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碧墨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

通过阅读和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果你对写作感到困惑或者找不到灵感,不妨先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一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本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德、智、体、美、劳的首要手法之一。随着本质教育的展开和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从辅助性专业课程逐步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舞蹈教育变革进程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高校舞蹈教育的展开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教育探索。

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根底课程之一,深受学生的喜欢,经过舞蹈练习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归纳本质,一起也有利于培育学生们的联合协作和创新精神。可是在目前的舞蹈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如何调整舞蹈教育形式来习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学科展开,成为高校舞蹈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晚,未建立完好的艺术教育机制。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端了舞蹈教育,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与之比较却晚了大约的时刻,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在展开时刻上的落后。别的,发达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其艺术教育机制都比较健全。我国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近些年虽然有了必定程度的展开,在教育的进程中寻求学生舞蹈艺术技术的完善和精深,但在近些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舞蹈专业在教育上仅仅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进入高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本身本质的开辟和培育等。

1.2许多高校经过扩大招生来解决校园本身的设施出资等问题,这在必定程度上造成了校园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也不破例。一些高校在对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进程中,不只仅是降低了对其文明等课程的考试要求,更是抹去了与舞蹈专业相关的一些考试项目,甚至在少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简章中都没有舞蹈测验这一项。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它要求学生要具有必定的身体本质,因为许多高校的舞蹈专业的首要生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只要少部分学生受过专业的舞蹈根底练习),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度未曾开发等),给高校舞蹈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了许多困难。

1.3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舞蹈课程所占份额较少,而在舞蹈课程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不只包括舞蹈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老师的演示讲解进程和学生许多的操练和重复的练习。因为教育条件、师资力气、场所等因素的约束,高校舞蹈教育没有其他方法的延伸和弥补,导致许多高校的舞蹈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难以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做好与现代教育展开的与时俱进,开辟创新。

1.4艺术实践才能的培育未能得到全面的施行。在高校教育的进程中,理论教育的部分很重要,可是理论有必要联系实践,只要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干完成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目标。可是传统的舞蹈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导致许多高校仅仅把舞蹈实践作为一个教育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中,然后导致学生的专业技术得不到磨炼和展示,失去了学习的爱好。在揭露舞台扮演中,怯场成为了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不能把舞蹈很好地扮演给广大观众,成为校园和学生最根本的问题。

二、对高校舞蹈教育提出的几点建议:

2.1努力建立健全舞蹈教育机制,健全的机制是变革的前提,只要建立健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机制,才干有效地变革当时不利于舞蹈教育展开的准则。舞蹈艺术的特性要求咱们在进行舞蹈专业教育的进程中,既要培育学生的舞蹈主业本质,还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多方面的归纳本质的培育,尤其是发明力及其思维方法的培育。这就要求咱们在舞蹈发明操练的`进程中,有必要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

2.2针对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夯实根底,进步学生的舞蹈技巧。在高校舞蹈的教育进程中,要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身体本质,教师要随机改动教育方法和战略,重点针对不同根底的学生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战略,然后进步教育质量和功率。

2.3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进程中,情景式教育方法的引入,在必定程度上可以营造相应的舞蹈专业气氛,这样不只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更能有效地进步学生归纳舞蹈本质。别的,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给学生发明揭露演出的机会,进步学生舞蹈实践才能,注重学生的审美才能,进步学生本身的欣赏才能。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虽然有了必定程度的展开,可是在教育实践进程中还存在必定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舞蹈内容标准和艺术评价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培育出全面展开的舞蹈人。一起,我国舞蹈要想取得长足展开,有必要走专业型与普及型舞蹈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方法,使得舞蹈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版.

[3]、黄明珠著.我国舞蹈艺术鉴赏攻略[m].上海音乐出版社,1月版.

[4]、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育的窘境[j].艺术教育,(4).

[5]、黄明珠.舞蹈教育变革研讨[j].我国音乐教育,(8).

[6]、杜薇薇.舞蹈教育进步学生的归纳本质的探求[j].硅谷,(13).

[7]、张姝.探析高师舞蹈教育战略[j].戏剧之家,(3).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二

脸部化妆要素淡;讲话语速为中速,语言要准确,音量要适中;举手投足切忌慌乱,时刻给孩子镇定自若的状态;你的形象和状态影响着孩子对你的尊重和喜爱程度,直接作用于你的课堂指挥效能,直接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

02让爱交融。

在舞蹈课堂里,你拥有这间舞蹈教室所有孩子充满崇拜的爱,你也需要付出全部的爱,让爱交融,她们在这一刻就是你的孩子。你不会训斥孩子、辱骂孩子、威胁孩子、用动作恐吓孩子和不恰当的接触孩子身体。你只要准确地判断她们是快乐的,她们就会像优秀的士兵一样听从你的指挥,你所有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都会圆满的完成。

03释放你的激情。

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中,要用自己感染她们,把她们引入到情境中。要开发孩子的个性,鼓励她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她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我和表现音乐,而不是随着音乐机械地动作你要坚信你的魅力和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舞蹈。你的感染力就是体现你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04你是她的好朋友。

孩子希望你是她的好朋友,才能成为她喜爱的老师。因此要充分利用孩子对老师的崇拜感。你的笑容是征服孩子最好的手段,也是成为好朋友的最好证明。你不要绷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也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更不要拒绝孩子对你最信任的倾诉。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你会得到他们的热爱。孩子也会希望每个星期都要和你这个朋友一起快乐的舞蹈,这样你就拥有了无数个好朋友,你也就获得了无数个家庭对你的信任。

05把鼓励送出去。

激励孩子是相当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彼此之间将会互为榜样。孩子应获得赏识和赞扬,只有这样,指导性的批评才不至于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肯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你的赏识会演变成孩子学习热情的巨大推动力。你赞美什么,她们就会表现得超乎你的想象。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成就感离开课堂,那下一堂课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06家长是你的教学伙伴。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学习意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的进度和目标是极其重要的。每个月至少应安排一次家长的观摩课,要介绍学习的内容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观摩课后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要充分赋予家长的知情权。

07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时代在发展,你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否则,你的后辈很快就会取而代之。你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后,根据教材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成为既能教学又能编创的少儿舞蹈工作者。你可以带着孩子们参加到各种比赛或表演的活动中,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展现机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荣誉和名望。你会因为经常更新学习内容而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你会因为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稳固你的地位和声誉,获得家长的认同和尊重。总之,要让社会不淘汰你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三

