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GZ才子

教学工作计划是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一

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2、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洪水毒蛇猛兽伤害。

(二)认为教训棉被恢复。

(三)灾难仍然消退继续。

3、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治水前与治水后景象的句子。

4、对比治水前、治水后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1、学习第一段。

(1)理解“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这样的场面使人们的生活感到无比的痛苦。你能读出来吗?

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2、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是利用什么方法治水,治水的结果如何?(板书: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办法的句子。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

(3)出示“继续”词卡,联系用“继续”说句子。

3、学习第四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结果如何?(板书:禹疏通河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2)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无畏智慧)。

4、学习第三自然段,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

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四、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要求:按照板书提示声音洪亮的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写字教学。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紧”并讲述:(板书:难紧)。

(课件出示):“难、紧”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紧”: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又”的横撇、捺舒展,下部糸字底居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二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的事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制服。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写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祈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帮助人们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的事后,派火神杀死了鲧。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却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制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爱护人类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们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霆、浃”3个字,会写“禹、汪、壤、烫、浃”5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鲧禹父子是如何治水的,感受他们为民造福,征服自然的精神。

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神话故事提示的意义。

(一)课前准备。

本课所讲的是一篇神话故事,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以便对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学会写3个生字。在字形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知识,或以熟字带新字,或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壤”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土”字旁,最后一笔为“提”。“烫”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大下小。

(三)理解感悟。

这篇课文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如:“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这段文字,是对大禹治水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具体描写,除了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外,还应让学生从中体会和想象大禹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这段文字,可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体会,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由南到北”“由西到东”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理水灾的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不易,多么艰辛。

作为神话故事这种文学体裁,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的出世”“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寄寓着他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体会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时间。

本课可安排2—3课时。

1、古籍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

该书按照地区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周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黄帝大战蚩尤”“鲧禹治水”等故事都很有名。

2、背景故事简介。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利的事迹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3、词语解释。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向神求助。十分诚恳而殷切地希望或请求。

斥逐:排斥,驱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害。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4、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六年级下册)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和《三过家门》。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三

本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学时要求学生抓住“经常、凶猛”两个词来理解当时洪水的危害。教师可通过录像让学生理解。

第二段写大禹带领老百姓治水,教学时以“一心治水”这段的重点词进行教学。从“凿山开渠”中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从“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认识到大禹的“一心治水”。

第四段写洪水被制服,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重点词“辛勤、终于、制服、安定”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2、能找出课文中按时间顺序写的,并能把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找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教学重点: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 :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具:录像机一台、《大禹治水》录像片、幻灯片、幻灯机一台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第一自然段,请大家看录像,这就课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情景,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请大家用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指名领读,齐读)

说说看读完了这个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去治理洪水,那么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随机板书:“一心治水: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

3、比较句子:大禹带领老百姓凿山开渠,忙的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总结学法:学习句子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禹在一心治水,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是一心治水的?接下来请看第三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三段,边读边用笔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2、填表

时间 家里什么事 大禹是怎样做的

有一天 妻子刚生下孩子 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 儿子挥着小手要爸爸 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赶紧赶路

3、说说大禹为什么会三过家门而不入?

4、根据表格复述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经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们通过课文的三段学习,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来看看大禹治水的结果。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比较: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去学习“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四

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了解课文大意。

投影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投影片。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投影片。

1、给多音字组词。

2、扩词。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五

1.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积累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朗读课文,分析神话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探究、质疑‘解疑中培养正确阅读神话作品的良好习惯。

3.体会神话寄寓的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

把握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一阶段,老师看见这样一则新闻:

2011年8月13日,发布:因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给云南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灾害造成云南省11个州市125.3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0人,失踪6人,紧急转移安置16000多人;房屋倒塌1万多间、损坏18000多间;农作物受灾10.7万公顷,绝收1.1万公顷;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2.听了这则消息,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

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1)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2)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

二.通读课文,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

3.检测朗读情况。

检查字音,字义。

补充解释“息壤”

4.师生合作了解大意。

结合书下注释及参考资料了解大意,老师引导,解答难理解的句子。

5分析鲧治水的原因、方法与结果。

(1)原因:洪水滔天。

(2)方法: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补充故事:猫头鹰和神鬼告诉鲧可以偷息壤治洪水。

小结过渡。

(3)结果: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明确禹的`降生。掌握“复”通“腹”

(4)你是怎样理解禹降生这个神奇的情节的?

6.禹治水的方法和结果。

(1)为什么要交代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复往治水?是否多余?

(2)见禹方作熊,为什么惭而去?

