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紫薇儿

教学工作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编制与实施的案例解析,供大家学习借鉴。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一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a.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b.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3课时。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理清课文描写的四个激动人心场面的相关小节;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简要复述这几个场面。

2.能背诵课文第7、8节。

3.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能背诵课文第7、8节。

教学难点:

能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感受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建立新的国家;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

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

入场。

典礼。

阅兵式。

群众*。

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1一4;5一10;11一13;14一15)。

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申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一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2、3、6、5、1、4、7)。

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因为那是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五、品词品句,感悟"隆重、规模宏大"。

1.观看资料片,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自学。

要求:自选一个场面描写的内容。

读读有关小节,圈出重点词。

小组配合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指导诵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象海上的波浪。

4.小结:这些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突出了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宏大的盛况,表达了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之情、热爱之情。

5.引读,读出感情。

6.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请将开国大典的过程写成一份通讯稿。

提示:客观地进行过程叙述。

简要的进行场面描写。

学生习作。

交流。

7.小结。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歼灭、憧憬、千钧一发”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抓住主要线索,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

(1)交流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豫皖苏平原、围歼战、胸墙、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

(2)寻找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在课本上画出来。

学生勾画,同桌轮读。

3.读完以后,用精炼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我想起了亲爱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理清课文表达顺序:通过初步阅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这篇课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有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细读课文,认知文本。

1.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板书:灯光多好啊)。

2.快读课文,小组探究:【课件2】。

3.交流,教师实时指导点拨。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

“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板书:幸福生活)。

(3)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

出示:【课件3】。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4.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板书:灯光多好啊生命换取)。

三、聚焦“灯光”,理解课文。

1.学到这,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引导: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

(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十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2)“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而牺牲自己。)。

4.再现“灯光”。

(1)教师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更清晰。

四、拓展文路,深化主题。

1.最后的告别。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不会忘记你们的丰功伟绩。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殷切希望,为了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主题深化。

【课件5】这“灯光”会熄灭吗?请发表你的看法。

(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他们默默地燃烧自己,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读一读英雄们的故事。

4.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

板书设计。

灯光。

灯光(多好啊)幸福生活。

火光(多好啊)生命换取。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四

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和我的同学们很幸运地学习课文《开国大典》,按教材,这篇课文是安排在第八单元学习的,为了同学们更多地了解祖国,在不久的十月一日有目的、有激情地观看六十周年建国庆典,教者打乱教材,特意提前学习第八单元,首当其冲地学习《开国大典》,让同学们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

课前,我做了相关的课件,搜集到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目的不言而喻。

课始,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其想法是让学生感受会场的气氛,听到毛主席的宣告时那种激动、兴奋地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进入课文学习。在文字中再去感受那种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后的那份骄傲,那份自豪。可事与愿违,同学们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后,最大的感慨竟然是“毛主席说的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懂”“毛主席身边站的都是些什么人呀?”当时的我彻底晕了,这哪有半点我的预设成份呀,面对生成的局面,我只好停下进度,用缓和的口气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毛主席说的是哪里话,内容大致是什么,这样学生才略理解了点。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进入文本学习,可想而知效果是怎样的。答非所问处比比皆是,教者忙得不亦苦乎。

这样的教学情景在我的课堂上并不多见,我匪夷所思。课后,我询问同学们为什么今天的学习这样费力,同学们告知我:“因为我们没有预习好,老师给的时间太少。”听了这话,我认真地反思了下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考虑到课时,急于求成,学生的预习只给了半节课,文章又长,读得慢的同学可能读一遍的时间都不够;二是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从时间上来说毕意离孩子们现有的生活太远了,孩子们生活的幸福快乐,他们的爱好是时代的产物,对老一辈的革命家知之甚少。因为教师课前的铺垫和引导太欠缺了,所以才有了这样不尽人意的课堂。教者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自身的感受来进入文本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所处的时代。所以这样的课文在预习的时间上应该给充分,必要的背景,重要的人物在预习时应该给予讲解,教者太想当然了。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五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土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已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四册》,有改动。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经典诗句,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感受朋友之间的知音情谊。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指名读课题,读准“弦”)。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师:理解了意思,再读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由读,把不太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说一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语气词“哉”“兮”。

