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文轩

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书中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一

如果说新手父母迫切需要一本书来了解如何有效参与孩子成长,起到助力而不是反作用,如果说教师在某些教育契机中需要一本书来进行针对性指导。那么《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正符合这两种需要。书中阐述了诸多教育方法,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小游戏,透过案例进行分析,并有效指导。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蒙特梭利教学法而声名远播。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多么亲切的名字啊。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她拥有在我们看来传奇的一生,然而这种传奇皆因她读到的见解和钻研。

这本书的一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讲到,我们要尊重孩子,要给他们自由,蒙台梭利称自己的学校为“儿童之家”,她主张应把学生作为人来对待,按着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头;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二

我是一名从事蒙台梭利教育五年的蒙台梭利导师,蒙台梭利女士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不断的追寻、探究它,为了丰富蒙台梭利知识,上学期末我让朋友帮我从省外带回《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寒假期间我好好的把此书细看一番,受益匪浅。

玛丽亚。蒙特梭利生平,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蒙特梭利教学法而声名远播流传至今。她是第一个获得罗马大学医学位的女性。毕业后她开始从事心智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并在那段期间研究出她的教学法。她的教学法在于让孩童透过感官教育来发展智力,并强调让孩童选择自己的学习工具。她相信儿童透过学习成就并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后,便能产生学习兴趣。她的著作被译成了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对于创立了这样一套风靡全球的教学法的伟大教育家,她的精神和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崇!看完此书我的感触如下:

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她认为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头;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自由指是儿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环境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受到压抑的孩子决不会展现他们原来的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了生命的本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总会再三强调学生们要守纪律,在课堂上不许随便乱动,或像哑巴一样不作声,也许孩子们会这样去做,但是这只是一种高压政策下的不容辩驳的“不许动”,此时的孩子们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那么身为老师、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蒙台梭利指出: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在儿童之家的教室里,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地走来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满智力的自觉活动,没有任何的粗鲁行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遵守纪律的。

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积极的表现,使之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独立。蒙台梭利指出:有效训练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帮助孩子们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上下楼梯,学会捡起掉落的东西,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饭,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独立教育的一部分。可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习惯性的侍候孩子。如现在我带的小班个别孩子,都已经两岁半上幼儿园了,不敢扶把杆上楼梯,不会自己脱裤子,帮他脱了裤子拉尿还尿到裤子……好多他们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却都是别人帮助才能做。实际上孩子们都是想独立,但是很多家长没这意识,总认为他们小,总是担心他们这做不好,那样不安全,所以好多事情总是拒绝他们独立完成。而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不是在爱孩子,用蒙台梭利的话说就是在奴化他们,这样很危险,因为这将抑制他们有益的、自发的活动,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我们要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孩子必须自己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他们独立生活能力,才能让他们更自信!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进行各种活动的身体条件和学会如何去做的智力因素。作为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尽量的提供给他们征服大自然所赋予他们的有益活动,不断的提高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1、自然教育,人类在成为社会人之前首先是自然人,所以教育之初应该顺应这种自然性,而不是去压抑或者使其与自然隔离。方法有:使儿童亲近自然,感觉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种植植物,体会生命的过程,培养对生命的责任感。

2、感觉教育,事实上成人所从事的劳动都必须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感觉”是一种体验,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灵敏度。是生物体的本能,而传统教育往往更注重智力和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增进这种生物本能的优越性,创造出的是“脱离世界而生活的人”所以蒙台梭利认为“感觉教育”应先于“智力教育”。教育方法较多,不一一累述。

3、智力教育,在幼儿期要注重孩子智力的开发,知识的学习、获得途径在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这是什么。

1、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敏感期不同,我们要把握孩子敏感期对孩子适时教育,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每个儿童对不同事物的敏感时期不同,当我们指导他接触某种训练,而他却没有表现出兴趣,或老是出错时,我们需要换个别的时间再试,因为他还没有到达这个敏感期,强迫学习只会适得其反。

2、蒙台梭利还提醒我们对幼儿指导时语言要明确、清晰、简单,而不要用其他“复杂的语言”来对某一概念作进一步的说明。引导孩子进行物体识别时,要做到“从对比鲜明的开始”。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她独特的教育观念——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在我当蒙台梭利教师还是作为人母的生涯中,它将永远指导着我,我要做到的是:我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一定做到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三

读过《捕捉儿童敏感期》后,我心中久久萦绕着的是爱和自由。然而,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又不得不严厉,在规矩和自由间,我们该如何把控?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会再三强调学生们要守纪律,动作、口令、甚至有些语句都会被限制。大多数孩子们会这样去做,但是这只是被老师的威严而震慑。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书中写道: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但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其次,让孩子学会独立,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有效训练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帮助孩子们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上下楼梯,学会捡起掉落的东西,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饭,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独立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时刻要停下来想想孩子的感受,帮助他们学习征服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读这本书,我告诉自己,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自由地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应该做到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四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罗马大学毕业后,在本校附属精神病院作临床助手,致力于弱智儿童教育的研究,后成为弱智儿童学校的主任教师。没过多久,蒙台梭利又进罗马大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并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她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革命性的教育观点,如“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先后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在世界各地引起了一场儿童教育的新革命。1907年,她在罗马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并取得了惊人效果。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

