才的加盟。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找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切合点,通过项目化和工程化的手段,引进、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积极破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三)要肩负人才强县的战略担当。人才强县既是目标,也是途径,更体现了执政有为的责任担当,各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必须肩负起人才工作的责任。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极少数单位人才工作意识不够浓,人才工作责任不够强,对人才工作缺乏系统谋划等问题。作为人才工作部门的领导,要以人才强县的使命感不断鼓舞自己,以竞进赶超的紧迫感不断鞭策自己,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蓬勃局面。

社会。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二是研究讨论市人才办提出的六项议题;

三是相互交流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一些思想。刚才,会议各项议程进展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说一说成绩。

健全完善拔尖人才服务基层制度,先后组织x名市级拔尖人才,近千名县级拔尖人才帮助基层解决科技难题x个,等等。人才工作主要是大家做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达谢意!

二、谈几点思考。

推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关键靠人才,希望在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我想首先应弄明白四个问题:

1、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弄清楚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我市人才工作来说,目标就是实在、实际、实效。具体而言,实在就是应实实在在,制定人才政策、推进工作措施应有针对性,不讲空话套话,不搞形式主义,不整形象工程。应把人才工作说在嘴上、放在心里的同时,更落实在行动上。实际就是联系信阳实际,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提无法落实的指标,提的很高或者很大,信阳落实不了,等于前功尽弃。实效就是指务实重效,以结果为导向,做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打造人才惠民品牌,如去年的“双千工程”。

围绕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引进茶叶、花卉、畜禽养殖等涉农急需紧缺人才,等等。总之,人才引进应量“需”而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4、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方法是聚才、用才、留才的关键所在。一要注重服务。党委、政府应最大限度的做好服务,就是出台政策。如,对激励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深化“双千工程”,其中,评审中级及以下职称,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激励政策和措施,是市级能作主的,就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出台政策后就要抓好落实,不打折扣、不搞例外。同时,应多和人才交朋友,了解人才难在哪里、忧在何处,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双千工程”引进的都是年轻人,不能让他们满腔热血而来,失望而走,首先应解决好食宿等问题,帮助他们安心融入,发挥正能量,发挥好作用。二要注重持续。在制定人才工作长远规划和目标时,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考虑信阳长远发展,应让出台的政策、制度、办法具有延续性,不仅适合今年用,明年、后年同样也能用。三要注重大局。应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信阳最大的大局就是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我们应紧紧紧贴这一大局做文章、谋思路、定措施,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加油。四要注重激励。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应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对优秀人才的突出贡献,结合项目进行公开奖励,不搞“撤胡椒面”、不摊大饼,确保优秀人才得到优厚待遇。

三、提几点建议。

组织部门应提升牵头抓总的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围绕市委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

围绕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增强识才用才魄力。应完善唯才是举的识用体系、练就伯乐相马的火眼金睛、彰显知人善任的胸襟气魄,使各类人才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得其所。四要展示爱才励才魅力。应着力展示周到服务的情感魅力、待遇环境的政策魅力、事业平台的发展魅力,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帮助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干好事业。

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希望,大家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在农历马年即将来临之际,我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龙马精神、事业顺达、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是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市人才办2020年的工作汇报;二是研究讨论市人才办提出的六项议题;三是相互交流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一些思想。刚才,会议各项议程进展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

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注重加强宏观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重点工程、积极招才引智,可以说,硕果满枝、可圈可点。特别是,把破解基层民生难题作为人才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做文章,组织实施了“双千工程”,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系统引进了x名急需紧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推进了城乡教育、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此外,还大力实施人才“鸿雁计划”,建立x籍在外人才库,促成x多名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累计总投资超过x亿元;健全完善拔尖人才服务基层制度,先后组织x名市级拔尖人才,近千名县级拔尖人才帮助基层解决科技难题x个,等等。人才工作主要是大家做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达谢意!

推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关键靠人才,希望在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我想首先应弄明白四个问题:

1.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弄清楚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我市人才工作来说,目标就是实在、实际、实效。具体而言,实在就是应实实在在,制定人才政策、推进工作措施应有针对性,不讲空话套话,不搞形式主义,不整形象工程。应把人才工作说在嘴上、放在心里的同时,更落实在行动上。实际就是联系x实际,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提无法落实的指标,提的很高或者很大,x落实不了,等于前功尽弃。实效就是指务实重效,以结果为导向,做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打造人才惠民品牌,如去年的“双千工程”。

2.方向是什么。就国家层面来讲,为抢占未来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更注重引进世界级的顶尖科技领军人才;就x省来讲,同样需要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项目引进、重大课题攻关、重点产业发展等;但对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x来说,既注重高端引领,更应注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应围绕推进城乡事业均衡发展,大力引进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应围绕我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等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围绕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引进茶叶、花卉、畜禽养殖等涉农急需紧缺人才,等等。总之,人才引进应量“需”而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3.方式是什么。科学的方式是确保人才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在人才工作方式上,既应发挥党委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现在,工作科目分得非常细,需要何种知识结构、性格气质、专业特长的人才,用人单位最清楚,企业最清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委则应主动摆正位置,发挥杠杆作用,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上下功夫;用人单位发挥主导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支付、谁用人”的原则,把真正适合需要的人才识别起来、引进赶来和培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方法是聚才、用才、留才的关键所在。一要注重服务。党委应最大限度的做好服务,就是出台政策。如,对激励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深化“双千工程”,其中,评审中级及以下职称,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激励政策和措施,是市级能作主的,就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出台政策后就要抓好落实,不打折扣、不搞例外。同时,应多和人才交朋友,了解人才难在哪里、忧在何处,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双千工程”引进的都是年轻人,不能让他们满腔热血而来,失望而走,首先应解决好食宿等问题,帮助他们安心融入,发挥正能量,发挥好作用。二要注重持续。在制定人才工作长远规划和目标时,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考虑x长远发展,应让出台的政策、制度、办法具有延续性,不仅适合今年用,明年、后年同样也能用。三要注重大局。应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x最大的大局就是工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我们应紧紧紧贴这一大局做文章、谋思路、定措施,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加油。四要注重激励。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应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对优秀人才的突出贡献,结合项目进行公开奖励,不搞“撤胡椒面”、不摊大饼,确保优秀人才得到优厚待遇。

当前,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跨越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认为,一要提升人才工作能力。各级党委应提升站位全局的能力,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组织部门应提升牵头抓总的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成员单位应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二要激发聚才育才动力。应围绕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做文章,持续创新政策机制;围绕市委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围绕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增强识才用才魄力。应完善唯才是举的识用体系、练就伯乐相马的火眼金睛、彰显知人善任的胸襟气魄,使各类人才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得其所。四要展示爱才励才魅力。应着力展示周到服务的情感魅力、待遇环境的政策魅力、事业平台的发展魅力,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帮助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干好事业。

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希望,大家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一

同志们:

自治区《南疆三地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开展的时间比较长。国家在新一轮的开发式扶贫工作当中,重点确定了包括南疆三地州在内的全国14个连片重点开发区。南疆三地州是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荒漠地区于一体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与其他的片区都不太一样,因此难度很大。连片开发是这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创新,也是国家在总结一般性扶贫工作以后,对特殊困难地区釆取的针对性扶贫开发战略。本来我们想把南疆三地州片区连的更大一些,但考虑到既要为国家实施扶贫攻坚创造经验,又要为新疆下一轮开展扶贫工作积累经验,两个担子都不轻,所以只确定了南疆三地州这一个集中连片攻坚区域。

对于这一轮连片集中扶贫开发,自治区扶贫办、发改委和其他相关部门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现在形成的规划稿子,集中了一些大家的意见,也与上面的精神作了衔接。特别是针对我们前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都进行了总结。在这个基础上,由专业团队进行编制。所以整个看来,规划编制程序还是都走到了,涉及的面也比较广。

会前,规划文本已经发给了各位。今天开会主要是听完规划编制说明以后,看看大家对进一步修改完善片区规划还有什么意见。这个片区规划整体不错,规划编制说明也对南疆特征、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等说得很清楚了。之所以叫连片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就是要将扶贫开发与南疆三地州的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大家思考一下,能在会上讲的就在会上讲一讲。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仅仅是开始,待审批以后,紧接着就要编制实施规划。实施规划要和我们的项目相衔接,要和实现具体目标的措施相衔接。所以希望大家把这个规划研究透,把这个纲领性的文件研究透,这对于下一步编制专业的实施规划将起到很重要的引导和引领作用,到那个时候,片区规划里面的政策就容易兑现。

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吃透国家把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连片开发片区的主要意图。新一轮的扶贫标准提高了,相应扶贫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这些扶贫指标达到以后,并不是说新疆、南疆扶贫工作就结束了,扶贫工作看来是我们执政党永远的话题,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这一轮结束就喘口气了。这一轮结束以后,将要巩固我们现有的成果,再进行下一轮的攻坚。大家要把中央意图吃透,就是要把这个精神吃透,不要直接对照着看哪些指标高了低了,或者和我们这个行业紧了疏了。这个意图大家要明确。

二、要把握住全疆的扶贫工作全局个长期的战略,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是长期战略中的一个阶段性工作,而且这一个阶段特别突出了连片扶贫的重点,并且纳入到了国家的连片片区,纳入到了国家这一轮扶贫开发的创新试点当但并不是说把整个新疆的扶贫工作就集中在南疆三地州这个片区里面。南疆三地州片区只是全疆扶贫工作当中的一块,不是说其他都不顾了,我们只搞南疆三地州。

三、要与跨越式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解放以来,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南疆三地州的扶贫开发。这项工作不是现在开始的,也不是上一轮搞的,所以我们党和政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南疆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目前,自治区倡导要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新疆精神和举全党全国之力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相结合。随着我们力量的增强,经验的积累,我们进行攻坚的力量更足,经验更牛更具备。所以这一轮的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一定要与全区跨越式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在一起,与19个援疆省巿对全疆的扶贫,特别是对南疆的扶贫工作衔接在一起,与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差异化政策结合在一起。

四、要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现在扶贫扶志的问题,谈得似乎比较少,总是在强调让国家和兄弟省巿不断地给予支持,这种依赖意识在扶贫开发当中容易产生。也就是说,我们扶贫成了被扶贫的对象和受援地。无论国家和兄弟省巿给予多少帮助和支持,都替代不了发挥新疆人自己的主体作用。把握不好这个关系,就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滋生我们的惰性,扶贫开发若是走到这个路子上就是失败的。因此,扶贫就要扶志,一定要通过扶贫,坚定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这个不能动摇。一定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新疆人的精神,要在当代弘扬这种精神,要培养感恩戴德的优秀品质。我们已经发现,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新疆基层既有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坚定信心、改变落后面貌的正气在上扬,也有一种惰性、一种依赖思想在滋生,它不仅是在我们群众当中,更主要的是在我们基层干部当中,特别是一些地、县、乡三级部分干部,的确没有把志树起来。国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条件越来越好,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绝不能只依靠这种支持,而是要把我们自主的东西拿出来。在这一轮的连片开发当中要切记,在规划当中也要把握,在规划的指标体系和一些重点方面,要把它体现出来。这样,在实施规划当中,在实施计划当中,就容易做到该配套的就要配套,该出力的就要出力。

五、要不断增强自主活力。南疆三地州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一轮的全疆扶贫开发和三地州的连片扶贫开发,要以造血型为主,最主要的就是增强片区的自主活力,要使南疆三地州和南疆贫困地区自我运行、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创新的能力大大增加。因此,这一轮扶贫开发所有的资金项目都要在这个重点上体现出来,主要是体现在政策上和项目安排上,要注意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要能够破除陈规陋习,创新改革发展模式,不符合南疆三地州创新发展、增强活力的体制和机制,都应该善于把它破除掉。要把机制的创新、模式的创新贯穿于这当中。我们在项目设计、政策导向、资金安排上要对一些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给予倾斜,不单单是修渠、修路、盖房、建桥,这次要拿出一部分的项目资金,用于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同时,通过连片开发试点,要注意培养南疆三地州一大批扎根当地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由此,营造吸3发挥人才作用,尤其是本土人才成长的环境,可能是我们这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要迎着这个困难上去。不能是温饱问题解决了,当地的人才却流失了,这是要命的事。

我们南疆阿合奇县的边境扶贫试点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们在顶层设计这个层面,弄清楚了它的核心呋贫的理念,创新了三线扶贫、三位一体、强化军警兵民联防联控机制这样一个大的工作格局和思路。在这个大构架下,把整个阿合奇县都作为边境县,把所有的干部、巿民、农民、牧民统统作为边民的概念,划定了一二三线,明确了功能布局,把三线的县城建设也纳入边境扶贫的规划当中,大胆地、大规模地、大力度地建设县城。县城可以吸引社会投资建五星级宾馆,只要有人住,县城可以有高档的游泳池,也可以有高档的消费娱乐场所。这要是在五年十年以前,谁提谁都会觉得可怕,谁敢这样做?但我就要求这样做。由于这个理念突破了,思想解放了,对当地边境地区的实际吃透了,才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些观点,因此形成了我们的制度模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0xx年开始在全疆边境贫困县全面推广。国务院扶贫办把新疆作为边境扶贫试点的一个试验省,再推广五年。原来阿合奇县试点是三年,那是曾庆红同志确定的,当时谁也不知遒怎么搞。时任国家扶贫办的主任刘坚同志开了个头,范小建主任上任后对试点经验进行了总结,一个成功的模式在新疆就出现了,这为中国2.5万公里的陆路边境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特殊扶贫的新模式,因此确定由三年延伸到五年,把新疆所有的边境贫困县统统搞一遍,现在已经基本成功了。要让人才的高地在我们边境地区建立起来。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良的县城环境,才能够让我们所缺的教师、医生、工程师、技术员等等,包括做生意的,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地方去工作。他们在内地县城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社会进步的成果,在我们边境县同样可以享受到。因此,要鼓励贫困县善于在一些重要的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硬件上突破常规,南疆地区的群众为什么不能享受,南疆县乡所在地的小城镇、地州所在地为什么不能享受?好像一讲扶贫那就是吃饱了为准,这些理念都要推翻。所以阿合奇边境县三年实现了人员的回流,走掉的一些人愿意回到县城,一些边民也愿意回到自己的乡村。我们在南疆三地州连片扶贫开发中,一定要把成功的理念和经验导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创新,让南疆地区的各类人才站住脚,生成一个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这一轮的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除了完成国家一般性的工作要求,最重要的是实现县城的城镇化,就是张春贤书记提出的城镇化要求。扶贫办、扶贫工作要对南疆三地州的城镇化做贡献,要负责任。参会的同志,特别是扶贫办的同志,在培养活力上,一是体制机制上要多考虑,在组织架构、模式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做文章。另一方面,要在能够形成人才自我积累、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这样的一个人才环境上做文章。只有高素质的人群在这落户,那些低素质的人群才能提升,大家要明白这个相互关系,这已经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二

今天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着力重点,结合我省农村工作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会议审议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审定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方案和20xx年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省委农工委要抓紧对文件作修改完善,尽快报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会审定。要按照方案,抓紧筹备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要根据有关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增收情况,再次进行核实,在全省通报表扬。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xx年三农工作成效。

20xx年,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实现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从预计看,第一产业产值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

一是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对农村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确权颁证为基础,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放活经营权为重点,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培育新型主体为关键,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已经见到明显成效。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先后召开川西南山区、川东北片区和乌蒙山片区助农增收现场会,加强对藏区和彝区农牧民增收工作的指导,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每季度召开农民增收分析例会,加大了对助农增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三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千亿示范工程、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百亿千亿优势特色产业。预计经济作物产值达到1738.9亿元,增长5.3%,其中蔬菜、水果、茶叶产值分别增长3.6%、18.2%、15.0%,分别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元、32元和19元;肉类总产量增长3.2%,畜牧业助农增收46元;林业产值增长8.4%,助农增收120元;渔业产值增长7.5%,助农增收34元。

