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雨中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劳动教育课。这堂课不但能够让我们学习各种实用技能,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在参加完学校劳动教育课的体验后,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体会到了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并从中受益良多。

第一段:劳动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在学校劳动教育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动手制作项目,从简单的画画、剪纸,到团队制作复杂的机器人等,每一项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学习和动手实践。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劳动教育课上,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真谛。

第二段: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协作能力

在劳动教育课上,我们不仅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还需要和同学们一起协作完成一些项目,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与人相处和建立良好的团队意识。毕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协作能力可以激发所有人的最大潜力,使整个团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在协作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分工、如何统筹、如何相信团队伙伴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将对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有重要的启示。

第三段:劳动教育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

在劳动教育课上,我们接触到的不仅是简单的技能和知识,更多的是一些与社会息息相关的知识,比如环境保护、卫生保健等。这些知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加深社会责任感,并促进我们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第四段:劳动教育还能够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

在劳动教育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实用技能,还可以接触到各种美的形式。在制作中,我们不断摸索和探究,从而对于美的追求也逐渐产生了兴趣。我们可以在制作中发现美和创造美,掌握美的要素,把美的理念和创造力应用到生活中去。

第五段:总结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各种实用技能,还培养了独立自强和协作精神,接触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激发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探索。这些都是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对劳动教育的热爱,不断学习和探索,并努力成为一名有用的社会人才。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二

2022版《课程标准》在教师指导与劳动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巨大变化,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教师劳动过程指导、课程评价与建议部分的解读。

在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过程中发现,劳动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境创设阶段的指导,在劳动准备阶段对家长的指导、对劳动场域方面的指导。同时删除了指导学生积累资料,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活动资料,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制定成果展示方案。这些变化主要体现了:

(一)拓宽了劳动指导的范围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既有教师的指导,还有教师对家长和活动场域的指导。这样,家长理解知情同意,便能在时间和交通方面给予支持。劳动场域也会在工具设备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性等方面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劳动的顺利开展。这也是劳动重要性的一个体现。以我校的“金色田间垄上行”致知试验田采摘活动来说,在活动开展前,就需要跟家长和活动场域进行多次沟通,同时向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报备,以确保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安全。马克思说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劳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智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健体,锻炼肌肉和感官。通过劳动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者,克服困难征服困难的勇者。

(二)强化了劳动素养的培养

2022版课程标准更加关注的是在劳动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培养。也就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的教师指导。以人为本是以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不用一把尺子去度量、不用一个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活动结果。而是关注和觉察每个学生在劳动中的内心感受。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愉悦平和积极稳定的人格。在致知试验田采摘活动中,老师们既要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进行指导,更要在劳动过程中渗透劳动光荣、劳动最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劳动课是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劳动素养的培养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为方法的一门科学现代化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有安全保障的指导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科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项目体验式劳动教育推进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基于学科新标准的出台,劳动课程评价也与时俱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契合项目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将学生学习后的可能反映或表现作为考察的重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评价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与已有的指导纲要比较,新课标中劳动课程评价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

新增添的评价的3条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立足学生本身,更关注对学生的动态培养。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劳动育人,为具体的课堂或活动评价实施提供了准绳。

对比2022版课程标准和已有指导纲要中的平时表现评价,指导纲要侧重反馈的及时性,以自我评价方式为主,但新课标更关注评价的目的性和效果,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且对不同任务群的评价方式有不同要求,更利于在项目体验式活动中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致知试验田活动中,教师以鼓励肯定的评价激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劳动过程中迎难而上,感受农耕的辛苦与收获的快乐。

2022版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综合评价将指导纲要中的学段综合评价进行了扩充,以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予以综合评价,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新课标还提出了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进行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因材施教,密切关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践活动。在致知试验田活动中,除了在劳动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外,还通过学生自主完成的“实践记录单”进行结果性评价,最终,在活动结束后,给出实践活动的阶段综合评价。

