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言教案中班PPT 中班语言教案(汇总6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文锋2023年语言教案中班PPT 中班语言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语言教案中班PPT篇一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体情节。

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3、教育幼儿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重点: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初步理解潜在的哲理。

一、开始部分

1、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放录音)听,这是谁的声音?(老虎)

2、(出示多媒体画面)

问:你觉得老虎的什么地方最厉害?(引导幼儿说出牙齿)

3、(出示没有牙齿的老虎画面)

问:这两只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牙齿)

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讲述。提问:

(1)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

(2)谁不害怕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做的?

2、利用课件,请幼儿欣赏第二遍故事,并结合课件提问:

(1)小猴和小兔为什么害怕老虎的牙齿?(引导幼儿模仿并学说对话)

(2)狐狸不害怕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说的?

(3)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4)这时候,谁来劝老虎?它是怎样说的?

(5)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

(6)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7)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丰富:瘪嘴)

3、请幼儿欣赏情境表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问:

(1)小狐狸拔掉了老虎的牙齿,说明小狐狸怎么样?老虎呢?

(2)为故事取名字

4、教育幼儿要保护牙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

5、幼儿戴上纸偶进行自由讲述。

本次语言活动教师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优点:

首先,教师创设的森林情境使幼儿仿佛置身故事情节之中;生动形象的课件,也较好的配合了整节课的进行,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认识。而教师编排的由幼儿演出的情景表演更是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另外,教师对小狐狸的评价引导,改变了传统的“狡猾、滑头”等观念,而引向了更新一层的“机智、聪明、爱动脑筋”,是一项勇敢的。

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时间过长,问题不够简洁明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应更加绘声绘色,充分体现故事教学的魅力。

语言教案中班PPT篇二

1、能了解海豚是动物中最聪明的一类,并学习儿歌《小海豚》

2、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海豚的动作。

海豚玩具,海豚图片,海豚表演影片。

一、 开始部分。

1、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宝宝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猜它是谁。请小朋友依次回答,并且要求用:我猜是xx宝宝来到我们班级"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并且总结。

2、拿出海豚玩具说:"你们看,原来是海豚宝宝来到我们班级,你们都来看看海豚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呀?我请举手的小朋友上来说说看"请小朋友依次上来并总结。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海豚表演啊?海豚都会点什么本领啊?"请小朋友回答并总结

2、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海豚表演的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播放影片,提高孩子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好,我们看了影片之后,你们发现小海豚是不是很聪明啊?不错,老师告诉你们,海豚呢是动物里面最最聪明的一类。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海豚的儿歌好不好?"

2、先把整首儿歌念一遍。

3、让幼儿跟念一遍然后提问:"小朋友刚刚的儿歌里小海豚都会点什么本领啊?"请小朋友回答并拿出图片加深印象。

4、请部分小朋友念儿歌,最后集体念儿歌结束活动。

语言教案中班PPT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

2、发现珠体儿歌的特征。

活动名称:

动物好朋友

活动过程:

小鸡叽叽叽 小鸭呷呷呷 小猫喵喵喵

小鸟喳喳喳 小狗汪汪汪 小青蛙呱呱

1、出示图片:小山羊 提问:

(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小山羊拿着什么?

(2)谁能说说看:“小山羊拿着铲子准备去做什么?”

(3)他可能遇到了谁?

教师小结:小山羊去种树,路上遇到小白兔。

2、(1)仔细观察一下小白兔提着什么?

(2)他要干什么?

(3)咱们再看看他遇到了谁?

师: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见小青蛙。

3、出示小青蛙,提问:

(1)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扑嗵)

小青蛙跳下河之后,唤来了谁?

师:小青蛙跳下河,唤来一只大白鹅。

4、大白鹅在干什么?它碰到了谁?

师:大白鹅游呀游,碰到一只老水牛。

5、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老水牛在干什么?(或谁当领队?)

师:老水牛当领队,叫唤大伙来排队。

“排队喽!”

6、师:将小动物依次手拉手排列。

向前看齐,向前看!(小动物拉起手来都成了好朋友)

师:排好队向前走,大伙都是好朋友。

1、师幼同说一次。个别幼儿说1-2次。

老师将刚才这个好听的儿歌用图谱记录下来,咱们看图谱来读一次这个儿歌。

提问:

(1)这个儿歌还可以怎么读?

(一个人读,两个幼儿一人一句读,集体一人一句读)

(2)读完儿歌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和咱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同?

(3)仔细观察图片。(多给孩子时间和机会)

师:总结。这个儿歌最有趣的就是每一句儿歌结尾的词语,作为下一句的开头,好象接龙游戏。

语言教案中班PPT篇四

1.学习故事“鹅大哥出门”,能记住故事的内容,能有表情地复讲故事。

2.不喜欢骄傲,不能对人不友好,不礼貌。

3.丰富词汇:“骄傲”“神气”。

故事角色头饰:白鹅、母鸡、小鸡、鸭子、青蛙、猴、乌鸦。

1. 出示白鹅头饰,进行有关白鹅的活动。

说一说白鹅的样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头上有个杏红色的鹅包。

学——学鹅的叫声:e—e—e。

学—学鹅走路:昂着头,挺着胸,扬着脖子,一摇一摆地,高傲的样子,丰富词汇“神气”。

2.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有一只神气的白鹅,长得很漂亮。可是准也不愿意和它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告诉故事的名字,讲述故事。

3.出示白鹅纸偶,以角色的口吻问幼儿:“我是大白鹅,小朋友还记得我的故事吗?”