四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回稳向好,川茶和白酒产业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融资平台,大力开拓省外农产品销售市场,举办(20xx)四川农博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62.5亿元,增长8.1%;销售产值5210.3亿元,增长7.8%。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预计乡村旅游收入4692.5亿元,增长27.3%,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5%。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60万人,劳务收入3215亿元,增长12%。

五是新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行民居新建、改造提升和保护修缮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推广“小组生”规划建设理念,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0xx个,是全年目标任务的202.1%。建成新村聚居点7269个,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45.4%,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30742个。

六是减贫任务圆满完成。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大力实施扶贫项目,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帮扶工程有序开展。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29万人,完成年度减贫目标的108%。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达到月人均103元,完成民生工程任务的108%。

七是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大力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涉农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进度督查,省委确定的1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按进度推进。

二、扎实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xx年,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的具体政策。

二要全面促进转型发展。我省区域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构建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着力打造优质水稻、马铃薯、专用玉米、套作大豆、酿酒高粱等粮食作物生产基地。要引导特色农业集群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打造“川字号”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要抓好农业开放合作和投资促进,办好(20xx)四川农博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要加大助农增收力度,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好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通过深化改革,内涵挖掘,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要全面推进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实施扶贫解困行动,坚持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先难后易,雪中送炭,抓好连片特困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乡村旅游业扩面提升,大力拓展民宿经济和休闲养生等新型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实施旧村改造行动,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房改造新建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修复为重点,推动旧村落改造提升全覆盖;实施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庄,打造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实施文化传承行动,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甄别鉴定,保护好本乡本土民俗文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村落。

四要全面推动增收减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大力推动转移就业,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支持以农兴业,拓展农业功能,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和新模式。创新扶贫机制,深化“六大机制”改革,完善重点县退出机制和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因户因人制定差异化帮扶措施,统筹推进片区内外扶贫,持续推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抓好片区外扶贫开发,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中央在川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建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打造扶贫公益活动品牌,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五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改革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精神,立足四川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要健全完善涉农法规,推动涉农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上位法相衔接。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三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六要全面抓好当前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给,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促抓好农民工工资兑付,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三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人才工作,部署20xx年度任务,进一步找准问题、强化措施,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段名钰同志通报了20xx年度人才工作定量指标完成情况,尤其是对各项指标在全省的占比、位次等进行了详细通报,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作了发言,其他单位的书面交流材料,会前我也认真看了。总的感到,各部门总结20xx年工作实事求是,查找问题客观准确,谋划今年工作清晰到位,下一步,要对照既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卡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下面,按照会议的安排,我讲五点意见。

一、关于20xx年人才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重点人才工程为抓手,着力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与部门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说,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工作统筹进一步加强。去年,市人才办加强了统筹指导,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合力攻坚,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服务业办等部门,创造性地做好省级人才工程申报工作,20xx年我市共27人入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其中泰山学者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6人,7个项目入选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项目,为我市企业争取省级财政无偿扶持资金1.02亿元。市财政局统筹整合资金,优先保障人才工作投入,20xx年安排市本级人才工作资金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兑现泰山系列人才工程配套资金1050万元。

二是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市人才办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书,量化目标任务,定期调度通报,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对接泰山产业人才工程,做好首批淄博英才计划申报评审工作,遴选支持了10名科技创新人才、9名科技创业人才,很好地发挥了产业人才工程的引才聚才效应。市民政局、农业局分别出台“淄博和谐使者”、“淄博乡村之星”选拨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市人社局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牵头举办“外国专家组织项目洽谈会”,郭树清省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淄博的引智工作提出表扬。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卫计委、文广新局结合部门职能,在文化人才、教师队伍、医疗卫生人才等培养引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0xx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3家,其中,市科技局负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市发改委负责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市经信委负责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市科技局负责的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人社局负责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市发改委负责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71家,居全省首位。首次举办了“千人计划”专家淄博行,产学研对接活动迈出新步伐。

四是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组织51名“双50强”企业负责人赴德国、以色列开展境外高端培训,拓展国际视野。团市委牵头建设创业梦工场,打造高层次创业创新平台。市总工会深化技能竞赛,我市在全省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总成绩第一名。市商务局赴日本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进行人才需求对接和项目洽谈。市委统战部、外侨办、中小企业局、科协从不同层面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团结凝聚各类人才。市编办、统计局结合自身职能,做好编制保障、人才统计等相关工作,为全市人才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认清差距、明确方向。

20xx年我市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服务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才的期望渴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20xx年抓人才工作的体会,我把主要问题点一点,供大家参考。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对人才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有的成员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人才工作不重视、不关心,束之高阁,放在一边,不放在心上,不抓在手上,把人才工作当做无关紧要的事,更有甚者把人才工作当作是多余的事、麻烦的事,是给别人干的事。比如在人才工程申报中,有的部门认为是给企业干的事,工作中敷衍了事,被动应付,成效很不理想。有的不想作为、不愿作为,“懒政思想”很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几年下来,所负责的人才工作仍在原地打转。

二是高端人才紧缺,对产业支撑引领不够。主要体现在高层次领军人才缺口比较大、引进比较难,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匮乏,人才对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发展水平是高度匹配的,这里我们可以把淄博与潍坊作一个比较:近10年两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是,20xx年,淄博、潍坊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1230亿元、1246亿元,两者基本相当;到20xx年,两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029亿元、4786亿元,10年间潍坊比我们高出了750多个亿。通过gdp对比,再来看看两市人才方面的差距:截至20xx年底,我市外省创业“千人计划”专家10人,潍坊47人;我市“泰山学者”18人,潍坊79人;我市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14.3万人,潍坊21.97万人。无论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还是企业技能人才,与潍坊相比,我们都全面落后了。再比如,20xx年人才工程申报我们自己与自己比突破很大,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威海市地域面积、经济规模在全省都不算靠前,但省级人才工程入选数量连续两年全省第一,20xx年威海市有28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是我市入选人数的近两倍。蓝色产业计划是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项人才工程,20xx年全省入选15人,威海入选6人,占全省的近一半;20xx年全省入选9人,威海入选3人,占全省的1/3。就我市而言,有些领域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比如,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全省入选15人,海外留学人员科技创业类全省入选34人,泰山学者(医疗机构领域)全省入选20人,我市入选人数均为零,这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是人才队伍分布不均,结构不够合理。我市人才总量为80余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2万人,占到一半多,大多数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比较匮乏。比如,20xx年以来,我市市级层面共全职引进博士117人,绝大多数都到了教育、卫生等市属事业单位,到企业工作的只有4人。

四是人才队伍底数不清,掌握不够精准。目前人才队伍许多基础数据还不能准确地统计,更谈不上精准地分析研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领域,人才队伍到底是什么状况,目前都很难准确掌握。比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目前基本现状如何、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虽然前段时间我们搞了人才资源统计调查,但是距离人才队伍的精准分析,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们很多基础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五是人才工作市场化水平不高,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从成员单位层面讲,在市场化方面研究还不够,政府购买人才服务手段不多,与国家级和区域性人才市场以及一线发达城市的人力资源公司、猎头公司的联系合作不够紧密。从企业层面讲,各类企业用人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企业引才的主动性不够,还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成员单位与企业对接不够,没有形成互动。

六是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大,人才政策的竞争性和针对性还不够强。一些长期困扰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如编制管理、职称评定、股权期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我市的人才政策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支持力度、资源整合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方面,德州市市级设立了1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对人才团队最高资助达到5000万元,人才工作在科学发展千分制考核中占100分,成为第一指标,人才政策创新的力度非常大。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产生以上问题,有历史的、客观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因素。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这个层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我们常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但从去年工作调度的情况来看,有的单位没有把人才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干,工作不主动、担当意识不强、承担任务避重就轻;有的即便是看到了问题,找到了症结,也是该抓不抓,该管不管;有的不敢啃“硬骨头”,工作打不开局面就抱怨领导不重视、资金不充足,没有真正地从主观上找原因。二是工作谋划、推进不到位。人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抓、抓长期。有的对本系统、本领域人才工作谋划研究不够,对政策缺乏了解,有些上级已部署的工作,落实起来慢慢腾腾,导致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有的不注重改进方式方法,习惯于行政推动,工作中显得抓手不足、办法不多。比如,在党外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金融人才、文化艺术人才等方面,我们目前探索还不够,市级层面没有指导性文件,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三是沟通协调不及时、整体合力不够。人才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但是工作中还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情况,沟通协调不及时,没有形成合力。比如,按照规定,各成员单位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事项要主动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出台重要人才政策、组织重大人才活动,存在事先不报告、不沟通的现象。四是总结宣传力度小、影响力不够。一方面对重要人才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企业的知晓率不够高;另一方面,各主管部门对各自领域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不够,企业典型、优秀人才典型树得比较少,典型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希望各成员单位能够对号入座,主动认领。对于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深刻把握中央、省委的新部署,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党的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中,对人才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发出了“我们党和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的强烈呼声,提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特别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从省委的部署要求看,实现高点定位、走在前列的目标,首先是人才工作要走在前列。近年来,省委提出了人才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路,实施了“泰山”、“齐鲁”两大系列人才工程。从今年开始,省里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考核权重,人才发展指数要成为第一指标。作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可以说,做好人才工作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把人才工作抓到手上、放在心上,自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推进人才工作。

第二,深刻把握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新态势,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人才是竞争之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富价值、最具潜力、最可持续的战略资源。当前,国内外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从国际看,以最典型的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制度、政策,吸引、培育了全世界数量最多、最优秀的人才,美国人口占世界的1/22,却拥有全球1/4的高新技术人才,美国培养了4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并雇佣了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近年来,美国又出台了《美国竞争法》、《移民改革法案》,日本也连续召开“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推进会议”,韩国启动了“世界级研究机构”计划,欧盟出台“蓝卡计划”,英国推出杰出人才签证,以色列启动“创造未来工程”,等等,世界各国纷纷对引进人才提出了更为开放优惠的政策。从国内看,各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吸引延揽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上海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布人才新政20条,推出了一系列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福建出台《加强引才工作行动计划(20xx—20xx年)》,对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博士生,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可直接聘任高级职称,编制、专业技术职数单列,集聚人才的政策措施非常灵活。省内兄弟地市都有各自的重点人才工程,如济南的“5150”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岛的“青岛英才211计划”,烟台的“双百计划”,潍坊的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等。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实施,人才需求将急剧扩张,地区间的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清醒地看到我们差距,必须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超前谋划、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先机。

第三,深刻把握淄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实现转型升级,关键靠创新,根本在人才。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叠加,在推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从20xx年起就提出了人才强市战略,王浩书记到淄博工作后,多次对人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人才工作对推动淄博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级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人才优先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全市“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周连华市长在近期的市人代会、经济工作会、招商引资会等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强化企业家培训等工作,提出很多具体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加主动、更加直接地为产业转型服务、为各类人才服务,让人才工作多出生产力。

四、聚焦转型精准发力,扎实做好今年人才工作。

关于今年的工作任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已作了全面部署,下一步,市人才办还要印发《工作要点》。这里,我重点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加注重精准引才聚才。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我们不能一说到招才引智,就一哄而上,搞大呼隆,要提高引才工作的精准化,精准研究、精准施策,力求做到目标需求精准、引才方式精准、政策支持精准。今年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精准地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按照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部署,今年要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大走访,由组织、经信、科技、人社、商务等部门,会同区县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走访一遍,把底数摸清,特别是要和企业老总去谈,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看到底需要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政策、需要什么服务,加强分析研判,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才聚才。人社部门要发挥好人才工作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规律的研究,探索制定鼓励社会机构引进高端人才的办法,切实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人社部门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吸引国家级和区域性人才市场、一线发达城市的人力资源公司、猎头公司来淄博设立分支机构。这方面外地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青岛高新区有一家叫金前程的高端人力资源公司,近年来为当地企业引进了上千名高层次人才;烟台市有许多上市公司把企业招工、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等多项业务交给人力资源公司,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年内,由市人社局牵头,要召开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参加的人才需求洽谈会,借助专业团队帮助企业引进专业人才。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市里每年将至少组织一次赴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发改、经信、科技、商务、外侨办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进一步加强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引进工作。

第二,更加注重人才工程引领。目前,中央、省、市各级都有人才工程,这是推进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从市级层面讲,一是要抓好重点人才工程申报。这是人才工作服务工业强市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有段。去年我们为企业争取到省级财政无偿扶持资金1.02亿元,这相当于13个亿的gdp创造的财政收入。其中,临淄区的长治泵业入选了蓝色产业计划,目前省财政已明确扶持资金2200万元,占该公司去年利润的41%,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下一步,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发改、经信、科技、人社、服务业办等部门,要用足用活用好上级各项人才政策,认真总结去年申报工作的经验,学习借鉴外市的做法,抓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急需紧缺人才项目”等申报工作。各单位要加强与省对口部门的衔接,提前搞好调查摸底,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和人选。要加强政策解读,适时搞好申报培训和答辩辅导,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要抓好扶持资金的落实,对入选企业和人才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真正让人才名利双收,让企业和企业家尝到抓人才工作的甜头。二是要深入推进淄博英才计划。瞄准我市主导产业和未来重点发展产业,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对人才类型、结构和数量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淄博英才计划,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好格局。在产业人才工程方面,省内青岛、德州、济宁等市有许多好做法,组织、人社、经信、科技等部门,可以一起去学习学习。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工程。按照领导小组要求,这里点几项重点工作:市委宣传部要制定文化人才工程的意见,为建设文化名城提供人才保障;市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首席技师的申报评审工作,深化技能竞赛、名师带高徒活动;市农业局、民政局要做好第四批淄博乡村之星评选、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申报工作。四是要注重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去年10月份,我到市内5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几个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有些问题省里已有明文要求,但到了我们市里,几年下来都没有得到落实,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看看是不符合淄博的实际,还是部门拖着不办?对这些问题,必须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前段时间,市人才办对有关高校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在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方面,市科技局行动迅速,已拿出了加强校城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下一步,市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要针对高校提出的其他问题,重点在专业兼职教师选聘、改进高校教师招聘办法、加强高校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抓紧拿出具体措施。针对群众反映的我市医疗卫生高端人才缺乏、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市卫计委要研究解决办法,对接泰山学者工程,制定加强我市医疗卫生系统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第三,更加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是人才开发的主体。聚焦企业转型推进人才工作,首先要抓住企业家这个“关键少数”,主动帮助企业拓展视野、搭建平台,激活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要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多下功夫。一是市经信委要牵头制定《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研究提出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二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从今年开始,市里要统筹市级企业家培训工作,整合经信、各行业协会等培训资源,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市经信委要牵头制定我市企业家十年培训计划纲要,用好500万元的企业家培训基金,分行业、分层次开展长期系统的培训,培养一支精通现代经营管理、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要继续开展“双50强”企业负责人境外高端培训,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对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职能,靠上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有时候我们帮助企业引进一个创新团队、管理团队,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和提升,是难以用资金来衡量的。比如,东岳集团从20xx年开始,对标学习台塑集团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台塑集团优秀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企业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该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出现连续增长的好势头。要建立常态化的引才机制,市人社局要以“双50强”企业为重点,搞好人才需求调查,每年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更加精准地帮助企业引进人才。

第四,更加注重平台载体建设。人才能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时往往看的不仅是待遇报酬,更注重的是有没有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方面,我们的基础比较好,要继续巩固和保持好优势。一是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市发改、经信、科技、人社等部门,要扎实做好各类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申报建设工作,推动各类研发平台晋档升级。市里决定,今年由市科技局牵头,启动实施“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建设,对建站企业给予相应补助,吸引更多的“千人计划”专家来我市创新创业。要发挥各类创新平台引才聚才的作用,加强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努力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更便利的条件。二是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要牢固树立柔性引才的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促进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这方面,我市企业有很好的例子,东岳集团与上海交大张永明教授、金城医药与济南大学郑庚修教授,他们之间都有十几年的长期合作,都是柔性引进一名优秀人才,带出了一个团队,带动了一个产业。要继续组织好新材料技术论坛,开展“千人计划”专家淄博行活动,提前摸清需求,搞好项目对接,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加强科技副职的管理服务。及时做好第二批科技副区县长的选派工作,加强管理服务,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帮助企业培养、引进人才。

