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飞雪

教研是一种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研实践报告,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一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以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此次学习让我颇多感悟,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互动教学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累积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主性较差,好奇心较强。数学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互助性教学模式的建立为学习知识增添了趣味性,刚好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低段的知识“数一数”学习中,则可邀请一名学生拿一个小鼓站在讲台上敲击,另一个学生可结合敲击的次数将相应的数字写出来,这种互动模式简单易懂,而且还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学生们自然也就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四、探究活动充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间的互动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所获得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结合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创造出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条件,让大家都能通过讨论或自我探究发现新问题,为接下来要开展的教学与互动埋下伏笔。如可先让学生自学,对接下来要探讨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发现新问题,然后再围绕自己发现的问题展开小组间的讨论,学生可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这样更易实现学生间知识的互补,让他们通过相互验证、实验的方式达成小组间的共识,加强生生间的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需要发挥好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讨论中多倾听,给予学生足够信任,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寻方法解决问题,经过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统一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听课时也就重点分明,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二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里,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工作,现根据学校上级各部门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中数学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把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并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与实践,树立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工作要点。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课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

4、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磨课”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5、认真组织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本组老教师的带头作用。

6、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7、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8、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

9、加强资料建设,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

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继续开展教科研活动,各位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善于总结,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提高教科研能力,及时认真地填好《教研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记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常规常抓,常抓常新。

向常态工作要质量,以作业规范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强化常态工作的质量意识。教研组长要加强得组内教学工作的管理,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每月要对各教师的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做到“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我校学生实际为宗旨,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备课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功能。

各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备课组长要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每位教师应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5、加快培养青年教师的步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磨课”活动、师徒结对活动当作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途径,并作为教研组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内公开课活动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让他们在习惯于上公开课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提高上公开课的水平。一阶段下来从他们当中选出代表参加青年教师教学风采赛活动、与贵大附中教研活动等,进行较高层次的锻炼。

7、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安排的常规考试,试卷命题、批改等工作,由各年级组长负责工作安排,全组教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并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8、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组内教师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并协助学校科研室搞好专题研究活动。在本组内,开展业务学习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主题和中心发言人,主题的确定切忌大而虚,倡导小而实,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中心发言人要做精心的准备,然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9、配合教导处、科研室做好一切教学科研工作。

协同教导处、科研室督促本组教师开展教学教研各项活动。做积极、上进、好学的教研团队。

四、具体工作安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三

我县数学教研组组织全县数学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这次教研活动分三步:首先是县优秀教师上课,然后教研员及校长评课,最后教师说课,对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多.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教好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人无完人,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加强。如提高口算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应该说每一次数学教研活动,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数学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而没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简单的计算一下,比较一下后就此结束,而是一个综合体。学生学的每一单元内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们应该让学生接受到数学的情感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四、贯彻新课标,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了跟上课改的步伐,本学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标,贯彻新课标,转变旧的教学方式.(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二)加强合作学习。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加强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以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四

数学教研是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不断反思和提高,也是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和发挥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领域的交叉融合的过程。教研论文是教师在教研中的成果总结和反思,是教育实践中的又一种文献形式。在数学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们必须深化对教学的思考,勇于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教研论文的写作也成为了我们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工作之一。

教研论文的意义在于它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和总结自己教学目标、方法、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它也可以作为教研组合作、交流心得和共享经验、创新教育的渠道之一,促进教师的沟通和合作。

教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要有一个清晰的题目和研究问题,其次是要有一个详细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的使用等等。第三是要有充分的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研究对象和应对问题的相关数据。最后是要有总结和结论,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第四段:教研论文的意见与建议。

在教研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是要注重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二是要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三是要注重研究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是要注重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在实际教学中得到验证和实践。

第五段:总结。

总之,教研论文的写作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改进和提高做出积极贡献。希望教师们都能够注重教研论文的写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掘问题并寻找改进途径,共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五

数学教研论文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数学教研论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探索教学新思路,对建设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参与过数学教研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我深感这一过程对于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使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第二段:审题。

在撰写数学教研论文之前,要首先了解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审题是第一步,要准确理解题目意义,并对题目要求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审题时应注意,根据考察要求,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以便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思路。

第三段:准备。

撰写数学教研论文需要充分准备。在确定题目后,要查阅相关文献,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论文撰写提供支撑。同时,还要认真分析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途径。此外,还要进行系统整理,提取有用资料,为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段:撰写。