3.指名读,师配乐范读,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师巡视)。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最后一句话,设置悬念。

1.师:题目是“伯牙绝弦”,那么,伯牙为什么绝弦呢?(指名回答)。

你是从文中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2.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二)学习前三句话,了解知音。

1.师: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知音),我们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子期的确是伯牙的知音呢?(课件出示句子)。

句子中“善”字出现了四次,意思一样吗?(指名回答)。

2.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吧。

师:那么伯牙究竟有多么擅长弹琴呢?让我们看看《荀子劝学篇》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指名读,理解擅长)。

4. 出示第二个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指名说,指导朗读)。

5.师:真好。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

6.句式练习。

师:同学们,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子期会怎么赞叹呢,(出示课件)伯牙鼓琴时心里还会想到什么,子期又会怎么赞叹呢?请同学们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好吗。(指名答)。

7.师:是的,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一定能准确地知道他的心意,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其实,子期必得的又何止是伯牙的琴声啊,他还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个小故事。(指名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

师: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感受到伯牙怎样的心胸、怎样的志向呢。

师:是的,这种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伯牙通过琴声表现了出来,而子期也通过伯牙的琴声感受到了,这才叫—一起读(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也只有这样知志又知心的才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

8.相传,这曲高山流水伯牙最早是在宫廷演奏的,但是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更没有人能听懂他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达官贵族们喝得零丁大醉,甚至有的人还连连摇手:“这是什么曲子?换换换……”伯牙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啊?(孤独伤心)他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知音啊。现在,他遇到了子期,他该多么(指名答:兴奋、幸福、激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幸福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齐读)。

9.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伯牙,你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出示 “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10.师: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11.(出示)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

四、知音离世,断然绝弦。

1.师出示音乐,拓展知识,语言渲染,指导朗读读最后一句话。

2.师: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心弦、断了他的希望……)。

3.齐读最后一句话。

4.出示短歌,师配乐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五、回味绝弦,余音袅袅。

1.故事学完了,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是啊,正是因为知音难觅,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相信,现在你们一定能入情入境地读一读这篇这个故事了,是吗?(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一背这篇古文。

2.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搜集一些描写友情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俞伯牙善鼓琴绝弦。

知音。

钟子期善听去世。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七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八

《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时间:第三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而_____;为____而____;为____而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热爱、激动、自豪。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

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有详有略。

教学反思: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只顾得“授人以鱼”,忘记了“授人以渔”,只引导学生写出梗概,没有告诉学生概括的方法以及要求,所以有部分学生在写时,各部分之间缺少连接的语言。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九

教学目的:

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结合理解课文,训练学生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一,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二,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之情。

2,理解含义教深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读一读: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典礼开始,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出示影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场面?(出示图片)。

2,谈一谈:

3,找一找:

1)请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2)请找出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谈出对句子的理解。(出示句子)。

4,再谈一谈:

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能抓住文章中心。现在请同学们再看影片,结合刚才学习的课文内容,再深入谈谈你的看法。

5,背一背: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

三,复习巩固。

对照板书,总结中心。

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作者邮箱:lf19730512@。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

1.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几个生活细节,了解一代伟人朴实平凡的品格。

2.结合剧情展开合理想像。

1.重点:了解毛泽东的朴实平凡的品格。

2.难点:描写人物言行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二课时

观看影片《开国大典》再对课文作简要分析

一、观看影片

二、课文研读

1、剧中写了毛泽东的几个小故事?

