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

时间:2023-12-22 作者:曼珠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教师可以提前预知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欢迎阅读下面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了解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一

长江之歌(第二课时)。

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高桂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育学生爱护母亲河,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播放《长江之歌》,板书课题。

2.交流对长江的了解。

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感受长江气势。

三、初读,把握诗歌中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直接抒发作者对长江赞美、

依恋之情的诗句用“====”划出来。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诗句。

3.指导理解、朗读。

四、精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说说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哪些诗。

句描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3.指导理解。

4.出示课件(惊涛骇浪),看完画面长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

5.指导朗读前两句。

6.交流: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7.指导理解,朗读。

8.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五、学习第二小节。

1.默读第二小节,说说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哪些诗句描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3.指导朗读。

六、练习朗读全诗,体会写法。

1.男女生对读课文,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

2.这首歌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七、总结。

《长江之歌》用()的手法,把长江比作(),。

赞颂了长江的()、(),表达了对长江的。

()、()之情。

八、欣赏并跟唱《长江之歌》。

九、练习写诗句:(机动)。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板书设计:

是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赞美、依恋。

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二

《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先播放了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让学生欣赏之余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酝酿感情,为朗读奠定基调,果然在朗读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后,我又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个中心句,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又是具有‘母亲的情怀’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无私的伟大的精神。

但学生的回答很难明显区分这二者的不同,仔细想来,这首诗是将长江的“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有机结合、相互交融来写的,没有必要将哪些句子是写“无穷的源泉”,哪些句子是写“母亲的情怀”这样截然分开来理解。只要学生能从诗句中领悟到长江具有“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这两个特质即可,哪怕从同一个诗句中既领悟到长江无穷的源泉,又感悟到长江母亲的情怀,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是应该得到肯定。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三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四、精讲精练。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四

把《黄河颂》与《长江之歌》放在一课时内教学,有这样几点理由。(1)在诗歌的形式上,一是朗诵词,一是歌词,在语言的理解上并不是很难,毕竟朗诵词与歌词的语言都比较直白,不像《当我死时》的语言比较有深藏着的意蕴,当然,这不是说这两首诗的语言没有意蕴。语言特点相近,在一课时内教学就好比较。(2)黄河与长江,在传统文化中,它们不仅是地理概念的江河,现在它们演变成了一种民族精神的符号,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把它们放在一课时教学,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民族精神符号的黄河与长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两首诗语言都直白,但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些不同,语言的共性中又有表现手法的差异性,教读文本时,我们就有了很好的现存可比点。

教学问题设计与教学操作如下:

一、朗读文本。

(1)把你认为难写难认的字或词写在下边,熟记并理解。

(预设:巅狂澜澎湃婉转屏障荡涤磅礴一泻千里。关于音与义可能看课文注释。对这些词让学生读一读,或当堂听写,加以识记。)。

(2)朗读练习,每首诗读两遍。

(3)说说朗读后对诗的整体认识。

(这个认识可以说诗的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诗的形式方面的,也可是情感方面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初步感悟。完成这个内容要让学生自由畅谈。)。

二、品读《黄河颂》。

(1)《黄河颂》朗诵词中说,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我们要赞美黄河表现出的哪些精神。(选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预设:英雄气魂、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黄河颂》歌词部分写出了黄河怎样的地理特点?为什么说黄河是一个“巨人”?

(预设:发源于高山,从西流向东;黄河水惊涛澎湃;黄河河道九曲连环;把中原大地分为南北两半。等等。说黄河是一个巨人,是拟人的手法。因为它是民族的摇蓝,孕育了五千年的文化,上演了很多的英雄故事,是民族的屏障,哺育了中华民族。等等。)。

(3)歌词中说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结合作者创作这首歌词的时代背景,说说你对“屏障”这个词的理解。

(《黄河颂》创作于1939年,正是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黄河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巨人,它有英雄的体魄,它伟大而又坚强,它哺育了中华民族,保卫黄河就是保卫祖国,就是保卫民族,就是保卫民族的精神。所以说黄河是一个“屏障”。作者让黄河烙上了时代的特点。)。

