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紫薇儿2023年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汇总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篇一

馨馨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来源:王姓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中敬仍在朝中让司徒之职,诗人因其王族的后代变称“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是氏。先秦时期,这只王鑫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大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姓望族。

历史人物:王诩、王翦、王陵、王昭君、王莽……

现状:网络查询王姓人口情况统计,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9。74%。

四、研究结论

1王姓来源复杂,派别胜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但是天子之后代多以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辈出。有女中豪杰,王昭君。唐代诗人王维、王勃,王之涣,王安石。我们以王氏祖先创造的辉煌骄傲。

3王姓是当代中国人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

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篇二

中国人姓王,姓李的很多,像我这样姓鲁的人却不太常见。我特别想知道历史上“鲁”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鲁的名人都有哪些?“鲁”姓在全国有多少人?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岳艾希同学做了如下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阅历史书籍。2、网上搜集材料。3、询问爸爸妈妈。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鲁姓的文字演变

鲁字的甲骨文下面是一个口,表示嘴,上面是一条鱼的象形,整个字像嘴在吃鱼。鲁字最初是口感嘉美的意思。

西周金文的鲁字,鱼鳍变大,鱼尾变出几点。所以说文小篆的字体将下边的“口”讹变为“白”字。

隶书又把“白”讹变为日,经过演化,就形成简体字的鲁。

2、鲁姓的起源

传说黄帝的后代划分了二十五个部落,其中有一个姞姓部落经过长期的繁衍,又分出若干个族群,其中一个就以鲁为姓,所以最初“鲁”姓可以说是黄帝的后裔。

“鲁”姓的另外一个主要起源来自西周初年分封的鲁国。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弟弟姬旦辅佐当时的幼年天子周成王东征,最终平定了武夷叛乱,建立了鲁国,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安徽砀山县东)。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此后“鲁”姓逐渐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

3、历史名人

历史上,“鲁”姓名人层出不穷,给中华历史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鲁班,春秋时期的著名工匠家,建筑家,被后人尊为中国工匠师祖。对工匠有责独特的见解,他发明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则一直沿用至今。鲁班在文献中一般称呼为“公输班”或者“公输子”。实际上“公输”才是他的姓氏。因为公输班是鲁国人,所以后人称他为鲁班。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周树人一生用过180多个笔名,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用的笔名,他因此名扬中外文坛。

鲁肃,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大臣,曹操当时率军南下,鲁肃是吴国主战派代表,主张联合刘备抵抗曹军,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多归功于鲁肃和诸葛亮的谋划。

鲁智深,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梁山好汉们归顺朝廷后,帮助朝廷攻打西腊,获得战功,死后被封为义烈照暨禅师。

鲁仲连,齐国人,战国末期著名学者。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4、鲁姓现状

截止2021年,“鲁”姓在全国人口约有150万,是全国第115姓氏,占全国总人口的0。12%。自从宋朝以来,鲁姓氏人口就不断的在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全区主要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云南、江西、河南等地区,大约占鲁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南、陕西、四川三省,大约又占鲁姓总人口的17%。安徽居住了鲁姓总人口的13%,为鲁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沿长江向西分布的鲁姓聚集区。

四、研究结论

1、“鲁”姓缘起黄帝的后裔。到了西周初年分封的鲁国,出自姬姓,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

2、历史上,“鲁”姓名人辈出。有著名工匠家鲁班,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鲁肃,水浒传中忠贞不-白话文§ 渝的鲁智深,战国末期著名学者鲁仲连……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截止2021年,“鲁”姓在全国人口约有150万,是全国第115姓氏,占全国总人口的0。12%。

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篇三

一、提出问题

我姓“陶”,虽然我身边姓“陶”的人不多,但我很想知道“陶”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陶”的名人的有哪些?现在姓“陶”的人有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陶”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1、上网搜索。

2、询问爷爷奶奶。

3、查阅书籍和报刊

三、资料整理

1、陶的原意

陶,拼音to或yo,多音汉字,名词时多念to,做动词时多念yo。起先陶字写成没有“阝”的“陶”,后来在其左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义为表示制陶时从高坡上取黏土之义,所以说陶字也可以说是形声兼会意,后世便以这个字代替“陶”。陶yo通“窑”。窑灶《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

2、陶姓的来源

陶姓的来源一:出自于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亲的职位,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陶姓的来源二:出自于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徒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历史名人

