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精选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紫薇儿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篇一

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在地震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学校地震领导组决定在本学期3月12日上午课间操举行防地震应急演练,为了使演练高效、安全、有序,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1、领导机构:

总指挥长:__(校长)

副总指挥长:

成员:

2、紧急避险,疏散组。

组长:

成员:

3、抢险救援组:

组长:__兼摄像

成员:

职责:

1、对伤亡人员,被困人员进行抢救,并转移到安全避险区,对重伤人员要联系医院治疗、抢救。

2、统计各班人数和建筑物及教学设备设施受损情况,书面向指挥部报告。

(4)后勤保障组

组长:__

成员:__

职责:

1、负责防震救灾的各种生活物资储备。

二、演练行动指令信号约定

使用口哨。紧密避险是:嘟、嘟、嘟,(连续短哨声)

紧急疏散是:嘟……嘟……(连续长哨声)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及岗位人员安排:

指挥长发布初震到来,全体师生进入紧急避险程序的指令(避险哨声)后全体分工教师都应立即赶赴自己的岗位并催促学生避险。

__到初中二楼口、疏散线路,楼梯分配如下:2楼——1楼——初中教学楼前安全地段

__到初中一楼口、疏散线路,楼梯分配如下:1楼——初中教学楼前安全地段

__到小学二楼口、疏散线路,楼梯分配如下:2楼——1楼——小学教学楼前安全地段

__到小学一楼口、闫爱琴线路,楼梯分配如下:1楼——初中教学楼前安全地段

四、演练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紧急疏散时在下楼梯和拐角处是最容易发生拥挤,跌倒,踩压事故。因此,要求在楼层楼梯口值勤的老师必要百倍警惕,尽职尽责,杜绝次生事故发生。

2、要求全体学生在紧急疏散时要观前顾后,要弘扬团结互助的精神,特别要向那些残疾、体弱的同学伸出友谊之手。

3、演练中,全体师生员工要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闻风而动,雷厉风外,令行禁止,尽职尽责”。

4、各工作小组要在数次演练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发现薄弱环节,扬长避短,使每次演练效果不断提高。以便日后能从容应对破坏性大地震。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篇二

按照《关于做好20__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拟组织一次教学楼区、办公区地震逃生演练,以培养师生在遇到灾害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防灾知识,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方案目的

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地震防灾现场逃生基本技能,提高校园处置突发事件和防灾能力。

二、演练时间

20__年5月12日9:35

三、应急地点

各教学楼办公楼

四、疏散人员

全体师生

五、安全集合地点

校园广场(升旗集合点)

六、成立安全逃生演练机构

七、逃生前的准备工作

1.实地查看,检查好班级、楼层、楼梯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做好责任分工,撤离路线要做到合理有序。

2.各班班主任利用周一班会组织熟悉警报,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组织自救演练练习,做到熟练、整齐、规范、安全。

八、疏散步骤

1、9:35,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2、9:38,由网络中心发出警报,教学楼上课的任课老师听到警报后,按照地震逃生自救组织疏散。

3、自救演练结束后,及时将教室前后门打开,组织本班学生按照教学楼逃生示意图的路线,分别从教学楼的就近楼梯有序地进行撤离。各楼层任课教师指挥学生撤离,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4、疏散时学生要做到不讲话、不抢道、不惊慌,从楼梯撤离时要靠近楼梯的右侧,同一个台阶上并行不能超过2人,迅速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5、3号教学楼、5号教学楼、9号教学楼、康复楼、培智部的任课教师要根据分工在学生逃生的楼梯拐角处维持学生撤离秩序,防止学生拥挤、摔倒,该楼层学生全部撤离后任课教师方可快速撤离教学楼。

6、校园逃生安全:盲生沿着9号教学楼北大门两侧及通往学校广场的规定路线,聋生沿着3号教学楼、5号教学楼规定逃生路线,及各楼内的教职工统一到学校广场集合,分别按周一升旗时的队伍站好。

7、清点、汇报人数。班主任指定学生代表及时清点人数(应到__人,实到__人,请假未返校__人)。德育处把查点的学生数汇报给张校长。

8、张成华副校长作现场总体点评。

九、相关要求

1、师生提前熟悉地震自救演练方法,明确信号、路线、撤离顺序、场地和时间要求等,掌握撤离、逃生、自救、互救的方式、方法,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如发生灾情需要疏散时,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勿慌乱。

2、切勿拥挤,以免发生踩踏。尤其是楼梯通道,绝对控制速度,不得推搡,不要蹲下提鞋或系鞋带,如若奔跑过程中个别学生摔倒,要及时抱头,缓移角落处,适时迅速站立起来,继续逃生。

3、按照疏散路线图指示的方向疏散,切勿乱走路线图,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拥堵。疏散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及一些其他细节,如逃生的方向、从座位上起来后凳子的摆放位置、摆放动作等。

