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

时间:2023-12-02 作者:影墨

教学工作计划是对一段时间内教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总结和概括,它有助于指导和指引教学工作的开展。了解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优秀案例和评价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一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 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

板书设计 :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二

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外、迎、笑、节、再”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资源

收集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进行朗读。

预习设计

读熟课文。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1.书空“声、冲、破、块”

2.抽读生词

一声春雷 冲破 石块 外衣 迎着 笑声 一节 再向上 春笋 唤醒 掀开 冒出

褐色 娃娃 生长 长江

3.给“声、冲、破、块”扩词。

1.指导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2.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啊?谁能读出春笋高高兴兴醒来时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一句)

3.迎接春天是多么美好!如果你就是一只小春笋,那你是怎么从泥土里出来的?

4.我们现在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快,蹲到地上![师生一齐做动作]

5.自由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读。(朗读时可以加上动作)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师生比赛读

6.齐读,看一看勇敢的小春笋在哪里?

7.谁能试着背背?

1.谁来剥剥看它的叶子?[学生体验剥笋]

2.[请学生摸一摸、掐一掐] 嫩不嫩?怪不得作者又说它是――“嫩生生的娃娃”了!

为什么要把它说成是“嫩生生的娃娃”呢?(小小的,很可爱)

3.指读第一句。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4.假如你是小春笋,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5.我们读好这一句,能加上自己的表演吗?(师生表演) 谁能试着背背?

6. 全文朗读。

尝试背诵课文

1.请小老师上前面试,应征。

(1) 考题: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有什么特点?

准确说出这个字的笔顺。(教师相机教学新的偏旁)

(2) 面试成功后,由小老师请同学给这个字找朋友,并由小老师判断他是否正确。

2.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准备临写。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临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

1.是谁把春笋唤醒的?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

2.小春笋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终于可以出来看看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了!

3.指导学生表演时要用手作成尖角状慢慢往上升,且要有力度,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冲破”一词。

[出示模型:一块石头] 老师用手压着石块,引导学生理解“掀翻”一词,并通过表演反馈出来。

5.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当上勇敢的小春笋!

“一声春雷 ”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1.小春笋冒出来了,[出示实物]看,老师把浅褐色的小春笋带来了。

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紧,怪不得书上说它是――裹在身上。

强调“裹”字重读,“嫩生生”轻读。

2. 小春笋冒出了地面,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3.[课文动画片段演示:春笋节节长高] 春笋冒出了地面,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1. 今天我们再学习五个生字“外、迎、笑、节、再”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交流收集到的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

作业

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上相关练习。

观察春天里的一种植物生长状态,用几句话写下来。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三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笋》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节奏感强。本文的精妙之处在于所提炼的一系列传情达意的动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本课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借助插图、录象或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并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一方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的插图是内容的图解,是形象化的课文语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揣摩图意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帮助学生感受美的情趣,使朗读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如教学课文第一段时,学生先观看了春笋生长的录象,接着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小春笋,演一演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样子。这样变换角色,获得一种真切地体验,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便会很容易地进入情境,读出语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朗读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地投入,以友善的微笑,真诚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通过简短、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能以委婉、幽默的措辞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如“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得比老师还好。”“你的进步太大了。”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多角度地评价。如“小朋友多神气,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笋在欢快地笑,使劲地长呢!”朗读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包括互评、自评。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确立了主体意识。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通过识字1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气候变暖,小草、树木都发芽了,百花竟相开放,春姑娘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植物在春天是怎样生长的。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春笋实物)

2、板书课题:

春笋(认读,正音)

谁能说说春笋的样子?

[导语既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又以实物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配乐)。

2、自读课文

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好自然段序号。

3、认读词语:唤醒冲破掀翻冒出来迎着笑长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议,正音。

2、春雷是怎样唤醒春笋的?(看春笋生长的有关录象)

3、谁来做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指名表演,一起表演)

(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

5、师指图引读第二句,引导学生表演,指导朗读。

6、师: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呀!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接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它们多顽强呀!读着读着,老师忍不住夸起春笋来了。(师有感情背诵第一段并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7、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

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

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

“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

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

请小朋友介绍给同桌听。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自学笔顺。

3、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有选择地范写。

4、在田字格内描红。

5、写《习字册》。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教学后记:

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会写成少字!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五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又再。

一冲破 掀翻 冒 向。

节迎着 笑长 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六

(二)完成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读正确)。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

要求:(1)标上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选喜欢的自然段同桌互读,评价。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5、师生比赛读课文。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八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先在心里读一读。(出示词卡)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

1、冲破泥土

2、掀翻石块

3、裹着

4、迎着(后鼻音到位)

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

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生:“着”是轻声。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

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

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

5、生长

师:“生长”的“长”啊,可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

生:“chang”

师:给“chang”组组词呢?

