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雁落霞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自己进步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一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人的一生,多遇良师是何其有幸的事情。20xx年9月26日和27日,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经过两天的培训,我吸收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理论,增长了很多心理辅导知识。感受名师的风采,聆听教授的真言,我感悟良多。

26日,为我们授课的是郑州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教授葛操,他是心理学博士,20xx年劳动部首批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心理咨询师考试鉴定专家。葛操教授首先给我们分享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几点思考》,接着给我们讲解了“倾听技术”、“共情”、“eft”情绪释放技术等知识点。葛操教授的授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在讲授倾听技术时,我不禁想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那句名言,此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倾听是一种自我修养,倾听是一种爱的教育手段,倾听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共情方式。二是心理学中的“eft”情绪释放技术本是让学生觉得生冷酸涩的理论,但葛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活灵活现的现场互动却使得这次授课浅显易学,让大家感觉是很实用的一种放松方式,让人倍感愉悦。

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倾听,掌握倾听技巧,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内心情感,与之共情,“陪着他”,“理解他”,“温暖他”,而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简单的理解事情,用所谓的标贴去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27日,为我们授课的是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杨敏齐副教授和许慧教授,杨敏齐副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课题是《认知疗法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运用》,许慧教授给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杨教授给我们分析了认知治疗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对“抑郁症”、“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障碍”等原来不太熟悉的名词有了一定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许慧教授传递给我们的赏识教育,这让我第一次听到“习得性赞赏”理论,该理论温暖而又深刻,让我明白了“爱系心田,须口言明。”许慧教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动诠释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参训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里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和力量。

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虽说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各位教授分享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学知识,各位教授的名师风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不断践行心理健康理论,用赏识教育去关爱学生,用“共情”方式静心聆听学生的心声,用“eft情绪释放技术”去指导学生减压,用积极心理学去贯穿教学,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特别是因为疫情,学生在家上网课,没有了课堂上教师的约束,学习不像在校时那么高效,开学后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一、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像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心。

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摆桌椅,有的去扫地。有的拖地,有的倒水,打扫得特别干净。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

三、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的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

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三

9月21日,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安排下,20xx江宁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第二次培训在江宁实验小学顺利展开,300余名学员有幸聆听了南京晓庄学院的陶勑恒教授及金陵中学的苏华特级教师的两场精彩讲座。

上午,陶勑恒教授就《如何建立良好关系与谈话、沟通技巧》为主题,结合自己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对学生的心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整个讲座在极其独特、轻松的谈话形式中娓娓道来。陶教授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产生效能的前提,而良好关系需具备真心、爱心、虚心和平常心。早就耳闻“陶老师”,有幸目睹其真面目,被他诙谐幽默却又饱含睿智的教育思想所感染、折服。他能够将哲理性的话语通过轻松、幽默的话语惹得大家会心一笑,笑后留下更多的则是对自己教育工作的思考。

下午,特级教师苏华作了题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辅导》的讲座。苏老师语言温婉,极具亲和力,在细致的讲座内容中穿插着与学员间的互动活动,运用心理测试、提问、表演等多种形式将学员们引入情境进行换位思考,在讲座中整合了大量工作案例,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此次培训为周六和周日两天,本市各个学校都有安排老师过来参与这一次的培训。这一次市里面组织的教师培训,邀请来了全国著名的心理专家xx过来给我们进行培训讲座,专家的培训讲座,令我收获颇丰。现在将我这两天参与培训的心得体会回报如下:

本次培训的开始并不是给我们传授怎么做,做什么,而是先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并不是什么很罕见的东西,而是一直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而已。我们平时跟过关注的都是“身体健康”,哟没有感冒有没有哪里碰到了等,但很少回去关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我们心理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比如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合理的情感表达等等。

看似很陌生的词组,却有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许多的教师在讲课遇到难题的时候,是消极还是积极对待;面对调皮的学生是生气处理还是冷静处理等等。

专家还通过网络上的各种事故,告诉我们忽视心理健康的危害,以及告知各种事故的心理层面的原因等等,这些例子让我们认识道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这一次培训讲座的主要听众,都是来自我们市内各个学校的老师,但是主要的面向对象却不仅仅是我们在场的教师,还是所有学校的教师,更加是我们自己教的学生。不仅仅是我们到场的教师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问题,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同样需要关注心理健康的问题。

