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字海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

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各类知识,扩大我们的学习领域。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高分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一

摘要:校园文化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富有医学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以甘肃医学院为背景,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隐形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引导、规范、调节、熏陶、教化等文化功能[1]。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生毕业后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性。

当前,在高校间竞争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是医学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院校如何立足自身特点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

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关注并重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足,梳理当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有偏差。许多医学院校投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的建设,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和主要作用。这种重物质轻内涵培育的校园建设模式,势必导致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2]。

二是特色文化缺失。如今,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内涵、有意义、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突出,庸俗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活动忽视了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校园文化中隐含的医学精神,脱离了医学院校主流文化,导致校园文化无个性、无特色。

三是忽视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往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20世纪初,梁思成曾在《半个人的时代》中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3]。在当前医学院校这种育人模式下,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但人文修养严重缺失。据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他80%均因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4]。因此,作为医学生,仅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服务目标。为此,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学校的办学优势、自身条件、着眼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大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不断明确学校特色定位。依据这一特殊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同时,学校要完善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教师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模式,最终实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以甘肃医学院为例,秉承“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陇东,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西部”的定位,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为西部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这一目标,制订了以护理和检验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做强特色专业的同时,促进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甘肃地方输送大批优秀医护人才。

2.2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在大学校园中,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创造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建设核心,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时代精神,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使命,真正树立起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努力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甘肃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挖掘皇甫谧文化资源,建立了皇甫谧研究院,加强对皇甫谧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弘扬皇甫谧精神,将皇甫谧仁爱救人、安贫乐道、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时代特点,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师生员工对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认同感,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并将皇甫谧文化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徽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优势资源的融合,使得大学校园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2.3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特色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医学院校要围绕这一主题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借助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

另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等,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增强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其次,活动载体应注重多元化与创新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今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越来越多元化,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网开办网上论坛、网上心理诊所、科技交流、艺术探讨等各种活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现自我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载体。医学院校应加强校园活动载体的管理和建设,把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媒体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医学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形成,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甘肃医学院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校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凝炼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皇甫谧论坛、皇甫谧针灸学术交流会、崆峒养生文化讲座等活动;同时通过电子屏幕、校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以及周末放映古代医学经典相关电影等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促进医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必须让校园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地域文化的精华,找准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形成品牌,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

甘肃医学院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把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作为本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学校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加强针灸医学和崆峒养生学的研究,大力发展针灸特色专业。学校还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皇甫谧文化园,组织学生深入崆峒山进行药物采集、药物价值研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方文化,将地方传统文化精华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2.5以医学专业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医学院校应通过社会实践来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针对医学院校实际,结合专业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发挥专业优势。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深入农村义务支教,了解国情民情,认识社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甘肃医学院紧密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如口腔协会、针灸按摩协会成员经常深入农村,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或在校园内为师生义务献爱心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和才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境界,最终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专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的医学技能,更要加强其文化素养的培养。特色校园文化对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深刻挖掘与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便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xx.。

[2]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xx(22):67—68。

[3]李妍妍。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xx(30):270—271。

[4]李霞。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xx,12(4):291—294。

[5]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蒉。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二

