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

时间:2024-03-02 作者:JQ文豪

综合性学科是对多个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整合和研究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志愿服务总结范文,希望能鼓舞大家积极参与。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一

高照,一片宁静。一名士兵例行巡舰,突然停步站立不动,他看到一个乌黑的大东西在不远的水上浮运着。

然后再用舰炮引炸水雷。

一、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性格、意志、动机等。

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有可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智力均得到培养和发展。

2、协调师生感情。

因素,因此要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各课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和图像描绘,这必然使学生产生好奇性,激发求知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利用科学史。

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候氏制碱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联想、想象等为主要手段、来触发新。

[1][2]。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二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工电子知识越发重要,在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电工电子学课程,提出从系统理念、理论实际、软硬结合等4个方面出发,全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理念领先;系统思考;分层教学;理实一体;虚实结合。

一、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我国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电工电子学》课程是我院针对部分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工程角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岗位工作、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电工电子学课程涉及数学、物理等多门学科,具有教学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学;再加上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机会不多,缺乏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理念领先与系统思考。

一方面,当下的学科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应该从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生理基础、习惯方法及学科素养等。根据这样的理念,提出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采用boppps模型来优化教学。boppps模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型,在北美诸多名校进行应用[1]。boppps模型根据教学育人的认知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学习目标),p—pre-assessment(前测),p—participatory-learning(参与学习),p—post-assessment(后测),s—summary(总结)[2]。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5]。boppps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将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型应用到我院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大模块,知识点众多,容易给学生造成杂乱无章,从而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必须系统考虑如何将这三大模块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系统项目,使整门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有独立功能的整体。这样学生才可以对整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才会对相关知识内容积极思考、拓展应用、深入学习,为学生打下工程设计的基础。

(二)生活出发与分层教学。

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到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中,找出课程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提炼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做到教学不只局限课堂,还能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初期就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个爱的小夜灯送给家人和朋友,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思考,能很好地设计实现。教学中结合元器件的选择,注意参数匹配,如电路的分析、计算,点亮led灯(单色或彩色)所需的电压,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等。再比如家里的家用电器(洗衣机)罢工,故障代码e32,请学生帮助查明原因,并指导维修。这些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些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而有用,从而愿意多角度思考问题。我院开设《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学生层次有本科、士官大专学生,他们有的是通过高考入学,基础较好;有的则是从部队考取入学,学习能力良莠不齐,这样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区别。我们将一些基本知识放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集中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而且应该提供几个进阶性的学习内容,对于理论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再额外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刺激学习;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以鼓励为主,在习题、实验和实践方面提供适合能力的项目,尽可能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建立良好氛围[3]。

(三)理实一体与虚实结合。

《电工电子学》课程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众多的实验项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但在目前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验、实践分开进行。即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再去实验室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完成,记录数据、填写表格、提交实验报告。整个活动流于表面,因为理论课非常枯燥,学生在学习具体电路时没有实物可查看、现象可观察,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别说培养其他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在同一教学场所(教室或实验室)一体完成,通过实验总结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很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教室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开发套件,学生一边进行具体操作,教师一边进行理论讲解,做到即时反馈,有效学习;或者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总结,发散思维,找出问题、提出更好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数电模块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实验课是直接使用元器件进行的,这就使得需要准备的元器件的种类、型号较多;再加上实验室设备的老化和元器件本身的不稳定性,很多实验根本做不起来,更不要说很好地完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仿真软件的使用,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得到实验结果,而且还便于随时调整元器件参数,改变设计电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使得学生愿意动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岗位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照实基础。

(四)减少验证性实验与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虽然基础验证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应该减少,而且还要提前给学生挖好坑,故意设定故障,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验证,还要动手测试故障电路,找出故障原因,这样才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另外可以提前让学生设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路带到实验课上一起做[4]。综合性实验项目是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和实验内容的探索性和可行性之后,提供一批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或组团成组(不超过3人/组)完成(注:小组合作完成的要分工到人,以免个别学生浑水摸鱼),通过查阅资料、拟定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做ppt文稿汇报答辩。综合性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总结,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结论。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全面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6):16~18.

[3]任立红,等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4)。

[4]陈彬.问题驱动式教学在“人工智能”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2):280~280.

[5]陈卫卫,鲍爱华,李清等.基于boppps模型和问题驱动教学法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6):8~11,18.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三

摘要:艺术的存在不仅浸润了我们的内心,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如果缺少艺术,必然无法让我们的生活绚烂多彩,艺术总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那么在学校的美学教育开展中,艺术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和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的开发学校的美学教育,融合各个学科之间对艺术的渗透,培养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对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悟美、珍惜美、创造美。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能力;审美培养;审美能力;美术欣;审美鉴别;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听形象逐步延伸至生活工作的不同角落,融于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通过不断的对艺术美加以解读,并且创造此种艺术形象,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所重视一个人综合素养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对于具备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极度渴求,因此只有不断促进艺术教育的综合发展,在不同学科之间整合艺术教学,从而实现艺术美的教学目标,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

一、艺术教育的性质。

(一)人文性艺术教育不仅仅作为单纯的技术型课程,而是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之上,让同学们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和人文素质。艺术课程开展不具备任何的功利性,杜绝将艺术课程开展作为技术性课程,而是将艺术教学看中其教化作用,培养学生美的人格。(二)创造性艺术教育涉及种种创造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的创新能力。不仅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这将改变过去学生孤军奋战的状况,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创造力有所提升。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的联系。