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性。论文主要由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每个环节都需注意文字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尤其在正文部分,要注意列举数据、计算公式等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影响论文的质量。

第五段:总结。

撰写数学教研论文是一个较为严谨的过程,需要教师对自身水平和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严格的论文写作流程和标准,还需要在自身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的。一个好的论文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深入的思考,这也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自身与工作的要求,也是一种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的方式。

结尾:写数学教研论文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探索教学新思路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认真的审题、充分准备和严谨的撰写,可以为教育教学贡献智慧与经验。这一过程也是自我提升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希望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注重这一方面,提高思考能力和提升教学水平。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六

素质教育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基础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地、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广大教师的心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了跟随教师的思维,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性。这种习惯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并尊重和关心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性,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四、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孟永生工作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双碑校区。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七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四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听了他们的课及郑老师的讲座,我对小学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要转变教学方式。四位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加强合作学习。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加强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以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一个考试高分的学生,就是教育的成功。如果我们教师现在还保持这种旧的教学观念,那么我们将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对是一个高分低能、被社会所淘汰的人。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空前的转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新课标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了课改中数学教学的新理念,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课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感。

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字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我会认真反思,改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努力探索,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早日呈现出精彩的课堂。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八

数学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如缺乏研究问题、活动持续性不足、教师研究能力有限等问题。下面是有20xx小学数学教研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2月29日,我们太行小学数学联片式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不仅有联片区兄弟学校,还有来至临汾的老师。本次活动围绕着“三步导学教学模式研讨”这一主题展开,活动中我听了张晓燕老师的一节关于《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的研讨课。听课后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张晓燕老师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又有效的调控教学。例如:在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基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老师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这次联片教研活动,对于我来说,提高很大,对三步导学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xx年11月26日,我参加了镇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观摩了镇中心校两位老师的课,本次教研活动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自县教研室提出课堂“三环节”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很多次的教研活动,即县、镇、校也不断的开展关于课堂“三环节”改革的教研活动。下面就说一说参加本次镇教研活动之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关于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预习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自我上学以来,预习这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预习的方法颇多,而参加本次教研活动加上以前县教研组织的活动,这对我的预习关有了很多的看法与认识。正如在本次教研活动上刘传英主任所说:预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记一记、说一说等等,来认识本课时所要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教师再引导学生、辅助学生如何来预习,正如刘传英主任说的,预习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教师可以优化预习的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在预习中学习新知识、新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次,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上,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转变,转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从教学理念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血丝,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课堂教学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人,让他们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我,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限时作业这个环节。我认为限时作业这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限时作业能检验本课时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自我检测,从中发现问题与不足,对学生如此,对教师更是如此。教师本人可以从限时作业中发现问题,找出本课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打下铺垫。另外,限时作业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说、读、写、记。都是限时作业的一种。当然,对于我而言,还要有待于去探究、去发现、去摸索。

在20xx的8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县里小学二年级数学科教研。这次数学教研活动是北京的一位非常有特色的数学教研员对教材做了细致的剖析、讲解。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数学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本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教好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人无完人,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加强。如提高口算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应该说每一次数学教研活动,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数学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虽然我们的课本不变,但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而没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简单的计算一下,比较一下后就此结束,而是一个综合体。学生学的每一单元内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们应该让学生接受到数学的情感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意义重大,既交流了经验共同进步,又增进了教师们的感情,同时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特色。借着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为我在今后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九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0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全局性的思考问题。新课改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从“形式”到“实处”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角度讨论了新形式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教学改革不能只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教学理念和思想上做出突破,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把抽象的数学通俗化、生活化,让数学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重现,让数学在真实的生活中绽放它的“文化魅力”。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占据着主流,比如固定的解题套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等,都不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去创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各异,所以要注意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学生们往往忽略这些,甚至懒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不自信现象明显,害怕出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渴望被老师认可,但是由于怕出错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笑话,所以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导致数学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情绪,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引导创造性活动。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学习完“米、分米、厘米”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后,教师不妨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比较的因素,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比较认识,可以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篮球场和跑道的长和宽,也可以用卷尺或步伐进行测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比较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捕捉灵感,学会举一反三。

