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FS文字使者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自己。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二

今年6月17日,46岁的航天员汤洪波,和他的战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火箭的托举下飞向太空。

3个月的太空之旅,他们完成了诸多任务,也领略到太空的深邃和奇妙。

汤洪波于1999年毕业于空军第五飞行学院,曾经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000多小时。20__年,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航天员,来到了航天员大队,经过11年的刻苦学习与执着坚守,他终于圆了自己的航天梦。

在轨期间,汤洪波和他的战友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建立起了空间站载人环境,完成了大量的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试)验,并且两次空间出舱完成了舱外设备安装任务,在轨飞行的3个月后成功返回地球。

记者会上,汤洪波表示,“航天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我深深地知道,是党培养了我,是人民军队培养了我,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学子成长为一名飞行员、一名航天员,是祖国的强大为航天事业作出了有力支撑。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作出更多成绩。”

另据其他航天代表介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同时,中国航天人还要瞄准更远的目标,就是深空探测。中国航天员要不要上月球,现阶段正在开展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所作为。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三

6月16日上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六月的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屋舍俨然,山色青翠,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是汤洪波的家乡。

今年46岁的汤洪波,是一位航天员“新人”。出生在湘潭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汤洪波,曾励志走出农村,奔赴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理想。通过成功招飞,从航校顺利毕业,汤洪波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20__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在20__年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汤洪波克服转型的艰难,用十一年的努力与坚守,等来了“飞天梦”的圆梦时刻。

汤洪波成功入选这次飞行任务的消息传来时,他的父亲和弟弟正顶着烈日在田里忙活。汤洪波的父母已年过七旬,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全家人以务农为生。老两口有两个儿子,哥哥汤洪波是能“上天揽月”的航天员,弟弟是与父母一起“下地”的农民。目前,全家一起流转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水稻,还承包了20多亩鱼塘。

勤劳质朴的一家人,谈及汤洪波,眼里满是自豪感。“他每天放学回来,还会帮我们分担家务。”在母亲伍兰清的眼里,汤洪波是一个文静、诚恳、踏实、孝顺的孩子。上世纪80年代,以务农为生的汤洪波家并不富裕,父母白天忙种水稻,晚上还要守夜烧砖。十多岁的汤洪波便利用空闲时间,帮父母分担农活,到田里除草、施肥。在飞栏村,全村的人都知道汤海秋家里的洪波伢子能吃苦。母亲伍兰清说,儿子进入部队后,虽然回家的机会不多,但是只要一回家,就会帮着父母干农活。

但是孝顺懂事的汤洪波,偶尔也有自己的“小叛逆”。“他小时候喜欢看小说,经常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来,但又怕被我们骂。”汤洪波的父亲汤海秋笑着说。

父母勤劳、质朴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汤洪波。航空与航天,只是一字之差,但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无论汤洪波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努力咬牙坚持了过来。

“他能为祖国完成航天任务,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感到很高兴!希望他能够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任务归来!”对于即将出征,征战太空的汤洪波,全家人充满信心与期待。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四

长驱无垠,逐梦九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二号”,时光荏苒五十一年,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智慧勇气的无畏探险,一趟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让中国航天精神熠熠生辉。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是迈向航天强国的动力源泉。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基础薄弱,面对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的载人航天事业以及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地严密技术封锁,我们并没有胆怯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奋勇向前。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事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告别繁华喧嚣的城市,隐姓埋名、扎根深山、攻坚克难。没有技术,就用最笨的办法一点点摸索,推进剂原料配比换了三四十种配方终于成功;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半自动的手摇计算器,算盘算了一年将轨道计算出来……中国航天人们始终卯足“外国人能搞成,我们也一定能”的一股劲儿,实现了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的里程碑式跨越,从无到有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航天技术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国之利器”,只有通过不懈尝试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祖国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忘我奉献、不计得失,是逐梦星辰大海的理想内驱。连日来,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的太空之旅牵动人心。而随着报道的深入,一段段鲜为人知的航天故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特别是“备份航天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奉献让人肃然起敬。众所周知,从翱翔九天的飞行员,到冲出地球的航天员,要优中择优,强中选强,历经千锤百炼。而备份,可能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出征太空,但每一位航天员们仍在默默苦练,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任务的挑选。正如无缘神舟十二号的“备份航天员”邓清明在谈任命感受时说的:“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和西方价值观里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英雄形象不同,中国人所推崇的英雄,未必站在最高点被聚光灯笼罩,未必拥有响亮的名号被成团簇拥,他们更多时候以集体的形象出现、以平凡的身份出现,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哪里需要自己就去哪里,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航天精神始终秉持着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大家与集体同心同向、与国家同频共振,时代才可能向前、国家才可能向上。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诠释大国自信的精神内核。一直以来,某些西方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更是采取各种措施阻挠相关机构与中国开展合作,生怕中国从中获得竞争力,因此当年中国被排斥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外,而中国在太空合作方面一直态度积极,中欧的双星计划、中法的海洋卫星、中俄的国际月球科研站等,都见证着中国在太空领域一贯的开放与包容。如今“天宫”空间站开门迎客,在大洋的彼岸,敞开怀抱、面带微笑:“你好,欢迎登舱!”不掺杂自身私利,不搞排他小圈,这种“海纳百川”的态度,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国际上的自信、平等的形象。面对外太空的探索,“封闭”与“开放”两种态度,也正在导向不同的效果,科学是武器,威胁的破除需要全世界的联合监测与努力,人类越早实现真正的天下大同,在未来的星际竞争中才越安全。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同其他国家头顶同一片蓝天,为宇宙谜题携手“问天”,中国的太空探索,是一次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太空征程。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十四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中国航天人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精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五