通过在艺术作品的教学训练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与理解,以及学生对艺术美的整体感悟欣赏力,从而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能够在艺术世界中的情操感悟。(1)艺术教学可以借助艺术审美信息,向学生传递内化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审美认知结构。(2)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情感同步发展,升华学生对美学的艺术教育效应。(3)将艺术作品中所反映折射出的多种美感,更好的融入艺术教育内容中,通过感悟、欣赏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开发学校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1)艺术教育在学校的美学教育开展中尤为重要,通过针对学校如何更好的开发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审美功能,将多个学科之间的审美教育都能够高效融合,以此有效的培养学生整体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身心情操,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美感的集中体现就是艺术美,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借助艺术美的形象,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实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艺术教育更是审美能力教学开展中的重要载体,培养了学生能够具备独特的审美功能。但是现阶段的艺术教学及知识教学较为普遍,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在我国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学生教育培养教学开展中,美学教育已经贯穿各项教学因素,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德智体均为美学教育”的教学主张观念。此种教育理念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学融合科学的共同发展取向,更是现阶段文明艺术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关键爱你要求。通过将两者共同结合,作为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关键目的,美学教育必然无法脱离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在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艺术教育更能促进美学教育开展。在学校社会实践、德育、纪念以及庆祝类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融合了艺术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发现艺术因素、整合高效的利用它就成为所要重视的问题[1]。

三、当前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

当前小学的美育现状和对美育应赋与的开发创造力的认识,其反差是令人咋舌的。很多学校并没有通过美育和艺术教育来开发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而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小学生审美教育的不足。基于这些不足可以审视出当前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完善甚至不重视,而导致小学生可能没有正确的审美标准[2]。

听到大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长大才能够有好的作为。那么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自小培养也尤为重要。柏拉图学者曾经尤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群体的爱美习惯,他对此表明自己观点:“应当努力搜寻一部分具备高强本领的艺术家,描绘生活自然中的优美之处,让我们所处时代的青少年群体,可以如同居住在风和日暖的环境下,天天耳濡目染良好的优美艺术作品。就像吸入清风,感受到生活间的美感,对其成长形成良好的影响,让他们能够自幼在不知不觉之间培养美的爱好,并且融入自身的心灵习惯。”对啊,只有小学生产生了爱美的想法,才能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场合,经过艺术教育创设不同的艺术审美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教学体验,直接感知艺术的美感[3]。

五、培养小学生审美个性在今后的作用。

艺术是相通的,通常所说的诗情画意就把文学与绘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审美随时都会起作用,美随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既然吃,穿,住,行都要用到审美,那么在人们的事业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审美的作用。这一切都要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审美的眼光,一旦失去审美的眼光,世界将不是那么多彩缤纷,审美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着我们的生活。所以说,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2]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05):22.

[3]魏传义主编.艺术教育学.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四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新课程,给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致使学生艺术素养普遍偏低,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高职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而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地贯穿到音乐教学结构中,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高职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大学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还处在“不完善的感知”状态,因此,在于如何培养其感受音乐语言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审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即感受节奏、旋律、韵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能力。音乐欣赏单就感官而言,音乐的外在形式美,能直接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反应,使之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主体的审美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各个学科体系和教学思想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也成为重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着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爱学、乐学。

想象是思维的花朵,是艺术的精灵,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音乐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它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通过巧设提问、启发、对比、讨论、解析和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社会、自然、艺术、生活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理解掌握的音乐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科学认知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在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时,为了更好地感受中国音乐中“意境”的美,在介绍此曲创作背景及技法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及通过幻灯片播放“月夜”、“春江花潮”等相关图片,把音、诗、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此情此景的音乐感染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冲动,激发想象的欲望,在音、诗、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思维不断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音画交融、视听互补、即兴创作等教学手段,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激发起学生更深层的情感反应,达到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体现其社会交往价值,通过上课、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但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自信,他们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更谈不上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情感艺术,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内心的感受,从“当众、自信、有表情地表现”开始,在自由的表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和勇气。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挑剔,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支撑点”,为他们鼓起自信的风帆!

社会交往中,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人与人才可能平等互助,可以说,尊重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基石。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关注自我相对较多,因此容易造成“惟我独尊”、漠视他人甚至傲慢无礼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某些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受挫的原因所在,因此,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十分重要。

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还应理解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教育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互相尊重的意识会逐步提高,能自觉地以尊重他人的态度投身到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同龄人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互动配合表演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包容,乐于交流,互为依靠。共同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利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会到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为了使学生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被人羡慕时的喜悦、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等多种内在情感,教育学生重视别人的要求、珍惜别人的赞美,学会尽力满足别人、主动赞美别人,共同分享成功和快乐,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分享、共享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必须具有的意识和基本的行为,这种意识和行为将伴随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勿庸讳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五

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自己就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内在的动力,是创新的开始并始终影响整个创新活动,它是在创造实践中产生、发展、检验与论证,由实践到意识,又由意识到实践,一直贯穿于创新的全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励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释放创新激情,发挥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追求创新,因此,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向同学们讲清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利用古今中外创新人才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要受到个性的极大制约,受到已有定势思维的限制,因此需要对已有的观念、方法、理论的突破。故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谨慎、进取、创新、顽强、坚韧、自信、自制等个性心理品质,摒弃粗暴、畏缩、拘谨、动摇、怯懦、自负、自卑等个性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

创造型学生在学习中有许多不同于普通学生的表现。在学习内容上,创造型的学生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而喜欢自己对求知世界的探索;在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在时间安排上,创造型学生不按规定时间去学,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他活动上;在学习目标上,创造型学生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批判地吸收;创造型学生对语词或符号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问题;在学习动机上,创造型学生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并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表示自信,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把握了创造型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思维自然而然的得到创新锻炼。学校中多一份创造性学习,学生进入社会就多一份创新能力;学校中多一名创造型学生,进入社会则多一位勇于创新的人才。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此,在课堂中应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小组讨论、作文互改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三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

1.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教学生做“人”,教师自己先要努力做个好“人”。做人中很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勤于思索,修养品德,充实精神。要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要读一些思想文化书籍,以提高自己对社会及人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更新知识、更新自我,关注时代前沿的发展动向,以达到教育本身的超前性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做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要做到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保护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并把微笑、鼓励、活泼的风格,适度的幽默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信任中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吸取知识的营养,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要民主评价学生。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尤其是以班级形式存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否形成。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2.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教师要因材施教,首先要能识别人才,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唯有炼就“火眼金睛”,才能准确把握学生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自我意识等个性心理结构。如此教师才可能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