律动是指在音乐或者节拍的带领下进行有规律地运动,在舞蹈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律动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通过音乐节奏的引导直接表现在身体的运动方面上,落实到舞蹈教学方面就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学生自由的变换出各种舞蹈,这种学习方法更加自然,不在拘泥与舞蹈的规矩和形式,以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出发,并做到真正的自由表现。律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之中,完全放松自身的一种舞蹈表达方式。所以,律动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更加能够唤起学生对舞蹈的感受、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能都做到投入。启蒙教育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启蒙教育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也就间接的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某一行业做出自己的成绩,能够将自己的兴趣挖掘出来,并坚持下去。律动教学在舞蹈启蒙教育中的使用有着很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中更加重视律动教育,并认识到律动教育的价值与实际意义,把这种教学方式传播出去,发扬光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舞蹈学习的重要性,在具有经济能力的前提下,更多的家庭开始培养孩子的舞蹈爱好,并把舞蹈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启蒙教育对学生的作用非常关键,启蒙教育是使初学者对某一技能的基本认识,入门知识。启蒙教育的对象一般都是年幼的孩子,对孩子来说任何技能在他们那里都是一张白纸,启蒙教育可以给予孩子们对这些技能最初的认识,使他们掌握最进本的入门常识,而这样的启蒙教育也就为将来技能的深入学习和使用打下了基础。舞蹈启蒙教育的如何开展与教师对舞蹈的认识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对舞蹈本质认识透彻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教师对舞蹈就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下教学绝对不是一个效果。自从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对律动教学一直在摸索实践,并通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了适合舞蹈教学的一些律动教学方法,这也就为律动教学在舞蹈启蒙教学中的使用埋下了伏笔。在国外,德国舞蹈家威格曼将律动教学应用到了孩子的舞蹈启蒙教学中,日本也有很多教育从业者对律动与舞蹈的启蒙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国内,我国的幼儿舞蹈教师黄式茂开创了律动教学在舞蹈启蒙教育的先河。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的舞蹈教师更是大胆实施了律动教学,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并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直好评。随着人们对舞蹈教育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律动教学已经得到了社会上得广泛认可,结合律动教学很多舞蹈教师又继续对舞蹈的教授方式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要求,更加适合舞蹈的学习。例如英国皇家芭蕾舞教材就是专门为孩子设计的一种学习舞蹈的教材,在西方现代舞蹈的熏陶下,我国的传统舞蹈表现也开始了新的变革,通过每年举办的舞林大会,我国的舞者和美国舞者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切磋,也是彼此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优点,经过交流学习对双方都有很积极的作用,使双方都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是自己更好的学习进步。舞蹈的启蒙教学更加注重孩子对舞蹈的感觉,采取律动教学可以更好的去引导孩子们的舞蹈感觉,让孩子更好的去发现自己。英国皇家芭蕾舞的训练就是抓住孩子的启蒙学习阶段,让孩子在音乐的环境下自由发挥,然后结合每个孩子的特点针对性引导,这样就能够更加迅速的培养孩子们的舞蹈类型。每一项舞蹈表演都有它自身的技术和乐感,在启蒙教学阶段,教师通过抓住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观察学生表现出来的舞蹈形式,给学生的舞蹈技术和乐感进行归类,然后针对适合学生的舞蹈再进行几种训练。换言之,前期教师只负责探索,只需通过律动找出孩子们的舞蹈倾向即可,后期才使针对性的训练,比如针对有芭蕾舞蹈天赋的孩子就要培养他对芭蕾舞的乐感和基本技能,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和规格。在基础训练之后,还要更加强度的进行肌肉训练,因为孩子的肌肉记忆不强,所以需要更加反复的去练习。

自上个世纪律动在舞蹈教学中使用以来,律动教学通过其显著的教学成果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律动教学在舞蹈上得成功使用不仅使得舞蹈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和充满乐趣,也使得舞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改革,舞蹈的教学也向着自然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深入舞蹈教学改革,改进舞蹈的学习方法,提倡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舞蹈的学习也充满了更多的乐趣,人们也开始对舞蹈的教学进行更多的反思,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舞蹈在启蒙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为了培养真正的舞蹈人材,提高舞蹈的欣赏价值和学习乐趣,律动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观点也正在被社会接纳和推广。传统舞蹈教学注重的是舞蹈基本姿势和动作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适应能力,就是一刀切,舞蹈的标准就是这些,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孩子们的舞蹈天赋,使孩子们的舞蹈创新几乎没有,因为这和应试教育类似,统一的标准,同样的要求,不允许孩子们跨出标准,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束缚,身体变得僵硬,除了学到的舞蹈姿势之外,别的都不会了,这是舞蹈教学的弊端。随着律动教学的兴起,舞蹈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律动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因为律动提倡的是自由,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去自由的蹦蹦跳跳,而不是拘泥与那些基本的舞步,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中去,也就可以发散自身的思维和活力。律动教学是因材施教,俗话说每个孩子都是个小天才,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事实也是如此。通过律动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在音乐中的自由表现,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并结合孩子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就是因材施教,这样就不会埋没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舞蹈风格。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最关键的教育,对于舞蹈学习来说更是如此,幼儿时期培养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后期的进一步学习,所以在孩子的舞蹈启蒙教学中使用律动教学方式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律动教学在孩子的舞蹈启蒙教育中已经使用很长时间,考虑到孩子并不能像大人那样去健全的考虑问题,具有成熟的心智,幼儿的律动教学有着更加广泛的意义。比如,在舞蹈的启蒙阶段,孩子们根据音乐自由做出自己得舞蹈动作,如果我们鼓励这种表达方式那么孩子们在跳舞过程中就会更加的有信息,能够放开胆量去舞动、去表达。孩子的舞蹈启蒙教学并不需要复杂的动作,就是一些简单的、易懂的、易学的舞姿,启蒙教育的核心并不是让孩子学会这几种简单的动作,主要是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动作建立孩子学习舞蹈的信心和兴趣,这就为以后长远的舞蹈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律动教育虽然讲究自由,但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律动舞蹈教学允许学生自由的发挥,但是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胡乱跳,凡事都有规程,基本的规程和原则还是要遵守的,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从学习之初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一直按照野路子来。恣意妄为、胡乱非为不是我们律动教学的目的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律动允许的自由发挥是有目的的发挥,是在舞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性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好的学习舞蹈,毕竟学习不是玩耍。学生的舞蹈启蒙教育也就是让孩子对舞蹈的表面有个大体了解,并不需要深入进去探索。律动教学也是结合了这一目的将孩子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自由,丰富多彩,因为律动不仅是舞蹈表现,还可以宣泄自己得情绪,真正的做到舞蹈表达情感的目的,这也是舞蹈创立之初的首要目的,表达自我、宣泄自我。通过律动教学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蹦蹦跳跳获得肢体的协调,还会掌握舞蹈的基本内涵——表达自我,所以律动教学的开展对舞蹈启蒙教学有着很积极的影响,律动教学会将舞蹈启蒙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属,通过律动教学在舞蹈启蒙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律动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并且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律动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通过结合自身的有规律跳动和舞蹈知识将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当中。律动教学在舞蹈启蒙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更加有效让学生学习舞蹈,引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值得推广。

[1]孙福媛.奥尔夫音乐教学原则在中国儿童基础舞蹈教育中的应用[j].舞蹈,1995(05).

[2]郑慧慧.非职业舞蹈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3]秦赛玉.谈幼儿艺术教育的启蒙性基础性特点[j].幼儿教育,1989(z1).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四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应该充分认识到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国的舞蹈类型都极具民族特色,除汉族传统类型的舞蹈外,很多舞蹈都涵盖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引入课堂,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们感受到将地域文化与舞蹈进行融合后的魅力。学生们通过二者的融合既能了解传统文化,又能提升舞蹈技能水平。高校可以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到校开展教学讲座,为学生介绍不同地域的文化内容。地方文化艺人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地域特色文化内容与风俗都有着独特的理解,可以为学生介绍每一个区域的舞蹈特点,甚至可以亲自为学生表演一段独具特色的舞蹈作品。

2.2结合地域文化内容,开展多样课堂教学。

要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极为必要的,所以高校应该不断地探寻将地域文化融入舞蹈教学模式中的方法。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学习内容,课外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具备地域文化气息的地方,感受文化的熏陶,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现场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布达拉宫,亲自感受藏族神圣之地的魅力,从中体悟藏族舞蹈的特色,提高学生对藏族舞蹈的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准备具有特色地域文化内涵的课件,将一些民族活动制成视频或ppt,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域中举办的盛大活动,感受舞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样,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会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学校都是采用同样的基础教材,编导课程、民族舞课程、幼儿舞蹈课程等的教学内容也大致一样。这种统一的舞蹈教学,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缺少特色,对未来培养幼儿造成不利影响。就像不同地区饮食、穿衣风俗不同一样,在有差异化的区域,舞蹈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地域特色,创新舞蹈教学内容,积极引入地域特色文化,培养学生们独特的感悟力,促使学生在地域文化熏陶中获得灵感,将来将这些感受传达给幼儿,使地域文化获得传承和发展。

2.4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影响范围局限于本地区,但是又会对整体的传统文化有所影响,身为中华民族一员,高校学生应该继承这些民族文化,将其发扬光大。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可以抓住先机,向学生宣传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介绍其他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通过对地域文化的钻研和探究,提升舞蹈创作能力,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

3结语。

地域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能够培养出具备文化涵养的储备教师。将来这些储备教师通过地域文化魅力和舞蹈魅力向幼儿进行耕耘和熏陶,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五