三、品读《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长江的形象的,请你结合句子具体说一说。

(把长江当成人(母亲)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长江发源于雪山,用“走来”,说长江注入东海,用“奔去”,是拟人手法,就具体可感;写长江的水是甘甜的乳汁,说浩浩荡荡的长江是健美的臂膀,这里既有联想,又有比喻,恰当地表现了长江作为母亲的情怀。由此可以看出,诗是要有形象的;诗有了形象才有诗意。)。

(3)《长江之歌》是歌词,一二节的音乐节奏相同,词的节奏相同,句法也大体一致,比较一二节内容的不同。

(第一节从空间的角度,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长江的形象,表达作者对母亲长江的赞美;第二节作者从时间的、历史的角度去,运用想像去讴歌长江,如说它“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这里仍是母亲对长江的赞美,但是这种赞美延伸至“远古”,拓展至“未来”,把对长江的热爱与历史感、时代感交织在一起。两节诗形式上相近,但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拓展,写作的角度也有所改变。)。

四、综合比较。

《当我死时》《黄河》《长江之歌》《长江》都以“母亲”指称长江、黄河。但抒发的感情各不相同,请具体谈谈。

(《当我死时》:抒发了去国怀乡的强烈感情,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思念之苦,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热望,其感情强烈到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黄河颂》表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歌颂。《长江之歌》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赞美、热爱的儿女的情怀。《长江》抒发了对新中国的赞美之情。详尽分体现于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中。这里只概括。)。

五、再读诗歌,背诵。有条件地学校可以找来这两首歌曲,从学唱中学会背诵。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板书设计:。

雪山东海是无穷的源泉哺育挽起有母亲的情怀。

远古未来灌溉推动。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六

1、有关长江的古诗词: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2、有关黄河的古诗词: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赞美长江的成语:

源远流长、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气贯长虹、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气势磅礴、波涛汹涌。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七

《长江之歌》已被收入小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课(2009年修订本),北师大版第11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现在小学冀教版第11册的第一课也有了这篇课文——即将毕业的小学生们,都会学习这一篇课文,领略长江的迷人风采。江苏教育出版社对《长江之歌》进行了修改,使文体更简洁。下面是修改后的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作者写文章时豪情满怀;诗词中的“你”指长江,把“长江”比喻成母亲,富有诗意。

第一段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她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

第二段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向前发展。

《长江之歌》赞美长江的雄伟壮观,表达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

通过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具体、形象、生动、逼真。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八

师:请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对找观赏,吟诵诗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谁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问题。

生:我发现这首诗第一部分的末尾与第二部分的末尾完全相同: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师: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你是从诗歌中的哪些句子知道的?

生:我发现第一节讲的是“你从雪山走来”,第二节讲的是“你从远古走来”。

生:我认为“从雪山走来”讲的是长江的源头——雪山;“从远古走来”讲的是长江的古老,历史悠久。

生:我通过课外查阅资料,知道“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生:诗歌第二节中的“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生:我有补充,第二节中长江巨浪“荡涤着尘埃”我认为长江荡涤的尘埃,应该是长江两岸景物上的尘埃,长江一路走来,将一路的景物洗刷一新,让人感到到处是清新的,充满了生机。

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那样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生:“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师:引读。所以,“我们——”

生:接读: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师: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母亲的依恋之情。

简评:

这一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导,老师主导得当,又不失时机地给予读书指导,再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议,还给学生一方时空。教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得很充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他们才能自觉地、潜心地去读书,去书中寻求答案,生发出自己的见解和创见,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还体现了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课的内容。通过语言和思维训练,真正领会了“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九

学 科。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主 备。

冷青艳。

备 时。

授 时。

课 时。

第1课时。

总课时。

教学内容。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我能理解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音乐、课文朗诵)。

导 学 过 程。

谈谈对长江的了解。

2.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两句话说说对长江的了解。)。

初读了解课文,解决生字任务。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默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

2.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3.观察第一节和第二节,你有什么发现?

朗读课文。

1.组内互读,互相纠正字音与语调。

2.小组展示课文朗读。

3.精读第一小节,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a、默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b、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c、默读: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思考: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一、辨字组词。

慨( ) 彩( ) 劈( ) 薄( )。

概( ) 采( ) 臂( ) 礴(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时代( )的力量( )的气概( )的乳汁。

( )的丰采( )的臂膀( )的国土( )的清流。

( )的情怀( )的未来( )的长江( )的源泉。

三、长江之歌中“风采”指( ),“乳汁”指( ),“母亲的情怀”指( )。

四、长江之歌歌颂了长江的什么之美?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怎样的感情?