第五,更加注重人才联系服务。与前些年依靠优惠政策、扶持资金吸引高层次人才相比,现在要想引进急需紧缺的领军型人才,不仅要拼政策、拼条件,更要拼环境、拼服务。下一步,一是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人才服务不仅仅是部门的事,要更多地依靠中介机构,推进市场化运作。要依托科技局、金融办、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分类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积极做好专业咨询、企业上市、人才评估等工作,推动人才、科技、金融有效结合,将服务由低端向高端、由生活向生产转变。二是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这是党管人才的制度性安排,近期市里将发文公布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名单,各成员单位也要结合各自业务实际,每位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名专家人才,通过召开座谈会、定期走访等形式,强化联系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抓好人才工作宣传。要加大各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好我们的扶持政策、激励措施,调动企业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各成员单位要注重总结推广各自领域的优秀人才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抓好全市人才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平台非常重要。领导小组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组织部门如何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成员单位如何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这是形成合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抓责任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这一点责无旁贷。在市委组织部,我经常讲,人才工作与干部工作同等重要,干部调好了可以出活力,人才工作抓好了可以出生产力。人才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各个部门负责各自不同领域的人才,这也相当于在替市委、市政府管不同领域的“干部”,必须抓好、抓实、抓出活力。抓责任落实,我作为领导小组组长,首先要履职尽责,今后每年至少要开三个会,一是年初任务部署会,二是年中工作调度会,三是年底述职评议会。在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提交领导小组研究,需要我帮助协调,都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解决。大家作为领导小组成员,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本系统、本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突出位置,常出题目,多作研究,形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动人才发展的鲜明导向。需要指出的是,人才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事情,一些重大事项、关键问题,只靠分管同志和科室同志是不够的,“一把手”还得亲自出面,做到重大思路亲自研究,重点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要加大对下指导力度,充分调动系统内部和基层单位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二,抓考核督查。党管人才,要求组织部门要在市委领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职责,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市人才办要根据省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改进对成员单位的人才工作考核,分解好任务,落实好责任,发挥好每个成员单位的作用。今年年底市里将组织成员单位进行述职,看看工作抓得是不是到位,任务落实得到底怎么样,评议结果纳入工作考核。要积极推进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通报、督办、约谈制度,实行每季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年底述职考核,推动人才工作任务具体化、责任明晰化、管理规范化。

第三,抓统筹协调。人才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管人才不是组织部一家管人才,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也不是包揽代替,而是为了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20xx年,泰山系列人才工程我市入选2人,20xx年市委组织部加大了统筹力度,协调各部门靠上做工作,入选人数达到20人,这说明强化工作统筹还是有效果的。对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都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重要部署,从各自的角度发力,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工作中,一方面要履行好职责,更加积极主动地抓好各自领域和系统的人才工作,一方面要搞好协调配合,特别是对一些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具体措施,排出时间进度,保证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参与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作为,积极配合,确保目标任务保质按时完成。

第四,抓工作保障。重点是解决好“有人干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目前各成员单位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很多单位工作力量已捉襟见肘。我们不是说一有任务就非要增人增机构,但事业没人干是绝对做不成的。希望大家从全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工作任务比较重的发改、经信、科技、人社等部门,要与省里搞好衔接,明确牵头科室,充实工作力量。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要舍得花钱。财政部门要统筹好各类人才投入经费,探索政府基金支持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措施,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希望大家在时间上一定要打紧,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市人才办要切实发挥作用,做好沟通协调的有关工作,对各单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靠上、做好协调、搞好服务,为大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四

同志们:

今天召开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等工作。

20xx年,各县、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现代林业,扎实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全州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实现全州粮食产量18万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基地10万亩,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产量达到160万吨,肉奶总产量分别增长4%、2%,农村减贫1.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增长15.8%,增速列全省第二,农村改革、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对去年全州“三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的,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分不开,更凝聚着全州各县“三农”战线和涉农部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谨代表州委、州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近几年来,中央、省、州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对农村牧区建设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投入非常大,可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期限。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州委、州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三农”工作,各级政府每年对“三农”工作的投入都是几十亿的资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去谋划农村工作,脚踏实地去推进产业发展,真心诚意地去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说它是期限,是因为农牧民的发展愿望十分迫切,农牧民持续增长越来越难,发展机遇稍纵既失,到时,我们的农村工作就会后继乏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在座的农村工作者对历史就没有一个交待。参加今天会议的单位,绝大多数是涉农部门,或多或少掌握着一些涉农资金、项目和资源。我们必须让这些资源为农村发展、农牧民增收服好务,在配置资源时既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益,更做到公平、公道、有效果。要把农牧民是否增收、农村牧区面貌是否改变、农牧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把为民写在群众路线的材料上,还要把务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把农牧民实实在在受益,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xx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提质扩面、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确保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5%以上,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是农牧业工作的重心,农牧区建设不抓产业,其他工作都是空谈。

一要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州生态农业产业已初露端倪、初具规模。特别是20xx年,在全州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州委、州政府仍然挤出1亿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力度非常大。州委、州政府的初衷是计划用这部分资金起示范和撬动作用,希望让这些资金“发酵”,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各县看到州委、州政府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强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更加重视本县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去年,全州各县共配套投入资金2.28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32亿元,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用于了主导产业发展和生产设施配套建设,大多数县做得比较好。我们在实地实地调研中发现,也有一些县未按要求使用资金,甚至把产业发展资金挪作他用,使产业发展迟迟未见起色。今年,州委、州政府将继续投入1亿元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这些资金实实在在用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上。

二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全州的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没有出炉,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进程,尽快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全州的产业规划应是一个全局的、中长远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规划,这样才能对全州各县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才能真正具备现实意义。希望各县也结合本县实际,充分考虑本地优势,尽快研究制定本县产业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切忌拍脑门决策、拍胸口办事,要让规划与老百姓见面,与农牧民沟通,要搞好调查研究,让规划切合当地实际,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如果只是所谓的专家、所谓的权威部门作了一个生不了根、落不了地的规划,还不如不作,因为庄稼永远是长在田里的、牛羊永远是放在草坡上的,闭门造车形成的规划一定会不切实际。

三要依靠农业科技发展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发展当中,一定要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我们确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定位,阿坝州的农业产业发展到现在,必须要向农业科技要空间,必须要向农业科技寻找出路和突破口,因为我们土地有限,基本耕地只有人均一亩左右,光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很快就会山穷水尽,在这个时候,要切实加快农、林、牧现有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才能真正把农业科技的作用和贡献尽快体现出来。

四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抓产业和农业工作,特别要注意连续性、可持续性和产业的发展后劲,要确保在今年增长的基础上还有小增长或微增长,这是最低要求,不能只顾当前,交差了事。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急功近利;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打干吃尽,做形象工作、搞面子活路,只搞景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碳。

二、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

“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牧民增收。目前,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未实施完成前,可以说我州的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狭窄,增收空间越来越狭小,增收来源越来越难,增收后劲越来越乏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县、各部门认真研究助农增收措施,努力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去支撑农牧民纯收入可持续增收。

一要落实农牧民增收工作责任制。农牧民增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给县委书记、县长的责任工程,是服务全州70多万农牧民的最终体现。希望各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州级涉农部门对农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渠道做到胸中有数,经常开展收入形势和收入结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去研究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20xx年以来,省上启动了农牧民增收末位述职,截止去年,我州未上榜,这是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希望在“”收官之年和“十三五”开局之年都不上这个“光荣榜”。

二要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服务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增收格局。按照“西部增量、东部提质”和“稳粮增油、兴蔬优果、强药助旅、增草调畜”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狠抓农村经济结构、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调整。要在积极引导群众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山野菜、野生菌、中药材等的采集和开发利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三是要积极盘活闲置资源。今年省上要求完成75%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此项工作完成后,要积极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使其产生租金、红利等收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统筹兼顾,务实抓好新农村建设。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必须充分尊重老百姓的主体地位和主观意愿,决不能搞劳民伤财、大抱大揽的形象工程。

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定。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成片推倒,整村推进不是整村推倒,建设一个新农村,既要有新建的,也要有改造保护的。要立足实际,整体把握“建、改、保”三种形式,尊重意愿,统筹城乡、产村相融,不能顾此失彼。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

二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要坚持把民居新建、改造和保护性修缮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改造和保护。旧房改造不能简单穿靴戴帽,不能一味涂脂抹粉,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造完善,在功能提升上下功夫。要突出乡村特色,突出田园风光、庭院生活和农(牧)家情趣;要注重对藏羌民居的保护,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唤起人们对前庭后院、瓜果飘香、柳扬蛙鸣、炊烟缭绕的乡愁记忆。

三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认真落实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切实抓好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三好两富”目标。在保质保量完成汶川、金川和理县3个第二轮新农村示范县建设目标任务的同时,积极谋划和争取第三轮新农村示范县。

四、积极进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繁琐,仅凭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需要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希望各部门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抓紧时间贯彻落实,认真对照农业农村的年度目标,一项一项细化分解,一件一件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分解细、责任落实明,避免目标不明、责任不清、部门推诿,年底突击、算总账的情况。即将召开的州委农村工作会议,要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作全面、详尽的安排部署。会议召开前,各部门不能等、不能拖,务必紧盯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春耕生产、抗灾保畜、农资供应等各项工作,使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良好的开端。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五

这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人才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人才工作任务。刚才,袁建芬同志代表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了去年人才工作情况,对今年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大家对《徐州市20xx年人才工作要点》、《徐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徐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会后,市人才办要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有关文件进行修改,尽快下发实施。

过去的一年,我市人才工作有成绩有效果、有创新有亮点,实现了新的发展,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人才工作政策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徐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配套政策文件,市委会研究决定每年投入20xx万元设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加大了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二是人才发挥作用的载体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建立10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争创1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建3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和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织承办了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省“333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徐州)基地人才科技对接、中国博士后和留学人员徐州科技项目对接等多项活动,“一村一品”引智活动成效明显,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载体不断拓展。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有1人作为省第三届创新创业人才奖人选,1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16人被列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有22人被确定为省“333工程”第二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32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千名招商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四是县域人才工作指导得到新的加强。以人才工作考核和创建人才工作先进地区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县(市)区的具体指导。沛县、新沂市被批准为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各部门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20xx年是全面完成“”规划、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胜利的关键一年。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人才开发机制不活、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对人才强市战略的研究和宏观指导,做好跟踪服务,健全工作机制,在新的一年里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有一个新的进步,上一个更大的台阶。下面,我对做好今年的人才工作,再着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实践证明,人才聚集度越高的地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就越强。今年的人才工作,我们要把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重点,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表彰奖励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典型,申报一批国家、省“千人计划”人才,培养提升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把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新的层次。

第一,切实做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工作。20xx年京沪高铁的开通,将使徐州融入北京、上海两小时经济圈,资金流、项目流特别是人才流将加速向徐州汇集,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要强化一个理念。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在所为”的引才理念,积极鼓励更多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以讲学、短期聘用、咨询服务、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形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创新创业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灵活多变地引进人才,使各类人才汇聚徐州,为我所用。要突出一个主体。引进一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以带来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可以使一个企业得到大的发展。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强化企业在引进人才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引进项目、资金、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人才,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企业招才引智的积极性。要建立一条“绿色通道”。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引才办法,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对我市急需的特殊人才,采取特殊政策,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

第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要认真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以“51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境内外各种培训机构的优势,选拔并资助一批培育对象到科技研发基地、生产制造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进行实地培训。要继续加强“333工程”培养对象、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在省内有重要影响、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型企业家。要扎实做好本地人才的培养工作。徐州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丰富,本地人才众多,我们要盯住一批有科研实力、有成长空间的本地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对徐州有感情、对情况更熟悉的特点,更加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激情和活力,使其尽快成长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形成徐州的本地人才优势。要搞好人才培养的服务工作。加强对培育对象的跟踪管理和服务支持,加大人才与项目的对接力度,争取协调省、市科技计划经费,对我市重点培养的各类人才形成有力支持。

第三,统筹抓好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招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发展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要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选聘机制,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努力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水平;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深入实施市“332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训乡村企业管理人才、农业创业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创业者,着力培养一大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在招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围绕全市招商引资大局,深化实施市千名招商人才培养工程,对全市招商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专题培训,努力提高招商人才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实施“万名新技师培养计划”和“技能振兴计划”,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社会发展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适应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建设的需要,推进社会矛盾调处等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创设平台载体,搭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有一个好的平台载体,才能更好地聚集人才,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才会有一个好的舞台和空间。刚刚讨论的20xx年人才工作要点,提出的创建平台载体,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这项工作我们整体上推进比较顺利,已经建立了10个市级创新创业基地,发挥了良好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功能。今年的工作要点提出要新增加10个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筹建5至10家院士工作站,新增加3至5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市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大学生见习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基地等。应该讲,今年的工作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各有关部门单位,包括企业、高校尤其是在座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把确定的目标完成好、实现好。二是要不断完善全市人才工作信息化平台。掌握人才资源要从掌握人才信息开始。推动人才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我们做好整个人才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推进。要建立涵盖徐州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徐州市各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建立健全徐州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吸引一批重点高校毕业生以及我市急需的紧缺人才来徐创新创业。要建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综合平台,更加有效地掌握各类人才的结构、分布、素质能力等情况,实行信息动态管理,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全面、翔实、准确的科学依据。三是要大力推动产学研人才合作。科技人才的技术成果只有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人才的价值。要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注重培养和鼓励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复合型科技人才,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地、校企科技人才对接活动,在科研人才和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鼓励科研人才走进企业找课题、找项目,让人才的技术成果在经济建设一线上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和放大省“333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徐州)基地的辐射效应,开展好“百名专家企业行、百家企业院校行、百家院校徐州行”活动,引导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徐州寻求合作机会,大力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来徐建立教学科研分支机构,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来徐州转化。

三、切实履行职责,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做好全市人才工作负有重要职责,大家一定要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第一,要落实领导责任。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实行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和机关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体系和工作运作机制。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组织开展徐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才强市战略研究,加强对各地和有关行业部门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导和协调,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调、覆盖各领域的人才规划体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合和协助工作。

第二,要创新体制机制。一是要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创新。建立对人才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真正把对单位、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解决科研中论资排辈的问题,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二是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着力解决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人才流动困难和无序流动等问题,加强人才中介和人才猎头机构建设,打破原有体制壁垒,突破体制性、政策性障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三是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创新创业的分配、奖励和福利制度,使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和待遇。

第三,要营造良好环境。真正的优秀人才,看重的不仅仅是优厚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投入力度、金融鼓励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创新创业人才能够在徐州安心工作,把心思更多地用在专业研究和创新发展上。要积极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系制度和部门服务人才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大力宣传各类人才中的先进典型,使他们感到事业上有成就,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在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做好人才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创新型经济发展,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徐州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六

今天,召开这次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落实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以及落实措施。借此机会,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判断和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以来,我市围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实施了一大批“三农”工程和项目,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应当说,这一时期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多年期盼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稳定发展,这为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对比较困难的经济形势,推进整个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几年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没有这几年农业的连年丰产增收,没有这几年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和一系列统筹城乡项目的实施,农业农村没有今天这样的稳定,农民的情绪没有今天这样的平稳。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农村比较稳定,所以说全市上下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应对各种市场压力。