一九六六年十月的某一天,湖南湘潭县云湖桥镇飞兰村的汤姓人家迎来了他们的大儿子,汤家这个大儿子取名洪波,大概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干出一件波澜壮阔的事。

果不其然,汤洪波作为汤家的长子,从小就很懂事。

由于汤洪波在家务农,承包了10多亩地,汤洪波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在地里劳作,从5岁起,就跟着他们一起地干活。

年仅10岁时,就已是家中插田的高手。

汤洪波不仅在地里干活,而且还帮着家里做家务。到了初中,他每天起得很早,然后烧火做饭,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去上学。

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做过最调皮的事也不过是躲在田野里看小说而已。

汤洪波的母亲伍兰清心中,汤洪波的艰苦奋斗精神来源于父亲汤海秋用心教导。

根据伍兰清的回忆,汤海秋从小就教导汤洪波和弟弟做事要勤快,常常把“不能插完这一块田不能吃,不割一担鱼草不能休息”这句话挂在嘴边。

或许是父亲对汤洪波的严厉要求,才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能够吃苦。当了一名空降兵的飞行员,不管训练过程多么辛苦,他总是咬牙坚持下来,也从来不给父母打电话。

即便每一次回到湘潭老家,汤洪波都没有放松过,别人跑出去玩,他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学习。正如汤海秋所说:“儿子恋家,可以工作,学习从不含糊!”

追逐梦想的勇气,永不懈怠,永不懈怠。

汤洪波高三毕业那年,向家里说自己很想参加“招飞考试”。因此,在父母的支持下,这位勇敢的少年朝着自己的飞天梦迈出了第一步。

妈妈伍兰清回忆说,汤洪波一下子就通过了“招飞考试”,那时年仅19岁的汤洪波特别开心,还特别高兴,还跑到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一串鞭炮为自己庆祝,随着一声“招飞”而来,他要保卫祖国的远大目标。

事实上,在老师的记忆中,汤洪波的成绩在成绩上并不突出,属于中等偏上。

而且,在老师眼里,汤洪波还是个遇事十分淡定、从容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镇定自若,非常镇定、镇定。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阳光和稳重的个性,才让这样一位成绩并不出众的孩子在追梦路上越走越坚毅,越走越勇敢。

汤洪波于1995年入选为飞行员,经过长达8年的飞行训练,成为大队总队长。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时引擎发出的那种轰鸣,也喜欢驾驶飞机在云层里爬上爬下,这种直插云霄的感觉,很惬意。」汤洪波这样形容自己对飞行的热爱。

但是汤洪波的心中仍然有一个更加远大的理想,他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飞向太空。通过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他终于在20__年5月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这是一次跨越,从飞行员到宇航员。接着,汤洪波必须从零开始学习,开始一天一天的严格训练。

自作自受,成大器。

「特别能吃苦可能是我们家的「遗传」,我家大人都可以吃苦,小孩也可以!」汤海秋的父亲觉得,正是儿子从小在农村的历练,让儿子在追梦的路上从不怕累,不怕苦。

由于这是汤洪波第一次参加载人航天任务,被问到是否有压力,他真诚地说:压力会更大。

确实,压力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对汤洪波来说,这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挑战,他已经为这个挑战准备了11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满载而归。

汤洪波在六月十七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这样一句激动人心的话:

「要往上长,先往下扎!」。

虽然只有十一个字,但却显示出汤洪波作为一个航天员应该有的精神面貌。

事实上,无论何时,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努力向上的心,困难再大,也无法放弃心中的梦想。

正如汤洪波,向着目标永远坚定地前进,只要坚持下去,光明就会迎来辉煌的曙光!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六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那一年,杜致礼17岁,后来她成了杨振宁的太太。

杨振宁出国的时候,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但是对于她的美丽与大家闺秀的风范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年之后,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他们后来认为,这恐怕就是前生的`姻缘吧。

这场姻缘不仅给了杨杜两人终生的幸福,还意外地让天各一方,似乎永世不得相见的岳父岳母有了晚年14个春秋的团聚。成为国共战争史上一首黄昏的恋歌。

1948年底,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以赴刑场的心情上战场,兵败被俘,两次以砖头猛击头部,自杀未遂。蒋介石得此消息,也不免心恸垂泪。但不料想,杜将军进了共产党的监狱,几年之间,便彻底“赤化”,于1957年被第一批特赦释放。蒋介石颜面尽失,雷霆震怒,不准许杜的夫人曹秀清和子女出入中国台湾。曹秀清带着婆母和5个儿女在台北生活十分窘迫。为了兑现当年蒋介石手谕的许诺,曹秀清曾找过宋美龄、张群等人反映自己的处境,然而均未结果。

