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夜间飞行的秘密名师教学设计(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笔尘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夜间飞行的秘密名师教学设计(模板8篇)

文明礼仪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它使人们更加友善、宽容和谦和。如何树立文明礼仪意识,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成员呢?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要写好文明礼仪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礼仪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整理问题,进而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师:预习单、小组问题清单、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

学生:完成预习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本课时重难点)

一、对比课题引思考

把《蝙蝠和雷达》与《夜间飞行的秘密》两个课题相对比,引发思考。

二、初读课文扫障碍

1、检验预习成果

第一组词语:归类正确认读“蚊子、苍蝇、绳子、铃铛”含有轻声的词语。

第二组词语:字理识字“系”并规范书写。

第三组词语:多种方法理解“超声波、无线电波”等词语的意思。

2、概括全文内容

梳理文章要点概括全文内容。

预设: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航的安全问题。

三、质疑发问寻角度

1、关注导语理发问

关注课文导语,小组交流整理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2、问题交流寻角度

从问题中主动发现有针对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小结第一个提问角度——内容。

3、聚焦实验寻角度

作者质疑“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聚焦三次实验寻找第二个提问角度——写法。

4、继续质疑寻方法

抛出教师读文时的质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在文章写法上提问的不同方法。

5、课后习题寻角度

文章末尾的两个问题和课后一个问题的集中展示,寻找第三个提问角度——启示。

四、总结方法明思路

1、文本内容;

2、文章写法;

3、文本启示。

五、回读文本再质疑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提问方法,尝试再次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提问,完善本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习得方法,使用方法,课上的学是为了课外积极使用,继续完善提问。]

文档为doc格式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二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认识12个本课生字。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

(1)深入学习和实践针对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能够自己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夜间探路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看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蝙蝠和雷达)

老师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图片,提问:有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对它的了解介绍给大家听呢?指名回答。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轮流读课文,在小组内互相帮助纠正读音,然后点名分段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见ppt)

指名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漆、荧、横”和多音字“系”的读音。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6、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三、复习回顾,默读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针对一篇文章提问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文章写什么?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为什么写?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提问;怎么写?针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体裁来提问。

2、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解决文中的小同学在书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哪句话能点明,请你画出来。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3、同学们观察上面的提问和答案,结合我们学过的提问技巧,你有什么发现?

4、对,它们这是针对主要内容的提问,答案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不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而是从课文标题入手。

5、读完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6、整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提问可以从题目入手。我们在提问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同学们,认真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回想一下《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以及通过提问完成对本篇课文的学习。

二、集中问题,学习课文。

1、我们先根据课文旁批的问题和课后问题了解课文的内容。

2、总结文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如何安全地飞行的呢?

(2)蝙蝠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呢?

(3)科学家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4)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对科学家有什么样的启示?

(5)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提供信息安全飞行的呢?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习第6、7自然段:蝙蝠在夜里是如何安全地飞行的呢?(这是课文中心句)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呢?(这是书中同学的问题)

出示课件: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和()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里发出(),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它的(),它就立刻()。

2、学习4-6自然段:科学家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出示课件: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集中探讨共性问题:

课文写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是怎样实验的?每次实验的结果怎样?默读4-6段,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次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

完成表格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4、默读第七、八自然段。提炼重点问题:

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对科学家有什么样的启示?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提供信息安全飞行的呢?

5、学生练习画出示意图。

教师板书示意图:

雷达无线电波

飞机荧屏障碍物

对本段,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出示课件: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四、补充提问,拓展延伸。

1、学完课文,你还能从不同角度给本课提出问题吗?

2、问题汇总: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的启发?

(2)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飞机?

4、通过这些问题清单,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启发?

5、思考课文内容背后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发散思维,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

1、分析我们提出的问题,看一看都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能够帮助我们懂得如何对课文提出问题。

2、这节课我们不但了解了科学知识,还知道了阅读课文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给文章提问题。多提几个问题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六、延伸训练。

读下面这段话,我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他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七、课后作业。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科学性,以说明为主,设计教学时,注重渗透方法指导,从质疑中引发探究。学习贵在生疑,有疑有问,有问有探究。开始,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蝙蝠什么是雷达,引出问题:蝙蝠和雷达的关系?直接学习结论,学习第七、八自然段时,以课本中小同学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提问题。遵循读、问、议、答,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你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吗?”注重问题回到课本解决的练习既提出不同问题又能完美地解决问题。

课堂上,根据需要,边读边思考,边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提炼观点。每一步把读书的权力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静静地思考,大胆地提问,发展思维,理解课文内容。遗憾的是给予学生读书思考问题的时间比较少。

文档为doc格式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三

1、了解宇宙中不同飞行物的作用。

2、对太空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在日常活动中积极关注。

1、课件:宇宙—航天飞机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1、出示图片—飞机

提问:这是什么?