“寓教于乐”是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著名教育理念,历经千年的沧桑,愈益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可从中汲取营养。语文课应使学生上课前——充满期待,上课——充满激动,下课——充满愉悦、收获。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导语——未成曲调先有情,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与春风不用媒,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语文课要求教师要有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及课堂应变能力,具有艺术地教学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保持稳定而良好的学习情绪,创造灵感更易不期而遇。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又叫非单一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它是以思维的量来衡量的,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闪现或表达较多的概念,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六

情景模拟教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一方面,通过模拟可以使学生达到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深刻领会、理解及运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综合、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对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分析和感悟能力等是一次良好的训练。实践教学证明,学生通过创设情景与进入模拟角色,架起了课程学习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间的桥梁,使学生充分感受社会、理解社会,对增强职业软能力、提高就业实力效果明显。

3.1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景模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摈弃了传统的课堂理论传授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限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只能很机械地听老师讲,撰写笔记,在考试前再突击复习,这对学生软能力是一种禁锢。而情景模拟促使学生完全地参与到了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当情景模拟主体在选择和策划案本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会查阅大量资料,集体研讨,请教专家,直到问题解决。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新力。

3.2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中有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假如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们很难领悟和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情景模拟教学则是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所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如《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理论知识在模拟中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程教学的热情。同时,学生在自主预设模拟方案、模拟演练等环节没有了单纯课堂讲解中对教师的依赖,只能凭借情景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靠团队成员集体搜集信息、思考和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可见,情景模拟教学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景模拟是以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合作能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集众人的智慧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案本策划开始,学生就要进行分工与协作,确定由小组中的哪些成员来搜集资料制定案本,哪些成员负责场景的布置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模拟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与切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沟通与配合,能使大家体会到团体的存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使情景模拟小组学习的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总之,情景模拟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结合专业课程实际并合理设计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了近似逼真的职业环境和实际操作的场景与机会,学生在其中受益匪浅。模拟教学中,除了上面提高的职业软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等能力都会有所增强。同时,各模拟小组之间的模拟评比还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小组成员的合作增强了组员的责任心;成功的模拟则有助于学生树立选择职业和实际工作的自信心。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七

高职教师承担着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其自身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如今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颠覆性”的革新,要求必须从整体上全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水平,包含着多方面的能力与技巧。高职教师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能力、综合技能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综合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准备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能力,对本专业课程的开发能力,以及提升自身水平需要的科研开发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等。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掌握先进职教理念的同时,还要具备把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教育学、心理学进行整合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技术应用能力,高职教师既要掌握知识又要懂得传授知识,自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未接受过系统训练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学技能欠缺,加上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良性的合作机制,造成了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不高。教学能力的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把握课程的能力不足,课程开发能力较差。高职教师极少参与企业一线实践活动,造成课程开发能力不足,不能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也就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不足。很多高职教师无法设计出相对灵活的教学活动,不能把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的水平及理解知识的能力与学习内容有效地结合,设计不出相对合适的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掌控教学节奏,新的教学手段掌握不足。

第三,对教学活动的指导能力欠缺。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去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效,建立互动环节,促进师生相互交流,加强教学指导能力,很多高职教师这方面的能力欠缺。

第四,对教学的反思能力不足。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清楚自己的特长,了解学生实际,按照二者的结合去调整教学策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组织好教学活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育理论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师队伍。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对教师进行科学培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其中包括:

新教师岗前培训。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及师德教育的培养,高职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如果教师不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还要进行教育学等方面的培训。

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高职院校现代教学方法的培训。

专业新技术培训。定期派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顶岗实习的形式接触现场生产,学习专业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同时经常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先进教学手段使用方面的培训。主要是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掌握,如熟悉教学软件、制作课件等。

通过上述培训,使教师掌握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的教授方法,实施切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改方案,同步更新自身专业技术发展,以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水平,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增加支持力度,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高职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劳动,以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经费要向应用性课题、重点课题倾斜,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资金完成课题任务。

第三,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聘标准。

在教师的考核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岗位,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简化过程管理,注重目标管理,重视团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职务提升、岗位安排等直接挂钩,激励教师自觉开发内在潜力,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氛围。在教师的职称晋升方面,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做出明确的要求,注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例如专业教师晋升职称,那就要求其必须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在企业实践的合格证书。

第四,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这种职业实际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使教师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加爱岗敬业。

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各个方面,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保障制度,创造有利条件,采取有力措施,使这项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八

声乐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历史悠久,它具有陶冶人的心灵和节操的作用,能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和认知。通俗上来说,一般人对声乐的理解就是唱歌和乐器,且认为那是艺术的体现,这就是对声乐的一种美的定义,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说,声乐教学除了对声乐技艺的培养以外,还需要对人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众观现下的声乐教学,在大学之前,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不参加升学考试导致音乐这门学科得不到与其他学科平等的对待,甚至没有这门学科的开设;大学之后,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学习,但也大都凭借兴趣进行,其中不乏很多持应付的态度,抱着在声乐专业混毕业证的态度去学习,学生的表现也导致了学校对师资的投入不及其他学科,老师的教学也就相对随意,诸如此类不利于声乐教学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近乎丧失了。因此,本文立足于声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寻理论基础。

一、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声乐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学之前,确切地说主要是小学和初中,高中几乎没有,而这个阶段的声乐教学一般被称为音乐,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不参加升学考试,因此老师和学生的态度都比较随意,都认为是唱歌的课程,对声乐的基本知识也没有系统教授,没什么带什么实质性的声乐教学。二是大学之后,也就是专业化的声乐教学,这个学生群体大都是基于自身兴趣进行学习,从理论上来说教学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是随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声乐教学则是一种学生追风去参加各种声乐比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过多地去强调声乐基础教学中的发声、唱腔这种知识点,导致学生也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联系,对于在声乐教学中应该获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灵的陶冶这种心智上的教育则被忽略了,譬如对于声乐品鉴这种课程,学生大都不愿意上,觉得没有意义,最终也导致老师的草率对待了。总的.来说,在声乐教学的现状中,存在最大问题就是重技而不重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以及审美能力就有所欠缺。