在教育界批评“注入式教学法”(填鸭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时,舞蹈界“口传身授”这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往往受到怀疑,甚至被置于“注入式”之列,其实,经过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当代舞蹈教学方法并对未来进行一番预测,就会发现“口传身授”并非专属“注入式”,它同样可以是“启发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特有规律的。应该说,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当代和未来的舞蹈教学中,在出现其它科学方法(如电化教学、电脑教学,甚至是网络教育)的时候,“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学方法。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主要的舞蹈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是口传身授教学法”?从文字上看,它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有韵律的运动,人的语言是不可能作出全面解释的,它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因此舞蹈教学自古以来就沿用“身授法”。中外都是如此,包括产生在当代的“现代舞”,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身授法”中“身授”就是实践,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舞蹈教学中,理论永远要伴着实践,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在普通教学中,最需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弊病。这一问题在舞蹈教学中恰恰相反,手不舞,足不蹈,不算舞蹈,光说不做不能是舞蹈课。可以说,舞蹈课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并且应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最紧密的课,因此,我们肯定“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言渗透等多方面涵义,这种口头传递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由此看来,舞蹈教师在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为了完成“口传”这一任务,舞蹈教师尤其是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有丰富的舞蹈及各种知识。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具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师在施行口传身授教学法的“身授时”,一方面要坚持舞蹈进修课,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型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文化修养。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花朵,自己首先应当全面发展。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六

由于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在这时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幼儿,把随意变为有意那么就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

2示范法。

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如幼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3语言讲解法。

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但是如果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它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4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做为一名舞蹈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你,再有教师上课时精神要饱满,语气要和蔼可亲,随机性强,还要有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幼儿,让幼儿每节课都能上的轻松愉快。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七

对于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来说,剧目排练课有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通过剧目排练课程可以有效帮助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巩固;有效加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培养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兴趣。对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浅谈剧目排练课对于音乐舞蹈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第一点就是,通过剧目排练课能够有效帮助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巩固。在传统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着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甚至存在部分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在学完相关知识点之后转眼间就将之忘记了。而通过将剧目排练课程应用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之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该课程能够有效帮助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在剧目排练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将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过往学习过的知识和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让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第二点就是有效加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这直接导致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均不理想的问题发生。通过将剧目排练课程应用到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点,通过该课程可以有效提高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该课程能够将舞蹈课程和其他,如音乐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让高校舞蹈专业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第三点就是有效培养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就导致教学过程非常得枯燥乏味,学生非常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而通过开展剧目排练课程可以有效加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借此有效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高校舞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兴趣。通过剧目排练课将学生的'肢体能力转化为肢体表现力。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它以人体作为表现工具,这就必然要求舞蹈表演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力及技术技巧。但这种身体的基本能力,只是为表现出艺术形象所做的铺垫,并不是舞蹈艺术的最终目的。如剧目《木兰归》,刚一出场时的大跳以及紧接其后的180°的控旁腿,这两个技巧动作在基础训练中,不具有任何个性,学生也不需要运用它们去表现某种具体的思想情感。但在剧目表演之中,表演此动作却是为了体现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时的飒爽英姿。在剧目中间部分的探海翻身、吸翻串翻接盖腿竖叉等一系列的连接动作,又仿佛表现出了木兰在战场上的骁勇机智。可见,在舞蹈艺术表演中,不是能够完成好每个舞蹈动作、每个技术技巧就可以了,还要通过剧目表演的学习与实践,将自身已掌握的基本能力转化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力。通过剧目课将学生的动作风格转化为动作(艺术形象)性格。在身韵课的基础训练中,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律动风格,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能在舞台上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例如,身韵课中的训练短句,“双晃手”“横拧”“云肩转腰”“风火轮”等,都是由一个个单一动作组成的,是风格韵律性很强的训练组合。在舞蹈表演中,这些动作组合将成为塑造人物形象性格的手段,不是最终的艺术呈现。就以两个简单的舞蹈步法“慢步与花梆步”为例,这两个基本舞步在身韵课中,都属于单一的基础训练。如果把这些基本舞步放入具体的剧目表演当中,它们就不仅是一个单一训练动作了。在舞蹈剧目表演中,慢步可以表现出一位年轻美丽而又温柔婉约的淑女形象;花梆步则可以体现出一个小顽童的聪明机智、活泼可爱。剧目课将利用所学的动作来塑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舞蹈专业要想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开展剧目排练课程。对此,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到剧目排练课程的重要性,借此有效将该课程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达到提高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八

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批评“注入式教学法”(填鸭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时,舞蹈界“口传身授”这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往往受到怀疑,甚至被置于“注入式”之列,其实,经过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当代舞蹈教学方法并对未来进行一番预测,就会发现“口传身授”并非专属“注入式”,它同样可以是“启发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特有规律的。应该说,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当代和未来的舞蹈教学中,在出现其它科学方法(如电化教学、电脑教学,甚至是网络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时候,“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学方法。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主要的舞蹈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是口传身授教学法”?从文字上看,它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有韵律的运动,人的语言是不可能作出全面解释的,它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因此舞蹈教学自古以来就沿用“身授法”。中外都是如此,包括产生在当代的“现代舞”,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身授法”中“身授”就是实践,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舞蹈教学中,理论永远要伴着实践,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在普通教学中,最需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弊病。这一问题在舞蹈教学中恰恰相反,手不舞,足不蹈,不算舞蹈,光说不做不能是舞蹈课。可以说,舞蹈课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并且应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最紧密的课,因此,我们肯定“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言渗透等多方面涵义,这种口头传递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由此看来,舞蹈教师在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为了完成“口传”这一任务,舞蹈教师尤其是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有丰富的舞蹈及各种知识。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具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1][2]。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九

从目前国内的美育课程的发展来看,中学只注重音乐与美术课程的开展,这样使得整体教育体制面临诸多问题。并且,由于世俗的偏见,在中学阶段普及形体舞蹈课同样也是困难重重。但是,问题并非不可解决的。随着人们对于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业有成的同时,也能够学得一些特长,提升自身素质,培养优雅的气质与体态,这样也给形体舞蹈课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根据国外的数据调查所得,一般进入大学的女生,气质与身材姣好的,都在高中阶段修过形体舞蹈课。根据国内相关人士表明,形体舞蹈课在未来的时间里必定会受到高中女生的欢迎。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内的高中学校就应当将形体教育真真地引入到体育课堂当中,这样不仅满足了高等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高中阶段的女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身体因素使得其心理也出现了变化。例如:更加的羞怯、腼腆、烦躁等。随着身体慢慢的发育成熟,高中女生的人生观与审美观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人体形态美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很多高中女生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形态变化,走路时也不敢抬头挺胸直腰,这样对于形体的发育会产生影响。所以,形体舞蹈课的开展,对于高中女生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

艺术气质指的是个人内在的艺术修养。每一个人内在的素质修养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也无法获取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年龄、理解力等因素,高中生很难深入、恰当的理解。她们仅仅认为形体舞蹈课教学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旋律,感受到形体美。使得她们仅能够从表面上去判断事物,无法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上去思考。但是在进行形体舞蹈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懂得将艺术气质作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让学生对形体课有初步的了解,对艺术理念与美术有进一步的掌握,进而慢慢地深华到高层次的美学教学中去。在形体舞蹈课的教学中,为了吸引他们的兴趣,可以选择古今并用的材料,铜鼓现代的流行音乐来吸引,在潜移默化之后,再选择古典音乐来提升其艺术涵养。

2、有利于学生人生观的`潜移默化。

对于学生的性格气质,形体舞蹈课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最重要的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这一类教学目的,就连教师都很容易忽视。在形体舞蹈课的教学中,能够将高中女生的形体美充分地展现出来,也能够表现出个人魅力,这些对于自卑的女生来说,其作用是巨大的,并且对以后的人身发展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形体舞蹈课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青春,能够唤起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此外,也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观念的培养,进而达到默契配合,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1、高中女生的生理特点。

高中女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其心理正朝着成熟的阶段发展,由于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身体形态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由于个别的生理原因,学生的身高变化不明显,但是体重增加明显。这样很容易出现胸部发育不足、臀部过于肥胖等问题。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说100%的高中女生都在于自己的体形,在体育课上非常抵触负重、不愿意跑步等教学内容。但是心理却渴望能够拥有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表现形体美的项目,让自己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完成体育教学。所以,形体舞蹈课的融入,就给高中女生打开了另一扇窗。

