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笔舞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实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一

田心小学 杨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一、游戏激趣,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记忆挑战的游戏!比赛规定:1:每三秒呈现10个数字,看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 2:三秒过后,校对并记录下来。

师:我们班谁的记忆力最厉害,请他到前面记录。全班帮他校对怎么样?不要提醒哦,游戏继续进行。

全班收集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游戏结束。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评价

师:那知道他能记住几个数字吗?

二、互动交流,探求新知

问题1:他能记住几个数字呢?(两人一组开始讨论1分钟)

生汇报交流结果

师:你的意思是算出记住个数的平均数,就能判断他们记住数字的水平。问题2:那怎么能求出记住数字的平均数呢? 同桌合作交流完成:

1:利用作业纸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淘气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二

今天讲的四上《平均数》,从备课,上课两方面作出以下反思:

1、在备课方面,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太粗糙,一些预设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比如在讨论王云投中的7个和平均成绩7时,没有作出预设,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作出精准而具有引导性的反应。课上题与题、话与话之间的过渡语准备不足,习题出现的有点突兀。

2、在上课方面,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够活跃,可能由于自身有些紧张,让部分学生过于拘束,气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讨论,蜻蜓点水般跳过了本节课的难点,致使有些同学不会用适当的语言去解释后边游泳池和平均寿命两道实际问题。这一段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解释,当然,在这一方面,我的答案有些简单,没有更深入的去说,当学生说到平均数只是一个平均水平,仅此而已,还需要再补充:有些数比平均数高,有些数比平均数低。

另外,在比较投球比赛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透,在学生达成共识,没有争议时,还可以继续问,让生生之间互相争论,缓解课堂气氛。在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不要给学生任何赞同或不赞同的意见,让生生互动。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综合一整节课,节奏稍微有些快,当学生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就此停止,立马公布答案,导致有些反应慢些的学生思维跟不上。以后上课要收弛有度,快慢得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3、做一做第2题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教学过程: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五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六

2.师徒二人共同加工8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比徒弟多加工10个,问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10×[800/(30+30-10)]=160(个)

(1314-8.8×3)/(8.8+8.6)+3=77(天)

525×40/2(40/2-5)-525=175(米)

6.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乘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中点3千米。问全路程有多少千米?(20+18)×[3×2/(20-18)]=114(千米)

7.有一列长26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610米的大桥需要几分钟?

(610+210)/(9000/60)=5.8(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七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这节课是在“生本”理念的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实验课,课程类型:展示课。我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出发,有浅入深,让学生们在生活实例中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平均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悟“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魅力源生活!”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展现自我,能提出见解,能解决别的同学的疑问,让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成功、收获喜悦,使学生自主的学,快乐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概念教学中,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三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三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

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生本”理念还很不到位。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探究概念、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总体上还可以,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改进的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构建循序渐进,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篇八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平时有零花钱吗?

师:有零花钱的人还真是不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零花钱的人越来越多,零花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能用好这些零花钱?如何把这些零花钱用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想思考这个问题的同学不会多。因此,为了从小培养同学们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好习惯,有个班从上个月开始,就开展了这么一项活动——hold住你的钱袋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出示ppt)师:hold是什么意思?——管住、掌握住、把握住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师:随机抽取了4位同学的记录情况。(逐一出示)

师:要想表示出小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为什么要用15来表示?(因为他每周都用了15元)

师:可以把第3周多出来的1元补到第2周,这样这四周用的零花钱的数目就变得一样多,都是22元。

师:刚才我们从大的数里移了一部分给了小的数,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移多补少。师:第三个出场的是小松。他四周使用的零花钱都不相同了,他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13)说说你的理由。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把4周用的钱数加起来除以4)师:请一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

师:像这样把4周使用的总和算出来,再平均分给4周,我们叫合并平分。同样可以求出小松同学四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

师:不管是我们使用的移多补少,还是合并评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不相等的数最后变得相等,也就是同样多。我们把最后的到同样多的这个数就给它起名叫平均数。

师:小云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是22元,22元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逐一:哪个数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请你算一算,小璐前四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平均水平是多少?自己算一算。

师:还有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璐把她第5周使用的零花钱也做了记录,想一想,小璐第5周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会与前四周的一样?(小组交流一下)(20元)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大?(比20元多)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小?(比20元少)

师:所以人们说平均数是个特别敏感的数,稍微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平均数就会跟着发生变化。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我们今后还会继续学习。

师: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看似不起眼的零花钱,也可以发挥很大的用途。希望咱们班的同学合理消费自己的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的好习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师: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平均数用得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搜集了一些信息。(新闻:财商测试)

师:财商受到全国关注越来越高。在上海这次首度引入的财商测试中,参与测试的“00后”小朋友财商平均分值高达73分。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博文小朋友就是这200名测试学生中的一位,那么他的成绩就是73分吗?说说你的意见。

师:博文同学的成绩有几种可能性?

师:参与测试的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8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学生,测试结果如何呢?

最低分60分,最高分85分。

问:外国小朋友测试的平均分会在()和()之间。(说说理由)

测试结果中,中国小朋友的财商水平媲美外国小朋友,平均分非常接近,只是所擅长的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师:刚才我们到解了他们的财商水平,咱们学习的财商水平如何呢?在拍卖会上,三位同学都对这盒普洱茶情有独衷,但是他们三个人带的钱都不够(龙一:120元,马一菲:100元,邓俊彦:80元)。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把钱合在一起,终于拍到了这盒普洱茶。问题来了:三人平分这盒茶叶后,()需要给龙一(),方能保证此次合资的公平性。

这种投资的方式在金融领域里叫众筹。(众筹是指聚集感兴趣的小伙伴的资金、智慧和资源,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小额资金的的融资模式)

奥巴马竞选众筹甚至改变了美国政治方向。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帮我解决一下。(aa制)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节财商课,不过我认为最重要在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我们聪明的大脑,所以老师有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齐读一遍: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我们唯一的,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头脑。——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作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