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梦幻泡最新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案(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篇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的通分。

(2)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较2/7和5/7、2/3和2/9的大小

分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的分数进行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二、引入新课

怎样比较两个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1、例题讲解

例1比较5/12和3/8的大小

分析:(1)分母分子都不相同,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2)通分(12和8的最小公倍数做分母)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比较27/15、25*/12和23/4的大小。

2、练一练

(1)比较1/2和2/5的大小

(2)比较17/18、11/12和5/6的大小

四、总结归纳

1、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写出比较的结果。

2、带分数比较大小,先看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分数比较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分数部分。

五、布置作业

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篇二

分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教材提供了3种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分数的大小;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即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本节课主要学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并能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来学习这一内容。学会多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探索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4.进一步渗透等量变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分数的大小优秀教学设计]

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篇三

教材分析:

分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教材提供了3种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分数的大小;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即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本节课主要学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并能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来学习这一内容。学会多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探索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4.进一步渗透等量变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应用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找最小公倍数

(1)请同学们说说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步骤。

(2)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2、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观察和,并提问:它们是同分母的分数还是同分子的分数?

(3)教师总结:有些分数它们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我们要依据什么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能够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给出课题——分数的大小。)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主探究

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教师再组织,进行全班反馈。

3、归纳、总结。

(2)通分的概念: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三、课堂活动

1、将5/6和8/9通分,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做法。

2、我们运用了多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当遇到不同的情形时,该怎么样进行比较?谁能完整地说出来?(引导总结,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布置学生完成课本p54页的“练一练”1、2、3题。

五、回顾总结,学习评价

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或体会?

板书设计:

分数的大小

1/4=9/36,2/9=8/36,1/4=2/8,

9/368/36,2/82/9,

所以1/42/9。所以1/42/9。

通分的含义: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1、分母相同的几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2、分子相同的几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篇四

最近这两天一直在学习分数,对于分数大小的比较刚开始我是这样讲的,先让学生用实物模型表示给定的分数,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二是通过面积模型,让学生借助面积模型进行比较,初步感受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的过程,同时巩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单一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情况的比较学生们学的很快,基本上他们都可以很快的把大小比较出来,同时对于这一知识点中午我让孩子们进行了巩固练习,就是想着担心他们在后面的分母相同的情况时容易出错,因此在下一个指知识点分母相同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先涂颜色,再比较大小,或者给出图说出相对应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整节课下来,发现他们的接受程度还是很不错的,一个个说自己会了,简单,因此在中午的数学小练习中我把两种情况掺杂在一起,想看看他们的反映情况,结果真是太高估了这帮小学生,有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对分数大小比较的情况已经完全搞混了,不知道如何去比较大小。

后来反思自己还是对学情了解不准,太高估了他们,被动的被小孩牵着鼻子走,无形之中把这个知识点给提前搞混了。其实现在想想当时我应该讲完分子相同的情况后就让学生强化巩固,这样中间再加上一个几分之几的过度,消化分子相同情况的比较这一知识点那么在接下来的分母相同情况的比较时学生们就不容易出现两个知识点搞混的情况。应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专题强化,这样就可以摆脱前摄抑制的影响。

于是在今天的数学练习课上我又把两个知识点拿出来进行讲解,对比,归类,让同学们自己观察几个分数大小比较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分子相同是一类,分母相同又是一类,对于分子相同的情况如何从意义方面来比较大小让学生说一说,对于分母相同的情况如何从意义方面来比较大小也让他们说一说,并且最后帮助他们把分数的意义三句话归纳总结,分几取几,让学习稍微吃力的孩子按照这个模式说一说,希望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他们不会在出现像今天的迷茫情况。

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有需要一个接受消化的过程,对于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再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还得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学情,争取一个一个知识点把握清楚,打扎实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才会记得更加牢固更加清楚。

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小学数学几年学的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二、自主探究

(板书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二、学生自学

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

合作互动

三、学生互学

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四、学生展示

1、指名学生说一说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2、引导学生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小结。

反馈测评

五、测评

1、练习:p41做一做

2、练习十6、7、8、9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