陶诗言(1919年8月1日-2012年12月17日),浙江嘉兴人,天气学家、动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环流和天气动力学研究工作,兼任许多职位。在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他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成功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写过《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等作品。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人称为靖节先生,他是浔阳柴桑人、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先后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任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写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等著名的诗。

4、陶姓的人口分布情况

第一大省是浙江,再次分布于陕西、福建等省。近现代陶姓的人口192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六位,在《百家姓》中排名八十三。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占23%,湖南、安徽、湖北、广西、江西等省区也较多,而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次之,北方、华南地区则较少。

5、陶姓家规

“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释义:贫穷与富贵不能强求,寿命的长与短永远是不受人左右的。

四:总结

1、陶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3位。

2、陶姓家族人才辈出。

3、陶姓现约有192万人。

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篇四

我们学校好像没几个同学姓詹,“詹”姓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姓“詹”的名人有哪些呢?现在的“詹”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詹”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次研究。

研究方法

一、查阅书籍和报刊。

二、询问身边的人。

三、其他方法。

一、詹姓的的来源

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详),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时任少师,见幽王宠爱褒姒,玩物丧志,遂辞职返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二、詹字的历史名人

詹何:战国时楚国术士。善术数,传说坐于家中,能知门外牛之毛色及以白布裹角。

詹必胜:婺源(今属江西)人,唐末将领。昭宗大顺年间,王审知攻福州,年余不下。后审知擢必胜为先锋兵马使,强攻城之西南,必胜冒矢石先登。城破,必胜殁于阵。

詹雄:福州(今属福建福州)人,唐末诗人。工诗,与陈黯等齐名。不第而终。

詹琲: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詹敦仁子,五代时隐士。有文才,能诗。隐于凤山,号凤山山人。清源军节度使陈洪曾向朝廷举荐他,他固辞不就。

詹渊:建宁崇安人,宋代官吏。进士出身,授临江户曹掾。决狱清明,民有冤屈,皆找其审决,时有:“宁为户曹非,不愿他官直”之语。累迁监车辂院。

詹先野: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时名士。其博鉴经史百家。仁宗天圣四年领乡荐,继应贤良科。后隐居武夷,吟咏山水间,终日忘归,人谓其有仙风道骨。

詹体仁: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宋代大臣、名士。少从朱熹学,后进士及第。初本站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因参予策立宁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后又改任静江知府,任内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其博极群书,疏荐为当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遗集》。

詹师文:建宁崇安人,南宋词人。进士出身,任婺源尉时,捕盗有功,因调江西宪司检法官,治狱无冤。后归家,以词赋名于时。有《幔亭遗稿》、《通典编要》。

詹凤翔:江西乐安人,元末明初理学家、文学家。洪武初被荐于京,以病免,归任本府儒学训导。自少至老书不释手,有《大学中庸章句》、《家礼括要》、《律吕新书括要》、《理学类编》及《奎光堂文集》等。

詹泮:字少华,江西玉山人,明代官吏、诗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章懋弟子,以讲学为己任。官至礼科给事中。诗文别具一格,有《少华集》。

詹珪:江西波阳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嘉靖初为建宁县知府,有惠政,民为其树“遗爱碑”于名宦祠。官终贵州副使。

詹方桂:清安徽休宁人,字天木。工书画,精医理,通术数,能预测天气。顺治二年,避居松罗山。有《四家小品》。

詹天宠:江西婺源人,清代易学家、书画家。性聪慧,通晓阴阳、星纬、术数等书。工书、仿朱熹酷肖。善画,尤善画卉。

詹天佑:广东南海(今属广州)人,近代铁路工程学家。十二岁赴美留学。后入耶鲁大学,学土木工程及铁路专科。一九零五年创建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后,举世皆惊。他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铁路之第一人,特授工科进士。有《铁路名词表》、《京绥铁路工程纪略》等。

三、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5年最新排名中詹姓排名152位

四、探究结论

历史上,“詹”姓名人辈出。有战国时期楚国术士詹何、唐末诗人詹雄、唐末将领詹必胜、宋代大臣詹体仁、元末明初理学家,文学家詹凤翔、近代铁路工程学家詹天佑。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张姓氏的研究报告表格篇五

朱正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朱,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朱。“朱”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朱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朱”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朱”姓的历史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挟在邾国,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进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朱”姓的数量超过16万,并且“王”姓比“朱”姓多。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朱姓源远流长。此姓出自曹姓。以国为氏。椐《元和姓篡》和《通志氏族略》云。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金山东邹县)。后被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为去邑为朱氏。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朱”姓排名第17。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朱”姓排名第17。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