1957年,曹秀清突然接到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的信。说:“您的‘老朋友’与我通信了,他非常关心您,惦念着你们母子的安全。”曹秀清幡然领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丈夫杜聿明。

曹秀清清楚,她只有取道美国才可能见到她的“老朋友”。于是她向中国台湾当局提出了要求去美国看望女儿的请求。但蒋介石却“关照”:“杜聿明的妻子儿女不得再离开中国台湾!”

1958年初的一天,宋美龄突然派车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邱。见面时宋美龄握住她的手说:“杜夫人,恭喜你女婿获得了诺贝尔奖,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曹秀清喜出望外。宋美龄接着说:“杜夫人,希望你从美国回来时,把杨振宁也带回中国台湾,让他协助蒋‘总统’反攻内地。”这时,蒋介石也走进屋内问:“孩子们怎样?你的身体可好?”

曹秀清沾了女婿的光,终于获准去美国探亲了,期限为半年,逾期不归,罚以巨款。为防不测,中国台湾不允许她带子女,还特意找了两个位置相当高的人作保。1959年,曹女士来到美国,再也没有返回中国台湾。

杜聿明获释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妻子能来内地与他团圆。然而曹秀清却一直心存疑虑,丈夫以败将之身,寄人篱下,能有什么好日子?她不相信按丈夫的性格,他会真心留在内地。因此她写信给丈夫,劝他不要强求自己。当她终于明白丈夫铁心扎根内地并非权宜之计时,她于1963年10月回到了北京,甘愿与丈夫一起过清贫的日子。临回国前,她听说内地物资比较匮乏,写信问丈夫需要什么?丈夫想知道能贮存食品的冰箱是什么样,于是杜夫人为其从美国带回了当年很奢侈的一件家用电器。血海硝烟中厮杀了大半生的杜聿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家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夫妻隔绝,竟因为物理的原因,因为一项诺贝尔奖而化解消融。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七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时,发动机轰鸣的声音,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钻来钻去,直插云霄的那种感觉。”汤洪波想着早年做飞行员的时候,这样说。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3名航天英雄上了天,汤洪波的父母、好友、同乡的一颗心,也随着他跟到了天上。

神十二起飞的前夜,汤洪波的父母紧张得躺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只好把电视一直开着。第二天早上6点村干部到汤家时,汤洪波的父母都吃完早饭了,母亲伍兰清表示,昨天她跟老伴就睡了两个小时。

伍兰清既盼着儿子早点飞天,又对第一次上天的他有着诸多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往遥远的外太空。相比之下,父亲汤海秋就淡定很多了,17日早上,他特意把儿子留给他的空军衬衣拿出来穿上了。十多年来,每逢什么重要场合,汤海秋都要把这件衣服穿上,像是什么仪式。

火箭点火升空的那一刻,伍兰清激动得跟着火箭一同站起,还将右手高高举起,她的眼神亮亮的,里面装满了对儿子的骄傲。

“汤洪波很有耐心,人也冷静,要是做一件事,能坚持好久。”汤洪波的舅舅这样形容他。不过汤洪波小时候也是个十足的“皮孩子”。汤洪波小时候总到舅舅家去住,有一年舅舅家杀猪,墙上挂了许多猪肉,有人问汤洪波回不回家,这小子说不回,要在舅舅家住着把肉吃完了再回去。

舅舅说,现在侄儿为国争光上天了,虽然祖国给他们备了120多种吃的,但还是希望他有空能回家来,多吃几顿家乡菜。

1975年出生的汤洪波,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5岁时,他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了,等到10多岁,汤洪波已经是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他干起活来也不叫苦不叫累,大人们干完活一回头,就看见他满身都是灰,只能看清两个眼珠子。

27年前,19岁的汤洪波通过了招飞考核,他高兴地从村口买了一挂鞭炮,看着噼里啪啦炸开的爆竹,汤洪波又蹦又跳,说自己以后就要去保卫祖国了。

从那时起,飞栏村就“飞”出了一位飞行员。

村里的老街坊说,洪波这孩子懂事,还在部队那会儿,每次回家都会来看望他们这些长辈,还会去镇上给他爸妈添置好多家用品。去年,汤洪波还托弟弟在家安装了两个摄像头,想家的时候就看看爸爸妈妈。

6月16日,神十二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不久后,汤洪波就给父亲打去了电话。“爸爸,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的。”“儿子,多余的话没有,好好干!”父子俩的对话,简单又饱含着满满的期望。

汤洪波的弟媳说,这几天家里都忙坏了,连接个电话的功夫都没有。她们全家都等着大哥凯旋,还计划着要去降落地点接他回家。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八

1996年,因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最优秀的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

他毅然决然报名,并在报名表中写下:“选不上我,我毫无怨言,但是如果不敢挺起胸脯去应选,我会为自己感到羞耻!”

