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路作文字七篇(大全)

时间:2023-05-28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道路篇一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小编整理了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欢迎参考借鉴。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放眼全球,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但是另一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大多数人口、大多数地区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我国应跟上这个时代潮流,与时代共舞。

2.中国自身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主要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实现的。今后我们还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海外中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中国企业、人员“走出去”的规模越来越大,资源、市场“两头在外”,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一切发展都将无从谈起。

3.中国文化传统的基因规定

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

4.中国社会制度的性质使然

当年,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专门讲了一条。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我们避免走苏联社会主义的老路。苏联虽然也是社会主义,但是不能说是和平的社会主义。二战后,美苏争霸40余年,结果是一个解体了,一个衰落了。中国应以美苏为镜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篇二

;

摘要:本文从探讨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中国软力量发展的结构性缺陷,指出这种力量失衡与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产生的相关性;进而根据中国国情和其他大国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发展软力量的战略设想和目标定位。

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软力量

作者简介: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胡 键,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的迅速提升,更在于文化竞争力、制度创新力和观念影响力构成的软力量的提升。中国在有形的硬力量迅速发展的同时,软力量不足却成为突出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软力量问题比其他大国更为紧迫。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其软力量建设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因而更多地依赖于内生的创新力量,需要更深刻的历史自觉性。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软力量发展规律的结合上,来探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软力量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硬力量与软力量的相互关系

综合国力由硬力量和软力量构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硬力量对综合国力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几乎都是由经济、军事实力为主体的硬力量的优势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展和世界力量结构的急速变革,文化、观念、制度等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突出,成为新的大国力量来源之一。换言之,一国的强大已经不能仅仅以硬力量作为判断标准,软力量对于后起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标意义。

“软力量”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全球力量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当时,在关于美国“衰落论”的辩论中,保罗·肯尼迪认为,美国正在重蹈历史上霸权国的覆辙,已经被过度的军事扩张耗尽了精力,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但是,约瑟夫·奈却认为美国的力量并没有衰落,美国力量的本质和构成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冷战结束,约瑟夫·奈进一步认为,国际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过去,对一个大国的考验是其在战争中的实力,然而当代的实力界定不再片面强调军事力量,技术、教育、文化乃至制度等因素在国际权力中正变得日益重要。

硬力量和软力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界线。首先,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约瑟夫-奈认为,二者之间只是行为性质、权力有形性等程度差别。硬权力是改变他者所作所为的命令性权力,一般依赖于强制和引诱来获得;而软权力则是塑造他者期望的同化能力,一般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控制政治议程等使其他国家无法实现目标来获得。约瑟夫·奈还指出,命令性权力有时也用于创建制度,然后成为合法性力量;而政治合法性权力并不直接表现为硬力量,而是直接表现为软力量。其次,二者往往互为载体、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例如,军事力量作为一种硬力量,不只是武器装备技术系统,还必须包含军事战略和军事组织系统,甚至包括凝聚战斗力的文化认同,这些软力量直接决定着硬力量的效率和功能。又如,文化艺术作为典型的软力量,在信息时代越来越依赖高科技传播技术系统,后者作为技术和材料的高端优势正是硬力量的象征。

然而,硬力量和软力量有各自的核心特征和指标体系。这里讨论的软力量主要是指政治力、社会力和文化力。政治、社会、文化的国力构成是有别于有形物质力量的无形观念力量。所谓“政治能力”是指国家解决冲突的能力,体现在制度与合法性上。社会能力主要是指社会的和谐程度,即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协调。文化力则主要是指文化的对内认同力和对外投射力。政治力、社会力、文化力的内涵都体现着人、社会与国家的素质。建设软力量的关键是人的素质。具体而言,建设国家的政治力,就是提高人的政治素质,以提高国家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建设国家的社会力,就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协调能力,以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建设国家的文化力,就是提高国民的文化认同,以增强国家的文化投射能力。