生:日子一长,很长……(若有学生说“经chang”)

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听句练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来练练小耳朵。仔细听好啦!

1、冬天,笋娃娃在泥土里睡大觉。(三遍)

师:哪个认真听的小朋友想来试着说一说?(3个―齐说)

二、新授

(一)第一小节

预设一:

生:是春雷唤醒了笋娃娃。

师:[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谁来读?(2个――齐读)

预设二:

师:小朋友,“唤醒”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

生:叫醒。

师:小朋友,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

生:xx,快醒醒,该起床了啊!

师:那你能来学着春雷公公的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吗?

生:小春笋,快醒醒,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该醒醒啦。

生:小春笋,你快醒醒,该长大啦!

师:是啊,小春笋该醒来啦!

生:小春笋,春天来啦,天气变暖和了,花开了,鸟儿回来了,你赶快醒来吧!不要再睡啦!

师:春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谁来读好这句话,来唤醒小春笋?(3个――齐读)

多么响亮的呼唤啊!

多么急切的呼唤啊!

多么清脆的呼唤声啊!一起来唤醒春笋!

预设三:

师:在春雷的呼唤声中,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它们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

生: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春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春笋要冒出地面很不容易,为什么?

生: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生:泥土很厚,石块很重,要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

师:多累啊!

生:冲破泥土,泥土很厚的,要花很多力气呢!

师:要费多大劲啊!还有谁来说?

生:掀翻石块,石块很重的,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

师:是啊,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必须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多不容易。

师: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地面?(3个――齐读)

评: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站)

评:你冲的速度可真快!(站)

评:我听出来了,你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站)

评:你掀翻的可是重重的石块啊!(站)

评:你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啊!(站)

评: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才冒出地面啊!(站)

师:(指着站着的同学)就这样,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争先恐后。小春笋们一起破土而出吧!一起读!

师:这群笋娃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生:我觉得它们很勇敢。

生:我觉得它们很坚强。

生:我觉得它们不怕困难。

生:我觉得它们的力气很大。

师:是啊,笋娃娃多勇敢啊,它们 。

笋娃娃多坚强啊,它们。

笋娃娃不怕困难,它们。

)从地里()出来。”]

师:加大难度,咱们一起来。

(二)第二小节

预设一:

师: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呢?自己读读第二小节,再仔细看看19页的图,你能帮小春笋做个自我介绍吗?先读一读再同桌说一说。

师:小春笋长什么样?

生:我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师:你真是一个嫩生生的笋娃娃。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春笋……娃娃。”]

生:我的脑袋尖尖的,摸上去毛毛的。

师:你是一个可爱的笋娃娃。也请你来读一读。

生:我的外衣是浅褐色的,一层层的,有很多。

师: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怎么样?(紧紧的)这就叫“裹着”。让我们一起来读好。

预设二: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可爱的笋娃娃,你们又会看到什么呢?

生:我会看到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

生:我会看到小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高兴。

师: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

生:我还会看到天空下起了细细的春雨呢!

师:雨点打在你身上,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舒服。

师:那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我会看到小树发芽了,小草也变绿了!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快乐。

师:请你快乐地读一读。

。(3个――齐读)

师: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春笋―― ,

[出示]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声音不够响亮。

生: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

师:你来试试!

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

师: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

(三)课外延伸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你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不怕困难,长得这么高。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不怕困难。

师:李老师希望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向上。

(四)生字教学

破 迎 再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九

课型讲读。

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外、迎、笑、节、再”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资源。

收集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进行朗读。

预习设计。

读熟课文。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1.书空“声、冲、破、块”

2.抽读生词。

一声春雷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声一节再向上春笋唤醒掀开冒出。

褐色娃娃生长长江。

3.给“声、冲、破、块”扩词。

1.指导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2.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啊?谁能读出春笋高高兴兴醒来时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一句)。

3.迎接春天是多么美好!如果你就是一只小春笋,那你是怎么从泥土里出来的?