(3)想象禹治水过程的艰辛。

(4)结果:生猜测,师补充说明。

三.比较两种治水方法。

鲧:堙注重“堵。

禹:布注重“疏堵“并用。

四.你怎样评价鲧和禹的?

五.文中那些地方体现了神话的特点?

六.试比较鲧与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有什么不同。

七总结:

灾难可怕齐心协力御用智慧可以战胜。

板书设计:

鲧堙堵失败。

治水。

禹布疏堵并用成功。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六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片汪洋”等词语。

(2)读懂故事,了解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与办法,以及他们的精神品质。

(3)抓住文章中关键词句进行品析,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练习讲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读、辨析、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历解释词义。

(2)边读边想、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理解课文内容。

(3)删繁就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品析,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鲧禹父子为民造福、勇于奉献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2、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3、关键:弄清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与方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七

1.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积累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朗读课文,分析神话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探究、质疑‘解疑中培养正确阅读神话作品的良好习惯。

3.体会神话寄寓的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把握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1.前一阶段,老师看见这样一则新闻:

20xx年8月13日,发布:因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给云南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灾害造成云南省11个州市125.3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0人,失踪6人,紧急转移安置16000多人;房屋倒塌1万多间、损坏18000多间;农作物受灾10.7万公顷,绝收1.1万公顷;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2.听了这则消息,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

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1)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2)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

1.提出要求。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

3.检测朗读情况。

检查字音,字义。

补充解释“息壤”

4.师生合作了解大意。

结合书下注释及参考资料了解大意,老师引导,解答难理解的句子。

5分析鲧治水的原因、方法与结果。

(1)原因:洪水滔天。

(2)方法: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补充故事:猫头鹰和神鬼告诉鲧可以偷息壤治洪水。

小结过渡。

(3)结果: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明确禹的`降生。掌握“复”通“腹”

(4)你是怎样理解禹降生这个神奇的情节的?

6.禹治水的方法和结果。

(1)为什么要交代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复往治水?是否多余?

(2)见禹方作熊,为什么惭而去?

(3)想象禹治水过程的艰辛。

(4)结果:生猜测,师补充说明。

鲧:堙注重“堵。

禹:布注重“疏堵“并用。

灾难可怕齐心协力御用智慧可以战胜。

鲧堙堵失败。

治水。

禹布疏堵并用成功。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八

一、课文简介:

上古时代,中国闹洪灾,天神鲧同情人们的遭遇,盗天帝的息壤治水,却落了个身死而事未成的遗憾。大禹继承父志,依靠自己的智慧毅力和人类伟大的力量,历经十三年苦战,最终制服了洪水,成为万民敬仰的君王。

二、教学目标:

2、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大禹继承父志,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洪水。)。

2、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c:小组读,推选一人参加班级的朗读比赛。

三、细读课文:

1、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1------4自然段)。

b: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5-------10自然段)。

(文章还可以又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自读全文:

a:给全文做批注:

a: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的语音语义障碍;。

b: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四、交流讨论。

1、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复述;

二、赏析人物形象:

天帝:毫不理会、大发雷霆、杀、夺------冷漠无情。

鲧:探听、请、偷----------善良,富有同情心,为民而舍身。

大禹:走遍、摸清、决定(引洪入海)---准备充分。

亲自、率领--------------身先士卒。

汗流浃背、磨出血泡、三过家门而不入-----坚忍不拔,公而忘私。

三、重点语句赏析:

1、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这一句的内涵很深,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是交代大禹的出生。首先,“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其实暗含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的语义;其次,大禹产自鲧腹,暗含大禹直接继承了鲧的精神和壮志,是失败英雄的事业的延续;最后,大禹裂鲧腹而出,寄寓大禹虽继承鲧的遗志,但却以一种“破”的形象出现,破去鲧以一人之力,宝物之功救民的个人英雄形象,破去最终失败身死的结局,立大禹帅“成千上万的人”,齐心协力挖渠开山的人类英雄形象,立历尽艰险挑战自然,壮志得酬的美满结局。

2、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

这一句通过方位词体现跨越的区域之广,时间词体现经历时间之长,来表现治理洪水的艰难,“最终”一词体现成功来之不易。整个句子就是以艰难险阻来反衬大禹和人们的坚忍不拔精神。

四、对比手法探讨:

1、文中有哪些人物?

(天帝、鲧、大禹、人类、神鸟、神龟、神龙)。

2、文中可以形成几组对比?

