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通用6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紫薇儿最新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通用6篇)

在编写高一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下面是一些经过验证和实践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城经过省区地图.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去过哪里,你最喜欢那里的什么景色

2,去过长城吗 长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读文

(一)读题,播放录象.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齐读三次课题,希望一次比一次更有味道.师板书课题.

2,说说你读的时候突出了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突出长,想知道长城有多长,突出城,想知道长城是什么的)

3,好,那就如你所愿,让我们一起走上长城.播放录象.

(二)读文

5,自由读文,围绕长城,围绕课文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6,课文写得好吗 喜欢读吗 能读好吗 真的吗 好,选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质疑

7,读了课文,你的脑海里有没有问题在一闪一闪想要跳出来,让它跳出来吧.

8,提炼专题:为什么说长城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答案就在课文中,通过探究理解,相信你一定会茅塞顿开.

9,默读课文,找出长城奇在哪里,完整,深刻地说一方面最好,多说也可以.

三,汇报,感悟,品读

长城奇在哪里

第一自然段

1,(长城奇在很长)有多长 读读课文,出示地图,指出长城经过的省区,的确,长城从苍茫的西北戈壁到浩瀚的东海之滨,有一万三千多里.

2,长城不仅长,课文有两个词也说明了长城经过的地形特点,哪两个词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3,感情读:这么长的长城,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你觉得它的气势如何 板书:气势雄伟.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评价:果然气势不凡,还有要读的吗 评价:你应该是气势非凡,想不想一起非凡一次,好长城齐……)

第二自然段

1,长城的建筑也是奇迹,读读句子,你认为哪些建筑称得上是奇迹 这样的结构怎么样 (板书:高大坚固)

2,课件出示词语:课文中提到了这样几个名词,看课文上的插图,结合课文填一填,与小组同学说一说,每部分的作用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

如果学生开始直奔第三段,可抓住"数不清的条石"引入第二段,再回到第三段

第三自然段

1,长城奇在长,奇在坚固,还奇在哪里 读文,谈感受.针对第二句多谈.

2,你能读一读下一句,把这两句结合起来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多少……"句子.

3,这个句子中有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慨,哪两个词 "多少……才",在上一句中找出"多少"的近义词,用"多少……才"说句子.

4,齐读多少句子,结合长城经过的地形,长城的结构再来谈"血汗和智慧"

5,所以作者才由衷地赞叹,齐读"多少"句子.

6,此时此刻,作者是在哪里发出的赞叹 读句子,找出表示作者来到长城动作的词语,"一站,一踏,一扶"说明作者已来到了长城,作者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产生了这么多的感想,如果你来到了长城,你会想到什么 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和作者想的一样也可以说.

6,你和作者一样,身处奇迹之中更感觉奇迹的伟大,但真正伟大的是创造奇迹的古代人民.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一段.

7,长城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

(一)许多世界伟人来到长城,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誉之词.

1,美国前总统尼可松

2,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3,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4,历史又前进了几十年,成为世界名人的你也来到了长城,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说一说.

(二),资料交流

1,关于长城,你还了解哪些内容,把你搜集的资料与你的同学分享.

2,关于长城,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读一读.

五,总结

中国属于世界性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如充满浓郁宗教色彩的布达拉宫,还有神秘美丽的丽江古城,每一处古迹都有一段不平常的历史,都是一本厚重的书等着你去读.

作业:

自读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择其一处,写成景点介绍.

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篇二

这篇看图学文有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配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能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观察、阅读、想象结合起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构想

教学本文时让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古诗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引导学生看图,再结合文章来学习,通过阅读来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购及有关长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长城的风光资料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图意及文章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默读“导读”,了解学习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1、请同学们讲解,老师及时加以表扬。

2、老师补充几首古诗。

3、简介长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地域,各自在形势险要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将原先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并且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明代为了抵御外敌,前后修筑18次,图上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三、观察图画

1、学生自己观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说说长城的形状、样子,指名说说(特别提问学习后进的同学,及时加以鼓励)。

2、同学间互相说。

3、自读课文,看看文中怎样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长城的起始点,体会长城的长,请同学读一读书中有关“长”的语句。

2、自由读第一段。

3、指名读。

五、学习第二段。

1、再次观察长城的近景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补充:八达岭居庸关一代的长城,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端厚5.7米,女墙高一米,的确又高又坚固。

2、指名读第二段。

3、同位间指出垛口、城台等的位置。

4、朗读第二段。

六、自学第三段。

1、读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2、有感情地读一读。

3、理解“思考练习”3的前两个句子的含义。

(1)“很自然地想起”是因为长城雄伟坚固,结构合理,谁来到长城也会想起古代的劳动人民,并发出由衷的感叹。

(2)一个“才”,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赞美。

七、自学第四段。

1、自己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读第四段,读出自豪之情。

八、小结。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多谈一谈。

作业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板书设计

2长城

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固

歌颂劳动人民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深对长城的认识,理清课文的条理,激发爱国之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深入了解。

