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优质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琴心月2023年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优质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一

1、课程类型:人文素养型

2、授课时间:每周一节

3、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4、主讲教师:高艳红、苏胜梅、李素红、贾英杰

二、 总体目标

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三、具体目标

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素养,改变师生精神面貌,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1、学生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提高学生在校礼仪素养,更多一份形象的朝气,更多一份交往的礼让,更多一份言语的谦逊,更多一份胸襟的宽广,更多一份心灵的感恩,用礼仪行为养成文明习惯。

2、教师发展目标:

提升教师礼仪文明素养,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使教师发挥礼仪示范作用,从而营造学校教育的人文氛围。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背景分析

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开设礼仪课,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1、认知明理,以形成学生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

2、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促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3、营造环境,优化校园,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4、检查督导,全程渗透,强调自我教育。

5、考核评比,有效地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良好礼仪是优良传统的结晶。在小学生中进行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帮助他们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使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更加深入幼小心灵。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1课时

礼仪的含义与特点 1课时

礼仪的含义与学习 1课时

个人礼仪:共6课时

个人举止 2课时

个人谈吐 2课时

个人仪表 2课时

家庭礼仪:共6课时

家庭成员 2课时

家庭活动 2课时

家庭睦邻 2课时

校园礼仪:共6课时

师生交往 2课时

同学交往 2课时

集体礼仪 2课时

公共礼仪:共8课时

行路乘车 2课时

浏览参观 2课时

特定场合 2课时

网络社区 2课时

穿插礼仪三字经 4课时

穿插礼仪电教片 3课时

三 、课程实施建议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学校举行“营造书香氛围构建礼仪校园”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先锋。根据工作部署,制定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使学校“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形成高潮。

2、宣传礼仪。组织学生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童谣、儿歌、三字经创编活动。组织学生校园礼仪演讲活动。培训学生宣讲员,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动时间深入社区和家庭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新气象的良好氛围。

3、建立监控激励机制。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表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4、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师生校园礼仪风采展示、征文、知识和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争创文明礼仪先进班级和文明使者、制作文明礼仪手册等活动,展现师生员工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5、加强师德风范的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为人师表,应成为学生的终生楷模。

6、以活动课形式强化礼仪训练,培养行为习惯。采取的办法是:一学二练三落实。

(1)一学就是学习礼仪知识,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品、情景对话、游戏、操练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2)二练就是在课内课外进行礼仪规范训练,使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

(3)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狠抓礼仪规范的落实。

7、礼仪是养成教育,唯一途径只能是礼仪实践活动,礼仪教育重在实践,重视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内外处处讲礼仪,所以,我们落实课程的工作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希望家长和老师的目光要像水一样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上学进校门,和家长告别,都要随时提醒学生讲礼貌,讲文明。

四、 课程评价

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质量,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更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探索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对课程纲要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校本课程实施小组要针对校本课程的目标预设的明确性、与校本课程总目标导向性、一致性上进行相关的评价检查,同时要关注该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是否完善合理,是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对实施过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主要包括礼仪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也注重来自学生、家长、教师同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在课程实施中领导小组将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形成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科学评价。

3、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并将其化为一种自律因素,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是多向的、全面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互动,既提高了评价者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又易于在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让被评价者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在这种互动的评价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二

一、 课程名称:《文明礼仪》

1、课程类型:人文素养型

2、授课时间:每周一节

3、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4、主讲教师:高艳红、苏胜梅、李素红、贾英杰

二、 总体目标

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三、具体目标

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素养,改变师生精神面貌,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1、学生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提高学生在校礼仪素养,更多一份形象的朝气,更多一份交往的礼让,更多一份言语的谦逊,更多一份胸襟的宽广,更多一份心灵的感恩,用礼仪行为养成文明习惯。

2、教师发展目标:

提升教师礼仪文明素养,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使教师发挥礼仪示范作用,从而营造学校教育的人文氛围。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背景分析

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开设礼仪课,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1、认知明理,以形成学生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

2、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促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3、营造环境,优化校园,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4、检查督导,全程渗透,强调自我教育。

5、考核评比,有效地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良好礼仪是优良传统的结晶。在小学生中进行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帮助他们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使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更加深入幼小心灵。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1课时

礼仪的含义与特点 1课时

礼仪的含义与学习 1课时

个人礼仪:共6课时

个人举止 2课时

个人谈吐 2课时

个人仪表 2课时

家庭礼仪:共6课时

家庭成员 2课时

家庭活动 2课时

家庭睦邻 2课时

校园礼仪:共6课时

师生交往 2课时

同学交往 2课时

集体礼仪 2课时

公共礼仪:共8课时

行路乘车 2课时

浏览参观 2课时

特定场合 2课时

网络社区 2课时

穿插礼仪三字经 4课时

穿插礼仪电教片 3课时

三 、课程实施建议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学校举行“营造书香氛围构建礼仪校园”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先锋。根据工作部署,制定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使学校“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形成高潮。