硬力量是软力量的物质支撑,软力量则是硬力量的精神升华。在综合国力提升的过程中,同样遵循着硬力量决定软力量、软力量反作用于硬力量的规律。尽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模式不同,但在硬力量与软力量的发展秩序上基本相似。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均gdp不到200美元,按世界银行人均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为绝对贫困的标准,中国的赤贫人口数在1981年是6.34亿。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几乎没有资源投放到软力量建设,不得不把经济建设特别是物质财富增加作为国家的第一任务。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硬力量特别是经济总量得到空前提升。从经济总量来看,按照现行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总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经济总量2006年首次超过20万亿人民币,列美国和欧盟之后,居世界第3位。高盛公司全球经济研究部的《成长与发展:通向2050年之路》一书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在2008年超过德国,在2015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即使增长率降到7%,中国经济总量仍将在2050年赶上美国。

相对于硬力量迅猛发展,中国软力量的数量和质量都显得极不相称,甚至束缚着硬力量的进一步提升。从全球竞争力排位看,中国的许多主要产品的产量和出口规模都已名列前茅,但在信息、法制、管理、市场自由度、创新能力等软力量指标方面,中国基本上排列在平均水平之下,有些指标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种硬力量和软力量极不平衡的综合国力结构表明,发展软力量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硬力量的溢出效应,软力量的缺乏就不只是限于中国内部的社会和谐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问题。

硬力量是走向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并不是现代化本身。软力量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标志着人的现代化水平。综合国力构成要素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这恰恰是区分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当硬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国家摆脱物质匮乏、人民摆脱贫困,这时硬力量对国家发展的作用逐渐下降,社会和谐、制度完善、文化发展等软力量的作用逐步上升。换言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软力量将成为决定中国能否和平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中国力量结构缺陷与“中国威胁论”

序的负面冲击,进而扭曲中国的国际形象,达到阻滞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的。因此,要消除和厘清“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就不能不正视中国的国力结构特别是软力量的严重不足。

中国的和平崛起首先表现为以经济总量为核心要素的硬力量崛起,这是海内外公认的基本事实。经过2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经济总量数倍翻番,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排列中迅速提升,从1980年代初的30位提升到2006年的第4位。而且这种超常规上升速度有利于中国缩短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超级经济大国的距离。在20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还是美国的1/10,而2006年已经是美国的1/6。中国经济在宏观层面与美国的相互依存达到或接近美国与西方盟国的紧密程度,而且在微观层面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海外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威胁论”接踵而至。例如,中海油集团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的股份遭遇美国国会的强大阻击。以至功败垂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称,今天的中国比1980年代的日本更有威胁力。美国全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在一份调查报告中也宣称,在粮食、肉类、钢铁、石油和煤炭等5种主要产品的消费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硬力量上升,导致了“中国威胁论”的一波又一波浪潮。

“中国威胁论”时起时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际势力的蓄意炒作以外,还可以从中国自身的力量结构上找到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结构存在着两个基本的不平衡性:一是硬力量的“量大质不高”;二是软力量的“量小质更弱”。这种力量结构的畸形,使中国力量的某些部分增长超出了国际社会的承受能力;而其他部分力量(尤其是软力量)的滞后又使中国力量的增长难以得到国际舆论更多的正面认同。

中国增长最快的商品进出口就表现出“量大质不高”的典型特征。200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是5100亿美元,2006年达到1.7万亿美元,平均年增长25%左右。1978~2001年的外贸年均增速为14~15%左右,加入wto之后提高了10%;中国成为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同时又是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的粗放投入,增长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基础比较脆弱。贸易规模大,但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软肋”。依赖大量低端产品出口支撑的出口竞争力近年来出现不升反降的趋势。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排在印度(第43位)之后,居第54位,比上年度下降了6位。由此必然产生两方面的冲击:一是中国的低价商品对发达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同时产生市场冲击;二是低成本的商品依赖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而对国际原材料价格体系产生冲击。在两大冲击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威胁论”就有了新的生成条件。硬力量的缺陷就转化为软力量的受攻击。

