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

时间:2023-10-20 作者:字海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

爱国标语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想要写一篇有影响力的爱国标语,需要有哪些方法和思路?以下是一些积极向上的爱国标语,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一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列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列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形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二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异常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先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样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仅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可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三

今天下午,我一进教室,就发现教室里张灯结彩。黑板上还写了三个醒目的大字“故事会”,旁边蜜蜂、蝴蝶、蜗牛正在花丛中玩捉迷藏呢!

不一会儿,袁老师微笑着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本周读书节,学校里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下午第二节课班级里有故事会哦!这可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精心为我们准备的呢!”听了老师的话,全班欢呼起来,有的小朋友开心地跳了起来,有的拍手直说“好期待,好期待……”,还有的安静地等待着哥哥姐姐的到来。第二节课的音乐终于响起来了,哥哥姐姐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我们的教室。他们讲了五个故事,我最喜欢《骄傲的天鹅》了。讲这个故事的是一位大姐姐。她一边讲,一边摆动着双手像天鹅一样飞来飞去,真是太迷人了。不过,千万不能向故事中自高自大的天鹅学习。小朋友听着一个个故事,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啧啧称赞的,还有的不知不觉地也演了起来。

哥哥姐姐们讲得绘声绘色,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高兴处大家一起拍手叫好;听到伤心处一同皱起了眉头。不过,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有趣的故事会在小朋友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四

一次维纳乔迁,妻子熟悉维纳的方方面面,搬家前一天晚上再三提醒他。她还找了一张便条,上头写着新居的地址,并用新居的房门钥匙换下旧房的钥匙。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上班去了。白天恰有一人问他一个数学问题,维纳把答案写在那张纸条的背面递给人家。晚上维纳习惯性地回到旧居。他很吃惊,家里没人。从窗子望进去,家具也不见了。掏出钥匙开门,发现根本对不上齿。于是使劲拍了几下门,随后在院子里踱步。突然发现街上跑来一小女孩。维纳对她讲:“小姑娘,我真不走运。我找不到家了,我的钥匙插不进去。”小女孩说道:“爸爸,没错。妈妈让我来找你。”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五

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原先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到找法老了。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六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必须要中.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读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七

“4-1=0”

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个数学公式“w=_+y+z”。许多人不解,问他这是什么意思,爱因斯坦说:“w代表成功,_代表勤奋,y是不说空话”。

其实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数学等式。我就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4-1=0”。看到这个等式,大家一定会说,“4-1”怎么会等于0呢?应该等于3才对,下面我就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为大家说一说“4-1=0”的真正含义。

有一次,学校组织检查各个班级的卫生情况。我们组一共4个人,负责打扫教室卫生。老师特别嘱咐我们要好好打扫,为班级争光,我们四个人个个胸有成竹。

扫到一半,垃圾桶满了,组长就叫果果去倒垃圾。果果去倒垃圾,我们继续在教室打扫卫生,本来我们扫好了,他也应该到了。可我们左等右等也没等来,最后我们只好把垃圾都扫到墙角。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集体争光,都应该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如果当时我和果果一起去倒垃圾,如果看到他没有回来,我们三个中任何一人能下楼去拿回垃圾桶,结果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以后无论干什么事都要互相帮助,不至于让我们辛苦的努力化为“0”。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八

从前,有个小孩不愿意读书。父母送他上学,他上了三天学就逃回家了,从此再也不肯去上学,天天和放牛的孩子一块玩。

长大后,他个字不识,什么道理也不懂,什么事情也不会做,智商偏低,于是大家都叫他“呆头鹅”。幸亏他家是远近闻名的富豪,衣食无忧。他从早到晚都由人伺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父母帮助儿子在邻村找了个普通人家的漂亮小姐,娶过门来做媳妇。漂亮小姐把“呆头鹅”当做小弟弟一样对待。

有一天,小姐对“呆头鹅”说:“明天我妈妈过50大寿,我们都要去贺喜。按规矩你也是要同我一起回去喝酒的。”

“呆头鹅”高兴地问:“你家有好吃的么?”

小姐说:“做寿请客,好吃的多着呢。”

“呆头鹅”说:“那太好了,从现在开始,我就不吃饭了,明天好多吃点。”

小姐说:“这样太丢人了。”

“呆头鹅”说:“又不是去别人家。”

小姐说:“明天去的时候,我要先走一步,你随后就来。”小姐实在不愿意同呆头呆脑的丈夫一同回娘家,怕人看不起她。

“呆头鹅”说:“我不认识你家。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往哪儿走?”