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特别是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五

如果说新手父母迫切需要一本书来了解如何有效参与孩子成长,起到助力而不是反作用,如果说教师在某些教育契机中需要一本书来进行针对性指导。那么《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正符合这两种需要。书中阐述了诸多教育方法,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小游戏,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并有效指导。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蒙特梭利教学法而声名远播。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多么亲切的名字啊。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她拥有在我们看来传奇的一生,然而这种传奇皆因她读到的见解和钻研。

这本书的一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讲到,我们要尊重孩子,要给他们自由,蒙台梭利称自己的学校为“儿童之家”,她主张应把学生作为人来对待,按着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头;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读过《捕捉儿童敏感期》后,我心中久久萦绕着的是爱和自由。然而,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又不得不严厉,在规矩和自由间,我们该如何把控?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会再三强调学生们要守纪律,动作、口令、甚至有些语句都会被限制。大多数孩子们会这样去做,但是这只是被老师的威严而震慑。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书中写道: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但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其次,让孩子学会独立,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有效训练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帮助孩子们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上下楼梯,学会捡起掉落的东西,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饭,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独立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时刻要停下来想想孩子的感受,帮助他们学习征服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读这本书,我告诉自己,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自由地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应该做到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六

近一段时间,抽空阅读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一书,感受颇深。

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在世界各地实践、开展了多年,强调通过创设某些适宜的语言环境,来逐步培养孩子听、说、写、读的能力与习惯。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那是内部发生的原动力,通过人格的选择及行动而表现出来。如孩子热衷做某一件事时,大多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分析、比一比、合起来、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蒙台梭利是以儿童的需要为主要依据,因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并使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早教是启迪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慢慢形成独立意志。成人最大、最经常的错误就是破坏孩子的独立意志,造成孩子的胆怯、依赖、顺从、懒惰,抑或是反叛、乖戾、任性。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蒙氏教育有一项准则:教师讲解务求简洁、明了和客观,让孩子自己去联想和思考,教师不做过多的展开。

这实际是蒙氏核心思想“孩子的成长靠自己,教育的作用是辅助性”的落实。其中一段文字非常好:“好像一个人独自走过一片寂静的树林,宁静而幸福,任凭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地舒展开里。这时,远处忽然传来悠扬的钟声,将他从思绪中唤醒,这使他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此时此地的安宁的美丽。”

蒙氏的思想从最人性的方面关爱、尊重人的初生时期,保护人生而所具有的权利不受侵犯,并相信这是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成人的主要作用是创造合适儿童发展的环境,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做那“钟声”。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教育不是这钟声,而是摇滚乐。

曾经听到一个养猪的故事,在一个现代化猪圈,给猪喂水不再用猪槽,而是装了现代化水管,猪的嘴巴咬住水管头,水就会流出来。但是你不能去给猪讲,要这样喝水了,我教教你。只能让它们自己去找,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猪渴了,满圈转,找不到猪槽,有的猪就放弃了,但有的猪就坚持找,发现了水管,咬住,流水了。那些没找到的猪,一会儿,又渴了,还找,在不断的放弃、寻找、再放弃、再寻找的过程中,这些猪都喝上了水。

教育有时和这个很像,学生在不断的寻找、探索,有的快,有的慢,等不及我们就直接告诉他们了,是我们亲手破坏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渐渐的,他们不再动,就直接等着你来告诉他。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该多一些耐心,要能够等待。并且相信孩子。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七

腹中有书气自华。在这个碎片化的时间里,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是的,看过的书,读过的故事,它们就像吃过的饭,融入到你的骨血中,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给你安全感,给你自信的底气。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风靡全球的教育学名著,本书不太通俗,需要我们花时间和力气去学习。当我们明白了教育理念的源头,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施对孩子的日常教育。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就会很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有些教育的方法是可行的,有些则不可行,因为,我们掌握了事情的本质。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于1912年在美国出版,旋即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该书正是她对自己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是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实践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是“蒙氏教育”的核心著作。本书的问世,使她成为有影响力的幼儿教育专家。

书中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运用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由成长。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罗马大学毕业后,在本校附属精神病院作临床助手,致力于弱智儿童教育的研究,后成为弱智儿童学校的主任教师。没过多久,蒙台梭利又进罗马大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并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她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革命性的教育观点,如“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先后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在世界各地引起了一场儿童教育的新革命。1907年,她在罗马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并取得了惊人效果。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

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特别是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

意大利历史上的“科学教育学校”认为,以著名人类学家吉佩斯。塞吉为代表的实验教育学为新型的科学教育学打下了牢靠的基础。在蒙台梭利看来,他们所做的实验性研究不是“科学教育学”,准确地说是“教育人类学”。

蒙台梭利的导师,吉佩斯。塞吉认为:为了建立一种自然而合理的教育方法,必须把人建立在合理的精确的观察,重点是观察一个人幼年时期的情况,因为这段时期是奠定一个人教育和文化基础原理。科学教育学的原理就是要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允许儿童自由个性的发展,可以让他们无拘无束的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改变以及教师的培训要同步。同时,还有两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塞根和伊塔对蒙台梭利也影响很大。她曾经说道:我遵循着塞根著作的指导,同时也从伊塔那些成效非凡的实验中获得了许多帮助。

