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紫薇儿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优秀作品,它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的样本。通过学习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一

摘要:

总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体系。各文体的实践性学习各成体系:既有分散进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又有相对独立、承担多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关键词:

一、诗歌部分。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四、小结。

总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体系。各文体的实践性学习各成体系:既有分散进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又有相对独立、承担多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职业、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实践学习双线并行、互相配合。经过这一系列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古代文学“高山仰止”、望而生畏了,而是从内心里感受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喜欢上古代文学。这正是我们古代文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发掘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她进入现代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二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极大。然而,在教授这门课时,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因袭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唱着“独角戏”,从文学史到作品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久而生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下,涵盖了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国学复兴热再次兴起,对文学遗产中思想底蕴的发掘和继承使学生有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古代文学情结”,调动其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我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几年间,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人格,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诗,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让学生去寻找原文,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教学难免单调,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着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

2、张嘉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

3、毛义玲.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2007,(10).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三

神话大多数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他们自身所处的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神话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素材和文学样式,也提供了精神典范和文化心理。

神话是文学的源头和材料库。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它不仅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为中国文学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神话提供统一的民族精神。

神话大多数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他们自身所处的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1]。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想。

一、神话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最早的统一的族群心理和精神取向。

神话中乐观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征服自然的气慨,对后世文人及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最为质朴的纪录。上古神话中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与脉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恩斯特卡西尔曾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由它的历史确定的,相反,它的历史是由它的神话决定的或者不如说,一个民族的神话并不决定而是这个民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命运。”[2]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文人精神。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总是依照某种民族文化心理进行自己的思维构建,阐述某些思想。所以,神话作为最初的文学的渊源,神话中催人奋进、乐观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逐渐融入我国的民族精神中,对我国文人的文学创作内在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上古神话展现了人们不屈服自然,勇于与自然的斗争的精神。

原始人们不屈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的威力,幻想通过神力战而胜之,借神话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神话中所表现的人类先祖与大自然积极抗争的生动情景,一直给人们一定程度的力和美的享受,鼓舞人们在逆境中奋起反抗。首先,神话带给现代人一种精神的激励与鼓舞。神话的现实性引导人们直面现实的生存环境;神话的抗争性指引人们勇于挣脱各种各样的束缚,保持一种死而不己的反抗精神;神话又使人们深思自身的存在价值,特别是一直流传下来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引导人们面对生存做出种种思考和抗争。比如屈原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塑造,遨游天阙,驾驭众多神灵、御飞龙乘鸾凤遨游昆仑仙境的神话就来自上古神话的精神追求。后世诸多文人的诗词歌赋寄予的众多神话形象也都蕴含着某种激昂奋进的民族精神,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展现的神话人物有着丰富的民族性格,其实也是文人自身的精神底蕴。

神话促进我国文学发展。

一、神话促进中国各种文学体裁发展。

神话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古代神话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先河,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神话具有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价值,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神话在中国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学者的注意。他们不仅在著述中加以记述和援引,而且还对神话提出过一些片断的见解、解释和说明。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其虚幻想象的成分,企图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

二、神话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神话是原始先民面对自然生活的夸张想象。神话的创作与远古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往往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3]原始神话认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神灵,如河出现神、山神、水神、雷公、电母等神灵。

初民在创作神话时,一般是从现实生活中具体个别的事物出发,通过想象和幻想,赋予具体个别的事物以一定的概念和思想感情。鲁迅先生说:“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赌天物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4]初民把每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力都看成是由神灵在操纵着。战国时的《庄子》一书中不少寓言就是根据神话改编的。如《逍遥》中的鲲、鹏就是《山海经》中北海神兼风神的化身。汉代的赋体,如曹植的“洛神赋”就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

三、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及表现手法影响了后世文学。

神话是原始人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神话中的各种精神和理想抱负为以后的文学提供了借鉴。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屈原对清明政治的追求,陶渊明对桃花源式的乐园的向往,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遨游天际的畅想,屈原《离骚》《天问》中对神话人物信手拈来的潇洒化用,李白诗歌中的神话人物更是被赋予了众多浪漫开朗明艳的思想感情,让后人拜读之后自然而然兴起的对中国远古神话的畅想。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思考和感受,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神话对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神话包含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道路。

结语。

通过研究上古神话,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因为由神话开创和莫基的精神特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它们都曾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只要秉承这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精神品质,一个崇尚道德、境界高远的华夏民族将会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神话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57.

[2]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华夏出版社,1990:146。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人民出版社,1972:113.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四

[摘要]成书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是一部在中国画史上影响深远的传统绘画教科书。本文通过对《芥子园画谱》的教学思路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画的程式对当今的中国画教学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芥子园画谱》程式中国画教学。

一、《芥子园画谱》中的程式化教学思路。

(一)完整细致而有章法的编撰。

《画谱》在编排上,并未按写意与工笔等绘画语言特点来分类,而是按传统的以题材划分的方式将整部书分为山水、兰竹梅菊、翎毛花卉、人物四集。《画谱》每一集,皆编撰细致而章法谨严。例如,《画谱》的初集山水卷共分青在堂画学浅说、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名家山水谱五卷。卷中对绘画要注意的问题几乎都有论述,大至笔墨运用的'原则,小至一些小窍门、小常识,都有详解,可见编者用心之细。《画谱》从具体形象入手,将对画法画理的讲解贯穿其中,[1]如此低的学习门槛,自然会让刚入门的中国画学习者,走出充满自信的第一步。

(二)对绘画法度的强调。

《画谱》开篇即点明:“鹿柴氏曰:‘论画或尚繁,或尚简,繁非也,简亦非也。或谓之易,或谓之难,难非也,易亦非也。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如顾长康之丹粉洒落,应手而生绮草;韩斡之乘黄独擅,请画而来神明,则有法可,无法亦可。’”《画谱》中每一种形象都有法度可依,而这些法度又来源于先贤们的笔墨程式,初学者尽可参照其中的法度来循序渐进,而不至于了无头绪。

(三)举一反三、变化无穷的笔墨运用。

《芥子园画谱》主要以中国画的初学者为对象,使学习者渐渐领悟其规律。编者提到“千石万石,不外叁伍其法。”[3]“四岐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日面而日岐者,以见此法叁伍变幻,直若路之分岐,熟之,则四岐之中面面有眼,四岐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4]纵览《画谱》全书,便会发现,书中每一技法,皆以起手式的一笔一画开始讲解,然后举一反三,初具形态;进而“叁伍其法”,略成规模;熟练技法,参透规律之后,便可衍生出千变万化。这种由易渐难,由简入繁的方法,使学习者不至于耽于死记硬背的困局中,而是除了熟练掌握技法,提高笔墨能力之外,还能探索技法的变化规律和应用方式,活学活用。

二、《芥子园画谱》程式化教学思路的启示。

(一)中国画的程式化特征。

程式是指艺术形式构成的一般方法或规则,是一种艺术区别于另一种艺术的主要标志。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均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操作。而程式的产生,是长期的艺术规律总结,以及大量艺术经验的积累。在中国画中,程式主要表现为程式化的笔墨形式和技法,是一套经过千百年发展形成的,已经比较稳定的规范。

中国画程式化特征的形成,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结果。中国画的程式化,是中国传统绘画在美学范畴内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民族感情的体现。而中国画的程式化教学,便是作为传统艺术的中国画,代代相传永无止息的重要工具。

(二)《芥子园画谱》的程式对教学的启示。

程式化教学思路在当今中国画教学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中国画入门学习阶段尤为明显。作为程式化教学的经典教材,《芥子园画谱》在教学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1、唤起学生对传统笔墨技法的重视。

笔者认为,任何一名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不论其入学时水平如何,都不可忽视对传统笔墨技法的学习。《芥子园画谱》对于国画初学者来说,便是一部对于学习笔墨技法很有帮助的工具书。《画谱》博采众家之长,其收录体例之丰富,呈现篇幅之大,对画理法度讲解之精辟入微,叙述语言之通俗易懂,传授技法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初学者能了解中国画技法及创作的细微之处,对传统笔墨技法有更好的掌握。2、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起到辅助作用。

由于程式笔墨符号的生成是由于文化底蕴的不断积累,所以这些符号所蕴涵的既定意义,使得审美活动也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讲解中,程式化符号的积累,又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领悟知识点的关键所在,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教学资源。

在中国画的类别中,程式化特征最明显,程式化笔墨最丰富是山水画,而《山水集》又是《芥子园画谱》中的最重要一集。艺术家任思维驰骋与天地之间,寻求与自然融合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洗涤,人格获得了净化。

三、结语。

中国画的程式化符号语言是绘画艺术家们长期积累的结晶,正如《画谱》中的笔墨程式,是前人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概括、取舍、提炼地表现自然的艺术语言。通过程式化教学,学习者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笔墨规律,但正如程式化符号语言本身也是不断积累和拓展的产物,重视笔墨程式的同时,更应该运用传统的规律,活学活用,真正提高中国画的创作能力。

注释:

[1][2][3][4]吴蓬,杨为国.芥子园画谱·第一集·山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六页,第一七页,第一一八页,第四一页。

[5]徐建融.从古典到现代——中国画学文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第209页。

[参考文献]。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c].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5]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徐书城.论程式化[j].美术研究,1993,(01)。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五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核心课程,它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双重使命,其地位和作用绝对不容忽视且理应更受重视。但现实困境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和人文精神培育媒介的古代文学,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面临着源于社会心理和教育体制的双重困境。如何让古代文学在现实的夹缝中获得新生,是新时期每一位古代文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实践,粗陈己见,欢迎同行指正。

一、课前十分钟的风采。

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对作家思潮还是具体作品的理解认知,由于时空跨越,其价值判断和情感体认与现代人的生活存有巨大差异,尤其是在对传统伦理关系的看待及知识分子的行藏出处的选择上。因此,学习古代文学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情感转换。另外,同一学期不同类型课程的并列开设,学生常常在古代与现代、理论与实践、职场与文场等众多不同情景中穿梭,有时一天会经历数种“不同人生”,让人实在应接不暇。这些具体的情况都会影响和现代社会“有一定距离”的古代文学课的授课效果。为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前的十分钟,鼓励学生自发走上讲台,或展示特长,或介绍家乡风俗,或分享读书心得,或吟诵诗文歌赋,目的在于“求放心”,营造一种文学的或文化的心理情感环境,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程之外的事务中吸引过来,为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准备。而对于发言的主题,采取“先松后紧,渐次靠近”教学相关内容的办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又巩固了学习过或即将学习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背诵作品环节,可有效地对学习内容里的识记部分做日常检测。经过在不同年级的实践,事实证明这一措施对古代文学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效果良好。学生后来把古代文学课前的这十分钟称誉为“文艺复兴”,可见,这一举措确实获得了学生的认同。