小姐说:“我回去的时候,带一袋子谷康,沿途撒去,你沿着有谷糠的路走就到我家了。不远,走一个时辰便到。你一会儿就来,一定要赶我家吃中饭。”

第二天早晨,小姐早早起床,梳妆完毕,捡好行李,再到猪舍装了一袋子谷糠便上路了。小姐出门时再三叮嘱:“记住:沿着谷糠走,别走岔了。”

“呆头鹅”说:“这不难,我知道了。你先去吧。我一会儿就来。”

小姐一出门便开始沿途撒谷糠。

半小时后,“呆头鹅”也出门了,他沿着有谷糠的路走去。

小姐一路走,一路撒。到了村头,就看到自己家了,谷糠也不能再撒了,否则让人看到笑话。小姐便将没有撒完的谷糠倒进了路边的大水塘里。

“呆头鹅”一路走来,走到村头,不见谷糠了,便停住了脚步。

“该往哪里走呢?怎么没有谷糠了呢?是不是撒完了?也不知道多带点谷糠,真是个傻子!”他环顾四周,发现路边的水塘里有谷糠,便跳进了大水塘。

吃中饭的时候快到了,小姐却迟迟不见丈夫到来,站在门口也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小姐想,或许到了村头就不知道怎么走了,我去看看。

果然,小姐发现丈夫在村头的大水塘里走来走去,追赶谷糠。

看到老婆来了,“呆头鹅“责怪老婆说:“什么地方不好住,你家怎么住在水塘里呢?”

小姐把丈夫叫上岸,气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蹲在地上哭。今天母亲做寿,家里客人多,不能把眼睛哭红了,非得忍着不可。小姐站起身,擦干了泪水,非常耐心地对丈夫说:“中午吃饭,要注意自己的吃相,懂点规矩。这么多客人,别给我丢脸。”

“吃饭就吃饭,哪有那么多讲究,”丈夫说,“吃饭时我听你的就是了。你让我吃我就吃,这还不容易么?”

小姐说:“吃饭时我俩坐一凳,我从家里带了一根麻线,我把麻线一头绑在我的脚上,一头绑在你的脚上。我拉一下麻线,你就吃一口菜。记住吗?”

“好说。这事简单。你一拉线我就吃,你不拉线我就不吃。”

吃饭的时候到了,满堂的客人都上桌了。客人们等着寿星上座,准备举杯祝贺。

这时,有只公鸡从桌底下走过,被桌底下的麻线绊住了脚,公鸡拉了一下麻线,丈夫以为是妻子叫他吃菜了,别人还没有开始吃,他就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公鸡被麻线绊住了脚,走不了,不停地拉这麻线。“呆头鹅”以为是妻子嫌他吃得太慢,便大口大口地吃着。公鸡拉得越快,丈夫便吃得也越快。公鸡还在桌子底下不停地拉那根线,“呆头鹅”干脆端起盘子往嘴里倒。一桌的菜几乎被他一个人倒光了。

客人们一个个抱着肚子蹲在地上,他们都笑破了肚皮!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九

有一天,小虎和小莉姐弟俩一起出去玩。他们俩走着走着,忽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小虎想游过去,可当小虎跑到河边一看吓的大叫起来:“小莉,河里有鳄鱼!”

细心的小莉发现河中有许多露出水面的石头,只是有个怪现象,那就是每块石头上都有数字。

小虎不管三七二十一,走在前面,一边走还一边报数:“1、2、3、5、8。”

突然小虎停了下来说:“8的前面有好几块石头,该走哪一块呢?”

小莉提醒道:“小虎当心,不能乱走,我发现这些数字好像有规律!”

于是他俩停下来进行研究:1、2、3、5、8、(?)、(?)……,小莉:“8后面应该是几?”

小莉思考了一会儿兴奋的说:“我知道了!你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和,所以8后面应该是5+8=13。”

小虎接过话说道:“太简单了!13后面应该是21、21后面应该是34……”这样他俩成功的渡过了数字河!

阅读启发:大自然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真得很奇妙!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十

小熊第二天早上没敢去取鹿肉,怕中了猎人的圈套。第三天一大早,小熊冒着刺骨的寒风跑去一看,鹿肉没了。小熊找了半天,一点影儿也没有,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

小猴灵灵从树上跳下来对小熊做了个鬼脸,问:“小熊,怎么啦?怎么这样无精打采的?”

“别提了……”小熊把前天狐狸算卦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哈哈……”小猴笑得直不起腰。

“你笑什么?人家把鹿肉丢了,你却幸灾乐祸!”小熊有点生气了。

小猴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昨天一早,我看见狐狸叼了一大块肉从树底下跑了过去。”

“不会吧!”小熊不信狐狸会骗他,说,“这一切都是算出来的,哪会是假的?”

小猴说:“你不信,我来让你算一个数。你把你的出生年份、离开你母亲的年份、你现在的年龄、你离开你母亲独立生活的年数,这4个数加起来,看看得多少。”

小熊在地上写出:

没等小熊算完,小猴脱口说出:“等于3986,对不对?”

“对!你怎么算得这样快?”小熊惊呆了。

小猴说:“根本用不着算。你只要把今年的年份1993乘以2,就得3986。”

小熊一试,1993×2=3986,一点不差!