这就是整个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起源,蒙台梭利教育,想要发展的是科学的教学体系,与以往教育学发展是截然不同,但是这个也是建立当地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首先是十多年的医学发展,带来更多人的讨论教育学发展趋势的问题,这已经不仅是停留在理论问题上,更多地是在实验结果之上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八

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具备与生俱来的神奇的“五大潜能”,只有及时训练,儿童先天的潜能才能变成后天的'能力,不由得想起了《俗物与天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特别是语言,书写和运动能力。孩子成长具有敏感期,对外部世界具有敏感性,为孩子在成人引导下不断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善自我提供了发展条件。孩子的童年蕴藏无尽的秘密,为我们观察成人的生活方式进而追溯他小时候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可能。以满足孩子内在发展为出发点,让孩子沿着天性自然发展,并参与到成人的生活中。总之,不要吹灭孩子心中的烛光,即使成人具有比烛光更明亮千倍万倍的光源。

文档为doc格式。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九

周末两天闲来无事在当当读书中发现一本蒙台梭利教育的书,记得之前知道蒙氏教育是因为微信上的一个帖子,讲的是如何根据蒙氏教育的理念教育小孩子,让小孩子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工作室、自己洗漱角落、自己做饭的地方、自己的读书角等等。当时看到那篇文章和配图的时候就感觉好神奇哟,竟然可以这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顿时对这种教育理念有了兴趣。虽然我还没有结婚怀孕生宝宝,但是之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还是很敏感,将来也要培养自己的孩纸长大成人,需要有先进靠谱的理念支撑。

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她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蒙台梭利曾经运用其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些普通贫寒的儿童,几年后都被培养成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

整体讲,这本书还是理论性太强,没有之前看过的帖子那么生动,没有图文解说,只是理念的传播。书中指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婴儿是满怀陌生和恐惧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要对孩子和对新妈妈一样照顾。孩子生下来后的一段时间可以不穿衣服,因为他们不习惯被束缚,用毯子包裹着不受凉即可。孩子是发展和潜能是无限的,但是却是有一定规律的,教育儿童,尽可能地将一切回归自然,让其自由发展。在时机还没有成熟之前,千万别让孩子着急行走,只要时候一到,他自己便会站起来,自然轻松地行走了。

蒙氏教育崇尚让儿童做为自己的主宰者,父母不可以强迫他们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一心让儿童变得顺从,儿童将会失去自己。这就会成为教育最大的失败,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早教决定孩子的一生,他的很多潜能都是需要在0-3岁进行开发的。我们可以采取“模式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硬灌,这个时期的孩纸不会厌烦多次重复,而且能够短时间内账务事物整体的模式。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灌输他们一些语言、音乐、文学、图形、人生基本原则和做人态度等知识。

书中的理论主要围绕说对孩子每个时期都要有关注,根据孩子的发展天性培养引导他们成长方向,对孩子不要过多的干预。如果孩子在专注一件事情时,一定不能打断他,培养孩子专心专注的习惯,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加大他的工作难度,锻炼他的肌肉和小脑发育。对孩子的创造力不能抑制,多问开放性的问题,不批判他们的奇思妙想,相信想象力能创造奇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对其的思想教育,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能一边教孩子不能撒谎,一边在他面前撒谎,这样他们会对成人不信任。

总而言之,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相信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宝宝,应该能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体会,带领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

儿子已经快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便对幼儿教育格外的关注,尤其对近几年幼儿园兴起的蒙式教育方式更感到好奇。前年,身边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了,跟她一起交流时得知她的孩子上的幼儿园里的蒙式班,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新式的教育名词,蒙式班是个什么样的班呢?蒙式班的教育方式和别的普通班的教育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吗?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蒙式教育的资料,才弄明白何为蒙式教育?原来,“蒙”指的就是蒙台梭利,她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一种优秀教育模式。随着对蒙式教育的了解,我对这种新产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感兴趣了,也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蒙式班会这样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一日,在书店闲逛,正好发现了一本关于蒙台梭利早教类的书籍,便不假思索地买下它,回到家中细细品读。

在书中的作者简介里得知,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蒙特梭利教学法而声名远播流传至今。她是第一个获得罗马大学医学位的女性。毕业后她开始从事心智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并在那段期间研究出她的教学法。她的教学法在于让孩童透过感官教育来发展智力,并强调让孩童选择自己的学习工具。她相信儿童透过学习成就并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后,便能产生学习兴趣。她的著作被译成了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读完全书,有这样两点感受:

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她认为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头;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自由是儿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受到压抑的孩子决不会展现他们原来的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了生命的本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总会再三强调学生们要守纪律,在课堂上不许随便乱动,或像哑巴一样不作声,也许孩子们会这样去做,但是这只是一种高压政策下的不容辩驳的“不许动”,此时的孩子们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蒙台梭利指出: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但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在儿童之家的教室里,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地走来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满智力的自觉活动,没有任何的粗鲁行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遵守纪律的。

孩子们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蒙台梭利指出: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但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在儿童之家的教室里,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地走来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满智力的自觉活动,没有任何的粗鲁行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遵守纪律的。