从古至今,音乐在人们心中就是美的体现,懂音乐的人大都被认为是搞艺术的,这也折射出了音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声乐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声乐技巧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与品质。在声乐教学中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包括声乐品鉴、声乐历史等等,这些科目的教学相当于是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加了一定的文化课程,这些课程的实施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专门的心境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陶冶心性的机会,也就是说在声乐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得系统地进行相关的文化课程教学,这样能让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声乐鉴赏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声乐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一方面,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可以帮助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试想一下,一个学生表演了一个唱歌或者乐器,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但如果学生的审美能力低下,那结果可能就是草草了事,反之如果是一批审美能力较高的学生进行评价的话则不一样,这样一方面让表演者得到更大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自我要求提高。总的来说,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现的过程中和实现后的教学中都能很好地体现。

结合前述可知,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不利于实现声乐教学的最终培养目的以及长远的发展意义,但声乐教学中的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肯定的。因此,笔者就前述结合自身经验对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如下:

1.老师的角度。

在声乐教学中老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掌握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从老师的角度进行探讨。首先是老师的审美能力要提高,人们之所以说声乐是一门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事声乐的人能透露出一种声乐的艺术气质,审美的气质也在其中,老师的审美直接影响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在老师的审美能力提高中可以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或者进修,让老师时刻能够了解最新的时代审美标准,继而进行自身的内化。同时,老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审美课程进行一定的资料丰富,大量的审美文化内容教学能对学生起到冲击力的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快速作用。

2.学校的角度。

除了老师以外,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学校,学校是所有硬件基础设施的保障。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想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上获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学生自身爱上美,从主观意识上想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这个过程是一个内化于心的过程,最优说服力的莫过于专业人士进行直接的交流,这个方面就是学校可以努力的,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美学专家或者声乐大师开设讲座,对美的感知、审视以及创作进行演讲,甚至学生可以和大师进行交流,进行美的探讨,一种美的氛围很容易感染学生,长时间的堆积便能对学生的主观感受造成质的转变。另外一方面,学校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些自我表演的平台,让学生在巨大的人群中进行表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强迫自我提升,这变向的也是一种审美的提升。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九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基本功欠缺。美术技能学习方式较为枯燥单调,专业性强,需要较长的周期,学生逐渐对美术产生倦怠情绪。另有少部分的学生太过强调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绘画技巧,忽略了本身的专业特点,最终导致没有任何专业个性可言。综上所述,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对学生个人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美术综合能力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性。当前社会更为强调的是全方位人才。就美术综合能力来说,不仅要扎实掌握好美术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还要学会努力拓展自身其他能力,如美术心理学、美术观察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等等。只有掌握这些能力,才能够强大自身专业素质,在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就目前来说,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还较为欠缺,这种单一性培养模式,容易制约其主动拓展知识的能力。(二)美术教学的培养课程未能与时俱进,同步更新。现阶段,许多中职院校的教材还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课程内容,即使有所变更,也是“换汤不换药”,内部的大多数理论知识都没能得到更新换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假若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依旧是旧式的课程内容,那么想必对于他们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发展环境起不到有效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限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阻碍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发展。(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缺少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既包括学生日常外出取景开展创新绘画的活动,也包括到幼儿园开展深入学习教学实践的活动。前者强调学生要具备时常动手动笔的创作能力,后者强调学生要具备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尚少,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发挥拓展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美术综合能力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培训策略。

(一)根据学前专业特点制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创新美术课程内容。打破传统教师教、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开展情景教学。以往绘画教学,都是教师画一笔,学生跟一笔,照样画葫芦,以致学生学到的是绘画的程序。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在毕业之后,是要到幼儿园担任教师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他们可以把叶子涂成蓝色,把人画成三头六臂,所以不必用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的想象力是成年人所不可及的。所以美术教学原则是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因此学生不要过于强调绘画技巧,单纯地背默画法,使画面显得呆板。(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吻合,且要做到实时创新。美术教学与其他专业不同,这门课程更看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多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应在如何增强学生审美意识以及拓展创造性思维方面多做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一是可以采用多种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如观看视频、浏览图片、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等;二是可以创新课堂的授课方式,不光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还可以鼓励学生时常上讲台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讲述某个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等。教师还可以在作画材料与作画形式上下功夫。作画材料可多样化,不满足于传统的画材,可以使用新型的材料例如沥粉画、铜线画,砂画等等,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画形式在传统绘画形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添加拼贴画,晕染画,玻璃画等,打破绘画枯燥的形式,加入新鲜元素。(三)定期以幼儿园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美术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听课、协助、帮带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一重要途径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发现幼儿画面出现混战状态:幼儿习惯在画面上进行时空转换。例如:一名幼儿刚画完一架飞机,过不了一会儿,这架飞机已经被涂得面目全非了,问其原因,答:”这架飞机被击毁!”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批评他,而应该告诉他,我们画的画已经定格了,如果击毁了,要在下张画里表现出来。再比如有的幼儿会喊:“老师,我不会画!”这个时候,教师最好不要走过去在他的纸上示范,因为这样一来,幼儿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班级求救声就会此起彼伏,让教师应接不暇,教师的做法应该多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动手。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必须在美术实践中积累经验。(四)加强美术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自身素养。美术绘画的过程是一个极具创新力度和思想内涵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美术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的授课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这些幼儿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作为一幼儿园美术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自身就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绘画知识和丰富的联想力。同时,平日还要多学习和掌握文学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而更好地引导小朋友进行绘画,使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还可通过绘画,教给小朋友美术观察能力,例如画车辆,观察车辆分为哪些车,每辆车的用途,颜色,标志,特色。警车上标注”110”,消防车上标注”119”,急救车上标注”120”等等。美术观察能力对于小朋友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绘画过程中也要熟谙幼儿绘画心理。不要告诉幼儿应该用什么颜色或者用这个颜色才正确。因为幼儿会有偏爱的颜色,而这些颜色组合成的画面也许更为协调。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知道正确的颜色,但却换不回来幼儿时期用色的大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为了日后走向工作岗位能更快适应市场需求和工作需求的根本性基础。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包括实时创新美术课程教材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定期以幼儿园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相关美术实践活动,力争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专业的、综合的,利于社会市场发展和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美术综合能力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宁远.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