2、形体舞蹈课不会受到场地限制。

由于体育课一般都有很多班级同时进行,在高中体育课的绝大部分项目中,例如:足球、篮球等运动都由男生霸占着,女生根本就沾不到边。因此,女生能够参加的活动少之又少,但是女生一样喜爱运动,也希望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所以,挑选一部分场地,提供她们部分对器械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形体舞蹈课就是最佳的项目之一,并且形体舞蹈课也不会受到场地的诸多限制,很容易开展,因此,高中女生也希望这样的运动。

根据高中女生的特点、编排内容来选择形体舞蹈课教学,并且选择富有韵律感、节奏鲜明的乐曲,这样就容易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很想参与到其中。并且在愉快的氛围内,不仅能够让女生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还能够陶冶她们的情操。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舞蹈动作的编排当中去,这样也有利于高中女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发挥。形体舞蹈课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1、以培养身体良好形态为主——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形态控制练习为基本的运动形式。

2、综合性——除了形体基本素质训练外,增加了舞蹈、瑜伽、健美操等内容。

3、艺术性——本课采用旋律优美的钢琴曲伴奏,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气质和修养。

4、实用性——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为学生的审美观和优美体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形体训练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在高中阶段开展形体舞蹈课的历史更短。对于形体舞蹈课的开设,在教育界依然处于初期阶段,并且形体舞蹈课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固定的大纲。每一个学校只能够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来开展形体舞蹈课教学。所以,为了更好的普及形体舞蹈课教学,为了让更多的女生喜欢上形体舞蹈课教学,就应当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发育早晚不同,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例如:偏胖、偏瘦、偏高、偏低。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的运动量与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行合理的训练。

例如:对于瘦弱的女生,可以偏向于她们身体各部分肌肉的锻炼,肌肉的锻炼才能够让女生具备较高的抵抗力,也是良好体形取得了前提条件。对于偏胖的女生,这可以安排针对性的动作来使其脂肪慢慢地转化成肌肉,当然,只有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够达到。因此,对于在高中形体舞蹈课的开展中,教师也要懂得因材施教,才能够让更多的女生喜欢上它,乐意去宣传它。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我们也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并且也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1、评分办法:技术60%、素质20%、出勤10%、服装规范化10%。

2、考核成绩等级评定:优秀85分以上占10%~20%;良好75分~85分占30%~40%;及格60分~75分占20%~30%;不及格59分以下占0%~10%。

(二)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就算高中女生再喜欢形体舞蹈课,过于单一的训练方式也会磨灭她们的激情。所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形体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形体舞蹈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在学生感受到表演者的形态美的基础上来发展自身的能力;也可以让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领舞,教师从旁知道,这样让学生参与到传授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形体舞蹈课的艺术,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形体舞蹈水平;另外,分组教学模式也是不可多得的手段,让学生相互的传授心得、相互学习,也能够在交流的基础上提升她们的兴趣,也能够促进高中女生的体能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例如:我校根据“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适当考虑学校的形体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而制定教学内容,具体分为:

1、第一学年教学内容为形体运动中健美操和芭蕾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每学期上一个内容,比如第一学期上健美操形体,第二学期上芭蕾舞形体。每周一节舞蹈形体课,基本上一个学期差不多20节课左右。

2、第二学年教学内容为形体运动中瑜伽梳理和拉丁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每学期上一个内容,比如第一学期上瑜伽梳理形体,第二学期上拉丁舞基础形体。每周一课时,每学期20课时左右。

由于形体舞蹈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光靠体育课内的时间只能是初步了解舞蹈动作的过程,不能对整套动作熟练掌握,才能够提高高中女生的内在气质。这需要课外高中女生自己的不断努力,使人在迁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锻炼。教育学生养成日常锻炼的好习惯,利用课余、业余时间强化自己的形体锻炼,使形体锻炼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在高中教学阶段,为了让每一位高中女生都拥有完美的体形与出尘的气质,在高中阶段开展形体舞蹈教学是不可多得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也应该了解到形体舞蹈教学开展的必要性以及普及作用。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当前教育理念已逐渐发生转变,素质教育被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使得我国教育教学迈入新局面。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其对幼儿学习舞蹈的深度和广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高校需要考虑的重点。本文基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地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对策,希望能提高舞蹈教学的整体水平。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本文对地域文化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融合进行讨论,以此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提升。

1.1高校教学过程中重技能轻思想。

1.2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和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校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已经开始转变思想。但舞蹈教学内容目前仍然维持传统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不能突出特色,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只能机械性地进行舞蹈技能训练,而缺少文化思想的涵养。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应该区别于其他舞蹈专业的内容,也不能和社会上的文艺团体相混,舞蹈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将来会成为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高水平的思想素质,所以在高校教学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全方面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传统的舞蹈教学内容比较固定,逐渐与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所差距,也不能满足当前新一代个性鲜明的学生的需求,这是目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舞蹈学院不同,这里的学生既是学生的角色,也是未来幼儿储备教师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舞蹈水平,还应该学习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包括舞蹈技能、舞蹈理论、舞蹈编导等多个部分,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学生刻苦练习。但在学习中,舞蹈教学常常忽视舞蹈教学的特殊性,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个人舞蹈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为了以后学生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必须考虑的。然而,当前各个高校的舞蹈教学几乎都采取了同样的授课方式,缺乏对特色地域文化的考虑,使得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都形成了统一的固定模式。舞蹈教学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能主动对舞蹈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揣摩。

1.3舞蹈教学中文化渗透程度低。

我国舞蹈种类繁多,很多舞蹈类型都与特色地域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民族舞,就是汇集我国少数民族智慧的传统艺术。但是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高校很少从文化熏陶角度设置课程,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具备地域特色的学生,也难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学前舞蹈教学如果不能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很难使学生掌握地域舞蹈文化的内涵,这样,将来学生去到不同地域的幼儿教师岗位上,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教学能力。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一

在当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工作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高校舞蹈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出现了的效率和质量均不够理想的情况,同时培养出来的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无法达到市场要求的相关标准,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临场发挥能力均不够理想。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舞蹈教学之中开展剧目排练课就势在必行,通过开展剧目排练课,可以有效培养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表现令以及综合能力,同时有效加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我国高校在开展剧目排练课的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出现了误差,尤其是在进行高校舞蹈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许多人无法有效把握好剧目排练课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内涵和目的,这就导致了其教学形式和传统高校舞蹈教学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差别,其教学理念依然还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将剧目排练课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达到有效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对于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来说,剧目排练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表现能力水平,加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剧目表演课不仅是当前我国高校一个教学创新的方法。同时通过该教学方法也为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表现平台。在高校剧目排练课之中,虽然高校剧目排练课之中,蕴含的内容非常多,同时非常繁杂。但是其内容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其中主要包括有,高校舞蹈专业基本知识学习以及技能活用两个方面。其中,舞蹈专业基本知识学习主要是帮助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掌握舞蹈专业基础知识。在此过程当中,高校舞蹈教师通过结合剧目排练课程其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而在技能活用方面,主要是通过从舞蹈的表现形式进行为出发点,进行教学。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舞蹈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将自身的特点完全发挥出来。与高校舞蹈专业来说,仅仅学习舞蹈表达形式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很难将高校舞蹈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灵活运用起来。因此,高校舞蹈教师在进行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立学生培养的目标,通过将舞蹈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借此有效将剧目排练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二

(一)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舞蹈艺术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它通过韵律和节奏动作等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舞者用身体语言传递精神主旨,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的功效。舞蹈艺术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可以说,舞蹈能够超越表层的艺术美感,帮助人们体悟内在的艺术魅力,所以舞蹈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舞蹈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肢体动作的表达,达到强健体魄、培养动律感的教学目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常规的形体训练,形体训练能协调好力量和肢体在平衡性上的关系。在跳舞过程中,舞者的心灵与行动实现协调统一,进而展现内心世界。舞蹈在强健身体的同时,能够激发舞者的艺术创新思维。跳舞伴随着有节奏感的音乐,舞者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激发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做出与音乐情节相契合的舞蹈动作。舞者在跳舞过程中不单单要表现美,更要缔造美。