专家讲,我们这是“小球带打球”,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回去给其他老师和班上的同学进行培训,呼吁所有人都能够关注到到这个事情上面来。自卑、抑郁、压力大等这种问题现在是十分突出的,网上经常能够看到有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自杀自残的`例子,这都是自己和身边的人不重视心理健康所导致的。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还要重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他们进行疏导。

心理上面的问题,不像身体上的问题,哪里痛医哪里。心理上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教师需要身边的人长期努力。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要关注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是否健康。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培养一种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学会调节问题矛盾。比如空闲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释放压力,比如通过运动,通过听歌,以及跟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等。

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平时不能仅仅关注“身体问题”,还要关注“心理问题”。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沟通与了解,杜绝悲惨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四

20_年12月6日虽时近大寒节气却没有感到丝毫的寒意,一百多位教师齐聚文化古都南京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国培计划(20_)”——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记得在开班仪式上石水生主任说的那句“不容易,请珍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非常渴望获得外出培训的学习机会,以便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我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也要向千岭乡中心小学和宿松县进修学校领导说声感谢。四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给我开启了一扇窗户,认真聆听了五位专家老师的讲座我感触很深,感想很多,现将本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在季秀珍教授的讲座上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一个新名词“师源性心理健康问题”,她说到不健康的老师教不出健康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担负着净化心灵的重任。当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学生成绩为主的考评、家长难以沟通等重重矛盾、压力集中作用于教师身上时,也容易促使教师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感受,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对教师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我想我们的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心态。都说笑一笑,十年少,那么我们何不做一个快乐的老师,拥有阳光心态的教师,才能创造出阳光的课堂,教出阳光自信的学生。

相信面对打架斗殴、调皮捣蛋、不写作业甚至是跟你对着干的学生,每位老师都很头疼,束手无策,总想着他要是像班里其他的孩子一样那该多好啊。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对这些所谓的问题儿童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记得林少玉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时,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是抗争,逃离还是降服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要抗争,是啊,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在教我们要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中小学校心理服务的目标是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所以当我们的学生敢于抗争的时候我们应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要认识到敢于抗争的孩子内心是有力量的,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生命力的表现。最近抑郁症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林老师也指出“向外抗争,向内抑郁”,攻击性是允许被表达的,攻击性向内就可能演变成抑郁症等,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可以欣赏、接受学生的抗争。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有时会苦恼为什么说了那么多学生就是不听呢,不让干的事还是会偷偷的干,潘月俊老师在讲座中向我们指出我们不用过多告诉,用言行去引导他们的大脑产生我们所要的反应。没有学生会喜欢唐僧样的老师,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意做沟通,每次的沟通一定是设计好的,不然就是无效的沟通。另外说的方法也很重要,教师改变了说的方法才有可能改变听的效果,师生间的沟通要建立在和谐的气氛之上,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样效果会更好。下面就分享这次学到的四个沟通技巧:

(1)技巧一:我向信息

行为+影响+感受例如:你们的声音太大了,其他的同学都听不清了,我很不高兴。

行为+感受+原因例如:你作业没有完成,我很伤心,这样下去你的成绩会下降的。

(2)技巧二:顺势引导

(3)技巧三:先跟后带

(4)技巧四:eq式情绪处理法

此次培训时间虽只有四天,但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给我今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它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让我意识到还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五

现今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校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或事。

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的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是可以起到教、育两不误的作用的。

这一实践的宗旨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教、育共长。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便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小学生学习写作文,主要以生活为基矗写作文的过程既是培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利用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学习写作文和提高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高年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字和词汇,视野逐渐扩大,能主动地观察周围的变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对于生活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方式。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1.保持愉快的情绪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2.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

教师要教会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泄调控。宣泄调控就是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把它释放出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宣泄即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感,间接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使情绪得到释放。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自、已痛哭一场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师、家长或好朋友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也可以在他们面前哭一哭,以减轻心理压力。

(2)遗忘调控。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要老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善于遗忘消极情绪。

(3)转移调控。转移调控就是当人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可做一些别的事情,通过注意力转移而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要老想这件事,可以看电影、打球、下棋、唱歌、画画等,通过其他活动来缓解消极情绪。