[2]廖文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路径[j].四川教育,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十

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担负着沟通交流任务的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学习,也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训练是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好的突破口,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有效方式之一.

作者:尹玖红赵俊霞张辉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刊名:商场现代化pku英文刊名:marketmodernization年,卷(期):2006“”(18)分类号:h3关键词: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十一

尽管开设了人文素质讲座、艺术欣赏等选修课程,但是对于学生的核心能力起关键作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与创业教育、心理咨询等课程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在教学安排中体现。实践育人环节仍然薄弱。实习实训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学院实训场地的不足、以及没有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穿插相应的实践内容,实践育人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没有很好发挥实训基地的平台效应。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对工作缺乏热情,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时时感到迷茫。学生的自我认知有偏差。学生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自我估计过高;价值取向模糊,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妨碍了就业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缺乏对专业前景的充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心理素质薄弱,承受挫折能力弱,遇到问题习惯归因于外部,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较强。

二、学院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不足归因分析。

一是现行教学体制的制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院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从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基本上沿袭了应试教育模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视也不够,既没有这方面的目标培养要求,也没有推介其他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实践经验,更无这方面的教学考核标准。二是高考扩招政策,造成大批的较低分数线考生成为艺术类高职生。但是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对生源的艺术潜能与专业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学院教学定位不高。三是学生家长和学生在学习上的认识差异。很多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高职技术院校,就是去学习艺术专业技能的,他们希望孩子在校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成为一名专业艺术人才。学生也满足于“一招鲜,吃遍天”的传统观念,在校期间对专业学习很用功,但对学院安排的各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有抵触情绪,对各类学生社团也不热衷,因此,艺术类学生在团队、沟通、协调、配合等诸方面有较大差距。四是学院缺乏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校内指导教师。高职院校的定位要求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指导必须重视实践和应用,而不只是教授理论性知识。由于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脱离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片面看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导致教师把精力都花在科研上,无法充分了解掌握与社会、企业、市场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从而导致学院缺乏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

深化课程改革,制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环境,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学定位目标。学院要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到教学中,首先要增强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要整合现有的`资源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学模式、课程模式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目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设立专门机构抓好核心能力融入教学的规划实施。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教学,既是新课题,又是长足发展的巨大推力。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广泛应用多媒体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操作和动手能力。教学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要创建具有核心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模拟实验室进行情景模拟实践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如开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及小组讨论用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开设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教学。对艺术类高职学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艺术实践方式展开。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核心能力理论逐渐完善的今天,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它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教学先导的作用。实现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培养的双向互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良好的教学设计和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学生在人文和职业道德学习的兴趣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职业核心能力融入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见到明显成效。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即减少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建立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理论+实践操作+综合能力”的评价,改变由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小组间的评价,体现师生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十二

1复合型医学编辑应具备“四心”

1.1高度的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家人、企业乃至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态度,是做好一项工作或完成一项任务的基础。责任心是编辑的重要心理品质,编辑的责任心是指编辑对他所承担的各种责任自觉地做好的心情,包括对他所属群体的各种编辑出版活动(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版式设计、期刊装帧等)、行为规范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编辑出版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出版质量。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编辑才能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份稿件,认真处理每一个问题,才能圆满地完成编辑出版任务。

1.2良好的敬业心。

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编辑这个行业看似有趣,实则枯燥乏味,每天要重复着几乎相同的工作,有时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常常看得头昏眼花。编辑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就可能影响着编辑各个环节工作的完成,最终影响着医学期刊的质量。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把办好医学期刊作为毕生追求,以扎实、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甘愿为他人作嫁衣,充当“无名英雄”,致力于办好医学科技期刊,全心全心为编辑出版事业服务。

1.3坚持不懈的进取心。

编辑人员要有不断学习、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医学是一门深奥且比较难理解的科学,随着现代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知识技术更新很快,新的分支(如分子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等)的不断出现,医学论文的分类日趋专业化,医学编辑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追踪新时期医学研究热点,策划新的选题,才能使期刊体现出新颖性。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编辑手段、编辑模式也随之出现,医学编辑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掌握现代编辑技术,才能适应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需要。

1.4高尚的道德心。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所提倡的,它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构成我国社会道德的全部。恪守《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编辑出版有效管理的有力保障,编辑人员必须坚持正确的编辑出版导向,认真把好出版物的质量关,把期刊内容、编校、印装质量列入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反对粗制滥造,玩忽职守的行为,多出好作品,不出平庸作品,杜绝坏作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面对着更多的权钱交易的诱惑,低级庸俗之作随之出现;不少期刊编校质量较差,错字连篇;有的来稿即用,不顾质量,有些甚至出现买卖刊号、外包出版的现象,严重影响出版正常秩序。对这些负面的影响,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期刊市场的健康发展。

2复合型医学编辑应具备的三种基本意识。

2.1创新意识。

创新是期刊的生命力所在,编辑的创新意识应贯穿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活动的始终。在选题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挖掘出有前瞻性、创新性和预见性的选题。选题策划的创新体现在探索新原理,发现新的科学现象与客观规律,解决新难题的学术论文上。作为地方性复合型医学学术期刊,我们组稿中不但开发项目研究形成的论著,更注重实用价值大的学术论文,为临床一线提供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拓宽应用范围,使论文紧贴科研和临床实际,在表现内容上独具特色。内容上创新越多,特色越突出,对读者的吸引力越强,论文发表的意义越大。