挑选航天员到底有多严格?严格到我们难以想象。

1998年,34岁的他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为了啃下40多万字的飞船飞行操作手册,他几乎没有出门逛过街,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仓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反复读仪表、按旋钮、操作仪器,开着灯练熟了,他就把灯关了摸着黑练,练到所有的动作成为肌肉记忆,练到看球的时候把自己的膝盖当成“紧急营救”旋钮狠狠按下去。

这些考验的难度之大,普通人完全无法想象,可聂海胜全部挺了过来!

20__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虽然这次没有上天,但他拥抱着太空归来的杨利伟,依然激动得眼泛泪光……他离航天梦越来越近了!

两年后的20__年10月12日,伴着清晨霏霏的飘雪,神州六号即将问鼎苍穹,

这一次,聂海胜和费俊龙一起出征太空!“在太空飞行的5天里,每当飞临祖国的上空,不管白天或黑夜,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下看。因为只有那里最让你牵肠挂肚,只有那里是你的根。”聂海胜凯旋后,这样动情地说。

20__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__年6月,聂海胜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

队友王亚平说:“聂师兄就像是我们乘组里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什么都不怕。”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九

20__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在内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当航天员杨利伟身着乳白色航天服跨出返回舱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此后,聂海胜两度飞天、景海鹏三上太空,每次凯旋后的第一句话,还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祖国托举我飞天!”景海鹏记得,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女设计师张万欣先后7次赴俄罗斯参加学习培训,不仅刻苦钻研技术原理,还主动参加操作训练。由于身材瘦小,她穿上充气加压后的舱外服,关节活动非常吃力,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浑身湿透,累得瘫倒在地,半天也站不起来……俄罗斯专家十分惊讶地问:“她不会就是你们中国选出来的女航天员吧?”科研人员把一天当作两天用,硬是靠着这种坚韧执着的拼劲,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8年才能干成的事。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自豪地说:穿着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感觉真棒!

说起国家,航天员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提到个人,他们却常常轻描淡写:

20年来,在很多人看来,邓清明是个“消失”的人,甚至不少老家的亲戚都会这样问起:“只听说是航天员,咋不见他上天哩?”作为目前航天员大队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邓清明二十年如一日训练备战,3次入选任务梯队,却始终没能圆自己的飞天梦——“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漫长的等待,你后悔吗?”邓清明这样回答:“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战友飞就是我在飞!”

“神九”出征前,北京航天城里回荡着《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航天员们至今都感动不已……刘洋说:“如今当大家对我说‘你没有变’的时候,我知道我不曾忘记初心,不曾迷失自己。因为我清醒地知道托举我们飞天的双手,一只叫‘科技’,一只叫‘国力’。”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

10月,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漫山果树枝头上热闹起来,挂满一个个“沂源红”苹果。看到当年的荒山生机勃勃,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曾经的村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满怀欣慰。在朱彦夫家,86岁的老英雄坐在床上,依旧是战士的英姿。

1947年沂源解放,那年冬天,14岁的朱彦夫穿上了军装。让他自豪的是,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中,他都立过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朱彦夫失去四肢和左眼。是一辈子在疗养院被人伺候,还是回老家?“去”还是“留”,如当年的“生”还是“死”一样,摆在了他面前。最后,他作出决定:不能让国家养起来,我要回家。

1956年春,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特护待遇,朱彦夫毅然回到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195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人生的第二个“战场”,与乡亲们一起奋斗25年。

一上任,朱彦夫就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臂上搭着块随时擦汗的毛巾,深一脚浅一脚,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查访民情。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热火朝天地展开。他始终掌握第一手资料,春天的耕播、用肥、苗情他了解;夏天庄稼长势、旱、涝、虫、草荒他知道;秋天庄稼收割、打场情况他说得清;冬天整地、积肥状况他了然于胸。

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第一个平均亩产过600斤;全乡第一个用上电、村民人均收入第一……谁能想到,这么多“第一”,竟是张家泉村,这个新中国成立初期村民连地瓜干都吃不饱、一到灾年就靠讨饭糊口的穷山村创造的。

在休养所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可以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朱彦夫说:“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看到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哪能袖手旁观?带领大伙过好日子,困难肯定不少,但再难,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那时候,村里没有办公室,朱彦夫家狭窄的屋子就是会议室。支部开会,一开就到深夜。他不止一次对全家人说:“咱家有特等残废这一个‘特’字就够了,绝不容许再有一个‘特’字出现!”

