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育人案例分享 育人案例心得体会(汇总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MJ笔神家校育人案例分享 育人案例心得体会(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家校育人案例分享篇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实际的育人案例,探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难点及方法,并对自己的育人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一、案例简介

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叫做小明。小明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学生,成绩一般。在交流中,我得知小明在家庭环境较为复杂,被过度保护,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以育人为先。育人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核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自主、自律的成长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

三、育人工作的难点

育人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面对许多难点。例如,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学习能力等,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和指导;学会倾听、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等。对于小明这样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如何打破他的心理防线,引导他与人沟通交流是一个难点。

四、育人工作的方法

要开展有效的育人工作,我们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在与小明的交流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第一,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帮助他自省。我通过与小明谈心的方式,了解到他在家庭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只能被过度保护。我建议他自己想一想,想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制定实现计划。

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通过多次单独与小明交流,积极倾听他的诉求,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同时,我也适时地表达对他的认可和鼓励,使他感到被尊重和肯定。

第三,针对小明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我鼓励他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有挑战性的活动,如参加辩论研究社、文学社等,以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

五、反思与总结

对于育人工作来说,单一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学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做到因人而异,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通过与小明的交流,我明白了育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采用适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最后,我认为育人工作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家校育人案例分享篇二

赵忠环

思品教师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任何教师都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我教的二年一班有个学生叫张亿山。一年级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都不及格……每节课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先向他家长了解情况,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学校活动,这样对他身心都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时常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我的努力,这个学期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上课也能坐住椅子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学生都夸奖起他。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不断加强巩固,我安排班里学术助理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一个月来各位老师对他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思品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上周他还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他将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优良的学生。

家校育人案例分享篇三

社坛镇大堡完小刘萍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是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时,仿佛看见满园芬芳,争相吐艳,万紫千红的花儿,我时时沉浸在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中,但花丛中也不免有几朵枯萎的花,对此我的心中就会有淡淡的忧伤。

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害怕学生有事儿,哪个是丁点的芝麻小事,我总是会想,要是我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可往往事与愿违。现在我懂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那么活蹦乱跳的,那么多的孩子在一起,哪会没有事情呢?通过进一步学习,我又懂了,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够,改变自己。我们要做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遍,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会为他们除去污渍,鼓励他们积极的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这就是教师真正的乐趣。

接手现在的班级,也是第二个学期发生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我就教育一位学生的个案与各位同仁共勉。

她叫小梅,是个残疾人(脚残),在班上她的成绩是偏差等。对于一个上课不愿意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我很少能够从她的脸上看出想法。在一次考试作文中,引起了我对她的注意。她写了自己心中既矛盾又困惑的想法:她写到她非常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也想和他们一起交流,但是她却是一个残疾人,又害怕其他同学不愿意和自己玩。有时候不会做的题不敢去问同学和老师。有好几次都是已经把想说的话吐到嘴边了又吞了回去,她多想和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回家。

从那以后,我试着慢慢接近她,下课、课间操叫同学们和她一起玩,有时候我也把她叫到办公室问长问短。起初,她也只是默不作声,偶尔笑一笑罢了。后来,她对我有了一些了解,于是,态度有了一些转变。我抓住契机,适时的和她交谈话。原来,她确实是有心结的。他说了她小时候身体不好,得了一场病,就落下了这个残疾,也因此导致成绩下滑。而她以前班主任却不理解她,有时还当着全班学生挖苦她,打击她。所以在同学面前,她觉得抬不起头,在老师眼里她又觉得自己没用,久而久之,她就不再说话了,也就养成了独来独往,不愿再和任何人交流沟通,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我鼓励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又发动班的其他同学慢慢接近她。

于是我趁此机会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一路上,同学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说有笑,唱着歌儿兴高采烈地行进,歌声传遍了山谷。而唯有她自远远地落在队伍的后面,既不和同学们谈笑,也不唱歌。我试着问他怎么不和其他同学一起组队。她抬头望着我,欲言又止。于是我对她说起了一会的春游计划。到了目的地,先要分小组一起去寻找自己的驻扎地,然后是一起参加游戏盒活动。都是要以小团体为单位的,每个小组都要记分,还有奖品呢。最后就是探险任务啦,必须都有人帮忙才行呢。

这时,班长恰好回来找我汇报前面带队老师的情况,说:“老师,我们还差一个人,听说她唱歌可好听了,其实我们小组都想她加入呢,早就想和新同学一起玩了。”我笑着问道:“哈哈,这可真巧啊。你愿意加入她们小组么?”她默默的点点头,在班长的带领下一起寻找队伍去了。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小梅和队员一起玩多人多腿游戏,一起跳集体舞,一起接受“惩罚”,最后还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唱了一首歌。我从她的脸上看到了快乐。

六.一儿童节我趁机又组织了一个小品叫《你快乐,我就幸福》,在排练过程中,有意让她和同学们一起吃饭、上学、说说对小品的一些看法,并采纳。让他知道自己的存在感,并慢慢的感受到集体的幸福感,也让大家知道,给予比索取更快乐。

通过这件事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的举动是不考虑后果的,是需要我们去引领教育的,我们更应该多一点爱心,少一点责备,真正做到张弛有度,就要像父母那样,更要像兄弟和朋友一样,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性。教书育人的快乐,源于什么呢?我想,源于努力所得到的真情回报。,这就是幸福。

家校育人案例分享篇四

育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身为教师,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育人过程中,教师还要运用案例教学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几个育人案例,总结和归纳育人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案例分析

最近,笔者教授的一位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注意到这一点后,笔者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他。首先,笔者对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了解他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知道了他内心的情绪。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了适当的育人方法进行指导。笔者鼓励他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为他提供了一些能够激发他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读物和视频,并向他传授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最终,这位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他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第三段:经验总结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经验和教训。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况,找到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后,教育过程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让学生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高品质的教育。

第四段:拓展案例

除了以上提到的案例,笔者还有一些其他的育人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比如,在一次课堂上,有一位学生因为状态不佳,误解了笔者的教学意图,导致他对这门学科一度失去了兴趣。为此,笔者及时与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最终让这位学生找回了对学科的兴趣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五段:结语

在教育过程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真实且具体地展示学科知识和技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笔者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实践,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育人资源,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家校育人案例分享篇五

育人案例是成长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育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健全的心理,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本文将根据作者自身的体验和了解,对育人案例的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第二段:案例选择的重要性

育人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又要有一定启示和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在涉及到敏感话题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和道德底线,如家庭背景、性别观念等。同时,育人案例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选择时要注意平衡,不要偏重一方面。

第三段:案例教育的实效性

育人案例教育的实效性是考察其效果的重要指标,它能够通过不同渠道(如问卷调查、观察笔记、口头反馈等)评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价值观念,这对于育人案例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通过反思课堂上的问题,及时解决实施问题,谋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四段:育人案例的致用性

育人案例应具有致用性,即学生可以将其学习所得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能力将其转化为积极向上的行动,形成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习惯和策略。因此,在实施育人案例教育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度引导和启发,使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理解和运用所得知识,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第五段:结论

育人案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要有优质的案例和考虑周全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应该认真思考、反思和总结,领悟案例中的意义、启示和价值,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做一个有责任心、有人文情怀的未来社会贡献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