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瞬间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变换角度或者通过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的数学灵感,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挑战和乐趣,并能举一反三,不断进行对比和联系,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全面灵活的运用数学技能,越过常规逻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这道题“将下列分数3/5、7/8、1/9、2/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题中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比较,则显得比较麻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同分子分数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分数化简为具有相同分子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焕然大悟,找出了更加简便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认识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创新性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打造出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一

数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学科,它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中应用范围广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却是一门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因此,数学教研工作也显得异常重要。而教育教学的改进离不开教育研究,那么,数学教研论文对于数学教学的改善意义何在?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我认为数学教研论文的意义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等几个方面。

做数学教师并不容易,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懂得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数学教研论文就给了我们一个从理论层面上了解最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机会,不仅让教师们了解如何更好地教授数学知识,还开发了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路,让老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而作为数学教育这门学科,它也需要在教育教学方面加强创新。各种数学教研论文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教师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论文思考如何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改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一直在关注和努力的问题,数学教研论文在这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通过研究最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理论,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授课中,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受益匪浅。同时,论文提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案例也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教研论文面向的不仅是教师,同时也面向着学生。正是因为论文的存在,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思考方式,提高他们自己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论文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创新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论文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总之,数学教研论文对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论文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础任务,积极参与到数学教研活动中,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二

素质教育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基础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地、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广大教师的心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了跟随教师的思维,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性。这种习惯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并尊重和关心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性,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四、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孟永生工作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双碑校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三

新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导大纲,有着先导性的作用。初中数学作为初中课程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要以学生为本代替以教材为本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倡积极创新的精神。这些理念的提出,改变了过去的教学理念,使之朝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还并没有意识到新课标已经成为主流或者对其理念理解不透彻,他们并没有依照新课标的倡议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办法,依旧我行我素,导致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找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二、新课标的理念。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以课本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则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本,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只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新课标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分析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处理问题方式的差异以及思维能力的高低等。教师应根据班级里学生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实事求是地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培养学生猜想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初中生和小学生相比,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初中生都比较早熟,想象力和创新力也较过去的初中生更强。而猜想正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需要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思考、不要怕猜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索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圆的教学中,提问:平面上共有a、b、c、d四个点,且任何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面,问最多能画几个圆?如果四点都在一个直线上,又能画多少个圆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并得出最终结果。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标同样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好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最好最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是当今教学领域中必不可缺的产品,若能很好地将它用到初中数学中,就能改变过去枯燥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通过图片和视频,将枯燥、抽象的属性概念变成形象、直观的印象,变枯燥为新鲜。比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充分地展示不同图形、线段之间的关系,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难度。总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上述所言,新课标还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到生活。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新课标为数学应用提供了总的方向,要求初中生必须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且能够较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将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和实例分析。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国家、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新课标中也明确了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应通过数学教学的活动,让学生们初步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增长才能、学习知识、提高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创新不仅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找准衔接点,让学生在情境中释放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严密性、丰富性、逻辑性、实用性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擅于抓住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增加创新教学的方法,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内容,掌握知识的要点和体系,找准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衔接点,抓住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状态,创造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情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快乐中学到必要的知识。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酒店为了扩大经营的规模,要进行装修,需要在大厅内的主楼梯上铺设红色地毯。一条地毯每平方米30元,楼梯宽2米,侧面图如图所示,问购买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呢?这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道关于解三角形的题目。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接把关于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进行讲解,这样并不能吸引学生。若按照上述的教学方式,将生活中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创设出学生们感兴趣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再进行有效地引导,就能凸显出快乐学习的理念,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们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抓住问题的发散性,凸显关键的知识点。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部分,有着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等特点。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富勒曾说过:“所有的小孩生下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生命最初的六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一大重要课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用法、一题多问法、一题多联法、一题多解法、一题多变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们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得到能力提升。通过观察上表,我们一定想知道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正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和圆的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你能得到什么有趣的结论呢?从对这道题目的解答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让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内在条件与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除了上述的策略方法,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他们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很好地与他人配合,并在拓展知识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考评,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四

我校数学教研组目前共6人,只有一名青年教师,其他都在40岁以上,年龄结构偏大,但是每个人都充满活力,是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好学勤奋、教研气氛浓厚的教学集体。

我校数学教研组以“观念引领、课例反思、合作探究”为中心,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任务,立足校本,开展各种数学教研活动。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1.集中培训。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主要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模式》,第一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由我主讲的主题报告、第七、九周《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模式》是理论学习及反思汇报会、同时,我们还定期举办交流研讨会,促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吸取的新理念、新观念,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自主学习。