学 科。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主 备。

备 时。

授 时。

课 时。

第2课时。

总课时。

冷青艳。

教学内容。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我能理解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课文朗诵)、歌曲磁带。

导 学 过 程。

课件展示长江及三峡工程的幻灯片。

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长江儿女而自豪。今天三峡工程的事实更将使长江母亲焕发新颜,为我们的明天创造无穷的力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

一、听写生字词(同桌互查)。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齐读)。

精读第二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1.说说你对“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的理解与感悟。

3.朗读第二节,说说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与气魄?你是怎样朗读的?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尝试脱稿朗诵,通过竞赛评出小小朗诵家。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板书:长江之歌)。

简介长江:在《长江之歌》的乐曲中,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自读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春潮。

2、指名读(指导学生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一字多音)。

3、同桌相互读。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磅礴:气势盛大。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点。

6、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默读课文:写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交流。(段意略)。

3、指导感情朗读,初步感受长江的气势磅礴。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msn(中国大学网)。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一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作者写文章时豪情满怀;诗词中的“你”指长江,把“长江”比喻成母亲,富有诗意。

第一段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她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

第二段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向前发展。

《长江之歌》赞美长江的雄伟壮观,表达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

通过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具体、形象、生动、逼真。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二

教学要求:

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msn(中国大学网)。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三

2.背诵课文。抄写第一节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

学习诗歌。

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

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

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

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

8.感情地朗读全诗。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你了解它吗?课。

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四

教材简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关键处处理: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师: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学生翻阅本单元教材,导课。

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播放完,出示中国地形图,师生共同介绍长江,对长江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多年之前,有一部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中的`主题歌《长江之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播放《长江之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四、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六、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

七、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

十、质疑问难。

十一、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

十二、课时小结。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4.预习下一篇课文。

板书设计:

雪山走来东海奔去乳汁哺育臂膀挽起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未来奔去清流灌溉力量推动母亲的胸怀。

附:在八年的夏天,我们经历了一场战斗。“敌人”就是长江。怎么“母亲河”是“敌人”?你或许要问。她曾安静地流淌着。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忽然她却勃然大怒,掀起骇人的滔天巨浪。冲走了房舍与家畜,无情地卷走了亲爱的家人,这是为什么?这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滥砍乱伐,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尝尽了恶果,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二、多角度审视长江。课前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体现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

三、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我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情感。

在这个环节,我记下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做上记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有困难时稍作点拨,这些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在讨论的过程中,辅助以感情朗读,很明显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抄写第一节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

学习诗歌。

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

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

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

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

8、感情地朗读全诗。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你了解它吗?课。

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六

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抄写第一节诗句。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品: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

二、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

三、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学习诗歌。

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

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

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

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

8.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你了解它吗?课。

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七

七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但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所以本课从长江沿岸的地理和风景名胜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看” “听”、 “诵” 、“唱”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歌曲,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气势宏大、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和抒发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歌曲为4/4拍,a b a三段体结构。

1、用缓呼缓吸的方法学唱《长江之歌》,能用赞美地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

2、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初步体会旋律的进行与表现歌曲情感的联系。

3、感受歌曲中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河——长江和对祖国大好河ft的热爱之情。

1、教学重点:用缓呼缓吸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2、教学难点:唱准歌曲的弱起、大跳及附点节奏。教学方法

(1)示范法

(2)欣赏讨论法

1课时

多媒体、课件、钢琴

多媒体准备,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1、请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曲。

2、出示影视音乐的概念

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

3、导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影视歌曲——《长江之歌》。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因黄河、长江而诞生,又汲取了这两条母亲河的乳汁,在母亲河的共同哺育下发展壮大、繁荣昌盛,是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亿万的华夏人民。让我们随着今天的音乐课来共同领略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风采。

1、播放公益视频《美丽长江之歌》,畅谈你知道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初步感知长江的壮美。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ft脉的格拉丹东雪ft河流全长6397km是

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长江,感受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

2、简介歌曲背景沿革及作者、介绍《话说长江》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内容

生:我仿佛看到了亿万年来,长江在祖国大地上奔流不息,灌溉着我们花的国度,也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