2.2精品意识。

精品期刊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创建品牌期刊的意识,提高期刊国内国外影响力,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医学期刊而言,姜敏认为,精品就是遵循整体选题策划,把对学科有指导作用,反映医学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创新技术、创新方法,探讨其新机制和新思路,对专业人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论文有机的编排在一起,编校质量高,印刷装帧好。精品应体现在论文质量上,装帧设计上,还体现在精品栏目上。医学编辑只有具备精品意识,才能使期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创建品牌期刊为突破口,发挥本刊专家优势、拓宽读者资源和突出品牌特征,打造一条适合自己的市场化道路,为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2.3市场竞争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加深,期刊的取向愈加集约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期刊要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竞争,包括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同行的竞争,期刊内部的竞争。所以期刊编辑要有一种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笔者认为,复合型医学科技期刊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更新观念,以敏锐的眼光和竞争意识,打破传统办刊的束缚,突破传统营运的模式,改变旧的办刊角色,推进编辑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产品向品牌转变,由“在纸”向“在线”转变。通过市场调研找准期刊市场定位,找出不足,扬长避短,找出期刊自己的准确的市场切入点,贴近读者,创造市场,驾驭市场,挖掘潜力,以适应市场和读者需求。

3复合型医学编辑在业务上应具备“专而博”科学文化知识。

3.1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编辑工作是一项集政治思想、学术理论、科学技术为一体的高级而复杂的工程,编辑的素质贯穿其全过程,编辑素质包含政治修养,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是编辑人员在知识、品质、秉赋和感悟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笔者认为,加强编辑人员素质,首要的是坚持政治修养,强调编辑出版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具备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责任心,把好论文的政治责任关。法律意识,就是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和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懂法、执法,遵纪守法,一切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避免编辑出版工作的失误,杜绝期刊出版发行造成的法律后果。遵守职业道德与编辑出版工作同等重要,在审稿时要严格认真,选用稿件要坚持以学术质量为前提,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篇文稿,杜绝与办刊宗旨、栏目不符的关系稿,保证期刊沿着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3.2全面而扎实的医学知识。

扎实的医学知识是做好医学编辑的基础。从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如儿科专业的编辑,除有儿科学深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内科、外科、病理、影像等方面的知识。而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涉及更多的专业领域,需要掌握更广泛的医学专业知识,虽然要求全面掌握是不现实的,但对医学专业核心的几个学科要有所精通,专业达到较高的水平。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医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医学编辑不仅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鉴赏许多与医学专业有关学科内容,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必须具备渊博的学科知识,做一个专而博的“大杂家”,才能对来稿用专业的眼光去判断其学术价值,准确取舍,择优劣汰。对于稿件的缺陷,能向作者提出更专业的、合理的修改意见,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随着医学知识更新的加速,也要求医学编辑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随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才能有助于跟踪新课题,组织高水平的稿件,报道新成果。

3.3广泛的编辑出版学知识。

我国大多数的高等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编辑出版学课程,专门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当前从事医学编辑的人员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全面的编辑出版学知识的学习、培训。编辑出版学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编辑学概述、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编辑出版史、应用文写作等编辑出版基础知识;也包含出版工作流程、出版校对工作、出版物印刷和发行、出版历史知识、出版行政管理等编辑出版业务知识;还包含著作权法、期刊管理规定等编辑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涉及内容多,医学编辑应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如现代汉语、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出版校对工作、出版物印刷与发行、出版行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应重点掌握。只有具备广泛的出版学知识才能较快适应编辑出版工作。

3.4较高的英文水平。

较高的英文水平是医学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化的需要。目前,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同时拥有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较少,中文版期刊要想被国外著名检索机构如sci、ei、ca、im等收录,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英文摘要。而且随着期刊的国际化,医学科技期刊还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争取国外优秀稿件,只有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才能审阅外文稿件,查阅外文文献,才能与国外作者、读者、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这对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立足中国,走向世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具有深远意义。

3.5科研知识和统计学知识。

科研知识是审阅和判断医学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研究目的是否明确、实验的样本(对象)是否符合、研究结果是否可靠、研究内容是否新颖。特别是论著(原著)栏目,是医学期刊最具代表性的论文,也是论文质量高低的体现。医学论文多数涉及到医学统计学,评价一篇论著质量的高低,论著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规范性,主要是通过统计学来判断的。科研的总体设计、资料采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直到最后得出结论都与统计学有密切关系。一篇论文如果出现统计学错误,那么所得结果就会被全盘否定,结论就是错误的,研究意义就不大,论文就没有发表价值。因此,医学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了解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不同统计资料、数据的表示法,应采用的合适的统计学处理。不但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2检验、秩和检验等),还要求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把好论文质量关,保证期刊内容质量。

3.6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编辑部都开始实现办公自动化,大多数编辑工作流程如编辑审稿、文字加工、刊样校对、信息传递等都可以网上完成,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办公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期刊编辑也顺应时代的变化,基本上实现办公自动化,编辑排版也从“在纸”向“在线”过渡,但技术上还有待改善,编辑人员有必要加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的力度,加速编辑网络化的进程。

4复合型医学编辑在能力上应具备多种技能。

4.1现代编辑技能。

(1)运用计算机进行稿件编辑加工能力:传统的编辑加工,稿件常常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排版人员比较难辨认,经常出现输入错误等现象,增加校对人员的工作量。编辑应用计算机网络,学会并熟练应用word、wps文字编辑软件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修改不仅方便,而且能明显减少错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