高职校园文化备受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其内容包含高职校园环境中围绕师生工作学习活动的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载体,还包含全部物质载体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高职院校整体形象的软件内容,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和高职院校品牌的树立,有利于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构建。高职校园文化通常被分为高职校园精神文化、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和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其中,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灵魂,是心脏;高职校园物质文化是外在形象,是基础保障;高职校园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桥梁,是纽带,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魂所在,是整个高职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主要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比如学术讲座、道德讲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体育活动、文艺演出等;高职校园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文化,比如高职校园整体规划、整体识别系统、公共设施、园林景观等内容;高职院校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整体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师生整体精神状态、专业设置等方面。现阶段,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还存在着过分追求物质层面建设、模仿普通高校建设学术型校园氛围、资源缺少有机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凸显、高职办学特色不明显等多方面的不足之处,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通过学校引进企业、工学结合、校企互动、订单式培养等途径来实现,这几种有效的办学模式都将企业的各种资源强制性拉入学校,将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聘到学校,将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融入到学校,同时,也需要高职生对于企业的背景、文化、理念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而当前大多数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企业部分的内容较少,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宣传内容不足,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没有建立起来,个别走在前列的高职院校也仅仅是对校企合作实践场地内部进行了文化建设,范围并没有延伸到整个高职校园,也没有深入到整个高职院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依旧停留在单一追求物质建设、单一宣传学院本身、单一依靠个别教师和学生这个层面上。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将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纳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不仅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外在表现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氛围营造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强化了企业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也是对高职学生就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锻炼和熏陶。常见的可以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体系中的企业文化内容主要包含企业责任文化、企业竞争文化、企业合作文化、企业忧患文化、企业诚信文化、企业吃苦文化、企业服务文化、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文化等内容。在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高度重视两种文化的融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活动,搭建多种途径的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两种文化的融合途径和方法,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容的同时,提高高职学生企业文化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手段陈旧,大多都简单模仿和沿袭传统高等院校或中专教育的学术型校园建设方式,没有体现高职教育本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等内容。从根本上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应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色、办学成果等内容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体现不同系部、不同专业的特色;强调高职教育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独特性;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模式的差异性,突出高职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企业化、行业化和实践性;响应国家号召,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创新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同时将高职教育的教学成果展示出来,对在校高职生起到激励和鼓舞作用。再次,鲜明的职业特色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突出高职教育职业特色上来,重点突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鲜明的职业特色一方面依靠校园物质文化来体现,比如相关的实训室、实验室、教学环境的布置、行业企业发展信息的体现等,另一方面需要全体师生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比如把多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对全体师生不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师生深入到企业、工厂、生产一线进行职业认知教育,邀请相关企业人员、行业专家对师生进行专题讲座、成功经验介绍等。校企合作模式下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随着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伴随双方深度合作的步伐,探索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为凸显高职教育特色和打造高职教育新名片而不懈努力。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三

摘要:校园文化不是可以直接触摸得到的,但确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在校园内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与精神环境,其在学校的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健康而和谐的校园文化,凝聚师生合力,展示校园形象,能给师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文化影响,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正是由于学校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一直都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努力做到更好。

“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是nl学院校训,时刻影响着我们。校园文化由教育者主体和被教育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主导方向,围绕着校园活动和教学活动而展开的包括师生在内的一种文化,以校园精神为主。它体现在实际课程和隐形课程这两个方面,实际课程指的是学校安排教师给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去掌握知识、思想观点、技能和行为规范等。隐形课程是指校园的建筑、环境布置和文化设施等有形的环境和教风、学风、校风、人际关系、校园舆论、文化生活、心理氛围及学校整个群体的观点、信念等一些无形环境。对于校园价值观与精神等这些观念性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主要深层结构与核心内容,对校园的发展与生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校园的无形资产,和学校教学质量紧密挂钩,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分析现状。

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学校通过不懈的努力,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师生,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同时也使得校园内生机勃勃。对于校园文化的内容阐述众说不一,其文化重在于建设。主要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协调发展,全面而合理地建设校园文化,将给校园带来一个完整的文化内容。校园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

二、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方面,课桌上的舞文弄墨。

学校提供给学生很好的硬件设备,供学生使用,例如:课桌,说起课桌,不得不提起学生对它的信笔涂鸦,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虽然我们班在固定教室,对于桌面不干净的,会自己去清理,以至于下次去上课时候,就可以坐在自己整理干净的课桌,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去流动教室,上几节课然后又换其他的教室,对于学校其他系的学生,他们基本上上的都是流动教室的课。每次坐在乱画一通的课桌上,下课回去,就会发现衣服的袖子脏了,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

2.在精神文化方面,课外活动缺少教师、管理、服务人员。

事实上,校园文化是一套系统工程,是全方位、全员、全程的育人过程。特别是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在建设校园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内有很多的课外活动,但基本上都是学生参加,因为开展课外活动的消息有些教师、管理、服务人员根本不知道,基本上都没有参加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如果这些主体都能参加进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学生们知识上的扩展性,也能很好地促进校园主体之间的和谐性。

3.在制度文化方面,没有规范管理校园内广告乱贴、乱发行为。

对于校园内的广告,基本上人人都会接触得到,因为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厕所门上、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桌面与墙面等都成为那些张贴广告的地盘;食堂门口、教学楼门口等流动性大的地方成为发放广告传单的地方。对于发放广告、张贴广告的现象,由于没有去规范管理,这种现象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整体校园的文化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解决的对策。

