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书香墨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为了做好备课和课堂教学而准备的一种规范化文件。接下来是一些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提高教学质量。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一

本板书反映的是本文的结构内容和主旨,力求体现板书设计的简洁性、直观性原则,旨在更好的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533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抒情。

散文。

-----11《与朱元思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七个方面进行汇报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隐约折射出自己的心志,意在劝友人朱元思放下争夺名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意境,感受山川风物的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字词。

二、说学情。

本单元是本套初中语文教材的第一个文言诗文单元,要在七年级分散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线,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本文《与朱元思书》一篇自读课文,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阅读。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古诗文学习和锻炼,学生积累了一些简单常见的文言字词。本课《与朱元思书》处于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文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欣赏山水诗文的方法和要点,应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好的经验,运用到本文的学习中。具体来讲,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注意充分发挥朗读的教学功能。

2、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

3、注意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4、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字词。

三、说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

4、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

(二)难点。

1、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景物的画面美。

2、找出代表作者寄情山水情怀的主旨句,联系作者生平身世性格,加以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1朗读指导法。

品味语言节奏、韵律等,加强文言语感的培养。

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法。

分成若干个小组,依据注释和词语的积累经验,理解文意,欣赏风景,探究作者的情怀。

3、设问引导法。

启发想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细节,然后设问引导。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浙江富春江山水风光图,激趣导入。

(二)初读,学文。

1、自由读文。

2、学生个读。

3、全班齐读。

(三)细读,品景。

小组合作,细读全文,思考:

1、富阳至桐庐山水的总特点?

2、水景?(探究写法,语言特色)。

3、山景?(探究写法,语言特色)。

(四)深读,悟情。

总览全文,找出寄托作者忘情山水的主旨句。联系作者生平身世,体悟作者情怀。学生畅谈感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总结。

(六)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七、说板书。

本文是一篇山水文章,内容主要是描绘山水,因此,板书应简洁明晰。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三

教学设想:

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很有韵味,所以应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品味作者在作品中蕴涵的感情,以感情诵读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通过自主探究把握景物特征及写景特点,体会文章整体布局之妙。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3、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特征及写景的巧妙。

4、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5、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同目标1、2、4。

教学难点:

同目标3、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新安江、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上游。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经淳安县,流至建德县;江水再往东流,经桐庐,流入富阳县境,曰富春江;再往东,到了萧山县的'闻家堰,称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区就位于上起淳安,下至富阳的一段区域内,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风景区。)。

2、播放视频《富春江风光》。

是的,富春江是美丽的,那么古人笔下的富春江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与朱元思书》,感受吴均笔下的富春江。

3、板题及作者。

4、介绍作者、作品。

二,美文美读,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字形及停顿、重音。

2、指导朗读,学生自读课文。

3、朗读展示。

4、想象诵读(美景配美文)。

三、自学展示,理解课文内容。

(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3)经纶世务者。

(4)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

(6)皆生寒树。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

4、内容探究。

(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妙点揣摩,欣赏文本之美、景物之美、写法之美。

1、采用“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

2、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

(温情提示: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作用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示例: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水之清秀,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3、小结:本文构思别具一格,描写形神兼备,动静互见,虚实相生,行文骈散相间,实为一篇优美隽永的写景散文,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还为我们学习景物描写提供了范本。那么现在我们也来学习作者的写法,创造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赏。

五、拓展训练,课堂练笔。

1、运用你学到的写景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完成100字左右的写景片断。

2、学习了本文,欣赏了富春江的山水美景,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六、课堂总结。

(谈学习收获)。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七、布置作业。

2、修改整理导游词。

板书设计: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吴均异水动静结合,奇山视听结合,鄙弃功名热爱自然。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四

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分析课文。

(一)、朗读课文。

1、明确读音和句读。

轻声朗读课文,标出不明白的读音、句读。学生提出。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二)、分析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景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2、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不少于5人。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负势争高,息心忘反)突破束缚同时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轻松自如。

生平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

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

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

总之,生平多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

想情绪。

3、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作业。

1、比较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吴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动。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而柳文人的活动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动的,人是景的'有机组成成分。

吴文句式井然,有韵律。柳文语言活泼,形式自由。

2、探究活动: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两岸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可略:(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备用:

一、骈文,又称“骄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骄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

二、课文参考译文。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山峦都是同样的颜色。(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地,奇山异水,(可以说是)世上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水深千丈清澈见底。水中游鱼,水底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急湍的水流,比箭跑得还快;凶猛的浪头,好像狂奔的马群。

两岸的高山上生满让人看了感到寒意的树木。山峰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先恐后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和谐动听;鸣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群猿哀鸣经久不绝。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又可见到明亮的阳光。

三、桐庐—富春江旅游区简介。

钱塘江上游从闻堰开始就进人富春江,两岸青山如黛,明秀雅致。沿岸的富阳有郁达夫故居和郁氏兄弟纪念馆。七里泷段,群山夹峙,峭壁陡立,有小三峡之称。至桐庐境内,有瑶琳溶洞、桐君山、严子陵钓台、白云源等景区,都是旅游热点。

白云源融林海、奇石、碧溪、清泉、飞瀑、幻雾于一体,可与四川的九寨沟相比。它又是唐代诗人方干的故里,历代墨客骚人问津之地,素有“诗村”之誉,至今耕读之风不绝。当你进人白云源,立时就发现这里“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媛”的情景,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美、原始的美和神奇的美。这条旅游线路,最理想的是乘船溯江而上至桐庐,也可以先到桐庐,顺江而下。上述游览方法,对双休游的旅客来讲,最好是周五晚出发,星期天晚回原地。如果是在长假期间出游,在游完富春江、桐庐之后,可顺便进人新安江畅游千岛湖。从杭州出发、溯富春江、新安江而上,经富阳、桐庐、建德到千岛湖半岛上的淳安,历来是浙江省的一条重要旅游风景线路。

四、拓展阅读:吴均诗歌三首。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从军行》。

男儿亦可怜,

立功在北边。

阵头横却月,

马腹带连钱。

怀戈发陇坻,

乘冻至辽川。

微诚君不爱,

终自直如弦。

《梅花落》。

终冬十二月,

寒风西北吹。

独有梅花落,

飘荡不依枝。

流连逐霜彩,

散漫下冰澌。

何当与春日,

共映芙蓉池。

五、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二、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参考答案:。

1.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2.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3.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当人们仰望盘旋峰顶的老鹰,就自然而然平息了追求名利的欲望。

5.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五

《与朱元思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知生字:湍轩邈泠嘤鸢窥柯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美丽的西湖是我们每位同学的骄傲。其实我们浙江美丽的游览胜境还有很多。例如在桐庐、富阳一带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元朝吴桓赞就曾推崇说“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阳”。不知有没有同学去过?(生:没有)。没关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细致描绘了此处胜景,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据注释了解作者:

吴均,南朝梁,字叔庠(xia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三、师:文言文需要多读,尤其是这样的美文更要从读中去体会。朗读要注意的是哪些?

生(齐答):读准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读出重音;不能太快......

1、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有没有读错的字音。(正音)。

2、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读音。缥碧湍轩邈泠嘤嘤成韵横柯鸢飞戾天经纶窥谷。

四、刚才同学朗读能注意字音,停顿等,那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可以再有感情一些;重音没读出来。

师:很好,要读好一篇文章需要理解文意,才能读得声情毕茂。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同桌合作互译课文.。有问题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板书展示重点字词解释。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五、学生理解文意后有感情齐读课文,感受文章中山水之美。

六、师:你能用一句话总括这里的美景吗?

学生齐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里的美景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生:赞美之情。

生:请同学再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七、如此美景,如此美文,需要我们细细去品读。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采用。

“我读,仿佛看到了。”或“字词甚妙,写出。”的模式讨论交流。

生1:我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仿佛看到了这里的水清澈得出奇。因为“千丈见底”、“游鱼细石”可以看出水很深却能看到水底的细小的石头和鱼。

师:从“千丈见底”、“游鱼细石”感受水深与清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前面是正面描写,后面是侧面描写(板书:水深、水清--正面、侧面描写)。

生2:我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读出了这里的水水流湍急,气势非凡,特别是“甚箭”、“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描绘。(板书:水急--比喻、夸张)。

师:这句朗读应注意什么?

