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GZ才子

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经常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一

1、我能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我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圆纸片。

1、自学教材104页例1。

(1)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2)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我写的算式。

(3)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4)通过解答,我发现。

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含义()。

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分子()。

2、小组合作学习例2。

仔细观察,根据问题,写出算式。

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从计算中,我发现分数减法含义与整数减法含义(),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分母(),分子()。

3.小组展示,汇报。

4.观察例1和例2,我发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分子()。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应该()。

5.我能行。

完成105页做一做第一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二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圆片。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四)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2.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三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正方形纸。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流利的读写百分数,体会百分数在实际运用中的广泛性。

2、能在具体环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类、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流利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写有百分数的商品标签、报刊或杂志。

教学过程:

1、出示课本插图,让学生找出里面的百分数。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观察并读出自己带来的商品标签上的百分数。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百分数应用广泛。)。

3、给出定义:像(板书)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4、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插图上的百分数的具体意义吗?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的具体意义是:(板书)这批产品中合格产品占这批产品的。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6、归纳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强调指出:要先写分子,再写分母。

2、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同学互查,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3、指导读百分数。

4、让学生读出“做一做”的第2题,集体订正,及时鼓励。

三、知识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的第2题。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的第3题。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课外作业。

学生课外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六、板书设计。

18%50%64.2%百分数合格率98%表示合格产品数是产品总数的。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

课后反思:本堂课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了解到了应用百分数的作用、好处,学生参与度高,也很积极。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但是,因为这不是我带的班级,对学生了解不够,以至于我课前对课堂生成预计不到位,导致时间安排不够恰当,拓展部分未能完成,在巩固练习读写百分数时可以把后几个一起展示交流,就能节省一点时间,也可以是课堂结构紧凑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预计课堂生成,好好的“备”学生。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五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教学分数的含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2、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5、先特殊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6、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7、理解分数的性质并进行通分和约分。

教材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八的第1~4题。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认识和理解单位“1”。

探究合作法、讲解分析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ppt。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创造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如果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第2题,观察直线上是把哪个部分看作“1”的?直线上表示是怎样想的?

引导:分数也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这里从0起到1是1个单位,同样地从1到2也是1个单位,这1个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让学生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1、做练习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2、做练习第2、3、4题。

第2题先读出每个分数,再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第3题让学生填,交流时说说是怎样填的。

第4题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六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xxx。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七

教材第69页例1、例2,以及70页“做一做”。

1.我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我能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掌握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思考:(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哪些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真分数____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或分子和分数________,假分数____1。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1)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

假分数:(           )。

(2)完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做在书上)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八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有关单位的进率。(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

2.p80,1。

3.说一说比较两个或三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4.p80,2,3看清要求,分清大小。

二、应用练习。

2.p81,4-6。

三、巩固提高。

1.选条件编应用题:苹果有5箱,梨有10箱,桃有20箱。

2.根据自己的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小结。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九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课件。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1、什么情况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同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总结)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来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

文档为doc格式。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

1、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单位,感受到单位的价值。

3、体会到数学好玩,进一步喜欢数学。

一、师生谈话,调节气氛。

二、简单提问,找准学生知识起点。

生:

师: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

生:

师:说说怎么想的?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生:表示公猴或母猴占猴子总数的六分之三。

师:还想到了什么分数?

生:

师:说说是怎么想的。

……。

三、探究新知。

(一)、大头儿子的难题----引出单位。

(课件播放动画片:小头爸爸出去买沙发套,到了商店发现忘了测量沙发的长度,于是打电话让大头儿子测量一下,可是家中没有尺子)。

师:这可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代替尺子测量。

师:一起来看看大头儿子是怎么解决的。

(课件继续播放故事:大头儿子想起可以找个东西代替尺子测量,于是他问爸爸戴领带了没有,爸爸回答戴了,于是他从家中找出一条爸爸的领带进行测量,他先将领带对折,发现不行,再对折,还是不行,又对折了一次,折出这很后放在沙发前)。

师:你知道大头儿子将领带平均分成了几份吗?