二、课中的教学对话。

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大学课堂教学主要依赖语言媒介传播得以实现。由于授课内容庞杂和教学课时有限的巨大矛盾,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往往以讲授为主,不可能进行大量专门的讨论,这就使课堂的有效交流受限,使师生之间基于课程的思维交流处于不对等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师生之间也缺少应有的和谐。笔者这里所强调的“课中的教学对话”,主要是指在自由开放、活泼灵动的课堂气氛里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教学文本的开放性互动交流,重在授课过程中对文学情境的营造和对作品的感知与阐发(感发联想),策略地利用交叉学科艺术如绘画、吟唱、方言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开拓思维、培养创造理解能力。如绘画艺术的使用,在讲授《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神话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自己心中的刑天形象。这里并不着重强调专业的绘画技能,而重在“形”与“意”的把握。从“形”上必须紧扣神话文本中的要点:断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但有的学生虽然把握了上述的诸要素,却没有体现出刑天“操干戚以舞”所体现出来的“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品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比较,相互点评,大家不仅对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对这种新的教学形态抱以极大的热情。又如在讲授《登幽州台歌》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此歌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呈现那种登台望远的情景,但有的学生画出了城墙、大河,甚至画出了宋人的帽子,就有些离谱了。笔者又结合陈子昂的《燕昭王》诗,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历史感、渺小感、压抑感、孤独感,于是有学生设计构图人处中远景,以示人之微茫渺小,用远处丘陵、乔木以示天地空阔,用乌云压境示压抑,用雁阵、夕阳示孤独。大家又竞相补充,不断完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达到一个小高潮。在教学中,笔者一直鼓励学生用思想作画,只求意到,不强求技艺,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陆续出现了诸多关于神话、诗、词等作品意境的理解作品。

古代文学里的很多文学形式都与音乐相关,可以统称为音乐文学,比如诗词曲,包括小说里的韵文部分等。这样就使得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音乐手段介入成为可能。和绘画一样,音乐的吟唱,一样可以促进课堂对话的有效增值。音乐的吟唱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据可循的唱,就是本来就有曲谱并流传下来,或者已经被改编走流行风并流传广远的。前者如姜夔《暗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者如《阳关三叠》、李煜《虞美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月满西楼》、《越人歌》等。另一种是无据可循的,根据自己的理解率性而发的唱。两个方面都能有效调动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相对而言,后一种更具有挑战性。不必强求有乐律基础,重点在于理解性地尝试。比如原始歌谣部分,讲到南音之始的《候人歌》,笔者就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探讨,这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句“候人兮猗”该如何唱好,或者怎样改编表达更好,并示范《渭城曲》的演唱和元代散曲对《渭城曲》的改编,给学生以启发,学生在激励下很活跃,大胆尝试。学生对此类教学环节感到新奇,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课堂的气氛很热烈。

对话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适时引入方言。古代文学具有很强的地域特性,而不同的地域总有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适度引入方言,更有利于课堂对话,提高授课效果。虽然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语言及语言的表达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语言的延续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方言的使用,并不是苛求还原古人的语言和语调,而是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不同语言表达的差异和特点,更直接理解语言表达习惯和情感表现的内在关联。比如讲授《楚辞》后,笔者就要求来自荆州江陵的学生用楚语颂《离骚》;学习《诗经》后,让河南的学生用河南梆子读《郑风》里的`诗,让山西的学生用山西梆子读《魏风》里的诗,让陕西的学生吼《秦风》等。笔者也尝试过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用他们本地区的语言唱诵《登幽州台歌》,大家可以通过现代方言的表现,直观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呈现出的文化气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增进学生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上文论及的课堂对话的几个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微观着眼,重在对作家作品的拓展式理解和深刻把握。对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文体研究等宏观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问课式的对话交流,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有选择地让学生讲授、大家质疑。

三、课后的作业设计。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业基本上都采取论文的形式,要求学生一学期提交一篇或两篇与本学期授课内容相关的论文,要求不能统一,作业的次数有限。由于学习兴趣、学习耐心、自觉性和责任心的不强或缺乏,加上网络时代搜索各种资料的便利,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对待论文的写作,转抄、拼凑的现象突出,这样的论文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业完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新时期学生学习中凸显的这些问题,应引起古代文学教师足够的重视并努力解决。鉴于此,笔者的课后作业布置更注重课后作业与教学内容的延伸度、思维空间的开拓度、学生热情的激发度,这些或务实或富创造性的作业设计尝试,既可循序渐进,亦可多管齐下,但一定要做到具体可行。笔者根据作业性质,分别归纳为实用型、创作型、参与教学型、调查型和研究型五种类别。

实用型作业简单说就是务实,重实用,接地气。古代文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作品储备量,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尚停留在中学水平,很多学生对背诵内容只是到了考试前才突击一下,对作品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应考做法并不能让作品在学生的记忆中长久保存。同时,电子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被鼠标键盘所绑架,因为缺少书写实践,提笔忘字、书写不规范、别字连篇、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现象十分突出。针对上述实际,笔者采取以抄代背的做法,要求学生在课后用规范的字体抄写与教学相关的重要内容,比如《论语》《诗经》《楚辞》等经典,内容自选,形式不拘但求高质量,可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给抄写内容作注或者翻译。这样既能达到识记的要求,同时又训练了书法,更培养了一种静心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对于学习中文的学生而言,好的书法和高的文本知识含量,是一种起码的素养。有的学生真的以此为契机,养成了一种抄写的习惯,也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自己未来创作的需要,抄全本《山海经》。

创作型作业重在开放性思维的拓展和培养。笔者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感发式改写。比如根据某个神话文本、《诗经》中的某个篇章、某首诗的诗境进行改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后羿射日》《伯兮》《君子于役》《千年遗梦——献给〈诗经〉中的女子》取得让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其中有对作品及时代本身的把握、情景的虚设更有当代视角的观照:论战争可以观照家国情感,谈爱情可以知往鉴今,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综合锻炼。另外,续写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思考习惯和能力。续写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延展思维,是课堂教学深入到人生体验的经历。改编表演也是一种训练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立足学习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改编成可操作的微剧本演出。创作型作业的另外一种尝试是创作。创作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实践。如在学完《论语》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仿写十则“论语”,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论语》语体特征的把握和运用。在学完唐五代文学后,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更直观的认识,基于学生对古体诗(古风和律诗)的基本了解,要求各作一首自勉诗。在尝试写诗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和诗意的表达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参与教学型作业主要是指关于课堂教学讨论内容甚至是有关自主授课的资料收集、整理、综合的准备工作。调查型作业虽然对古代文学教学适用面有限,但可视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比如讲《诗经》会涉及到一些民俗问题,可让学生调查当地盛行或保留的婚丧嫁娶等民俗习惯或生活禁忌;讲到《楚辞》可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当今楚地的楚风情况。在“非遗”的大文化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得到了古今结合和相关领域的广泛延伸。研究型作业更多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治学态度、锻炼治学能力和养成学术规范,可以说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作业方式,达成目标任重道远,此不深论。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六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基础课,但是在授课过程很多还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尤为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因而一味对其灌输,在教学考核标准上还是沿用以往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虽然部分学校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的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改进传统灌输式或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对应试教育给予淡化等,然而依旧忽视了授课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来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而于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进而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现代解剖学实际教学的具体特点,结合医学人文精神,我们正在尝试着进行以下的探索,希望与同道共同研究。

2.1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

2.1.1解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医学史医学史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和医学的相互关系来揭示其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是医学与人文的一门交叉学科,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医学史的讲授,用医学发展历史和解剖学科的发展有密切相关的一些经典的内容。例如西班牙医学家、神学家米凯尔塞尔维特,通过解剖观察,提出了肺循环学说,为血液循环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却因为违反了教义,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这项工作,就被反动教会活活烧死。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的医学史的讲授,来培养医学生追求真理、不断创新的人文情怀。

2.1.2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强化人文精神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密切融合人文精神、伦理观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死者为大”,尸体虽然不存在物质生命,但我们在教学中适当的融入医学伦理观,爱惜尸体,杜绝任何不尊重甚至亵渎尸体的行为,教育学生不能把尸体看成仅供解剖操作的“物”,深刻认识“尸体”同“教具”间的区别,明白尊重尸体就是尊重人性[4],进而更加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从中深切感悟自己将来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所在,在将来岗位上才能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因此,解剖学不仅是一门医学课程,更是一门人文课程,通过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的点滴浸润,培养形成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医德医风。

2.2注重教学人文建设,改善教学条件。

2.2.1注重教学环境的人文建设在办公楼楼道、校园展示栏、教室墙壁上悬挂医学名家名言名句和解剖学大事记,使学生耳濡目染,发挥人文景观的育人作用,加强历史文化沉淀。

2.2.2改善解剖实验室环境在实验室内完善排气系统,减少甲醛的刺激气味;在实验室周围种植花草植被,吸附甲醛,净化空气,以减轻有害气体损害师生的健康[4],改善解剖实验室教学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2.3建立数字化及网络人体解剖教学平台建立“虚拟数字人体解剖馆”和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在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虚拟数字化解剖学教学系统、现代多媒体互动影像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等高新技术教学辅助手段,化繁为简,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结构,以逼真、直观且形象方便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并有效掌握,也调动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克服厌恶恐惧情绪,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2.2.4发扬红十字的奉献精神、建立红十字人道与生命教育基地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大体老师”―――尸体的帮助,如今尸体的重要来源是遗体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因此,我校建立红十字人道与生命教育基地(包括人体生命科学馆、医学伦理教育馆和遗体捐献站等),树立“红十字运动之父―――让亨利杜南”的雕像,弘扬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用捐献者“逝而不已、留爱人间”的献身精神,来培养学生敬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通过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学环境的改善,使人体解剖学教学和医学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统一,陶冶学生心灵。

