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3-10-09 作者:雅蕊最新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优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能力,我参加了一次生态教育培训。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收获,使我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段:培训内容介绍

这次生态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室内课程和实地实践。室内课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案例分析,实地实践活动则有参观生态公园、植树造林等。在室内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了解了不同行业对环境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环境污染事件的背后,认识到了我们每个人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同时,培训还介绍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节约能源等实用的环保知识,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应用。

第三段: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保护。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一个生态公园,了解了公园的建设和维护过程。这让我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福利。只有生态环境良好,我们才能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在培训的实地实践中,我们还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通过亲自动手种植树木,我深刻体会到了植树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第四段:行动计划

受到这次培训的启发,我决定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首先,我会更加注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我会养成关灯、关水、关空调等生活习惯,减少能源的消耗。其次,我还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垃圾分类,确保自己的垃圾能够得到有效处理。我会认真学习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此外,我还会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河道等,争取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生态教育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我将把所学所得转化为行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并倡导身边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为后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纯净的空气、清澈的水和绿色的环境。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启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篇二

生态教育是一项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为了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参加了一次生态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围绕培训的内容,总结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培训内容的简介,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这次生态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了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危害环境的因素等基础知识。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实地案例,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互动。通过这些学习和实践,我对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高。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甚至引发灾难性的后果。通过实地案例的观摩,我亲身感受到了污染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深刻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我还学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如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这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第三段:培训对我个人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

通过培训,我也发现了自己以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足和固有观念的局限性。以前,我常常觉得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通过培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量,环境保护是一个群体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第四段:培训启发我对生态教育的思考。

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生态教育在改善人们环境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或社区开展生态教育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转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我认为,生态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生态教育还应该强调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让他们从实际中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段:结语,总结培训的意义和展望。

通过这次生态教育培训,我对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有了积极的变化,并对生态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与生态教育的活动,传递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动,为创建美丽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生态教育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通过培训和教育,我们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态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推广和重视,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篇三

通过查找资第一文库网料和自己的总结,我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校方面来说,信息技术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信息技术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科技,给学校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依赖于高科技产品和专业的人才。学校要推广信息技术,就必须拥有一系列的配套的产品,如电脑。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是传统的教育器材所无法比拟的,这就直接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同时,学校在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而且,学校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培训,这也是非常耗时耗费的项目。所以信息技术在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学校面临很大的压力。

2、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革。首先,教学观念上的变革,信息技术运用其优势为学习者创造了多种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各学科紧密结合,学生能更自主的学习。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合信息时代。其次,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处在同一地位。同时由于各学科更加融合,这就需要各学科的教师密切交流。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例如,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间、设计教学过程等等。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兼具了主体与主导的双重身份。在学习场所上,学生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信息技术在网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也不再单纯的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得以展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第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第五,教学评价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通过考试评价的模式,而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和评价。

3、信息技术扩大了教育的群体和空间,为人们终身教育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想要的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教室,例如通过网上教学,分隔两地的学生和老师能很方便的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终身的接受学习。

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篇四

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引起教育观念的革命。

1.1教学观念的变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桶水”;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课程观念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会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

1.3教育评价观念和人才观念的变革

传统教育模式属于应试型教育,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评价标准。它通常表现为及格率、优秀率、上线率百分比的高低。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定位就是脑筋灵活,记忆力好,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善于应付考试,能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和人才观念往往造成传统教育的畸形产物――大量高分低能儿的存在。信息化教育模式则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不再单是高分数,而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是精神、智慧、毅力与创建性的综合体,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须具备应对高科技发展的高能力、高综合素质、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材变革

与教育观念变革同步的是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以纸版等印刷品为主的教材向多样化的信息载体过渡。传统的纸版类印刷教材,虽具有稳定持久、使用方便、容易携带、不需相应设备等优点,但信息传递单向,不能实现交互;且信息承载量少,也仅能提供抽象的、静态的信息。传统的音像教材,能通过声音和影像信息使真实再现,却需相应的播放设备或受特定播出时间制约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化教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3教学环境的变革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教鞭的老师;台下是手拿钢笔,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新颖活泼迈进。多功能教室配置有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即信息的接收和输入、输出装置,可连接学校有线电视系统和各种国际因特网、学校校园网以及大屏幕和音像系统,面向教学把各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展示。从而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向学生展示最大信息量。除了课堂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虚拟实验室的出现,为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创造了仿真和模拟的教学环境,给实验教学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实验室里堆满各种实验器械及各种有毒、有害的溶液和放射性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而对于有些周期长或在真实世界里难以观察到的实验,传统实验则显得无能为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人类视觉的时空盲点和生理极限所带来的实验困难,使现实中或短期内无法观察到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虚拟实验使得实验的进行不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4教育方式变革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得以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基础上,在象原先那样采用的文字教案的同时,教师开始利用教师备课系统和教学工作支持系统,筛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制成cai课件,学生也可自主制作cai。现代信息技术还使得另一种教育方式――网上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今网络化时代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还明确规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并首次在浙江大学建立远程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所采用的授课基本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网上异时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材通常被组织成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结构,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器获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通过internet或其他异步通信工具,向导师提问和与同学讨论;其二是网上实时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师生通过网上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通信工具来传递教学信息或进行讨论网上远程教学。网上远程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网上远程教学优化配置了网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扩大了共享面。