生:8份。

师:那你知道沙发的长度了吗?

生:知道。

师:请大家独立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指名交流结果)。

生:

师:为什么是?

师:爸爸叫大头儿子测量沙发长度,为什么大头儿子首先想得到的是找尺子。

生:因为尺子有单位,比较容易看出长度。

师:那大头儿子没有尺子上的单位,又怎么测量出了沙发长度的呢?

生:将领带平均分成8份,就有了这个单位,然后数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可以了。

师:原来分数就是这样产生的,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

师:分数的再认识究竟是认识什么?你对分数有哪些问题?

生1:分数是什么?

生2:为什么要认识分数?

生3:怎么确定一个分数?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分数。

师:大头儿子在测量沙发长度是产生了这个分数,那这个分数是怎么产生的?

生:先把领带平均分成8分,这样就有了八分之一这个分数单位,然后再数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行了。

生:米。

师:量一枝铅笔的长用什么做单位?

生:厘米。

师:为什么你会做这样的选择?

生:因为测量较长的物体就会选择较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就选择较短的单位。

师:正是这样,不光是测量长度,测量面子、重量等都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尺子就是单位不同。大头儿子用领带来测量沙发的长度,他创造了一把尺子,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单位。

师:一起来看一组分数,你知道他的单位吗?

(出示一组分数,指名说出分数单位,教室板书)。

师: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所有的分数单位分子都是1。

生2:分数单位与原分数比较,分母不变,分子都变成了1。

生1:因为只有创造八分之一这个单位才好数。

生2:如果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数不出有几个这样的整单位。

师:原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单位呀!

师:古埃及人在进行分数运算时,只使用分子是1的分数,因此这种分数也叫做埃及分数。埃及分数,曾经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古老的课题,但它隐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新奇的迷等待着人们去揭开。

(二)、大臣们的难题-----规定单位。

(课件演示动画过程,古代君臣一行几人正在花园中赏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询问大臣们眼前的池塘中有几桶水,并限时回答否则重罚,这下可忙坏了大臣们,大家七手八脚的拿桶来测量,可怎么也搞不清楚,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孩哈哈大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这样大动干戈吗?我知道)。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一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六节,各节的内容的编排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从上面的图示,不难看出六节教材的内容所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

首先,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第2节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即分数概念的引申;第4节约分、第5节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最后一节沟通了分数与小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

其次,在第1节里,分数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这里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单位“1”与分数单位。至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来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在第2节里,先通过三道例题,引入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个概念,再通过例4,解决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问题。

在第3节里,先通过例1,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例2,在运用的过程中加以巩固。

在第4、5节里,先引入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再讨论求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约分、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显然,在第2、3、4、5节内部,同样显现出由概念到方法的逻辑关系。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有必要通过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来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5只兔、5个人,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5来表示。也就是说自然数是一个量(兔、人)与另一个作为单位的量(1只兔、1个人)的比。

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上面例举的,由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例如,用一根作为单位长的木棒(米尺)去量一条线段ab的长,量了3次还有一段pb剩余。

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时,运用自然数就只能粗略地说,这条线段长3米多一点。要更精确一些,就必须把度量单位等分成更小的单位,来度量余下的那条线段。比如把1米一分为四,则每等份叫做“四分之一”米,记做1/4米。这就引入了形如1/n(n为大于1的自然数)的分数。假如使用度量单位14米去量图中剩下的一条线段pb,量了3次恰巧量尽,那么pb的长就是“3个1/4”,记作3/4米,这样就又引入了形如m/n(n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的分数。历,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可以分割的量而引入的。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在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3=2/3。当然,这种抽象的表示方法也有它的实际意义。例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2/3块饼。

在本单元的第1节里,教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

在引出分数概念之后,教材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有了分数,就能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这实际上是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

这就为拓宽学生的认识,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素材。

(2)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我们知道,在小学数学中,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学习分数服务的。但在以往的教材中,两者各自独立成章,学完后,学生还不知道学了公因数、公倍数与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用,只能对一组组整数单纯地练习求它们的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而且,这些知识集中在一个单元里,概念多,而且抽象,不利于分散难点,逐步消化,也不利于认识的螺旋上升。