生:读出气势。“甚箭”、“若奔”要读得重一些。(齐读)。

生3:我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似乎听到了一场悦耳动听的音乐会。泉水声清脆得象钢琴伴奏,鸟鸣声好象歌手在唱歌。

师:很好,想象力丰富。的确,这是大自然演奏的自然和谐的曲子。写声音的'句子还有吗?赏析一下。

生:“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从这句感觉到了山谷的幽静、连绵不绝。

生:要舒缓。(齐读)。

生4:我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仿佛看到了这里山峰高耸入云,树茂盛葱茏。特别是“寒”形象写出了树茂盛得透出了寒意。

生5:我觉得这句还特别写出了这里山充满了生机。因为“竞上”、“轩邈”、“争高直指”把山写活了,也是以静写动的手法,显得特别机盎然。(板书:树茂,山高--以静写动)。

师:很好。那么这句朗读应怎样读好呢?

生:要读出气势。“寒”“竞上”、“轩邈”、“争高直指”套读重音。(齐读)。

生6:我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仿佛看到了很多人都被这里的美景吸引,流连忘返,连追求功名的心都没了。也从侧面更好写出了景色出奇的美。

生7:赞美之情。

生8: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生9:向往大自然,厌恶官场的感情。

八、教师小结: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奇山异水的佳境,抒发了由衷的赞美与感叹之情.也含蓄表达了自己向往山水,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有感情齐读课文)。

九、几位学生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好。(学生评价)。

十、教师据板书指导背诵。学生诵读课文,争取成诵。然后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

十一、板书:奇水:水清水深水急(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夸张、比喻)。

异山:山高树茂(以动写静;以声写静)。

泉水好鸟猿蝉。

教后记:

韩爱国。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六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该单元是以(天人对话)为主题展开,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着重写了“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以及新课标有关要求,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情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目标2。

教学难点是:目标3。

之所以把它定为难点是因为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才能得出结论,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1、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合作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

2、学法。

针对学情及本课的重难点,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朗读发、讨论法和圈点勾画法,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三峡》吗?(展示三峡风景挂图,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此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设计的导语既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又激发了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所以上课前先让学生把目标写在黑板上,上课时老师对目标进行解读。

《三》检查预习。

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能加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熟悉情况,更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课前预习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作者、背景。先指名说,然后老师对重点常识再进行强调。

其次是字词。老师题写,学生在下面默写,然后同位互相批改,对自己出错的字词,在练习本上再规范的写上两遍。

第三,朗读课文。先指名朗读,让生作出评价,然后老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四》讨论课下翻译课文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1、先是同位一对一讨论,再小组讨论2、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小组代表写在黑板上3、组内再次讨论写在黑板上的问题4、小组代表发言,老师适时点拨引导5、小组推荐代表逐句翻译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不恰当的地方准备点评。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作品所展示出的生活真谛。

《五》课堂探究。

1、课堂探究(1)理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整理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古今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行为出发点,所以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自己整理,然后小组内分享他们的自学成果,最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积累了文言词汇,解决了教学重点。

2、课堂探究(2)品读课文。

(1)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2)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先让学生在朗读中圈点勾画;

2、小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3、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学在导学案上整理;

4、生做点评,老师适当加以引导点播。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六》课堂检测。

重点字词释义;重点句子的翻译。

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展示答案,生对照答案自己评分,出错较多的问题,老师讲解。

《七》课堂小结。

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作者情感、文章写法、学后感受等方面来总结。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难点,引领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板书我想这样设计:

水异意境。

总(天下独绝)分:(美热爱自然厌恶官场山奇志趣)。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七

___茅坪场中学朱善耕。

教学目的。

1、1、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健康的审美情趣: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读出情感,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6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文的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骨所收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1、导入。

二、读。

1、师范读,学生听读,自读注音。

2、生自读,点人读,齐读。

3、四人一组,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4、师生互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解决。

三、析。

1、指名一学生朗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全文是如何围绕这两句来。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八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但这往往又是很枯燥的。因此,怎样让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能充满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应是教学之首务。教学中发现注重这几个环节的设置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导入。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如一幅水墨画,所以在文章导入部分,采用画面加音乐的形式来设置情境;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声色结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古文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介绍历史典故、人物故事、事件背景、成语由来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介绍苏轼咏富春江的诗歌等。