总结起来,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领导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从领导分工、机构建设、干部配备、政策和资金支持上,都给予了强化和倾斜。同时,按照四个层级统筹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建立形成了较完备的领导和工作格局。应该说,城乡统筹这一块从组织领导力量上、从政策上是一步一步强化的。

二是坚持务实创新,“三农”工作富有活力。前几年,坚持“一个主体、两轮驱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配套开展“联片创建”、“联手共建”活动、现代农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整个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村村庄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今年夏粮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今年上半年在这种形势下,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8.2%,这是来之不易的。这个基本面,是“三农”工作“稳”的重要基础。因为这个“稳”,我们也在“稳”上努力求“进”,“进”也有几个标志性成果: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超过10万亩,认证品牌238个,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向科技创新、生态有机方向转化;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0多个;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麦、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1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60公里骨干河道景观治理、多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造林面积超过10万亩,这都是在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下,实现的突破。这就是所谓的“进”。

在看到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发展阶段。现在仔细分析,信息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太突出了,信息化把市场结成一体,把距离大大缩短,实际上把城乡连接在一块,把三个产业连接在一块,实际上就是“四化融合”向前推进的一个阶段,必然带来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农业农村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环境仍然严峻。大的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除,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乏力、下行态势未变,由此带来国内经济环境偏紧,外需萎缩、内需不振、投资增长乏力,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稳增长、保发展”压力加大;经济社会转型处在关键期,既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还要面对和解决各类利益冲突、矛盾问题,“促和谐、保稳定”压力加大。

二是农业形势复杂。现在,农业现代化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还明显滞后,传统农业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首先,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特别是对于淄博市来说,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用水紧缺、面源污染十分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对淄博市来说将是一个不断趋紧的态势。其次,是生产经营成本趋高。能源价格的高企,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人口占到10%,社会人工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的集中集聚,使得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增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时期。第三,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经过长时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出现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民就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越来越突出,现代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很突出。第四,各种自然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前段台风“达唯”对我市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自然风险加大。现在看各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跌是很剧烈的,这些问题容易使各种风险重合叠加,使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非常突出。

三是目标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四化融合”,这个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市搞“两区三村”改造,已经整村改造了270个村,实事求是讲,全市实施整村改造,一年连改造完成50个村也做不到。解决中国农村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百姓的要求看很迫切,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量是相当突出的,这个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具体到我市,当前农业农村已进入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总抓手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一开始单纯追求“增长”,主要解决“有”的问题;到后来追求“发展”,主要解决“好”的问题。现在,我们追求生态文明、内涵发展,追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主要解决“优”的问题。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矛盾,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四是条件逐步优化的趋势。中央和省市委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连续9年以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大家看到,“四化融合”、工业反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管是投入上、还是工作措施上,各级都是加强的态势,这为我们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代农业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也创造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总的看,农村农村工作的四个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首先要稳住农业、稳住农村。越是经济环境趋紧,越是工作形势复杂、压力增大,越要坚定不移的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无论形势怎样变化,人都需要吃粮食,种地这块无论如何不能动摇,一动摇就马上面临吃饭问题。当前美国的旱情一定会带来农产品剧烈的变化。十三亿人吃粮食的问题必须要靠自己解决。现在要认识到不管“三农”工作在gdp中占的比例多么低,都是战略性的、基础的、必保的。只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产品供给有了充分保障,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得到激活,才能为扩大需求、调整结构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才有底气去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讲的第一部分,分析农业这些情况和当前的形势,希望农村领导小组的同志们能有个科学的研判和正确的把握。我们从事这项工作面临的是什么形势,好的方面在哪里,差的方面在哪里,矛盾在哪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应该清楚。

二、强力推进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大任务。

今明两年的重点,就是突出城乡统筹,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集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五化”建设。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牵头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促项目落地,尽快抓出实物工作量,实现“农村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目标。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我们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搞现代农业建设,要明确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一是思路理念。用科学、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念来指导,就是要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抓农村建设。坚持统筹抓好中心镇和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心镇和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注意保持和体现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农村经济发展要走生态高效的路子,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乡风文明建设要着重提升农民素质,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五化”建设。从最基础的工作、从力所能及的事情抓起,穷村“穷”干,富村“富”干,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不能实现整村改造的村庄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三是环境整治。从环境最脏、最乱、最差的镇村入手,治脏治乱治污,持续抓好垃圾清理、“六乱”治理、河道清淤、路域绿化和村庄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村容保洁长效机制。

第二,典型培育问题。今年,省里已经确定了要抓一批示范样板的小城镇、我市是7个。同时也确立了一部分中心镇、中心村,要集中精力抓出典型来。各区县要以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每年要抓2-3个示范镇,每个镇每年要抓5-7个示范村,用5年左右的时间整体提升一遍。前段,全市选择24个镇办68个村居,建立了工作联系点,各区县也抓了一批重点镇、重点村,要积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

第三,分类指导问题。主要是“四种类型”:一是近郊镇城市化发展类型。加快合村并居或旧村改造步伐,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新社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变市民。如傅家镇、马尚镇、果里镇等。二是工业化带动发展类型。强化规划导控,合理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行政服务区等功能分区,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也就是工业园区和城镇一体化,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新的化工区和各区县的开发区可以和镇一体化,镇就是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就是镇,合理规划出哪里是工业园区,哪里是住宅区,实现了镇和园的一体。三是山区生态建设类型。引导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建设绿色、生态型山区新农村。如池上镇、东里镇等。四是农区现代农业建设类型。具有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的,要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如南部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北部平原精准农业建设、高青县黑牛产业化发展等。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像太河水库流域,要发展生态农业,打游击农业品牌。

第四,实践路径问题。重点推广“六条路径”:一是突出生态农业发展,走强农富农的路子;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走生态环境美化家园的路子;三是突出村庄建设改造,走村容村貌换新颜的路子;四是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古村落保护、生态休闲观光,走乡村旅游兴村富民的路子;五是突出镇办和园区一体化建设,走工业强镇强村富民的路子;六是突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三、全面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我们统筹城乡,除了加快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建设以外,突出抓“中心镇、中心村”这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中心镇、中心村处在“四个层级”的关键节点上,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要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深化优化整体规划,科学谋划和构建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格局,以完善的规划引领各项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把产业和城镇融为一体,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如昆仑、金山、凤凰、马桥、东里这几个镇都具备这样的条件。要坚持项目推进,把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具化为工作项目,靠项目建设实现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新突破;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区分情况、分类推进,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南部生态涵养和有机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北部高产高效农业区“三大板块”,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植淄博现代农业新亮点。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粮食、棉花、蔬菜、畜牧等产业振兴计划,推动百万亩粮棉、百万亩林果、百万亩蔬菜和高青生态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加工、销售、技术推广服务龙头集群发展态势。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力量要主要靠镇办,农业科技人员要搞全科,到村、到户、到地,推行责任农技员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三是农村民生保障。农村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集中表现。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旧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就医条件和文化休闲环境,认真抓好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要着眼于淄博实际,一方面加快城乡就业统筹,另一方面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家庭加工业,促进在乡农民兼业就业、充分就业。围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各类财产性权利。围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强农富农政策,确保给予农民的实惠一分不少,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化收入新格局。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省里正在研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要求和举措。结合淄博实际认真落实省市委要求,坚持积极稳妥、系统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股权化、证?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持续向前推进。

四、切实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农工办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职能,积极衔接争取,强化督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口其他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主动衔接沟通,加强指导服务。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坚持抓好各项农业政策落实,抓好各项农业项目的落实,以政策和项目的落实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进城乡统筹,要探索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坚持把上级强农惠农扶农政策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县要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落实支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目前各类政策叠加的机遇,找准适合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三农”项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一篇大文章,既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要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农业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要吃透民情,做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积极研究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开展工作,善于用政策凝聚人心、用法律教育引导农民。要始终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抓落实。今年市委、市政府分解落实了81项农业农村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瞄准一流水平抓好落实,整体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单项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七

11月15日,中国残联召开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国残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乃坤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特点,在总结“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未来五年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将王乃坤同志的讲话印发各地,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切实加强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研究讨论全国残联系统的“六五”普法工作,我们召开了这次会议。下面,就残联系统今后五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制度。制定的法律只有让大家充分知晓,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繁重,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均提出了明确要求。20上半年,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和“六五”普法规划制定情况汇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对“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做出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对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等提出了要求。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召开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王新宪书记在维权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普法宣传是亟待加强的一项工作,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对普法宣传工作的领导,尽快对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加强。为理顺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和工作机制,落实新宪书记的批示,对中国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和需要,根据职责分工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普法工作。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联系统普法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工作的各项任务。通过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使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学会运用宪法原则和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在全国残联系统内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系统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

残联系统普法工作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把学习宣传与残疾人事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残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法,要通过积极宣传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改善残疾人依法维权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学习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精神卫生法、社会救助法等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促进改善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三、在总结“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未来五年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五”普法期间,各级残联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工作任务。其中特别抓住了《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契机,把《残疾人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的修改作为一次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过程。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开展普法工作,有声势,有影响。各地方根据当地情况,利用多种途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摸索总结出了很多普法工作好的经验做法,确保普法工作取得了实效。残联系统涌现出了一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这次会上提交给大家的残联系统“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写的很好,很全面、很实,总结了“五五”普法工作成绩和经验,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对“五五”普法期间同志们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六五”普法工作要在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按照残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中国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要积极发挥作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各地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实效。各相关部门和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和协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残联普法工作要求在全国的落实还要靠各地方残联,要加强对地方残联的指导,重视普法工作经验交流,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营造学法用法氛围。

要针对宣传教育的对象扎实有效地做好普法宣传教育。一要加强对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宣传。因为残疾人工作保障和服务的对象是残疾人,要让他们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才能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犯,残联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维权。二要重视各级残联领导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法制学习和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建立了法制讲座制度,请著名法学专家讲授基本法律制度、法律知识和某些专业法律,各级残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加强法制学习内容,做残疾人工作首先要自己明白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各项法律规定。三要重视对社会进行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只有让全社会都了解残疾人有哪些权利,残疾人才能得到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四要创新对相关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的宣传。只有执法机关清楚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定,才能依法办事,最终落实相关规定。

在宣传教育的形式上,要把利用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和日常工作中随时宣传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有声势、有规模的大型活动,也要注重润物细无声、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渗透式宣传教育。

在宣传工作的方法上,要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好网络、移动通讯等新媒介的作用。

今后五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和进步,依法治国进程将不断加快,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残联系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残联发言稿范文】。

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第28个国际盲人节,我们高兴地参加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揭牌仪式,收获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成果。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向盲人兄弟姐妹及其家人表示亲切的节日问候!对中国盲文图书馆成为“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部委领导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重视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法规政策。盲人文化事业作为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盲人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及特别扶持,体现了伟大祖国对广大盲人的深情厚爱。李长春、刘云山、邓朴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两次到中国盲文出版社和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视察工作,对加快推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李长春同志明确指出“盲人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繁荣发展盲人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邓朴方同志也对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细致而具体的指示要求。此次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启动阳光志愿助残基地得到了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中华志愿者协会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凝聚了大家的共同爱心,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开展阳光志愿助残行动的具体体现。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理念,这也是中国仁人志士一贯秉承的思想脉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志愿服务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以及正在举行的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全面彰显了志愿者服务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它包括了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我国有1233万盲人,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盲人有同样的权利、尊严和价值,有同样的智慧、创造和激情。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弘扬志愿助残理念、彰显志愿助残风尚的具体行动。为了进一步落实盲人文化志愿助残的社会责任,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以保障盲人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增强志愿服务责任感。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的攻坚时期。努力促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盲人基本文化权益,让盲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事关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大局,事关惠及盲人民生社会大局,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

作为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要紧扣文化助盲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盲人为重点,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充分认识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盲人文化服务能力,完善盲人文化服务体系,将这一惠及最困难群体的民生大事抓实抓好。

二是以满足盲人实际特殊需求为切入点,积极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要坚持以盲人为本,以服务至上,以盲人文化服务为主线,把完善和提高盲人文化服务工作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盲人实际特殊需求出发,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展盲人迫切需要的、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急需的志愿活动项目。要把盲文图书馆作为人道主义思想宣传基地、大中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中国盲文图书馆作为全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辐射作用,以贴心、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切实帮助盲人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自身文化修养,切实改善盲人出行、信息无障碍、社会服务等内外环境。

三是以努力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着力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志愿者普遍年富力强,有丰富的学识,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有抓住机遇、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和激情活力,后发优势明显。刚才志愿者代表的宣誓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助残志愿者不仅仅有中小学生、青少年,还包括广大妇女、老年人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昭示着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前景广阔、态势喜人。

要针对盲人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特点,进一步加强盲人文化服务志愿者培训,让志愿者更多了解盲人的特点和盲人文化服务的特殊性,以“人道为基、志愿为本、服务为先”理念为服务宗旨,通过健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盲人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同时,要让志愿者在参与盲人文化服务过程中,也能得到自我提升,发现其服务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与应有的回报。此外,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助推作用,抓住当前大力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方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弘扬志愿助残理念,大力宣传志愿助残感人事迹,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盲人文化公共服务,使志愿服务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深入学校、深入社区、深入人心。

四是以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为着眼点,构建科学长效发展机制。

要积极做好志愿者工作、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等基础建设工作,具体规划完善好由几部委共同制定的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并落到实处,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突出把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让志愿者乐于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能力的提高和个体发展的机会,让社会上更多的有志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稳定而长效的志愿服务发展机制。

我们将注重发挥中国残联的组织协调作用,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协会、北京市残联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协作,密切配合,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在加快发展盲人文化事业的新形势、新任务下,保障广大盲人共享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和创造,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照亮广大盲人朋友的心灵,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份内责任。期望大家都来关注盲人文化事业,关心盲人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到盲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以盲文图书馆为平台,努力使盲人朋友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并获得实实在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盲人朋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生力量而创造有力条件!今天,大家都是志愿者,我们将在志愿服务大旗下,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志愿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各部委、各部门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福大家顺意安康!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再创新局面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国残联高度重视,朴方同志发来贺信对专门协会工作寄予深情厚望并作出重要指示,朴方同志特别嘱托:“各专门协会要认真研究社会组织的运作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更开放、更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勇敢地担当起本类残疾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和权利维护者的角色,自觉地和全体残疾人一起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海迪同志也特别强调:“各级残联和各级专门协会要珍惜专门协会社团法人登记来之不易的机会,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保持残疾人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赢得广大残疾人和亲友们的支持,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形象。”新宪同志在讲话中回顾并总结了专门协会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经验,深刻阐述了专门协会社会团体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和增强代表职能,有利于进一步体现协会主体地位和残疾人‘主人翁’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协会优势和增强协会活力”,对下一阶段残联和专门协会共同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小泉同志也提出:“各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应给予专门协会资金支持。希望各专门协会提出符合本类别残疾人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的实施项目,要具备操作性,符合基金会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会上,中国残联通报表扬了241个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代表也介绍了工作经验和感人事迹,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一)会议履行了四个协会社团登记法定程序,标志着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社团登记工作即将顺利完成。

各专门协会委员作为全国本类别残疾人的代表,选举产生了本协会的负责人,通过了新修订的《协会章程》。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各协会委员会连夜召开会议,各位代表就协会工作和其他相关业务工作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完善协会工作机制,加大残联支持力度,保证人员、经费、场地落实,盲人、聋人理事的配备,残疾人参政议政,章程修订以及涉及当前基层残疾人普遍面临的困难等愿望和诉求。会后我们将归纳整理,专题上报主席团、党组、理事会研究,有效地吸纳和落实。

(二)会议对于做好今后专门协会工作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提高了认识。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朴方同志的贺信和新宪同志的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系统了解了各专门协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成效和经验,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交流协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提高了对专门协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协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三)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专门协会的工作目标。

以来每个五年计划或纲要实施之初,中国残联都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专门协会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工作,已经形成制度。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残联四个专门协会社团登记第一年,会议恰逢其时,为专门协会工作提出了战略规划、做出了重要部署。各专门协会委员会会议研究了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协会工作开创新局面明确了任务目标。