4、在疏散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情况、遗漏任何物品,一旦逃生到楼外的学生,切勿重返原地,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碰撞。

5、如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回到原来的教室趴在窗口,并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6、提醒学生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7、老师在逃生过程中要当好向导作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并帮助行动不便的学生逃离现场。在教学楼内以快走为主;出了教学楼可以慢跑前进。前提是确保安全。

8、如楼梯或走廊人数较多,原则是高年级礼让低年级同学,男同学礼让女同学。

9、逃生到集合指定地点的学生不要大声喧哗,尽可能的保持安静。

十、相关人员职责

1、班主任职责

(1)利用晨会或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动员和培训,对学生进行一次地震知识的安全教育,熟悉警报信号,以班级为单位提前演练地震实施自救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降低灾害恐慌心理,同时与第二节上课的老师对接好。

(2)事先要将本班学生根据座位情况及其他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级的逃生细则。

(3)负责安排对逃生后疏散到集合点上学生人数的清点工作及纪律的维持。

(4)合理安排特质学生的撤离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学生撤离中的安全

2、各小组组长职责:

组织相关人员疏散演练方案的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熟悉疏散路线;根据工作分工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排,积极做好衔接;提前谋划,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学生安全。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篇三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

活动过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

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

师小结录像内容

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安全的? 怎样做是不安全的? (幼儿讨论。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

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南义中心小学》。

应急救援组织名单:

1 、总指挥:张俞

2 、副总指挥:周小敏 周宇能 汪洪生 柯遐贞

3 、各应急小组组长和成员名单:

1 )通讯组长:周 杰

2 )疏散组长:柯新金

3 )医护组长:王德元

4 )警戒保卫组长:周小辉

5 )排险抢修组长:丁 炜

6 )后勤保障组长:柯于林

7 )成员:全体教师

三、应急组织的职责

总指挥职责:

1 、总指挥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2 、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和解决求援事项

副总指挥指挥职责

1 、根据事故的急救预案,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处。

2 、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有序疏散无关人员,负责救护伤员和寻找失踪人员。

3 、与有关专业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负责应急救援任务的分配和人员调度。

4 、负责事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现场值班领导职责

1 、值班主管接事故报告后,确认事故的性质,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并担负起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

2 、预案确定的事故现场指挥到岗后,及时说明情况,交接岗位。

四、地震时的应急防护程序

1.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地震时校长任指挥部总指挥,与总务处、德育处一起成立指挥部,组织师生就近躲避。

2. 各正副班主任立即到所在班级,听从指挥,组织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值日教师应立即到岗,协助指挥撤离。各班班主任要明确方向,切忌惶恐。可以组织在教室里的学生就近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对在教学楼内的学生由值日教师通知他们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任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3. 学校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4. 地震前要明确学生转移、撤离的场地。各班可按实验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路线撤离,依次有序到达学校操场,在场地中央就地待命。

5. 震后由校领导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或听从上级部门的'指挥。

6 .全体人员下楼后,应集中到空旷的学校操场上,按班级列队,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五、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 、报告制度实行学校 " 一把手 " 负责制。

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要本着 " 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 " 为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 、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在2小时内及时向教育局汇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4 、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六、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制度和计划

1 、我校每学期至少进行师生地震安全演练两次;师生安全教育培训两次。增强安全意识和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

2 、演练培训时,不得无故缺席,需征得领导同意后方可请假,事后必须补课。

3 、参加演练培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培训规则,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4 、采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形式,定期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5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演练,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案。

七、预案管理制度

1 、应急预案应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领导和熟悉安全工作的人员共同制订。

2 、预案建立后,交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备用。

3 、安全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预案进行修改、更新,使预案不断完善。

八、对突发事故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步骤)

( 1 )组织抢救;

( 2 )保护现场;

( 3 )通知监护人;

( 4 )上报主管部门;

( 5 )控制舆-论;

( 6 )组织人员专门处理;

《突发地震事故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地震突发应急预案篇五

时间:20xx年4月22日9:30——10:30

人数:全体幼儿和教职工

地点:幼儿园内

内容:地震、火灾报警及教室遇到地震、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配班教师

1、准备警报声;

2、各班教师组成二组:负责幼儿安全疏散、幼儿安全教育;

3、师生事先熟悉园内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处,下楼梯方法、顺序、路线;

4、幼儿园楼道安全疏散示意图

5、灭火器、湿毛巾每人一份

1、一楼为先二楼为后,靠近楼梯班级为先远离楼梯班级为后;

2、听见演习警报后,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与配班教师以最快速度有序地组织和带领幼儿按逃生路线疏散、逃离。

要求:

(2)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

(3)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带班老师前、配班老师后。

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4)地震警报后老师有序带领幼儿拿起书包护头蹲下。

2、重点危险地带专人把守(楼梯口、楼道转弯处)班级人员分工明确(队伍前、中、后位置安排到位)

3、集中大操场,要求:各班清点并报告人数,组织幼儿有序排队

4、演习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