对家人严苛得近乎“残忍”,但朱彦夫对村民却百般呵护。他的大女儿朱向华告诉记者,父亲每月的伤残金,大部分都用在了集体的事和接济村里的穷人、病人上。上级每月配给他的白面、红糖,他也总要分一些给四邻八舍的老年人、五保户、病人和烈军属。家里的鸡蛋也不让孩子们吃,用作公务招待。公社、县城来人,到了吃饭点儿,他就自掏腰包在家里招待。

前不久,张家泉村现任支书刘文合又来到朱彦夫家。一落座,朱彦夫就扒拉开自己的日记本,搓出一张纸条交给刘文合。这是老书记的习惯,自从朱彦夫患脑梗塞后,思维就难以一直清晰。看电视时,有什么致富项目和信息,觉得村里能用上,或者自己有什么建议,他就写下来,等村里来人交给他们。

朱彦夫是个发光源,释放正能量。在他身上,没有暮气,没有怨气,没有骄气,而是处处彰显着勤俭朴实的优良作风、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从1952年开始,到1996年突发脑梗塞倒在讲台上,44年间,朱彦夫拖着残腿,每请必到,奔走大江南北,无偿作了1000余场报告,听众达几百万人,所到之处,都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谈吐间,他有军人的豪气,也有沂蒙汉子的朴实。他常拿自己开玩笑,身上的伤疤每到阴天下雨就疼,他说自己是“天气预报”;假腿走在泥水里,他说这就是优越性,零上100度不觉得烫,零下100度不冻得慌。“我当了一辈子‘小偷’,14岁偷着去参军,从疗养院里偷着回家,当村支书也是瞒着家人偷着干上的。晚上想出门查看工程,老伴、子女都不让,我就偷着去。见熟人就躲到庄稼地里,要不让他们发现了就背着你、推着你,你就看不到想看的东西了,就不自由了。”在朱彦夫心里,“偷”是一种幸福。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一

今年6月17日至9月17日,汤洪波与乘组航天员指令长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一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在轨期间,乘组3人用大约一周时间,建立空间站载人环境,完成大量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试)验,并且两次空间出舱完成舱外设备安装任务,在轨飞行3个月后成功返回地球。

汤洪波描述了自己亲历的太空工作生活的“宜居性”。他说,以前,准备一顿饭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吃热饭、吃热菜、喝热汤,“在一定的程度上,如果有时间,我们还能实现喝酸奶的自由。”

在睡的方面,汤洪波透露“三个人都可以睡安稳觉”,“因为我们睡眠区有一个音箱,不是听音乐的,是和系统连接起来的,一旦有情况,报警信息可以通知到航天员的每一个睡眠区,大家可以睡得比较安稳。”

另外,在智能家居方面,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厨房的微波炉、热风加热机……。

他还记得,在太空时,他曾经给孩子写过信:希望他眼中有阳光,肩上有责任,心中有梦想。“其实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为梦想、为自己的使命奋斗过程中,其实是很幸福得,也是朝气蓬勃的日子。”

回忆那段经历,他感慨,“太空的生活很美好,回家的感觉也真的好。”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二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中国成为第一个经历疫情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第一个扭转疫情趋势的国家。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的英勇奋斗、特殊群体的付出以及人民群众的不离不弃。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任何困难都不会打倒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回顾中国抗疫的历程,分享我的感动和思考。

一、勇士们的无私奉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疑最值得尊敬的就是医护人员。他们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奋战,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奔忙。相信在全国人民的眼中,他们早已成为接受最高崇敬的人物。记得看到新闻报道,有位护士为了不浪费一滴消毒药水,竟用垫在鞋底上的纸巾蘸了药水擦洗地面,用最小的物资为病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更多与她们相似的无名英雄们,也在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力。或许他们的表现仍不能称作“英勇”,但是这个时刻,他们推动了中国斗争的巨轮!

二、生命接力的深刻意义。

除了医护人员,还有一些叫我们心潮澎湃的行业,例如快递员,他们承担着让疫情区域的人们能够得到必要资源的后勤供应任务。假如当下他们停止了服务,无数生命也将因此失去绝望的生存保障。更何况,他们又在疫情初期托运了非常棘手的物资之一:防护物资。直到全国防疫第一阶段结束,我们才意识到这个职业对于社会运转的深刻意义。

三、团结抗疫,大家有责。

团结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它是社会团结、自我防范的两个层面的紧密融合。团结联防联控的人性光辉,不仅在于每一个爱国民众的勇往直前,更在于“团结”这个核心理念。只有当科技、政府、社会各元素“打成一片”,严密策略与精准行动为这个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能。如今,每个人都肩负着自我减少疫情传播的责任,因此,“团结”在不断推进着手指向近期外防、短期外防和中长期外防三个重要方向,让人们相信只要不松口气,我们正在慢慢走向胜利!