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积极的表现,使之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独立。蒙台梭利指出:有效训练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帮助孩子们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上下楼梯,学会捡起掉落的东西,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饭,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独立教育的一部分。可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作父母的总是习惯性的侍候孩子。就像我吧,儿子已经二岁八个月了,好多他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却都是我帮助做的。实际上很多时候,儿子都特别想独立,好多事情都一直要求自己做,但是作母亲的我总是担心他这做不好,那样不安全,所以好多事情总是拒绝他独立完成。而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不是在爱孩子,用蒙台梭利的话说就是在奴化他们,这样还很危险,因为这将抑制他们有益的、自发的活动。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倾向于孩子就像木偶,为此我们像对待洋娃娃一样给他洗澡,喂他吃饭。我们从来不会停下来想一想这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的感受。孩子必须自己做这些事情。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进行各种活动的身体条件和学会如何去做的智力因素。作为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在任何时候帮助他们征服大自然所赋予他们的有益活动。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她独特的教育观念——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在儿子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还是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做到的是: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自由地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应该做到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一

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二、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一、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推动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二、关于纪律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她认为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地、自愿地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三、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的发展,完善其人格。然而,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却距离儿童越来越远了。他们居住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其规格、重量及形态都是不完全相适宜的,难于随心所欲的操作。“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而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而言,成人的环境与儿童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但是儿童一直都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因此,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这个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只是环境,而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2、给儿童安全感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要来的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可自由活动的场所与用具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能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一一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与场所。

4、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必要的限制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而导致精神疲惫、散漫、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6、秩序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象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四、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1、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3、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4、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5、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6、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执着的观察儿童。

四、蒙氏教师的物质。

1、谦卑的态度。

2、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是环境的创设、保护者、也是儿童的沟通者。

4、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

5、是家长的沟通者。

6、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7、活泼的与儿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为教室的中心点。

8、热心、爱心、耐心、尊重心、责任心。

9、机警、思维敏捷。

10、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品质高贵。

11、善于聆听儿童的心声五、五、蒙氏教师与传统教师的共同点与不同处共同点。

1、以儿童为中心。

2、充满爱心,敬业精神。

3、尊重儿童,不体罚。

4、具有提高自身修养的愿望。

5、严于律已,做示范。

6、注意发展幼儿潜能兴趣。

7、重视家庭教育。

8、创设温馨的环境。

9、善于评价,改正不足不同点:蒙氏教师传统教师。

1、个案指导,详细纪录。

2、正面引导,积极辅导。

3、尊重的多,不做过多干涉。

4、引导者,辅导者角色。

5、让幼儿自由选择支配时间。

6、让幼儿宽松自由,自我超越。

7、心境平和,全身心投入。

8、根据需要创新教具。

9、引导孩子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10、让幼儿放开自我发展。

11、平等的爱。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这之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六、掌握九大敏感期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一、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一、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在中国开展蒙氏教育必须符合我国国情,要脚踏实地,勇于探索,逐步前进,应将我国蒙氏教育的发展将按初期、中期与成熟期三个阶段设立目标,实施逐步发展的方针,围绕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开展工作:

1.蒙氏教育科学研究。大力提倡从事蒙氏理论与实践、蒙氏双语教学、国际蒙氏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以及支持性、前瞻性、基础性政策研究。特别是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蒙氏教育方法,及时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我国蒙氏教育确立办学宗旨与方向。办好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蒙氏教育-monteoriinchina》,为蒙氏教育感兴趣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刊物的编辑中心作用,汇集国内外优秀幼教专家以及此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人士,举(此处省略300字,北京蒙特梭利推广中心)。

实现蒙氏教育的平民化。

4.教学督导与评估。按照国际蒙氏的标准、我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教育的督导政策,监督与指导蒙氏幼儿园的运营与管理,确保蒙氏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严格按照国际蒙氏幼儿园的认证标准,研究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认证评估体系,制定蒙氏幼儿园认证标准,确保蒙氏幼儿园的标准化、规范化与专业化。

5.标准化蒙氏园推广。研发规范化的样板式蒙氏幼儿园,开展蒙氏幼儿园特许加盟或辅导机制,发挥专业机构的特长,合理利用蒙氏教育资源。搞好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研究试验基地建设,为教师培训提供实习的基地。

五、结束语。

纵观蒙氏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史来看,不管如何艰难,都在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蒙氏教育由于其先进性以及在发达国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预期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将如雨后春笋般健康地发展起来。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二

玛丽娅・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人,是饮誉全球的教育家,她强调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创新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她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

1、使人成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自发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那是内部发生的原动力,透过人格的选择及行动而表现出来。如孩子热衷做某一件事时,大多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分析、比一比、合起来、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3、人的创造性。

人类在未成熟的状态出生,其后要靠以后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类不只是有创造性,还在不断发挥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

5、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6、给孩子自由。

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纵的意思,简单地说自由的意义就是活动,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逐渐加以根绝。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三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十六天的蒙台梭利教育培训已经结束,最初我只知道蒙台梭利这个人,这次有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蒙台梭利教育课程培训,在两个老师的精心讲述和指导下,对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意义和各种定位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通过观看及亲身操作,对每个环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我想谈谈这次培训中自己的体会:

由于以前一直在事业单位上班,所以养成了没事就不上班的习惯,刚刚到幼儿园接受培训的时候,压力特别大。

首先就是思想上的压力,条条框框的制度让我一听就有种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依然不想放弃这份工作,这种决心让我支撑了下来。

再就是培训期间的压力,在操作教具之前,是完全不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哪里好,难道是它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吗?盲目、困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具操作后,感觉自己对这个教学模式产生了兴趣,原来蒙台梭利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最好的就是教具设计。

随着教具学习越来越多,操作的程度越来越难,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这么多到底哪个怎么讲,记不清,也不会操作了,教具拿到手中,不知道这个教具需不需要三阶段教学,如何下手,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这个星期对于我一个从来没有学习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人来说,学得太多了,回到宿舍里整理笔记发现其实所有教具操作并不是很难,都有一些潜在规律,只是我没有去认真思考。经过总结、研究,我彻底的明白了好多。例如,“六边形盒子”只是单纯觉得它是造型,于是拿出那么多的形状,脑袋一片空白,到底是拼什么图形,总觉得应该死记硬背。后来,通过总结,原来盒子是六边形,那么游戏的目的就是拼六边形,让孩子知道,六边形是几个三角形,几个菱形组成。好多都是通过教具的特点,就能知道教育的目的,也都是三阶段教学。当明白了这些,我的压力小了很多,也感兴趣了很多。唯一就是术语的组织,但我相信通过实际教学,我终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在培训中,我也领悟到,对孩子来说,通过对教具的操作,看似简单的教学道理,就能变得浅显易懂,教师们精炼的指导语言传达给孩子最准确的教育信息,这对于孩子,蒙台梭利教学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半个多月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蒙台梭利教育,也让我的思想接受了洗礼,我相信我会很坚定地走下去。

薛晓燕。

如火如荼的七月,骄阳似火的八月,本该在家中享受一丝凉意的我选择在这两个月的过渡中,来到小哈佛幼儿园参加为时十五天的蒙台梭利的培训,这真的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我们都怀揣着对幼教的热爱与憧憬来到了小哈佛学习、培训,我真的受益良多。经过培训,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有了一个系统但是粗略的认识,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纪律下“工作”。老师只是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管教者,它同时也教我们作为教师应有的素养和技能。培训期间的一天,我突然想:蒙台梭利是多么伟大的一位女性啊!她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研究教育的事业中,她终身未嫁,我觉得是因为她异于常人,超乎常人的敢于正视孤独的决心和忍耐力。学习的动力就在于此吧,总有那么一个人激励着你向前进。

我是一名新老师,没有经验之谈,更没有积淀之说。起初,我还焦虑,一无所知的我能否接受这重大的洗礼,当我看到齐老师和阿良老师的刹那,所有的疑惑和不坚定都烟消云散了。齐老师是一个特别和善、亲近的老师。之前的培训过程中,她不厌其烦地传授给我们理论知识和操作教具的方法。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流程,清晰有条理。不仅如此,她还把她心中的爱传播给我们,她教会我们感恩,她感染和影响着大家。齐老师跟我们分享她的故事,她的心情和她的期望,她还教会我们用一颗简单的心面对复杂的一切,真的是一位平易近人,有影响力的老师。

齐老师离开后,阿良老师来了,用一句话形容他就是:一个特别的有魅力的幽默人,阿良老师第一天的穿着打扮很平常,大家心里对他的印象可能是他的语言魅力吧。之后两天,受甄执影响的阿良老师穿着宫廷服来上课,很是抢眼,更加深了我们对他的印象。他讲故事的时候特别投入,操作教具的时候特别严谨,做游戏的时候很有创新力。他会把要学的要用的理念融入到游戏和实践中,在过程中,他把欢乐的能量传递给我们,传递后的能量没有消耗,都流动到了四十位老师的身体中,然后大家再把能量回馈给阿良老师,阿良老师呆了三天后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不舍与留恋。

齐老师和阿良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我可能不会一下全盘吸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教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这些是无形的财富。

真心的希望齐老师和阿良老师可以多多的来这里给我们培训,我会努力进取,向两位老师学习和吸取宝贵经验。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

吕梁小哈佛幼儿园。

穆奕如。

0806。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四

玛利娅・蒙特梭利(意大利语:maria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19她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专门收留2-6岁生活穷困,父母疏于照顾的孩子,通过自创的教具、教材和方法,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儿童之家的孩子,变得彬彬有礼,整洁安静,乐观自信。20世纪9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在短时间即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认识孩子的行为,和孩子做好朋友,请你一定要读蒙台梭利的书。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她创立了闻名世界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是不能用10句话就可以总结齐全的,希望更多的妈妈在百忙之中留点时间去拜读蒙台梭利的书籍,相信您读完以后,一定会对孩子的养育和早教有更为不同的认识。

1、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2、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世界,并充满激情和活力。