“我是怎样骄傲起来的?”教幼儿复讲故事的第1、2段。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母鸡、小鸡的对话。

“后来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鸭子们的对话。

“接着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青蛙们的对话。

“最后我遇见谁了?说了什么?”复讲鹅大哥和猴子的对话。

“我是怎样变成大黑鹅的?”复讲故事的结尾。

4.出示故事角色纸偶:鹅、鸡、鸭、青蛙、猴、乌鸦。

教师操纵角色纸偶教幼儿学讲故事,让幼儿跟着老师讲,着重讲角色的对话。

附故事:

鹅大哥出门

鹅大哥出门去,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他走着走着,觉得口渴了,就到池塘边去喝水,他往池塘里一瞧,看见自己的影子,哦,多漂亮:雪白的羽毛,头上戴着一顶小红帽。他乐滋滋地说:“看我多漂亮,谁也比不上。”

池塘边,大树上,有一只乌鸦,听见鹅大哥的话,笑了起来,说:“不错,不错,您长得真漂亮,谁也比不上。”

鹅大哥一听更高兴了,伸长脖子昂着头,大步大步往前走。

一群小鸡,跟着鸡妈妈在捉小虫,他们叫着:“叽叽叽,叽叽叽……”。

鹅大哥走来,大声地说:“让开,让开!你们这些小东西。”

鸡妈妈听见了很生气:“鹅大哥,你干嘛这么神气?”鹅大哥说:“哼,我才不理你!”

一群小鸭跟着鸭妈妈学游泳,他们叫着:“呷呷呷,呷呷呷……”它们看见鹅大哥来了,嚷着:“快来呀,快来呀,快来跟我们一起游水。”

鹅大哥说:“哼,我才不跟你们这些小不点儿玩呢。”鸭妈妈说:“孩予们,别理他。”

一群小青蛙在草地上练习唱歌,他们唱着“呱呱呱,呱呱呱………”他们看见鹅大哥走来,嚷着:“快来呀,快来听我们唱歌。”

鹅大哥说“哼,我才不听你们这些小把戏唱歌呢。”小青蛙听了很生气,气得胀大了肚皮。

一只小猴子在树上玩,看见鹅大哥,问他:“鹅大哥,鹅大哥,你到哪里去?”

鹅大哥看也不看他,说:“哼,不用你管,你这个小东西。”

鹅大哥越来越神气,胸脯挺得高高的,脑袋抬得高高的,一双眼睛望着天,前面有个大泥坑,他也没有看见,一脚踩了个空,“扑通”掉到泥坑里去了,沾了一身的泥,鹅大哥变成了大黑鹅了。

鹅大哥急得哇哇叫:“谁来救我,谁来救我。”乌鸦在天上飞过:“谁呀,谁掉到泥抗里了?”

“是我,是我,是我大白鹅,请你快来救救我吧!”

乌鸦说:“哦,原来,是漂亮的大白鹅呀。我没工夫来救你,你不是很神气吗?”说完就飞走了。

语言教案中班PPT篇五

1.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2.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儿歌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练习法

1.欣赏课件。

提问:“这是什么季节?"大,考吧.幼师,网出,处!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并大概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儿歌里说了什么?

(2)为什么秋风来了,大地会变得金黄?为什么大树脱下绿衣裳?

3.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并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

4.幼儿边看课件边学习朗诵儿歌。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掌握儿歌中优美的词句。

本次活动设计,我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地氛围。先让他们实地在户外寻找秋天,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秋天与夏天的不同,再进行诗歌学习。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通过学习诗歌,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再以图画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语言教案中班PPT篇六

1、看图片,采用分角色轮流问答的方式,感知问答歌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2、根据问答歌的结构,有表情地念儿歌。

3、积极参与仿编儿歌,快乐地表演儿歌。

图片:马、鸟、虫、鱼

1、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新的问答儿歌《谁会跑》。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贴的黑板上的图片(喜欢),你们都认识他们吗?(分别出示马、鸟、虫、鱼图片,鼓励幼儿说出动物名称)

教师:谁会跑?马儿怎样跑?鼓励幼儿做一做马跑的动作。(出示图片)教师:谁会飞?鸟儿怎样飞?鼓励幼儿做一做鸟飞的动作。(出示图片)教师:谁会爬?虫儿怎样爬?鼓励幼儿做一做虫爬的动作。(出示图片)教师:谁会游?鱼儿怎样游?鼓励幼儿做一做鱼游的动作。(出示图片)

3、运用问答的方式,带领幼儿学习问答儿歌,感知问答儿歌的结构。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儿歌,题目叫《谁会跑》,现在就请小朋友认真的听老师来把这首儿歌完整地念一遍。

教师:请小朋友一起跟着老师来念一遍。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和我们以前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首儿歌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形式的?(一问一答的)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配合一下,让小朋友来扮演儿歌中的动物。老师分配角色,让幼儿记住你自己扮演的是什么动物,表演时要把动物的动作表现出来。表演结束后请幼儿回到座位。

4、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幼儿想像,引导孩子尝试仿编问答儿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