2.3举办人文教育活动,歌颂遗体捐献者奉献精神。

现代解剖学的发展和遗体捐献者伟大的贡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素未谋面的医学生,他们就是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解剖学课程开课初期,举办人文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内的红十字人道与生命教育基地,向学生讲解众多遗体捐献者的感人事迹,如一位遗体捐献的革命红军老干部在遗嘱这样写到:“我是唯物主义者,我是共产党人。自入伍以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生的宗旨;尤其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我就把我的一生包括生命交给了党的事业;活着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服务的一生,死后也属于人民!在我生命结束后,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当心脏停止跳动后,穿上军服,盖上党旗,即把遗体交给人民,由医务系统进行医学病理学研究。”还有位遗体捐献的老党员留下一句话“活着为党做标兵,死后给党做标本!”我们用每位遗体捐献者的生前点滴的记忆来作为陶冶学生心灵的教材,这个时候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一具具“大体老师”用他们崇高道德精神和对医学所作的无私的奉献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真谛,营造浓郁向上的人文氛围。

在解剖学教学中要充分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素质高、兼备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当前医学高等院校解剖学教学都是由解剖学教研室教师担任,局限于医学专业背景,大多数的教师对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比较缺乏的,在授课过程中要融入人文教育有时候是有心无力。首先,学校应加大解剖学师资的建设,应充分培养并提高其人文素养,调动人文教育中教师的积极性,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树立榜样。其次,学校有计划组织解剖学教师与人文学科教师交叉性进行业务知识交流,促进解剖学教师人文知识的更新、储备;还有,学校定期聘请专业人士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既讲解解剖学学科前沿知识,又讲为人处世,踏实做人,进一步对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其使命感与责任感,也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以身作则,对待学生以全心的感情投入,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师生之间互动性与交往性。因此,在整个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文精神教育,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与认识。

人体解剖学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人体解剖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铸造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与优秀的医学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综合素质强的现代医学人才。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七

医学人文精神论文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是整个医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老百姓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积累大量的人文教育素材。只有将这两者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文指导大纲以及考核的制度,将人文精神引入临床医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进临床医学中去,最终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已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老百姓对医疗卫生体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人文素质,达到“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并对现代医学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学人文精神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医学实践中。而临床医学又是医学人文精神渗透最集中的医学实践领域。医学人文精神要与医学实践相结合,指的就是在医学实践中要注重人性化。医学人文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它的践履性和非实体性。践履性就是说只要在医学踏足过的地方,就要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并保证它在医学实践中体现出人性,医学人文的非实体性是说它并不存在具体的功利通途。

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医学的进步,都要求医务人员既要精通专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并将两者充分融合,共同发展,才能让医学人文的力量在临床医学中使医务人员实现自身的生命和职业价值。同时,我们的医务人员不单单只是维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还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负责。因此没有好的医学人文精神,未来的医务人员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现代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医学人性的冷漠导致的。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医疗思想。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身体上出现的病变,帮他们消除痛苦,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时机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来减轻患者的痛苦。运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手段来对患者进行身体治疗,其中也要正确的处理好医疗过程中的伦理社会问题,用以维护患者的基本权益。

1、基本的人文关怀要从望闻问切入手。

望闻问切是医疗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表现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最佳途径。患者来就诊不仅仅只是想缓解身体上的疼痛,还想从医生这里得到宽慰,减轻心理负担。如果医生在询问病情的时候,不重视患者的陈述,查体简单,或者不为患者答疑解难等,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受尊重的感觉。而且如果没有仔细询问患病的细节,也有可能对以后的治疗产生影响。所以,医生的语言、行为要使患者感到亲切,使患者心情放松,能够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2、要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做到换位思考。

尊重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基本权益,这是当代社会每一个医生的基本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想”和“做”之间不一定对等,这就要求医生常常要换位思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好患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隐私,避免因为隐私泄露而产生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到以后的治疗。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病历书写。

“见病不见人,懂病不懂人,治病不治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为改善这种情况,应该建议医生不要单单撰写常规的病历,还要时刻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状态,以此来书写人文病历,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用心感受、感悟生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该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书写,并保证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患者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现如今,医疗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丰富,可供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也层出不穷,所以,怎样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医生一方面要考虑到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到患者本身的经济实力。做到既不会使疾病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不会过度的进行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在治疗阶段,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医疗技术对患者机体的副作用和损伤,并且不滥用高新技术。这大大体现了一个医生的责任心和医德。

三、结语。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主要观念。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使得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往往忽视了医学人文精神对整个医学领域的影响。由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医患冲突、医学伦理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在临床医学中重视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才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2]任华玉,朴金花,孙福川等。临床医学中人文精神再激活的机制倡——兼论知情同意实现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困境及其突围[j].医学与哲学,2013,34(21):30-33.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八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为汉语言本科留学生开设的文化类课程,其教学目标在国家汉办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表述为: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使外国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留学生的调查,尝试找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主要是围绕留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的相关情况进行的。调查的对象是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的学生,他们都已经学过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式,我们了解了留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关于认识方面的几个问题有以下一些。如第一题“对我来说,古代文学课是一门的课程”,9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难和非常难;第四题“我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是()”,有61%的学生认为重要或很重要;第七题“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对你将来的工作有帮助吗”,82%的学生认为可能有帮助,1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由上可知,留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实用价值是心存怀疑的,但对于课程的重要程度还是基本肯定的,原因是留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课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门课对于留学生来说难度之高,在学生的选择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绝不是件轻松的事。学习者是否能学好一门课程,跟其对这门课的态度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了不少有关学习态度的问题,如第三题“我学习这门课是为了()”,这道题采用了多选的形式,95%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考试,得到学分;60%的学生选择了让自己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26%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有吸引力。第六题“你对中国古代文学课感兴趣吗”,只有26%的学生表示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其他学生则表示一般甚至不感兴趣。第五题“如果学校有古代文学的讲座和活动,你愿意参加吗”,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愿意。第十七题“课外遇到关于中国古代的影视作品时,你是否会观看”,21%的学生表示会很有兴趣地观看,79%的学生则表示可能会看。对于每周3课时的古代文学课的课时安排,85%的学生觉得正好,只有15%的学生觉得太少。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通过考试拿学分,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兴趣是不太浓厚的。在访谈中有学生谈到不感兴趣的原因:“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传统的文化有些无聊,我们更喜欢流行的。”但如果表现形式比较有吸引力的话,例如精彩的影视作品,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观看的。仅仅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的教学,加上留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陌生感,要达到大纲设定的目标几乎不可能。但另一方面,学习者对于通过增加课时提升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掌握水平也并不感兴趣。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了解了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认识和态度之后,我们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反思和新的尝试,希望能激发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的热情,使这门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在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属于留学生文化课课程系列。它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及有代表性的作家,并要求重点学习诗歌、散文和小说三类体裁的`作品。根据这一课程目标,国内出版了不少针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材,如:宋尚斋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欧阳祯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程》;王庆云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分诗歌卷、小说卷和散文卷)等。这些教材内容全面而丰富,但实际使用时,由于课时有限,有时连一半的内容都无法涉及,自然也就很难达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了。实际上,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就必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但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背景内容知之甚少,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国古代一些特别强盛的朝代名称上,知道一些具体情况的学生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形成连贯的“史”的观念了。缺乏基本的中国历史知识,让文学史的学习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得不放弃这部分的内容,而把重心放在著名作家作品的介绍上。另一方面,在大纲要求的三类文学体裁中的散文和小说,一般来说原著文本都比较长。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又少得可怜,即便给出注释,其独立阅读也相当困难,自然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了。在散文中,诸子的散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有的是语录体,有的是截取一段故事,自成一章,作为留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被接受。其他类型的散文,一般篇幅较长,且用典之处比比皆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几乎无从入手。而四大名著之类的小说,即便是节选,也得3000—5000字才能在情节上独立成章,这样长度的篇章对于留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了。因此,只能采取视频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画面和简单的人物对话来理解故事情节,品味作品的趣味性。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自编了一套中国古代文学讲义。首先是大大减少了学习篇目,讲义分为八章,共20篇作品。其中诗歌四章、戏剧两章、散文一章、小说一章。在选取作品时,主要考虑与现代生活有相通性的作品。题材主要为爱情、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三个方面。爱情题材有《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戏剧《牡丹亭》;汉唐宋诗词中的《上邪》《江城子》《鹊桥仙》等。关于人生哲理的有诸子散文《论语》《庄子》《韩非子》选段;曹操的诗歌《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关于社会问题的有《感天动地窦娥冤》。从体裁方面来看,选择了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四类作品,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诗歌和散文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理解;戏剧小说则是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大概了解故事情节和作品主题即可。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诵读作品的基础上,了解作家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希望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之美。

(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方式与语言课的教学方式差别很大。语言课要求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生词和句型,因此生词学习、语法学习、生词和语法的操练等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古代文学课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主题。其中出现的古汉语词汇只要求会读并明白意思,不要求能运用。同时,这门课与中文系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也相差甚远。一般来说,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不能诵读的字词大约只有5%左右。但对留学生来说,即便最简短的诗歌作品,不能诵读的字词也有30%—50%。对于字词的理解就更不用说了,大多数学生寸步难行。因此,探索适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1.重视诵读在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上首先是重视作品的听和读。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和戏剧都是韵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节奏的规律和音韵的变化,从而欣赏作品的语言之美。尽管古代汉语生僻难懂,但是在标好拼音的基础上进行朗诵,对留学生来说,也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了,而是为他们找到了一条接近如此难懂的中国古代作品的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文本,画出不会读的字词,然后播放配乐的诗朗诵音频,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录下生词的拼音。反复两次以后,请学生轮流朗诵诗句。在学生个别朗诵的过程中,教师随时进行纠音。学生在倾听其他同学朗读的过程中也会提出疑问,老师也能及时解答。最后,教师再进行一次示范朗读,同时对作品中的重点、难111点字词再一次加以强调。最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整地朗读整篇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开口的机会,真正接触和感受作品,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为了激励学生认真朗读作品,笔者在期末考试中特别设置了一道朗读题。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能够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种感官并用,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其一,在朗读作品的部分,老师让学生对照文本,聆听名家吟诵的录音。有的是清晰的朗诵,有的是配乐吟诵。学生在接触作品的开始就能体会到诗词本身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又掌握了作品中字词的发音。其二,当代流行歌曲中有许多歌词是源自古典诗词作品的。如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源自《诗经?蒹葭》,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源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此外,王力宏的《在梅边》、动力火车的《当》分别是从《牡丹亭》和汉乐府民歌《上邪》中找到灵感的。当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时,给学生听听这些流行歌曲,能一下子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其畏难情绪。其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大多数戏剧和小说都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戏剧和小说的文本都比较长,但故事性却很强。前者对留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而后者却是文学作品最容易吸引人的方面。在戏剧《牡丹亭》的讲授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看了一段约6分钟的音乐视频,视频中仅仅用音乐和人物的行动展示了该剧的基本情节,并没有人物的对话。这样一来,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作品的大概内容,而且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学生彼此之间对自己所看到的画面意义进行热烈的讨论,从而激发了大家进一步了解原著的兴趣。在文本教学中,笔者又将其与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相结合,让学生在人物具体动作的帮助下理解唱词,大家边看边猜,整个学习过程很有趣味性。由上可知,多媒体技术在许多环节对教学有较大帮助。