3、把心思放在加强和帮助对于孩子好的方面,那么他坏的一面就会有越来越少的空间出现。

4、准备的环境要积极主动,要不断地一丝不苟地照顾环境。帮助孩子与环境建立有建设性的关系。给他示范教具所应该放置的位置和给他示范教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5、要随时准备好回应孩子发展的需求,并且要随时聆听和回应孩子的呼吁。

6、尊重孩子做错事,相信他们能够或者晚一些时候能够进行自我修正,但是如果有任何滥用环境或者有任何行为会伤害到孩子的发展或者其他孩子的发展,一定要坚决地进行制止。

7、尊重孩子选择休息或者观察其他孩子工作,或者在考虑自己做过的事情或者他将要做的事情。不要叫他,也不要强迫他去做其他形式的工作。

8、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自发学习,但充分自由的活动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儿童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

9、孩子之前拒绝了你的示范,但永远不要觉得累,仍然需要给孩子重复示范,或者帮助孩子还没有取得和不完美的地方。要给充满活力,细心照顾,设置一些限制,提供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使用柔和的语言,并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对于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要随时准备好出现,有时候也要学会把自己隐藏起来。

10、使儿童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如果儿童能全神贯注地工作,说明这种工作能满足他内在的需要,不仅使儿童心理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有助于他肌肉的协调和控制,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并不断地完善自我。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五

通过短短的十几天培训,我从对蒙台梭利教育略懂一二,到逐渐认识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学方法,经过齐老师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设计出多种教具:感官,数学,语言,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等五大领域,而且每天很快就结束了。

记得刚开始实习,在国际班接触到教具时,我就好奇的想摸摸,心里想着,看看那些教具都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不用学习自己肯定就会了,可是在这几天的培训中,看看齐老师优雅的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到自己操作起来就没有头绪,什么也不会,特别难,当我在遇到困难时,齐老师和其他培训过的老师们细心耐心的帮助你,感官教具操作时演示到数学操作演示,每一次都有新老师发现新的提升,从学习理论操作中,特别是动作要特别优雅,语言要亲切,这次培训让我对蒙台梭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阿良老师短短的三天培训中,我很高兴,也很开心,让我学到了如何与家庭、小朋友、老师沟通,让我明白了语言的重要性,之前,我认为在蒙台梭利教学中,语言很少,通过这几天和阿良老师的学习,我才知道自己知识浅,蒙台梭利中的语言是简单、准确、语言交流时必要的,还有注意和孩子用眼神交流。

通过这16天和齐老师阿良老师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我会在我今后的实践中慢慢吸收,提升自己。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六

上完云飞老师的课,受益匪浅,突然,很崇拜我身边的这位园长。终于能理解,为何上学期园里收了40个学生,这个学期新增了30多个孩子,可是廖园长并不对进步满意,这一直让我这个刚初入社会的新手感到纳闷,通过上午的这堂课,我明白了很多,也在自我思想反省,我是一名实习生,与其他人一样,父母希望我找一份有稳定收入,工作轻松的职业,我也如他们想要的那样子,安安分分工作,规规矩矩做人,磨平自己原有的梦想,在此之前,我也认为普通教育与蒙氏教育并无多大区别,都是教育,那些人也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我明白了长远发展下去,就会发现什么是区别,什么叫差距。没错,越是难做到的事情,越是勇敢尝试,年轻人路还长,千万别怕失败有些事不闯一闯,自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上完云飞老师的课,我给廖院长发了一条消息:“廖园,很感激您给我的这次机会,跟着你学习我成长了很多!”没错,这是我一直想对他说的话。由于刚开园不久,家长支持的并不多,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的,问题就更多,在一个这样的小县城,一所有幼儿园的学费竟然要4千多,这是他们首先就觉得不满意的,然而周围其他的园,中班的孩子都在学写字,小班的都在学识字,家长各种要求,让大家都感到头疼。由于时间问题,暂时写到这里。幼教难做,我越是要做到让家长满意!难的只是时间问题。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七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蒙台梭利女士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不断的追寻、探究它,受益匪浅。

玛丽亚.蒙特梭利生平,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蒙特梭利教学法而声名远播流传至今。她是第一个获得罗马大学医学位的女性。毕业后她开始从事心智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并在那段期间研究出她的教学法。她的教学法在于让孩童透过感官教育来发展智力,并强调让孩童选择自己的学习工具。她相信儿童透过学习成就并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后,便能产生学习兴趣。她的著作被译成了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对于创立了这样一套风靡全球的教学法的伟大教育家,她的精神和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崇!看完此书我的感触如下:

一、尊重孩子,给他们自由。

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她认为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头;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自由指是儿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环境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受到压抑的孩子决不会展现他们原来的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了生命的本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总会再三强调学生们要守纪律,在课堂上不许随便乱动,或像哑巴一样不作声,也许孩子们会这样去做,但是这只是一种高压政策下的不容辩驳的“不许动”,此时的孩子们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那么身为老师、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蒙台梭利指出: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在儿童之家的教室里,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地走来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满智力的自觉活动,没有任何的粗鲁行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遵守纪律的。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积极的表现,使之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独立。蒙台梭利指出:有效训练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帮助孩子们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上下楼梯,学会捡起掉落的东西,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饭,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独立教育的一部分。可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习惯性的侍候孩子,好多他们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却都是别人帮助才能做。实际上孩子们都是想独立,但是很多家长没这意识,总认为他们小,总是担心他们这做不好,那样不安全,所以好多事情总是拒绝他们独立完成。而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不是在爱孩子,用蒙台梭利的话说就是在奴化他们,这样很危险,因为这将抑制他们有益的、自发的活动,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我们要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孩子必须自己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他们独立生活能力,才能让他们更自信!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进行各种活动的身体条件和学会如何去做的智力因素。作为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尽量的提供给他们征服大自然所赋予他们的有益活动,不断的提高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教育的顺序问题:自然教育--感觉教育--智力教育。