中国的国际文化竞争力则更明显地反映了软力量“量小质弱”的典型特征。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巨额文化贸易逆差,即所谓“文化人超”或“文化赤字”。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逆差都在10倍以上,最高时超过了15倍。2004年中国向美国输出了14种版权,而从美国引进的版权达4068种。俄罗斯艺术团体一年在中国演出将近100场,而我国艺术团体同年在俄罗斯演出不足10场。这种差距近几年来逐年扩大。文化贸易逆差反映的是中国与西方大国文化力失衡的现实,表明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弱势地位。尽管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文化资源,以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文化工作者,但中国文化竞争力处于较弱的态势仍将是一个长期现象。中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不等于是“文化产业强国”,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却是严重的“文化贸易入超国”,这种悖论集中体现了中国国力结构的畸形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有形商品竞争力的桎梏。新产品创意不足、品牌效应微弱、人文内涵肤浅成为中国商品相当普遍的通病,甚至依赖盗版和复制来维持商品市场竞争力,足以证明软力量发展滞后已经殃及硬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教育贸易逆差巨大也反映着同样的结构性缺陷。中国每年的教育贸易逆差高达20亿美元以上,而且还在逐年扩大。一方面是教育投入资源不足,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大量外流;一方面是国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失调,一方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强。这种现象同样成为中国软硬力量严重失衡的指征。换言之,“教育资源大国”同样不等于“教育强国”,“人口大国”不等于“人力资源强国”,这些不等式恰恰来自于中国国力结构的缺陷。

中国软力量的结构缺陷还在于制度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难以同步。特别应认识到,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迅速发育并走向完整的体系建设阶段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始性和渐进性,目前还难以得到国际舆论的充分理解和肯定,这是中国软力量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受到种种压力的重要原因。这种历史阶段性的特征需要时间和实践来加以证明。今天的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其历史积淀相当深厚,至今仍保持着相当大的惯性力量。中国的现代民主文化与传统专制文化的此消彼长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改变这种制约力量的长期性和艰难性认识不足,也是影响中国软力量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始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往往寓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这种改革模式的特殊性使政治体制改革迄今为止仍在局部、基层内展开。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造成中国力量结构不平衡发展、中国国际形象扭曲的内在原因。

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全局的、整体的改革发展阶段的条件正在成熟。其中三个要素不可忽视:一是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触及到权利、资源和利益分配的核心部分,所谓“改革攻坚阶段”可以理解为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兼顾的阶段转变。二是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内在的根本变化,一个流动的、开放的、和谐的社会结构要求更加广泛、深入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更加自觉、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三是中国正在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利益攸关方”,广泛参与国际机制建设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必然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述三个要素在1980年至2000年间基本不具备或者不同时具备,而在最近5年的时间里,三者同步发展的趋向逐渐明显。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主要构成的中国软力量,有可能而且必须取得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的平衡发展。从这一点上看,中国软力量和硬力量的平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三

;

[访谈嘉宾简介] 严书翰,中共中央党校(國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理·科社”学科评审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

[访谈人简介] 夏敬芝,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的70年,是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的70年。筚路蓝缕是指新中国70年创业道路的艰难,砥砺奋进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奋斗,硕果累累是指我们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围绕“新中国70年与中国道路”这个主题,我们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严书翰教授,请他和我们谈谈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访谈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拓并形成了中国道路,在当今世界备受瞩目,请严教授谈谈中国道路开拓和形成的重要意义。

严书翰教授: 首先要界定一下,我们这里讲的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确实,在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原先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用70年时间就开辟出一条通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伟大目标的中国道路,这当然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我注意到最近研究中国问题的著名专家郑永年是这么评价新中国70年发展的:“中国实现了快速和可持续的崛起,在剧烈变化的国际事务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历史不仅没有被西方的‘自由民主’所终结;相反,中国的崛起开启了新的世界历史。”[1]我认为中国道路的开拓和形成的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我们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认识开拓和形成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程中的重大挫折。想想那时候是一种什么情景呢?攻击马克思主义、鼓吹社会主义历史终结、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真可谓“万花纷谢一时稀”呀。但是,马克思主义从未被打倒,社会主义历史并未终结,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而这一切都与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道路密切相关。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笼统地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走出低潮,但是,一个人口约占世界1/5的国家在70年时间里通过开辟和形成中国道路,使原先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成就当然举世瞩目。中国道路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还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正如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中国道路的成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总之,中国道路的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角度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华民族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的时代,不甘沉沦的中国先进分子就开始寻求救国救亡的真理,他们首先把目光投向西方。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思潮纷纷登台亮相。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他们在对各种主义和思潮的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潮流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就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打下的基础上,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正因为我们沿着中国道路阔步前进,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四

;