四、献爱心、获共鸣。

除了团结外,献身服务是我们抗疫的必经之路。大家不仅是个体,更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堪称“献爱心”的一份加盟。他们的全身心投入,把细节一分一秒精雕细琢,最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节,环环相扣,并始终让我们感到这段黄历是多么重要。这也是中国团结这么良好的原因之一。

五、跨越艰难,不负时光。

在中国抗疫的一年中,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压力、焦虑和学习。但正是这些艰辛经历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一个机会,也是我们在几年、十几年后反思时,可能会说出唏嘘的一句话。尽管痛苦和挣扎是阻碍我们前进的一个限制factor,但它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一切、增长对未来幸福的掌控欲。这场战争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它也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众志成城”的实质。

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抗疫表现出来的一份纯粹、聚合、和谐,是值得我们永远铭刻的辉煌历程。我们期望每个人都会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为中国抗疫做出微小的扎实、真诚而有用的贡献。想起某一次记者采访,有人说:“当我回顾这段过往时,我不会去哀叹仍在越来越多急需帮助的病患,我将沉浸在那份团结意识中,从而向前看。”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三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四

见面会现场,作为“亲身测评”天和核心舱宜居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汤洪波,对柏林厚装修的“房子”表示非常满意。

南都记者了解到,汤洪波在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时,已是一名备份航天员,全程参加了神舟十一号的准备工作。

杨洪波分享神舟十二号飞行期间的体验时表示,以前在吃的方面,准备一顿饭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吃热饭、吃热菜、喝热汤。在一定的程度上,如果有时间,还能实现“酸奶自由’。在睡的方面,由于太空的不确定性,以前的航天员晚上需要值班,现在可以睡安稳觉,而且三个人都可以睡安稳觉。

值得关注的是,在航天员的睡眠区内设有一个音箱,并非是用来听音乐的,而是和系统连接起来,可实现突发情况时将报警信息及时通知到每一个航天员的睡眠区。

据杨洪波介绍,航天员可通过手机控制厨房微波炉、热风加热机,提前把食品放进去再预约,到时间就热好了。

“载人航天器的设计以人为本,宜居性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柏林厚说。

柏林厚表示,在设计宜居性内容时,首先会分析太空失重环境下有哪些宜居性因素,再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和设计。设计师会在完成设计后,把自己模拟成航天员去体验设计是否合理、合适,同时也会邀请航天员到现场体验,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改进和完善。

柏林厚强调,还会在每次载人飞行任务结束后,组织乘组的航天员进行座谈,询问对整个飞行期间宜居性设计的建议意见,在下一次的飞行任务中进行改进和落实。比如,神十二乘组返回后,于10月中旬开展座谈会,明确了后续需要在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上改进的一些内容。目前天和核心舱宜居性设计的内容如下:

第一,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航天员在轨生活和工作的便捷性。比如有智能家居,航天员可以通过手机安装的app控制整个核心舱内的照明灯光、厨房设备等,这样可以提高航天员在轨生活的便捷性。

第二,在核心舱研制的时候,对整个核心舱内部空间都做了精装修,可以让航天员在里面工作舒服舒适。大家可以通过图像看出来,整个舱内布局非常明亮、非常宽敞,航天员在里面会非常舒服。

第三,配置了声光电系统,这种系统可以保障航天员像地面的人员一样正常休息,不用在夜晚的时候值班。

第四,充分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航天员在轨可以和地面一样,上网、和朋友视频聊天、和家人视频等。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五

三人名单中,来自湖南湘潭的汤洪波,首次参与载人航天飞行。

他年纪最轻,是这次唯一的70后。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有一幕上了热搜。

那是在汤洪波的老家,邻居们聚焦在一起观看电视里飞天的场景。

飞船发射的一瞬间,坐在电视机前的汤洪波母亲伍兰清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旁的父亲眉头舒展,和邻居们一起鼓起掌来。

46年前,汤洪波出生在这个小村庄里。

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如何逆天改命,成为众人仰慕的航天英雄呢?

除了梦想和坚持,还有父母的用心良苦。

小时候的汤洪波看到飞机从天空飞过,喃喃自语地说:“我长大后要是能做飞行员就好了。”大多数人听了这种话,会以为这只是孩子随口一说罢了。

可汤洪波当真了,他的父母也当真了。

这些年,这位年过七旬的父亲早已习惯通过电话与儿子交流,而电话那头的儿子,也早已习惯父亲从小叮嘱到大的一句:

“年轻人,就是要吃苦,要历练,要出力。”这句话陪伴汤洪波长大。自此,关于飞上天的苗子,在汤洪波心里扎了根。此后的每一步,都在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走去。

汤洪波沉稳,踏实,温和,要强,努力,细心。而这一切,都可以从父母身上看到端倪。

当听到父亲在儿子临行前的电话时,这位勤勤恳恳一辈子的老人也只说了一句。

“儿子,多余的话没有,好好干!”

被问到是否担心儿子时,老人虽然面上显露出揪心,却依然坦荡面对镜头:

“不担心,祝他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明明可以离开老家到北京,过上稍微宽敞些的生活,但父亲总觉得:

“在乡下是辛苦,但每一份得到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踏实!”