总的来说,相较于指导纲要,2022版课程标准可操作性更强,对劳动教育的安全指导有更为明确的标准,评价方式由单一主导过渡到多元丰富,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动态发展,促进学生建立起项目活动的有序性与自觉性。任何劳动都要保障安全,以免影响项目体验式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劳动安全是劳动体验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石。劳动评价则是项目体验式劳动教育的助推器。两者结合,为项目体验式劳动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项目体验式劳动教育向高标准发展。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中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和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外,参与社会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期,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参与其中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这次劳动教育课程,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增强了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劳动教育让我更加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我一直将劳动和辛苦联系在一起,对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然而,通过这次劳动教育,我意识到劳动不仅是为了赚钱和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更是一种体验和实践。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劳动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培养自己的耐力和毅力。经过一天的辛勤努力,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劳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次,劳动教育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的本质和需要。在我们每天享受着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同时,我意识到原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劳动和付出的努力。通过亲身参与到劳动中,我才真正了解到家庭和社区的劳动者们的辛劳和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社会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我目睹了那些默默付出的工人和农民们后,我更加尊重他们,也产生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这次劳动教育课程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需要和依赖,也鼓舞着我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劳动教育课程让我更加认识到劳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植树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植树方法,还注意到了土壤的湿度,让树苗能够更好地生长。这些实际的操作和思考让我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相信,这些在劳动中培养的能力和品质将会对我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劳动教育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在这次劳动教育中,我去了农村地区,亲自体验了农民的生活。这让我更加真实地看到了我所处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深感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公平。在农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我看到了那些勤劳而又贫穷的农民对改善生活的不懈奋斗,也看到了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的帮助。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事务,激发了我为改善社会不公平现象做出贡献的愿望。

总的来说,校外劳动教育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通过这次课程的参与,我更加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深入了解了社会的本质和需要,认识到了劳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我相信,这次劳动教育的经历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激发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四

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如何进行一系列的实际工作和操作技能,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团结协作和解决问题。这篇文章将简要地探讨我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一段,简单介绍劳动教育课程,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

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实践教学课程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二段,谈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团队合作的知识。由于劳动教育课程通常需要组成小组完成工作,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沟通、交流和相互帮助,以及如何共同解决问题。我们的老师经常强调全体团队成员都应该平等地分配任务、沟通并共同完成这项任务。这不仅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互信,还能够帮助组员们共同进步。

第三段,强调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追求卓越。老师经常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追求我们的工作比别人好,而不仅仅是达到标准。这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不断寻求解决方案的创意和可能性。这让我了解到,在工作中尽自己最大化的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第四段,说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

劳动教育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些劳动技能和知识不仅是我们在校期间可以使用的,而且是我们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我们借此机会学习了不同的技术和工具,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我们也锻炼了自己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培训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第五段,总结体验和收获

最后,我想总结我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体验和收获。通过这些课程,我意识到劳动教育背后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团队合作和追求卓越方面。我收获了许多实际技能和知识,包括锻炼手腕、耐心和自信。我学会了如何工作,如何团结合作,并且体验了为团队做贡献的快乐。我相信,这些技能和知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五

校外劳动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意识。近期,我参加了一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体验了工作的真实性和劳动的辛苦。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以下是我对这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校外劳动教育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在过去,我对劳动常常抱有一种被迫的态度,觉得劳动是一种负担,只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通过这次工作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的过程,是一种付出和分享的表现。在我参加的劳动活动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但同时也收获了满足感和快乐。劳动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其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习惯于依赖他人,很少亲自动手解决问题。而通过这次劳动教育课程,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动手技能,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整理庭园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修剪花草树木以及如何保持花坛的整洁。这些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将对我的日后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这次劳动活动中,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工作,我们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任务。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更多的任务。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

最后,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加深了我对职业意识的理解。劳动不仅体现了一种价值观,更代表了一种职业的选择和对个人发展的关注。在这次劳动课程中,我逐渐理解到劳动是一种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表现,每个职业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亲身的劳动经历,我开始思考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以及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对职业的追求。

总之,这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并深化了对职业意识的理解。我相信这些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也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校外劳动教育课程,从中获得亲身体验和成长,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六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准确理解劳动课程标准,提升教师劳动课程的研发力,推进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14日,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举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讨会。会议由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副校长黄岳明主持,全体教师参与。

体育安防法制教研组组长庞丽瑜老师作《劳动研学周设想》主题发言,她提出了以劳动为主线,通过梳理校内课程、整合校外资源,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劳动研学周设计和思考。

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副校长黄岳明对四位教师的精彩发言给予了高度赞扬,希望全体教师不断学习,把握好教育的“高度”,追求教育的“深度”,提升教育的“温度”,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通过劳动,他们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将不断践行“立德启智,实践育人”办学理念,实施“洋”到底、“土”到家的办学特色,紧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研教学设计,让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艰辛,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劳动课教师指导有了一些体会。