讨论并归纳:主要写了四个小故事:

(1)观赏北平夜景

(2)吃羊肉泡馍

(3)会见程潜用湖南老乡

(4)与儿子交谈

2、从每一个故事中可以乍出生活中的毛泽东有哪些特点

讨论并归纳:建国初期,北平一片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机慢点走,想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羊肉泡馍馆里人们轻松的风趣谈话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这些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反对标语表现了他反对个人崇拜、在圆明园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与程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风度,不计前嫌、在对待自己的湖南老乡问题上,他热情招待,但决不迁就他们的要求、在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对儿子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

3、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写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他是一个纯朴又带有封建思想的农民形像。他以毛泽东为骄傲。但又带有狭隘的小农思想。

4、剧中写毛泽东在圆明园像在思索什么,你认为他在想什么。

提示:可能回想中国的百年耻辱,想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将不会再重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三、作业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一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着红旗,有的()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二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难点: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一、导入激情。

1、同学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上的某些时刻更让我们铭记。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盛大的典礼。(齐读课题)。

2、观看录像,回顾中国屈辱历史。

(1)请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

(2)师:旧中国是人间一座地狱,人民群众受尽了痛苦、灾难和屈辱。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二、重点品读“盛典”部分。

(一)理解“庄严的宣告”句子。

过渡:在人们的焦急等待中,典礼终于开始了。

1、学生自由朗读5—10自然段。

2、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振奋人心的歌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3、正如歌曲中所说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终于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时刻。

4、出示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1)问:新中国成立了,你此刻的心情怎样?(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无比兴奋)。

(2)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3)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播放:开国大典录像)。

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指名读。

(2)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人民此刻的心情。(板书:欢呼欢跃)。

(3)理解“欢呼”和“欢跃”。

(4)大家兴奋得又蹦又跳,多激动啊!谁再来读。

(6)就带着这份激动再来朗读第7节。

(7)自由练习背诵。

(二)品读“三次掌声”句子。

经受了痛苦、屈辱、灾难的人民群众,今天终于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了,他们无比激动、无比兴奋。人们通过欢呼鼓掌来传递这份心情,读读5—10节,找找描写人民群众掌声的句子,画下来,动情地诵读。(板书:掌声)。

出示句子:(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会场上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有感情地诵读。

(2)这一次次的掌声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人民群众爱新中国,爱毛主席,爱国旗)板书:热爱新中国。

(三)理解“瞻仰升起的国旗”句子。

(1)当人们热爱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人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观看?(崇拜敬仰)。

(3)从哪些词中体会到?(肃立、瞻仰等)。

(4)“瞻仰”是什么意思?(仰望,恭敬地看)。

(5)表示看的'词还有很多,谁说?(俯视、瞧、仰望、眺望)。

(6)课文用了一个瞻仰,你知道为什么?

(7)五星红旗是神圣的,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人民,所以说,学生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注意“站”字,难道中国人曾经是坐着吗?来,回顾曾经的屈辱,把心中的话写出来。

出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配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交流。

三、自学“典礼前”部分。

人民群众的这份激动、兴奋的心情在描写典礼前的部分也有所体现,请同学们自学1—4自然段。

1、学生自学。

2、汇报,交流。

四、总结。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昂首站起来的日子,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日子吧。

五、布置作业。

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擎”、“排山倒海”、“瞻仰”、“肃立”、“肃静”的意思。

2、着眼全文,用学习小纸条的方式编制大典流程图,理清全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文路阅读”这种比较基本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3、研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壮观,背诵课文第七段。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释题。

板书并齐读课题,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读通文章学字词。

出示:

(1)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大家见面了。

(3)聂荣臻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

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读通句子理思路。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到第四段,想想,从这几段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预设: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数人员会场的布置群众队伍的场面。

教师总结:这四段介绍的是大会开始前的情况。(板书:大典前)。

2、自由读课文其余部分,完成学习小纸条上的流程图。

四、再读:整体感知说内容。

1、大屏幕出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接着(),然后()。升旗以后,毛主席(),在这之后,()开始,最后是()。

2、方法总结:(大屏幕出示:文路阅读)。

五、三读:字里行间品大典。

1、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重点品读:第六和第七自然段。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

(4)大家再细细读课文里的这段话,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大屏幕出示:中华的版图)。