1、自然教育,人类在成为社会人之前首先是自然人,所以教育之初应该顺应这种自然性,而不是去压抑或者使其与自然隔离。方法有:使儿童亲近自然,感觉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种植植物,体会生命的过程,培养对生命的责任感。

2、感觉教育,事实上成人所从事的劳动都必须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感觉”是一种体验,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灵敏度。是生物体的本能,而传统教育往往更注重智力和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增进这种生物本能的优越性,创造出的是“脱离世界而生活的人”所以蒙台梭利认为“感觉教育”应先于“智力教育”。教育方法较多,不一一累述。

3、智力教育,在幼儿期要注重孩子智力的开发,知识的学习、获得途径在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这是什么。

四、蒙台梭利还告诉我们老师、父母在育儿实践中的一些注意点:

1、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敏感期不同,我们要把握孩子敏感期对孩子适时教育,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每个儿童对不同事物的敏感时期不同,当我们指导他接触某种训练,而他却没有表现出兴趣,或老是出错时,我们需要换个别的时间再试,因为他还没有到达这个敏感期,强迫学习只会适得其反。

2、蒙台梭利还提醒我们对幼儿指导时语言要明确、清晰、简单,而不要用其他“复杂的语言”来对某一概念作进一步的说明。引导孩子进行物体识别时,要做到“从对比鲜明的开始”。

这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她独特的教育观念——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在我当教师还是作为人母的生涯中,它将永远指导着我,我要做到的是:我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一定做到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八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十六天的蒙台梭利教育培训已经结束,最初我只知道蒙台梭利这个人,这次有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蒙台梭利教育课程培训,在两个老师的精心讲述和指导下,对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意义和各种定位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通过观看及亲身操作,对每个环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我想谈谈这次培训中自己的体会:

由于以前一直在事业单位上班,所以养成了没事就不上班的习惯,刚刚到幼儿园接受培训的时候,压力特别大。

首先就是思想上的压力,条条框框的制度让我一听就有种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依然不想放弃这份工作,这种决心让我支撑了下来。

再就是培训期间的压力,在操作教具之前,是完全不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哪里好,难道是它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吗?盲目、困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具操作后,感觉自己对这个教学模式产生了兴趣,原来蒙台梭利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最好的就是教具设计。

随着教具学习越来越多,操作的程度越来越难,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这么多到底哪个怎么讲,记不清,也不会操作了,教具拿到手中,不知道这个教具需不需要三阶段教学,如何下手,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这个星期对于我一个从来没有学习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人来说,学得太多了,回到宿舍里整理笔记发现其实所有教具操作并不是很难,都有一些潜在规律,只是我没有去认真思考。经过总结、研究,我彻底的明白了好多。例如,“六边形盒子”只是单纯觉得它是造型,于是拿出那么多的形状,脑袋一片空白,到底是拼什么图形,总觉得应该死记硬背。后来,通过总结,原来盒子是六边形,那么游戏的目的就是拼六边形,让孩子知道,六边形是几个三角形,几个菱形组成。好多都是通过教具的特点,就能知道教育的目的,也都是三阶段教学。当明白了这些,我的压力小了很多,也感兴趣了很多。唯一就是术语的组织,但我相信通过实际教学,我终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在培训中,我也领悟到,对孩子来说,通过对教具的操作,看似简单的教学道理,就能变得浅显易懂,教师们精炼的指导语言传达给孩子最准确的教育信息,这对于孩子,蒙台梭利教学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半个多月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蒙台梭利教育,也让我的思想接受了洗礼,我相信我会很坚定地走下去。

xxx。

xx年x月x日。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十九

蒙台梭利教育法自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总结了卢梭、裴斯太格奇、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的力量.

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腊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画的木版;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和个性自然发展.

儿童发展有一个"胚胎期"即人有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类共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成人应专门设置能满足儿童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以尽量排除不利于生命力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

儿童发展有一个"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的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的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其中从出生到3岁是"心理胚胎期"这一时期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无意识的吸收一些外界刺激;另一个是个性形成期儿童逐渐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慢慢产生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获得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相对平衡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走向成熟的时期.