4.我们现在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快,蹲到地上![师生一齐做动作]。

5.自由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读。(朗读时可以加上动作)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师生比赛读。

6.齐读,看一看勇敢的小春笋在哪里?

7.谁能试着背背?

1.谁来剥剥看它的叶子?[学生体验剥笋]。

2.[请学生摸一摸、掐一掐]嫩不嫩?怪不得作者又说它是——“嫩生生的.娃娃”了!

为什么要把它说成是“嫩生生的娃娃”呢?(小小的,很可爱)。

3.指读第一句。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4.假如你是小春笋,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5.我们读好这一句,能加上自己的表演吗?(师生表演)谁能试着背背?

6.全文朗读。

尝试背诵课文。

1.请小老师上前面试,应征。

(1)考题: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有什么特点?

准确说出这个字的笔顺。(教师相机教学新的偏旁)。

(2)面试成功后,由小老师请同学给这个字找朋友,并由小老师判断他是否正确。

2.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准备临写。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临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

2.小春笋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终于可以出来看看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了!

3.指导学生表演时要用手作成尖角状慢慢往上升,且要有力度,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冲破”一词。

[出示模型:一块石头]老师用手压着石块,引导学生理解“掀翻”一词,并通过表演反馈出来。

5.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当上勇敢的小春笋!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1.小春笋冒出来了,[出示实物]看,老师把浅褐色的小春笋带来了。

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紧,怪不得书上说它是——裹在身上。

强调“裹”字重读,“嫩生生”轻读。

2.小春笋冒出了地面,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3.[课文动画片段演示:春笋节节长高]春笋冒出了地面,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1.今天我们再学习五个生字“外、迎、笑、节、再”以及一个新的偏旁。。

交流收集到的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

作业。

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上相关练习。

观察春天里的一种植物生长状态,用几句话写下来。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时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生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同学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同学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一起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方法。

(4).同学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

(2).同学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突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假如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助?(知道同学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同学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同学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同学扮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同学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假如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生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同学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身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同学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1.春笋

又 再

一 突破 掀翻 冒 向

节 迎着 笑 长 上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十一

1. 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精读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表演,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鲜笋、教学课件。

1.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

2. 出示词语:春雷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浅褐色

裹着 娃娃 迎着 春风 生长 嫩生生 笑声 外衣(开火车读)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1. 精读第一段。

(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谁唤醒了春笋?是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

(3)你觉得这雷声怎么样?这么响的雷声,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觉的春笋给唤醒呢!(点击:唤醒)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

(5)它们醒过来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点击:冒出来)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看得出来吗?(点击:冲破掀翻)

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点击:一个一个)

(6)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小朋友们朗读时尤其要抓住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词。(板书:冲破掀翻冒出来)(自由练读第二句话)

7)指名读,集体评议。

(8)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

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老师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填空,学生借助填空自由试背)

(10)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

(11))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快,蹲到地上。

2. 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学生体验剥笋] 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点击:裹)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点击:嫩生生)

(3)你喜欢这嫩生生的娃娃吗?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句)。

(4)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

(5)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

(6)能读好这两句话吗?(指名读)

(7)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板书:向上向上再向上)

(9)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好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10)指名比赛读,齐读。

2.出示生字:笑节再

3.自学生字笔顺,指名书空生字。(重点强调“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笔顺)

4.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习字册》上生字描红。

2.朗读下发的短文《笋娃娃》。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么可爱的小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呢,请竖起耳朵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想不想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课文呢?那一定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读书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减字。2读完后标上段落序号。

浅褐色一节一节。

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

检查;(指名学生读词,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纠正字音)

去掉拼音练读,开火车检查。

齐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就藏在这些词语中,你瞧,他们正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那就赶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记住他们吧。(学生识记生字)

谁来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师为学有方法的孩子送上词语,同时范写“再”。

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就和生字宝贝们交上了朋友,现在赶紧拿出自己的生字本把这几个生字每个写两遍吧,一定注意字的占格。(学生学写生字)

生字和词语大家都轻松过关了,课文有信心吗,那么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一会咱们请小朋友来分段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刚才同学们小手林立,都想来展示自己,现在咱们来一起读读课文。(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和春笋见了面,还和几个生字宝宝交了朋友,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学的怎么样,有信心的孩子就大胆地举起小手。(书空生字:块外冲破)