现在,把公因数、公因数的内容安排在讨论约分之前教学;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引进通分之前学习。从而将两部分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学了就用,既能减少单纯的枯燥练习,节省教学时间,又有利于整除性知识的教学改革。为了配合这一改革,约分与通分不再合成一节,而是公因数、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在本单元中,无论是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入,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得出数学的方法。这些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精简处理与编排调整,在前面揭示单元内容结构与联系的图示中,已有所显示。这里,再择要作些说明。

其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进一步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有利于发挥学习的正向迁移作用。

其二,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课程标准,今后的分数运算中将不含带分数,所以无须再掌握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技能。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把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是化简某些计算结果的需要。所以,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内容,仍然保留,但也作了简化,合在一个例题中予以解决。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如前介绍,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作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示,数形集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比较1/3与1/2的大小,有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由此得出1/3可能比1/2大,也可能比1/2小,还可能和1/2相等。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直观,而没有及时抽象。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0课时进行教学。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二

教材第76~77页的练习与应用第8—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评价与反思”。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发展数学思考与实践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讲练结合法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教学第8题

2、教学第9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3、第10题

引导:前3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最后1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4、第11题比较较分数的大小。

讨论:我们学习了多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大家讨论交流后,教师再进行归类。

5、指导第13题

先让学生做,再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探索与实践

第14题各自记录后计算交流。

第15题要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图案,再用分数和知识进行描述交流。

要通过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创造之美。

第16题游戏之前要让学生照书上的样子分别做一个转盘,游戏时要帮助理解活动的方法和规则。

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积累比较分数大小的经验,反思比较分数大小的策略。

四、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再慎重地给五角星涂色,对自己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五、作业

第12、13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三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圆片。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四)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材第69页的例1、例2及第70页的“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重点难点。

四教具准备。

例1及例2中图形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什么叫分数?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的3份也就是一个整圆,表示1,而阴影部分只有1份,所以比l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老师再出示例2中图形的教具。

7.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

8.比较,,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与1比较。学生观察图,试着进行比较,与同桌交流。老师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整个圆,所以等于1;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1个圆还多,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2个圆还多,所以和都比1大。

9.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请学生举出一些假分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多举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

10.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

(l)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题,然后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在分数中,当a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

2.在分数(a0)中,当a小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当a大于()时,它是真分数。

3.分数单位是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写出两个大于的真分数()和()。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假分数。

教材第70页的例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带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重点难点。

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四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习与应用第1—7题。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讲练结合法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习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五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首先,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第2节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即分数概念的引申;第4节约分、第5节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最后一节沟通了分数与小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

其次,在第1节里,分数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这里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单位“1”与分数单位。至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来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在第2节里,先通过三道例题,引入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个概念,再通过例4,解决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问题。

在第3节里,先通过例1,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例2,在运用的过程中加以巩固。

在第4、5节里,先引入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再讨论求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约分、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显然,在第2、3、4、5节内部,同样显现出由概念到方法的逻辑关系。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有必要通过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来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5只兔、5个人,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5来表示。也就是说自然数是一个量(兔、人)与另一个作为单位的量(1只兔、1个人)的比。

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上面例举的,由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例如,用一根作为单位长的木棒(米尺)去量一条线段ab的长,量了3次还有一段pb剩余。

(2)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时,运用自然数就只能粗略地说,这条线段长3米多一点。要更精确一些,就必须把度量单位等分成更小的单位,来度量余下的那条线段。比如把1米一分为四,则每等份叫做“四分之一”米,记做1/4米。这就引入了形如1/n(n为大于1的自然数)的分数。假如使用度量单位14米去量图中剩下的一条线段pb,量了3次恰巧量尽,那么pb的长就是“3个1/4”,记作3/4米,这样就又引入了形如m/n(n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的分数。历,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可以分割的量而引入的。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在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3=2/3。当然,这种抽象的表示方法也有它的实际意义。例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2/3块饼。