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蒙台梭利认为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最喜爱的活动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她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蒙台梭利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和追求:他们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非常投入专心致志;他们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

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二十

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是很宽广的,蒙台梭利更重视的是儿童自我为主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态度以及习惯养成,因为蒙台梭利培养的是一个人,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他不能光是拥有知识,他更要懂得怎样做人,怎么样对待自己,怎么样对待他人,怎么样对待社会。

1、日常生活练习。

日常生活练习必须培养孩子如何去适应和他人相处,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环境。

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具有人格的人,他一定具备生活的能力,因此日常生活练习不仅促进着动作、身体的发展,它也培养着智慧。

2、感觉教育。

孩子从出生到五岁处在感觉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当中,各个感官处在最活跃的状态,是感觉能力提升、提高的最好时间段、最好的机会。蒙台梭利提出来感觉要从根本训练,一种感觉训练的时候,别的`感觉不要参与,感觉刺激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就使孩子的某种感官最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不受其他感官刺激的干扰,有助于各种感觉能力的提升。

3、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包括口语的发展和文字语言的发展。在六岁前都处于敏感期。那么口语的发展是孩子在语言的环境当中自然习得的,在自然习得的语言的过程中,蒙台梭利特别提出运用”三阶段法”练习。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把词汇和一些动作、一些现象结合,这是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特色。

4、数学教育。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非常充足的,是由浅到深的,领域很广,她是用具体的教具展示多种数学的内涵,而且是形象化的展示,为孩子今后学各种数学奠定基础,培养孩子对数学的爱好兴趣。因为通过蒙台梭利数学学习的孩子,都非常喜欢学习数学,都对数学怀有极大的兴趣。

5、科学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从人到动物、植物,然后到天文、地理、地质、地球、历史、时间等。这些大多都是孩子接触不到的,但蒙台梭利通过教具化让孩子去认识。如九大行星怎么围绕着太阳跟太阳构成一个太阳系呢?蒙台梭利教具形象、直观地展示它们跟太阳之间的距离,谁是最近,谁是最远呢?谁的个体最小,谁最大呢?另外,认识事物从一般到个别,这和我们传统教育恰恰相反。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先认识地球,在地球哪里――亚洲;在亚洲的哪里――中国;在中国的哪里――北京。

6、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和音乐。在美术方面蒙台梭利主张给孩子各种颜色,提供彩笔、纸及相关材料和工具,让孩子进行绘画、泥工、手工制作等活动。但是蒙台梭利不主张老师去刻意地教孩子,而是让他自动自发地用这些材料去做,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刻意去模仿一种东西去做。在音乐教育方面,蒙台梭利认为音乐是通过唱歌、打击乐乐器、动作来表现的。

蒙台梭利的教育读后感(实用21篇)篇二十一

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你们好!

现在每一代父母都会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能力问题上感到畏惧,感到没有信心。毫无疑问,现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是竭尽全力地给了孩子最好的一切给了他,有没有考虑过所给的,是不是目前他所需要的?所安排的,又究竟是不是他喜欢,而且能够接受的?这些对于他性格的完善、智力的发展又有什么帮助呢?家长总是在考虑如何更积极主动地“帮助”孩子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譬如,才艺补习,英语练习等。他们总是希望把自己二、三十年的知识和对孩子的期望,一下子全灌到孩子头脑中去,这只不过是急切近利的心态,最容易造成孩子死记硬背的结果。他们总是忽略了自己是孩子最关键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之所以选择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因为它是科学的幼儿教育。

现在我简单地把蒙台梭利介绍一下。蒙台梭利一般指玛丽亚·蒙台梭利,她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今天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的育儿方法。在当代中国,蒙氏教育法也正在逐渐改变中国人的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蒙台梭利的精髓在于培养儿童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蒙台梭利教有五大教具: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数学教具、语文教具、自然文化教具。

1、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2、数学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较,最后引入加、减、乘、除等具体操作,而进入四则的运算、建立教学基础。

3、语文教学:蒙特梭利博士发现儿童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之前;因此我们不但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4、文化教育:在蒙特梭利的教室里配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玩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5、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性。

最经典的教具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刚才我所执教的就是选自感官教育教具中的插座圆柱体,插座圆柱体共有四组,我选用的是最简单的一组教具。通过操作来达到3个目标:

1、通过触摸,目测辨别大小、粗细。

2、培养学生的顺序感和物归原处的习惯。

3、为握笔做准备。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转正总结(模板15篇)

    教师转正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让教师们在工作中有目标、有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成功的教师转正总结,看看他们是如何突出

    消费维权校园海报大赛活动总结(优质16篇)

    活动总结是一种对活动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估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是一些活动总结的参考文献,这些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教案(热门17篇)

    中班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关于中班教案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案例和方法,供教师

    天使派来的狗读后感(模板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得这些感受能够被长久地保留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安全文明专项施工方案(汇总18篇)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施工设备和工具。施工是指对建筑物或其他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需要按照工程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过程中,

    开心的游园活动(专业17篇)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可以展现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希望以下优秀作文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星期三的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

    月开学计划书大全(19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丰富的事例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你正在为写一篇优秀作文而发愁,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秋天秋天的快乐(通用15篇)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写一篇优秀作文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验证和提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这些作文内容丰富、观点独特,值得一读。莫过于采摘与和小鸡

    做元宵二年级(专业20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们经常需要写一些优秀的作文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今天,是元宵节,我们社区的.

    婚礼上新郎的经典发言稿(精选17篇)

    发言稿可以提前排版打印,以便在演讲时随时参考,避免遗漏重要内容。演讲是一种能力,而发言稿是演讲的基础,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学习借鉴。各位公司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