我们教研组还把能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片段、教学案例摘录下来,印发给每位数学教师,让教师们随时可以阅读学习。本学期我们印制了杜郎口中学《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预习教案,展示教案,反馈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预习教案,展示实录,反馈实录。同时,为教师购买了《课堂教学精选案例》让教师自己去阅读,感悟。

3.外出学习。

我们教研组在十一月份组织教师到三中,胡坨初中听课,学习先进的经验。对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教研组要求他们除认真做好记录外,还要完成“三个一”,即一节应用模拟课,一份学习情况介绍,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我们与茹河初中联谊时,齐跃老师,高秀老师所上的课就是在听完课后,结合我校实际上的模拟课。

二、强化校本教研。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自行设计。

以年级组为单位,我们结成了2个互动二人组。教研活动时,每小组教师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杜郎口中学的336为主模式,以自主探究为中心,在个人层次上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组内研讨。

自行设计后在组内进行执教,另一个组员听课,然后讨论。

第三阶段:重修方案。

研讨后对所执教内容集思广益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修改,拿出新的设计方案;。

第四阶段:开放交流。

重新修改好设计方案后,执教者再次就所研究的课进行公开亮相,在校内公开交流;(我校每位都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我们要求第二次在另一个班执教,坚决不上回锅课)。

最后一阶段就是案例结课,

在这个环节中,执教者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其他教师写出心得。

我们第三周齐跃老师,第六周高秀老师,第七周李秋凤老师上的课就是按五段式进行的。这三节课以学生活动、探究、交流、反思为主线,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主人的姿态,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

下段时间我们还要完成让所有老师轮流上交流课的尝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寻找差距、分析困惑、同时也是组内其他教师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提高研究水平的过程。

三、成绩——硕果累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们组周锡光老师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探讨》,李秋凤老师的《数学考试中如何获得解题灵感》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才文老师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尝试》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李秋凤老师的《设个k,真方便》《让根回家》等多篇文章在学苑新报《数学天地》上发表。才文老师的《圆中考考点评析》齐跃老师的《反比例函数与面积牵手》在《中学生数理化》上发表。

以上是我校数学组教研活动方面的汇报,其中必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校教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五

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将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图形相结合,实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使数学问题得到简化,使数学解题的灵活性增加.如在解决初中数学中的代数问题时,以图形作为辅助解题手段,能有效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在处理几何问题时,以代数知识为解题依据,同样也能使解题的难度降低.对于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而言,“数”的表现形式多为不等式、函数、实数等内容,“形”所表示的内容主要包括角、三角形、多边形、抛物线、圆等内容.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体现之一.因此,在二次函数等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重视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来开展教学工作,以此使得学生的形象、抽象思维得以转化,使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传授给学生“借数解形”与“借形助数”的思考方法,由此引导学生真正地掌握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令教学的效率亦能得以真正的提升.在与数形结合相关的开放性习题的解题过程中,已知信息常常含有答案不是单独的因子.这对老师来说,在问题的讲解过程里,须重视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相结合,凭借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由不相同的角度对题进行分析思考,以此提升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譬如在解答行程的相关问题时,老师须据已知信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将线段图画出来,且据图形将所对应的方程式列出来,以此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改善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展开与升华。

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数轴即是数形结合的一个良好开头,整数都有各自的确切位置,且令相反数与绝对值等概念得以具体化,也使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更明晰,到学无理数后便得出实数同数轴上的点为一一对应关系,既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又为今后的函数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利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则更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难点是如何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要突破这一难点,往往就要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这里隐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例如:教材中的行程问题、追击问题、劳动力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依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突破难点.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这一章得以升华,第一次让学生真正觉得数与形的不可分离,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平面上满足函数关系式的所有点的集合,由函数的图像来研究函数的特征,就更具体、更直观、更明了.一方面,利用函数图像来研究函数的特征,另一方面,一个图形也反应了量与量之间的相互变化的关系.在“解直角三角形”一章中,从三角函数概念的引入到推导三角形的解法和应用,无一不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常借助图形的直观性确定已知元素、未知元素,并发现其关系,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这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种升华.

