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 大班教研活动反思笔记(优质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笔舞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 大班教研活动反思笔记(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篇一

1. 目标

本节活动的目标:“尝试看着图谱手持马鞭跟着鼓点走圆场步,感受沉香救妈妈的焦急心情”这一点在我的活动当中都不是很重要且是新授内容,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理解,目标定的偏离主题。可改成“尝试跟着鼓点进行牵马、上马、下马等动作的情境表演,感受沉香救母的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

幼儿在此之前已经看过宝莲灯的动画片,对沉香救母的故事情节已有所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在提问幼儿,让幼儿讲述故事时就必须考虑清楚如何问的更加贴切。我的提问方式是:“你们有没有听过沉香劈山救妈妈的故事啊?”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幼儿还没有听过这个故事,所以可以修改为:“我们都听过沉香救妈妈的故事,谁来讲一讲?”

3. 视频的作用

图谱本身是一个方便幼儿记忆动作的方式,但今天的图谱没有发挥到很好的作用,并且还有一些影响到幼儿的表现。幼儿今天在视频中获取的动作,比较的单一,所以老师画出来的图谱动作相差不大,幼儿不能够很好的表现。王老师以及各位老师建议我从视频当中截取每个情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如下马不用再踢腿了,直接截取一个亮相的动作让幼儿去观察,学习。

5. 提取动作要领

这节活动在于幼儿动作的学习,而在整个动作学习的部分,老师对于每个动作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或者说要求不是很明确,如在学习上马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在表扬幼儿的时候说:“这个小朋友腿踢得真高,她已经跨上马了,来我们在踢得高一点!”以这样表扬式的引导,让幼儿一步步的逐渐掌握动作的要领。每个情节都是这样,我在幼儿表演动作时的精气神儿上抓的也不是很到位,等到幼儿把手臂伸直了、挺胸抬头了在继续活动。这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练习体验的过程。

6.讲述的过程

在幼儿完整表演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讲述,梳理今天的新授内容,如今天我们在表演牵马和去救妈妈的时候都走了什么步子?(圆场步)等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过程,教师只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就行了。

7.结尾

“你开心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价值,没有必要提出来。结尾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还是要与情节挂钩:“今天我们一起表演了沉香劈山救妈妈,下次我们再来一起表演!”从而很完整的结束活动。

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篇二

在这两个月的磨练中,我真的觉得有了很多的感悟,一日生活渐渐的掌握了,也知道了如何收拢孩子的心,如何既放手让孩子去创造又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常规,一开始的我总是非常的慌乱,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但是现在我觉得我能仅仅有条地处理了。

记得在上关于国庆节的课的时候,那已经是国庆假期之后的事情了,幼儿都回到幼儿园来学本领了,国庆前夕我就给孩子们布置了要收集国庆假期如何度过的绘画作品或者是图片,那天一早,就有幼儿带来了收集的图片和绘画。学习活动开始后,我首先抛砖引玉,介绍了自己在国庆节的感受,接着很多小手都举了起来,述说着国庆节自己快乐的地方和周围的环境:茵茵坐轻轨去长风公园观看了鲸鱼表演、外来孩子苏苏与父母登高爬上了东方明珠;还有好多孩子去了各大公园并吃了肯德基或麦当劳。随着孩子们的互相介绍,我把一些从报上剪下来的图片新闻和拍摄的节日热闹景象照片一一呈现,他们边看边回忆自己看到的情景。整个这一节活动都是在说说、看看、谈谈中度过,好不热闹。

整个活动中幼儿对自己亲力亲为的事,都能较完整地表述。但是在表述过程中,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事,幼儿马上会产生共鸣,以至于忘了去倾听同伴的说话。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但是也就导致了我们班级的常规受到了影响。

对于出现的问题,当谈论到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时,话匣子打开了,就真的很难合上了,我又不能大声打住他们的谈论,但是悄悄地说对他们又没有非常大的效果,之后我发现,只要我找个另外一个突破口,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又会非常聚精会神的朝我看过来,听我说了,那次乱哄哄的场面令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出现这种难以控制的场面,原来幼儿也跟我们大人一样,只要谈论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话语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其实这种事情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都会出现了,也并不是每次都能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控制整个场面的,有时候幼儿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怎么拉也拉不回来,只能用高于他们的分贝来收拢,所以在这方面我也很困惑,有时候就会考虑,如何才能不出现这种场面。是不是一定要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要说清楚要求,每次都要要求幼儿,去拿玩具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奔跑,不能乱做一团。讲的太多,幼儿就会显得很不耐烦。