以上是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六

20xx年x月xx日上午,我有幸在荣成市崖头小学聆听了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课堂中,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步步深入的情感熏陶,无不深深吸引着我。

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重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透过观摩今天的两节课堂教学活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首先是席老师的“戴高帽”——《学会赞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学会赞美》一课是针对五年级学生,针对他们不会赞美别人或不喜欢赞美别人、肯定别人这一现象设计的,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教学设计层次清楚,衔接、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席老师及时地引导,恰当、幽默的点评是整节课的亮点。比如学生赞美席老师的衣服漂亮时,席老师说:“你的眼光和我们校长的眼光一样好。”因为席老师所穿的衣服是学校统一定制的,学生听了席老师的话,脸上笑开了花,缓和了紧张情绪,更有利于后面活动的开展。席老师还给同学出了很多实用的好主意,无说教之词,学生很容易接受。

席老师以传递悄悄话的形式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以一则“戴高帽”的笑话引入本课主题,通过给席老师、现场听课的老师、同学“戴高帽”,由近及远地引导学生说出赞美别人的角度及赞美的益处。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眼光与其交往,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最后,让每个学生通过写的方式赞美自己的同学,并将所写的内容送给所赞美的同学,由动到静,给了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整个课堂真实,不造作,不夸张。如果在询问上台接受赞美学生的心情如何这一环节能延伸一下就更好了。

其次是毕军晓老师的《谁最重要》,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她先以所发卡片的颜色分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首先设计了欣赏故事《五指的争论》(老师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以故事情景为引子,让孩子们听完故事谈感受,使孩子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用一根手指拿篮球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认识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毕军晓老师还设计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每个游戏都能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团队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提高团队意识,如《传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请举手》使学生认识到在团队合作中要顾全大局,有时要牺牲个人利益;《吃枣》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与他人配合的需要。整节课老师在设计时注重活动性原则,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真实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结束语很精彩,可以看出上课老师的用心良苦,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十分的有效。但此课个别游戏规则刚开始交待得不是很清楚,影响效果,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如果改进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两节风格不一的心理健康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作为教师,应该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啊!不懂做人的道理,学知识又有何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实际的内容去吸引学生,提高学生自助和互助的能力。使学生在玩中有所收获、在玩中得到历练、在玩中促进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加拥有一颗健康、愉快的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七

环境的艰苦。在我们军队中,真正驻守在富裕繁华地区的部队是少数,绝大多数军人工作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内地乡村、偏远荒凉的边疆海防。千里冰封的雪原、远离陆地的海岛、人迹罕见的弋壁,往往就是军人活动的场所,这是许多其他社会职业所不能比拟的。

任务的艰苦。军旅生活的艰苦,不仅受物质条件所制约,更是由军队担负的使命决定的。战争年代,军人的艰苦程度常人难以想象的。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军人同艰苦打交道也是常事。

生活的艰苦。艰苦的环境,任务相联系,军营的日常生活往往也是清苦、艰辛的。对于军人来说,行军打仗,吃不上饭,睡不着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平时训练,泥里爬、水里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也并不乏见。尽管近年来部队的物质文化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是军人就不可能在“酒绿灯红”中安逸享乐,吃大苦、耐大劳依然是军旅生活中的独特色彩。

1、革命军人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神圣职责,本身就是一个吃大苦、耐大劳的过程。战争年代,打胜仗多的部队,往往就是最能吃得苦中苦的部队。一项重要作战任务下来,大家都能争着上;谁能吃得苦中苦,谁就有可能争得啃“硬骨头”的光荣。现在也是如此,平时练就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关键时刻方能显出英雄本色,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2、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也是军人在日常工作中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有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才能不屈不挠、锐意进取;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的压力,才能宁折不弯勇往直前;面对爱情上的波折、家庭中的不幸、身体上的伤残等种种“不顺”,才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做生活中的强者,进而为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3、吃大苦,耐大劳是革命事业和我军的光荣传统所在。我们所说的吃大苦,耐大劳,既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吃苦受累,也不同于宗教中的所谓“寡欲”修行,而是指在为崇高理想和美好事业的奋斗中,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意味着革命军人并不是单纯地为吃苦而吃苦,而是为争取人民的解决和幸福而自觉自愿地吃苦。“一人吃苦万人甜”,正是这种吃大苦、耐大劳意志品格所蕴含的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回顾我军走过的征程,当民族危难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际,在党的领导下,前辈们不惜吃尽人间苦中苦,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全国解放后,为人民的幸福安宁,全军官兵守卫在祖国的边防、海岛,扎根在巍巍大山,莽莽林海、茫茫戈壁,默默地与艰苦为伴,甘愿比一般公民承担更多的艰辛。可以说,一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军从为祖国和人民的繁荣幸福而甘心情愿地吃大苦、耐大劳的壮丽史诗。在革命军人看来,吉祥的源泉在于吃苦奉献,为人民幸福勇于吃苦,乐于吃苦,最值得引以骄傲和自豪。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八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人的一生,多遇良师是何其有幸的事情。9月26日和27日,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经过两天的培训,我吸收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理论,增长了很多心理辅导知识。感受名师的风采,聆听教授的真言,我感悟良多。