(2)图片处理能力:医学论文,特别是有关影像内容的论文,常附有图片,而作者提供的图片由于各种原因不是很理想,可能会影响印刷质量时,应用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corldraw、acdsee等)对图片进行优化处理后再排版,可以提高图片印刷质量。

(3)编辑具备排版能力:目前很多编辑部已实现内部自行排版,一般仅配备一名排版人员,如果遇到请假或其他情况,编辑排版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编辑具备一定的排版能力,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排版任务。在最后的连排过程中,也能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加快排版速度,保证排版质量。

(4)运用计算机进行查阅资料的能力:编辑在加工稿件过程中,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专业的大型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就可以查新相关知识,查证检测论文是否有新颖性,特别是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成功推出“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后,更加方便了编辑检测论文的抄袭与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不端行为。因此,现代医学编辑必须具备运用计算机查阅资料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编辑工作。

(5)运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办公的能力:随着期刊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医学编辑应该掌握从选题策划到校对这一系列的现代编辑办公流程。

4.2一定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科技期刊编辑只有在干中学、主动学、不断学、终身学,才能成一名合格的编辑。因此,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只有具备过硬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促进编辑之间的交流,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断得到学习和提高。

4.3社会交际能力。

编辑活动的整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交际活动。编辑是读者与作者、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现代编辑是出版活动的源头,只有勤于交往、善于交往,才能获得最新的出版信息和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只有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才能很好的将专家的审稿意见如实、客观的反映给作者,让作者真正理解和领会专家的意见;才能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更多更优秀的稿件;才能争取更多的广告,为期刊发展注入活力。

4.4团结协作能力。

现代的期刊是一个团队的期刊,是一个大家庭。编辑出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整个编辑出版工作是不现实的。科技期刊要把建设学习型团队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工作来抓,鼓励大家以刊社(编辑部)为家,树立家兴我兴,家衰我衰的观念。在工作中通过大家的互动、互帮、互学,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共同提升素质。作为科技期刊管理者,应尊重人才,熟悉每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发挥每个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现代医学编辑如果没有团结协作能力,总想独来独往,这样必将会被社会淘汰。

5小结。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而高素质的期刊编辑队伍是期刊质量的保证。在期刊逐步国际化、网络化的新时期,担负着传播先进医学知识、先进技术、先进成果的医学科技期刊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一支责任心强、敬业心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多种知识和多种技能编辑队伍,为医学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十三

实验是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1.实验步骤完全模仿跟踪,完全依赖性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创造性。

2.学生对已有实验方案缺乏自主意识,一切依赖教师编写的实验指导书。更有甚者,不做实验,到时参考其他或同组同学实验结果凑一点数字,写个实验报告。

3.模仿已有实验规程,对于相当多的学生难以培育顶风冒险精神。因此,学生存在侥幸的成功心理,马虎了事,缺少仔细、踏实的心态,操作不严密,从而治学轻浮。

4.模仿讲义或《指导》进行操作,学生个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独创精神。

2.遗传学实验的优化思路。

2.1推进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传教、指导、演示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通过阅读、听讲、实验、操作、分析、处理和归纳,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要经过由不知到知,由知转化到用的转变过程。这两个转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转变,一方面要靠学生的积极思维;另一方面还要靠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转化的外部条件。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核心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到积极诱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大胆思维,积极实践。

2.2增强温故知新的能力和勇于开拓的胆识。

在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的开始阶段,对课程设计的意义、目的、任务、要求方法及进度,对学生要作简要的介绍,使学生有所遵循,目标明确,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熟悉实习、实验设备,熟悉实习和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提出问题。老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严格训练,适时启发释疑。

2.3及时释疑,培养质疑的心理。

在设计试验过程中,学生会碰到曾经学过或学而不甚解的东西,教师要及时的释疑和解答,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当实践过程进入到理论阶段,有的学生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抓不住本质;更多的学生不善于把丰富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这时教师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弄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2.4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验。

各种实习、试验设计都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目前都还基本属于“继承性学习范畴"。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教师就需要在课程学习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和吸收大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科技活动或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这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好形式。

我们所提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创新,不是革除传统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普及到“高雅”的循序渐进,而是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基本原理的学习,熟悉所做实验内容中相关知识,围绕某个实验所需完成的任务,自己将实验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使该实验有条不紊地完成;革除的是那种只看而不分析,只听而不消化,只求引导而无思维的教条式教学过程。建立遗传学实验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改变原有实验指导书的结构框架。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要有合适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虽然明确规定每项实验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但是没有通过经典实验的剖析,达到学生能进行自主性的设计实验过程和方案的目的。这样易使部分学生养成执意的依赖性,不去认真地消化和理解基本概念,盲目地去进行实验操作,而并未弄懂实验的真谛。因此遗传学课程的创新既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式的灌输,又要靠学生自己钻研而挤“出”的成果。

3.2启发式实验教学过程。

“educate”(教育)的.本意就是“将人的潜力给诱发出来”。如果只有教师的侃侃而谈,而无学生的畅所欲言,这种教学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讲解经典实验原理,剖析实验的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抒发己见,提出问题,当在要点基本明确时,立即停止讨论,留待学生自己完善。这样就可使学生克服依赖、等待的消极思想,而换来积极进取的耀眼火光。

3.3鼓励开拓与创造。

-切科学发明、发现源于对实践(或实验)中现象的好奇。时代要求创新,创新就是在好奇诱导下的创造。只要有创见就值得鼓励。如果在别人创造的基础上加以重复或整理,就是创造。在实验教学中认真鼓励学生精细地观察,耐心地寻味实验中出现的各类奇异现象。在基础性实验中,同样地也有设计性实验,这不仅是消化基本理论,增强动脑能力,从另一角度又是激励学生懂得怎样才是原始创新。