1.严禁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写字或画图,在草稿纸上完成,不要轻易乱写乱画在桌子上。毕竟,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环境,让我们在这个环境中学习,我们没理由破坏这个优良美好的环境。学校方面应定期组织学生清理课桌。

2.让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加入到学校的课外活动中。

学校的课外活动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是由学生组成。由学生团体组织的课外活动,应该及时与教师、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将课外活动的信息传述给他们,让他们了解到所要开展的课外活动,并积极地加入进来。对于学校,应积极支持教师等团体参与到课外活动中。

3.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规范广告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常说,行一件事,没有规矩,则行不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学校内乱贴、乱发广告放给学校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有些学生,为了挣点生活费,给父母减轻负担,在校园内做一些发传单、张贴广告内的兼职,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广告行为后,我们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乱发、乱贴。对于学校,制定管理制度去约束这些广告行为,定期派人巡查,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四、总结。

人们常说:环境是心灵的港湾。校园是老师的工作场所,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成长摇篮,这也是一个实现理想、放飞梦想一个地方。使得学生在这优良的环境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大家在优美、整洁、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针对nl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桌面的乱涂乱画;课外活动的时候,将老师、管理、服务人员排斥在外;广告乱贴、乱发行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给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引人奋进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涉及很多方面,我们要贡献一分力量,为学校树立一个完整的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姜羡萍,郎杰斌.高校图书馆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四

摘要:高校体育社团以其特有的广泛参与性、思想活跃性、内容丰富性受到大学生们的强烈追捧,成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充实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当前在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结构内容、适应时代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从高校体育社团如何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手,阐述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的现实状况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希望对相关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研究

高校体育社团由来已久,它是高校学生在学校的监督下所成立的自发的、松散的群体性组织。由一群高年级的、有着共同爱好的在校生组建起来。作为高校课外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形式,高校体育社团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之外最为重要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其能真正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与他人、社会沟通的能力。

1高校体育社团的特点

1.1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作为一个以共同、相似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关注点而凝聚起来的体育社团组织,由于该组织的成立更多的是自发成立的,所以一般相比其他组织,成员的关系都比较和谐与融洽,这恰恰给了很多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平时课业压力较大,很难有机会与同龄人进行交流沟通,高校体育社团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其实对自己个人素质与综合素质提升帮助较多的除了学校的老师、家里的父母,恐怕就是身边的同学朋友,而高校体育社团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拢到一起,其不仅提供学生间互相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大学生丰富知识面、扩展视野、增加生活经验、提升团体意识及大局观都大有裨益。

1.2高校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以及道德素质

高校体育社团能够使大学生在课余活动中,不断提高对于体育基本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在团体中,由于有同伴间的相互鼓励,没有课堂中教与学相对压抑的氛围,大学生能够自主、愉快地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克服自身心理的胆怯、不自信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最终达到获取成功的喜悦。而且在进行社团活动时,大学生通常会展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而且在进行活动时,大家也会以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能够提高自身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质。

1.3高校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促进校园文化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大学生通过进行社团活动,提升自信、提升集体主义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于大学生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自足与社会的有用人才非常重要。经常举办以社团为首的体育活动,如各类小型比赛、各种各样的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资料展览等,一方面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使校园文化欣欣向荣。

2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一些高校大学生自发地组建了“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等。在1998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后,高校中注册登记的高校体育社团数量呈现爆发性增加,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等各类团体不胜枚举。许多高校体育社团通常都是由各自学校传统优势项目而产生的,基本上所有的体育社团在成立之初,都是倡导以“交友、交流、健体、健康”等为口号,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参与进来,在高校中许多社团的影响力以及号召力也比较大。在目前的高校社团管理方面,许多高校社团都是依托于共青团委为核心来开展的,基本上都采用了小团委下设学生社团联合会来管理社团,这就使得每个社团在管理上都是“双重”管理,既由校团委统一审批登记,又由各社团所下属的院系间接管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相关部门没有支持,缺乏管理引导

许多高校团委下设“社团联合会”,由于学校社团较多,事务也多,在实际管理中,学校只是进行例行的登记管理,在其他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所挂靠的院系也基本只是象征性地派老师来监管,对社团的管理精力有限,无法积极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3.2在管理上目标性过强