26日,为我们授课的是郑州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教授葛操,他是心理学博士,劳动部首批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心理咨询师考试鉴定专家。葛操教授首先给我们分享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几点思考》,接着给我们讲解了“倾听技术”、“共情”、“eft”情绪释放技术等知识点。葛操教授的授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在讲授倾听技术时,我不禁想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那句名言,此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倾听是一种自我修养,倾听是一种爱的教育手段,倾听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共情方式。二是心理学中的“eft”情绪释放技术本是让学生觉得生冷酸涩的理论,但葛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活灵活现的现场互动却使得这次授课浅显易学,让大家感觉是很实用的一种放松方式,让人倍感愉悦。

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倾听,掌握倾听技巧,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内心情感,与之共情,“陪着他”,“理解他”,“温暖他”,而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简单的理解事情,用所谓的标贴去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27日,为我们授课的是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杨敏齐副教授和许慧教授,杨敏齐副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课题是《认知疗法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运用》,许慧教授给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杨教授给我们分析了认知治疗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对“抑郁症”、“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障碍”等原来不太熟悉的名词有了一定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许慧教授传递给我们的赏识教育,这让我第一次听到“习得性赞赏”理论,该理论温暖而又深刻,让我明白了“爱系心田,须口言明。”许慧教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动诠释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参训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里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和力量。

3月14日下午,我参加了实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认真听了姜英杰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身为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我会心平气和、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九

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基础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进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削减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怀、关心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把握科学文化学问,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基础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进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削减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怀、关心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把握科学文化学问,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行缺的方法与手段。

学生健康心理进展目标涉及到多个方面:有身体、精神、心理的整体和谐;有自我认同、自我更新与成长;有关心、敬重与合群;有创造性人格;有应对挑战与困难的能力等。但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缺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可能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要。对不正当的心理需要,要耐烦劝说,讲清道理,给予正确引导。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必需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关心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心情、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着、帮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总之,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育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

引导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心里健康心得体会要怎么写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本站。

听了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当我知道我们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我非常的不高兴,难得双休日我们有时间可以好好玩,晚上还要去上课,我当初也觉得心理课是一门很枯燥的课,无非就是给我们讲一些理论、认识一些心理名词、心理疾病、叫我们如何自我调节等等,可是在我上了第一节课后,我就知道我错了。老师的课并不无聊,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会与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交流,让我们当堂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印象中,上课一般用的只是脑,大脑不停地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记忆等,但心理课不一样,它给我的感觉是心灵的解剖,它的内容大部分都与我们有关,我们会很诚实的上这门课,因为我们想更多更好更准确的了解自己。这是我上心理课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一种反思一种自我省视,心灵的安抚,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有些课时给我的更多的是快乐和知识。上老师的课很轻松很愉快,相比往常这个时间段我会在宿舍玩手机玩电脑愉快多了,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也肯定比我在宿舍浪费时间值得多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就算老师的课不愉快它也比我在宿舍值得,因为上课接受知识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只是我们大多时候心里不愿意,它便变得与我们相处的不好。我都觉得可惜,因为我因其他的事情逃过课,现在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觉得心理课是枯燥的。我往往还在没弄清楚对象、还在不了解对象的时候就做出判断,然后就会影响我对这个事物的看法,这是不好的。

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互相认识,学会自我介绍,当堂认识两个新的同学,还让同学给我们示范。我胆子比较小,老师让同学上去的时候我有在庆幸自己没点到,老师找了坐在角落里、不太起眼的同学。课堂很是活跃,尤其是同学上去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当然也有相对不轻松的时候,就是给我们讲道理的时候。

