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精选8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ZS文王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一

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后,我忽然间想到了许多。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游记,所写的虽然是一次不能尽兴的游玩,但王安石却能从这次游玩当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写下这样的名篇。这不由使我想到,对于身边的小事,我还是缺乏关注。其实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蕴藏着它的奥妙,只有多加关注,善于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奥妙所在,或是哲理,或是乐趣这就是我读这篇文章的第一点收获。

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而这两句话却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句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一件事所应持有的态度,这就是要尽吾志。一个人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取得成功,但是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我们都可以高声地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可以无悔了!

在这里,我想顺着王安石的观点,作一些补充。尽吾志,可以无悔,并不是说可以满足。成事者,固可喜,但应该想方设法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下一个成功做好铺垫。而败事者,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争取把这件事做好。另一句话是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句话说出了做学问的态度是深思而慎取。这是告诫我们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而是应该有怀疑的精神和考证的毅力,否则就是盲从。在生活中,对一些报道、甚至一些被认为是权威的事实要敢于怀疑,然后考证其正误,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清清楚楚,不为虚假所迷惑。

真的要感谢王安石,感谢他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流传后世,让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仍然受益匪浅。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二

宋代大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到一段这样的话: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实则从一次游记中悟出的天地之理。而我们生活中正好可以拿来运用。

我们会有压力,吐槽,抱怨。是因为我们没有确立我们的目标,修好我们的志向。所以我们总会“咎其欲出者”或者“悔其随之”。

人的一生都像是这样的一场探秘旅行。我们虽然不是生而自由的。但我们自己拥有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权利,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坚定自己的方向,甚至根本没有方向。所以我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跟随旅游团,却不敢独自出行。

嗟夫!古人总能从世界天地之中去参化感悟。今人总是在生活,工作,工资中游斗而无法跳出。

岂不无趣?!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三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很多的旅行,我们虽然从出生就就是有自由得,但是我们拥有者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甚至根本没有方向,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跟着旅游团,却都不敢独自去旅行。在《游褒禅山记》中,我非常敬佩王安石的一番话,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世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其实,我们应该努力的去探索这未知的道路,而不是在已知的道路上安逸享乐,这么做是不对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意志力,力量和借助物,才能到达自己理想的境界,但是如果自己的力气明明可以达到但却没有达到,那这就太可惜了。如果自己尽力了也还是没有达到,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到可惜的了,因为至少我们还努力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能够看到,如果我们要想看到奇丽的景观,就一定要有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在会更加的强大!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四

经验总有惊人的相似又有不同的哲思:王之涣曾在高楼吟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裘马清狂”、“望岳”归来,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啊,难怪王荆公从褒禅山走来,秉烛且行且叹,悔其不能极尽山洞,悔其未能领略“无限风光”,悔其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失之交臂。

人生百年,曾看到绚烂如朝霞的欢乐彩带,也发现过黯淡如愁云的痛苦症结。王荆公未能把褒禅山的山洞美景尽收眼底景韵涵养其心雅趣告知世人,可他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为世人之警示,用他的失败集结成一种智慧: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毅力,更须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之精神。

清晨,我与学子朗读一本书,生活中的纠结忽然被打开。我们完全可以摒除李密心中的苦衷和所处时代的尴尬,他立志“供养祖母”、冒死“拜表以闻”,先乞养祖母后报效朝廷,这种慈光朗照我心。终于,孝情打动了晋武帝,四十四岁的李密立志报答祖母感动了千万学子,志在,孝行,李密是忠孝两全的李密,虽如履薄冰,命悬一线,但李密做到了。奏章有限,孝忠永存,有志者可以达也!

距离李密的奏章五百多年后,柳河东说:“段太尉逸事有三……”段太尉何许人也?是勇者,不畏权贵;是仁者,为民请命;是清者,拒绝贿赂。他是精神的践行者,出发前,如果没有立下必死的志向,他可以在无赖军士残杀无辜百姓中知难而退,他可以在焦节度使威逼饥民交租时保持沉默,他可以在朱泚谋反时唯唯诺诺明哲保身,可他不是,他的志向如同封存的“大绫”,岁月更替,光彩依旧照人,精神依然秉照后人。生命有涯,精神无限,有志者可以达也!