二、注重朗读。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极为有效的方法。在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既不枯燥,又能培养语感。同时朗读还应与联想想象有效结合,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助于背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尽量做到熟读成诵。《与朱元思书》最经典处在于,作者描写景物生动,形象,作者把富春江两岸如诗如画的美景准确描摩出来了;文章的语言极精炼、有韵味。可以通过对本文的朗诵,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小组合作。

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工具书的辅助,便于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习主体的热情。再适当教以方法,开展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便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修改稿的[合作探究,深入赏析]环节中,设置了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提供了展示小组讨论结果的平台,因此,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中一定要有思考和发现。在文言文的阅读上,不应只要求能读懂文章本身的内容,应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更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立的、有创意的问题。赞赏学生个性化的发现,珍视阅读体验,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九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执教的是统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大雁归来》,这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加以说明。

本课我确定的目标是:

1、默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概括课文对大雁做了哪些描写,了解作者笔下大雁的个性特点。

2、品读课文,揣摩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

3、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确定以上目标基于三个方面的理解。1.基于对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说明文时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大雁归来》所在的单元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体现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大雁归来,这些自然现象理解所蕴含的科学道理。3.基于对学情的理解,八年级学生已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默读筛选信息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通过品读具体的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解决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这一学段在前面几篇课文中学生掌握了学习说明的方法,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三点,我确定了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创设情境法、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深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问题引导法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继而我采用点拨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会,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古人说过“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我设计让学生采用默读法来筛选主要信息。用品读法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抒情笔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课我准备用六个教学环节来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努力变教为导。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喜欢的原因,以此引入大雁是老师喜欢的动物,从而引入课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平等的对话,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学习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第二环节:默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学生在默读中,引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筛选信息的方法,来把握文意。本单元的单元目标要求筛选主要信息,此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为后面的品读环节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感受浓郁的抒情色彩。通过前面的默读 ,学生对课文的大意有所了解,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抒情句子的品读,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浓郁的抒情色彩,从而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它们命运的关注,为学生学习本文的主旨奠定基础。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领悟主旨。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合作、探究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和作用。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保护动物,爱护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五环节:课堂延伸:请你为保护动物拟一条宣传标语。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此环节通过写宣传标语,让学生在写的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通过学生展示写的内容结束全课,以此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第六环节:布置课外作业 观察你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习性,表达自己的感情。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在通过观察后,培养学生学习作者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讲述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我先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作者与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交往的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老王的突出特点就是命苦心善。作者就是通过写与老王平平淡淡的交往中来体现了老王的不幸之至和善良之至,不仅如此,还可看出“我”或“我们”的同情心和爱心。从深层次讲,这是不幸者对厄运中的人的爱,也是厄运中的人对不幸者的爱,这是人间至情之爱。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而我个人也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揣摩重点语句,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2)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与老王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与老王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主旨,体察作者的爱心;揣摩重点语句,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二、说教法。

学生情况分析,初二的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都是很浅薄的。加之我们的学生又是乡镇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是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而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这一指导思想,我在进行本课教学中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一原则,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合作探究法,质疑法,点拨法,诵读法,采用多媒体,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1、教学相长,为了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我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非常重要,如果每一课都能把课前预习落实好,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就要把预习要求明确,让学生知道怎样预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预习题。

预习题:1)利用工具书疏通生字词2)熟读课文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感知本文的主旨,这样学习起来就会轻松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歌曲《爱的奉献》、图片资料。

五、教学程序。

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设计说明:使学生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主旨。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接着介绍作者杨绛及写作背景和她的丈夫钱钟书。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写作背景,既可以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还可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环节三、检查预习。

将字词用幻灯片展示出来,请学生到旁边小黑板上给加点的字词注音。然后订正。

(设计说明: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这也是考试中必有的考点,这既可以作为字词训练,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环节四、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我”与老王的交往。

2)阅读文章1-4段,说说都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设计说明:熟悉文章内容,初步认识老王,为下面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环节五、合作探究。

1)深入分析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设计说明:这个题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又紧扣文本,且加深了学生对老王这一形象的理解)。