从2011版《指导纲要》和2022版《课程标准》的对比中能够发现,2022版《课程标准》在教师指导的方面,有三处增加、三处变化和三处删除。

首先,删除的内容,分别是指导学生积累资料,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活动资料,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制定成果展示方案。而这三部分的内容是为结果的呈现做准备的,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总结方式能够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在2022版《课程标准》中删除了这三部分的内容,说明在《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弱化了教师对学生劳动知识的传授。教学重点,不能只着眼于学生最后作品的完成度,教学策略不局限于一般的流程指导。

其次,新增的内容,分别是在情境创设阶段对学生的指导。其目的是保证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情境性,开放性。在准备阶段对家长的指导。其目的是获得家长的理解和知情同意,在时间和交通方面给予支持。在准备阶段对劳动场域的指导。其目的是事先做好劳动场所,工具设备等方面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性等准备。这三部分新增内容是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新增的内容也是劳动重要性的一个体现。马克思说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劳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智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健体锻炼肌肉和感官。通过劳动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者,克服困难征服困难的勇者。

再次,变化的内容,能够看出2011版《指导纲要》更加关注的是老师对活动过程的指导,指向的是活动及活动的有效达成。2022版课程标准更加关注的是在劳动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培养。也就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的教师指导。以人为本是以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不用一把尺子去度量、不用一个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活动结果。而是关注和觉察每个学生在劳动中的内心感受。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愉悦平和积极稳定的人格。

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中的表现特征是什么呢?以七彩染坊为例。劳动观念,积极愉快的参加劳动。劳动能力,掌握制作植物染料的方法和技巧,染布捆扎正确,染色图案美观大方。劳动习惯和品质是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将锅和其他工具清理干净,保持厨房整洁。劳动精神的体现是染色失败也不退缩,分析原因继续尝试,直至做出高质量的作品。

劳动课是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劳动素养的培养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为方法的一门科学现代化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篇八

通过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结合周菊芳名校长工作室的学习内容,我对劳动课程标准有了更好的理解,对劳动课程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所说“劳动即教育”,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它与德、智、体、美育环环紧扣,相辅相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联系非常紧密,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也在开展道德教育。

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的核心仍是智育的培养,即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于此目标,学校减少了或甚至没有劳动教育的安排。在家庭教育中,多数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劳动视为孩子的额外负担,极少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这些做法导致孩子丢失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劳动也被等同于值日扫地,缺乏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在家长和教师眼中,劳动教育被视为了智育的阻碍,所以我们所培养的大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除了学习,没有劳动技能,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依赖别人。所以,学校需开设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教育中深化德育教育,树立学生健康的劳动观。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而获得一定的劳动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在劳动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劳动中培养合作共享的精神,在劳动中形成助人为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这些都是当今学生最需要的道德品质。

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能端正学生的“三观”,提高社会公德,学会责任担当,学会合作和助人,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砺,且有助于解决当下德育虚化问题。

劳动教育和智育都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劳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国家强盛,而且有益于人身体、思想和社会的发展。由于体制的增强,学习起来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灵活”。所以说,劳动可以“练智”“达才”,发展人的智力。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智力特点,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设置了由若干个项目组成任务群的同时,也明确了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杜绝了让劳动课成为学生简单动动手、动动脚和放松身体、减轻学习压力的天堂的现象,明确了智育与劳动共生共长的原有之意。无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都是智力性与创造性的,它们虽然需要身体的参与,但远比此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在智力的指导下进行的,并自始至终贯穿着智力活动。一项劳动任务的出色完成,要求学生在实干的同时,学会巧干,开动脑筋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用更少的时间,将任务完成的更好。手脑并用,有效开展劳动,从而达到劳动成果和思维改进双丰收。

新时代教育,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基础之上,人们更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以劳强体,以体促劳”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逐渐相互融合,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就劳动教育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自带消耗能量的身体活动,在过程中,学生通过劳动既改变了生活环境等因素,又锻炼了身体。

根据每个年龄段学生体能和发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和第四学段(7~9年级),为每个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劳动课程。比如1~2年级的学生身高和体重会有明显的增长,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不能出现剧烈运动和高负荷劳动,所以他们的劳动课程是完成简单的个人物品清理,居室、教室等卫生保洁、整理与收纳,以及垃圾分类等劳动任务。

为保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起到持续教育的效果,劳动课程贯穿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平均每周的一节劳动教育课,也是体育课后的有益补充。

全面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和美育是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和美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二者融合遵循“以劳育美、以美育人”的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