而母亲总记挂着给儿子备上一桌好饭,“等孩子回来了,我要做他最爱吃的小鱼仔。”

最好的家教,无非就是一个稳重、有格局的父亲,和一个有爱的母亲。

在汤洪波身上,这些都有。

在这次任务中,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他57岁了,是我国飞向太空的最年长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曾三次备飞;神六、神十,他曾两度飞天;如今,这是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

当被问及之后是否还要飞时,聂海胜的回答铿锵有力:

“如今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永远年轻。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在浩瀚天宇,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

不仅三度探巡苍穹,续写了飞天逐梦传奇。聂海胜还在不久前完成博士学业,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毕业。

就是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生于一个再穷困不过的小村庄。

家里兄弟姐妹8人,只靠种地养活这一大家人,实在困难,经常吃不饱饭。

有一次,因为实在凑不齐学费,聂海胜只能把抓到的一只野兔子当做“学费”,交到了老师手里。

但尽管如此,父母总会想尽办法让他读书。他们坚信着:“只有读书,才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正是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聂海胜咬牙苦学。

16岁时,聂海胜读初三,正是升学关键期,可父亲病逝,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聂海胜本想辍学回家,但母亲坚持不许。

当老师说出可以考虑一下能否免除学费,母亲感激地一下子跪在地上。正在地里干活的聂海胜看见这一幕,不禁失声痛哭。

学习改变命运这件事,就这样深深刻在聂海胜的人生格条里。

他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努力的之一。

为了成为合格的航天员,他要在四年里完成基础理论、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

34岁的聂海胜豁出去了,他像当初备战高考一样,没日没夜的学习那些颇为高深的理论知识。

英语基础不好,聂海胜就主动询问妻子和女儿,让她们当自己的英语辅导老师,轮流给他纠正发音、听写单词,督促他学习。

很多专业知识已经遗忘,他一点点捡回来。

家里的各个地方,都堆满了他的学习资料,墙上都贴满了记有知识点的纸条。他会想起那个雨天母亲跪在地上的场景。

“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挑战;以最优异的成绩,让祖国挑选。”聂海胜是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

父母早年间种下了读书改变人生的种子,成为贯穿聂海胜一生的美好品质。

和聂海胜一样,刘伯明也出身贫寒。

1966年,刘伯明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普通农家,家里6个孩子。

高中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为了节省住宿费,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从家到学校的40里路上。他的上学路,格外艰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他家到学校,要走20公里的泥土路。

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满是泥泞。冬天,满是厚厚的冰雪。

每天5点起床,他风雪无阻的通过这条路,往返于家和学校。

家里条件不好,刘伯明也没少受罪:

放学时需要帮助家里放猪;为了赚取学费,寒暑假需要到工地做工;一年四季没有换过几次衣服,伙食是永远的玉米面饼子和咸菜;因为贫穷,读高中时的刘伯明曾经短暂辍学,到附近砖厂打工。父母不肯。绝对不能因为家庭原因,耽误孩子的学业,还是把他劝了回来。他也曾失败过。因为农村英语课不规范,他中考英语考了0分。即使如此,他还是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自此之后,这对刘伯明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当时父亲鼓励他:哪怕比别人晚,只要你开始努力,一定能赶上。

就这样,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刘伯明报考了军校。经过重重选拨,他成了中国首批航天员。那一年,他不过32岁。

贫穷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但没有消磨掉他的斗志,反而磨练出他的品质。

苦难对于刘伯明来说是有意义的。艰苦的学生时代,辛苦的跑读生活,磨炼出了他不服输的意志、坚毅的品格。没有什么可以击败一个人,坚持下去就是一切。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六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们身处这个伟大的国家里,生活在一个团结、协作的社会中。我们总是会被许多人、许多事感动着,这其中,陈陆的事迹给我们带来了更深远的思考与体验。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感恩和爱的力量。

陈陆是一个在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队员,他在执行任务时,感染了甲流,导致肺炎和脓毒症。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治疗,反而一直表现出乐观和坚忍的态度。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他病情加重之际,一批科考队员自发地把自己的救命药送到了他的床前。其中,有一名队员甚至愿意让自己连夜飞行数千公里,携带强心针到南极。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感恩与爱的力量。或许,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

第二段:团结向上的力量。

在南极,每名队员都要承担着自己的工作、保持冰区的卫生并且进行科研考察。陈陆同样是一名不畏寒冷的科考队员,在他病重时,全队人同心协力,不顾一切地保护他。在南极,所有的队员都是为了团结协作而来,同时也将团结协作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团结向上的力量,不仅是科学考察工作的所需,也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第三段:希望勇气的力量。

陈陆携带的病菌并非他自己带来的,而是节前来南极的一位工作人员所患的病毒造成的。在病毒被发现且引发了高度关注的情况下,陈陆的顶住压力,选择坦诚面对,毅然接受治疗并跟随其他队员一同撤离。这一系列的选择既有源于他本身的信念和信仰,也展现了他坚定的品质和勇气。在困境中,只有获得别人的帮助,自己也才可能顺利地度过难关。而当关键时刻到来时,我们能够拥有勇气和希望的力量,也许能拯救我们脱离险境。

第四段:人生哲学的力量。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为了各自的目标或目的而奋斗。而陈陆的表现,更多了一份人生哲学的悟性。他不仅保持了乐观向上的态度,也在困境中思考出发,思考自己的角色并对其负责。虽然生命如同风中的蜡烛,随时会熄灭。但如果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期望每一个经历,都能够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放弃恐惧、勇往直前,也许每一次经历后,都会增加自己的人生厚度、更成熟。