2)作者一家对老王怎样?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又表现出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3)作者夫妇已经很关心老王了,为什么还在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设计说明:这三个题目逐层深入,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善,感受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心。又激发学生的爱心。领会本文的主旨。这进一步深入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本文教学的重点。)。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一

在本课中,我将情节分析确定为教学重点,将语言的品味学习人物速写确定为教学难点。

所谓高起点,就是学生课前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也就是采用自读自悟的学法。

所谓巧点拔是我在本课中主要使用的教学法,我设计了三种点拔方法:问中点拔演中点拔示范中点拔。

重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演人物。

悟精华需要学生采用合作讨论的学法,品味优美句段,透析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

另外我还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激趣法”“示范法等”。

二、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提出学习目标。

由于这是一篇趣味性较强的自读课文,学生兴趣浓厚,又因为新大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目标是可行的,老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取舍和归纳。

知识目标:解决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感悟作品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寻找情感的共鸣点。

能力目标:品味优美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三、落实目标。

1首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笔记,看他们是否自主趟过了字词的沼泽地,是否走进过作家作品的领地。根据学生的笔记总结,投影打出生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及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这也许是新课改中许多教师不屑一顾大局事情,但我不愿意在字词难点都没有越过时,对课文作无畏的引申和发挥。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我回避了一般的复述情节的方法,而是设计了填空题,降低了感知的难度。由于我任教的班级是普九班,基础相对较差,如果要他们复述可能会啰啰嗦嗦,抓不住要点,在填空的过程中适时点拔出复述故事的要领即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略去经过。

填空:()码头有个手艺高超的(),人称(),一年的一天,他收了个徒弟名叫(),徒弟()次跟师傅出去干活,便由对师傅()变成佩服得发怔发傻。

(2)分析情节,导演课本剧。

我事先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答案,他们会很轻易的找出“刷子李”粉刷时着黑装标准严派头足这些答案,但很可能就会遗漏“手艺绝”这一基本奇特之处,因此,我预先设计了启发;“如果‘刷子李’仅仅凭装腔作势的做派,能成为作者笔下的奇人吗?最终还是靠什么使他名声远播?”这一启发,学生会恍然大悟,找出“手艺绝”这一特点。

估计学生能准确的找到答案:“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点燃学生情感之火的最佳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依旧采取点拔法,启发学生感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得出“优胜劣汰”这一生存原则,再步步紧逼:“生活是美好的,但有时也是残酷的,作为一名普九班的学生,也许大多数人就处在“劣汰”的形势之下,我们该怎样来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呢?在这里,我设计了自己的“表情术语”:满怀深情,满脸真诚,力求与学生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引起他们的深沉思考。重塑差生们的坚强意志和抗争精神。

至此,师生共同完成了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4)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是品佳句,学写法。

品佳句仍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具有“多元化”的结果。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佳句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品味。最后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出典型的句子,配乐朗读,赏析,让文学,音乐,朗诵交融一体,从而把品佳句推向高潮。

学写法是本课的难点,要突破难点,我采用分析点拔法和示范法。学生合作讨论提炼出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教师在各讨论小组巡回指导,点拔,这不象品佳句那一环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对不着边际的,跑题的讨论要适时纠正。虽然新课改要推翻教师“一人讲”的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我并不希望从“一言堂”又转变为“大放羊”,对学生的发言一律赞赏有加,不置可否。如果师生之间没有思维交锋,学生始终不会明白探究的真谛。

讨论结果应引导到:a语言采用方言,幽默传神。b情节起伏,叙事一波三折。c人物形象丰满逼真。

老师选择班上一位同学作为人物速写的主人公,模拟本文的写作方法,在示范中点拔学生的灵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文章附后)。

布置课后作业: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速写练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出其奇特之处。

(四)总结:本课的设计始终是在“析”中悟精华,在“演”中赏人物,在“练”中描生活,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他们会在本课的学习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拓展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他们也会在对课文的感悟中和写作练习中更加热爱生活,更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想。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二

吴均。

【人物介绍】。

吴均(469~5),又名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

【全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看到阳关。

【重点注释】。

1、风烟俱净俱:全,都。

2、从流飘荡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经营反:通“返”返回。

9、横柯上蔽柯:树干。

【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常考点】。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望峰窥谷。