三、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在初中代数的“统计初步”这一章中,一组数据反映在坐标平面上就是一群离散点.研究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相当于考察这群离散点的分布状态,而研究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标准差),就相当于考察坐标平面上这群离散点的分布规律.这里融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中老师如果注意到了这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可令学生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概念加深理解.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解二元一次方程,充分把方程、函数及图像结合起来,使得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可以用图像法解,而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一个很好地理解.在有关圆的一章内容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比较多,譬如借助数量关系来解决图形的问题,尤其突出的是点、直线、圆同圆的位置关系.在初中阶段,数形结合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图像解法、函数、统计初步、三角函数和圆等,它们的教学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展开和升华.下面我就初中数学中如何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例题的形式谈谈个人的体会.

1.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让学生了解到,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就是找准数与形的契合点,针对具体问题的属性,巧妙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这也是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2.拓展数形结合的教学空间数形结合思想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基础知识来将数学学习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形与数联系起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以达到拓展数学教学空间的目的.

3.数形结合攻破教学难点上面已提及,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来说,二次函数乃是重难点.此部分的内容,于教学的过程里,须对引入数形结合思想给予重视,由此使得题目的难度有所降低,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亦有所提高.

四、结束语。

任何事物都有数形两方面,数、形结合存在于生活的各方面,它直接源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也就是数学研究对象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形式与数量间的关系.既然如此,数形结合的思想也就自然成为了研究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而且可以凭借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更多在理论中及现实生活里的问题.故此,此思想在数学与其他各门学科中有着很广泛的运用.针对初中数学来说,能不能持之以恒地遵循此思想即是数学教学是否成熟的评判关键原则.除此之外,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与渗透,也令学生为日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数形结合思想乃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思想,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经过对此思想的适度应用,就得以达成数与形二者的优势互补,如此使得颇多复杂性问题变得明了清晰.在日后的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此教学方法进行持续地完善、创新等工作,以此达到对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提升的目的.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六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我国现行的重要教学模式与方法。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将素质教育的众多教学观点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多方面能力的高端人才。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契合点,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作用,从而发现数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只有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初中生才能自主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意识,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结合,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笔者就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进行简要地分析。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初级中学首先要关注数学教师个人的素质。加强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素质水平。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教师要对教学事业充满热情,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学生。第二,要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教育教学工作是一名教师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学校要对教师能力的提高具有系统性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要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与教学目标,更要具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正确地分析教材与利用教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更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2.提高初中生的素质。

提高初中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配合教师开展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是一门理性与系统性兼备的学科,它的教学进程更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的推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培养的重点。抓住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地结合,加强数学知识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师生间的配合默契度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将个人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教学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询问学生的意见,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推动自身教学活动的动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帮助,为学生分析数学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使其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规范学生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与中国的历史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入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对史料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其次,教师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全面的数学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与数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希望初中数学教师重视素质教育的融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七

教研回归课堂,落实学校的提高教学质量方案、措施,研究我们教师的教,怎样最大限度的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使我们的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渗透数学文化方面更有成效。

二、具体做法。

1、加强对教材、课标、中考命题的研究。要求:新教师要尽快的熟悉教材、课标,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入研究学情,研究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老教师对新增内容同样要下功夫来研究,要站在比学生高一个层次上看这些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将带来哪些影响,学习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回过头来的再看在这些新知识点上命题的特点,更好的理解命题者的意图,预测命题的方向。全体数学教师都要钻研近几年的中考题,注意命题的方向,要清楚每个章节中在哪些地方出题,考查学生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新教师既要多听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优质课,还要对一些难点课题进行说课比赛。老教师要对新增内容上公开课,并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加以汇总。

方式、方法是否科学,你要随时随地思考。进一步深化听评的研究,授课教师说清备课与课堂教学的依据,听课教师要参于到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研究中去,使听评的教师的互动有的放矢,要听出问题、研出水平,提高听评课反思的质量。

3、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教师们将教学和教研相结合。对于所教班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集体备课中要进行交流,疑难问题的教学要集思广益,再复课,再反思,写出对自己的教学产生价值的教学论文出来。

4、加强解题基本功的训练。提倡教师们多解题,并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研究。底线是:给学生所发的题目,必须是老师已解过的,而且是精选了的,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解法错误要进行归因研究,并集累这方面的经验。

5、提高教学质量,各备课组制定具体的措施如下:

七年级。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

(2)、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3)、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备课时做到脑中有。

教材,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实行分组制度,优差生结对子,以优带差.每月按时找学生谈话,摸清学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具体指导.作业量:每周至少四次,每次3-4题。