4、朗诵歌词,颂出对母亲河的热爱(背景播放《长江之歌》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词的朗诵,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长江的豪迈与壮美。

6、聆听并学唱歌曲、复习4/4拍的强弱关系及划拍手势、弱起小节等知识。、师范唱、生跟唱第一段词,讨论:有哪些地方感觉比较难唱?(解决大跳与附点音符)、教师带唱第二段歌词,感受歌曲一浪推一浪奋勇向前般的旋律线。

7、分析总结歌曲结构并完整演唱、给歌曲分段并分析各个乐段的情绪情感。

a乐段:对长江采风的描述(热情的)

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几千年来,长江无私地为中华儿女灌溉、排污、取水、运输、发展工业。可是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生病了……(视频播放:《母亲河的哭泣》),说说的你的想法。

我们赞美长江,同时要懂得保护长江。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到环保,对比长江的壮美与受到的破坏,由衷的产生保护长江的情感。

1、师小节:《长江之歌》作为《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把长江的风采及人们对它的赞美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影片的内容非常贴切,从而看出影视剧的内容跟影视音乐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我们要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2、在《长江之歌》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长江之歌》

旋律特点:弱起进入、波浪式、大跳、附点音曲式结构:a b a +尾声

情感体现:热情亲切抒情激昂无尽赞美作业设计

1、有感情歌唱《长江之歌》

2、搜集影视歌曲并唱一唱,体会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刚踏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因此,我在课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注意到教学切入点的导入,其二,更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和歌曲相结合,做到形象和生动,容易接受。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八

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第一遍,学生看课文及汉语拼音;第二遍,学生轻声跟读。

2.着重读准下列几组字。

(1)从走采族赞(平舌音)

(2)山春汁长尘纯(翘舌音)

(3)奔亲新(前鼻音)

(4)丰惊情声清(后鼻音)

(5)乳女恋(区分声母r、n、l)

(6)哺育磅礴荡涤(生词)

(7)(你)的(荡涤)着(轻声)

3.选几名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

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3.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分号、句号之后以及两节之间的停顿。

1.明确关于朗读音量的要求:个别朗读,要让教室里每个同学都听得清楚,听得舒服。

2.指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姿态和心理上的.准备:上身、喉头、口腔要放松,呼吸自然,克服腼腆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音量处理中等偏低音量,并稍带委婉舒缓。

较强的音量,并渐渐高昂有力。

理由赞美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中华儿女,满怀感激之情。

表现长江特有的宽广雄奇的地理态势和磅礴有力的气势。

3.指导学生朗读。(不同的同子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朗读时,其音量也应变化)。

第一节第一层,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二节第一层,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一节第二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

第二节第二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

1.选出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朗读;

2.全班进行有领诵、齐诵的表演朗诵。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十九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二十

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3、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分号、句号之后以及两节之间的停顿。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二十一

1、知道长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唐诗,能够用自然流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母亲河——长江的赞颂感情。

2、在感受、理解《长江之歌》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方法表现赞颂之情。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探究等。

课型: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视频录音机。

(一)、导入:我们初一时学的关于黄河的`是哪一首?我们中国除了黄河还有一条大河是什么?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有哪些(《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师: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们哺育。

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1、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请学生谈谈对长江的感受。

2、播放《长江之歌》课件,(展示长江概貌),让学生观看课件并了解长江概貌。

3、师生共同探讨长江地理知识(源头、入海关、流经、全长等)。

(二)、授新课:(学习歌曲)。

1、作品介绍(创作背景介绍):这首歌是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填词。作于1984年。

这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这首歌曲是根据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填词而成的。

2、学唱歌曲。

(1)放音乐及视频听歌。

(2)有感情朗读歌词。

(3)学唱歌词。

(4)老师带着学生唱。

(5)作品分析。

歌曲是g大调,四四拍。

采用了三段体的曲式,第一乐段是个8小节的方整型乐段,第一乐句是其主题,在节奏上弱拍起的节奏型贯穿整个乐段,从弱拍到强拍的小三度进行,加强了歌曲的抒情成分,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和变化重复,使主题音调更为突出,整个乐段具有明朗从容的性格特征。第二乐段是个对比性乐段,在节奏上将弱拍起换成了强迫起,旋律素材虽然取之于第一乐段,但由于采用了模进的手法,使曲调逐渐向高音扩展,造成了滚滚向前的气势,表现了激昂、赞颂的情怀,同时,也使我们产生波浪翻滚、江面宽阔、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色的联想,最后一句出现了全曲最高音6,把乐曲推向了高潮,第三乐段是再现乐段。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二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1、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dvd光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再读课文,解词析句。

你最喜欢读哪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

句?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任意谈。对哪句感兴趣谈哪句。

要点: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三读课文,升华情感。

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总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4、练习朗读。你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经典的诗句夸一夸长江吗?