(天帝-----鲧天帝----大禹鲧----大禹)。

3、文中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4、对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反衬、衬托大禹的形象)。

五:学生整体朗读全文,感受贯穿全文的那股挑战自然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学习新词。

教学难点: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你知道图上的人物是谁吗?(大禹。

3.关于大禹的故事。揭示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2)指名逐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4)重点指导书写:野、塞。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作业布置: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第一课时。

1、自学生字、词语。

2、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3、收集洪水泛滥的图片感受洪灾的可怕。

4、了解《山海经》。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1、学生自读全文:

a:给全文做批注:

a:互相交流对生字词的语音语义的理解。

b: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b:小组交流批注,能交流解决的就交流解决,不能交流解决的就集中起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是进行解决。

汇报交流:

a:重点强调“壤、浃”的读音。“壤”的字形。

b:解词:息壤、雷霆、汗流浃背。

2、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大禹继承父志,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洪水。)。

1、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2、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1——————4自然段)。

b: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5———————10自然段)。

(文章还可以又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4、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1、听写本课学习的生字。

2、形近字组词。

禹()旺()壤()。

寓()汪()嚷()。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

第二课时。

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父子俩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赏析人物形象:天帝:毫不理会、大发雷霆、杀、夺——————冷漠无情。

鲧:探听、请、偷——————————善良,富有同情心,为民而舍身。

大禹:走遍、摸清、决定(引洪入海)———准备充分。

亲自、率领——————————————身先士卒。

汗流浃背、磨出血泡、三过家门而不入—————坚忍不拔,公而忘私。

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出感受。

1、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这一句的内涵很深,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是交代大禹的出生。首先,“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其实暗含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的语义;其次,大禹产自鲧腹,暗含大禹直接继承了鲧的精神和壮志,是失败英雄的事业的延续;最后,大禹裂鲧腹而出,寄寓大禹虽继承鲧的遗志,但却以一种“破”的形象出现,破去鲧以一人之力,宝物之功救民的个人英雄形象,破去最终失败身死的结局,立大禹帅“成千上万的人”,齐心协力挖渠开山的人类英雄形象,立历尽艰险挑战自然,壮志得酬的美满结局。

2、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

这一句通过方位词体现跨越的区域之广,时间词体现经历时间之长,来表现治理洪水的艰难,“最终”一词体现成功来之不易。整个句子就是以艰难险阻来反衬大禹和人们的坚忍不拔精神。

学生整体朗读全文,感受贯穿全文的那股挑战自然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面积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到了晚上,()。冬天()。

2、写一写大禹成功治水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鲧——偷宝物。

治水前:走遍摸清。

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

治水过程:大山横挡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

治水后:安定幸福。

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强不屈万众一心。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一

令我最为不解的是大禹竟然在父亲死后三年从父亲的肚子里蹦了出来,瞧!这就是神话,这就是神话的离奇~大禹出生后,同他的父亲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他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其中令我最喜欢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种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他为了治洪,而不顾自己的家人,真是大大公无私啊,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夏天他不畏艰带领人们一点一点儿地开凿。冬天他一稿一稿的挖着,手都摸出了血泡来,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的干着,终于,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的流向了大海。

这则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饶的伟大斗争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二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1、自学生字、词语。

2、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3、收集洪水泛滥的图片感受洪灾的可怕。

4、了解《山海经》。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三、结合预习笔记,组内交流。

1、学生自读全文:

a:给全文做批注:

a:互相交流对生字词的语音语义的理解。

b: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b:小组交流批注,能交流解决的就交流解决,不能交流解决的就集中起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是进行解决。

汇报交流:

a:重点强调“壤、浃”的读音。“壤”的字形。

b:解词:息壤、雷霆、汗流浃背。

2、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大禹继承父志,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洪水。)。

四、细读课文,交流自悟感受。

1、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2、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1——————4自然段)。

b: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5———————10自然段)。

(文章还可以又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4、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五、练习巩固,反馈提高。

1、听写本课学习的生字。

2、形近字组词。

禹()旺()壤()。

寓()汪()嚷()。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

第二课时。

一、自学提纲。

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父子俩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二、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复述。

三、结合预习,初步交流感受。

赏析人物形象:天帝:毫不理会、大发雷霆、杀、夺——————冷漠无情。

鲧:探听、请、偷——————————善良,富有同情心,为民而舍身。

大禹:走遍、摸清、决定(引洪入海)———准备充分。

亲自、率领——————————————身先士卒。

汗流浃背、磨出血泡、三过家门而不入—————坚忍不拔,公而忘私。

四、结合重点语句,感悟鲧禹的精神品质。

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出感受。

1、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这一句的内涵很深,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是交代大禹的出生。首先,“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其实暗含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的语义;其次,大禹产自鲧腹,暗含大禹直接继承了鲧的精神和壮志,是失败英雄的事业的延续;最后,大禹裂鲧腹而出,寄寓大禹虽继承鲧的遗志,但却以一种“破”的形象出现,破去鲧以一人之力,宝物之功救民的个人英雄形象,破去最终失败身死的结局,立大禹帅“成千上万的人”,齐心协力挖渠开山的人类英雄形象,立历尽艰险挑战自然,壮志得酬的美满结局。