(四)会议对残疾人事业大局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

程凯副理事长向各位代表详实解读了“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人文理念、重要举措和宏伟目标。通报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及自上而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特惠政策、项目投入、设施建设以及采取的配套实施举措等。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措施,信息量很大,说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困难、愿望太多太多。正因如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扶持,需要中国残联在国家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广大残疾人已经并将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实效内涵,感受到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辛勤努力,更加体验到专门协会和广大残疾人不仅仅是事业的受益者,也是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对于我们今后把握工作格局、肩负历史使命、兢兢业业地投入残疾人事业都大有裨益。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再创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谈三点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

朴方同志的贺信和新宪同志的讲话立意深刻、高瞻远瞩,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人道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阐述了活跃专门协会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局,明确了专门协会工作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推动今后协会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献和基本指导方针。朴方同志殷切希望各专门协会真正成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权益维护者”,新宪同志提出专门协会要“五个增强”、各级残联保证“五个有”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协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行动举措。各地要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工作,及时向党组、理事会全面汇报,提高对协会工作的认识,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制定支持协会工作的发展思路,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明年3月底前将本省具体贯彻落实的情况报告报送到中国残联组联部。各省专门协会主席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基层广大残疾人传达领导讲话精神和此次会议成果,向本类别残疾人宣讲中国残联推动协会工作的战略部署,使贯彻会议精神成为一次既部署工作又联系残疾人的过程,进一步团结凝聚本类别残疾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借鉴成功经验,不惧挑战,克服不利因素,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消极观念,切实做好本省协会工作。

(二)抓住机遇、把握契机,推动协会工作向纵深开展。

正如朴方同志在贺信中指出:“进行社团登记,对协会来说,是新的起点。对残联来说,是新的课题。登记只是形式,如何体现内容、形成力量则需要更多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在协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一点新宪同志在昨天的讲话中分析得十分深刻。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协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狠抓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会议所提出的各项任务,不负广大残疾人和亲友们的期望与重托。

各级专门协会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抓住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把握社团登记的有利契机,保证协会稳定健康科学发展,保持创新生机活力,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能。要抓住“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开展社会化科技助残、举办多样性品牌活动”三条主线,着力“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三项基本建设,努力将协会建设成为“学习文化型、服务能力型、创新活力型”“三型”协会,实现新宪同志提出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组织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增强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影响力,增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夯实组织基础,规范运行模式。进一步加强协会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县级以上组建率在“十二五”末达到100%。按照中国残联要求的规范化建设、组建率等任务目标,下大气力突破,全面完成。不要仅仅追求形式和数量,而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实效。

——强化基层协会,实化基层工作。对省、市、县(区)级专门协会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延伸工作触角,调动基层积极性,活跃基层协会工作。明年在部分县(区)级专门协会探索实施负责人差额选举试点工作,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有效发挥各协会内设委员会作用,做优做实。加强调研,积极反映残疾人特殊需求,兼顾特性建言献策,统筹安排同步推进。

——推进文化建设,保持创先争优。各级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学习文化型”协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各级专门协会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融入大局,发挥优势,参与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文化活动,打造品牌、拓展项目,扩大影响、满足需求,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使协会成为残疾人的文化精神家园。要配合残联业务部门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以此推动协会活动场所的落实。从开始,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将进入巩固规范阶段。协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坚持政治方向、融入服务大局,确保创新活力、增强先进素质呈现了特色成效。前一段时间中组部、国家机关党工委来中国残联座谈听取了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关注。希望各省残联高度重视,组联部门认真组织各专门协会积极参与,把协会创先争优的规范化标准、工作内容纳入到地方专门协会工作的年度考核中,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总结好经验,巩固好创先争优工作成果,每年以不同的形式,对地方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协会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培育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各级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服务能力型”协会。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协会负责人和协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残疾人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要发现培养输送残疾人后备人才,使之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要联合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纳入到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体系当中,形成协会独有特色、符合实际、特性突出的协会工作理论,指导具体工作。要与有关部门配合,满足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提供类别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牢记使命、不负重望,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增强协会活力,创新工作机制。各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型”协会,加强与本类别残疾人的血肉联系,抓住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历史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进同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借助专项工作基地、家长资源、志愿者力量等,继续打造各协会创造的品牌,比如无障碍与辅具、信息交流无障碍、你行我行大家同行、中途之家、特奥活动推广、心智障碍人士家庭财产信托保险、精障孤独症人士康复等,突出个性与特点,形成优势与特色,提升品质和影响。积极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等残联中心业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参与涉及残疾人法规政策的制定。五个专门协会要相互团结、互联互助,充分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共享并整合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所用。协会现在具备两大方面的优势,既有残联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作为坚强的后盾,又具有登记后的社团法人地位,充分依法按章履职,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专门协会要在实践运行中探索出工作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一是在朴方同志贺信和新宪同志讲话中已经深刻诠释了,二是由各专门协会以及广大残疾人朋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并加以自我发展完善。要增强社会化管理意识,与时俱进发挥社会化工作优势,整合调动社会资源,激发内在活力动力。要加强并完善制度建设,坚持协会工作每年向主席团报告工作制度,坚持理事会与专门协会年度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协会社团登记之后,要依章管理、依法募捐,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管好用好资金。时刻警钟长鸣,公开透明,绝不能出任何问题。这次会后要针对社会团体法人登记后的协会委员会工作规则以及工作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还要开展残疾人工作的评估与监督,探索建立评议监督机制。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运作实施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

(三)完善机制、团结协作,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合力。

海迪同志在省级残联专门协会主席培训班上指出,“专门协会工作是残联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残联的业务与专门协会工作是互相促进的,同样属于残疾人事业这个有机整体,是互相配合、互相推动的关系。各级残联要克服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将专门协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专门协会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协会主席和委员的作用。”昨天会上新宪同志深情地说:“各级残联要怀真心实情、出真招实招,把真挚感情融为对协会工作的诚心支持,把对残疾人及亲友的敬重化为对协会工作的重视,切实促进协会工作健康发展”。对任何工作而言,一个合理的机制非常重要,可以发挥长久的作用。坚持“残联领导、部门协同、协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协会自身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以社会化工作方式,密切联系本类残疾人及社会组织,宣传感召动员社会,广泛扩大社会影响,多方努力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合力。

切实提高对专门协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在重大工作部署中发挥协会应有作用,前期征求意见、中期共同参与、后期评估反馈,保障协会及残疾人知情权、话语权与参与权,让残疾人及亲友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加强残疾人工作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残疾人,让残联工作更有实效,更加贴近残疾人,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增强协会和残联的代表职能,防止残联组织脱离残疾人,防止残联组织滋生官僚主义,防止残联组织失去活力与生命力,最终让残疾人认同、让残疾人信任、让残疾人拥护。

我强调一下,要切实关心和支持从事组联工作和协会工作同志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继续加大盲、聋专职理事及智、精亲友专(兼)职理事的配备和培育工作,没有完成任务的省份要按新宪同志的要求,在两年内抓紧配齐配全;要形成长效稳定的人才机制,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残疾人干部、协会骨干及优秀残疾青年在专门协会工作及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残疾人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和自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论学养,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充分参与社会,超越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要按照新宪同志的要求,各级残联对支持专门协会工作做到“五个有”:“有坚强的领导、有明确的工作要求,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有预算经费、有活动场地”。现在大部分省级残联都成立了协会工作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场地与人员有了基本的保障,至于经费问题还希望各地残联再努一把力加以解决。由于专门协会与残联的特殊关系、渊源关系、天然关系,虽然协会进行了社团登记,但是为了协会全面科学发展,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维权”三项职能,实现“三个活跃”,发挥主体协会和残联支柱的独特优势作用,残联应义不容辞地提供必要的活动资金,给予长效性支持。明年组联部门要实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协会需要组联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已经分解,指标已经量化,纳入到了“强基育人”工程的任务目标之中,每年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估督导,以切实抓好落实。

在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协会既是参与者也是助推者,也要切实增强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的责任感、使命感。中国残联始终重视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服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级残联要支持专门协会发挥联系本类别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天然优势,既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管理,推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也要发挥专门协会在联系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增进与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同志们,这次会议就要圆满结束了,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今后五年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时期,“十二五”发展纲要确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残疾人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为此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这既有赖于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全体残疾人的积极参与,各专门协会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全国残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全面总结近年来残联信息化建设经验,深入分析残联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下面,我就加强全国残联信息化建设,提升各级残联的行政信息能力讲几点意见:

一、顺应发展,提高认识,深入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新阶段,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残联要主动顺应信息化浪潮,充分解放思想,把推进信息化与履行残联职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与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业务监管效能结合起来,与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结合起来,与拓展职能空间、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一)信息化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息技术发展为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将推进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把“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工作模式、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残疾人事业要主动顺应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将信息化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残疾人事业整体业务格局中的整合作用,为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的科学化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构建残疾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为党委、政府,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工作信息是残联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各级残联的基本职能之一。在部署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将“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确定为调查口号。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之初,朴方主席经常说,“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知道和了解,是残疾人工作赢得支持、纳入大局的前提和基础。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残疾人工作走向精细化的背景下,要通过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构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协调人社、民政、教育、卫生、扶贫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残疾人工作。要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科学、精细、有效的信息化业务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开展绩效监督和评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残联主动推行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既开辟了新的为残疾人服务的途径,也便于广大残疾人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深入推进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为残疾人办事的效率,有利于保障残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强化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四)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

残疾人工作走向个性化,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趋势。面对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快速增长的需求,依靠传统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服务能力的放大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增强我们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个性化的残疾人需求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充分的反映。要贴近业务工作发展和残疾人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构建综合业务平台和残疾人基础信息需求平台,强化功能,突出实用,使残疾人需求更快得到反映,使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业务工作与残疾人需求的对接,切实提高残联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残联系统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政策和工作规范方面,将残疾人信息化、统计、信息无障碍等工作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7号)文件和国家相关规划,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和各项重点领域,先后制定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组织建设方面,已经在全国残联系统建立了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和专业工作队伍。在业务应用方面,已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以上残联建立起四级网络化业务应用和统计台账。在核心数据建设方面,截止到年9月,已采集了2074万持证残疾人的基础信息和2028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信息。在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方面,33个省级残联已建立了门户网站。在信息共享方面,残联系统内部及相关政府部门已建立了工作机制。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为各级残联推行电子政务管理,提高为残疾人的办事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体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形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信息、统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向辛勤工作在信息化和统计战线的全体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信息时代的要求、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要,残联系统信息化工作还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一是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普遍缺乏顶层管理、顶层设计、顶层协调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执行力度。一些部门和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存在边缘化倾向;二是工作机制不顺,统筹协调不畅,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突出,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三是机构队伍不健全,缺人少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残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改善和提高。各级残联要进一步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推动信息化工作适应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八

人才是竞争之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富价值、最具潜力、最可持续的战略资源。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不可替代资源,实现“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工作目标关键在人才。全县上下要切实将人才工作第一资源理念深深扎根于心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工作者和人才工作的杠杆效应,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要深刻把握人才强县的战略内涵。

当前,正值我县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尤其重要。人才强县不只是一个。

口号。

它既包括要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优良、政策优惠的“强县”目标也包括必须把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作为“强县”手段。依靠人才兴县走人才强县之路大力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人才强县战略的核心要义。

(一)要坚定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迈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更多的人才强县、人才强市、人才强省作为支撑。在座各位都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我县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人才工作的具体谋划者和实施者,建设人才强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要拓宽人才强县的战略路径。人才工作与区域发展是枝和叶的关系,枝繁才能叶茂,人才工作做得好才能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建设全省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三峡移民后续规划、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多重战略机遇。抢抓重大机遇,需要人才支撑;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人才引领;建设“两园三区”,打造“四大百亿产业”,更需要各类优秀人才的加盟。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找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切合点,通过项目化和工程化的手段,引进、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积极破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三)要肩负人才强县的战略担当。人才强县既是目标,也是途径,更体现了执政有为的责任担当,各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必须肩负起人才工作的责任。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极少数单位人才工作意识不够浓,人才工作责任不够强,对人才工作缺乏系统谋划等问题。作为人才工作部门的领导,要以人才强县的使命感不断鼓舞自己,以竞进赶超的紧迫感不断鞭策自己,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蓬勃局面。

二、要深远谋划人才强县的秭归方略。

社会要发展,人才是保证;工作要推进,思想要先行。谋划人才强县的秭归方略,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一)人才谋划要守土有责。要始终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工作格局。这一格局的核心内涵就是守土有责。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好全县人才工作的总体谋划和部署。各个成员单位要结合赋予的工作职能,积极思考,抓好专业人才、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县委的各项人才工作部署。各乡镇要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职责,做好对乡土人才的发掘、培养、扶持,重点抓好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和人才环境营造等各项工作,为人才强县贡献力量。

(二)人才谋划要积极有为。当前,我县人才工作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本位感不够强,主动性不太足,满足于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有的甚至对交代的工作也仅仅是被动应付,草草了事。对待工作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对待自己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这是典型的为官不为,是缺乏担当、缺乏责任的表现。人才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全县人才工作者要增强主动性,积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前沿,找准区域发展、行业进步与人才工作的切合点,采取个性化、工程化、项目化的手段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人才谋划要勇于创新。人才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按部就班出不了成绩。要注意运用发展思维和创新思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工作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要注重打造人才工作品牌,追求人才工作品牌效应,提升人才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政策创新。目前我县陆续出台了《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和文化旅游人才、建筑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但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要加强人才政策的整合、宣传和运用力度,为人才强县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三、要深入落实人才强县的战略部署。

下一阶段,全县人才工作者要围绕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潜心研究、狠抓落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无私无畏的实干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县建设。

(一)要让人才环境最舒心。要进一步加强人才服务管理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投资3500多万元建成人才公寓2栋288套,投资120多万元配备生活设施,为人才引进、拴心留人创造了良好的安居环境。下如此大的决心,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建成堪称全市一流的人才公寓,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要严格按照《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做好人才公寓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人才公寓规范运行,切实发挥人才公寓的凝心、暖心、安心作用。要进一步健全人才荣誉制度,梳理全县人才荣誉体系,形成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人才标准和待遇标准。要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敬才、重才、爱才氛围,引导全县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向人才看齐,激发他们昂扬向上的激情、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做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二)要让人才平台最广泛。近年来,省委实施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工程,市委也加大了对县市区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基层人才平台建设和项目创新打了气、鼓了劲。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对上级人才工作精神、人才工作政策和项目进行了汇编,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扎实开展人才工作项目、平台和政策创新,借力打力破解自身发展难题,破解发展瓶颈。20xx年,我县屈姑公司和帝元食品公司成功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匡通公司和戈碧迦光电科技公司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县委组织部“农民专家支撑计划”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重点支持项目。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业要向他们看齐,认真组织实施本行业、本地方、本企业的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和研发平台,让人才工作在屈乡大地遍地开花、百花争艳。

(三)要让人才队伍最健全。产业发展到哪里,事业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努力做到人才队伍建设全覆盖。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切实解决部分行业存在的青黄不接、新老不继等问题,防止人才断层、断代。要提升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上的话语权,切实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训、培养和使用上的主体作用,努力做到谁用人、谁负责,确保人岗相适。要创新人才评价工作,在人才引进、评价上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地方,逐步采用市场和社会检验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要加大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力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柔性聘用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以此解决研发力量不足、专业力量空白等问题,努力加强可用人才队伍建设。

(四)要让人才作用发挥最充分。要努力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发挥各类专家在相关行业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促进民主决策、科学执政。要善于发挥优秀人才的领军作用,广泛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人才工作站,建立技能传承帮带体系,引领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人才成果评比和激励工作,以成果评比激励带动人才创新创业。要强化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工作,各乡镇、各行业、各单位要加大与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力度,通过乡情吸引、友情联系、亲情感召等方式,充分发挥在外优秀人才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外宣传和项目争取等方面的作用,为秭归经济社会发展再辟新渠道、再添新举措、再作新贡献。