摘要: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基于对时代特征的根本判断,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基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变化,基于中国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同一性,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底蕴。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生性。这条道路将超越传统大国的崛起模式,超越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框架,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从而成为新兴大国整体崛起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和平发展道路;必然性;内生性;历史超越

作者简介: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0020)

梳理中国30年来开辟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可以用若干个核心概念来概括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和平”,是这条道路的旗帜和目标;“发展”,是这条道路的内涵和本质;“科学”,是这条道路的思想方法和可持续条件;“和谐”,是这条道路的结构设计和价值理念;“开放”,是这条道路的根本动力和历史条件;“合作”,是这条道路的行为准则和路径选择。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基点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来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历史规律、时代潮流和人心所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强国的唯一战略选择。

1.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反思

反思之一:新中国建国以来,长期处于被遏制被包围的国际环境,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延滞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程。造成这种长期恶劣国际环境的原因来自外部和内部、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和平不够、发展不够,是建国后30年的基本教训。吸取这两个历史教训,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在资本主义占据优势的世界体系中赢得中国的发展空间。

反思之二: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成为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领导着占据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苏联与外部世界始终处于战争和对抗状态之中。苏联不仅与西方阵营进行了世界大战和长期冷战,甚至对社会主义国家也动辄使用武力,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还在全世界扩张军力,与美国争霸,在输出革命的名义下发动对外战争。由此导致国力空虚、经济崩溃,最后结果是全盘解体。苏联教训对于中国极为深刻,中国绝不能重踏苏联的覆辙。

反思之三:世界上大国崛起的不同道路导致完全不同的历史后果。其中最主要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和日本,走的是一条军国主义、疯狂扩军备战、挑战现存国际体系的崛起道路,以致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对世界各国和本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历史性灾难。战前的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是典型的迅速崛起又彻底失败的模式,证明在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的历史条件下,以军事结盟挑战现存国际体系、重新瓜分世界、夺取霸权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当然不能仿效德国和日本在战前的扩张战略。

反思之四:美国的崛起道路虽然并非和平,但是它没有挑战当时的霸权英国,而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英国衰落并有求于美国的时候,适时地帮助霸权国家,最终和平地实现霸权转移。美国的经验不可复制,但是其成功之处亦不可忽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通过欧洲一体化、日本通过美日同盟和亚洲市场实现和平复兴,分别达到世界经济第二、三位强国。这些国家崛起的成功经验,我们不可能模仿,因为外部环境和国家性质不同。但是,这至少可以证明,后起大国与现存国际体系并不总是处于对抗状态,这是中国和平崛起不能不借鉴的。

2.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时代特征的根本判断

自邓小平以来的历代中国领导人都认识到,时代背景、世界潮流、人类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根据这种认识,30年来,中国始终在求和平、谋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解决和平与寻求发展比解决其他问题更为重要和迫切;另一方面,维护和平和寻求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关系到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大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带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制约并影响着世界上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这两大问题也体现了世界的潮流和时代的基本特征,并存在着解决的可能性。中国领导人不是孤立地看待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而是特别重视把握二者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问题,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宏大命题。只有解决发展问题,才能解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问题,以及对世界局势产生整体性影响的战略性问题。其关键是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意义就在于推动南北问题和全球发展问题的解决。

“和平与发展”从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到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逐步地从观察世界格局、判断时代潮流,转化为对中国发展的道路选择和价值判断。邓小平提出争取20年和平时间,确保经济总量翻两番。按照这个战略思维,中国提前10年走出了冷战格局,结果我们实现了第一个发展战略目标。此后,党中央又判断中国处于战略机遇期,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争取20年和平,以确保实现第二个发展战略目标。第二个“20年和平”已经过去将近一半,实现第二个发展战略目标的条件越来越充分。在这个阶段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重要条件,就是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和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和世界已经完全不可分离。

3.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国家属性、国家定位的判断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来自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判断。中国底子薄、人口多,“既是大国,又是小国”。这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考虑的。这不仅决定了中国崛起必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决定了中国崛起不能选择争霸、扩张的方式,而只能是一个和平发展、逐步累积国力的过程。邓小平提出,中国需要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利用现在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争取在50年到70年时间内发展起来。

中国现代化的不平衡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是基本国情。其不平衡性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每个大行政区域(省、市、自治区)内部也不平衡。