【整体把握】。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全文寥寥一百余字,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三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由赏景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培养诵读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一、导入。

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很多,同学们前个学期还学习了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文中给大家描绘了山峰、河流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感受一下这篇文章又是如何来介绍富春江的秀美景色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识记生字。

缥轩邈泠泠嘤嘤鸢戾纶柯。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听录音,注意停顿、语气、重音。生齐读。

2、疏通文意:

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课堂交流,翻译全文,教师点拨。

补充注释: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

百叫无绝:断。

急湍甚箭:超过,胜过。

猛浪若奔:奔马。

泉水激石:冲击。

四、探究学习。

1、请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本文结构上有何特点?

3、本文主要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总领全文,二、三段分别写异水和奇山。

3、描写,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沿岸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可以看出。

5、语言优美,一骈为主,骈散结合,讲究声律、对仗。

五、小结。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背起行囊,去饱览祖国的旖旎风光。

六、布置作业。

比较《与朱元思书》与《三峡》的异同。(提示:可以从写作目的、表达方式、文章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水清:水皆缥碧、直视无碍。

异水:爱慕自然。

奇山异水:(总写)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分写)看:高山寒树、轩邈成峰。

奇山:志趣高远。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四

一、课文主旨。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

二、结构内容。

文章很短,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乘船游览富春江的季节、天气情况、行船方式,点出从富阳到桐庐沿途的景色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出下文分别就“奇山异水”的具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3段)具体描绘“奇山异水”,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三、.写作特点。

1.突出景物特征:作者在本文中所写的山,是富春江两岸的山;所写的水,是富春江的水。由于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征,因此不能移置他处。

2.视觉与听觉、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的巧妙结合,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3.作者轻淡而使人不觉地渲染上感情色彩,使全幅画洋溢着诗情。

四、关于课堂开展关联作文训练的教学建议。

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练习关联作文,正是一条有利途径,特别是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最终提高多种语文能力。

《与朱元思书》一般安排一课时。如果从“自读提示”到疏通字词,最后完成练习,按部就班,效果很一般。若引进关联作文,教学过程就可按以下步骤展开:

1.提要求:回忆书信格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给吴均先生写封信,谈谈对本文的评价。

2.助分析:评/论文章优缺点。细读课文,找出优缺点(自由发言)。

优点:多用对偶,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用词精练,短短一百多字写尽两岸风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景;写景状物善用动静结合;总分结构一目了然,层次感强;写景不忘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写景状物抓住特征;语言朴素简洁,通俗易懂。

缺点:“从流飘荡”,该是从上游到下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根据“总提分承”,该先写山,后写水。

3.注意点:由优点写到缺点;写缺点时语气委婉(生试说,修改);全文语言得体,注意礼貌、客气。

此过程始终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练习主线”的原则。学生情绪一直保持亢奋,书信写完,还意犹未尽。在不知不觉中教学目标已经达成字词句疏通、体会艺术特色、复习书信知识。因此,这个教学过程达到了高效轻负的效果,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一、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印发《论骈文之所长》(或其他介绍骈文的资料)。

二、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三阅读分析。

1.明确读音和句读。

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3.理清课文结构。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景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4.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不少于5人。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5.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提示:下发“补充阅读材料(3)”,要求课后自己阅读《论骈文之所长》一文。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五

2、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1、任意东西东西名作动,往东往西

2、负势竞上上名作动,向上

3、横柯上蔽上名作状,在上面

4、互相轩邈轩邈形作动,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

5、猛浪若奔奔动作名,飞奔的马

6、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平息

7、风烟俱净敬形作动,洁净,消失

1、息:望峰息心(平息)奄奄一息(气息)生生不息(停止)

2、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

3、上:横柯上蔽(在上面)负势竞上(向上)

4、绝:沿溯阻绝(断绝)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山献多生怪柏(极)

天下独绝(绝妙)

1、许:一百许里(古: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上下”。今:或许,可能,应允)

2、从:从流飘荡(古:顺、随今:顺从)

3、奔: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飞奔的.马今:奔跑)