同志们,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各地各部门要把“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作为硬任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精心谋划、扎实工作,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人才强县建设添砖加瓦,为秭归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争当排头兵、建成桥头堡,建设全省山区生态经济强县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来回顾总结20xx年人才工作,明确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并对下阶段人才工作进行分解和部署:

一、增强信心,充分认识20xx年人才工作喜人成绩。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人才工作的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集聚亭湖,为全区转型升级和新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机制日益健全,人才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定期召开会议会办研究人才工作。各大块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人才工作目标责任状,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把人才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体系,单设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奖。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建立人才投入刚性机制,划拔9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资助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50万元,扶持高端人才创业项目4000多万元。完善人才信息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组建16支招才引智小分队,建立12个人才工作办事处,新建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聘请一批知名企业家、重点人才担任“招才引智大使”,每人给予20万元工作经费。积极对接青年海归协会等知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海外招才引智成果丰硕。

二是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实施“精英领航工程”,围绕新特产业,重点集聚外籍院士、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海外专家等高端科技型人才,以高端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以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为契机,深入开展“招才引智突击月”、“招才引智名校行”、“精英人才亭湖行”等系列活动,举办亭湖(上海)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组团参加精英人才峰会、海外人才创业周,区领导带头外出招才引智。全年共引进院士4名,其中外籍院士1名,“千人计划”专家5名,海外专家6名,双创领军人才26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7个,成功引进科技镇长团1个。《新华日报》头版重点推荐报道了我区集聚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做法。

三是载体建设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拓展。“绿巢”、科学家工作室、复旦创新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平台的集聚孵化功能进一步增强,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入园孵化,南大研究院、上岛工作室等近20所高校和研发机构入驻。环保产业会展中心、光电展示中心、现代物流信息中心、环保科技展览馆、环保质量检测中心等各类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完善。与清华、复旦等“985”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了一批研发机构,与中科院、环科院构建战略合作联盟,与中国航天研究院、美国通用北美生产基地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南大研究院筹建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逐步从科技服务型向科技实业型发展。聘请14名校企合作联络员,并与上海张江科技园等寻求园区合作共建,服务园区发展。

四是工作特色鲜明,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位专家学者和客商应邀参会,集中签约了一批高端人才和合作项目。赴日本东京举办20xx中国亭湖(东京)环保专场推介会。全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共获省“双创计划”项目8个、“博士计划”项目8个、“六大人才高峰”项目4个、市第四批领军人才项目13个,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千人计划”专家李溪获市领军人才1000万元资助,并作为人才创业代表,在沿海人才峰会主题论坛上演讲。江苏科行集团董事长刘怀平获全省十大创新创业人才奖。组织推荐32名高层次人才参加盐城首届创业大赛,17位来自海外,2个人才项目正式落户,荣获大赛组织奖。市委组织部对我区人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五是服务水平提升,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人才及人才引进培养、绩效考核、奖惩激励、“人才绿卡”、高层次人才服务联席会议、高层次创业人才帮办等制度。区主要领导与高层次人才结对挂钩,定期组织会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难点问题。为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备专门工作班子,提供“保姆”服务。推动建成一批人才公寓免费提供给来亭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居住。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招才引智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规模骨干企业数量较少,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有差距;二是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数量较少,导致人才承载能力较不足;三是公共创新创业平台仍有不足,尚未建成省、市级留学生创业园,没有形成海外人才来亭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体系;四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顶尖人才偏少,等等,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重进一步完善。

二、着眼大局,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

亭湖作为盐城的主城区、大市区“东向出海”的主阵地、引领全市转型升级的新高地,承担着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大量重点工作。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立足新的起点,对全区新一轮发展作出部署,明确提出“率先突破城乡一体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才工作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要一着不让抓当前,凝心聚力谋长远,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聚焦深化改革,服务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以高层次人才来引领,靠高科技智力来支撑。亭湖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投入。推动亭湖新一轮改革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作用,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服务改革,依靠深化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坚持党管人才,发挥制度优势。党管人才是党管干部的拓展和延伸,是抓好人才工作的制度优势。要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好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功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形成工作合力。要集中智慧和力量抓战略、议大事、谋全局,更加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关键问题。要积极推进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创新,完善人才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增强人才工作效益。

——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整体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竞相发展,各类要素充分集聚。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既要紧扣不足,坚持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促进整体提升。要坚定不移聚人才、育英才、建平台、搭舞台,统筹人才、科技、资本、产业四种资源,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不断扩张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提升人才质量,激活人才能量,使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推动区域人才竞争力进位争先、跨越赶超。

——突出品牌打造,构筑竞争优势。人才品牌是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引进人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精心打造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这个品牌。经过不懈的努力,博览会已经成为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展示最新科技产品的重要平台,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创新树品牌、以品牌聚人才”的理念,坚持一年突出一个主题,不断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博览会品牌,面向全球充分展示亭湖的求才诚意、引才政策、用才平台、聚才环境,努力形成引进人才的“井喷效应”。

三、围绕中心,谋划做好20xx年重点人才工作。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市里对各县(市、区)人才工作首次实行分类考核,将亭湖与东台、大丰等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划在一类考核区域,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特别是全市招才引智“百日会战”开始后,周边县(市、区)招才引智势头强劲,我区的人才工作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锁定重点目标,确保完成今年的人才工作任务。各大块党政“一把手”要走上招才引智第一线,亲自洽谈引进高层次人才。关于今年的工作重点,会上已经下发了《20xx年全区人才工作要点》,在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是落实责任,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考核机制,扩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拓展到三个经济区,通过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督查通报以及年底考核等方式,强化党政领导重抓人才优先发展的责任,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推进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发展目标、人才项目全覆盖。加大人才投入,继续推进区、镇(街道、经济区)两级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直接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投入比例不少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50%,促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到实处。

二是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整体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中心,重点实施“高端人才汇聚工程”、“产业人才集结工程”、“企管人才提升工程”和“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四大人才工程。推进新特产业人才“十百千”计划,即招引和培养十名创业领军人才、百名产业急需人才、千名产业专业技能人才。以招才引智“百日会战”活动为契机,积极组团外出招才引智,确保全年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名。拓宽海外招才引智渠道,新建2-3个海外人才联络站,聘请一批海外招才大使,组织海外人才联谊会,构建海外人才网络,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深化“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在知名高校举办科技企业家培训班,加强企业家队伍梯次建设,加强对“创二代”企业家的培养和锻炼,全年培训科技企业家100人次以上。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新建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

三是强化平台支撑,助推人才创新创业。构建政产学研平台,巩固与清华、复旦等“985”高校以及中科院、环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共建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搭建产研合作直通车。推进载体建设,重点打造复旦创新创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园等特色产业孵化器,推动建设环科院创新基地、规划高科技孵化区。构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配套跟投等举措,引导人才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整合社会资本参与人才初创企业的股权投资,建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四是优化人才环境,提升区域引才魅力。构建人才工作多元参与机制,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设立实体化服务平台,构建全程服务网络,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软环境”。探索人才工作社会化服务模式,招引国内外知名猎头、风投、创投、新特产业人才培养、人才测评等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推进人才供给、人才项目资本对接、产业孵化、技术转移、市场开发等一体化服务,提高人才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市人才办部署,在重点园区组建“八个一”人才载体平台,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同志们,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率先突破城乡一体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2

页,当前第。

1

1

2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十九

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和有关农村、农业经济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农村、农业经济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今天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着力重点,结合我省农村工作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会议审议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审定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方案和20xx年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省委农工委要抓紧对文件作修改完善,尽快报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会审定。要按照方案,抓紧筹备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要根据有关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增收情况,再次进行核实,在全省通报表扬。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xx年三农工作成效。

20xx年,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实现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从预计看,第一产业产值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

一是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对农村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确权颁证为基础,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放活经营权为重点,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培育新型主体为关键,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已经见到明显成效。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先后召开川西南山区、川东北片区和乌蒙山片区助农增收现场会,加强对藏区和彝区农牧民增收工作的指导,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每季度召开农民增收分析例会,加大了对助农增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三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千亿示范工程、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百亿千亿优势特色产业。预计经济作物产值达到1738.9亿元,增长5.3%,其中蔬菜、水果、茶叶产值分别增长3.6%、18.2%、15.0%,分别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元、32元和19元;肉类总产量增长3.2%,畜牧业助农增收46元;林业产值增长8.4%,助农增收120元;渔业产值增长7.5%,助农增收34元。

四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回稳向好,川茶和白酒产业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融资平台,大力开拓省外农产品销售市场,举办(20xx)四川农博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62.5亿元,增长8.1%;销售产值5210.3亿元,增长7.8%。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预计乡村旅游收入4692.5亿元,增长27.3%,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5%。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60万人,劳务收入3215亿元,增长12%。

五是新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行民居新建、改造提升和保护修缮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推广“小组生”规划建设理念,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0xx个,是全年目标任务的202.1%。建成新村聚居点7269个,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45.4%,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30742个。

六是减贫任务圆满完成。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大力实施扶贫项目,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帮扶工程有序开展。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29万人,完成年度减贫目标的108%。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达到月人均103元,完成民生工程任务的108%。

七是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大力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涉农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进度督查,省委确定的1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按进度推进。

二、扎实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xx年,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的具体政策。

二要全面促进转型发展。我省区域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构建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着力打造优质水稻、马铃薯、专用玉米、套作大豆、酿酒高粱等粮食作物生产基地。要引导特色农业集群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打造“川字号”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要抓好农业开放合作和投资促进,办好(20xx)四川农博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要加大助农增收力度,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好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通过深化改革,内涵挖掘,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要全面推进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实施扶贫解困行动,坚持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先难后易,雪中送炭,抓好连片特困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乡村旅游业扩面提升,大力拓展民宿经济和休闲养生等新型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实施旧村改造行动,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房改造新建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修复为重点,推动旧村落改造提升全覆盖;实施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庄,打造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实施文化传承行动,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甄别鉴定,保护好本乡本土民俗文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村落。

四要全面推动增收减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大力推动转移就业,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支持以农兴业,拓展农业功能,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和新模式。创新扶贫机制,深化“六大机制”改革,完善重点县退出机制和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因户因人制定差异化帮扶措施,统筹推进片区内外扶贫,持续推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抓好片区外扶贫开发,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中央在川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建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打造扶贫公益活动品牌,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五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改革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精神,立足四川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要健全完善涉农法规,推动涉农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上位法相衔接。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三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六要全面抓好当前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给,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促抓好农民工工资兑付,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今天,召开这次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落实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以及落实措施。借此机会,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判断和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以来,我市围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实施了一大批“三农”工程和项目,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应当说,这一时期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多年期盼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稳定发展,这为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对比较困难的经济形势,推进整个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几年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没有这几年农业的连年丰产增收,没有这几年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和一系列统筹城乡项目的实施,农业农村没有今天这样的稳定,农民的情绪没有今天这样的平稳。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农村比较稳定,所以说全市上下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应对各种市场压力。

总结起来,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领导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从领导分工、机构建设、干部配备、政策和资金支持上,都给予了强化和倾斜。同时,按照四个层级统筹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建立形成了较完备的领导和工作格局。应该说,城乡统筹这一块从组织领导力量上、从政策上是一步一步强化的。

二是坚持务实创新,“三农”工作富有活力。前几年,坚持“一个主体、两轮驱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配套开展“联片创建”、“联手共建”活动、现代农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整个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村村庄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今年夏粮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今年上半年在这种形势下,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8.2%,这是来之不易的。这个基本面,是“三农”工作“稳”的重要基础。因为这个“稳”,我们也在“稳”上努力求“进”,“进”也有几个标志性成果: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超过10万亩,认证品牌238个,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向科技创新、生态有机方向转化;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0多个;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麦、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1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60公里骨干河道景观治理、多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造林面积超过10万亩,这都是在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下,实现的突破。这就是所谓的“进”。

在看到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发展阶段。现在仔细分析,信息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太突出了,信息化把市场结成一体,把距离大大缩短,实际上把城乡连接在一块,把三个产业连接在一块,实际上就是“四化融合”向前推进的一个阶段,必然带来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农业农村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环境仍然严峻。大的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除,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乏力、下行态势未变,由此带来国内经济环境偏紧,外需萎缩、内需不振、投资增长乏力,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稳增长、保发展”压力加大;经济社会转型处在关键期,既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还要面对和解决各类利益冲突、矛盾问题,“促和谐、保稳定”压力加大。

二是农业形势复杂。现在,农业现代化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还明显滞后,传统农业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首先,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特别是对于淄博市来说,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用水紧缺、面源污染十分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对淄博市来说将是一个不断趋紧的态势。其次,是生产经营成本趋高。能源价格的高企,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人口占到10%,社会人工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的集中集聚,使得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增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时期。第三,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经过长时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出现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民就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越来越突出,现代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很突出。第四,各种自然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前段台风“达唯”对我市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自然风险加大。现在看各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跌是很剧烈的,这些问题容易使各种风险重合叠加,使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非常突出。

三是目标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四化融合”,这个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市搞“两区三村”改造,已经整村改造了270个村,实事求是讲,全市实施整村改造,一年连改造完成50个村也做不到。解决中国农村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百姓的要求看很迫切,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量是相当突出的,这个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具体到我市,当前农业农村已进入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总抓手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一开始单纯追求“增长”,主要解决“有”的问题;到后来追求“发展”,主要解决“好”的问题。现在,我们追求生态文明、内涵发展,追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主要解决“优”的问题。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矛盾,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四是条件逐步优化的趋势。中央和省市委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连续9年以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大家看到,“四化融合”、工业反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管是投入上、还是工作措施上,各级都是加强的态势,这为我们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代农业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也创造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总的看,农村农村工作的四个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首先要稳住农业、稳住农村。越是经济环境趋紧,越是工作形势复杂、压力增大,越要坚定不移的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无论形势怎样变化,人都需要吃粮食,种地这块无论如何不能动摇,一动摇就马上面临吃饭问题。当前美国的旱情一定会带来农产品剧烈的变化。十三亿人吃粮食的问题必须要靠自己解决。现在要认识到不管“三农”工作在gdp中占的比例多么低,都是战略性的、基础的、必保的。只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产品供给有了充分保障,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得到激活,才能为扩大需求、调整结构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才有底气去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讲的第一部分,分析农业这些情况和当前的形势,希望农村领导小组的同志们能有个科学的研判和正确的把握。我们从事这项工作面临的是什么形势,好的方面在哪里,差的方面在哪里,矛盾在哪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应该清楚。

二、强力推进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大任务。

今明两年的重点,就是突出城乡统筹,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集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五化”建设。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牵头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促项目落地,尽快抓出实物工作量,实现“农村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目标。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我们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搞现代农业建设,要明确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一是思路理念。用科学、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念来指导,就是要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抓农村建设。坚持统筹抓好中心镇和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心镇和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注意保持和体现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农村经济发展要走生态高效的路子,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乡风文明建设要着重提升农民素质,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五化”建设。从最基础的工作、从力所能及的事情抓起,穷村“穷”干,富村“富”干,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不能实现整村改造的村庄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三是环境整治。从环境最脏、最乱、最差的镇村入手,治脏治乱治污,持续抓好垃圾清理、“六乱”治理、河道清淤、路域绿化和村庄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村容保洁长效机制。

第二,典型培育问题。今年,省里已经确定了要抓一批示范样板的小城镇、我市是7个。同时也确立了一部分中心镇、中心村,要集中精力抓出典型来。各区县要以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每年要抓2-3个示范镇,每个镇每年要抓5-7个示范村,用5年左右的时间整体提升一遍。前段,全市选择24个镇办68个村居,建立了工作联系点,各区县也抓了一批重点镇、重点村,要积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

