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优秀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念青松最新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篇一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交流我国的'节日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好,咱们进入第一关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关:

1、(课件出示)用数字1和2能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师:抢答

生1:我可以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

师板书,121221

问:你是怎么得到的这两个两位数?强调时用彩笔画出12中的1,21中的1。

师总结:两个数字交换了位置,就变成了不同的两位数。

2、师:同学们真棒!想不想再挑战难度大一点的?

师:同学们,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那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请大家拿出三张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师巡视指导)

(1)摆完之后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找生去黑板上板书

师:你觉得他摆得怎么样?为什么?

(3)评价各种摆法

(4)让摆的好的同学到前面摆给大家看看

确定十位上的数

把1放在十位,个位分别放2、3

把2放在十位,个位分别放1、3

把3放在十位,个位分别放1、2

确定个位上的数

把1放在个位,十位分别放2、3

把2放在个位,十位分别放1、3

把3放在个位,十位分别放1、2

(分析各种方法)

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同学们看,我们没按一定顺序的时候,摆的数字有漏掉的现象,

(必须是学生总结)问:我们怎样操作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教师小结: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板书:有顺序

(6)请刚才不是按顺序摆的或摆的不全面的同学再重新排列一遍。(生摆)

第二关:

课件出示2、三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我们前后四位小朋友一小组,三人握手,小组长做记录,看看那一小组统计的快又准呢?咱找一小组上来演示给大家看看吧。

哦,是三次。

那么如果四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一共能握几次手?这次老师不让你们握手了,老师让你们在本子上想办法把他表示出来。汇报。

生说,老师小结:

数字排列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数字排列可以交换位置,握手与交换位置无关。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3、恭喜同学们闯过这一关,我们进入下一关。

第三关:小小购物员,

谁愿意说说你的方法?真棒,用这些钱买五角的练习本一共有4中付法对吗?你们帮圣诞老人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4、现在我们进入

第四关:有个小朋友的日记弄湿了,有些字看不清了,但是这些字分别是由读、好和书这三个字变换位置组成的三字短语,(刚才我们在摆数字的时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给你几个生字,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排列呢?)

(1)试着写出这些三字短语?看谁会有序思考?

我怎么听着有点乱,谁能说的有顺序?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对固定十位的这种有序的方法不仅在数字中能用到,还可以用在文字排列中。

现在咱们把同学们写的词语放到那位小朋友的日记里看一看吧!

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妈妈为了让我把书读好,特意让我每周六到图书馆去读好书。上周六,我借了几本好书读,图书馆的阿姨对我说:“你现在正是好读书的时候,这几本书好读,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好!”

5、还有最后一关,还闯吗?

第五关:小小解密员

终于找到礼物了,可是礼物却设了三道密码,你们能解开这些密码吗?

同学们真棒,密码解除,芝麻开门,(大声的喊出来)看看礼物是什么呀?(知识)是呀,知识是最大的财富!

我们用知识闯过了这么多关,你们高兴吗?学到什么知识啊?同学们知道吗?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是课本99页,数学广角里的内容。

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篇二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表,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主要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下雨了”这一生活情境为素材,以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自主练习”第3题给奶奶过生日、第5题观看马戏团,第7题上学放学等素材更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设计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练习,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增强其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识。

2、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在学习钟表以前,已经积累了一定关于钟表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对时间并不陌生。部分学生已经会认读整时,知道长针、短针等。教材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长针、短针的规律,正确探索出“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的认读方法。

3、练习设计丰富多彩,重视观察、比较、操作等思维能力的培养。“自主练习”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有根据钟面填写时间、给钟面补画时针、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这些练习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巩固数学知识。

4.人文思想贯穿教材中,重视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教材中每一个精美的画面都营造了一个浓浓的“情”字。尊师爱生、关爱老人、家人和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2.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让学生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教学策略: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教学时应当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认读时间。

2.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操作中学习。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和学具,加强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学会认识钟表。

3.充分教材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篇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方法。

2、使学生能利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篇四

学习内容:

一年级下册课本第8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钟面:

(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几?为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

也就是说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

3、认识1时=60分:

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板书:1时=60分

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

4、学习读时间:

5、介绍方法:

6、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

1、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

2、钟面上的时间。

3、连线

4、拨表练习。

5、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

些时间吗?试一试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

6、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五年级打电话说课稿篇五

本单元文体都是小说,主题是少年生活。所以教学重点为两个:一是小说的学习,通过情节、语言,分析感受人物性格,理解作者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建议采用思路教学和人物分析教学方法;二是感受和体验作品中所反映的少年生活,并联系生活中自己的少年生活,激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9、故乡

一直来我们把《故乡》定位在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旧中国农民的辛苦生活。然而这样的理解明显带有时代和政治色彩,而且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显得十分牵强。这篇小说比较深刻全面地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生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这样的`悲剧在今天或许还在演绎。不过是麻木的特点不同而已。

2、从闰土、杨二嫂的身上可以看到旧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渴望故乡可以说是渴望一个纯真、美丽的精神家园。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现代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庸俗化,使作者感到十分的失望。

以上几种主题的理解都是可以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一方面结合小说的时代、人物探究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联系现代社会的现象理解小说反映主题的典型性。

第二个教学建议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分析上,学会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前后变化推演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命运的原因。这个环节的处理一定要注重细节,注重落实在具体的语言上。

第三个教学建议是因为小说篇幅比较长,人物较多,思想深刻。所以更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和自主探究。要放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和分析讨论,切忌教师的分析或教参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自主阅读,梳理故事情节,自主设计问题。

第二课时:问题反馈和探究,人物性格分析。

[4]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