(二)舞蹈教育的创新功能。

“往往最自由的身体表现出的是最高度的智慧”,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肢体动作和大脑思维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通过对动作的把控和节奏的感悟,使整个大脑思维得到训练。同时,舞蹈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舞蹈的本质就是在音乐中完成人的大脑与身、心灵之间的统一行动,并且要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去启发智力、拓展思维。

(三)舞蹈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的一部分,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路径之一。舞蹈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舞蹈中练就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信度,学生在表演时如果得到他人的认可,能够极大地提升其自信心;在集体舞的排练中能够锻炼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有助于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一种心理范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形成,舞蹈教育有助于缩短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化的周期。

(一)舞蹈教育完善人的品格。

审美教育中蕴藏着人类最本质的对真、善、美的渴望,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范式、道德追求、价值观的同时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舞蹈的审美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无形中引领着学生进入更加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完成对人的品格的塑造。对优秀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够影响学生品格的塑造。学生通过鉴赏和了解优秀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获得道德评价标准,从而区分善、恶、美、丑。在领悟转化阶段,学生将舞蹈作品中正义、美好的思想转化为激励自己的能量,参考作品中高尚的人物形象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剖析,逐渐塑造、完善自身的品格。

舞蹈本身就是一门源于“情”的艺术表达。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获得内心深处的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舞蹈训练课上,教师可选取大量的与舞蹈主体、风格以及动作样式相匹配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与动作相配合的美感,从而让学生有意识的领悟无论在舞蹈训练还是表演中,某个舞蹈动作或组合要想完美发挥,重要的是找对曲目的曲风、节奏、韵律。舞蹈教学实践证明,与动作组合相统一的风格音乐能充分抒发与之相应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乐曲能更好地触动学生的感情。

三、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审美教育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力量与柔和、动作与内涵紧密结合的艺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动作要领、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体悟每个动作,体会动作原始发生的初源,体会舞蹈音乐发生的背景、描摹的状态环境,这样才能赋予舞蹈动作以生命和灵性。审美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师教授知识、指导动作技巧、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作为一种行动和思想指南,指引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渴求知识,武装并充实自己,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令自己的知识更加饱满。同时,基于一定审美基础上的探索也会增加学生对自己人生坐标的拷问,在关照客观事物的同时,将思索的重心转向自己,从而发现并提出各种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又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和追寻。

(二)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多门学科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舞蹈教学正是开展美育教学的很好途径。以审美教育为基础的舞蹈教学作为开展美育的重要形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以舞蹈动作为媒介展开的,通过对这个媒介的审视和细读,会唤起学生更多的艺术灵感,使学生渴望通过了解并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来回应自己所欣赏的舞蹈,以求心灵和精神上的共鸣,进而获取关于审美的独特领悟,提高审美能力。舞蹈教学中开展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舞蹈教学的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在这种新的认识中重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境界,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乃至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三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即身体,艺术的价值,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肢体;舞台美术;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由金森穣导演编舞,它由独舞《天鹅的梦》(15分钟)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60分钟)两部作品构成,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人物会变成物体,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造成“舞不够景来凑”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主体创作贫乏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就是,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无二,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四、结语。

《妮娜物语》这部剧,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2018,440(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四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是重要的基本学科之一,是通过身体的舞姿展现音乐世界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得到更多的重视,舞蹈教育也快速得到普及并逐渐走向社会各阶层、如今,舞蹈教育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教育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各高校在校园文化素质的培养上更加重视,并逐渐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舞蹈艺术便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舞蹈艺术除了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形体美,对陶冶情操和提高自身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舞蹈教学可以丰富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具备现代艺术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素质提供基础。舞蹈教学从曾经单一的歌曲学唱,到载歌载舞,再到当下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在逐步得到完善。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完善自身课程教学。

当下,我国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正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着,而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舞蹈教学领域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源质量下滑。

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是很多生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虽然很多学生在入学前会开展一些集训课程,但是短期训练并不能真正获得提高。舞蹈需要身体持续的强软开度与柔韧性,从小开始开发身体,进行训练才有效果。很多学生短时间的集训效果,在假期之后可能已经恢复如初,加之年龄较大,身体的开发程度不大,导致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仅仅只具备身高和五官等基本条件并不能培养高素质的舞蹈学者。

(二)课程课时比例小。

纵观当下的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可容易看到舞蹈教学在音乐教育专业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小的。每周的课时数只有一两次,也就大约两堂课的课时让教师如何发挥课堂的教育功效!如何使舞蹈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仅仅只靠一周的两课时,并且没有其他补充形式的加入,舞蹈的教育功效便无从谈起。

(三)艺术实践的比重不够。

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知行合一”,在舞蹈教学上依然要如此。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被安排在每个学期。更好的情况是在有大型演出排练节目时,艺术实践会最大程度上进行。这一系列过程中并没有将艺术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来对待。这便让学生除了客厅的学习没有展示和磨练的机会和平台。好的技能能不到练习和施展也是枉然的。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存在很大区别,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将重点放在舞蹈的高技能性和表演性。然而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高度统一为目标,同时有很强的师范性。舞蹈是音乐领域的一个重要展示形式。舞蹈教学,尤其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还要有编排舞蹈、策划文艺活动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也需要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师范性的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特质。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有计划的实施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是一门专业得到极大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舞蹈知识,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性质来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安排相应的教学。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每一学期需要学什么、如何学习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方面。首先重在基本功训练,可以在教学初期设置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等基础的、难度适中的舞姿进行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形态,提高腰腿的软开度,同时学会如何调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等。中期教师可以以特色为主,设置如苗、蒙、傣等民族民间舞,感受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和地域风情。终期以技术为主,着重教授舞蹈编舞技法。要求学生掌握空间的运用,点、线、面的关系等编舞的基本知识,然后利用所学舞蹈素材、知识和对舞蹈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舞蹈组合或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艺术实践。

说到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我们发现,很少有同学能有实践机会,最多就是在学院的某些演出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但这也只是针对少数学生。艺术实践并没有在全体学生中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中的基本技术技能知识,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学生表演的机会多了,上台的次数增加了,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积累舞台经验,同时也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的重要形式。

组织艺术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以班级的形式开展各种循环演出,到各种机关、学校、企业进行慰问演出。同时也可以组织各种舞蹈团体,在校内校外进行舞蹈表演,进行相互交流学习。通过各舞团的学习、交流和相互创作,可以不断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这也就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表演自信心。总之,加强艺术实践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为舞蹈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必须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之,舞蹈的主体是表演者自身,需要学生积极去体会其中的各种意义。为此,教师需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外力和自身的内部动力相结合,注意加强自主活动的指导,才能高效的开展舞蹈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留足自己思考和反思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为自身带来的各种乐趣。在课堂之外可以适当与学生展开交流,相互学习和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各种新鲜的想法,并给与支持与鼓励。

当下的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艺术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舞蹈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另一方面,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也面临着诸多的不足和问题。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认真把握教学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在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新时期培养更多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白玉云。探究大学舞蹈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xx,(03).

[2]房杨洋。以情感培养兴趣――舞蹈教学实践的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3).