学习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是春笋还在泥土里呼呼大睡呢?是谁把他从睡梦中唤醒的呢?(春雷),你们听过雷声吗,谁来学一学。唤醒什么意思呢?谁知道。(学生交流)

唤醒就是叫醒的意思。谁能用唤醒造一个句子。(写话训练)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你能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叫醒小春笋吗。(学生进入情境表演)

可爱的小春笋们,你们醒了吗,赶紧伸个懒腰吧。

指名说,(相机板书:冲破掀翻冒出来)同学们,这三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叫做动词。谁愿意做一做这些动作。

咱们一起来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吧。(学生表演)

想亲眼看一看小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吗?(播放春笋破土而出的视频)同学们,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这种生长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们在读这句话时,要把“冲破、掀翻、冒”读重些,读得有力些。谁愿意来读一读。(个别读、赛读????)

6创设情境,激情表演

(1)教师范读,生表演

孩子们,现在咱们来合作怎么样。我读课文,你们表演。准备好了吗。

师:“春笋宝贝们,春雷没来之前,你们可是在泥土里睡大觉的,赶紧爬到桌子上,嘘——别吵别吵,让他们安静睡觉。”

师(过了片刻,再声情并茂地朗诵1):“一声春雷,唤醒了?”(略)

(2)、齐声感情诵读第一段。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破土而出的春笋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

(2)多媒体出示春笋图:,这就是小春笋,谁来说说它的样子?书上是怎么写的呢?指导学生读一读第二段的第一句。你瞧,,春笋宝宝们穿着浅褐色的节节衣,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一旦剥开外衣,肌肤嫩嫩的,怪不得作者又说它是——“嫩生生的娃娃”了!笋娃娃多可爱呀!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读这句话??(学生多种方式朗读第一句)

小春笋冒出了地面,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互相说一说,演一演)(课件出示:春笋生长图)。是呀,春笋娃娃看到满地绿油油的小草,盛开的鲜花,自由飞翔的鸟儿,更看到了四周高大的竹子,于是他也不甘示弱,挺起了小胸脯,拼命地吮吸着雨露、阳光,茁壮成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又向上。(相机板书:向上,向上,又向上)

(5).你们能读好这三句话吗,谁来试一试。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

a.学生自由读。

b.指导读,师提示:朗读时,一声比一声读得高昂,且富有节奏感。

c.齐读。

这么嫩生生的笋娃娃竟长成了又高又大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宝宝说些什么?(学生练说)

是啊!春笋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在阳光下继续坚强而又健康的成长!长成高大的竹子,供人们使用。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整篇课文。(齐读)

春笋

冒出来。再向上;

掀翻,向上;

冲破。向上。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十三

2、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春笋)

3、它长什么样儿?

4、读读课文,看看书上是怎样写他的样子的?

5、出示: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仔细观察它的脸,他在——

6、知道吗?春笋做了一件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情,才这样开怀大笑,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1、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春笋做了什么事情?

2、交流:出示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3、质疑:这件事情大吗?了不起吗?我们来仔细研究研究

a、(1)出示:泥土,你觉得泥土是怎样的?

(2)嫩生生的春笋娃娃钻出泥土,容易吗?他们会怎么做。 老师扮演泥土,你来扮演春笋娃娃。

师:小娃娃,你别费劲了,我这土厚,你是钻不破的,还是省点力气吧,在泥土里多好啊!

生:春笋娃娃,冲破泥土,用了多少时间?——多少力气?——他们容易吗?——但是最后他们凭着坚持不懈,凭着坚忍不拔,他们还是做到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师:谁来读好这个半句:它们冲破泥土。

b、(1)掀翻,指读,你能够掀翻什么?春笋能掀翻什么?

(2)是不是春笋的力气比你大?那他们为什么能掀翻石块?

(3)听,春姑娘在夸奖春笋娃娃呢,猜猜看,春姑娘会说些什么?

(5)外面的世界真美呀,他们笑了,看哪,引读:他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这是胜利后的快乐。再读:他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这是自豪的微笑。再读:他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这是不懈拼搏后的喜悦。

4、成功了,胜利了,它们没有停下脚步。

读读课文,是怎样写得?

出示: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指名读(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一大片竹林,想说些什么?