3.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各类资料,这为古代文学的学习也提供了不少便利。要想理解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就必须了解其背景资料,但大量的中文背景资料对留学生来说又会形成沉重的负担,因此,让他们查阅母语的相关资料就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例如学习《庄子?齐物论》(节选)时,课前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庄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让学生搜索各自国家的网站,阅读用其母语撰写的“庄子”的介绍。原本庄子散文思辨性较强,了解其内涵的难度较高。但学生在阅读了其母语相关介绍后,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在理解了字句基本意义之后,对文章要表达的哲理就基本有所领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在查找了母语资料之后,还要求学生翻译成中文,并能表达出来。期间,学生又锻炼了翻译的能力,这也是学习汉语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三)巧妙利用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一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重视的部分。怎么考、考什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们让这门课的考核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期末考试。其中,课堂出席情况占总成绩的10%,课堂测试和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首先是课堂小测试。文学史知识是这门课较难的部分。课堂上,我们采用了阅读理解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段文章后回答问题,提交书面答案给老师,作为一次小测试,计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因此,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这部分学习内容,效果远远好于老师讲解、学生听。其次是回家作业。回家作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例如,曹操的生平、《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人物趣事、苏轼的婚姻情况等,都要求学生在自己国家的网站上用母语查阅相关资料,并翻译成汉语。大多数国家的学生都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国家网站上还有中国古代有名人物的介绍,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找不到相关的母语资料,只能查阅中文资料了。二是写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例如结合《牡丹亭》的作品内容谈谈对作品缘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理解。这是一个让学生针对某些问题写出自己感想的练习。再次是期末考试。我们在其中设置了一个朗读作品的环节,要求学生在没有拼音的帮助下,独立朗读出作品。整个学期我们学习了8个单元的内容,其中一个小说单元没有朗读的任务。考试时,学生在7个单元中抽签选一个单元,要求朗读出没有注音的文本,错一个字扣2分。在以往的考试中,有少数的学生得到了满分,也有一些学生得0分。由于设置了这个考试项目,学生对作品本身的认读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作品的理解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尝试,东华大学汉语言本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已经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好评的课程。“尽管难,但还是很有趣”,学生在访谈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尽管学习的总课时不多,但却能给学生传递许多人生的奥义。首先,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知识丰富的课程,更应该是一门师生共同全情投入、教学相长的课程,不应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一门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本国曾经翻译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友好互通、源远流长,教师则能接触到中国典籍在世界各国传播的资料。其次,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阅读和口头表达水平,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把许多母语的资料翻译成中文才能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这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翻译技巧。在低年级的时候很难训练的一项重要技能———翻译,在这门课上可以得到不少锻炼。再次,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用心感受文学之美,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得到滋养,让学生在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启发,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将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九

[摘要]“文”与“质”一直是古代文艺观中,争论的重点。不论是从以质为主还是以文为主,都是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下,对文学作用的不同追求。而“教化”与“审美”则变成了其中的重点。

[关键词]教化;审美;社会功用。

在古代文艺观中,一直存在着对“文”的追求和对“质”的追求两种理念。由此古代的文学作品上表现形式也体现出了不同理念下各自的特点和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对古代“文”与“质”的文学观进行一下探索分析,从而更好的把握这两种形式对今天文学作品现实意义所产生的影响。

“文”在《说文》中解释为,错画也,象交文。故以有纹理之意,《易·系辞》下中有其旨远。其辞“文”之词,便有华丽之意。《孟子·万章》上也提及“文”这一说,这里除了指偏于形式方面的事物外,还含有美、誉、漂亮等意思。从《说文》中对“文”的解释到作品中“文”的体现,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文学当中,“文”是表现文学作品的华丽秀美,词藻丰富。

“质”,《说文》中解释为以物相赘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提到“若仆大质已亏缺矣”的质,便是朴实,与文相反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文学当中,“质”趋向表现为作品语言的质朴,形式简洁。在思想上,“质”更是体现载道与教化相结合的社会功用方面的意义。

同时,也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念中产生了重文与重质这两种文学倾向。

一、从“文质相合”到“质朴之词”

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便在《论语·雍也》中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文质”说观点,他认为“文章的内容胜于词彩,则过于质朴。文章的词彩胜于内容,则过于虚饰,浮夸,而不实在。只有外在与内在相伴,才称的上合适。”这也就成为了早期“文质相合”的理论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魏时的曹丕也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因为在魏晋前期,普遍的士人还都用作品表现民生,讽喻社会,他们是借助文章的讽喻来达到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也就为“重质轻文”的理论建立了文学基础。

汉朝王充在《论衡·超奇》中就体现出了“质”胜“文”的观点,“有根株于树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菜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在表里,自相副称”。虽然他也把“文”与“质”看成是相互依赖的,但在这段话中,王充认为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质”——内容。其载道的政治教化意义。若不顾及文章的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文艺作品无论其辞藻多么华美都是“有皮壳于外”。所以注意内容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文章的词彩。

从孔子“文质”,曹丕的“载道”,再到王充《论衡》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在重视文学的教化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文的存在,他们把文学的政治功效与文学的审美功效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在外在形式。语言华丽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文章的本质内容。

而墨子的文章则是脱离了文的华茂。体现出一种质朴与实际效用的文学观念。正如墨子在《非乐上》中所说的,“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这里的意思说出了墨子对言辞富丽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美。而他则认为这并不是属于真正的美的文章。

重质轻文除了受到文学自身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政治基础对其的影响。从孔子时期,到魏晋前期,再到汉朝的前期,以曹丕,王充为代表“重质”的这些人。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把文学单一的看成一种具备审美功效的东西,实际上他们是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载体。因为在他们所生存的那个时代下,文学必有着它现实的政治意义,这使得它所承载的意义要远远高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这种高于文学本身的意义,便是作家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关注,对人自身的内在思想的关注。也正是在这种时代下使得文学作品的本身审美价值成为了第二位。而教化,关注实际和关注人自身就成为了其主要内容,这也就形成他们文学作品理论中的主要内容。

“文”以载道的观念,便作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忽视了文学作品审美功能,使得文艺观从“文质相合”而走到了“质朴之词”,“文”以载道的观念更注意了文学作品内容的政治教化作用。

二、从“文辞秀丽”到“靡靡之音”

而与之相反,重文轻质的文学风格也作为一种理论观,存在于古代文学观中。他们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为其基点,减弱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他们更注意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而其内容却很空泛,对社会现实的讽喻意义也在减弱。

(一)“质”的教化功用的淡失。

就如汉代的'大赋,在形式上更加注重言语的华美,结构的宏大。一句“可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就是其汉大赋语言和结构的代表形式。刘勰评其为“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班固《汉书艺文志》评其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宏衍文词,没有讽喻之义。”其后文学作品的形式更是有骚体赋,“九体”“七体”赋都相继的出现更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样式,再语言上和文学作品的形式上更是把“文”的这种审美功能表现出来。

直到后来的梁陈为代表的宫廷诗,也更加注重文学的审美功效,而其对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则彻底的失去。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他们更多是对女性和对宫室、器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审美关照,通过艳丽的辞藻和声色来推动形式。这时的文学作品更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他们忽视了文艺作品的政治教化意义,而更加注意了文学的娱乐性,审美功能。

以谢眺,王融为永明体的代表人物,更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与娱乐性放在了首位。其文章的风格也不再着眼于对人的教化作用而是更加追求文章的形式与语言的新奇,音韵的和谐。使文学作品真正成为了游戏性活动,加大了其审美的功用。“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由此可以看出,其注意了音节的顿挫,但同时过分追求词彩的华美,未免产生刘勰所说的“文贵形似”。直到萧纲入住东宫时,这种宫体诗真正的发展到了极端,这种体式也是继承了永明体的形式风格,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更注重辞藻,对偶与声律,其内容上也是以女人,景物为其创作源泉,彻底的颠覆了文学的教化公用,其内容彻底的从反映现实关注社会,走向了单一追求审美性与音乐性的方向上。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所说,“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以穷力而追新”。颜之推也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这就充分说明了,永明时期的官体诗人对文学作品娱乐性与审美功能的注重。

从这些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文学观念下,已经完全把文学作品当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其形式,语言,都给人呈现的是一种美感。它所注重的不再是对社会有多大的教化作用,而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娱乐价值,这就使文学从政治上剥离出来。展现出一种单纯的艺术样式。这种文学与政治相分离的现象,也许正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的松懈、糜烂的上层生活,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才会产生这种新的审美需求。但也正是这种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对审美价值的追求,才会对后来的文学观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物的描写细致及扩大文词的丰富性。

从后梁的宫廷诗到以后的谢眺,王融他们在内容上不再是对家国社稷的关心,而是转移到了,或是宫廷、或是美女、或是山水园林上来,要不就是抒发自己个人的离情别意上来,这与重质轻文理念下的“家国”的内容为主要表现方式形成强烈的对比。由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质”的内容上的局限,也必然促使着他们对所描写事物更加细致入微,想出那些“重质轻文”下不可能出现对物的细致描写的词语,这使得词语的丰富性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新鲜性。对那些曾不能用言词形容的物品,出现了新的词语对其形容,这样描写事物的复杂性也得到了解决。

而对这种山水或器物,宫廷美女的描写,也促使他们对美进行了重新的价值评判,追求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他们把这种美的景色与其音韵相结合,促进了四声音律的出现,有助于语言的发展。对后代文学的言语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在“文”与“质”的关系上,它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梁朝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及道“文”与“质”: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有皮,而色资丹漆,质褥、文也。这些都是刘勰运用比喻,指出了文艺作品中的这种关系。同时中国古典文学也正是在“重质轻文”和“重文轻质”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同时期下的不同文学样式。