八年级。

(1)、加强听评课制度的落实,提高教学的艺术。

(2)、认真用好集体备课资源,对难点问题进行多方位的。

突破。学生间结对子,互帮互学;搞好培优补差工作。作业:作业本上每周四次,每次3-5题,练习作业定期检查,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批改方式,正式作业教师批改60次以上。

九年级。

(1)、加大辅导力度,牺牲休息时间,周日补课对学生进行答疑。

(2)、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学的艺术。

(3)、做好差生的补差和优生的培优工作,多做面对面的指导工作。

(4)、共同编写不同层次的练习卷,进行练习,做到及时讲评。

(5)、月考测验定期进行,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对落后的班级及时进行跟踪整改。

6、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各备课小组制定以下微型教研课题。

七年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年级。

(1)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2)如何处理课后作业,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九年级如何大面积提高中考质量。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八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集体的合作交流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1.合作性.小组合作顾名思义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在合作过程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2.参与性.小组合作会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任务的分配,小组成员都会拿到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通过主动参与使学生积极融入到小组教学活动中,激发对小组学习的兴趣.

3.亲历性.数学概念是固定、枯燥的,但是如果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重演概念的推导过程,则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历性,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变,能够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因此在很多学校陆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着手点,小组合作学习也被广泛地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机会,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情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情况.

1.小组组合较为随意.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较为随意,没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多数情况是按照座位或者学生意愿自行组合,如让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为一组讨论几分钟就认为是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导致个别小组中以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学生为主,其他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机会,导致表现机会的不均等,或者小组长时间以同样的组合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最终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教学内容选择不够恰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为了落实教学形式,而是希望通过具有实效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目前很多教师随便拿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关于正负数的绝对值,只需要让学生记住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们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而至于深层次的数学原理并不在初中数学的讨论范围内,如果这样简单明了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进行讨论,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失去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对小组成员之间关注度的偏差问题.在每个小组中都会有善于表述自己观点和不善于表述的学生,而通过观察课堂上较为活跃的学生,多数都能够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好,这样就会使教师忽略班级沉默的那部分学生,也就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

三、改善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的小组.为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分组问题.通过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打破简单按照座位分组的形式,科学地分配小组成员,在整体上把握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实现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互相学习、帮助,从而完成合作学习的内容.

2.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仔细研读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进行小组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讨论、研究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而一些简单的知识只需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进行记忆,并不断练习就能够实现教学的目的.

3.关心小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这里所说的弱势地位指的是在讨论中无法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分配合作任务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实现小组的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保证每一个组员都能够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背景下主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

作者:朱桂康单位:江苏大丰市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十九

实践是学习的基础环节,可以对已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学习也是为了付诸于实践和生活,否则学习没有任何的意义可言。

(1)改革教材、融入实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大胆地革新教材,将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中操场的长和宽用自己学习操场的长和宽代替,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非常有兴趣地想知道学校操场的面积有多大,画在纸上的比例是多少。于是,他们认真地进行计算,都掌握了题目所要求的目的。

(2)改进作业、进行实践。想要学生真正地学好知识,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课下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知识以后,在课下经常有课下作业来进行巩固练习。但是仅靠替换教材中的数据是“治标不治本”,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基本上不用动脑子,因为题中的条件和教师课堂上的相差无几。而考这样的练习培养出的学生思维比较局限、更不要说创新。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地改变方式:让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后立即进行实践应用。例如:在学习《比例的应用》这一课程以后。立即用比例知识使不同大小的两杯水的甜度相同,并请同学进行品尝。实践表明: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获得许多教材外的知识,对于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4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初中数学需要在建模、探究、文化这几个内容上深入,这些是学生初中数学素质的体现,教师要用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不是将结论内容进行传播,而是在学习结论的过程中,懂得其原因,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发挥出创造力来进行举一反三。有位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有明确的知识和意会的知识两大类。明确知识指的是可以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传达的知识。意会知识指的是不能系统地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存在于实践活动中,具有情境性和个体化。例如,不管你知道多么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在水中实践过,那么你永远也不能说你会游泳,因为你脑中只有明确知识而没有意会知识,游泳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它要求老师放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让学生拥有一种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即看到一个理论知识,脑海中就出现相关的实践活动。所以新课程强调的是过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揭示思维的过程。首先,应该揭示理论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经历概括、抽象、比较、分设、验证和分化等过程来归纳总结出相关理论,从中学习到思维方法和培养能力。其次,要揭示结论的寻求过程;从曲折的实验、归纳比较、猜想和检验等探索过程总结结论,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科学发现提供了条件。思路探索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初中数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对初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不是创造性的并不是以该问题是否被提出过,而是其解决过程对解题人而言是否有新颖性,教师要让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就应该要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种解决的方式方法,进行借鉴使用。