科学上的独创,贵在质疑。爱因斯坦曾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提出问题,就要学会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要善于观察,敢于质疑。观察和质疑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里歇(charlesrobertrichet)最初认为过敏是与免疫现象相反的个别的反常。后来他为了弄清这种现象究竟是个别的、偶然发生的,还是有规律地出现的,就反复地进行试验,终于发现了过敏反应,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19他因发现过敏反应而获诺贝尔医学奖。通常,大学生都有强烈好奇心、广泛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敏捷的洞察力,这是发现问题的基础。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动手、提问、辩论、发表他们的见解,形成独立自主和创新意识。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十四

当代医学发展迅速,医学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这对新时期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育才、成才和用才关注的热点。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医学知识的迅猛发展,才能有强劲的后续发展力,才能真正担当起救死扶伤的重任。医学遗传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速的生命学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遗传学中有些知识点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病例分析教学具有真实性,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更形象、更生动、更易于理解。如遗传性疾病、家族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当每种疾病都举出具体的病例,如白化病、夜盲症、舞蹈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结合病例展开分析讨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联系与k别,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病例照片和视频资料的直观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讲血友病时,先导入“维多利亚女王的遗憾”的小故事,介绍维多利亚女王家族有多个成员罹患怪病--受到轻微碰撞就会出血不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每一代发病的都是男性?怎样诊断?怎样治疗?怎样预防?这样步步导入,步步设疑,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具有极大的趣味性。病例分析教学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被动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愿意学和善于学,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病例展开层层分析、讨论,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所谓专题讨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重点、难点或延伸性问题,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展开的交流讨论。讨论选择的专题要突出学科特点,在所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的专题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定,也可以由学生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提出自己喜欢的讨论话题,最后确定讨论主题。如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利与弊?转基因治疗面临的问题?如何做好遗传咨询?如何预防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如何做到优生优育?等等,既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学生很热衷的话题,讨论的时候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专题讨论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讨论的真正主人,所以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探讨自己的看法,要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质疑、辨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专题讨论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学手段灵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题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既要有独立的思考,也要关注其他同学的见解和论证,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专题讨论教学同时关注了专业知识与社会的互动性,如讨论遗传病患者所面临的社会救助、人文关怀等问题时,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精选习题,习题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教材。例如讲解单基因的遗传特点时,可以针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正常性状,如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耳垂和无耳垂等让学生对自己及家庭成员和亲属的情况展开调查,整理分析,可以画出系谱图,然后根据系谱图呈现出来的特点自己分析某种性状的遗传特征。如果有不符合遗传特征的地方,是否反映应该有一些其它的影响遗传性状表达的因素存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推理及辩证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也能提髙学生学习兴趣,觉得学到的东西有意思,后面的学习过程才容易开展。讲到染色体畸变的类型时,可以给学生提这样的问题“人类的性别分几种?”,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都是笑,接下来就会猜测各种答案,3种、4种、5种,但具体说不清楚,这样就我们可以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课后查资料,去了解有关两性人方面的一些信息,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染色体疾病的讲解做好了铺垫。讲到肿瘤时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查阅文献,找自己感兴趣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了解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启迪学生思维,紧跟学科前沿,开阔学生视野。精选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习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医学遗传学教学需要通过实验课验证有关理论,实验教学是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医学遗传学的实验内容丰富,但由于学时有限,所以要精选一些符合学生专业特点及接受能力的实验内容。实验课前首先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医学遗传学有的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如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需要提前72小时进行细胞培养,终止培养前2^3小时需要加入秋水仙素,这其中又包括各种试剂的配置,每一个环节对实验成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实验效果,实验前面的环节都有教师事先准备完成,学生只能从后面的.步骤开始,对实验缺乏整体认识,所以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必须做好预习,要对实验全过程尤其是实验原理及操作要点有整体认识,避免课上按部就班地操作,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操作中教师要规范操作流程并仔细观察学生操作的关键环节,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这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实验结束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如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为什么有的染色体分散不好,有的太过密集,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对,有的染色效果不好,鼓励学生查找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认真观察,严谨操作来捕捉现象、发现问题、整理记录、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医学遗传学发展迅速,关于各种遗传病的研究进展和诊疗手段等方面的知识不断进行快速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而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成本低、检索便捷等特点,已成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和学生获取最前沿学科进展一种快捷途径。网络资源同时也加速了教育终身化、教育全球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知识介绍给学生,介绍基本公共免费数据库的内容和网上检索方法,如omim(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ncbi(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及校园网图书馆上的数据库等,这些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专业数据库和网站,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的科研资料可以帮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医学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学教育者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了较强的综合能力,无论知识更新如何迅速,学生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这样才能适合医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掌握当代医学前沿知识的髙素质医学专业人才。

探索部队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用15篇)篇十五

摘要医学遗传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本文就如何在大三上学期医学生已经开始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初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精选(优质18篇)

    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和灵感,使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写作总结时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1.一条路长100米,从

    工会春节活动通知(热门19篇)

    通知是一种用于传达重要信息和安排事项的文书形式,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请大家共同来看一下下面这些通知的范文,看看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丰富公司员工的`业余文化

    教师的安全生产自评总结报告(汇总16篇)

    在教师总结中,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感谢以下教师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总结范文,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

    税务会计工作总结报告模板(模板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工作,并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一些优秀月工

    劳模精神心得体会(热门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感悟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劳模的荣誉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通过

    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的个人工作总结(优秀24篇)

    医院工作总结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总结,也是对医院工作全景的展现,为医疗改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阅读这些医院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寻找解决

    摄影师的艺术之旅(通用13篇)

    范文可以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帮助读者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范文范本,它们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表达形式。在这个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乘飞机去张家

    教学秘书的教学秘书工作总结(模板17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自我反思和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导语:从事日常教学

    护士进修体会和收获(模板19篇)

    护士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伙伴,他们的细心照料和关怀,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护士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对你们的写作有所帮助。护士进修,提升护士

    班主任对学生评语的重要性(热门15篇)

    这位同学有很强的责任心,对学习任务和学校规章制度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遵守。下面是小编精心挑选的一些学生评语示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参考。1、大大咧咧的你,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