但从整个古代的中国文学来看,还是更强调“质”这种内容上的教化作用,这种对内容上的凸显,使得形式上受到过一定的影响,即使在一些时期和流派,“文”的形式被加以重视,但“文”始终没有占主体地位。而相对于古代的西方来说,在“文”与“质”,这种内容与形式来说,形式的重视更成为了一个主要方面,对在艺术方面的成为其主要特点,从《伊利亚特》和《奥德休斯》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底浦斯王》和欧利比德斯的《特洛伊妇女》,都是运用着写作的形式,艺术的方式,来取胜的。这些作品在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运用都体现着“人”的性格而不是“神”的性格,而对人的教化作用确是没有显现出来。正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写的那样,把一切诗人与艺术家赶出理想国,在他看来文艺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人物,并且使谎言夹杂其中,而这种对“人”的描写,更会滋养人的情欲,使人心灵中低劣的部分显现出来。

后来亚里士多德的《诗艺》更是在其书中论述了艺术作品形式的重要性,他对文艺观的理解是文艺模仿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塑造生动的具体形象,而且文艺创作在选材方面要认真。通过柏拉图对文艺作品的批评和亚里士多德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西方在文艺创作中,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上的追求要比文艺作品的社会公用价值更为重要。

所以,窥探中国古代“文”与“质”关系和西方对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艺观念在其教化的社会功用上是占主要地位,使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在大多数时期是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创作的多样性,尤其是在文艺作品中“人”的“人性”已经被淡化掉。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

东盟舞蹈文化是具有神秘的东方色彩文化,东盟国家包括与我国临近的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东盟艺术丰富多彩、内容独特,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在东方舞蹈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东盟的经济交流必然伴有人文艺术以及其他交流,使国家与国家在交流中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同时加深中国与东盟等国家人民的感情,而舞蹈是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舞蹈是承载国家文化的无声语言,加强双方的舞蹈交流可以促进国家与区域间各个领域的合作,是全球化、区域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交流的意义。

东盟各国在地域上与我国广西、云南很近,而且东盟国家许多民族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民族信仰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出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相互交融,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给亚洲以及世界文化艺术增加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同时促进各国的艺术交流与学术活动。

中国与东盟各国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各国的教育,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新的舞蹈文化形式。中国与东盟舞蹈院校的频繁交流,有利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舞蹈教育发展历程。近年来广西各大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进行学术访问以及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舞蹈文化与东盟舞蹈文化进行相互学习与展示,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与东盟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带动了两国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

二、中国与东盟舞蹈的共同之处。

中国以及东盟国家在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的交流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与东盟文化的共同之处就是对“佛性”的传承。

东盟国家的舞蹈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印度文化的影响,这种外来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已经融入到东盟各国当地的民族信仰和民族风格,印度宗教文化与东南亚地方特色文化中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风格,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文化的传承范围,同时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增姿增彩。佛教宗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印度在地理环境上非常相近,从古至今都有频繁地经济、文化交流,印度文化主要以佛教的形式传入我国,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的宗教以及艺术发展。印度文化的传入,是中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早在汉朝时期,佛教就在中国广为流传,当时的皇帝也信奉佛教,寺院发展规模很大。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燕乐以及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有佛教色彩的舞蹈,可见佛教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影响也是有着深远的历史的。

三、东盟代表性舞蹈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

1.教学内容丰富、新颖。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外国民间舞课程中学习了解欧洲的民间舞蹈,课程很少涉及其他国家的舞蹈,所以学生对其他国家的舞蹈了解也不多。东盟各国民间舞蹈课程的开设丰富了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课程,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了解、掌握东盟地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独特的舞蹈文化,我国各大高校开始积极引进具有东南亚风情的舞蹈课程体系,将东盟舞蹈文化融人到课程实践性教学中,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我国高校中推行“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设置,推进东盟各民族舞蹈在中国的交流与传承。有助于我国文化艺术界研究东南亚十国民俗舞蹈文化。比如泰国、越南等东盟舞蹈教学,将两国的经典原生态民俗舞蹈添加到高效课堂中来,设置特色舞蹈专业,使民俗舞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企业、旅游业以及社会团体的活动。了解东盟各国的舞蹈文化特色,促进东盟舞蹈文化教育的实施,各大高校进行民族风情舞蹈教学时,要依据创新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实用性强的东盟民族舞蹈课程,促进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

3.创新教学模式。

(1)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舞蹈专业学生。

广西与东盟在高校中开展舞蹈文化交流课程,通过各种方式把东盟各国具有代表性舞蹈文化及舞蹈形式设置在我国高校学习课程中,为中国学生学习东盟舞蹈提供便利的条件。在设置课程时,多设置一些实用性与应用型的舞蹈课程,不要过于理论,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关于宫廷与民间舞蹈风格的舞蹈类型,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能为中国学生了解东盟各国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条件,院校要多开设一些实用性的舞蹈课程,促进年中国-东盟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2)培养地域性民俗舞蹈人才。

各大高校要定期与东盟各国的高校进行联谊活动,定期深入东盟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理论研究,收集和整理东盟各国间的民族特色舞蹈形式,再结合当地文化艺术特色进行舞蹈创新,打造新型民间舞蹈课程实践性教学。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使地方性特色舞蹈教育更加具有特色。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使东盟舞蹈艺术促进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

四、东盟舞蹈文化在我国高校的实施。

1.教学方式的改变。

(1)改革教学方式。

以东盟等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各个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具有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改革试验,寻求一条中国-东盟舞蹈改革之路,是东盟各国的特色舞蹈专业融入到广西地方性民族舞蹈中来,促进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

(2)开设特色舞蹈课程。

各大高校要积极改革传统的以欧美民间舞蹈为主的课程教学形式,在外国民间舞蹈课程中多增加一些东盟国家的地方特色性民间舞蹈组合与元素,打造特色精品课程,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创新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实用性的教学理念。

(3)加强国际交流活动。

在各大高校的舞蹈专业中,加强广西民间舞蹈与东盟民间舞蹈的对比研究,加强国际交流活动,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掌握他们各自的发展特点,对这二者的舞蹈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学习与研究中更好地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进行东盟舞蹈教学时,教学内容要以具有东盟民间特色的舞蹈为主要素材,比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特色民间舞蹈。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各国的文化特色,结合各国民族音乐材料、民族舞蹈材料等进行设计,真正的打造一流的教育、先进的教学,为中国-东盟的各项交流活动提供良好的契机。

3.教学理念的改变。

对教学理念的在设置,目前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蹈课程在各大高校教学实施非常普遍,为东盟等国的民族音乐以及民族舞蹈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可以从实地考察、调研活动中了解东盟各国的音乐、舞蹈文化特征,把东盟舞蹈的精华带到课堂中去,使学生的舞蹈更加精湛、纯属。

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为出发点,坚持民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发展,依据东盟当地各个舞蹈文化特点,结合高校的教学特点以及高校的地方性特点,打造特色、新型民俗音乐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地方性特色,与实用性特点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联谊活动,促进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改变传统的高校舞蹈教育,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外国民俗音乐舞蹈,丰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教育的空白,促进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

五、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1.传承区域文化。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族构成、历史渊源、经济模式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点。在舞蹈文化传承方面,可以进行适当的实地考察,了解东盟各国的舞蹈历史、音乐特征、以及民间特色舞蹈,收集著名的舞蹈视频,整理出一套关于东盟各国舞蹈特色的教学材料。再将这些材料结合中国的民间舞蹈特色,整编出一套具有中国与东盟特色舞蹈专业的课程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舞蹈文化以及艺术特点。尤其是关系特色舞蹈文化的与东盟各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使之走进高校课堂,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将各国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广西各地旅游区、文化区、生态区进行展演,是中国特色舞蹈与东盟各国的独特舞蹈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广西舞蹈文化盛宴。

2.传承特色文化。

东盟舞蹈文化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泰国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等舞蹈元素中都与宗教有关,也就是说这些舞蹈无一例外的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印尼的面具舞、巴厘舞等舞蹈也深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舞蹈元素主要来源于印度民族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与印度文化是东盟舞蹈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说佛教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进行舞蹈文化交流时要特别注意宗教文化的传承,在高校教育中多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来源,抓住舞蹈的特色,积极传承具有文化特色的舞蹈。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一

忠义一方面指的是忠贞义烈,在《后汉书恒典传》之中写到献帝即位,三公奏前与何进某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在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崔融的《西征军行遇风》之中,他言道,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忠义另一方面指的忠臣义士,在《后汉书臧传》之中曾写道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中曾经写道“忠义关心,奸邪触目,莫非感慨。”明朝的钱谦益在《袁可立父淮加赠奉直大夫尚宝司少卿》曾说过“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的话,虽然钱谦益违背了忠心,投向了清朝,受到人们的唾弃,但是其话语确实真正描写了忠心的含义,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曾写道:“明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这里面指的是明朝末期,政治腐朽,在当时社会的大臣已经缺少了对皇朝的忠心,以至危局,政权丧失在李自成的大顺起义军与满清的铁骑之中,导致覆灭,从另一角度上来说,也说明了忠义思想在维护皇权统治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明史》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大肆屠杀功臣,就是怀疑手底下诸将,如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傅友德等人对皇权的忠心,最终导致杀戮,历朝历代的封建皇朝也不免这样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局面。

而在这其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之中,忠心也有着另一面反面的作用,比如在水浒传之中,虽然宋江等梁山好汉把行动宗旨立为替天行道,并立下了聚义厅的牌匾,但是却仅仅的局限在了愚忠的范围之内,虽然宋江最后的招安得到了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认可,但是他却给梁山众好汉带了了死亡,虽然忠心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宋江却对当时宋朝末期奸臣当道,乌烟瘴气的朝堂环境缺少一个清醒的认识,最后把梁山带的走向了失败,在小说后期,宋江已经完全的沦为了朝廷的鹰犬,他不惜牺牲广大梁山兄弟,比如林冲,扈三娘,孙立等人,也要征服同时农民起义军的方腊,田虎,王庆等人。最终变成了愚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最后宋江也没有意识到他所谓忠心的局限性,他过于相信朝廷,相信皇帝,但是宋徽宗及蔡京、高俅、童贯等人却仍把他认为是盗匪,最终以毒酒的这种稍微仁慈的方式将他杀害,而可怜又可恨的宋江就是到临死前也没有醒悟过来,竟然将一生忠于他的李逵杀死,可见愚忠之害人,但是在梁山之中也不乏有“聪明者”的存在,李逵和鲁智深虽然都被大家认为是粗汉的存在,并且都不存在像宋江那样所谓的对宋皇朝的忠心耿耿,但是鲁智深却与李逵的命运不相同,他在认清之后,毅然的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就算出家再次当和尚,也要远离那种他认为恶心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忠于本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它不同于常人的,可以在一方面说,他在征方腊之前认识到了本是农民起义军却在互相残杀,最终收渔翁之利的却还是腐朽的朝廷与贪官。可以说,从这一方面来讲,鲁智深拥有着现代人的思维,做到了思想上的“穿越”。所以说,忠心既有优点,也有弊端,值得我们从古代史籍以及文学小说之中体会出其经典思想“忠心”的真正含义,并加之以自己的观点,分析品味。