现代信息技术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整个系统,使学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校办为核心,学校教务处、后勤处、政教处等各个构成部分组成的综合体转化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结构,由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信息资源、课外教育、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

目前,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软件研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上网行为的难以控制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的应用存在能力和学科的限制等方面的不完善。而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许多优点,如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针对性较强;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师生面对面交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随其发展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扩大和深化,未来的教育变革我们无法预料,那么如何将传统教育的优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整和起来,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我们现在就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贯成.教改不能盲目西化.参考消息,-1-19.

2、余珍有.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北京:昆仑出版社,.

教育生态变革心得体会篇五

利用经济手段对干扰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调节,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税收政策方面作出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如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废物处理、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的无污染产品实行减征、免征、即征即退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资源土地保护进行课征的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等,对合理利用资源,限制资源的滥采滥用都起到了有效的控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更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在生态环境补偿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保护重要生态屏障、考虑减轻农牧民负担、解决生态移民生活困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税收角度出发,应当采取“税额减免、提高起征点”等税收手段,初步形成“生态无税区”。

(二)在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对矿产资源性产品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将开采矿山中发生的采矿权转让费、生产探矿费、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等有偿使用矿产资源的支出和购置节能减排设备所含进项税金应列入准予抵扣的范围。

(三)资源税的征收应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合理提高税率标准。即提高有色金属和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等矿种的资源税税额幅度上限,辅之以提高税收负担的办法,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单位税额高于再生资源。

(四)应当赋予省级政府一定的资源税收管辖权,合理调整现行资源税单位税额,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实行定额税率从量计征,之后在销售环节根据销售价格再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充分发挥资源税在节约非再生资源、稀缺资源方面的调节作用。

(一)对开采石油、天然气征收的矿区使用费应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

(二)煤层气也属于自然资源,应对地面抽采煤层气征收资源税。

(三)借鉴国际经验做法,对自然资源输往本地区以外时,就该资源或者矿产品的产量跨地区征税。跨区域征税的纳税人虽然是在本地区从事矿山开采的居民或企业,但其负税人实际是资源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利用这种办法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保护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四)对在境内从地下或其他水源地耗用水的单位和个人,列入水资源范围征收资源税,具体办法是:

1、根据水资源所在地海拔高度设置比例税率,地域海拔越高设置较高税率,按照使用水资源的径流量或者立方数按规定税率征税。

2、根据下游水电站的单位投资成本和用水量、水头大小确定起征点和累进税率,按发电量征收,规定每千瓦时定额税率。

3、按照税收征管属地原则,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河流管辖区域收取,确定水资源源头地和水资源利用地分享比例,对征收的水资源税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用于生态移民生活困难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水资源生态保护。

4、以城市用水销售量、工业用水自用量为依据征收水资源税。

(一)将资源开发及循环产业现行排污收费制度进行税(费)改并,提升其立法层次,将排污收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

(二)对在采挖各种中药材缴纳的“草皮承包费”纳入税收征纳范围征收环境保护税,其税收收入作为专用基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出。

将地区采挖取得的中藏药材植物初级产品应列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对采挖人数进行规模控制,并进行采挖技术培训,提高保护草场意识,减少并淡化药材保健作用的宣染,从源头上杜绝无序疯狂采挖,保护草原原始生态。

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

(一)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原则性规定,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适当灵活的税权。如由现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改为全额恢复征收增值税,所征税款全部用于生态资源开发补偿,开挖回填、草原灭鼠等,让农牧民切实得到实惠,使生态环境恢复得到落实。

(二)为扶持资源循环经济,在还没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前,对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在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废旧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好的产业政策中增加循环经济在资源保护、节能减排方面购置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境保护设备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规定。

(三)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发生的投资支出给予税收减免的.规定。

(四)在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实行加速折旧的规定。

(五)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投资支出准予所得税前扣除,对企业购进节约资源、防治污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允许一次性摊销。

根据实际,应改变“有税源的地方无税收,无税源的地方得税收”的分税制体制。并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定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办法,如将现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确定为经济核算企业,全部入库中央级的企业所得税和特别石油收益金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的税收分级收入体制。

总之,通过以上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节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便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税收优惠形式激励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