作者:陈琦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一、数学思维的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具备了严谨性和抽象性的显著特点,只有牢牢把握数学的特点,在严谨性和抽象性特点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

1.数学思维具有严谨性。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要求十分严格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人员对概念和定义有精准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对于问题的结论,也应做到反复论证,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完整的表达数学名词的实质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向数学科学一样做到绝对精准,这就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差别化的对待不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逐步走向严谨。

2.数学思维具有抽象性。

所谓抽象性,就是指用数学来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所有的数学定义都是从客观事物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并不断提升,不断探索新的规律和法则,最终形成的完整的数学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抽象性不断加深,概况性不断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就不断加深。因此,与其他学科思维相比,数学学习所需的抽象思维更有层次性。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方法。

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而思维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作铺垫。在初中教学中,也应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不同技巧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授讲解固然重要,但也应适当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把握和充分理解。教师在对一些特殊概念和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与学生深入探讨,而非停留在只教授不讨论、只讲概念不深入探究的阶段。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逐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在学生错误解答题目或错误理解概念时,应当深入分析出错的原因,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

2.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思维逻辑方式,在讲解过程中应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讲解。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这就区别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介绍负数的概念给学生,从而拓宽了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范围。对于|x|,x的值不是单一的+x,而是分成不同的情况。它的值可能是-x,也可能是+x,也可能是0。而教师在讲解绝对值概念时,也应结合数轴上的点来介绍绝对值的大小,即到原点零的距离。另外,对于不同版本的课本和教材,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顺序,适时调整教学活动,不拘泥于课本,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非被动听课。同时,应关心稍稍落后的学生,适时的给予鼓励和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发掘新问题,提出疑惑,并和学生一同思考解答。例如,在讲解“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时,应带领学生尝试不同方法进行求解。详细介绍因式分解法、图象求解法、配方法等多种方法,并对应习题进行练习讲解,而不是固定的只讲解一种方法,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

4.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和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进步,应将其综合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几何学的教学,可采用动态图的演示方式,更加具体的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没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有过硬的绘图功底,通过绘制主要的图形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拓宽思维。

三、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引起教学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在适当时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结合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顾伟军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二十

一个学期来,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教学抓紧、抓细、抓实,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专业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本学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挖掘校本资源,发挥学校骨干教师作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更新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四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学习各年段的教材介绍和优秀课改案例,了解教研课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几年来,数学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教研论文大全(21篇)篇二十一

数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同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对数学成就、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进而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1.1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提出背景。

数学史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并且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相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史首先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有一定的意义;最后,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也有重要意义。对于高等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的内容,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方法。数学史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将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必然的趋势。

1.2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存在意义。

1.2.1渗透数学史的科学意义。

数学史既有其历史性又有其现实性。其现实性首先表现在科学概念与方法的延续性方面,今日的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上科学传统的深化与发展,因此我们无法割裂科学现实与科学史之间的联系。诸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历史上的难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数论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比如古代文明中形成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四则运算法则,我们今天仍在使用。总之,数学传统与数学史材料可以在现实的数学研究中获得发展。

1.2.2数学史的文化意义。

美国数学史家m.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1]毫不夸张地说,数学史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类的文化史。许多历史学家通过数学这面镜子,了解古代其他主要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取向。例如,罗马数学史告诉我们,罗马文化是外来的,罗马人缺乏独创精神而注重实用。而古希腊数学家则强调严密的推理并由此得出的结论,这就十分容易理解,古希腊具有很难为后世超越的优美文学、极端理性化的哲学[2]。

了解数学史的人,自然会有这样的感觉:数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我们今日所学的数学书不是很一致。我们今日中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基本上属于17世纪微积分学以前的初等数学知识,而大学数学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则是17—18世纪的高等数学。这些数学课本已经过千锤百炼,它们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舍弃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演化历程以及导致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数学史的学习。