5、是啊,这就是春笋奋斗的结果,让我们再次捧起书本,来分享春笋的快乐。

6、齐读课文。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时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生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同学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同学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一起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方法。

(4).同学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

(2).同学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突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假如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助?(知道同学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同学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同学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同学扮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同学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假如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生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同学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身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同学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又再。

一突破掀翻冒向。

节迎着笑长上。

春笋的教案(汇总15篇)篇十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4个偏旁。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4、练习背诵儿歌《春娃娃》

重点是课文第二自然段,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三教时

:生字卡片挂图

一、揭示课题,认识“春笋”。

1、出示汉字“春”,你能说出哪些带“春”的词语?

2、板书“春笋”。认读“笋”。

3、出示挂图,看图,认识春笋的样子。

一个尖尖的脑袋,肥胖的身体,裹着一层浅褐色的叶片,像刚出生的娃娃。笋是竹子的娃娃。

4、我们看,这么多笋娃娃真在干什么呀?

(让学生体会春笋在大好春光中争相生长。)

二、读通课文。

2、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好自然段。

3、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请你练习读好这一自然段,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4、指名朗读课文。相机出示新词。

5、指名朗读词语,注意三个后鼻音。

6、指导长句的朗读: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教给学生读课文的方法,从词语到句子到段落。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

三、精读第一段。

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请跟着老师的朗读做动作。

注意几个动作:睡觉醒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说完整话,说流利话。

(2)、动作理解“冲破”“掀翻”“冒出来”并指导朗读,感受春笋旺盛的生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表情背诵。

四、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声”“冲”“破”“块”

2、指名读准生字,口头组词。

3、想想怎么记住它们?

认识“士字头”“两点水”“石字旁”

比较:声生升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并在书上描红。

五、作业

完成习字册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四个生字,指名拼读并口头组词。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看图,刚破土的春笋是怎么样的?你能说说吗?(引导学生说说春笋的颜色,形状。)

2、出示句子“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理解“浅褐色”“嫩生生”

指导朗读。

3、引读“她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读了这一句,你感觉春笋在春天正怎样做呢?它们会怎么说呢?

引导说话,随机进行朗读的指导,读出节奏感,一声比一声高昂。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

1、出示填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

2、看图背诵第二自然段。

3、指名背诵全文。

四、识字写字。

1、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生字。:外迎笑节再

2、认识“夕字旁”

3、提醒“迎”不能多一点。“再”的笔顺。

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

五、作业

完成习字册。

搜集带“春”的词语。

一、复习导入。

1、默写本课新词。

2、指名背诵。表情背诵。

二、迁移练习。

1、交流摘抄的带“春”的词语。

2、一声春雷,唤醒了万物,你能把下面的话说完整吗?

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

3、春天来了,春姑娘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多么漂亮呀。请听儿歌《春娃娃》。

学习表演儿歌。

三、练习

1、选字填空。

在再

1、妈妈()看电视。

2、当我()次见到他时,已是春天了。

3、你()教室里干什么?

块快

1、你走()点好吗?

2、我有一()花橡皮。

五、作业

指导完成练习册。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控烟教育工作总结(实用23篇)

    撰写月工作总结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努力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土地承包合伙协议书(优秀19篇)

    一份明确的合伙协议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共同目标。有关合伙协议的范文可以作为参考,帮助你更好地编写自己的协议。为了进一步落实深化

    可爱的小狗六年级(实用14篇)

    优秀作文充满了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观点,给人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作比赛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优秀作文的风采。早晨,太阳才露出

    个人化妆品年度工作总结(优质19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状态和效率的一种检验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完美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

    小工包工合同协议书(通用17篇)

    合同协议有助于防止纠纷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法律保护机制。合同协议的范文不仅展示了条款的结构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各项约定进行详细解释。甲方(施工方):乙方:经甲乙双

    服装个人销售工作总结大全(22篇)

    销售工作总结还应该结合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x年就快结束,回首xx年的

    小学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优质21篇)

    教师工作计划是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和教务工作进行总结和规划的书面材料。如果你对编写教师工作计划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能帮助到你。本班有学生43人,其

    车队年终工作总结(优质14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分析优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示范性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安监局述职述廉述德报告(模板16篇)

    述廉报告是一种对廉政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有效方式,能够为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请大家阅读以下述廉报告样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201x年,本人

    灾后恢复重建自查报告(模板14篇)

    自查报告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检查和总结的书面材料,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