4、经纶:经纶世务者(古:筹划今:才能、学问)

5、负:负势竞上(古:凭借今:背小于零的)

6、戾:鸢飞戾天者(古:至今:罪过,乖张)

实用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说课稿(通用16篇)篇十六

1.熟读课文,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句。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本文的写景文字,赏析语言特色。

理解文中的难词、句,掌握写景文字内容。

1.对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语言特色。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新课:

祖国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黄金周时,若想乘船赏山水之景,你准备去哪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还有一个好去处,山水景色也很美。

(用投影仪,投影出:

这个去处就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现在让我们随着吴均到那里去游览一番。

(板书作者,课题)。

二、释题:

学生解释:“与……书”是什么意思?

教师补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体的原因。(语言要简洁)。

三、检查预习效果:

(重点查文言字词、句等内容的理解)。

学生之间互动:

1.预习时,你遇到了什么障碍?请你提出来,让我们大家来帮你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字句,由其它同学解决)。

2.一个同学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自己指名让另一个同学来回答,看是否能难住对方。

教师小结。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放录音,先欣赏课文。

(学生闭目聆听,初步感知、体会课文的优美写景)。

2.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个字呢?

(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教师指名回答,同时明确,且板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教师进一步提问:文中写水,体现了水什么特点?

(学生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清澈、急猛)。

联系——四人一组讨论后回答:(1)《小石潭记》是如何写水清的?

(2)《三峡》是如何写水急的?

(每组可以写在题板上,看哪一组写的准确又快)。

4.再分组讨论(仍四人一组):文中又是如何写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或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让一组中的一个代表来回答。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

树——竞上、争、直指。

泉水:

鸟:

猿:

5.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作者有什么感悟?(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明确后,教师板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然后要求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进一步感知课文:

1.(品味语言)。

教师提问:你认为作者什么地方写得最好?简要说明你自己的理由。

(给学生留思考余地,然后回答,过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设计情境(一)。

(一学生扮演朱元思,一学生扮演吴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吴均的信后,来到此地,吴均作为导游,两人一同乘船,边走,边看,边介绍。

(学生准备2分钟)。

(注意:学生表演时,重在表现人物在船上的神态、动作等)。

4.设计情境(二)。

(学生准备5分钟)。

(让大家推荐二至三名同学到前面作宣传介绍,同时,可以播放风光片作背景)。

(都介绍完之后,由大家进行评判。注意:不合格的可要被炒鱿鱼的。)。

六、总结:

祖国如此美丽,请热爱她吧!请欣赏她吧!

七、作业:

写一篇游记,记自己的一次旅游活动。

吴均。

树:负势竞上、争。

奇泉水:天。

好鸟:声。

山蝉:音感下。

猿:

异清澈独。

水猛绝。

(1)学生课前必须充分的预习课文。

(2)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本课的情境设计,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度工会工作计划(案例15篇)

    工会工作计划是工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工会与企业共同推进工作的基础。工会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关注工会成员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最新机务部队留队申请书好范文(20篇)

    申请书要求我们用精准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论证来向评审者传达我们的价值和期望。阅读一些成功的申请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业或项目的标准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准备

    优质医生健康扶贫心得体会(通用19篇)

    7.心得体会是通过思考和总结,提炼出对学习或工作经验的领悟和教训。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来阅读一些范文,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发和解决办法。近日,我有幸参

    实用校园志愿者活动策划书活动背景(案例19篇)

    活动策划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协作和配合。这是一份精心策划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为了美化校园环境,使同学们能

    实用禁毒合作协议(案例22篇)

    合作是一种在团队中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能够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下面是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案例分析和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对6团的信任和支持

    优秀训词的心得体会(案例20篇)

    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锻炼我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接下来是一些针对不同主题的总结范文,供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材料。第一段:引入训词的

    优质景区工作心得体会(通用22篇)

    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工作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各行各业都

    最新幼儿园疫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4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录和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教训。经过整理和总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培训心得体会的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学习和工作有所帮

    2023年移植科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到的经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些值得分享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移植仓是指移植物

    2023年项目退场申请书范文(20篇)

    申请书是我们展示自己实力和能力的窗口,也是实现个人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来看一些精选的更多申请书范文,相信它们会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