第三,分类指导问题。主要是“四种类型”:一是近郊镇城市化发展类型。加快合村并居或旧村改造步伐,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新社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变市民。如傅家镇、马尚镇、果里镇等。二是工业化带动发展类型。强化规划导控,合理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行政服务区等功能分区,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也就是工业园区和城镇一体化,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新的化工区和各区县的开发区可以和镇一体化,镇就是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就是镇,合理规划出哪里是工业园区,哪里是住宅区,实现了镇和园的一体。三是山区生态建设类型。引导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建设绿色、生态型山区新农村。如池上镇、东里镇等。四是农区现代农业建设类型。具有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的,要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如南部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北部平原精准农业建设、高青县黑牛产业化发展等。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像太河水库流域,要发展生态农业,打游击农业品牌。

第四,实践路径问题。重点推广“六条路径”:一是突出生态农业发展,走强农富农的路子;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走生态环境美化家园的路子;三是突出村庄建设改造,走村容村貌换新颜的路子;四是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古村落保护、生态休闲观光,走乡村旅游兴村富民的路子;五是突出镇办和园区一体化建设,走工业强镇强村富民的路子;六是突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三、全面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我们统筹城乡,除了加快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建设以外,突出抓“中心镇、中心村”这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中心镇、中心村处在“四个层级”的关键节点上,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要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深化优化整体规划,科学谋划和构建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格局,以完善的规划引领各项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把产业和城镇融为一体,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如昆仑、金山、凤凰、马桥、东里这几个镇都具备这样的条件。要坚持项目推进,把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具化为工作项目,靠项目建设实现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新突破;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区分情况、分类推进,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南部生态涵养和有机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北部高产高效农业区“三大板块”,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植淄博现代农业新亮点。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粮食、棉花、蔬菜、畜牧等产业振兴计划,推动百万亩粮棉、百万亩林果、百万亩蔬菜和高青生态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加工、销售、技术推广服务龙头集群发展态势。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力量要主要靠镇办,农业科技人员要搞全科,到村、到户、到地,推行责任农技员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三是农村民生保障。农村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集中表现。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旧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就医条件和文化休闲环境,认真抓好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要着眼于淄博实际,一方面加快城乡就业统筹,另一方面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家庭加工业,促进在乡农民兼业就业、充分就业。围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各类财产性权利。围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强农富农政策,确保给予农民的实惠一分不少,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化收入新格局。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省里正在研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要求和举措。结合淄博实际认真落实省市委要求,坚持积极稳妥、系统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股权化、证?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持续向前推进。

四、切实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农工办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职能,积极衔接争取,强化督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口其他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主动衔接沟通,加强指导服务。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坚持抓好各项农业政策落实,抓好各项农业项目的落实,以政策和项目的落实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进城乡统筹,要探索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坚持把上级强农惠农扶农政策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县要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落实支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目前各类政策叠加的机遇,找准适合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三农”项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一篇大文章,既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要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农业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要吃透民情,做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积极研究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开展工作,善于用政策凝聚人心、用法律教育引导农民。要始终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抓落实。今年市委、市政府分解落实了81项农业农村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瞄准一流水平抓好落实,整体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单项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

同志们:

今天召开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等工作。

20xx年,各县、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现代林业,扎实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全州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实现全州粮食产量18万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基地10万亩,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产量达到160万吨,肉奶总产量分别增长4%、2%,农村减贫1.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增长15.8%,增速列全省第二,农村改革、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对去年全州“三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的,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分不开,更凝聚着全州各县“三农”战线和涉农部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谨代表州委、州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近几年来,中央、省、州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对农村牧区建设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投入非常大,可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期限。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州委、州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三农”工作,各级政府每年对“三农”工作的投入都是几十亿的资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去谋划农村工作,脚踏实地去推进产业发展,真心诚意地去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说它是期限,是因为农牧民的发展愿望十分迫切,农牧民持续增长越来越难,发展机遇稍纵既失,到时,我们的农村工作就会后继乏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在座的农村工作者对历史就没有一个交待。参加今天会议的单位,绝大多数是涉农部门,或多或少掌握着一些涉农资金、项目和资源。我们必须让这些资源为农村发展、农牧民增收服好务,在配置资源时既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益,更做到公平、公道、有效果。要把农牧民是否增收、农村牧区面貌是否改变、农牧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把为民写在群众路线的材料上,还要把务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把农牧民实实在在受益,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xx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提质扩面、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确保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5%以上,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是农牧业工作的重心,农牧区建设不抓产业,其他工作都是空谈。

一要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州生态农业产业已初露端倪、初具规模。特别是20xx年,在全州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州委、州政府仍然挤出1亿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力度非常大。州委、州政府的初衷是计划用这部分资金起示范和撬动作用,希望让这些资金“发酵”,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各县看到州委、州政府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强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更加重视本县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去年,全州各县共配套投入资金2.28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32亿元,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用于了主导产业发展和生产设施配套建设,大多数县做得比较好。我们在实地实地调研中发现,也有一些县未按要求使用资金,甚至把产业发展资金挪作他用,使产业发展迟迟未见起色。今年,州委、州政府将继续投入1亿元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这些资金实实在在用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上。

二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全州的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没有出炉,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进程,尽快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全州的产业规划应是一个全局的、中长远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规划,这样才能对全州各县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才能真正具备现实意义。希望各县也结合本县实际,充分考虑本地优势,尽快研究制定本县产业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切忌拍脑门决策、拍胸口办事,要让规划与老百姓见面,与农牧民沟通,要搞好调查研究,让规划切合当地实际,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如果只是所谓的专家、所谓的权威部门作了一个生不了根、落不了地的规划,还不如不作,因为庄稼永远是长在田里的、牛羊永远是放在草坡上的,闭门造车形成的规划一定会不切实际。

三要依靠农业科技发展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发展当中,一定要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我们确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定位,阿坝州的农业产业发展到现在,必须要向农业科技要空间,必须要向农业科技寻找出路和突破口,因为我们土地有限,基本耕地只有人均一亩左右,光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很快就会山穷水尽,在这个时候,要切实加快农、林、牧现有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才能真正把农业科技的作用和贡献尽快体现出来。

四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抓产业和农业工作,特别要注意连续性、可持续性和产业的发展后劲,要确保在今年增长的基础上还有小增长或微增长,这是最低要求,不能只顾当前,交差了事。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急功近利;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打干吃尽,做形象工作、搞面子活路,只搞景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碳。

二、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

“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牧民增收。目前,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未实施完成前,可以说我州的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狭窄,增收空间越来越狭小,增收来源越来越难,增收后劲越来越乏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县、各部门认真研究助农增收措施,努力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去支撑农牧民纯收入可持续增收。

一要落实农牧民增收工作责任制。农牧民增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给县委书记、县长的责任工程,是服务全州70多万农牧民的最终体现。希望各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州级涉农部门对农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渠道做到胸中有数,经常开展收入形势和收入结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去研究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20xx年以来,省上启动了农牧民增收末位述职,截止去年,我州未上榜,这是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希望在“”收官之年和“十三五”开局之年都不上这个“光荣榜”。

二要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服务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增收格局。按照“西部增量、东部提质”和“稳粮增油、兴蔬优果、强药助旅、增草调畜”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狠抓农村经济结构、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调整。要在积极引导群众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山野菜、野生菌、中药材等的采集和开发利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三是要积极盘活闲置资源。今年省上要求完成75%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此项工作完成后,要积极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使其产生租金、红利等收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统筹兼顾,务实抓好新农村建设。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必须充分尊重老百姓的主体地位和主观意愿,决不能搞劳民伤财、大抱大揽的形象工程。

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定。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成片推倒,整村推进不是整村推倒,建设一个新农村,既要有新建的,也要有改造保护的。要立足实际,整体把握“建、改、保”三种形式,尊重意愿,统筹城乡、产村相融,不能顾此失彼。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

二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要坚持把民居新建、改造和保护性修缮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改造和保护。旧房改造不能简单穿靴戴帽,不能一味涂脂抹粉,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造完善,在功能提升上下功夫。要突出乡村特色,突出田园风光、庭院生活和农(牧)家情趣;要注重对藏羌民居的保护,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唤起人们对前庭后院、瓜果飘香、柳扬蛙鸣、炊烟缭绕的乡愁记忆。

三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认真落实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切实抓好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三好两富”目标。在保质保量完成汶川、金川和理县3个第二轮新农村示范县建设目标任务的同时,积极谋划和争取第三轮新农村示范县。

四、积极进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繁琐,仅凭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需要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希望各部门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抓紧时间贯彻落实,认真对照农业农村的年度目标,一项一项细化分解,一件一件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分解细、责任落实明,避免目标不明、责任不清、部门推诿,年底突击、算总账的情况。即将召开的州委农村工作会议,要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作全面、详尽的安排部署。会议召开前,各部门不能等、不能拖,务必紧盯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春耕生产、抗灾保畜、农资供应等各项工作,使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良好的开端。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二十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人才工作,部署20xx年度任务,进一步找准问题、强化措施,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段名钰同志通报了20xx年度人才工作定量指标完成情况,尤其是对各项指标在全省的占比、位次等进行了详细通报,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作了发言,其他单位的书面交流材料,会前我也认真看了。总的感到,各部门总结20xx年工作实事求是,查找问题客观准确,谋划今年工作清晰到位,下一步,要对照既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卡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下面,按照会议的安排,我讲五点意见。

一、关于20xx年人才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重点人才工程为抓手,着力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与部门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说,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工作统筹进一步加强。去年,市人才办加强了统筹指导,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合力攻坚,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服务业办等部门,创造性地做好省级人才工程申报工作,20xx年我市共27人入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其中泰山学者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6人,7个项目入选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项目,为我市企业争取省级财政无偿扶持资金1.02亿元。市财政局统筹整合资金,优先保障人才工作投入,20xx年安排市本级人才工作资金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兑现泰山系列人才工程配套资金1050万元。

二是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市人才办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书,量化目标任务,定期调度通报,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对接泰山产业人才工程,做好首批淄博英才计划申报评审工作,遴选支持了10名科技创新人才、9名科技创业人才,很好地发挥了产业人才工程的引才聚才效应。市民政局、农业局分别出台“淄博和谐使者”、“淄博乡村之星”选拨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市人社局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牵头举办“外国专家组织项目洽谈会”,郭树清省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淄博的引智工作提出表扬。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卫计委、文广新局结合部门职能,在文化人才、教师队伍、医疗卫生人才等培养引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社局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0xx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3家,其中,市科技局负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市发改委负责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市经信委负责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市科技局负责的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人社局负责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市发改委负责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71家,居全省首位。首次举办了“千人计划”专家淄博行,产学研对接活动迈出新步伐。

四是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组织51名“双50强”企业负责人赴德国、以色列开展境外高端培训,拓展国际视野。团市委牵头建设创业梦工场,打造高层次创业创新平台。市总工会深化技能竞赛,我市在全省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总成绩第一名。市商务局赴日本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进行人才需求对接和项目洽谈。市委统战部、外侨办、中小企业局、科协从不同层面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团结凝聚各类人才。市编办、统计局结合自身职能,做好编制保障、人才统计等相关工作,为全市人才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认清差距、明确方向。

20xx年我市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服务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才的期望渴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20xx年抓人才工作的体会,我把主要问题点一点,供大家参考。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对人才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有的成员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人才工作不重视、不关心,束之高阁,放在一边,不放在心上,不抓在手上,把人才工作当做无关紧要的事,更有甚者把人才工作当作是多余的事、麻烦的事,是给别人干的事。比如在人才工程申报中,有的部门认为是给企业干的事,工作中敷衍了事,被动应付,成效很不理想。有的不想作为、不愿作为,“懒政思想”很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几年下来,所负责的人才工作仍在原地打转。

二是高端人才紧缺,对产业支撑引领不够。主要体现在高层次领军人才缺口比较大、引进比较难,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匮乏,人才对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发展水平是高度匹配的,这里我们可以把淄博与潍坊作一个比较:近10年两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是,20xx年,淄博、潍坊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1230亿元、1246亿元,两者基本相当;到20xx年,两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029亿元、4786亿元,10年间潍坊比我们高出了750多个亿。通过gdp对比,再来看看两市人才方面的差距:截至20xx年底,我市外省创业“千人计划”专家10人,潍坊47人;我市“泰山学者”18人,潍坊79人;我市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14.3万人,潍坊21.97万人。无论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还是企业技能人才,与潍坊相比,我们都全面落后了。再比如,20xx年人才工程申报我们自己与自己比突破很大,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威海市地域面积、经济规模在全省都不算靠前,但省级人才工程入选数量连续两年全省第一,20xx年威海市有28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是我市入选人数的近两倍。蓝色产业计划是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项人才工程,20xx年全省入选15人,威海入选6人,占全省的近一半;20xx年全省入选9人,威海入选3人,占全省的1/3。就我市而言,有些领域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比如,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全省入选15人,海外留学人员科技创业类全省入选34人,泰山学者(医疗机构领域)全省入选20人,我市入选人数均为零,这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是人才队伍分布不均,结构不够合理。我市人才总量为80余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2万人,占到一半多,大多数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比较匮乏。比如,20xx年以来,我市市级层面共全职引进博士117人,绝大多数都到了教育、卫生等市属事业单位,到企业工作的只有4人。

四是人才队伍底数不清,掌握不够精准。目前人才队伍许多基础数据还不能准确地统计,更谈不上精准地分析研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领域,人才队伍到底是什么状况,目前都很难准确掌握。比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目前基本现状如何、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虽然前段时间我们搞了人才资源统计调查,但是距离人才队伍的精准分析,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们很多基础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五是人才工作市场化水平不高,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从成员单位层面讲,在市场化方面研究还不够,政府购买人才服务手段不多,与国家级和区域性人才市场以及一线发达城市的人力资源公司、猎头公司的联系合作不够紧密。从企业层面讲,各类企业用人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企业引才的主动性不够,还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成员单位与企业对接不够,没有形成互动。

六是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大,人才政策的竞争性和针对性还不够强。一些长期困扰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如编制管理、职称评定、股权期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我市的人才政策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支持力度、资源整合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方面,德州市市级设立了1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对人才团队最高资助达到5000万元,人才工作在科学发展千分制考核中占100分,成为第一指标,人才政策创新的力度非常大。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产生以上问题,有历史的、客观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因素。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这个层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我们常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但从去年工作调度的情况来看,有的单位没有把人才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干,工作不主动、担当意识不强、承担任务避重就轻;有的即便是看到了问题,找到了症结,也是该抓不抓,该管不管;有的不敢啃“硬骨头”,工作打不开局面就抱怨领导不重视、资金不充足,没有真正地从主观上找原因。二是工作谋划、推进不到位。人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抓、抓长期。有的对本系统、本领域人才工作谋划研究不够,对政策缺乏了解,有些上级已部署的工作,落实起来慢慢腾腾,导致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有的不注重改进方式方法,习惯于行政推动,工作中显得抓手不足、办法不多。比如,在党外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金融人才、文化艺术人才等方面,我们目前探索还不够,市级层面没有指导性文件,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三是沟通协调不及时、整体合力不够。人才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但是工作中还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情况,沟通协调不及时,没有形成合力。比如,按照规定,各成员单位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事项要主动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出台重要人才政策、组织重大人才活动,存在事先不报告、不沟通的现象。四是总结宣传力度小、影响力不够。一方面对重要人才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企业的知晓率不够高;另一方面,各主管部门对各自领域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不够,企业典型、优秀人才典型树得比较少,典型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希望各成员单位能够对号入座,主动认领。对于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深刻把握中央、省委的新部署,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党的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中,对人才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发出了“我们党和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的强烈呼声,提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特别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从省委的部署要求看,实现高点定位、走在前列的目标,首先是人才工作要走在前列。近年来,省委提出了人才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路,实施了“泰山”、“齐鲁”两大系列人才工程。从今年开始,省里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考核权重,人才发展指数要成为第一指标。作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可以说,做好人才工作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把人才工作抓到手上、放在心上,自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推进人才工作。