[3]肖梅梅。舞蹈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xx,(s1).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五

摘要: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民族舞蹈的创作。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能够有效提升所创作民族舞蹈的水平。对此,本文对民族舞蹈及其编舞技法进行概述,分析了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以及在运用时应当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作;编舞技法;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运用要点;

1、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经过观看演出,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民族舞蹈表演是各种文艺演出舞台上经常出现的演出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族舞蹈也应当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应当重视编舞技法的运用,以此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2、民族舞蹈和编舞技法概述。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在各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构成的,不仅仅仅具有娱乐的作用,还能够传达情感。编舞技法是指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所用运用技巧和方法,是舞蹈创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根据舞蹈特质的不一样,能够分为多种,例如,在对舞蹈动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重组法、重叠法以及拆分法等等。在进行编舞时,能够根据实际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

民族舞蹈创作包括选材、处理和编舞三个环节,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要想创作出优质的作品,不仅仅仅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水平和专业的本事素质,还应当灵活合理的运用编舞技法。

3、民族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

3.1民族舞蹈创作缺乏创新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对于所观看的舞蹈表演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种情景,民族舞蹈的创作应当不断创新,但就实际情景来看,很多民族舞蹈表演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创新性。这与没有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关系,民族舞蹈理论是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对于编舞技法的运用也不够合理,导致民族舞蹈创作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3.2创作者文化内涵有待丰富。

民族舞蹈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舞蹈还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风貌以及特色等等。所以,要想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民族舞蹈作品,对于创作者的本事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现阶段,虽然一些创作者的本事和素质很高,但由于其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不能够根据民族文化的内涵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创作,只是单纯的表此刻舞蹈动作上,这很难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3.3编舞技法的运用较为单一。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能够实现系统优化,从而到达部分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但当前由于创作者存在思维局限,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时,仅仅运用一种编舞技法,这导致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显得较为单调,达不到良好的演出效果,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民族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要点。

4.1将民族精神融入创作过程中。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其中包含着文化、风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资料。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在进行创作之前,创作者应当对该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将其中具有代表性以及鲜明特色的素材,融入到舞蹈创作中,不仅仅仅只体现的表面的动作,更体此刻精神层次,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舞蹈作品。

4.2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

目前,存在多种编舞技法,是否能够将其合理运用于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与创作者的水平、本事和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异常是创作者的文化内涵对编舞技法的合理运用具有很大影响。在此种情景下,应当不断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仅有如此,创作者才能够在深入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

4.3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编舞技法进行创作。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呈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仅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还与必须的自然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也需要结合各民族的实际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实此刻舞蹈动作以及时光和空间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例如,对于不一样的动作应当配合相应的表情,以此来表达作品的情感。还例如,在不一样的时光和空间状态下,应当配合相应的舞蹈动作。

5、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和创新,做好民族舞蹈创作。对此,应当合理运用编舞技法,在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以此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3]高洁。浅谈现代舞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当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0):183.

[4]孟泽婧。浅议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36(7):176.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六

从近些年的教学来看,中职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舞蹈教学。学习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从目前教学来看,中职舞蹈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舞蹈创新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对中职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对策,为提升中职舞蹈教学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基础性课程,舞蹈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从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角度着手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舞蹈素养。中职院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有效整合音乐、动作以及视频等等来体现舞蹈美,提升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以及鉴赏美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中职院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创新舞蹈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舞蹈中的艺术魅力。

1、学生舞蹈层次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

由于招生方面的限制使得中职院校学生很少接触到舞蹈学习,使得一大部分学生并不擅长舞蹈,缺乏舞蹈基础,这就使得中职院校开展舞蹈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年龄方面相对较大这就使得舞蹈教学很难有效开展。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舞蹈基础,那么能够快速接受中职舞蹈教学,但是面临比较复杂的动作,那么就很难掌握,使得中职舞蹈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一些学生虽然有舞蹈学习基础,并且已经掌握了舞蹈基本要领,那么在舞蹈学习中处于优势地位,学习潜力非常大,由于学生之间舞蹈基础的不平衡使得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个体差距,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2、中职院校学生缺乏舞蹈学习积极性。

由于舞蹈学习属于比较耗费学生体力的内容,在进行舞蹈训练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受伤情况,这就使得学生舞蹈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抗拒性心理。由于一部分学生本身并没有任何舞蹈学习基础,如果长时期学习舞蹈理论知识,学生会出现厌烦情绪,不良情绪日趋严重。具备一定舞蹈学习基础学生,往往接收过专业方面的教育,较为优秀,对自己充满信心,实际感觉非常好,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优秀掌握舞蹈技能,但是怠慢、骄傲等情绪非常严重,使得中职院校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1、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院校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利用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舞蹈学习状态。作为舞蹈教学出发点,兴趣对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中职院校舞蹈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绪、音乐节奏以及精神等方卖弄的感受来培养学生舞蹈学习兴趣。

由于语言无法更加准确描述学生心理过程,使得学生个体体验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生理反应也不同。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审美视觉特点与舞蹈教学的有效结合,利用动作姿势来展示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的关键性因素,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实际教学方式,构建出符合中职院校学生发展需求的有效性教学模式。在舞蹈表演中,形体表现力以及形象性等直接的影响实际的表达效果,在教学中需要重视面部表现,提高学生舞蹈技能,提升实际表现能力。总之,中职院校舞蹈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着手,结合学生学习感受来营造更加愉快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

2、转变传统舞蹈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使得舞蹈教学很难给予学生自我发挥以及自我创新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职院校教师需要重视舞蹈教学理念创新,有效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空间。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身体姿态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利用优美姿态以及展示性语言来培养学生身体美意识,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舞蹈学习氛围能够提升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有效把握创新教育,重视学生体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将创新教育融入中职舞蹈教学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因此,中职院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营造更加轻松、更加自由心境,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律美,鼓励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促使学生体味到韵律美、形态美以及气色没,实现肉体与灵魂的结合,提升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有效性。

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舞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而实现创新教学因素的筛选以及细化,进而确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中职院校需要确定总体教学目标。中职院校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习特点来确定总体目标。例如,对于中职院校一年级,教师可以侧重基础知识以及舞蹈基础动作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继而创新舞蹈动作;对于中职院校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舞蹈基础,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民族舞学习,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实现层次性教学,特别是需要对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给予针对性指导,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舞蹈基础动作。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进行新舞蹈创编,进而提升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有效性。总之,中职院校舞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实际学习情况来开展舞蹈教学,提升教学多样性,避免出现呆板以及重复性教学,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舞蹈学习中,实现音乐、舞蹈之间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

作为艺术文化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促使中职教育有效开展舞蹈教育,需要创新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创新舞蹈教学意识,转变传统教学拘泥性,创新舞蹈教学,在中职院校学生掌握基本功基础上来提升学生舞蹈创造能力,为舞蹈教育发展提供巨大发展动力。

中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实现创新教育,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来优化实际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总之,中职院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步伐,实现多元化教学,提升学生舞蹈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七

一、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升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升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四、学情分析: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通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4、通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升学生自信。

六、教学重点: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七、教学难点: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八

论文摘要:。

文章在深入分析应用型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舞蹈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思考。

高校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教育事业,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对生命、社会和世界的审美体验和感知能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诸多条件的共同制约,当前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大学生对舞蹈艺术和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本文结合徐州某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状况,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一、舞蹈艺术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性。

舞蹈艺术是以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感的舞蹈形象,借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构成中的特殊形式,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以此引发对其他艺术的广泛兴趣和爱好,促进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有利于强化受教育者的观察力、记忆力、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对于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心灵培育和审美取向等都有较强的教化和塑造功能。舞蹈艺术教育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在教育形式上,舞蹈艺术具有生动的形象性、互动的愉悦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问题上,以舞蹈为媒介的教育形式要明显优越于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更能提高受教育者对事物的直接观感,使之更好地接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舞蹈艺术教育还具有“说理移植”功能,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内涵进行生动而形象的移植与转化,促进道德内容的抽象灌输转化为人性美的形象化展示,从而利于有效唤醒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与生命认知,促进他们的心理意向明朗化,实现道德知行的有机统一。

第二,在教育效果上,从艺术实践上来看,舞蹈艺术教育是追求身心和谐、团队协作的教育形式。在这种强化密切协作的教育模式下,通过激发参与者的表现诉求,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动作协调能力与生命感知能力,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对舞蹈作品的体悟和感知,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与感染,全面提升与发展自我。

二、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原因探析。

应用型高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扩大高等教育内涵,适应市场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方面要求而产生的,主要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促进知识、技能和职业的结合,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高校。本文以徐州某应用型高校为例,分析并总结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舞蹈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舞蹈课程和训练场所,舞蹈教育覆盖面不大。目前,舞蹈艺术教育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多的是通过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来学习舞蹈作品,多为短期集训形式,没有固定成系统的舞蹈训练,校园普及的软硬件基础都不具备。突出表现在学校舞蹈艺术社团规模较小,只能覆盖到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虽然他们内心向往,但缺乏足够的组织容量,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能接触并被纳入到舞蹈艺术社团的更少。据调查,徐州某高校在校学生中,有9%的学生喜欢不同种类的舞蹈艺术形式,其中,有5%的学生对舞蹈艺术非常感兴趣,希望接触并学习舞蹈。然而,该校大学生(不包括艺术学院音教系的艺术生)中,在入校前接触过舞蹈艺术或者曾有过舞蹈学习经历的学生仅占0.1%。虽然该高校已于成立了校大学生舞蹈团,但是至今都没有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和专门的舞蹈训练场所。学校只是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在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体育舞蹈形体课、健美操和舞蹈形体等5门相关课程,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追求。