我记得老师说过,现在心里有点病是很正常的,也有好多同学愿意把心里的结说出来,让老师帮助,我们要学会自我帮助,自己给自己暗示。向老师同学倾诉交流,把心中的疙瘩解开。我记得我高中有段时间心里很难受,不是学习压力,没有理由的难过,可能是为自己感到失望,感觉在虚度时光,当时我也想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状况,可是我又不知道要怎样摆脱。我也不想和任何人说,因为我觉得他们不会理解,反而会引起对我的另一些看法,看书也不行,后来我和好朋友打了电话,我对我自己的事情丝毫没提,可是打了电话后我会觉得好过一点,即使我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其实交流交谈改变的是心情而不是解决问题,等你的心情改变了,你心中的不快、难过也不见了,交谈的内容也不一定就要说自己的事情,后来我就学会了以这样的方式来调解自己,但这个方法也不是都有用,会觉得很矛盾,我居然到了用这种方法来使自己不难过了的地步。也发现越长大心里的问题就越多。这大概是我多想的习惯造成的。所以听到老师说现在的人心里多少都会有一点毛病,或大或小,我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我记得老师给我们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让我们自己在纸上写20个句子我是谁,当时我们都觉得好难写,20个句子,可是越写到后面就发现20个句子根本不够写,越写越想写,后来我回到宿舍写了一篇日志,题目就是我是谁,好好的看看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差别。人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把自己原来好的优秀的思想变少变没,然后自己就变得越来越脱离自己原有的轨道,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又陷入自责当中。我觉得老师很有趣,我们在写的时候老师已经给我们准备了纸笔,有时候交上去,有时候自己留着。上这门课程,没有压力。

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慢慢步入社会,一方面还能像孩子一样,未免不会产生某些疑虑某些心理的问题,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我们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刚步入大学的时候。学院还组织了大家做了个心理测试,通过测试看看大家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就知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不能不表明,我们的心理、思想出现了那么一点小小的问题。学习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起作用,等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我们也同样需要这些方法来调整自己,摆正心态。

心理健康课令我受益匪浅,我感悟到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会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就让我们乘着爱的翅膀去腾飞!在心理课上,我学到很多知识,虽然没有当堂回答问题锻炼胆,我也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下决心改正。上心理课的老师讲课很有特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也希望老师能开展有关心理的什么活动,让我们以后没有机会上课、但又不敢去到心理咨询室的同学能参与健康心理的测试等等,让更多的同学更好的了解自己。我也相信,一定会有很多同学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我喜欢上这门课程的理由之一是老师会与我们做交流、给我们做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最后一次课堂老师给我们做了这么个活动,让我们绘制自己的心情图,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看情绪表的波折。我发现自己课多的那一天心情最差,课少的时候最高兴。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abc法则,是说性格的,大家做了性格测试,希望老师多在课堂上做一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课堂气活跃了也让我们更起劲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上老师必不少讲的是恋爱,大学恋爱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些指点,让我们或多或少有了方向,通过学习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及恋爱中的技巧,让我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的正确处理方法,更加深了对恋爱含义的认识,当然也会更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

另外生活中,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必要的时候改变自己,心态很重要,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另外,一定要坚持自己对的、优秀的好的思想,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变得对自己很失望,和同学和睦相处。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最需要改变的是说话,说话的方式和音量。我说话声音太小,有时说话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又不得已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要自己调节一下,幽默可以让气氛活跃,也让谈话轻松。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一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不仅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这个问题一直是被我们大家忽视的。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由谁给解决呢?教师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可的不对等,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压力。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就我个人而言,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朋友,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有资料指出:运动时,身体内部会分泌一种物质,俗称“快乐物质”——会让人们放松,高兴。

二、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倾诉,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对于平时假期少的教师,可以选择附近的地区游览,逛逛市区,或者去家乡有名的景区游览。当然。教师的两个长假是你放松自己调节情绪的最佳时间。

四、照顾好家庭。什么都不顺利的时候,家是你永远的避风港湾。永远不要试着只顾大家,不顾小家。最后的可能是会失去两个家。

以上,是我的体会,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一点建议仅给同行们参考,当然,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二