作为学校在对待社团的管理上过于政绩化,对于团委来说,管理社团,要求举办何种活动时,才会统一组织进行,在平时的日常管理运行时则缺少必要的关心与帮助。许多社团中一年中除了学校需要举办文化娱乐活动以外,剩下的最大一项群体活动就可能是开学初的纳新活动了,这样显然和建立社团时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3.3校区间发展不均衡

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屡创新高,许多高校都有许多分校区,但由于地域跨度较大,使得许多体育社团活动较难统一开展,许多新校区的社团负责人需要面临设施缺乏、教师无法及时指导的困境,导致许多新校区的社团只有其名,却没有真实的内容。

3.4经费短缺、缺少专业教师指导

基本上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都来自于收取会员会费、学校划拨以及社会赞助等。但由于各高校的情况不同,学校用于社团活动的经费不足,很少有社会上的企业来进行赞助,就造成了体育社团经费严重不足。在教师指导方面,基于许多高校并没有将指导教师的工作纳入基本教学工作量,这就导致许多教师无心去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了体育社团发展的举步维艰。

4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若干建议

4.1相关部门提高认识,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引导

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部门要对体育社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与认识,使其明确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高校各管理部门有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不光是一种风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开展良好的今天,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2高校管理部门应继续提高场地设施投入

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是离不开物质支持的。一个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健全的运动器械,能够营造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身处校园便感受到浓郁的健身气氛,增强其健身热情。因此高校应继续增加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从基础设施上提高高校体育运动的质量与层次,以满足学生基本的锻炼需要。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运动设施、场馆的使用效率,增加开放的时间,提高场地场馆的使用效率。在指导教师方面,高校需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为高校体育社团配置相应的指导教师,并健全相关保证机制,将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给予一定经济回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指导教师应有的作用。

4.3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

学校各部门应鼓励学生积极成立各类项目的体育社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积极引导社团与社会进行交流,扩大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其次,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提升凝聚力。另外,每个高校都有校运动队,可增加校运动队与体育社团的交流合作,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加强学生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3]马梁.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科技视界,20xx(6):81,168.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五

摘要:小学校园花样跳绳文化是小学校园文化的缩影,它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团队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平台。以下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境外研究综述。

1.境外校园花样跳绳发展现状分析。

据统计,从1978年开始,美国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推广跳绳运动,提倡“跳绳强心”(jumpropeforheart)行动,发展到今天已经有40多年。美国的初中生跳绳运动集体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对技巧和跳绳运动的整合、把健美柔合在跳绳运动中,充分表达了运动与美的完美结合。德国学校开设的跳绳运动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跳绳竞技形势,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学生掌握跳绳的能力上都做了调整,不再是通过学生的跳绳数量裁决高低,而是通过集体合作表演的形势,通过对整体编排、团队合作等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样在日本、韩国、香港的中小学也提倡校园“跳绳运动”,如全香港中小学推行“跳绳强心”计划,该计划通过教授花式跳绳、心脏健康教育和举办跳绳同乐日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2.关于跳绳体育运动的综合教育价值研究。

在国外,学者们关注体育的健美强心功能。因而,自然受到重视的小学生群体,在很多文献里都能发现这样的观点,体育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功能,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据专家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跳绳对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儿童在跳绳时伴随着数字的训练,这对于她们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结合起来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与抽象概念,从而提高儿童记忆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

3.体育文化概念界说。

关于体育文化的词源解释,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解,跳绳运动在中国的演变经历了很长的发展,中国最早出现的跳绳在唐代被称作“透索”,宋代称“跳索”,明代称“跳白索”,发展到清代则称“绳飞”。卢元镇提出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建立在各学科之上的一种有规则的、具体行为方式的、活的价值体系。同时在《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书中总结到:体育文化是人类关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内容的生活化再现,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部内容。易剑东在《体育文化学》一文中提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通向自然的一种手段,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综合因素。李乃平认为体育文化是一种综合现象,既是以体育为核心,以身心运动为根本目的、以娱乐为主的行为活动,并伴随着体育文学与艺术活动的精神活动与文化活动。

4.关于小学校园跳绳文化价值的研究。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总结到跳绳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20xx耿绍讳在《跳绳在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总结到跳绳作为一项基础性身体素质锻炼具有很强的功效,针对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协调性、弹跳力、爆发力、灵敏和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金品强的《跳绳在短跑训练中的妙用》、郑阳的《双摇对提高艺术体操专项素质的`作用》、陈燕的《论跳绳在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和吴辉扬的《双摇对提高竞技健美操专项素质的作用》、等都提出跳绳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益于开展、操作性强、覆盖大为普通大众所接受。这些文章充分证明了跳绳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都从跳绳的专业性角度做了阐述,但未能深入学生主体和校园本身的价值探索更缺少跳绳文化的丰富内涵。