我就有这样一个困惑:如何控制比较混乱的场面,如何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篇三

今天下午离园时,孩子们陆续的被家长接走了。只有性格内向的维涵还没有人来接,我把他领回了活动室,忙着打扫卫生。心想:还好,维涵还没哭,以前家长不来时早就哭开了。我偷偷看了看他,只见维涵不时的向外看,低声的说:“妈妈怎么还不来呀?”我不断地安慰着,给她讲故事。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可她都不感兴趣,还是心神不定的样子,眼里已经有了泪花。

我灵机一动就用这个方法吧。我放下手中的工具,捶了捶腰自言自语的说:“哎我好累呀?要是有个帮手就好了。”维涵一脸认真的样子:“老师我帮你,你就不累了。”我说:“好哇,老师谢谢你了”。维涵拿起了拖把,麻利的干开了。我俩一边干,一边聊,好开心。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维涵妈气喘吁吁的跑来了,急忙说:“今天我有事,实在赶不回来了,急死我了,我以为孩子在哭闹呢。”维涵高兴地说:“妈妈我在帮老师干活呢。”家长看到孩子高兴地样子,悬着的心平静了下来。我趁机表扬了维涵,还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娘俩高兴的离开了幼儿园。

今天虽然我晚点回家了,但心里却很高兴,维涵帮助了我。

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篇四

开学有一个月了,今年刚入园的大班孩子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习和生活开始步入正规。但是每个班总会有几个特殊的小朋友不能很快融入集体中,有的性格、脾气特殊,有的在饮食上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个性也不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调皮大胆。

卓x小朋友就是一个特别的孩子。现在刚来的小朋友都能跟老师走队、还会唱歌做游戏了,他在旁边就是默不作声,一动也不动。赞美批评都无济于事,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没有效果。说急了,他就大哭了,真的没有办法了。我想就任由他去吧,免得逼急了,再不来上幼儿园了。于是在每次活动时,我就不再去强调他了,但是时不时的会多注意一下。

过了几天,在一次做早操时,当我的眼光扫过圆圆时,发现他居然也在跟着做操了。我真是高兴极了,一个困扰了我多时的问题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事后,当我认真的思考这件事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对待不同个性的孩子不能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像卓箐这种腼腆害羞的孩子,不要太去关注他。因为这种性格的孩子不希望成为大家的焦点。所以,有的时候“不理睬”也是一种办法。

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这是我的点滴见解。

反思笔记大班上学期篇五

做为孩子已经上了小学的过来人,也做为半个老师,我说说自己的经验与想法我是一个4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儿子上幼儿园期间,因为和孩子他爸分居两地,需要带着孩子两地住。儿子的幼儿园基本上是上2个月,休息2个月,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儿子就这么走走停停的混完了大班,然后直接上了小学。儿子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成绩就一直很稳定的排在前几名。

我还是一个辅导学校的老师,我碰过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父母说刚开始上一年级,成绩都不错,作业写的很轻松。可到了3年级,成绩开始下滑,不知道怎么办说这些当然不是告诉你,上了学前班不好。

儿子虽然幼儿园没有很认真的上,可是,在两地跑的时候,他也没闲着。每天我都给他安排的满满的,阅读,游戏,做逻辑思维训练题,画画,弹琴,运动,学英语,做家务,一点不比幼儿园里的孩子轻松。而且手把手的培养好习惯,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儿子一直都喜欢阅读,喜欢思考。

那个上了学前班的孩子,我发现他每次写作业东张西望,不安静,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作业写的不认真,错误很多。不喜欢思考,碰上难题就放弃。上课习惯也不好,没有认真听课。学习的习惯急需培养。

如果一定要我回答上还是不上学前班,我的回答是,要上就选择一家培养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的学前班。还是那句老话,习惯决定命运,一点没错。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