2、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

这一句通过方位词体现跨越的区域之广,时间词体现经历时间之长,来表现治理洪水的艰难,“最终”一词体现成功来之不易。整个句子就是以艰难险阻来反衬大禹和人们的坚忍不拔精神。

学生整体朗读全文,感受贯穿全文的那股挑战自然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

五、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面积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到了晚上,()。冬天()。

2、写一写大禹成功治水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鲧——偷宝物。

治水前:走遍摸清。

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

治水过程:大山横挡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

治水后:安定幸福。

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强不屈万众一心。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三

鲧禹治水,顾名思义就是鲧和禹治理洪水。鲧禹治水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鲧是禹的父亲,在尧在位的时候,洪水频发,人们只能到山上去躲避,但没办法庄稼和房屋都搬不走,受到的灾害非常严重。于是尧派鲧被派去治水,鲧到了受灾地区,采用了筑造河堤的方法来堵住洪水,前后花费了九年时间才将堤坝筑成。但后来又发了大水,堤坝全被冲毁了,人们受到的灾难更加严重了,很多人都被洪水夺走了生命。鲧治水也就算是失败了,他也被舜杀了。

父亲鲧治水失败了,禹临危受命也被派去治理水患。他总结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变鲧所用的堵的方法,采用清理河道,开挖水渠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治理了洪水,百姓不再受到洪水灾害,他也继承了尧的帝位。这就是鲧禹治水的故事。当然鲧禹治水也是一篇文章,出自《山海经•海内经》,原文如下: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意思是:当时发了很大的洪水,人们深受其害。鲧没有经过天帝的允许就偷走了天帝的息壤,息壤是会自己生长的泥土。鲧盗取息壤之后便用它来堵住洪水。天帝知道了后,命令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了羽郊。后来天帝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采用慢慢分散洪水的方法慢慢才治理了水患,天下也才安定下来。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鲧禹父子都是天神,被派去治水,禹的父亲失败了,最后禹才治理了洪水。这和真实的历史虽然不太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只不过他们的身份不同而已。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四

《鲧禹治水》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一开始,我便以故事“禹的出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并由故事自然地过渡到对神话的了解,过渡到课文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感悟、提问、合作探究。这一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想象的丰富与优美之后,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

接着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为理解课文、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基础。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标准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决定因素有自学就必定有反馈,在反馈中互动交流,了解学情,并于重、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段意,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层次有个整体的清晰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观看受灾画面,感受人们的苦难。在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鲧治水的方法与过程,体会鲧治水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品析、理解,体会鲧的善良、富有正义、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与天帝的无情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教育。通过课堂小结,感受其精神品质。

在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从《三过家门而不入》中这一情节,写片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把自己扩写好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这一点我很欣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口头语较多、肢体动作不自然。最重要的是对于大胆合理的想象把握、运用的不好,由于时间的关系而我又没能及时正确的进行指导,不免存有遗憾。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五

一、课文简介:

上古时代,中国闹洪灾,天神鲧同情人们的遭遇,盗天帝的息壤治水,却落了个身死而事未成的遗憾。大禹继承父志,依靠自己的智慧毅力和人类伟大的力量,历经十三年苦战,最终制服了洪水,成为万民敬仰的君王。

二、教学目标:

2、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大禹继承父志,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洪水。)。

2、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c:小组读,推选一人参加班级的朗读比赛。

三、细读课文:

1、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1------4自然段)。

b: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5-------10自然段)。

(文章还可以又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自读全文:

a:给全文做批注:

a: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的语音语义障碍;。

b: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四、交流讨论。

1、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复述;。

二、赏析人物形象:

天帝:毫不理会、大发雷霆、杀、夺------冷漠无情。

鲧:探听、请、偷----------善良,富有同情心,为民而舍身。

大禹:走遍、摸清、决定(引洪入海)---准备充分。

亲自、率领--------------身先士卒。

汗流浃背、磨出血泡、三过家门而不入-----坚忍不拔,公而忘私。

三、重点语句赏析:

1、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这一句的内涵很深,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是交代大禹的出生。首先,“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其实暗含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的语义;其次,大禹产自鲧腹,暗含大禹直接继承了鲧的.精神和壮志,是失败英雄的事业的延续;最后,大禹裂鲧腹而出,寄寓大禹虽继承鲧的遗志,但却以一种“破”的形象出现,破去鲧以一人之力,宝物之功救民的个人英雄形象,破去最终失败身死的结局,立大禹帅“成千上万的人”,齐心协力挖渠开山的人类英雄形象,立历尽艰险挑战自然,壮志得酬的美满结局。

2、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

这一句通过方位词体现跨越的区域之广,时间词体现经历时间之长,来表现治理洪水的艰难,“最终”一词体现成功来之不易。整个句子就是以艰难险阻来反衬大禹和人们的坚忍不拔精神。

四、对比手法探讨:

1、文中有哪些人物?

(天帝、鲧、大禹、人类、神鸟、神龟、神龙)。

2、文中可以形成几组对比?

(天帝-----鲧天帝----大禹鲧----大禹)。

3、文中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4、对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反衬、衬托大禹的形象)。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六

1.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积累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朗读课文,分析神话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探究、质疑‘解疑中培养正确阅读神话作品的良好习惯。

3.体会神话寄寓的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

把握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一阶段,老师看见这样一则新闻:

8月13日,发布:因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给云南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灾害造成云南省11个州市125.3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0人,失踪6人,紧急转移安置16000多人;房屋倒塌1万多间、损坏18000多间;农作物受灾10.7万公顷,绝收1.1万公顷;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2.听了这则消息,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

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1)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2)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

二.通读课文,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

3.检测朗读情况。

检查字音,字义。

补充解释“息壤”

4.师生合作了解大意。

结合书下注释及参考资料了解大意,老师引导,解答难理解的句子。

5分析鲧治水的原因、方法与结果。

(1)原因:洪水滔天。

(2)方法: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补充故事:猫头鹰和神鬼告诉鲧可以偷息壤治洪水。

小结过渡。

(3)结果: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明确禹的`降生。掌握“复”通“腹”

(4)你是怎样理解禹降生这个神奇的情节的?

6.禹治水的方法和结果。

(1)为什么要交代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复往治水?是否多余?

(2)见禹方作熊,为什么惭而去?

(3)想象禹治水过程的艰辛。

(4)结果:生猜测,师补充说明。

三.比较两种治水方法。

鲧:堙注重“堵。

禹:布注重“疏堵“并用。

四.你怎样评价鲧和禹的?

五.文中那些地方体现了神话的特点?

六.试比较鲧与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有什么不同。

七:

灾难可怕齐心协力御用智慧可以战胜。

板书设计:

鲧堙堵失败。

治水。

禹布疏堵并用成功。

鲧禹治水教案(汇总17篇)篇十七

教学要求:

1、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意志。

2、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2、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教学设想:

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大胆、丰富的想象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c、小组读,推选一人参加班级的朗读比赛。

三、细读课文。

1、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1-4自然段)。

b、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

2、学生自读全文;

a、给全文做批注:

a: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的语音语义障碍。

b: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b、小组交流批注,能交流解决的就交流解决,不能交流解决的就集中起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是进行解决。

四、交流讨论。

1、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相关范文推荐

    家具调查报告家具调查分析(优秀19篇)

    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调查报告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又如,消费者张女士送

    上半年社区党组工作总结(优秀19篇)

    社区工作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式。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大家可以从中获取到一些建议和思路。20__年,社区

    保安辞职申请书(通用22篇)

    辞职申请书是向雇主说明个人辞职原因、离职日期和离职事宜的一份函件。以下是一些成功应用的辞职申请书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参考。xx物业xx家园管理处:李云舟者

    秋化学教学工作总结(实用22篇)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和借鉴。中考化学试卷突出了

    工商企业毕业自我鉴定(优质22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型作品的特点和要求,以便我们更好地写出符合要求的作品。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叫xx,是xx理工

    孙权劝学教案(热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分配教学资源;在下面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具体设计和安排。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学习

    申请暖租房的申请书(专业16篇)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清晰地阐述学生的转专业动机和目标,以及相关的教育背景和经历。范文中的转专业申请书展示了不同申请人的转专业理由和个人价值观。你好。我作为xxx的父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论文(热门18篇)

    范文范本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供一个可靠的写作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特意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灵感。摘要:长期以来,小学的美术教

    高温防中暑的应急预案大全(14篇)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法。范文中的案例和做法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减轻学生负担英语(专业16篇)

    英语是科技、商业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工作语言,掌握英语对求职者非常有竞争力。如果你正在学习英语,以下是一些值得阅读的英文文章,可以提高你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