2.舞蹈艺术的内容定位不够准确,形式单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贯通度不高。目前,我国非艺术类高校的舞蹈艺术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以舞蹈形体课、健美操课程为主,鲜有开设舞蹈欣赏课程,更少有开设中国舞、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多以选修课为主,这种课程选修体制又以任选课和限选课为基本方式,因而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据调查,徐州某高校从未开设过舞蹈欣赏课程,其所开设的舞蹈课程都是体育舞蹈类和其他舞种(国标、瑜伽、肚皮舞等),更没有开设中国舞、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缺乏对传统舞蹈艺术的正确认知和准确定位。舞蹈艺术不仅是肢体动作的形象展示,在更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情感构造、抒发和情感体认的过程,是一种教育主体双方有效互动的艺术欣赏过程。因此,舞蹈艺术的教育应该与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建筑学等融合贯通,综合转化为独特的艺术感受力,进而促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拓展和延伸到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丰富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舞蹈艺术教育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活动组织过于独立,活动实施过于分散,活动效果不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思想上看,对舞蹈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知识教育”观念的限制,高校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更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轻视了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至今很多应用型高校还没有正式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修养的提升。

第二,从条件上看,缺乏有力的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当前,各应用型高校的现有资源很难满足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其现有的文艺团体普遍缺乏专业的舞蹈师资队伍和舞蹈设施。以徐州某应用型高校为例,该校仅有舞蹈教师1人,没有专门的舞蹈训练场所和舞蹈训练器材。此外,由于课程设置等制度性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舞蹈艺术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氛围的匮乏。

1.统一思想认识,加大舞蹈艺术教育宣传普及力度。

要端正舞蹈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加强教育宣传力度,统一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思想认知,促进师生同心协力、校社共建,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教育观,共同营造舞蹈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具体到高校自身,要在校园内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舞蹈艺术的学习氛围,做到讲座与交流融合、活动与演出并举、比赛与学习同步,加强并支持新闻宣传报道,最大程度地激发理工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和参与度。

2.构建“三位一体”的舞蹈艺术教育驱动机制。

21世纪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艺术会被提升到与语文、数学、历史等核心课程同等的地位,不仅如此,舞蹈艺术课程将从单一的舞蹈教学演变成综合的艺术欣赏课程。为此,需要构建一种以学校管理为前提、以培育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培养艺术骨干为关键的“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一是学校领导思想重视。领导重视并给予制度保障是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前提。二是充实舞蹈师资力量。挖掘高校内对舞蹈艺术感兴趣,并有较丰富的舞蹈活动经验的教师,鼓励他们承担起舞蹈艺术教育的重任,发展舞蹈艺术教师队伍。三是注重骨干培养。在普及舞蹈艺术教育的同时,选拔并培养有一定舞蹈艺术特长的学生,对其进行素质拓展与能力开发,培育强劲的学生舞蹈力量。

3.在舞蹈艺术教育的实施上坚持“三步走”战略。

根据徐州某应用型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现状,“三位一体”的长效驱动机制需要分阶段进行,不可一蹴而就,可以分三步实施:。

第一,“请进来”战略。引进国家、省、市级高水平的各类舞蹈艺术团体来校演出,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舞蹈审美教育。邀请专家学者讲解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普及舞蹈艺术欣赏,将舞蹈艺术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第二,“深扎根”战略。一方面,鼓励专业的舞蹈教师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采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在校园内普及舞蹈艺术教育;另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把舞蹈艺术课程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在文科学院的全体学生当中,开设舞蹈形体基础必修课程,逐步推广为理科学院乃至全校的舞蹈形体必修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舞蹈欣赏选修课,尤其是中国舞和民族民间舞的选修课。

第三,“走出去”战略。鼓励师生多与社会进行文化交流,形成以进校园为主、学校和社会互动的“舞蹈艺术审美教育”新格局。要加强舞蹈艺术教师的队伍建设,将具有一定舞蹈基础的教师外送学习和深造。此外,要将爱好舞蹈的学生与有基础的学生糅和在一起,加强日常训练,提高舞蹈队整体水平。积极创造登台表演的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艺术特长,拓展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审美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

[3]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科学出版社,1979.

[4]蒙雅森,杨珍妮.当代大学生人生修养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十九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德、智、体、美、劳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从辅助性专业课程逐渐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舞蹈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舞蹈训练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但是在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如何调整舞蹈教育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成为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1.1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晚,未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机制。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舞蹈教育,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与之相比却晚了大约20年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在发展时间上的落后。另外,发达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其艺术教育机制都比较健全。我国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近些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学生舞蹈艺术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但在近些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舞蹈专业在教学上只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进入高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自身素养的开拓和培养等。

1.2很多高校通过扩大招生来解决学校自身的设施投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也不例外。一些高校在对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降低了对其文化等课程的`考试要求,更是抹去了与舞蹈专业相关的一些考试项目,甚至在少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简章中都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由于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的主要生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受过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度未曾开发等),给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

1.3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舞蹈课程所占比例较少,而在舞蹈课程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不仅包括舞蹈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过程和学生大量的练习和重复的训练。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高校舞蹈教育没有其他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导致许多高校的舞蹈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难以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做好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4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理论教育的部分很重要,但是理论必须联系实践,只有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目标。但是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很多高校只是把舞蹈实践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中,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磨炼和展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公开舞台表演中,怯场成为了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不能把舞蹈很好地表演给广大观众,成为学校和学生最根本的问题。

2.1努力建立健全舞蹈教育机制,健全的机制是改革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机制,才能有效地改革当前不利于舞蹈教育发展的制度。舞蹈艺术的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舞蹈主业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及其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舞蹈创作练习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

2.2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在高校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随机改变教学方式和策略,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式教学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相应的舞蹈专业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另外,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公开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舞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舞蹈内容标准和艺术评价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舞蹈人。同时,我国舞蹈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专业型与普及型舞蹈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方法,使得舞蹈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版。

[3]、黄明珠著。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1月版。

[4]、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困境[j].艺术教育,20xx(4).

[5]、黄明珠。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xx(8).

[6]、杜薇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探究[j].硅谷,20xx(13).

[7]、张姝。探析高师舞蹈教学策略[j].戏剧之家,20xx(3).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二十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即身体,艺术的价值,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肢体;舞台美术;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由金森穣导演编舞,它由独舞《天鹅的梦》(15分钟)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60分钟)两部作品构成,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人物会变成物体,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造成“舞不够景来凑”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主体创作贫乏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就是,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无二,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四、结语。

《妮娜物语》这部剧,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2018,440(7).