在三国演义之中,关羽可谓是“义”之人,他作为忠心的代表,也无时不刻在感染着其他人,关羽为什么要有如此的忠心,我们可以细究这个问题,从西汉初年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当时社会上这种忠义的思想就被人们所称颂,汉武帝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即提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为主体的新儒学,经过汉朝时期封建统治者的历代推崇宣扬,忠君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思想的核心主流,而私学的创办也为其提供了基础,在这里,我们无法去探究关羽受到了多少私学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在小说之中看出,关羽自幼熟读《春秋》,素知忠义,他在桃园与刘备,张飞等三人义结为三兄弟,并在以后他们三个人互相扶持,虽然事业受到挫折,但是其情感其忠义却为历代所敬仰,被人们崇拜。

但是,在这本书中,再后来的叙事描写之中,也创造了忠义的最高境界,刘备与关羽因为与曹操作战失败而分散,关羽沦落曹营,但曹操却给之以厚待,关羽为了感谢曹操的厚待,既是出于义气,他为曹操诛颜良,斩文丑,立下奇功,算是报答了曹操,但是在得知故主刘备的消息之后,关羽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冒着生命危险与曹营其他将领对他的有色眼镜去投奔故主,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加以照顾,并抛开曹操给的锦衣玉食,投奔实力弱小的故主刘备,真正的做到了忠义,虽然这本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是明代人,但是在当时封建的环境下,我认为这种忠义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传承,虽然“忠”中有很大的愚忠成分,这点在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但是他却从古至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即对现在社会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思想的铺垫作用,虽然古代之精神与现在与很多地方不相符,但在这里,我要借鉴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故忠义在古代不可或缺。

而在小说之中,整部小说都以曹操为反面,刘备为正面,但是其实,文章以另一种角度以关羽与曹操的另一细节描述出关羽的忠义,在华容道,曹军大败,关于为了往日曹操对自己的情义而释放了曹操,释放了曹操,却又是仍然忠心耿耿于刘备,使读者感觉到忠义的最高境界,而在其他人物的渲染之中,其他人物也似乎被关于所感染,比如张飞的义释严颜,刘备的为了兴复汉室而讨伐曹操,诸葛亮为了忠于蜀汉而六出祁山最终客死五丈原,甚至在孙权团队,周泰,太史慈,吕蒙等人也是对主公肝脑涂地,舍生忘死,这在另一种角度上烘托出文章的忠义,三国演“义”,在演什么,演的就是义,即忠义,而这个忠义,则是咱们在之前说的那个古代的忠君,忠友,而不是现在的忠于人民,这就是时代的局限。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文章中诸葛亮几乎以一个国师的角度来针对时弊,上述请奏,其实在这其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臣子对国家,对皇帝刘禅的忠心,而这其中的军事,经济,政治,人事等措施也是为了国家考虑,人民考虑,因为它不仅是刘禅的臣子,同时他也是国家的宰相,而且他也是为了报答先主刘备三顾茅庐的情义,我认为在文章这里,忠义已经超出了君臣的界限,诸葛亮,刘备父子的君臣关系与情义虽然有情感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已经成了古代君臣和谐关系的典范,可以说,在这里文章又将忠义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味人民所传颂。所以,依我之见,这里的忠义是与以往古代帝王将相的正史小说中非常不同的一个地方,在其他小说如水浒传,以及汉书,史记,明史等史书中虽然强调了忠义,但多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味道,但我为什么要强调三国演义的不同呢,就是在这里,忠义达到了一个境界,就是几近达到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的地步。即达到了一个比较和谐的地步,这在高度集权的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也是非常难得与少见的。

为什么许多作品之中凸显出忠义的作用呢,在这其中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封建君主的推崇,但是另一方面,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内核,即与“仁”“德”等并列的“忠”思想,在现在看来,谈起这些虽然有些老土,但是在当时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浪潮的。出师表中写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在这其中,我们主要是看到了诸葛亮忠君为民的一面,但是受了时代的限制,这也跑不了有一丝愚忠的色彩,诸葛亮的政治军事建议固然是好的,固然是符合蜀国的发展的,但如果刘禅是个庸君,不是那么一个听话的人,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诸葛亮的主张,或者出于其他的原因与诸葛亮产生激烈的矛盾,相比这个情景又是另一种局面吧。

“忠”这个词在古今之所以有着解释含义上的非常大的不同,这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影响到了社会上的主流思想意识。而主流的社会意识同时也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它影响到了人们以及作家的思想方面上的不同,故而形成了作品上忠义观本质含义的不同,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要树立自己独特的思想角度来分析这个事情,既要从中借鉴,也要学会加以分析,取之糟粕,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现在有一些人全盘去否定古代所谓的忠义情节,这其实是一种不太明智的表现,从古代的文献中淘出我们现代人需要借鉴的思想,这也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去完成的,我们要借鉴的思想是去用忠的思想去维护自己的朋友的正当利益,这也是处理朋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忠诚乃人之根本,其思想内涵我认为永远不会腐烂,落后,过时。这是从小的角度上来说的,从大的角度上来理解,如果我们在未来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时时刻刻忠于国家,现在我们可能会意识不到其中的重要性,这可能使我们的社会经验所限,但是我们要时时刻刻将它悬于心中,无国即无家,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也是最需要我们做到的。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不免会看到体现着“忠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阅读之时,我们要加以领会,加以辨别,加以分析,分析出古今思想上忠义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来体会其思想,体会之时,也要在我们未来的为人处事,学习工作之用到,这才是我们阅读这类思想作品之后最大的,得到的价值所在。注释:钱益谦: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二

摘要: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乏财政激励,本文运用计量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与科教文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文教卫类公共服务供给有促进作用,但地方自有财政收入与其却呈反向关系,这表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对教科卫类公共服务供给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认为分权能够提高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美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都支持了这一结论。但是,在中国,west和wong(1995)发现,财政分权导致配置在卫生和教育的公共支出减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它明显恶化了当地居民的福利状况。在分析中国问题时,我们除了要考虑分权办法可能对地方性公共产品产生的影响,还需要考虑财政体制外的一些制度因素对分权效果的影响,如国内学者均指出中国户籍制度极大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性,同时官员自上而下的任命制度极大削弱了地方居民向政府传达公共需求信息的效率。因此,中国激励地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机制是自上而下的官员惩奖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竞争流动性更强的资本要素为目标的激励。

一、中国财政分权与文教卫公共服务供给影响机制的分析。

在“用脚投票”机制下,居民会通过选择居住地来表达其对地方公共物品组合的偏好,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也将作出相应的反应。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户籍制的存在将大量的流动人口排除在其就业地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内,因此居民的流动更多的是以追求更高的收入(或更好的就业机会)为导向。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排除公共产品对居民流动的吸引力,特别是那些已经具有较高教育素质的劳动力。无论居民以何种目的而流动,对于劳动力净流出地来说,劳动力外流会伴随着部分公共服务受益(如义务教育)的外溢;对于劳动力净流入地来说,劳动力的流入意味着其以较低的公共成本获得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中国人口向东南沿海(包括新疆)迁移已经持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有大量劳动力移出的中西部省份来说,就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向激励,因而会降低在教文卫上支出的比重,并且,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具有后发展优势,他们并不用过多的去担心技术进步的问题,且这些地区资本短缺的问题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更严重,其经济增长对资本的依赖更大。

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普遍忽视诸如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需求,而更重视通过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而提高其对物力资本的竞争力。对于劳动力净流入的地区,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这些地区往往不对没有户籍的劳动力提供完全的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医疗等直接与户籍制度挂钩的公共服务,户籍制度对这些地区供给文教卫公共产品会产生负面的激励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在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过程中,资本和技术进步逐渐取代低成本劳动力,成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竞争的主要目标,而这类生产要素对投资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相对于低成本劳动力更高,于是,这些地方政府又不得不通过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和投资环境,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性公共产品来提高其在全国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其在科教文卫上的支出变化是不明确的。

二、模型的构建和变量说明。

(一)模型构建。

如上分析,文教卫类公共服务最终受益的对象是具有较强流动性的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更偏好于见效更快的经济建设支出。根据这一基本判断,本文构建以下计量模型:

其中,wjw表示人均地方文教卫支出,用来代表地方提供文教卫公共产品水平;city代表全国城市化水平;tran代表中央向地方人均转移支付;rev代表地方人均自有财力;fd代表文教卫公共产品供给执行分权程度;gdp代表人均gdp。

(二)变量和数据说明。

以不同的指标所反映的财政分权的意义和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地方自有收入、转移支付以及具体公共产品供给的执行分权度对具体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首先,我们用人均科教卫财政支出衡量政府供给这类公共产品的状况,即因变量。经济增长会对这类公共产品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人均gdp放入到解释变量中。地方政府对不同来源财政资金(自有收入和转移支付)的自主程度和支出倾向存在很大的差别,自有收入的自主程度较高,如上所述,地方政府可能更倾向于将其用于见效快、受益内敛的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投资;转移支付的自主程度较小,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地方政府只是代理中央政府执行特定的公共产品供给之责任,没有实际决策权,因此这类资金的使用更多的是体现中央政府的意志。另外,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将公共产品供给的执行权下放给地方政府,由于“信息优势”的存在,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我们将执行分权考虑其中。此外,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和人口变动的影响,我们将数据以1994年价格为基数进行了处理,并将数据进行人均化。

国内学者对财政分权与具体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总体财政分权程度(即各省与中央政府间的'财政分权度)基础上的,如乔宝云等在考察中国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关系时采用省级财政分权程度的指标。尽管总体分权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与地方在各省的总体事权分配情况,但具体到各类公共产品的支出分配上,他们之间的分权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地方受益较强的公共产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更多由地方负责,相应的分权程度也会比较高,而外溢性较强的公共产品则分权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研究财政分权对具体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应建立在相应事责分权程度上,当然,具体到各省分的研究时,由于可参考的数据不够详实(各种年鉴中并未对各省特定公共产品支出资金的来源进行分类),这时候以各省财政分权程度作为替代是无奈之举。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中央与地方间各类公共产品分权的总体状况进行考察,即:

文教卫公共产品执行分权度=地方用于文教卫的支出/全国用于文教卫的支出。

三、模型回归结果的解释与结论。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1995-的时间序列数据,在进行计量回归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经检验得出各数据均为二阶单整,且具有协整关系,对其进行误差修正后,回归得:

回归各系数基本通过检验,dw值等于2.1,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且拟合程度较高,结果表明:

1.地方政府文教卫支出与城市化相关性不强,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从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力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还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对流动目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并不高;同时,在户籍制度尚未破除的情况下,劳动者所享受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与其户籍挂钩的,中国绝大部分流动性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他们很难获得城市户口,他们对公共服务的诉求也就难以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可以说,地方政府缺乏对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公共产品的激励,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的公共服务。

2.文教卫公共产品供给与其支出执行分权程度有较强的正向关系,说明财政执行分权有利于增进地方文教卫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权程度每增加1%,则相应的支出水平增加0.69%。其原因主要是地方相对于中央而言在供给文教卫这类公共产品问题上,是具有信息优势的。

3.文教卫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正向关系,gdp每增加1%,地方政府就会增加0.83%的供给。这符合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即随着经济增长,人们对于公共产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文教卫是与人们健康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类公共产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于这类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的增长,此外,经济增长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力。

4.与自有财政收入呈反向关系,而与中央的转移支付呈正向关系,地方自有收入每增加1%,文教卫支出就减少0.76%,转移支付每增加1%,文教卫支出就增加0.69%。其原因可能是在我国行政集权体制下,地方官员在安排公共资源过程中,始终以经济增长这一政绩指标为出发点,文教卫公共产品是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贡献不大,因此,地方政府在对其可控财力进行分配时,更偏向于其他见效快的投资。相比较来说,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完成的自上而下的职能委托,更有利于增进科教卫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是因为中央政府更重视地区协调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官员晋级机制不能够有效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的稳定且亲民时,中央政府不得不集中大部分财力后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将部分文教卫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委托地方执行,即地方用于文教卫支出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中央的转移支付。我们在对和公布的全国财政收支决算情况的考察中得到了相关的证实,20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决算)为1603.71亿元,其中只有491.63亿元为中央本级直接安排,其余都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委托地方安排。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三

摘要: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如新闻、文秘、旅游、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来说,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作品学习中对当代高职生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通过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来提高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如何在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赋予其现代性的阐释,进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等问题,已成为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重大教改课题。

关键词:古代文学多媒体运用思考。

一、古代文学课运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量大、视听效果丰富多彩。

从配合教学显示效果来看,多媒体课件比传统教学法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因此,多数院校都在尝试把各科由原来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课,实为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课程。因它有文言文表达、文字艰涩、口头传授不易理解的特点,需教师用一定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这一过程是大多是口授加大量板书完成的,费时费功。一旦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首先会大幅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其次节省大量板书所耗时间。特别是在介绍作品背景知识方面,多媒体课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多样功能。凡古代文学史上涉及到的文化建筑遗迹、佛道神像、书法真迹、美术作品、塑像形状、地理版图、综合图表,甚至舞台戏剧中生、旦、净、末等角色形象,电影动画片段等等。

那些难用语言和板书解决的难题,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里均可得到生动直观的演示。例如在讲《项羽本纪》时,要想全面分析理解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就必须清楚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刎等几次主要能显示项羽功业盛衰事迹的战争过程。我在用课件展示图像画面时,以时而高昂、气势磅礴,时而沉闷、呜咽悲壮的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衬托,依故事情节配合简要的文字提纲,依次出现项羽、刘邦、张良、范曾等人物图像,同时显示几次作战路线的地理图,最终营造出项羽兵困垓下,突围无望时与虞姬对舞悲歌的画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霸王别姬的剧照中,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时,项羽内心的悲壮和生死相依的感情。由此,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

教学实践证实,当多媒体课件将古代文学所揭示的距今几千年的远古科学及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当幅幅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激荡着学生的视听神经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将文学知识与艺术鉴赏交相辉映,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更能凸显古代文学课所特有的潜在的艺术审美特性,这不仅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学生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课堂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虽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学思路基础上对作家作品不同角度的个性化诠释,但对作品本身的这种情景创设与再加工,却真实地透露出教师对作家作品的独特理解,凸显着教师对作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督促教师翻阅大量相关书籍,提高教学视野。

(二)课件应用所受条件限制颇多。

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虽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特定的优势,但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首先在授课教师方面就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几乎到了非多媒体不用的状况,甚至多到以课件代替教师讲授的程度,更甚者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件面画的漂亮、新奇、动感上,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辅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学手段,教师成了课堂上课件放映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老师则只忙操作。如此缺少老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下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古代文学作品因内涵丰富,对它的阐释与理解,自然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并非绝对正确、无可非议的唯一。优秀的课件往往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但优秀课件的制作必将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制作技术的缺乏,许多教师根本不能亲自制作。倘若找计算机专职人员代为制作,非但阻碍了教学思想的灵活映射,更无法充分展现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发挥,也就丧失了课件的功能优势。同时,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式,则又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倘若再有放映操作时的失误等意外事情,其效果就更不容乐观。课件制作水平的无能保证,而强烈的视听效果却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功能,还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甚至导致对作品的错误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在古代文学课中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综合考虑,突显科学性。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和使用软件类型来设计。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多媒体效果,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古代文学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典型、精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讲授与演示,合理搭配。

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所有的教学工具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讲授。而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讲授是教师个性化授课风格的展示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心灵互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甚至别具一格的性格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古代文学教师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来使用多媒体课件,即以教师智力资源优势引导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科学、有效、针对性地发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信息和教学质量,使课件成为反映教师理念和思想的手段。切忌只追求画面的视觉美感而脱离了作品内容,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希望能通过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宽学术视野、增大知识信息传达、优化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能创造性地以阐释激活作品,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这才是古代文学课件追求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四

语文美育是语文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美学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审美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听、读、说、写的言语实践,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力、审美创造力和情商,完善学生的主体审美人格的教育活动。语文美育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追根溯源,它的首倡者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早在1922年《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就曾非常清晰地描述过美育的图谱,语文美育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美育一起,赫然名列于学科美育之中。但由于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学科美育思想自蔡元培先生提出后,一直少有阐述和响应。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历史性的转折,才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形成热潮。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五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新材料和包装新技术在我国商品包装形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这也使得很多商品包装盲目追求奢华,从而将失去了地域特色以及文化底蕴,进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商品包装上得不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而包装设计教学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因此,应当加大对包装设计教学的分析和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包装设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包装设计教育是为社会提供包装设计人才的教育,应当把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其教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强调以文化特色、人文历史、民间传统艺术作为包装设计教学的资源来进行教学。这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包装设计教学,能够对其中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精髓进行讲解。再结合包装设计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引导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实现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并促进其对于这种文化的运用。

(2)融入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能够体现出办学的特色。很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都一味的模仿名牌学校,将别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到本院校,体现不出自己院校的办学特色。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定位和方向,能够促进本院校文化内涵以及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根据本院校的优势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向,体现出本院校的办学特色。这对于包装设计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应当根据不同的设计教育思想来办学,其设计教育应当体现出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艺术设计,包括包装设计在内,其发展不能够脱离国情特色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教学,不仅能够体现出办学特色,而且对我国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六

语文美育研究已恢复近30年了,但对于一个学科来说,这段时间并不算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中出现了大量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学科的自身建设与拓展面临各种问题,以及学者个人兴趣的限制,学术研究格局处于不断发散、不断展开的过程中。但对语文美育近3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其研究重点更为明确,力量更为集中,并出现了学术对话的趋势,学术旨趣、研究行为、研究力量开始向若干重点领域集中。上述情况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美育价值、途径的研究,是语文美育最为集中的研究视角;

(2)语文美育的意义问题,是最明确的学科意识;

(3)对多媒体与语文美育的关系的讨论,表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拓展;

(4)从人生论的角度探讨语文美育与人生的关系,反映了语文美育研究的新趋势。

2.研究主题:“人”“生命”与语文美育的关系深受关注。

语文美育是直面人的活动,对人与生命的关注始终是其内含的研究主题。近30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是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等方面的探讨。随着相关研究地逐步深化,在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持续关怀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如何使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研究视角上,还增添了有关“生命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和如何潜移默化式地渗透美育思想等问题的讨论。

3.研究方法:研究思维方式出现了新的走向。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西方一些语文美育研究成果被相继介绍到中国,大开国人的眼界。以朱绍禹的《美日苏语文教学》为代表,一批著作相继面世,使国人对国外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随着对西方语文美育研究评价工作的开展,我国对西方语文美育研究有了较准确地把握之后,结合本国实际状况,出版了一些相关著作,如程钧的《语文审美教育论》;彭田翼的《语文美育论》;杨斌的《语文美育叙论》等。大量的著作、文章使国人了解了当前国际语文美育研究的.趋势,也刺激了人们的深入研究。其中,美国盛行的“重视经验、创造性与教育自由”尤其受到关注。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七

在中国佛经翻译发展史上,从最初的汉译佛经开始,就出现了文与质的区别和论争。文与质不仅是翻译方法或风格的分歧,更是在译入语的操纵下,译者如何选择文或质的翻译策略,然而文与质的相别相争最终在玄奘新译中实现了相合相融。

学界对中国佛经翻译史的研究,一般都要追溯到汉译佛经。佛经翻译自东汉桓帝末年开始,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期业已势微,至元明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在历时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中,文与质的相争相融贯穿始终,成为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在本论文中,笔者拟从文质之别、文质之争和文质之合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与质。

一、文与质之别。

文和质这两个概念源于《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孔子看来,文指的是礼乐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而质则指仁义之类内在的道德修养。由原意引申开来,文便指文章的遣词造句等外在形式,而质则指文章的中心内涵等实质内容。而吕则认为,“文是修饰,在翻译时修辞力求与汉文接近,质就是朴质,在翻译上忠于原本,采取直译的方法,与汉文就有一些距离,比较艰涩难读”。在其看来,文即意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有所改变;而质即直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然而,直译并不意味着译文没有任何润色修饰,意译也并不意味着译文一定要文采飞扬。译文的华丽或质朴,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文自身的特点,而非翻译方法。因此,文质和直译意译不可简单的画等号。

围绕着佛经翻译的文与质,中国的佛经译者大抵可分为文质两派。如以释道安为代表的佛经译者为再现佛经原作的本来面目,多用音译,虽晦涩难懂,尽显朴拙,但也存其真质,翔实可靠,因而被归于质派。