(5)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6)试着背一背这段话。

方法总结:文采阅读。

六、结课:意犹未尽赏文采。

师: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很多处场面描写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赏析,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作业布置:

1、将课文中你感受比较深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四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3课时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五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体会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教学目标:

1、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而———;为———而———;为———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六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2、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小结:,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泽东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五、总结布置作业。

文档为doc格式。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七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盛况,体会重点词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一、整体感知

1.演示《》情景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

2.交流初步感受。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三、初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2.说说课文重点写了的哪几个场面?(开会、阅兵、游行、宣布开国、升旗鸣炮、宣读公告)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

四、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引导学生观看资料片,体会人们听到主席的话后的激动心情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

2.“升”和“姑”(也说明了人们自豪、激动)

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描绘阅兵盛况的句子,要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伟、及群众情绪的热烈。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识记生字

2.交流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3.组词练习:

协()檐()钮()泽()宣()

胁()瞻()扭()择()喧()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盛况。作者先介绍了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然后介绍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的情况。接着介绍了进行的情况,最后介绍了典礼后的`情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伟大的历史意义。更增添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四、写课文梗概

1.在小组内练习说说。

2.每组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说说。

3.动笔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4

课上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1、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的资料;2、学生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将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收听录音,观看资料片录像和情景朗读,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些方法和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盛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同时,通过初读课文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编写“我爱中国”为主题的语文报。进行展示。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八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而———;为———而———;为———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开国大典》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然后介绍了广场的布置情况;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再接着写了阅兵式;最后讲了游行队伍。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三节课都无法完成。这篇课文在教材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就让学生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由课题导入,理解“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因此开国大典“隆重、规模盛大、庄严、热烈”。其次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请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按照几部分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第三步由学生边默读边找出文章描写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的语句加以体会,说明理由。第四步,让学生在文中画出表现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句子,读一读,并写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画出表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的激动、自豪的句子,学生的自我学习,内化过程从中得以体现。

深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是最佳手段之一。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同学之间交流时可以相彼此启发,使思路拓展,思维活跃起来。

本课教学,我还注意了细节,让学生由衷地感悟到开国大典的那种场面、那种气氛、人们内心的激动情感。本文第二大段,讲了天an门广场的位置,天an门城楼的布置等情况,突出了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教学这段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画一画丁字形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位置名称,可以加深对此段内容地了解。

课后“思考练习”中有一道题:“用一二百字写出开国大典的梗概”。学生没有学习过写故事梗概,我就将概括梗概融入到讲课时。每讲完一部分,就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课文学完了,梗概也就说出来了,同学们写时就顺利多了。

不过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只顾得“授人以鱼”,忘记了“授人以渔”,只引导学生写出梗概,没有告诉学生概括的方法以及要求,所以有部分学生在写时,各部分之间缺少连接的语言。

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热门19篇)篇十九

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

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学生演讲稿分钟一年级演讲稿三分钟(通用19篇)

    在学生演讲稿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通过语言的运用展现自己的思考和独特观点。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学生演讲稿范文,它们充满了年轻人的热情和创意,让我们一起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心得感悟(优质19篇)

    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有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最后,本人简单地总结一下这次社会实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全集(优秀20篇)

    教案需要准确地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便后续的教学改进和反思。这些一年级教案范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案大全(19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系统化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六年级教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供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为会打喷嚏含反思(汇总22篇)

    幼儿园大班是一种教育机构,为3-6岁的孩子提供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参考一下这些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写作提供新的观点和切入点。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品品

    冬天美景初二(优秀19篇)

    优秀作文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能够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变得有趣和深刻。优秀的作文是一种反映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更

    中秋月饼制作过程(模板24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组织,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理解和思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作文的共性和特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热门19篇)

    通过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学习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转述故事,把握文

    简爱小学生读书心得(汇总13篇)

    读书心得是在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表达方式。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出彩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刚刚读完《简爱

    会计岗转正后工作计划(实用21篇)

    会计是一个细致严谨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你提高会计分析和写作的能力。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