在本单元的第1节里,教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

在引出分数概念之后,教材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有了分数,就能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这实际上是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

这就为拓宽学生的认识,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素材。

(3)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我们知道,在小学数学中,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学习分数服务的。但在以往的教材中,两者各自独立成章,学完后,学生还不知道学了公因数、公倍数与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用,只能对一组组整数单纯地练习求它们的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而且,这些知识集中在一个单元里,概念多,而且抽象,不利于分散难点,逐步消化,也不利于认识的螺旋上升。

现在,把公因数、公因数的内容安排在讨论约分之前教学;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引进通分之前学习。从而将两部分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学了就用,既能减少单纯的枯燥练习,节省教学时间,又有利于整除性知识的教学改革。为了配合这一改革,约分与通分不再合成一节,而是公因数、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

(4)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在本单元中,无论是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入,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得出数学的方法。这些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精简处理与编排调整,在前面揭示单元内容结构与联系的图示中,已有所显示。这里,再择要作些说明。

其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进一步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有利于发挥学习的正向迁移作用。

其二,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课程标准,今后的分数运算中将不含带分数,所以无须再掌握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技能。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把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是化简某些计算结果的需要。所以,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内容,仍然保留,但也作了简化,合在一个例题中予以解决。

如前介绍,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作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示,数形集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比较1/3与1/2的大小,有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由此得出1/3可能比1/2大,也可能比1/2小,还可能和1/2相等。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直观,而没有及时抽象。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

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六

2.真分数与假分数。

4.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5.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

2.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4.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七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 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

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 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六)看书质疑。

学生阅读6769页,质疑问难。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

1、自主练习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学习情境。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学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八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圆片。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三)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材第69页的例1、例2及第70页的“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重点难点。

四教具准备。

例1及例2中图形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什么叫分数?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的3份也就是一个整圆,表示1,而阴影部分只有1份,所以比1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老师再出示例2中图形的教具。

7、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

8、比较,,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与1比较。学生观察图,试着进行比较,与同桌交流。老师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整个圆,所以等于1;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1个圆还多,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2个圆还多,所以和都比1大。

9、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请学生举出一些假分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多举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

10、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

(1)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题,然后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在分数中,当a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

2、在分数(a0)中,当a小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当a大于()时,它是真分数。

3、分数单位是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写出两个大于的真分数()和()。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假分数。

教材第70页的例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带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重点难点。

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期末个人总结(通用20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的客观评价和总结概括。以下是一些大家共享的个人总结样文,希望对你的个人总结写作有所启发。初一的第二个学年就是这样结束.迈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大全(18篇)

    通过丰富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持观点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从不同主题和角度展开,内容丰富多样,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思考和阅读体验。往事如烟。一晃,昔日的草

    学生环保与安全演讲稿(优秀13篇)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现在是时候欣赏一些优秀学生演讲稿,感受学生们的独特魅力了。

    自我检视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员(模板18篇)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案例中采取的整改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下简称党员

    学生会宣传部纳新面试自我介绍(汇总23篇)

    自我介绍是一种自我推销的方式,可以让他人对你留下良好的印象。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几篇成功的自我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晚上好!今天,有幸能在站在这里

    幼儿新教师述职报告范文(23篇)

    述职报告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有助于加深对工作内容和要求的理解。下面是一份对自己工作成果和成长经历进行详细总结的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瓶花(精选20篇)

    中班教案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础,它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中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春风扑面,春意融

    关爱青少年倡议书大全(20篇)

    范文范本是作者根据需要提供的一种范例文章,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想要写一篇好的总结,可以先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木偶奇遇记小学生读后感(实用15篇)

    读后感是小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书中内容的思考与评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观察力。这些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或许能够激发大家对于阅读的思考和分享,让

    学校安全班会教案(热门16篇)

    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等场所,都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教案宣传和培训。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安全教案案例,与大家共享,相互学习。通过参与情境游戏活动,理解红绿灯和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