三、学唱歌曲。

2023年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大全(23篇)篇二十三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等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课文两小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老师课件展示长江视频资料。学生谈感受。

过渡:长江他九曲回肠,奔流不息,他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曾经有一部纪录片《话说长江》展示了长江的秀丽风光。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叫胡宏伟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这首歌歌词豪迈,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长出了对长江的热爱。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谈感受。

1、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诗歌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何感受?

2、学生交流。

3、检测字音。

4、指名接龙朗读课文,给以评价。

三、引导自学。

作者在诗中尽情赞美长江,你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这种写法叫什么?(反复)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几部分?请同学们自学诗歌两部分内容。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小组合作学习,男女生比赛汇报自学成果。

3、师相机引导带感情朗读。

4、合上书师生共背诗歌。

四、质疑探讨:读完诗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长江。

预设:1998年长江的洪水灾害引发的原因,对学生渗透保护长江母亲河人文教育。

五、合作探究:课文两小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师总结,拓展余光中的《乡愁》。

六、聆听并欣赏《长江之歌》mtv视频。

2、课下收集有关母亲河的诗歌,准备诗歌朗诵比赛。

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雪山     东海                哺育   挽起。

远古    未来                 灌溉   推动。

教学反思:《长江之歌》气势恢宏,雄壮豪迈,读起来荡气回肠。它赞美了长江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本课的重难点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赞美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课内容作为年级教研课我上了三次。第一次在六三班上,成功之处是我首次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直观地对长江进行了解,是我的进步。不足之处:开始播放《长江之歌》的视频资料后就直接播放mtv歌曲,mtv有三分半的时间,导致后面合作探究时间紧张,和最后歌曲播放有点重复。在展示朗读课文是让两个小组各读一遍也有点浪费时间。于是第二节课给六一班上课我做了改动:视屏资料完后直接进入课文,课文学完最后欣赏并跟唱,我看到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期待与欣喜。在朗读展示是,我指名接龙读文,既让十个学生展示了朗读情况,又节省了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讨论课文重难点。最成功之处,当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后,我示范朗读,学生及时评价并感受到朗读是语气先柔和再有气势,把长江比作母亲的诗句读出母亲的深情,学生得到了朗读的训练。

最后,孩子们能合上书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达到知识目标的落实。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学校地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用16篇)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所做的前瞻性安排,目的是确保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应急预案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

    最新工程管理工地实习报告(实用17篇)

    实习报告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做工作、所获成果以及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写实习报告时提供一

    最新中秋节国旗下讲话稿幼儿园大全(13篇)

    国旗下发表讲话是一种向祖国表达感激之情和承诺的方式,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为国家贡献力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国旗下讲话稿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演讲有所启

    最新党员战疫承诺书(优秀21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写作者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小编搜集了一些精美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2023年我若不倔强谁替我坚强(精选14篇)

    优秀的作文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感情表达。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五年前的今天,我刚历经了一场生与死的角逐。晚上6

    2023年大班儿歌我长大了教案(实用17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质量。在这里,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大班教案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希望能够

    2023年借款合同书新版(专业19篇)

    借款合同是一种个人和企业融资的常见方式,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合法性。接下来是几份精心编辑的借款合同模版,供大家参考使用。

    2023年车辆责任书参考(模板22篇)

    在面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地表达和理解所应聘岗位的职责。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岗位职责的范文,供参考借鉴。为预防和杜绝道路交通违章、重大事故本

    最新报社述职报告的介绍大全(20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述职报告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结一年来自己的各项工作,觉得

    2023年校园办公室领导述职报告(热门21篇)

    述职报告不仅是向上级领导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还是与同事和团队分享经验和成果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行业精英的述职报告分享,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