2、宣传礼仪。组织学生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童谣、儿歌、三字经创编活动。组织学生校园礼仪演讲活动。培训学生宣讲员,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动时间深入社区和家庭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新气象的良好氛围。

3、建立监控激励机制。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表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4、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师生校园礼仪风采展示、征文、知识和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争创文明礼仪先进班级和文明使者、制作文明礼仪手册等活动,展现师生员工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5、加强师德风范的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为人师表,应成为学生的终生楷模。

6、以活动课形式强化礼仪训练,培养行为习惯。采取的办法是:一学二练三落实。

(1)一学就是学习礼仪知识,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品、情景对话、游戏、操练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2)二练就是在课内课外进行礼仪规范训练,使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

(3)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狠抓礼仪规范的落实。

7、礼仪是养成教育,唯一途径只能是礼仪实践活动,礼仪教育重在实践,重视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内外处处讲礼仪,所以,我们落实课程的工作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希望家长和老师的目光要像水一样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上学进校门,和家长告别,都要随时提醒学生讲礼貌,讲文明。

四、 课程评价

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质量,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更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探索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对课程纲要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校本课程实施小组要针对校本课程的目标预设的明确性、与校本课程总目标导向性、一致性上进行相关的评价检查,同时要关注该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是否完善合理,是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对实施过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主要包括礼仪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也注重来自学生、家长、教师同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在课程实施中领导小组将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形成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科学评价。

3、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并将其化为一种自律因素,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是多向的、全面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互动,既提高了评价者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又易于在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让被评价者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在这种互动的评价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2页,当前第212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三

一、总目标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民族传统文化灰核心,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问题,使中小学德育直正体现普教性、持久、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减少突击与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

初中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爱、热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热心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分目标

(一)、知识

1、了解礼的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实质。

2、懂得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3、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懂得中学生得体的服饰要求和谈吐规范。

4、掌握家庭礼仪中对待长辈、客人及邻里的基本礼节。

5、懂得与教师、同学相互交往和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义。

6、懂得作为社会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能力

1、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体态语言”习惯,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个人素养。

2、灵活运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掌握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提高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

3、学会端庄、大方、整洁的仪表修饰,以符合中学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养和提高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爱。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做事,培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培养和锻炼适应能力,培养协作能力。

6、培养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诚心、爱心和热心,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能力。

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

(三)。情感和态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自尊、自重、自律的行为中培养关爱自己、宽容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在规范行为中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利益,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培养对国家、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生活作风,做到真诚讲信用,遵纪守法。

5、树立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

教学计划:初中礼仪教育课程的知识部份共24课时,两个学年完成,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课时比例基本为1:1,或者活动实践课时多于知识传授课时,即礼仪教育总课时数为48节,教师教学时可视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注意与学校长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另外,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节日教育、艺术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作为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绪论(共2课时)

1、礼的起源与发展(0.5课时)

2、礼的内涵与实质(0.5课时)

3、做文明礼貌的中学生(1课时)

(二)。仪容仪表礼仪(5课时)

1、形体姿态(3课时)

2、中学生服饰礼仪(1课时)

3、礼仪修养与个人卫生(1课时)

(三)、谈吐礼仪(3课时)

1、谈吐礼仪与语言美(1课时)

2、谈吐礼仪与声音美(1课时)

3、谈吐礼仪与普通话(1课时)

(四)、家庭礼仪(6课时)

1、敬老礼仪(2课时)

2、日常餐饮礼仪(1课时)

3、待客礼仪(1课时)

4、书信礼仪(1课时)

5、电话礼仪(1课时)

(五)、校园礼仪(4课时)

1、师生之间的礼仪(2课时)

2、同学之间的礼仪(1课时)

3、校园活动礼仪(1课时)

(六)、公共场所礼仪(4课时)

1、公共礼仪基本原则(1课时)

2、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2课时)

3、社会公德与环保安全(1课时)

本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学生对所关注的总是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这一形式。

5、诵读诗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古今经典赞歌、文章。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6、欣赏:学生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乐,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

7、练习: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练习中学生形体健美操等。

8、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份了解学生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9、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召开的班会,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10、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还可以与音乐欣赏、体育健美操练习等结合,还可以充份利用校园环境等创设礼仪教育氛围。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四