第二,深刻把握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新态势,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人才是竞争之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富价值、最具潜力、最可持续的战略资源。当前,国内外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从国际看,以最典型的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制度、政策,吸引、培育了全世界数量最多、最优秀的人才,美国人口占世界的1/22,却拥有全球1/4的高新技术人才,美国培养了4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并雇佣了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近年来,美国又出台了《美国竞争法》、《移民改革法案》,日本也连续召开“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推进会议”,韩国启动了“世界级研究机构”计划,欧盟出台“蓝卡计划”,英国推出杰出人才签证,以色列启动“创造未来工程”,等等,世界各国纷纷对引进人才提出了更为开放优惠的政策。从国内看,各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吸引延揽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上海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布人才新政20条,推出了一系列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福建出台《加强引才工作行动计划(20xx—20xx年)》,对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博士生,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可直接聘任高级职称,编制、专业技术职数单列,集聚人才的政策措施非常灵活。省内兄弟地市都有各自的重点人才工程,如济南的“5150”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岛的“青岛英才211计划”,烟台的“双百计划”,潍坊的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等。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实施,人才需求将急剧扩张,地区间的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清醒地看到我们差距,必须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超前谋划、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先机。

第三,深刻把握淄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实现转型升级,关键靠创新,根本在人才。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叠加,在推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从20xx年起就提出了人才强市战略,王浩书记到淄博工作后,多次对人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人才工作对推动淄博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级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人才优先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全市“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周连华市长在近期的市人代会、经济工作会、招商引资会等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强化企业家培训等工作,提出很多具体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加主动、更加直接地为产业转型服务、为各类人才服务,让人才工作多出生产力。

四、聚焦转型精准发力,扎实做好今年人才工作。

关于今年的工作任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已作了全面部署,下一步,市人才办还要印发《工作要点》。这里,我重点强调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加注重精准引才聚才。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我们不能一说到招才引智,就一哄而上,搞大呼隆,要提高引才工作的精准化,精准研究、精准施策,力求做到目标需求精准、引才方式精准、政策支持精准。今年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精准地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按照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部署,今年要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大走访,由组织、经信、科技、人社、商务等部门,会同区县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走访一遍,把底数摸清,特别是要和企业老总去谈,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看到底需要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政策、需要什么服务,加强分析研判,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才聚才。人社部门要发挥好人才工作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规律的研究,探索制定鼓励社会机构引进高端人才的办法,切实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人社部门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吸引国家级和区域性人才市场、一线发达城市的人力资源公司、猎头公司来淄博设立分支机构。这方面外地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青岛高新区有一家叫金前程的高端人力资源公司,近年来为当地企业引进了上千名高层次人才;烟台市有许多上市公司把企业招工、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等多项业务交给人力资源公司,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年内,由市人社局牵头,要召开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参加的人才需求洽谈会,借助专业团队帮助企业引进专业人才。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市里每年将至少组织一次赴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发改、经信、科技、商务、外侨办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进一步加强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引进工作。

第二,更加注重人才工程引领。目前,中央、省、市各级都有人才工程,这是推进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从市级层面讲,一是要抓好重点人才工程申报。这是人才工作服务工业强市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有段。去年我们为企业争取到省级财政无偿扶持资金1.02亿元,这相当于13个亿的gdp创造的财政收入。其中,临淄区的长治泵业入选了蓝色产业计划,目前省财政已明确扶持资金2200万元,占该公司去年利润的41%,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下一步,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发改、经信、科技、人社、服务业办等部门,要用足用活用好上级各项人才政策,认真总结去年申报工作的经验,学习借鉴外市的做法,抓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急需紧缺人才项目”等申报工作。各单位要加强与省对口部门的衔接,提前搞好调查摸底,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和人选。要加强政策解读,适时搞好申报培训和答辩辅导,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要抓好扶持资金的落实,对入选企业和人才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真正让人才名利双收,让企业和企业家尝到抓人才工作的甜头。二是要深入推进淄博英才计划。瞄准我市主导产业和未来重点发展产业,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对人才类型、结构和数量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淄博英才计划,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好格局。在产业人才工程方面,省内青岛、德州、济宁等市有许多好做法,组织、人社、经信、科技等部门,可以一起去学习学习。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工程。按照领导小组要求,这里点几项重点工作:市委宣传部要制定文化人才工程的意见,为建设文化名城提供人才保障;市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首席技师的申报评审工作,深化技能竞赛、名师带高徒活动;市农业局、民政局要做好第四批淄博乡村之星评选、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申报工作。四是要注重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去年10月份,我到市内5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几个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有些问题省里已有明文要求,但到了我们市里,几年下来都没有得到落实,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看看是不符合淄博的实际,还是部门拖着不办?对这些问题,必须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前段时间,市人才办对有关高校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在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方面,市科技局行动迅速,已拿出了加强校城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下一步,市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要针对高校提出的其他问题,重点在专业兼职教师选聘、改进高校教师招聘办法、加强高校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抓紧拿出具体措施。针对群众反映的我市医疗卫生高端人才缺乏、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市卫计委要研究解决办法,对接泰山学者工程,制定加强我市医疗卫生系统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第三,更加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是人才开发的主体。聚焦企业转型推进人才工作,首先要抓住企业家这个“关键少数”,主动帮助企业拓展视野、搭建平台,激活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要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多下功夫。一是市经信委要牵头制定《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研究提出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二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从今年开始,市里要统筹市级企业家培训工作,整合经信、各行业协会等培训资源,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市经信委要牵头制定我市企业家十年培训计划纲要,用好500万元的企业家培训基金,分行业、分层次开展长期系统的培训,培养一支精通现代经营管理、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要继续开展“双50强”企业负责人境外高端培训,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对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职能,靠上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有时候我们帮助企业引进一个创新团队、管理团队,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和提升,是难以用资金来衡量的。比如,东岳集团从20xx年开始,对标学习台塑集团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台塑集团优秀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企业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该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出现连续增长的好势头。要建立常态化的引才机制,市人社局要以“双50强”企业为重点,搞好人才需求调查,每年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更加精准地帮助企业引进人才。

第四,更加注重平台载体建设。人才能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时往往看的不仅是待遇报酬,更注重的是有没有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方面,我们的基础比较好,要继续巩固和保持好优势。一是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市发改、经信、科技、人社等部门,要扎实做好各类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申报建设工作,推动各类研发平台晋档升级。市里决定,今年由市科技局牵头,启动实施“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建设,对建站企业给予相应补助,吸引更多的“千人计划”专家来我市创新创业。要发挥各类创新平台引才聚才的作用,加强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努力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更便利的条件。二是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要牢固树立柔性引才的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促进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这方面,我市企业有很好的例子,东岳集团与上海交大张永明教授、金城医药与济南大学郑庚修教授,他们之间都有十几年的长期合作,都是柔性引进一名优秀人才,带出了一个团队,带动了一个产业。要继续组织好新材料技术论坛,开展“千人计划”专家淄博行活动,提前摸清需求,搞好项目对接,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加强科技副职的管理服务。及时做好第二批科技副区县长的选派工作,加强管理服务,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帮助企业培养、引进人才。

第五,更加注重人才联系服务。与前些年依靠优惠政策、扶持资金吸引高层次人才相比,现在要想引进急需紧缺的领军型人才,不仅要拼政策、拼条件,更要拼环境、拼服务。下一步,一是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人才服务不仅仅是部门的事,要更多地依靠中介机构,推进市场化运作。要依托科技局、金融办、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分类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积极做好专业咨询、企业上市、人才评估等工作,推动人才、科技、金融有效结合,将服务由低端向高端、由生活向生产转变。二是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这是党管人才的制度性安排,近期市里将发文公布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名单,各成员单位也要结合各自业务实际,每位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名专家人才,通过召开座谈会、定期走访等形式,强化联系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抓好人才工作宣传。要加大各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好我们的扶持政策、激励措施,调动企业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各成员单位要注重总结推广各自领域的优秀人才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抓好全市人才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平台非常重要。领导小组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组织部门如何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成员单位如何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这是形成合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抓责任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这一点责无旁贷。在市委组织部,我经常讲,人才工作与干部工作同等重要,干部调好了可以出活力,人才工作抓好了可以出生产力。人才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各个部门负责各自不同领域的人才,这也相当于在替市委、市政府管不同领域的“干部”,必须抓好、抓实、抓出活力。抓责任落实,我作为领导小组组长,首先要履职尽责,今后每年至少要开三个会,一是年初任务部署会,二是年中工作调度会,三是年底述职评议会。在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提交领导小组研究,需要我帮助协调,都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解决。大家作为领导小组成员,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本系统、本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突出位置,常出题目,多作研究,形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动人才发展的鲜明导向。需要指出的是,人才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事情,一些重大事项、关键问题,只靠分管同志和科室同志是不够的,“一把手”还得亲自出面,做到重大思路亲自研究,重点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要加大对下指导力度,充分调动系统内部和基层单位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二,抓考核督查。党管人才,要求组织部门要在市委领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职责,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市人才办要根据省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改进对成员单位的人才工作考核,分解好任务,落实好责任,发挥好每个成员单位的作用。今年年底市里将组织成员单位进行述职,看看工作抓得是不是到位,任务落实得到底怎么样,评议结果纳入工作考核。要积极推进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通报、督办、约谈制度,实行每季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年底述职考核,推动人才工作任务具体化、责任明晰化、管理规范化。

第三,抓统筹协调。人才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管人才不是组织部一家管人才,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也不是包揽代替,而是为了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20xx年,泰山系列人才工程我市入选2人,20xx年市委组织部加大了统筹力度,协调各部门靠上做工作,入选人数达到20人,这说明强化工作统筹还是有效果的。对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都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重要部署,从各自的角度发力,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工作中,一方面要履行好职责,更加积极主动地抓好各自领域和系统的人才工作,一方面要搞好协调配合,特别是对一些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具体措施,排出时间进度,保证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参与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作为,积极配合,确保目标任务保质按时完成。

第四,抓工作保障。重点是解决好“有人干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目前各成员单位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很多单位工作力量已捉襟见肘。我们不是说一有任务就非要增人增机构,但事业没人干是绝对做不成的。希望大家从全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工作任务比较重的发改、经信、科技、人社等部门,要与省里搞好衔接,明确牵头科室,充实工作力量。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要舍得花钱。财政部门要统筹好各类人才投入经费,探索政府基金支持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措施,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希望大家在时间上一定要打紧,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市人才办要切实发挥作用,做好沟通协调的有关工作,对各单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靠上、做好协调、搞好服务,为大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专业21篇)篇二十一

同志们:

这次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是我区“三快三先、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做好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全面加快人才强区建设步伐,努力开创全区人才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推动贾汪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人才是强区之基。贾汪要发展,要跨越发展,不仅要有一流的经济、一流的城市、一流的环境,而且要有一流的人才;不仅要成为产业高地,更要成为人才高地。要努力在“三快三先”进程中,逐步形成在各领域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群体,使人才优势成为贾汪最重要的竞争品牌。对照发展的态势和要求,我区人才状况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能驾驭两个市场的优秀企业家少,掌握高新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少,能独挡一面的外向型人才少,中青年科技带头人少,懂两门以上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少,关键岗位的高级技工少。人才分布也不均衡,全区70%中高级人才集中在一般性行业和科教文卫系统,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仅为20%。贾汪要跻身全市发展的第一方阵,不仅要成为招商引资的高地,更要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要像为投资者服务一样为人才服务,使人才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源。

(二)人才是竞争之本。人才是稀缺的资源,也是竞争的焦点。在人才问题上,同样存在马太效应。经济发展快的地方,人才就相对集中;发展水平越低,人才就越紧缺。无论是苏南先进城市还是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都把人才战略放在突出位置,不惜代价集聚人才。近几年来,我区生源本科以上毕业生每年都在500人以上,但回贾汪的本地生源本科以上的每年仅100人左右,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才的流失,既客观反映了我们与先进地区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也凸现了我区人才工作存在的不足。人才工作尚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人才成长与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亟待完善;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有序流动不够规范,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的现象并存;人才资源开发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家队伍建设等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人才是跨越发展之要。“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概括阐明了社会发展、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的因素第一,关键是人才,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历史的一条根本规律,绝无例外。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世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正在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高素质人才愈来愈成为各国、各地区争夺的焦点。推动贾汪跨越式发展,必须有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必须有政策,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有项目,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人才,必须有一大批高层次、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人才是第一要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工作的繁重任务,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全面落实人才强区战略,为贾汪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切实做到“三个优先”。

一是人才资源优先开发。要切实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资源开发,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方面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

二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要加快推进人才布局和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与经济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相适应的科学人才结构,以人才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今年预算安排4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以后每年随财政一般预算增长适度增加,重点用于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招才引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的奖励。各镇、办事处、工业园区也要结合实际,设立一定数额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形成规范、持久的资助体系。

(二)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切实做到“三个创新”。

一是创新选用机制,不拘一格聚集各类优秀人才。要创新人才选用机制,拓宽引才渠道,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类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用人单位要认真落实有关优惠待遇。

二是创新培育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和增值。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大投入,加大培养力度,促进人才资本增值。结合我区“十大行动计划”,加大对我区党政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善操作、会落实的干部队伍。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激活人才资源裂变的内部动力。综合运用物质和精神、事业和情感激励,不断激发各类人才保持昂扬奋发的创业创新创优活力。组织开展贾汪区“双创引进”计划及引进的紧缺型高层次人才的表彰奖励,给予每人不低于10万元的奖励。

三、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要加强行政推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领导、协调、督查、考核以及人才政策、人才规划的制定,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研究,把握人才竞争趋势,探索人才工作规律。各镇、办事处、工业园区要理顺管理关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转变管理方式,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以人才管理的高效率促进人才资源的大开发。

二是要加强组织协调。各镇、办事处、工业园区、区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明确“一把手”必须抓人才工作,要把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真正作为贾汪跨越发展的第一战略任务来抓。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是要加强工作考核。要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分工明确,任务到人,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督查、考核力度,建立人才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与科学发展考核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蓄势发展之时,正是用人之际。目前的贾汪正是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开放的贾汪呼唤人才,发展的贾汪渴望人才,崛起中的贾汪需要人才。我们一定要牢固确立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大力营造更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人才这个核心优势,努力用事业吸引、造就、激励人才,以全区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助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夏天(汇总22篇)

    大班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工具,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1、教育幼儿尊重

    初中亲情日记(专业13篇)

    写日记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的一种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在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趣、感人、思考性极强的日记片段,希望能让您有所收获。前几天,妈妈突然给我

    暑期实习报告心得(汇总15篇)

    实习报告可以让我反思实习中的得失和收获,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改进和调整。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实习报告的例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xx年7月10号

    我的初一生活中学(实用22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逻辑严密、观点明确和语言优美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篇章,体味其中的独特思想和表达方式。自从成为了许昌晨报小记者,我的投稿积极

    边城的读后感个人收获(优质23篇)

    在读后感中,我们可以对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在这里,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经典读后感的摘录,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中班美术教案手指印画教案及教学反思(汇总19篇)

    教案的编写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注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模板,供广大教师参考使用。1、幼儿学会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并

    机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专业13篇)

    应急预案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人员和资产安全而制定的一套预先规定的行动方案,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紧急情况,

    消防国旗下精彩讲话稿(汇总13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一种重要的公众演讲形式,它可以提升师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接下来请大家共同阅读以下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一起感受对

    应届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个人(优秀19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反思的一种总结。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这个暑假我在忙碌与充实中度过,有幸

    大学顶岗实习个人自我鉴定范文(16篇)

    自我鉴定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你正在写自我鉴定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