释道安(314-385年),东晋前秦时高僧,常山扶柳人。道安是质派的典型代表,十分强调原文的作用,主张严格的直译,反对删削原文,其著名译论当属“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中的“二失本”和“一不易”对文质问题都有所论述,“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然般若经三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而随后以支谦为代表的.佛经译者,则主张删削原文,并对译文加工润饰,但凡有胡音的地方,尽量删减,重新用汉语表达,所译佛经文辞华丽简约,通俗易懂,因而被归于文派。

支谦,又名越,字恭明,原为月支人,生于中国,深受汉文化熏陶。他主张对译文加工润饰,让接受佛经的大众看懂,所译佛经简略文丽,易被汉人接受。支谦在改译支谶翻译的《首楞严三昧经》时,凡是支谶译文中辞质多胡音的地方,尽量删去,重新用汉语表达。一些人名,如须菩提舍利佛等,支谦也用相应的汉语释义,翻译为善业和秋露子。《合首楞严经记》赞扬支谦“才学深,内外备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二、文质之争。

所谓文质之争,指的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两大派别围绕佛经翻译展开的一系列关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论争。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先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质派,其译法相对保守,采用的是再现佛经原文精华的音译。须知在佛经翻译初期,译者进行的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难度极大,而且佛经翻译者皆为信徒,对佛经原文顶礼膜拜,不敢有丝毫逾越,再加上佛经的最初译者大多为自西域、天竺而来的僧侣,其汉语水平十分有限,因而,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质派最先出现,并在最初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佛经翻译实践的发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后人不断改进,为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进而出现文的倾向。这些文派的佛经译者,或生于中国,或久居中华,因而对汉语及汉文化都有较深入的了解,所译经文也就更倾向于汉语,于是在质派之后,中国的佛经翻译史上又出现了文派。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关于文质最早的一场争论出现于公元224年。当年,天竺译者维祗难将《法句经》带到武昌与竺将炎共译;之后,让“学深澈,内外备通”的月支译者支谦对其进行校译,没想到一开始,支谦就批评竺将炎“虽善天竺,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嫌其所译“其辞不雅”。维祗难替竺将炎辩护说:“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者,当今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认为佛经的翻译贵在质朴,不加文饰。维祗难的观点得到其他译者的赞同,他们纷纷举出老子和孔子的言论来说服支谦:“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译经达。”最后,尽管支谦让了步,但是他的翻译理论却在此后的佛经翻译中逐渐占据上风。这便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早的一次文质之争。

在这场文质之争中,两派争论的焦点不仅是译文风格的质朴或华丽,更有翻译手段和价值取向的分歧。但从文化背景来看,这场争论实质上是关于保持经文原貌和译文汉化之间的抵牾,同时也是译者对于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的争执。事实上,通过对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的追溯,不难发现,文质之争自始至终伴随着佛经翻译,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从最初的以质为主,到后来的以文为主,最终在唐朝的佛经翻译中走上文质融合的发展道路。

三、文质之合。

到了唐朝,佛教传播在中国进入了全盛时期,佛经翻译也达到了顶峰,佛经译文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著名的翻译家――玄奘。玄奘对待佛经的翻译态度极为严谨,再加上他身为佛教高僧,熟知佛教义理,精通梵语汉语,因而对佛经翻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玄奘既不属于质派,也不属于文派,而是对文、质两派的思想进行了融合,兼备文质的优点和长处,至此,翻译思想已臻于成熟。慈恩宗曾评价玄奘译文说:比较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

所评:“若玄奘者,则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中国的佛经翻译到了玄奘那里,达到了巅峰。

中国古代文学神话论文(优质18篇)篇十八

文学作品虽然可以起到陶冶人们情操、提升人们生活能力的作用,但不能像现代影视剧那样将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以达到吸引消费主体和提高消费主体热情的效果。因此,将文学作品具有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功能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对接,不仅可以达到提高人们观影激情的目的,还可以帮助人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更加深入、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知文学作品,进一步激发人们探索优秀文学作品的欲望。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将文学作品与传播学进行有效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途径,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这种大环境背景和影响因素作用下,中国现代文坛有一位女作家,她的作品屡屡被知名导演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改编,都不会失去她作品鲜明的特色,依然会让人们保有极高的热情,她就是张爱玲。就张爱玲文学作品的传播热而言,主要有三次。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一部《传奇》让世人了解到张爱玲传奇的一生。《传奇》是张爱玲真实的人生和生活写照,通过自身的所感所想,站在充满年代感的视角,运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了一个“纸醉金迷”的上海和一个“千疮百孔”的人生。随后一段时间,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张爱玲作品在大陆活跃的频率逐渐减少。第二次热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大陆的思想观念和环境发生了巨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政治原因和人为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和束缚,使张爱玲以及她的文学作品重新被发掘。不论是影视剧领域还是文学领域,都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就文学领域而言,文学研究者对张爱玲的作品以及张爱玲生平的研究,带动了张爱玲作品受到市场的热捧。就影视领域而言,很多知名导演对张爱玲的作品喜爱有加,为进一步改编其作品奠定了基础。张爱玲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批判色彩和深刻的世俗特色,其作品在与当时那个世俗年代的碰撞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深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第三次热潮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文学作品被广泛流传于影视界、商业界和文学界,逐渐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无论是张爱玲本人的家庭、爱情还是作品,已经深深与大众市场捆绑在一起,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张爱玲本人以及其作品就像一部部生动的戏,这也是导演偏爱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关键因素。在舞台上,张爱玲的作品呈现出完美的画面感和鲜明的艺术色彩,阅读张爱玲作品,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艺术视觉感。比如,播出的电视剧《半生缘》和播出的《倾城之恋》,这两部文学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年代色彩,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作品与时代的契合度,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在心理上与影视剧和作品本身产生共鸣。

就传播媒介而言,文学作品通过纸质形式只是展示出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人物形象具体化,还可以使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鲜明化。比如《半生缘》中曼桢这个人物形象,一旦观众看了电视剧,观众心中对曼桢的勾勒就变成了林心如或者吴倩莲。由此可见,电影或者电视剧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人物设定有一定的影响。就传播环境而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众媒体进入现代消费市场,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大众媒体与文学作品的契合度逐渐加强,由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逐渐向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主义转变。

三、影视改编对张爱玲作品文学风格的消解。

1.“苍凉”意境和“传奇”故事的消解。

张爱玲本人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她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过自己的喜欢和自己的作品风格。由此可见,“悲壮”是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基调,“苍凉”是其文学作品的主调。但是大多数由张爱玲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对张爱玲作品的基调和主调认识并不清楚,对张爱玲作品风格的改变,正是影视剧领域对其作品的最大误解。比如,第一部将张爱玲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倾城之恋》,可以看出这部电视剧的前后与主次: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整部戏的前景,政治战争作为故事背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香港沦陷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时代变迁给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一抹政治气息。但是在1984年上映的电影中可以看出,导演许鞍华将重点放置在电影场景的建设方面,并运用多视角的艺术表现手法创设出当时香港经历战争时的情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不能与张爱玲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反讽刺”意义挂钩,把作品淡化的历史政治背景放在主人公爱情的前景之前。尽管导演在电影上映之后对其有所反思,但是这种有意或者无意的举动在世人看来,确实是将张爱玲作品本身的苍凉主调与基调进行了互换。《金锁记》被世人认为是张爱玲最好的一部文学作品,著名文学家温儒敏曾经说过:《金锁记》是将人生的荒诞与荒凉演绎到了极致。著名导演穆德远在20将其改编成电视剧,并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实际拍摄出来的效果与原著之间的联系只剩下纯粹的人物。

2.缺陷人物和畸形情爱的修正。

文学研究者对张爱玲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带有强烈的`“人生写照”和“参差对照”特色。这种“写照”与“对照”之间的有机组合,不仅丰富了作品本身的结构和层次,也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与饱满。正如张爱玲本人所言,她的世界里除了悲凉和爱情,还有生老病死等一类普通的现象存在。文学家就是这样,无论是站在社会还是人物角度,都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世俗社会的日常百态,比如畸形的爱情、极端化的人物、无爱的婚姻等。纵观张爱玲作品可以看出,她极少描述善良朴实的人物形象,这要归结于她的人生经历和家庭背景。比如电视剧版本的《金锁记》,对张爱玲作品进行了过度修改。除了名称之外,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已经看不出是张爱玲的故事写照,整部作品浅薄庸俗,没有深度。电视剧所表现的主题与思想,解构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一改编不仅使张爱玲一贯的苍凉主调被抹去,还将人物形象性格进行了改变,抹杀了原著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人物形象特色。

四、结语。

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影视领域,张爱玲的作品都有极大的影响力。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文学作品不断融合的脚步加快,环境、传者、媒体、受众共同写出的张爱玲神话,给人们留下许多有意味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石兴泽.从老舍作品改编看影视媒介挤压下作家创作的窘境[j].学习与探索,2012(04).

[2]袁勇麟,李薇.张爱玲研究的趋势与可能——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扬子江评论,2012(03).

[3]王云芳,张琴凤.互动视野下的文学生态考察——评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j].创作与评论,2014(22).

[4]林吉安.电影史:媒介维度的引入——试论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史写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03).

相关范文推荐

    中专生的个人自我评价(优质23篇)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下面是一些成功的自我评价示例,希望能够为大家展示出写作自我评价的正确方向和方法。

    开小差检讨书(实用18篇)

    写检讨书是我们对过去所做所思的一种回顾和梳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写作检讨书的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引导您更好地反思和改

    医院职员的实习心得(模板21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机会的充分利用,通过总结可以看到自己在实习中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每个人

    大班社会教案交通工具(汇总22篇)

    每个大班教案的总结都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一次总结和归纳,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大班教案是一份教学计划,旨在引导幼儿在大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在编写大班教案时,我们应注重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的好妈妈(精选19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层次和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教案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下是一些

    全国法制宣传日学法普法演讲稿(优秀18篇)

    演讲稿范文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演讲者的发音、语速、声音和姿态等非语言因素。最后,希望这些演讲稿范文能给你们带来思考和启示,相信你们也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演讲稿来。

    幼儿园小班睡觉教案(精选24篇)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学习和社交的场所,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推荐一些幼儿园小班的阅读资源,帮助孩子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冬天,有些人怕冷,睡觉时总

    暑假活动暑假钓鱼记(专业18篇)

    作文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哎!鱼漂,沉下

    女孩写自己假小子的我(实用17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到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我浓眉大眼,肥头大耳。眼睛黑的像黑珍珠,

    晨会的励志演讲稿(热门15篇)

    励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它能够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接下来是一些著名人士的励志总结,读过之后或许能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些启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是来自xx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