一、指导思想: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写字(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的承认。写字(书法)不仅有其实用意义,而且还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严重地冲击着写字(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致使许多教师、家庭、学生忽视了汉字的书写能力培养,降低了对书写美的要求与追求,学生中近视、姿势不规范、作业不美观、学习不耐心细致、不会欣赏写字(书法)作品的人增多,部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书法艺术,缺乏继承弘扬的责任意识。

我校把“写字”作为校本课程,以“学习写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为目标,将写字作为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课程目标:

写字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和很高的审美教育价值,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教学中,我们把书写文字的形体同理解文字的内容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格修养的教育,依据不同年龄选择教学内容分层落实德育目标。通过学写字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知能目标:

1、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写字(书法)艺术的一般知识;

3、指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的对写字(书法)作品审美兴趣;

4、指导小学生逐步提高表现写字(书法)美的能力。

发展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写字(书法)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写字(书法)的兴趣爱好;

4、通过写字(书法)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5、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继承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情感。

三、本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我们开设写字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写字(书法)基本技能的训练。

2、围绕写字教育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

(2)开展写字(书法)竞赛、书法展览;

(3)组织参观各类书法展,欣赏(写字)书法作品;

(4)建设书法教育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写字(书法)作品欣赏、评价;

(5)出版师生作品集等

四、课程内容:

(一)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2、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做事认真的态度。

中年段:

1、比较熟练地书写汉字,做到字迹工整、美观,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育学生知道做一个怎样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书写风格。

2、教育学生要懂得怎样做人。

(二)让学生领悟:

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进行书写的平心静气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修养,把每个字写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富有活力。

五、课程评价:

(一)根据各年级的课程内容进行检测。

低年级:坐姿、写姿、笔姿是否合格,基本笔法是过关。

中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做到工整、美观。

高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写出自己的风格。

(二)管理:

1、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校本课程的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学期举办写字展览,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教师给予奖励。

3、全校教师齐抓共管,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六、组织机构:

组长:张从胜

副组长:徐洪涛

组员:韩敬亭、陈德富、徐杰、任仲恩、年级主任、语文教师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五

一。总目标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民族传统文化灰核心,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问题,使中小学德育直正体现普教性、持久、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减少突击与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

初中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爱、热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热心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分目标

(一)。知识

1、了解礼的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实质。

2、懂得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3、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懂得中学生得体的服饰要求和谈吐规范。

4、掌握家庭礼仪中对待长辈、客人及邻里的基本礼节。

5、懂得与教师、同学相互交往和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义。

6、懂得作为社会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能力

1、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体态语言”习惯,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个人素养。

2、灵活运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掌握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提高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

3、学会端庄、大方、整洁的仪表修饰,以符合中学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养和提高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爱。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做事,培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培养和锻炼适应能力,培养协作能力。

6、培养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诚心、爱心和热心,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能力。

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爱护大自然。

(三)。情感和态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自尊、自重、自律的行为中培养关爱自己、宽容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在规范行为中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利益,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培养对国家、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生活作风,做到真诚讲信用,遵纪守法。

5、树立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

第二部份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安排、活动形式

教学计划:初中礼仪教育课程的知识部份共24课时,两个学年完成,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课时比例基本为1:1,或者活动实践课时多于知识传授课时,即礼仪教育总课时数为48节,教师教学时可视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注意与学校长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另外,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节日教育、艺术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作为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绪论(共2课时)

1、礼的起源与发展(0.5课时)

2、礼的内涵与实质(0.5课时)

3、做文明礼貌的中学生(1课时)

二。仪容仪表礼仪(5课时)

1、形体姿态(3课时)

2、中学生服饰礼仪(1课时)

3、礼仪修养与个人卫生(1课时)

三。谈吐礼仪(3课时)

1、谈吐礼仪与语言美(1课时)

2、谈吐礼仪与声音美(1课时)

3、谈吐礼仪与普通话(1课时)

四。家庭礼仪(6课时)

1、敬老礼仪(2课时)

2、日常餐饮礼仪(1课时)

3、待客礼仪(1课时)

4、书信礼仪(1课时)

5、电话礼仪(1课时)

五。校园礼仪(4课时)

1、师生之间的礼仪(2课时)

2、同学之间的礼仪(1课时)

3、校园活动礼仪(1课时)

六。公共场所礼仪(4课时)

1、公共礼仪基本原则(1课时)

2、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2课时)

3、社会公德与环保安全(1课时)

二。教学活动形式:

本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学生对所关注的总是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这一形式。

5、诵读诗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古今经典赞歌、文章。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6、欣赏:学生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乐,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

7、练习: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练习中学生形体健美操等。

8、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份了解学生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9、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召开的班会,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10、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还可以与音乐欣赏、体育健美操练习等结合,还可以充份利用校园环境等创设礼仪教育氛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