第五段:人性的力量。

陈陆去世之后,这份人性的力量再次浮出了水面。陈陆的家人和同事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对祖国的爱,将人生之灯燃烧得非常辉煌。在看到这些挽联时,我深深地被那一份深情打动着。伟大的中国,是凝聚了五千年发展历程的精髓,是代代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更是广大人民奋斗、创造、奉献的牺牲所贡献而成的。

总的来说,陈陆的事迹,揭示了人文精神,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底蕴,也深刻影响了广大人民。在这样一个大团结、支援和信仰的力量之下,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感恩的力量、团结向上的精神、希望勇气的力量、人生哲学的蕴义以及人性的力量。我们应该向陈陆学习,从小处开始做起,为祖国、为社会、为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动中国汤洪波事迹心得体会(优质17篇)篇十七

“飞跃”,而是承载了无数研究者昼夜不分的努力、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期盼!

水滴汇聚在一起成为河流,星星汇聚在一起成为银河,个人梦汇聚在一起成为国家梦。

何为梦想?敢梦敢想是目标实现的奠基石。因为有梦想,所以有激情;因为有激情,所以有动力;因为有动力,所以有坚持;因为有坚持,所以有成功。

汤洪波用的奋斗实现了“飞天梦”,他把自己为数不多的11年投入在他热爱的事业中,这既是挑战也是坚守。

他用11年的时间去赌,赌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未来;他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默默坚守了好多年。

也许在他看来,这既是无法推脱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杨洪波也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那10多亩地。孝心爆棚的他不忍心看自己的父母在田地里干活,所以他从小就下田地干活。不仅如此,他还帮家里人做家务活。初中正是青少年、攀比、享乐、叛逆的时期,而他并没有,他早晨起早为了烧火做饭。父亲也经常告诉他做事要勤快。

“不插完这丘田不准回家吃饭,不割满一担鱼草不准休息”,这不只是父亲的言行教导,也是自己得以深刻领悟的源泉。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管多累都不叫苦。这份“称不上”苦的事业源自于他的追求,源自于他的教养,源自于他的韧性。

汤洪波高三毕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招飞考试”这条路。1995年成功入选飞行员的他,有着孩子般的天真与稚嫩,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年仅19岁的他开始了飞天之路,在这条“重重艰难困苦”的路上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动摇过。在八年艰苦训练之后,终于不负众望,圆自己所梦,成为飞行大队的领班人。成为飞行员是汤洪波的“小梦”,当“小梦”扎根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自己的“大梦”之旅,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化需要一个更加艰辛的过程。

一切从零开始,严苛的训练、艰辛的条件、无数个累到瘫倒的日日夜夜,这是汤洪波的选择。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在他身上上演,他没有一丝抱怨,他只知道坚持下去会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

终于,在他入围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这就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不怕吃苦,能吃苦,能坚持吃苦”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从到,11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体会的辛苦。野外训练,剥脱睡眠训练等等,更艰难的是在不确定未来之路会如何的同时,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就怕因为一个行为得不到位就断送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

在等待这条坐立不安的路上,他一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一切。对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是他的热爱,因为是他的选择;因为这是社会的命脉;因为这是国家的希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飞行过程中用过的头盔自始至终都陈列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要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这是汤洪波的信念,

鼓励着新一代青年也要在自己的选择中坚持不懈,在自己生命里熠熠生辉。坚持不只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行动,杨洪波的成功,源自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这就是他最重要的因素。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热门21篇)

    通过写读后感,小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判。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下面这些小学生读后感范文,看看他们对于作品的思考与感悟。寒假里老师发给我们一本

    体育四年级工作计划上学期(热门14篇)

    在学期工作计划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潜力发展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在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例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路。新学期将始,满怀

    校团委工作情况总结报告(通用17篇)

    通过情况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某一情况的发展过程、原因和影响,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情况报告案例,它们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背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餐桌礼仪课件(模板21篇)

    范例是在写作时可以参考的样本或者模板,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和技巧。斟酒的方式有两种:桌斟

    问题调研报告(通用16篇)

    调研报告是一种系统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或数据的书面材料,目的是为了了解特定问题或领域情况。查阅了关于教育行业的调研报告,以了解当前教育模式和创新方向的变化趋

    九年级化学化学式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教学计划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基础,它具体规划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向和步骤。观摩优秀的教学计划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1)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

    国庆策划案活动方案公司(精选22篇)

    策划方案的编制是确保活动或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它能够为后续的执行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划。下面是一些成功策划方案的案例分享,希望可以给您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月会主持稿开场白(优质18篇)

    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我会尽力做好这次主持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范文是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主持人整理而成,包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合:大家早上好!吴:今天

    纺织工作计划范文(13篇)

    通过写工作计划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职业和行业的工作计划案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

    四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实用20篇)

    编写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学习和工作的思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果。想要写一份高质量的学期工作计划吗?不妨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筛选的范文。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