根据当前教育环境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教育部对原有《纲要》进行了修订,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十六字工作方针”,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指导、协调发展,以及“四个结合”基本原则,科学性与时效性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体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该指导纲要主要陈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纲要的学习,我充分意识到了当前学校心理教育重要性和必然性,作为一个老师尤其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加大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学习和关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真正培养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学校固然也有不定时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是由于场地、经费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毕竟很少,而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参加,群体活动,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综合来看,真正能够为学生心理发展挑起重担的责任还要落到班主任肩上,还要落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才是有效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可行最有意义的方式。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班会的组织和开展,班主任在班会组织中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合理加入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团队建设、心理训练、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团队游戏、心理情景剧,等等,将空泛的心理教育化为实实在在的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真实感受,自我内化提升的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教育,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意义是深刻深远的。

今天我们在线上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

上午先听了陈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实践》讲座,下午是徐老师讲授的《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

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学习充实相关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三

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心理健康教育。

全文: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配合政教处的工作,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班主任教育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本学年,新生入学,学习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或思想上不重视,我反复给他们讲了高一学年新课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与人的正确交往。重点抓自觉学习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二是抓自己的学习时间,即早读15分钟、自习课和晚上的晚修时间。督促课代表做好组织记录工作,并及时总结,以便学分认定。其次,继续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工作。利用班会课请成绩优秀的同学、成绩进步快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方法。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首先从组织好班会入手。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

规章制度。

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制定班级公约,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其次是对班干部的培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

学习计划。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近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xx年的xx月至xx月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四

小学生处在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的转折,像我校中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工,父母离异,家庭贫困,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而且是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感受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平衡过去,最终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到:

(1)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一个和平,积极,温暖的学习环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

(2)在教学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则。使学生从被动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由自卑自弃走向自强与自信,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会,让学生今后用得上,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

学习态度。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教师心理是否健康,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通过这次培训,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知道了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位学生,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对个别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也了解了一些解决策略。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会在教师的感召下,表现出兴趣,体验到愉悦,充分的展现自我,并表现出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教师也从而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目标。

(2)乐于为工作奉献,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与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善于调节自身对工作的倦怠。在面对学生时要关爱学生,真诚自然,多听少说,不要无故打断学生的`话,,站在学生立场,舍身处地了解学生。在面对同事时,要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重视互动关系,弹性处理问题,控制与疏导情绪。

(4)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为提高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奋斗。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实的自我,留下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了解自我,欣赏自我,在自我赏识的环境下生活,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五

20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六

开学前夕,参加了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中心岳素萍老师讲授的《快乐每一天,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训,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好处重大,透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忙。下方谈谈自我的几点体会: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在里面。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只是我们所不够了解的人和事物。其实很高兴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也很高兴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相信从其中得到的东西,会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篇十七

当前新形势下,紧张的部队生活,繁重的工作任务,对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考验,基层所队官兵心理长期得不到休整减压,官兵中因心理因素引起的思想问题明显增多。因此,加强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笔者认为要加强基层官兵心理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重视心理教育机构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以及骨干的配备、培训和管理等方面,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官兵的认识统一起来,创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条件。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和动力源,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保障制度是搞好基层官兵心理教育的可靠保证。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心理教育工作应从部队实际出发,建立由支队级党委机关统一领导的,政工干部和卫生干部为骨干的、政治工作系统与医疗卫生系统相结合的心理教育体系和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机制。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专职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为心理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心理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就是要构成心理教育的课堂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调适、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等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系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测试、咨询、训练、疏导、反馈”五位一体的联动、互动机制,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制定心理测试机制。每年或每半年,对官兵适时进行心理测验,测试结果一方面可以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掌握官兵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人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另外,心理测验应由专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特别是要做好测试结果的保密工作,防止个人隐私泄露和扩散,给基层官兵带来不良心理影响。

(二)建立健全官兵心理档案建立官兵心理档案,就是把官兵日常心理变化情况、官兵的思想情况、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医生的建议与忠告记录入档,为准确把握官兵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一是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从入伍开始,就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将心理状况和个性特点、能力特征分别记录建档,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还应登记家族病史和本人过去精神健康状况,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指派专人负责管理。二是档案资料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及时更新就是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复杂环境下的官兵心理变化及时记录在案。