2、告诉幼儿在天空中飞行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飞行物。

教师: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天空中有哪些飞行物呢?

3、可根据幼儿说出的'飞行物,出示相应的图片。

1、阅读幼儿用书,认识各种飞行物。

2、观察画面,认一认各种飞行器,说一说飞行器的名称以及用途,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飞行器,它们有什么用?

3、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过程中给幼儿充分的空间。

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大家的想法。

4、了解中国载人飞船上天的事情。

教师:我们知道中国也有载人飞船上太空,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

5、谁愿意来介绍有关它的情况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有意识地出示有关的图片。

6、教师: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飞行物的事情呢?

7、教师鼓励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问家长、看书、上网等等。

1、教师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种飞行物,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示自己是一种飞行物。

2、教师发指令,幼儿做向上跳的动作。

教师说“准备”幼儿做蹲下的动作。

教师说“起飞”幼儿做向上跳的动作。

教师说“上升(或下降)”幼儿需哦踮脚飞的动作或身体向下俯冲的动作。

教师说“到月球上”幼儿做又轻又小的跳跃动作,表示自己在太空中行走。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四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一、识字导入

1.教师板书“我会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会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提问角度: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文档为doc格式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五

本单元都是围绕有关科学内容来选编的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情况的研究,找出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常识兴趣的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以及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在注重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同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和本课的特征,确定了本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学习,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词,让学生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乐于读书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建立在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基础上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我以读、听、说训练为主,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的了解蝙蝠是怎样飞行的,飞机又是怎样在夜间安全的飞行的,我利用电脑制作了课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了解,起到了学习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学法中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调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1、出示谜语: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

谜底是:蝙蝠。

(出示蝙蝠图片)教师板书蝙蝠,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教师相应板书雷达,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牛马不相及的事物,今天,我们的课文却用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有趣的发现之旅。相信大家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教师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抢读生字,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并说明每个生字的音、形、旁。同桌互读,齐读。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出听者的要求:听他们读对了吗?学生读后请同学评议。

2、听了同学们读以后,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把刚才同学们说的串连起来,自己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指名说,并集体订正,课件显示出主要内容,全班齐读一遍。

现在就请你们这些小科学家以为四人小组的形式讨论并完成三次试验的表格,请选好记录员和汇报员,学生讨论填表。

5、抽生汇报表格填写的内容,用课件集体订正。

3、学生根据两个箭头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课标指出:“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因此,学完课文后播放课件飞机能在夜间安全的飞行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大家请看一看:

我国最早的仿生师——鲁班。锯的发明是鲁班从带齿的叶片得到的启发。

科学家受到长颈鹿的启示,发明了一种仿照长颈鹿皮肤的飞行服——“抗荷服”。

科学家从鳄鱼的流泪中得到启示,研制出“仿生海水淡化器”,从根本上解决了海水淡化的难题。

科学家从啄木鸟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了一种新型安全帽。

你们通过自己阅读查找,还了解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学生汇报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这样结束课文,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把本课生字写得匀称整洁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六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整理问题,进而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师:预习单、小组问题清单、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

学生:完成预习单。

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本课时重难点)

把《蝙蝠和雷达》与《夜间飞行的秘密》两个课题相对比,引发思考。

1、检验预习成果

第一组词语:归类正确认读“蚊子、苍蝇、绳子、铃铛”含有轻声的词语。

第二组词语:字理识字“系”并规范书写。

第三组词语:多种方法理解“超声波、无线电波”等词语的意思。

2、概括全文内容

梳理文章要点概括全文内容。

预设: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航的安全问题。

1、关注导语理发问

关注课文导语,小组交流整理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2、问题交流寻角度

从问题中主动发现有针对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小结第一个提问角度——内容。

3、聚焦实验寻角度

作者质疑“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聚焦三次实验寻找第二个提问角度——写法。

4、继续质疑寻方法

抛出教师读文时的质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在文章写法上提问的不同方法。

5、课后习题寻角度

文章末尾的两个问题和课后一个问题的集中展示,寻找第三个提问角度——启示。

1、文本内容;

2、文章写法;

3、文本启示。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提问方法,尝试再次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提问,完善本课的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七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课时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1、教师板书“我会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会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课时目标]

1、能根据写作方式和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并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2、链接课后习题,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难点)

一、提问角度:根据写作方式提问

(一)引发思考,示范:模仿

上节课大家从课文内容的角度进行了提问,我们还能从哪些角度来提问呢?(预设:从文章的写法来提问)

(二)明确角度,观察提问

(出示课文第4~5自然段)请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三次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2:我想问为什么第一次实验过程进行了详写,而后两次略写呢?