其长期性是指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时间。从1949年算起,五十年左右达到初步小康水平;一百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二百年左右达到先进的现代化水平。这二百年左右的时间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考虑到中国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2500年封建制度的历史,100年到200年的现代化过程并非十分漫长。如果再考虑到西方文艺复兴至今已经500年,中国以1/4到1/3的时间赶上其现代化的步伐,也不是太长远。

其艰巨性是指中国现代化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的;是13-15亿人口/人类的五分之一的整体现代化;土地、资源、技术、资金等要素条件的相对短缺;长期与发达国家的市场和先进科技相对隔绝。

这些基本国情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阻力,又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条件。中国的空间广大使其战略回旋的余地充分;中国的不平衡发展可以形成内部的梯度转移,形成产业升级的长周期;中国的人口众多,构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西方技术和资金的相对缺乏,迫使中国发展自主技术创新和国内资本市场。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基本条件,使中国具备高度的抵御内外压力和危机的能力,走出一条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五

;

〔摘要〕从近代以来看,中国道路是一条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互相交织的阶段。在这三个不同内涵的阶段中,中国社会形成了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中心的各种思想和话语表达方式。“站起来”是指中国人独立自主的走向现代化,这条道路后来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以“革命”为核心思想的话语。“富起来”主张寻求自身发展道路,追求不同于西方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通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现代化,这一探索形成以“改革”为内容的社会全方位变革。“强起来”则是通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自信”为意识形态的基础,强调只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中国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机会,就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讲述给世界其他国家。对此,习近平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所以,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体系建设。〔2〕通过话语体系建设,将中国道路总结出来,形成理论,并讲给世界。

一、现代化——贯穿中国道路的核心概念

(一)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一般认识

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现代的时间起始与科学技术革命的萌芽息息相关,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连;现代又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系列社会系统、人文情怀等等,它不是一个固定内容的概念,其中蕴含的内涵也随着时间而不断充实。

现代化则是指一个国家走向现代道路的过程,当现代以一个美好愿景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时,人们便通过国家、民族等群体,向这一目标不断迈近。由于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对于现代化的解释也不同。现代化就是实现现代的过程,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有四种:第一种,现代化是指近现代以来,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第二种,现代化实质就是工业化,即经济落后国家工业化的过程;第三种,从社会阶段将现代化解释为科学革命以来的一系列变化的统称;第四种,从文明的角度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4〕从这四种对现代化内涵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首先,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其次,这一过程发端于近现代的科学与技术革命;再次,是基于科学与技术革命带来的从价值、文明到社会系统的深刻变革。

现代性是用来描述“现代”这样的状态,现代化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5〕,面对这一新变革所产生了新理论、新思考,出现了新的概括,这就是现代性的内容。现代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现代性将人类社会视为无限发展的一个过程;第二,现代性认为要保证无限的发展,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现代国家制度以保证社会的效率;第三,现代性强调资产阶级启蒙时所形成的关于人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现代性的核心概念是理性。

现代性与现代化密切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现代化是原因,现代性是概括现代化的学理语言,正是由于有科学技术、经济生产、社会变革这些现代化过程,才有现代社会属性的现代性。〔6〕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化进行抽象概括,那么按照现代化道路的现有实践,欧美现代化的道路就具有普世性和普遍意义,可能其他所有国家都需要照搬欧美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但是,如果将现代社会的特征抽象出来,按照现代性的标准,很多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同样能够走上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为我们展示的是具体的实践方法,而现代性则是提供抽象的价值标准。

(二)现代化作为中国道路发展内涵的确定与嬗变

从目的来看,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实现发展,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对这一道路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着实现方法的争论,但是在目的上,从没出现过动摇。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当西方国家以“船坚炮利”的外在形式出现在国人眼里时,学者们就开始探讨现代的内涵和现代化道路的问题。最初的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所以满清王朝仅仅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后来,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进入到政治层面,这时变法、维新、立宪等思想就开始出现。五四运动之前的现代化思想,更多的是对于西方现代化的外在形式的学习,照葫芦画瓢而已。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将西方现代化的属性直接总结为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更为清晰,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已经突破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层面,经济思想、文化價值也进入到现代化研究的范畴之中;实践上,根据理论的不同观点,也开始了对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尝试。这一时期,各种思想涌现,各种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代表性的有陈独秀、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潮、晏阳初、陶行知的乡村平民教育运动等等。1933年《申报月刊》将“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词语开始使用,关于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话语方式就已经固定下来。此后,对于中国追求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已经成为定论。〔7〕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作为中国道路的发展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六