小猴说:“不管谁,把与他有关的这4个数相加,一定得3986,不信你试试!”

小熊摸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道理也很简单。”小猴解释说,“一个动物出生年份加上现在年龄,一定等于1993,因为今年是1993年呀;离开母亲就是独立生活了,因此,离开母亲年份加上独立生活年数,一定也等于1993。两个1993相加,当然等于3986喽!狐狸让你算的数,都是事先编好的。”

小熊明白了,他把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大吼一声说:“好个坏狐狸,你用数学来骗我,看我怎样收拾你!”

小熊来到了狐狸的家,一脚把门踹开,狐狸正在屋里大啃鹿肉。小熊上去三拳两脚,把狐狸打得_滚尿流,特别是狐狸的左后腿被小熊一脚踢断,他变成了一只瘸腿狐狸!瘸腿狐狸也不会干好事的。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十一

1、用蘸水钢笔每画一个正方形需蘸一次墨水,要画好右图形需要蘸( ) 次墨水。

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那么:第一棵树上落了( )只;第二棵树上落了( )只;第三棵树上落了( )只。

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88,而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

4、右图所示为一个由小正方体堆成的“塔”。如果把它的外表面(包括底面)全部涂成绿色,那么当把“塔”完全拆开时,3面被涂成绿色的小正方体有( )块。 8、跳绳比赛,甲、乙、丙三人各跳一次,甲、乙两人共跳282个,乙、丙两人共跳278个,甲、丙两人共跳276个,乙跳( )个。

5、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0,则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变为70,改动前这个数是( )。

6、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7、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要4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2分钟),问煎5只饼至少需要( )分钟。

8、甲、乙二人同地同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走7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开始走,甲追上乙需要( )小时。

9、一幢宿舍楼每两层楼之间有25个台阶,一个同学从一楼走到四楼,他走了( )个台阶。

10、甲、乙两桶水同样重,如果从乙桶中倒25千克水到甲桶中,则甲桶的水的千克数是乙桶的6倍,甲桶原来有( )千克水。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十二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小学数学故事渔夫和草帽: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热门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模板13篇)篇十三

我的天哪!这么多问题,慢慢讲吧!我信心满满地对妈妈说:“首先要解决第一问,第一问要求底面积,就用长乘宽,现在的单位不统一,先要统一单位,因为题上没要求单位是什么,我认为化成dm较合适。长还是20dm,宽现在是3m,因为相邻间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小数点要向右移一位,宽现在是30dm。现在可以用长乘宽就得底面积,也就是解决了第一问了。”

“不错,继续讲。”我听了妈妈的鼓励,更加高兴。“解决第二问,须先换算单位。问题前的一句话,有个“平方米”,所以都化米,20dm=2m,300cm=3m,接着用长×宽×2+长×高×2就能算出四周面积。然后乘以0.8,算出结果后,结果带的是千克,把结果的单位换算成克,就解决了第二问了!”

我好为人师就继续讲下去:“第三个问题求的是容积,但也要换算单位,问题中有l,就需要把单位统一成dm,换算单位后,就用长×宽×高就得容积,最后,再把dm3换成l,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

我讲得头头是道,妈妈赞不绝口:“真棒,妈妈还以为能难倒你,谁知这道题你思路这么清晰,连细小的地方都考虑的这么周密!明天的大学生非你莫属,有信心吗”?“当然有”“那妈妈期待着你……”

从此,我对数学不仅仅是喜欢,还添了一分钟爱……。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接待岗位职责简历(模板18篇)

    环保工作是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关系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在撰写环保总结时,可以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评价环保工作的成绩和不足。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环

    专业小学校园新闻稿大全(14篇)

    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它可以让人充满干劲和勇气。对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学会坚持和坚韧,不轻易放弃,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每一个奋斗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

    最新主持人应聘书范文(21篇)

    人生是一首音乐,我们要用激情和节奏演绎出自己独特的旋律。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经

    实用新年团拜会主持词范文(18篇)

    爱国标语能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些爱国标语范文充分展示了爱国主题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联系,具有很高的艺术

    热门法人代表证明书原件(通用13篇)

    竞聘是指通过竞争来争取某个职位或角色的过程,是一种展示能力和优势的机会。竞聘材料的排版和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图表、重点加粗等手段来突出重点。以下

    专业幼儿园课程海报心得体会好(通用18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感悟的整理,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工作心得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

    优秀企业攻坚心得体会及感悟(汇总16篇)

    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学生和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篇值得一读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阅读的乐趣和启示。企业百日攻坚是现代企业管

    2023年税务工作心得体会(案例17篇)

    培训心得是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小编整理了一些学习心得的模板和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税务机关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务,对于国家财政的平稳运

    热门个人以案促改心得体会大全(18篇)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这些工作心得范文都是从实际工作经验中提炼出来的,非常实用,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专业反对封建迷信心得大全(12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以下是一些军训心得的范文,从不同角度对军训进行总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