(三)继续提问,强化训练

1、(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师引导:“站在写法的角度上,你又有什么发现?提出你的问题。”

生2:我发现作者已经说了蝙蝠在夜里无论怎么飞,从来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为什么后半句还要补充“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2、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你们还能从写法的角度上提出什么问题?

二、提问角度: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预设:我知道直升机是人们模仿蜻蜓发明的,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发明吗?

2、(课件出示青蛙、甲虫、蝴蝶等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问的?

3、师:你们越来越会提问了!从动物身上发现功能特点,并受到启发,发明造福人类的东西,这也是一门科学,叫仿生学。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三、拓展运用

读课后习题中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根据教师的提示,提出自己的问题。(板书: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问题预设:选文用了怎样的结构?作者介绍变态茎的时候,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根据课文内容、根据写作方式和联系生活经验等不同角度来提问。发散思维、多角度提问是阅读文本的一大法宝,这将会给我们的阅读打开新的视野,让阅读更加有效。

6夜间飞行的秘密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根据写作方式提问

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提问不仅是学生阅读思考的体现,更是一种阅读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我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教材以批注的形式出示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启发,学会发散思维,掌握从课文内容提问、根据写作方式提问和联系生活经验提问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与此同时,我还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想办法自主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设计篇八

1.洽商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谈判写14个生字,洽商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洽商从不同角度提问.

【语文要素】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要素】

1.学磋商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指标]

1.磋商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洽商写14个生字,洽商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洽商凭单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一、识字导入

1.教师板书“我磋商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谈判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看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看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字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提问角度:字据课文内容提问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3.教师凭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可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大二军训的心得感悟 大二军训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学习心得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成就的记录和反思,有助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下是一些教学反思的实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方法。大二军训的心得感悟

    小学教师节活动方案(模板17篇)

    年会策划应注重创意和惊喜元素,让参与者感受到愉悦和兴奋,并留下难忘的回忆。推荐阅读以下项目策划案例,可以在实践中学习项目策划的方法和技巧。小学教师节活动方案篇一

    最新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行演讲稿(精选8篇)

    辩论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使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感恩的文章和演讲,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踏着英雄的足迹前

    2023年周一老师国旗下演讲稿 感恩老师国旗下演讲稿(精选8篇)

    理想是心灵的港湾,它让我们在困难时找到支撑和依靠。参与典礼的来宾纷纷表示,这是一场难忘的仪式,让他们深受感动。周一老师国旗下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最新公司通知开会的通知 公司召开会议通知(优秀14篇)

    作为企业的口号和象征,标语要简洁有力,能够直击人心,使人们对企业产生信任和好感。企业标语应该具有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能力,让他们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以下

    2023年婚礼现场新郎父亲发言稿如何写(汇总8篇)

    在社会交往中,答谢词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和持久。在写答谢词时,我们可以表达对方的善意和慷慨,并展示出我们对他们的敬意和尊重。以下是

    最新友情句子唯美超短句(优质11篇)

    决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需要经过集体讨论和投票通过。制定决议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发挥优势和克服劣势。以下是一些成功领导者制定的决

    最新大学生违禁电器检讨书(汇总9篇)

    大学生违禁电器检讨书篇一尊敬的老师:12月23日,外院老师在对我们宿舍进行安全检查的时候搜出一个电热锅,做出了当场没收的处罚,对此我们表示接受,也感谢她们能发现

    奋斗国旗下的演讲稿(通用8篇)

    爱党是每名公民应该拥有的一种思想觉悟,它代表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支持。通过阅读这些竞选演讲范文,相信大家可以对竞选演讲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写出更好的演讲稿。奋

    于观察的名言名句(模板7篇)

    典礼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式,但其核心价值和功能是相通的。在典礼总结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增加总结的个人色彩和魅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