1、同学们说说自己收集的故事,老师给予表扬。

2、听了这些故事,大家谈感想。

三、指读课文,再联系图,了解长城的构造与用途。

四、进行朗读训练。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五、理清课文条理。

六、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背诵,可一段一段地背诵,也可按自己的方法背诵。

2、教师指导后进的同学背诵。

3、指名背诵,交流经验。

七、听写字词。

八、请几名同学当小导游,介绍长城。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长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 长城

概述长城 长城脚下、长城上 感想

远 近

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篇三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

2 长 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质量怎样才能好转,学生上课不活跃怎么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优质课《长城》教案范文与教学计划,仅供教师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班共50人,其中新插班2人。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总体而言,班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体来说,班上的阮安然、刘清、胡珍等十来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自觉性很强,基础非常扎实;范呈兴等几个学生知识面广,上课发言积极;阮安然等几个学生书写非常整洁漂亮;在书写习惯上较差的有薛万杰、徐炜敏等几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上不认真和拖欠的有张兴明、田林圆等几人,需要加以引导、鼓励,促进其进步。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长城》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学小学五年制第八册第一课。本节课是它的第二课时。

《长城》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开篇课文,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学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节课就在于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深化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也会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同时对计算机的学习与基本的实际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根据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

3、学会搜集、整理网上资料,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文稿。

4、学会注册并使网址时进行的相关链接。

能力目标:

1、通过文字的描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教学难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能展开联自己独道的见地。

自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网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础,本身网络学习语文的这种形式就吸引着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本身就为突破重点、难点做好的铺衬。

在bbs中了表自己的合理化见解,这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稍有难度,但我相信教师大胆的引导与勇敢的鼓励,这一难点会得以很好的解决。

三、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思

本节课我大胆的将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本节课《长城》适合全面搜集资料的特点,而计算机的网络教学恰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二者的结合,在形式上首先就给学生以学习的好奇心,有了强烈的渴知欲;而在实效上更是相辅相承。计算机网络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完全的体现了新的教学改革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更公平;学生如果想更好的学习到本节课的内容,首先他得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基础,会浏览网页,能进行简单的图文复制与粘贴,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学会注册bbs会与的是网址还要会学会如果进行链接,等等这一切又充分要学生去动脑、去动手,去实际的操作与应用来展现他的计算机水平。学见解所面向的区域更为宽广,不再是只对老师,或只对学生,他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人及所有人的全部,给了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本节课是一个调控者与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中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的学习,谐调各小组或每个同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在学习中,又是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员,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本节课,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

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篇五

生:长城.

师:对,就是代表中华民族骄傲和象征的长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请你用书中的一句话赞美长城.

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看来你读书非常的仔细,认真.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请你们从这句话中找出两个重点词.

生:这两个重点词是"雄伟"和"奇迹".

师:同学们的反应可真快啊.

三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长城雄伟的呢?

生:我从长城的长感受到长城的雄伟.

师:你是从那些词语感受到长城的长呢?

生:我从"一条长龙"感受到它的长.

生:从"蜿蜒盘旋"中感受到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指捉图解释一下这个词吗?

生:就是长城弯弯曲曲的向山岭中延伸.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

生:从"一万三千多里"感受到长城的长.

师:万里长城万里长,一个年轻人走完这一万三千里用了508天.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万里长城万里长.

师:长城真长啊,课文还从那些方面描写了长城的雄伟呢?

生:从长城的宽感受到长城的雄伟.

师:你是从那句话中知道的呢?

生:"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句话中知道的.

师:同学们你们能比划一下五六匹马到底有多宽?

生:我认为有第一小组到第三小组那么宽.

师:看来你是一个善于动脑的孩子,真不错.

生:还从高大坚固中感受到长城的雄伟.

师:这样高大坚固的长城有什么用啊?

生:抵御外敌.

师:那是怎样抵御外敌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长城的结构.

生:长城上有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

生:嘹望口供嘹望用的,射口供射击用的,城台供屯兵和呼应用的.

师:同学们读课文可真仔细啊.让我们齐读第二段.

师:这样高大坚固的长城是由谁修建的呢?

生:劳动人民.

生:他们用手和肩膀抬的.

生:他们抬着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一步一步爬上陡峭的山岭.

师:两三千斤重有多重啊?

生:我们一个同学的体重有50多斤,要50多个同学的体重才有一块条石那么重.

生: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人从陡峭的山掉下来摔下来

生:我看到了很多人最后被压死了

生:我看见了他们抬着条石无奈的低着头,我看到了那些人民为了长城都累死在长城脚下。师:一块石头那么重,劳动人看到血汗,一块石条这么重,怎么办.

生:我还看到监工在打民工.

师:让我们在脑海中再现当时的情景,齐读第三段.

师:正是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才有着气魄雄伟的工程,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赞美长城.

四年级长城教案设计篇六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五、巩固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