5.关于小学校园跳绳文化开发的研究。

有关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文化发展建设,邱丽玲在《中国跳绳竞赛设置和竞赛方法的研究》一文中,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具体措施,花样跳绳运动的具体规则和评价方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花样跳绳运动发展的模式。对于小学花样跳绳文化建设的研究,有学者们分别从花样跳绳运动开展情况、兴趣培养、花样跳绳运动发展等方面有相关研究,但是对于如何从各个方面构建小学花样跳绳文化的文章却很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学生健康发展的模式,国外学者都从学生本体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的机制,有效利用校园体育文化假设的平台为学生谋发展。相比较国内学者而言,大量文献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和学校的差异性,以及在这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够,国外学者能从理念到实践真正推广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跳绳强心运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3]赵鑫.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8).。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六

通过梳理校园文化与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的关系,对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校园活动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文化园圃中一个结构完整且独具性格的系统,它根植于校园的土地,融入了师生的智慧,吸纳了外来的因子,最终形成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自新力强的为全体教职工所认同的文化理念。全日制自考助学文化建设,指的是基于知识传授并高于知识传授的一种价值追求,管理者将人文关怀、核心价值、责任追求、创新精神、审美品位、儒雅风范等要素内化为全日制自学助考学生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精神氛围。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制度,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的。自考大学生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提高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湖南农业大学积极倡导以校园文化为纽带,以稳定有序、诚信友爱、协调发展、同舟共济为主要特征,以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宗旨的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

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扩充了校园文化的含义。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按照校园文化制度、文化方向、文化组织、文化载体、文化管理的总体规划;以学风、校风为核心导向,通过文娱、科技活动的组织,强化全日制自考助学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教学环境与资源,拥有独立成熟的教务教学及学生管理部门。学校在积极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支持的投入量,使其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的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三)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念。

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关怀,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咨询、宿舍文化、学风建设、名师导学、院领导接待日、自考生夏令营、“名企行”、勤工助学等活动架通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专家与学生、领导与学生、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发挥其主体性。

(四)践行了积极和谐的文化思想。

践行积极和谐的文化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灌输,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尊重文化多元性,在实践中体现高校文化建设的“和而不同”。坚持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把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与学科设置割裂开来,强调办学条件的重要性,忽视师资力量和学科设置的作用,实质上是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另外,缺乏对全日制学生物质文化建设的地位认知。忽视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树立正确的自考校园文化观念,单纯求虚、求大的粗放式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模式,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变成“表面上”的文章,失去了它提升校园精神文化这个目的的意义所在,校园文化的品位也就无法保证。

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功利意识浓厚,人文精神淡薄,大学精神严重缺失。在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日趋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弊端。导致青年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精神虚无、人格分裂、自我膨胀等问题,影响校园文化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自考学生很多处于构建理想信念的初级阶段,缺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正视创新精神、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含义与关系。另外,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分突出政治化,导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价值选择独立性和批判性,导致自考生独立精神缺失,创新性无法体现。

髙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制度建设不完善、系统建设和有效管理缺乏等问题。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幵来,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使校园文化建设无法深入到对师生内在追求上的引导,缺乏对自考生客观认知、自由个性、终极关怀等精神层面的拓宽,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同时,校园文化主体的片面性,使校园文化成了十足的学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全员参与,尤其需要教师的参与。另外,目前校园文化制度在前瞻性上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实质性改革,进而影响全日制自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一)夯实物质文化建设,强化育人环境。

第一,做好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校园整体规划布局过程中需要融入学校发展历程、治学理念、办学精神等人文价值,让校园建筑在与校园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突出学校自身的色彩基调以及规划特色。注重建筑与景观小品在精神层次上的一致性,内容形式上的差异性,让师生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验学校的人文情怀。第二,完善教学文化设施及阵地建设。加强对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实验实践、文艺体育、饮食起居等场所的规划设计,完善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等固有阵地的建设,积极拓展文化建设的新渠道,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与保障。第三,注重校园环境的园林绿化。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坚持“因校制宜”,在绿化设计的生态性、美学性、延续性等原则下,力求与校园的各类建筑与设施上达到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体现校园物质环境的场所精神。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科学氛围。