2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几点做法。

2.1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史的渗入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途径。因为历史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因而更有趣;历史知识的介绍一般都非常自然,它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直接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这对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和方法都是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上要有所创新。在教学中,适时结合数学史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的同学甚至自己去找数学家的故事书看;有的同学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知识,而且转变了学习数学的态度,对问题的探讨由不耐烦到独立解决,喜欢对问题追根究底。

2.2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首先,将数学家们获得重大发现的思想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经历的百感交集的体验引入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教材;其次,还可以结合历史环境介绍一些数学史中的反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任何一项数学成果的取得都是经历了重重曲折的;介绍数学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以此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

2.3通过数学史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等数学以其抽象的内容、广泛的应用、严谨的结构、连续的发展而别于其他学科;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只注重字母、公式的记忆,对概念、定理的产生缺乏正确的认识,知识死记硬背,因而,乏味、枯燥、难理解成为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印象,看不到活的数学,更不用说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了,再加上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也加大了学生学习高数的难度,学习兴趣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学习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同具体的历史故事、数学人物有机结合起来,适时地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的历史事件或名人故事,充分调节课堂气氛、诱发学生学习兴致,增强数学的吸引力,就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4通过数学史的渗透使学生以史为鉴。

目前,德育教育不仅是政治、语文、历史学科的事了,数学史内容的加入使数学具有更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通过介绍数学史让学生们以史为鉴。首先,通过数学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行的教材既有国外的数学成就,也有我国在数学史上的贡献,比如数学书中有:刘徽的“割圆术”、鸡兔同笼问题、秦九韶算法、更相减损之术等数学问题,还有我国的祖冲之、祖暅、秦九韶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3],还有很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学成就,在我国很多问题的研究甚至比国外早很多年。在课程的要求下,除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了解更多的世界名家,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以己之长,说人之短”,而是全人类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次,通过介绍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史和研究史,让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数学家们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坚持真理、不畏权威、努力追求的精神,很多人甚至付出毕生的精力。数学家的可贵精神对那些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稍微烦琐的计算和稍微复杂的证明就打退堂鼓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3对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的启示。

因为在高等数学中渗透数学史,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要求教师应加强数学史的学习与研究。然而,经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并不是教师们不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不愿意承认数学史的融入、落实文化渗透的理念,而是由于数学史的知识匮乏导致理念难以落实,因此数学教师应注意多方学习数学史知识,多方研究数学史。在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发现对数学史的学习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了解性学习、掌握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第一层次要求知道数学史的发展概况,了解起过重要作用的数学家,影响深远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第二层次可以从数学史中适当提取相关内容,用于数学研究、教学、学习之中。第三个层次以文献资料为线索,研究不同时期的数学发展,数学家活动,数学思想、方法的进展等,并对数学的发展趋势提出预见性分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把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并将文化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所以要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看成一种教学现象,用行动研究的理论来研究这种教育现象。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学习行动研究的理论,并用行动研究的理论指导对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积累大量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对行动研究理论的重新认识,提高对教育理论的应用。

作者:刘菊芬吴芳工作单位: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

相关范文推荐

    个体开业申请书(实用21篇)

    申请书的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以提高申请效果。这些申请书范文选材广泛,内容充实,可以为申请者提供参考和启示。尊敬的____县公安局:申请人(姓名)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的一种个人经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我巩固所学知识,还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会持之

    工作总结监察联络员工作总结(优秀17篇)

    在这个月里,我积极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了重要的项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多个月工作总结实例,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为了更好的促进我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间的整合

    学生学习总结与反思(模板15篇)

    学习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学习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

    开展大学活动的策划方案(专业15篇)

    在策划方案中,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资源预备、目标量化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考虑。掌握了正确的策划方案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20xx年10月18日,

    我的高人哥们儿(汇总21篇)

    “优秀作文是分享我们的思考和观点的重要方式,它展示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这些优秀作文内容丰富,观点独特,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一提到钱,我就特别

    最新幼儿教师政治工作计划(优质16篇)

    教师工作计划是规划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它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教育资源的重要工具。教师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组织各项工作,提高工

    2023年工业工程与管理论文(精选18篇)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避免走入错误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小学生海的女儿读后感(实用22篇)

    读后感可以让小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小学生读后感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高中新生的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锤炼意志和培养自信心的重要经历与体验。感谢大家阅读小编整理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这些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军训的六天里,偶尔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