或每年度、季度定时对基层官兵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其心理存在哪些变化,并将结果及时录入档案。这样一来,就可以掌握官兵心理变化规律,完善和更新心理教育内容、方法和措施,为心理教育提供有利的依据。三是实行心理档案终身制。心理档案终身制,就是一人一档,随着人员的调动而调动。如:当事人因考学、学技术和工作调动,要离开本单位到新的单位时,可以将心理档案与其它个人档案、组织关系等一并签转。这样,接收单位可以根据心理档案和个人档案,及时掌握调转人员的心理和思想情况。这就为“陌生管理”解决一大难题。

(三)全面普及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基层领导对心理教育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干部骨干运用心理科学开展教育的能力;有助于基层官兵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必须提高官兵对心理科学的认识。一是搞好心理知识宣传。搞好宣传是为了引导官兵更积极地加强心理知识学习,把对心理科学的排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让官兵明白,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只是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和所持态度不同,而不是有“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划清“疾病”与“亚健康”的界限。

二是经典故事引导。就是通过公安网、局域网、板报宣传栏、资料图书室等方式,登载心理方面的小故事和典型事例。以此来提高基层官兵对心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官兵对心理科学的认识,充分调动官兵学习心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适时组织宣讲。由支队或大队适时组织官兵集中讲学,或者聘请资深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知识视频讲座,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和多种教学风格,以此来不断增强心理教育的感染力。

(四)提高教育者素质抓好心理教育工作必须要提高心理教育者的素质。一是建立健全心理教育者培训、轮训机制。重点培训其分析官兵心理现象、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测试、疏导、训练、调适和心理卫生服务等心理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能力。二是坚持考评制度。要把对教育者的考评制度纳入年度考核中,对被考人员结合本部队实际情况,采取后位轮训制度,从而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地更新,来提升基层部队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加大指导力度。各支队级以上单位要依据所属单位具体情况,适时派出工作小组对基层部队心理教育的开展进行督导检查。根据教育的方式内容,结合官兵的心理表象,进行研究讨论,及时纠正教育过程中突出的问题。

开展心理教育还需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和加强教育效果的跟踪反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设置出科学合理的符合部队实际、符合官兵心理变化规律的、针对性极强的心理教育内容。

(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进行心理教育内容设置前,应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可以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官兵反馈等方法对心理教育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彻底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官兵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要,着实提高官兵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一是依据官兵需要定内容。符合官兵心理需要是科学设置心理教育内容的重要前提,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主观需要、愿望和兴趣,受教育者才会认同进而接受。我们必须将心理教育的内容聚焦于广大官兵的生活实践和客观环境,准确掌握不同对象或同一对象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需要,选择能引起教育对象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盲点问题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教育内容内化为对象的思想。

在调查研究时,要注重多方位的结合,与深刻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家庭环境、驻地环境、单位环境和个人素质结合起来,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二是围绕任务特点定内容。心理教育在内容设置上要根据执行任务的特点来设置内容,增强官兵执行边防保卫任务必胜信念。针对不同的单位,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好测试和调查。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官兵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以培养战士的应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恐惧心理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教育内容。三是区分官兵层次定内容。基层官兵由于个人成长的地域、家庭环境、经历及入伍动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不同,必然造成其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种种差异。

因此,心理教育内容的制定,要结合官兵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不同的个体情况,在设置心理教育内容时,要区分层次、区分对象,使教育内容深浅适度、合情合理、客观又真实。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基层领导、干部、士官、义务兵等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上有所区别;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有所侧重。

(二)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要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要有一支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性队伍。一是成立心理教育工作研讨小组。在支队一级成立以心理学专业人员、政工干部和卫生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心理教育工作研讨小组。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心理教育工作的研究,完善教育内容,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呈现出的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讨,进一步提高基层部队心理教育的有效性。二是做好检查指导。上级机关在对基层部队下发心理教育内容之后,要对心理教育的开展进行跟踪问效,针对教育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加以诊断,及时找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并且,对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工作者适时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基层教育者的疏导教育能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教育队伍,增强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指导,更好地服务部队、服务基层。

