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优秀5篇)

时间:2024-03-21 作者:雅蕊最新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优秀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一

教育中的“说”与“写”,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但似乎是教师课堂讲的很多,即说;学生作业写的很多,即写。但学生不会说,教师懒得写或者不会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里,我关注学生的会说和写,更关注师生的写。

教育家李镇西自前年来到银川一中后又在一个周末来到银川六中,我又一次聆听他的报告。与上次报告对比,这次他讲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让我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从心灵到灵魂的洗礼与升华。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师生共写随笔。我们寻找新路,却走了弯路。他说教育要回到起点,回归常识。看似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其实就是教育随笔,即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随时记录,思考与反思成长的一种形式。

而师生共写随笔是一种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共同记录,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双向交流的形式,它的突出作用在于师生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发展。几年前,银川二中,我聆听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报告。点点滴滴听到一些关于校园读书的故事,开始关注“新教育”这个词,但对他的内容和形式依然模糊。

李镇西讲到了马小平,讲到了尼尔的夏山学校,讲到了平凡而优秀的新教育实践者敖双英、王兮、程虹和侯长缨等。自2000年新教育实验开始,3000多万所实验学校的加入,我感受到这些怀揣新教育的理想,不断行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收获,新教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新教育的成功与传奇。我陶醉了,那是多么的温馨、平静而幸福的校园!

翻看我做教师的随笔,有师生故事,有教育思考。有我后天的兴趣爱好研究,也有我学生时代的教师影响。翻看我二十五年前的初中生日记,翻看我二十年前的高中生日记,那里有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时代,更有我的梦。因为我的初中班主任张瑞立老师教语文,要求我写日记。高中遇到全国名师郭景香老师,给了我鼓励与表扬,让我喜欢与坚持之后是一种习惯。今天我做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学会写反思,让教师和学生开展对话,让学生像我一样爱上文字,爱上写作,也就爱上了阅读。

《教师博览》发起的全国名师联盟,我积极参加并申报成功,成立“草根教育者老闵工作室”。全国很多教育名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他们利用博客叙写教育故事,反思教学细节,进行教育科研。要求每位教师在博客上每周至少完成一篇教育随笔和一篇学习跟贴,让写博成为教师彰显教学个性、反思教学成效、促进专业成长的阶梯和途径。而我们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包括语文老师和领导,已经只会空说,不能实写。

为了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少,教育随笔没有写过一篇。构建“阅读-反思-写作-教学”为一体的现代教师生活。让学生不再厌学,教师不再厌教。李镇西说过,教师的写作所形成的文字,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坚持明天写教育日志。李镇西的朋友吴非,是九十年代就成名的教师杂文家,是我和李镇西敬佩而欣赏的杂文家。

我也在高一时就开始在电影院旁边那个老大爷书屋订《杂文报》,也是那个高中学生中的唯一。从那时我认识了吴非。我当了教师,才从教育刊物的阅读中得知原来他也是一名教师,原名王栋生。很简单也很清楚,吴非是杂文家,王栋生是教师。拜读了他的《不跪着教书》,我激动而冲动地在《银川晚报》写下了《不跪着教书,才站着做人》,鞭策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坚守我们的良知。文中,我提到了李镇西,提到了魏书生,提到了马小平,还提到了钱理群。

聆听“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的报告,与其说是教育家教育思想,不如说教育教育故事。引起了我们更多的共鸣,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想。他的讲座是一首诗,又是散文,有江南的诗情画意,让我感动。他的思想中,教育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浪漫,更是一种责任。他平凡的故事,朴素的教育,让我们学会保留童心,感受幸福。

李镇西的眼里,从“好老师”到“名师”的标准,能说会写。朱永新在《中国新教育》中说过:“改变,从阅读开始”“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才有奇迹”!师生共写随笔,师生共同成长,改变,从写作开始,今天的行动,明天的收获,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成为一种幸福。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二

7月20号,我有幸在宜昌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从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通过这次学习,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地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三

听了李镇西的讲座,我有以下感动和几点反思:

感动于他三十多年任然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学生爱的纯真。感动于他和孩子之间彼此的依恋之情,感动于“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故事,懂得了:因为有爱,才使老师与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因为有爱,才使一位普通教师的形象显得那么高大、魁伟;因为有爱,才让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

1、要拥有爱孩子的心

李老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他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听完之后,我好象也走进了他们融洽的师生群体中,走进了他们感人肺腑的一幕幕酸甜苦辣之中,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生需要的就是这样真诚的没有居高临下的真教育。所以我认识到,教育要教会孩子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学生能不能成为人才,老师在其中是点播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个学生都能为一个善良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所以德育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它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唤醒他本身就拥有善良的因子,教会学生保持原有的善良、童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2、尊重学生的人性

爱是对人性的尊重,师德之一就是要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爱更应该是一种民主的爱,而充满民主的爱往往体现在师生关系的一些细节上,民主的细节。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犯了错,被喊到办公室,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回想一下,我一般都说“站好了!说说看怎么回事,你想怎么办?!”而李老师说“应该是请坐,因为学生是来接受教育的,不是来罚站的”。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民主的爱,对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是弯下腰来跟学生平等对话。

3、用心做教育

李镇西的教育形式多样,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上课,带学生亲近大自然,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他的教育资源,所以李老师的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而是用真心来做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心,才使他和孩子们的心灵彼此吸引。然而我们缺的就是这种用心做教育的精神和耐心,这点应该向李老师学习。可以说,李老师的讲座,点击的是我的心灵。不是一时的激情澎湃,我要在今后的征途中,把一腔真爱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学校,爱班级,爱孩子,爱自己从事的这份艰辛的职业。有了这份深入心灵的爱,我们就能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一份源自“教育本身的乐趣”,这也许是做一个纯粹的教师的最高境界。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四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2016年3月5日,听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关于《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报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李老师从教30年,正是缘自内心对教育的热爱,真心爱每一个学生,本着为了能够给孩子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理念指导下,李老师与学生一起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让人看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他的教育轨迹是成功的,他的一些教育思想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李老师说“教师应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

爱是相互的,对学生付出了爱,一定能感受到学生对你的爱,这是教师才有的特别的幸福。正如李老师说的:“作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不重要,是否‘卓越’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幸福’。努力做幸福的老师,做幸福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李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他那种真正关爱学生的做法深深的打动了我: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依恋、是理解、是尊重、是浪漫、是责任、是智慧,是让孩子每天有收获,很快乐,这就是教育。李老师作为一名校长,要管理一个学校,还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可他却还能去关爱学生,每天还找学生谈心,聊天,和孩子交朋友,直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正事”。为什么他能做到?答案只有一个:他爱学生,他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觉得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李镇西老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无论是二十年前寞寞无名的普通教师,还是现在已功成名就的大师,他都坚持这样做,他的毅力可想而知。而我,最缺少的就是坚持。一时心血来潮,做得很好。但热乎劲一过,就放弃了。而这种坚持与放弃之间,造就了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差距。

李老师的报告对一名初当班主任的我来说收获很大,不仅是一次精神灌溉,也给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们要学习李老师的爱心和童心、尊重与民主,要拥有高远博大的情怀,享受激情、浪漫的教育生活;要端正思想,克服职业倦怠,不断加强学习;要倍加珍惜当前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五

前几天听了李镇西老师的精彩的讲座,我感触颇深,思考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看到李镇西老师将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一张张呈现出来,将二十年前的教学资料还完完整整的保存着,看到上了大学的孩子们现在还在惦记着他们的李老师,我最大的感触是:教育是用心去做的,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做好教育,教育也会因爱心而变得更加美好。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教学上这辈子是无法与窦桂梅比了,就是比起学校里那许多素质优秀的青年教师,我的不足也许是永远弥补不了的。曾为自已的不足而找不到方向,曾为自已的落后而徘徊。

但听了李镇西的报告后,我终于知道,我也可以做得更好,我应用心走进孩子中去,用我的爱给孩子们以呵护,给孩子们以关怀,当我真心的走进孩子,孩子们将用成长给我带来无比的幸福与欣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