舞蹈教学的论文(优秀21篇)篇二十一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教学实验项目,高中素质教育舞蹈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大部分学生并不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表达,他们在以往所受到教育中,身体参与更多是在体育课中完成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过用身体进行艺术表达的经历。男生尤其明显,很多人对舞蹈课表现出抗拒和紧张的情绪。其次,高中生心智渐趋成熟,有着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较为鲜明的个人态度,并且敢于为自己的所想据理力争。体现在舞蹈课的参与和学习过程中,即学生会站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舞蹈,文化层面、审美层面、学科层面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不限于舞蹈的范畴,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自20xx年以来一直从事素质教育舞蹈课程的实践教学,深感该课程意义重大,也深知课程实施的各种挑战,故简要梳理近年来实践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舞蹈的载体是身体,身体涉及个人隐私。学生在运用个人身体参与舞蹈课时,需要尽快有效建立身体与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样才能自由、放松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果没有建立起身心的安全感,就会激发学生保护自己身体隐私的反应。身体的隐私涉及运用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身体做任何动作(特别是过去不曾做过的动作)、将自己的动作展示给自己以外的人等。无论是小学或是高中,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尊重其身体表达的意愿都非常重要。而且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捍卫”自己想法的能力,如不是出于其内心的认同,仅依靠教师的威严要求其配合课堂正常进行下去,难度较大,学生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因此,如何在上课的最初阶段快速有效地建立起彼此的安全感,尤为重要。安全感一词是来自于心理学的词汇,那么找寻建立安全感的思考方向也应该从心理学的方法出发。在笔者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镜像”这一方法,通过镜像动作,来达到共情、支持、感到被支持、看到、感到被尊重地看到等作用,课程通常会进行集体镜像和两个人之间的镜像活动。集体镜像主要是由一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跟随带领学生一起动作。带领学生的动作产生于自己愿意做和能够做出的基础上,也就是动作发生的本身是基于自己能力范围内且由自己选择。全班学生镜像他的动作,则是用身体看到带领学生,用身体感受带领学生的微妙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情。这种模仿,不仅能锻炼模仿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带领学生感受到来自于全班的支持。这种支持为今后的课堂提供了可以随意展示的土壤,其隐喻的意义为“大家可以包容我的动作,虽谈不上欣赏,但至少允许我这样的动作存在”。两个人的镜像多数是应用于发展个人即兴能力阶段,通过两个人互相同步模仿彼此的动作,起到有人全程关注自己的动作和全程共情动作的作用,让自己带有情感的动作在一种期待与允许的情况下发生。当镜像体验完成后,学生再进行自己的动作表现和态度表达就会容易很多,能在一种“我愿意”的情况下进行表达。这就是在舞蹈课堂中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也是在最初阶段舞蹈教师搭建出这样的活动框架的必要性,这有助于每位学生尽快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建立起连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建立安全感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科学地进行尝试,并及时总结经验。

每位教师最初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好像在上下打量着自己,试图去考量眼前这位教师能教授什么内容。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评判,年级越高水准的要求越高。如果教师总是自顾自地展示自己作为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准,学生固然会打消对教师专业性的疑虑,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进而影响到对课堂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该如何收放自如地展示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是素质教育舞蹈教学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如果做较为极端的假设,素质教育舞蹈课中都是游戏或者是有意思的活动,那么即便教师拥有非常强的课堂控场能力,学生仍然会质疑,这是舞蹈课吗?眼前的这位教师专业能力足够强吗?当这样的质疑出现在学生心中时,很可能会在日后的某一节课堂中爆发出教师不期望看到的场景:学生并不信服教师。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教师会有意隐藏起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免特别舞蹈化的动作“吓”到学生,令他们产生那是遥不可及的身体呈现的错误意识。因此,有的教师会尽可能做一些学生容易模仿的动作,却没有及时树立权威,也没有树立起专业的典范,也就谈不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自由,鼓励他们进行动作尝试。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学生多会将教师看成“自己人”,顾忌较少地进行肢体活动尝试。但是这也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即学生的动作质量没有进步,同时也容易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产生怀疑。其次,也存在另一种极端的例子,即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动作示范专业且“高精尖”,这样的结果多能收获学生的认同并会迎来掌声,但是这也容易造成只有班级里面的舞蹈特长生或者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愿意追随和学习,其他学生会从心底为自己与教师之间画出一道分界线:“我永远也达不到那个样子,我们不可能是一类人”。曾经有一位男教师在一节艺术综合课的公开课中,为学生展示各民族的舞蹈艺术,其中一个环节,教师为在场的学生表演了一段傣族舞,随后请学生一起跟着模仿学习。笔者作为旁观者在台下发现,学生并无意愿进行模仿,部分学生甚至不愿意动一下,只有个别女学生(看起来像是有舞蹈基础的)跟着教师做动作。学生不愿意跟随学习,多半是因为学习动作太过专业,使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加之略显夸张的表演,让学生无从欣赏,心存抵触。很多教师在展示和使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时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似乎朝向哪一个方都会出错。笔者认为,相关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自己正在往哪个方向倾斜,避免出现偏差。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塑造一个可以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教师角色,又要让学生认同自己,这需要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去摸索,不断试错,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律。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教师在最初接触学生的时候,可以选择适度隐藏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动作示范上更加生活化和非舞蹈化,以与学生构成较为平等的对话姿态。在随后一些有关即兴类、空间体验类、道具类的课程中,教师可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其目的并不在于炫耀自身的本领,也不为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是在教育思路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参考,帮助他们从更多维度进行尝试。教师做专业示范是为了引领学生沉浸于舞蹈,并不是自我标榜,更不是仅为了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每一次示范都应有明确的目的,为了让学生知道舞台表演需要怎样的素养、什么是生命的律动,以及让学生知道透过身体应如何表现观念等。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不应只存在于课时里,在课后也应具有足够的魅力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因此,对于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思考,不能止步于课堂里,还应该延伸至课堂外。教师可以选择某些课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在课堂中积累一定的兴趣、方法和小成果,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完善与创编。如何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深入钻研艺术、研究舞蹈,需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对舞蹈真正感兴趣;二是学生通过课后对舞蹈的探索可以收获颇多;三是学生除了舞蹈能力有所提升外,一定伴随着其他层面的收获;四是有展示的平台,有观众见证成果。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分享一些经验。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捕捉和发现学生的兴趣。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特别是艺术课,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进行课外的拓展,更遑论在上面倾注心血。首先,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不应引起学生的疲倦懈怠,而应引导和提升他们继续深入的意愿。其次,教师可以考虑借助舞蹈的形式与多学科进行对话交流,使最终形成的作品或成果是多门学科碰撞的结果,学生最终收获的也就不仅是舞蹈,还包括其他学科的知识,并提升协调各学科的综合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内校外的各种平台进行教学展示,比如艺术节、科技节、教育论坛、舞蹈比赛等。当学生知道他们会登台演出时,就会更有动力进行作品创作。当然,舞蹈课的课外拓展形式,不必局限于舞蹈作品,还可将成果的呈现方式多元化,如小型音乐剧、戏剧、视觉艺术、行为艺术等其他门类艺术或者综合艺术,也可以是非舞台呈现的形式,如分析报告、论文、文艺评论、策划案等。其实,只要是学生源于舞蹈课而产生的成果,都是舞蹈教学非常可贵的进步。

当教师离开专业院校进入普教系统后,会发现对教师的评价维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与其他学科教师一同培养学生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察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教学挑战。作为艺术学科的教师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仍应凭靠自己的教学魅力来“营销”舞蹈课程。因此,相关教师需要勤于总结、时刻思考,保持一颗一直在路上的前行之心。

相关范文推荐

    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书(通用21篇)

    部门的目标和工作计划需要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一致,以确保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以下是一些部门协作的经验总结和问题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我们遵照“隐患险于明

    书法课教师工作总结(优秀18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阅读,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写

    单位自我反省检讨书(汇总19篇)

    检讨书是一种反思自身言行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小编整理了一些写作检讨书的示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您好!对于我自

    十佳青年申请书大全(20篇)

    更多申请书是在申请学校、奖学金或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展示我们的能力和潜力。以下是一些来自成功申请者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实用

    企业组织情况调研简要报告(汇总20篇)

    情况报告通常包括问题的背景、原因分析、解决方案以及预期结果等内容,它能够让读者对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

    领导动员会讲话稿(优质18篇)

    在写讲话稿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演讲技巧,如排比、夸张、比喻等,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讲话稿,探索其中的写作技巧

    冬至饺子活动方案(通用20篇)

    活动方案中应包括活动的宗旨、目标、内容、形式、执行方式等重要要素。在下面的活动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创新的思维和策略,它们能够为活动增色不少。地点:暂定食堂三

    做销售的语言个人总结(热门19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实用的个人总结范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营销部销售人员比拟年青,工作上虽

    妇女节公司活动总结(热门17篇)

    活动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行动能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经典的活动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颗小豌豆读后感(精选19篇)

    读后感是表达个人对于所读内容的理解与感受的一种写作形式。阅读下面几篇读后感范文,或许能帮你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读后感写作水平。妈妈还给小豌豆准备了一件连衣裙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