;

〔摘要〕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一步步走出来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没有中国道路,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也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坚持中国道路,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 〕10他强调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 〔1 〕11。中国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稳定中国。中国道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规定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中国道路对维护整个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特色发展道路,是共产党人寻找到的适合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又符合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这一科学概括包含了丰富内容,需要我们深刻领会。

中国道路的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一个主体领导、一个基本路线、一个制度依托、一个总体布局” 〔3 〕。“一个主体领导”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核心地位,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捍卫者,它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能够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富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一个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策。“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道路的根本目标,又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制度保障。中国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道路体系,呈现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总之,我们党为实现中国梦规划好了路线,设置好了棋局,制定好了策略。

中国道路既涉及道路问题,又涉及理论体系和制度保证问题,是理论指导、制度建设、实践过程的有机统一。中国道路“特”就特在我们党能够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又能够不断开拓创新上;“特”就特在能够把实践、理论、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特”就特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统筹兼顾,五位一体;“特”就特在把追求国家整体和人民个体利益统一起来。

中国道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中国特色个性的统一。从本质上讲,中国道路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通过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形式上讲,中国道路凸显了“中国特色”的个性,既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也没有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它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重点不放松,又统筹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盘棋;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模式的全盘接纳,而是自我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实际国情的有机统一。

中国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精心探索,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它酝酿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精心探索,开创于第二代领导集体大胆改革开放,发展成熟于20世纪末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中国道路酝酿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精心探索。从理论上讲,在中国道路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我们党首先选择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为了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生搬硬套,毛泽东专门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基本条件。从政治上讲,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通过民主制度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正确的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了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从经济上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为国家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制、管理方法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和制度基础。但由于我们急于求成,加上主观认识不足,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犯了如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斗争扩大化、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国特色的理论,使之民族化、时代化、方法化、具体化,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才能成功,否则,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革命和建设都会遭受挫折。第一代领导集体精心探索所取得的獨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挫折教训,都为中国道路的继续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道路开创于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7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要和平、求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国内结束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百废待兴,中国该向何处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党通过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和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两大措施,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了认为阶级矛盾是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了强调中国发展的特殊性,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重大命题,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成为引领我们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我们党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先后归纳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等“十个”不是社会主义,通过排除法厘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因此,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20世纪末,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空前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中国道路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中国道路”或可称为“中国模式”正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道路发展成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20世纪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同时我国国内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从容应对,粉碎了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阴谋,捍卫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总结前苏联解体的教训,十分注重党建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狠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制定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道路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拓展,对这条道路的论述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扩展了总体布局,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把原来的“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补充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总结了台阶式发展、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经验。我们党还特别论述了中国道路的厚重历史底蕴,明确告诉世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谁也改变不了,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会毫不动摇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5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符合党心民心,是完全正确的;坚持中国道路符合国情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是非常正确的。只有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越来越突出;只有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中国道路的国内价值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探索的结果,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彰显了它的国内价值。

首先,没有中国道路,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彻底粉碎了中国清王朝的“天朝上国”之梦,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日益衰落、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努力,无论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斗争,都不同程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统治,但是都没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斗争的结果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宪政民主”、多党制等不适合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马克思主义化了的中国工人运动领导者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民主革命不仅找到了出路,而且经过艰苦的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绝大多数;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适合中国的国体和政体,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可见,只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才能挽救中国。

其次,没有中国道路,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只有这个国家的发展实情能够证明一切。从1956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主张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走工农业并举的道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等,虽然发展中曾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从总体来看,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无论在经济、军事上,还是在科技、外交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使得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向世人证明,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富有生命力的,中国人民不仅富起来了,而且强起来了。

再次,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为中华民族找到了正确道路,即中国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二是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决定的,是中国各族人民选择的。不论过去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坚持这条中国道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也才能证明社会主义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中国道路为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各種爱国力量、一心一意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指路明灯。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道路篇七

;