加强心理教育活动应从多方面开展,拓宽教育渠道。教育内容要结合其它教育一道去做,搞好有机结合。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只拘泥于一、两种形式。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开展心理教育,来提高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拓宽心理教育渗透渠道心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应该渗透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结合中开展,在渗透中落实。因此,要注重结合,搞好渗透,切实增强心理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回答和解决官兵的思想问题,而思想问题往往又与心理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把心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统筹规划、有机结合,做到既解决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又注重解决官兵倾向性的心理问题。

二是与执勤执法工作相结合。公安边防部队担负的特殊使命任务,要求边防官兵要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教育只有与执勤执法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官兵培养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遇挫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要结合完成执勤执法任务,模拟执勤执法的逼真环境,将官兵置身于其中,锻炼其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要通过演练应急状态下的各种情况处置,提高官兵处理复杂意外情况的心理应激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开展作战受挫等适当程度的“败局训练”,培养官兵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

(二)全面开展部队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可采取谈话咨询、电话咨询、门诊咨询、现场访谈等,咨询技师要以身作则,用积极的、理解的态度影响对方,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工作经验为咨询者解难答疑,矫正其不健康心理。一是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基层官兵发展心理机能、开发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所以,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过程中,我们更要以发展官兵的身心健康为主,积极引导基层官兵健康向上的心态,努力提高官兵心理承受能力。

二是矫正性心理咨询。疏导咨询对象不良心态,从而缓解其情绪压力;鼓励咨询对象倾诉内心痛苦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探寻咨询对象问题的根源并使其领悟而释然;协助咨询对象改进不合理的认知模式,确立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借助于指导和训练,使咨询对象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帮助咨询对象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是咨询手段要突破单一的咨询模式。把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心理咨询要以心理测验为先导,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咨询者的心理特征、智力程度以及心理问题的类型、程度等等,测试结果要比咨询者的口述更为准确。四是咨询形式要由个别咨询扩大到与团体咨询相结合。个别咨询只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但往往个体在独处环境中与其处在团体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会有所不同。因此,个体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在团体中解决,团体心理问题也不能简单地个体咨询。

(三)开设局域网络教育近年来,我区部队为基层部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在基层单位均建起了公安网和局域网。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树立向科学技术要教育质量的观念,力争尽早实现纵向间和横向间的网络互联,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给心理教育带来了最大的实惠:一是网络教育的隐蔽性有助于消除官兵的心理顾虑。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无所顾忌地畅谈,敞开心扉地交流,倾诉内心的苦闷,从而达到无意识教育的有意识目的。二是扩大了心理教育的信息量。网络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是信息的共有共享。实现了信息网络化,就等于部队共同拥有了一个网络图书馆。

通过它,我们可以快捷地根据需要浏览和选择资料,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快了教育信息的传递速度。我们不少部队驻守在深山雪原、戈壁大漠、边防海防,部署分散,交通不便,由于环境恶劣,他们在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信息的闭塞,使他们与外界世界几乎完全隔离,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一旦我们形成心理教育网络,官兵们就可以在网上接受心理教育。有助于搞活心理教育。网络提供的信息,图、文、声并茂,毫不夸张地说,它的确做到了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真正地“活”了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有助于提高官兵的全面素质。

相关范文推荐

    暑假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大全(17篇)

    优秀的作文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方式,能够充分展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维和文学才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暑假里,朋友约我到万达去溜冰

    再生资源公司实习报告(实用20篇)

    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升自身能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实习报告范文,欣赏他们的撰写技巧和思路。我市xxx家私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专业17篇)

    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不仅可以提前预习备课,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外贸业务员年终奖金方案范文(20篇)

    编写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充分准备和预留适当的时间。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一份完善的计划书,不妨先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和架构。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

    大班音乐公开课柳树姑娘教案(专业13篇)

    大班教案不仅仅是一份教学指导,它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下的大班教

    回顾展望述职报告(模板18篇)

    述职报告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份经典的述职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理解和撰写述职报告有所帮助。亲爱的2016,你轻轻地走,正

    初二游记南京(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过程中,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语言得体,给人一种良好的阅读体验,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感染力。对于我们来说,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个不断追求

    我是故宫导游(专业22篇)

    导游词可以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导游词范文中的描写和表述具有描述性和感染力,通过语言的艺术感染游客的心灵。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故

    游长城游记(优秀17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优秀作文更是能够打动人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指导范文。长城,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爸爸说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优质12篇)

    读后感是对作品和阅读过程中的亮点、问题和感受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名篇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