细数经典史学古籍,我们有太多绵密的情结,但有一个情结总是属于司马迁的。他42岁时开始创作《史记》,47岁陷李陵之祸遭宫刑,52岁时完成《史记》。十年啊,一个圆,一个愿,这是生命的曲线!这是血泪的曲线!他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假如复活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失豪壮、雄伟、韬略,无不风尘仆仆、栩栩如生,司马迁,真丈夫也!皆因“垂空文以自见”,立志发愤著书,所以,《史记》是如同司马迁的人格一样,那么完整,那么完美!境界与文采永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历史总有写不尽的立大志行大德的人,现实生活也不乏其人。

捧起饭碗,我们忘不掉“泥腿子专家”袁隆平,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神话,他帮中国千千万万人民实现了有饭吃的目标,如今,他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他还有一个大志,那就是亩产900公斤,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目标,年过7旬的他还忙碌在田间在实验室。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五

品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感触颇深。文章内涵深刻,只是一次小小的游玩,作者却悟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当我读到此处时,我的内心触动至深。这是作者的游山之得,也是治学处事之道啊。

何为志?我想应该是坚定刚毅的志向。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平坦的道路也会跌倒。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息的人才有"诗和远方"。同样恶劣的环境,对有志者且来说,那只是一时的逆境,终有夜尽天明之时。这种志,便是不畏艰险的追梦精神。

有位哲学家说:"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确实如此,人生之路,很多人途中失利并非为外界事物所阻挠,被外物所击败,而是输给了自己。

追梦的道路必然崎岖艰难,只要有志向、有意志才可到达心中的目的。一代画家徐悲鸿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当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留学时,我国正处在军阀混战、国家积贫积弱的时期。面对法国同学的歧视,可谓"山穷水尽"。但他心中有志。以自己的勤奋苦读实现了"自拔",用优异的'成绩让歧视他的法国同学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假如他缺乏"自拔"的勇气和志向,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呢?又是怎样面对这条千难万险的追梦之路呢?无疑,他必有志。他以实际行动印证了王丞相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伟大的荷兰画家梵高,坚守梦想,追随心灵,在追梦的路上历经磨难。他的画在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副。没有收入的他,靠弟弟的接济生活。人们不认可他的画作,有很多朋友亲人劝他放弃,可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梵高。他一如既往视绘画创作为生命,没有轻易改变自己心中的梦想。在他去世后,他的画很快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为梵高凭艺术而获得永生而欣慰感动。

其实平凡和伟大并不对立的,恰恰相辅相成。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若心中拥有伟大的志向,通过积累,也会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人生是一个立志和尽职的过程。立了志才有走下去的方向,有了力才有走下去的条件。对于那些,"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更应该坚定志向,一路披荆斩棘,以"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到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六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确实寥寥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跳蚤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翱翔蓝天之志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平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出,这就是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关键。

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实难。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德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定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可能飞起来,但大黄蜂飞了起来,甚至成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孙宾膑而创兵法,司马刑而书《史记》,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今天也能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补力之不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高度越高,对社会这个整个金字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七

我看“尽吾志可无悔矣”——死亡可以等于新生。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在我看来是一个英雄在纸上雕刻下来的印记。他在里面所表达的向上精神,在我看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精神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可以想象,也像是一个双刃剑一样的,能够轻而易举的摧毁任何一个坚强的人。王安石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在他的晚年,变法失败后心里只怕是只剩下一片废墟,曾经的豪言壮语化作乌有,成为了世人所抛弃的遗骸。

所以,“尽吾志可无悔矣”诸如此类的话,只怕是只有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才能说得出的了。

当年的王安石,刚过而立之年,与朋友共登褒禅山。当他们极具冒险精神的一起拥着火把走进山洞的时候,恐怕还没有人会注意到后面的事情。就在他们看见各式各样的奇异景物的时候,有人倦怠了,说了一句“再不出火苗就没了。”其他人这时才从身边奇异的景物回过神来,看了一下那簇火苗,心中一种莫名的陌生感骤然升起——是的,每个人都在在意着游山玩水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关注身边的'这簇火苗了。而当他们现在看到这簇火苗的时候,心里又有多少滋味是能够表现出他们对这簇火苗的信任的呢。或许在那时,他们心里更多的是自己被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里的情形。

所以,一行人便一起走出了山洞。当他们出来后,发现了事实是“火尚足以明也”。于是一行人便开始责怪起那个提议出来的人来了。王安石当时也觉得自己未能玩的尽情,实在是有憾。但是我觉得他一定是正视了自己害怕被困在山洞里的想法,因为文章中写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其中的“物”,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照亮一行人的火把。所以,王安石虽然觉得自己此行有憾,可是他绝对不会对那个“怠者”有过多的责骂,顶多算是发发牢骚而已。相反,如果那个怠者会因此而生气,那只能是他自己的问题。

那么这也就是说,王安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对自己此次出游的心得总结上。于是他得出了两条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另一条就是前面说的,“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出于文章的题目考虑,这里不说前者。

能够“尽吾志可无悔矣”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一些“玩”到了极致的人。而这些人,我们常称他们为英雄。遥想燕国危亡之时,荆轲能够独自一人踏上西向不归路,且因燕太子之言而“终已不顾”,最后在秦王殿下使嬴政“目眩良久”。遥望秦汉风云交叠之际,唯有项羽者敢破釜沉舟,再后来在用三万铁骑面对刘邦五十六万涛涛大军。再看清末的曾纪泽,孤身直入龙潭虎穴,硬是靠自己一身铮铮铁骨换回了伊犁,改写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为世界所震惊。