关键词: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异质性;中国文学批评;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2—0227—08

一、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中国古代文论的西化之路

(一)“学科化”:在学科“史”与学科“死”之间

中国古代文论本来就是中国的,为什么还要“中国化”?事实上,当代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西化了,这门西化的学科,正规的名称叫“中国文学批评史”。要谈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问题,必然要从这样的追问开始:“中国古代文论”(或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诗学、中国传统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学科,在现当代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门学科?在“西方化”之前它又是以怎样的一种面貌现身?为什么要把中国文论中国化?沿着这样一条路子去摸索追寻,也许能寻找到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某些最坚硬的症结所在。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产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运动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思想倾向:一是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中国古代文化进行空前深刻的质疑、检讨和反思。在对这一切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根基进行价值重估的同时,用一种革命性的激进态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发展样态。二是“西学东渐”的文化思潮的形成。随着对西方思想的大规模引介,中国学界开始在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对话中解构对传统文化既有的观念,开始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介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这个思想“内发自省”与“外在进攻”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是西方化还是东方化”这样的矛盾论争。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并发展的。

对文学理论的清理,最初产生于20世纪的欧洲,以英国学者森次巴力(saintsbury)为代表。他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的历史》(3卷本)在1900至1904年之间出版。在这本书中,他对文学批评史这一门学科的基本研究范式进行了初步的勾勒。森次巴力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影响,主要还是《文学批评史》这本书。正如罗根泽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指出的:“近来的谈文学批评者,大半依据英人森次巴力(saintsbury)的《文学批评史》(the history of criticism)的说法,分为:主观的、客观的、归纳的、演绎的、科学的、判断的、历史的、考证的、比较的、道德的、印象的、赏鉴的、审美的十三种。依我看是不够的。按‘文学批评’是英文literary criticism的译语。criticism的原来意思是裁判,后来冠以literary为文学裁判,又由文学裁判引申到文学裁判的理论及文学的理论。文学裁判的理论就是批评原理,或者说是批评理论。所以狭义的文学批评就是文学裁判;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以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①他认为,在中国本来没有文学批评这样一种称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自己的文学批评,而是说,从一种学理上进行系统清理,或者说,从学科理论高度进行观照的学术行为,还是在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影响下开始的。他把西洋的批评论理论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思想展开对比,认为“西洋所谓criticism,中国古代名之曰‘论’。……由此知‘论’是‘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实虚’正是西洋的criticism”②。

而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则是以陈锺凡1927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为标志的。他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将这个范畴理论化,并且运用西方知识体系去统摄中国古代的文论思想。后来者几乎都是按照这个路数去发展的。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1934)、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34)、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43)、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大纲》(1944)、蔡仲翔等人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卷本)、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史”的角度来进行清理的,按照时间线索来进行划分,把每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从传统的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例如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在三卷的论述中,其时间跨度涵盖了从《尚书》到清代袁枚的各个时期的批评思想,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各个时期文学批评做出了系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归纳。虽然所涉及的批评家只有六十人左右,但是,基本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论思想家。他从学科对象的角度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研究范畴。

从这个意义上推断,学科化究竟是意味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门学科的产生,还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灭亡?事实上,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几乎都有着深厚的中学和西学功底,他们用这种学贯中西的理论素养去进行“界定”和价值重估的时候,可以大量地引用西方资料,但是这种富有历史承担力的尝试后来还是遇到很多尴尬的问题:“大多数人以后又从理论探索方面撤退了。他们的研究著作,不用马克思主义时,能与之暗合;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标榜一下的时候,就常常闹笑话。”⑤而且,我们通常都认为,历史就是一种符合客观事实的陈述,这种陈述是普遍性的具有史料文献价值的。但是,对中国文学理论思想的这些“史化”性工作,从当今的新历史主义批评(new historicism)看来,不过是构建一个历史文本,这个文本与文学文本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个体话语言说,其客观有效性是相当局限的。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成功的道路作文(精选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中国道路作文八篇(大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最新我尝到了甜蜜作文字 我尝到了甜甜的滋味作文(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2023年我尝到了甜味作文字9篇(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最新我尝到了甜作文字(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中国道路作文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成长的道路作文(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最新中国道路作文 道路作文字(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道路作文字 成长的道路作文(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中国道路作文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