这一切问题在王安石这样的英雄人物的眼里,都是否定的。正如罗大佑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同样的,王安石也不要有不痛不痒的人生,他觉得自己应该要活出一些色彩来。然而,这个世界回报给他的又是怎么呢?或许是无尽的黑暗,把他困在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山洞里,光明的火把甚至照耀不到他的尸骸。他这样的孤胆英雄,到最后恐怕只能在阴冷幽闭的山洞里挣扎地生存了。这其实让我想到一些孤独的人,并使我觉得,孤胆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孤独。项羽荆轲云云就不说了,像卡夫卡一类的文人,拿破仑一类的半神式人物,也和他们一样,得不到正常人应有的幸福,只好在不断的背叛与生离死别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生死”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来说是两堵我们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墙,那么也就是说没人知道死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所以那谁又能说死亡对于我们不是到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新生?而还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在焕发光彩的之前之后,又为什么要畏畏缩缩,不爽快的以一种乐观心态活着?即使不能够乐观的活下去,那也不必放弃,因为我们应该相信,生命是不会有终结的。而让生命存在意义的方式,恐怕也只有像年轻时候一样不断的奋斗着了。

游褒禅山记是几年级的篇八

近日读王安石的散文“游褒禅山记”,文章讲述作者与三位朋友同游褒禅山时,作者被山洞中瑰丽的景致所陶醉。当他游兴正浓时,一位同游者的怠惰、胆怯,再三要求出洞,声称“不出去,火把就要燃尽了”,其他几个人受了他的感染,也担心火把熄灭的严重后果,就陪他一同返回。这次游览的深度不足他人游程的十分之一,因自己的盲从而没能尽兴,成了王安石此后的遗憾。

徐志摩先生游览风景名胜时,曾表示不要玩伴,主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甚至称女性游伴是美丽的花蛇,他的这些话潜藏着隐患。尝闻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人旅行在大自然里,容易发生各种料想不到的意外,遭遇险情将无人营救。此公单人独行秉性,冒险有余、谨慎不足的个性,造成飞机撞击山崖的惨剧,这次意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以致造成文学巨星坠落尘埃的遗憾。

一次,我们同事七人去成都学习一项先进技术,期间抽空瞻仰了武侯祠和昭烈庙。因各人的爱好不同、兴趣各异。当我沉浸在三国故事中,与神龛上诸葛孔明麾下的部属一一对号入座,以及欣赏镶嵌在墙上颂扬诸葛的众多石刻,尤其是我熟悉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时,一位同伴催促道“这泥巴菩萨有么看头,不是等你们两个,大伙坐上一乘车子就走了。我本来还想去观赏听鹂馆啼叫的黄鹂,在游伴催促下只得悻悻离去。

1958年是火红的年代,我和工友白天漫山遍野的工地上挖炼铁的洞穴,在旷野里架设临时照明线路,晚上参加红专学院的夜校读书。往往附近炼钢炉的鼓风机启动声响,教室里顿时灯暗如鬼火,再加上年轻的我实在劳累,往往上课不久就酣然入梦。尽管夜校报名时,曾以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自己,决心做一块好钢,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绝不到垂老时再悔恨。虽然这夜校环境十分恶劣,但它却不能继续存在,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大好形势下,红专学院只得停课以钢为纲了。

六十年代的前期,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有条不紊地走上正轨,工厂领导号召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习,我就积极报了名,学习电工及电子技术,憧憬做一名青年鲁班。在两年的夜校中,我非常认真,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我做了,他没有布置的我也做了。因此为了我一人,额外增加老师改作业的负担,我感到非常内疚。只是让老师高兴的是,每回作业都是100分,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刚刚我感到学习文化知识的无限乐趣时,聂元梓的一篇大字报问世,击碎了我与其他青年求知的美梦。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司令部发出了一篇篇的战斗檄文,仅仅只知道埋头读书就会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革命青年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伟大的革命。正规的大中小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职工夜校焉能独存于世。

七十年代末恢复了高考,似乎学习的机会又来了。可惜我从一个享受父母荫庇的小青年,文革后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除了要天天上班养家以外,还要和爱人一起抚养孩子、督促辅导孩子的作业,只能在睡梦中重温学生时期的旧梦。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回顾此生,我仅仅只是没有游完”褒禅山“全程的一名游客,亦是一块没有练成好钢的半成品。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教师学习心得体会(大全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中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实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中

    最新业绩未完成检讨书反省自己(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2023年小学教案万能初中(汇总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

    初入大学军训心得体会 新生入学军训心得体会(汇总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2023年家长写给老师的感谢信一则(优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最新教师学习心得总结(精选9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

    毕业时给老师的感谢信(精选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

    我和爸妈换角色教学反思 我和爸妈是朋友心得体会(优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