第一,弘扬校园文化的优良传统。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层积着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因此,要正确认识学校的历史传统、历史使命,明确学校定位、办学理念、治学精神,进而转化为自考学生对自身的目标定位、身份定位、价值定位。在认同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培养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激发自考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抓好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注重加强对自考学生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引导他们将自身学习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找到真正适合自考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湖南农业大学通过“进德修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名师导学”专题辅导、“弘毅致远”实验班精品工程、“力学笃行”实习实训技能项目等文化建设工程,营造浓厚学习风气,培育自强不息精神,使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共同理想。第三,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完善的师德建设规范,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中的带头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文化特性。

第一,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校园规章制度。制度建设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制定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师生实际的、科学性的规章制度。善于将校园文化融入到制度建设之中,利用文化上的归属性凝聚、激励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第二,建立引导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运用激励机制,湖南农业大学利用“奖优济困”奖助学金体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进取意识。第三,建立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结合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结合校园文化的发展轨迹,结合自考学生的性格特征,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强化创新能力,发展自身特色,提升综合竞争力。

(四)构建网络文化,发挥新媒体优势。

第一,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学校学院德育网站,打造新闻信息平台,使学校网站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同时充分研究学生层次和学生心理,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第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的便利、高效、灵活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拓宽教育的纵向横向空间,促进高校文化建设新的飞跃。第三,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的制度管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学生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媒体环境。

作者:潘俊宇唐琳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七

独立学院的`设立,在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同时,也遇到了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问题.本文试图从对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的移植、实现自我文化创建与定位、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来思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作者:徐晓元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福建,厦门,361021刊名:青年文学家英文刊名:theyouthwriters年,卷(期):“”(12)分类号:g642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移植创建与定位整合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八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出三点建议。

(1)认识不到位,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上。目前,部分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和一些管理干部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活动的组织开展,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这就在无形中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层面,而校园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2)忽视深层建设,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近年来许多高校尽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作了不少努力,但往往忽视了深层的文化建设,不能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使得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媚俗文化、模仿文化、荒诞文化在校园内流传,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本末倒置和不同步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精神文化。

(3)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本应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接受学校精神熏陶为宗旨,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发挥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造力;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与人文教育教育整合,无法承载人文教育责任;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脱节。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设全员参与的高校校园文化。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人,校园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2)将办学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建设个性鲜明、品位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放眼全球,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如注重学术的牛津大学、倡导实践的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和高校自身特点、办学传统、历史渊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趋同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潜力,不可盲目攀比。要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中突出精神文化,加强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校校园文化。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精神、宽容精神、超功利精神等;人文精神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等。我国高等学校要造就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型人才。高等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大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挥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通过将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刘志伟,黄伟.全方位加强高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j].山东农业教育,20xx,(1).

[2]@白晓会.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3):108110.

[3]@张道田.对校园文化建议的辩证思考.军队政工理论研,20xx,(3):7172.

[4]@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九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发展和办学实践中培养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主体以及多样的形式教育引导和陶冶全体师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直接的影响着同学们的思想行为,班级文化有着不同于课程教育的文化育人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人们对它既有狭义的理解,也有广义的理解。广义上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构成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一般认为,班级文化首先是的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精神、班级制度、班级活动、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布置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整体。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风格、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想形态[1]。

班级文化是所在高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所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为根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对象,制约着高校的校园文化发展,我们只有把班级文化搞好,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就不难培养。社会学研究发现,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变化和发展受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影响最大;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知识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资源和力量,我们所要营造的是和谐校园下的和谐班级文化,它是一种充满民主、文明、自由、团结和理想的综合体;我们不但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还要增加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含量,以先进的科学理论做指导,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敢于面对困难、直面挫折的文化氛围,才能将班级文化建设做的有深度、有层次,和谐的校园文化才有所保障。

(一)前期准备工作整体规划统一思想。

班级的整体规划是班级文化的主体结构,作为班级的主要指导老师(班主任或者辅导员)需要根据班级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向以及学生的特点,仔细研究,确定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制定出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依据。另外,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师生统一思想。当一个新的班级组建后,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共同展望本班级的美好未来,要将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传达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全班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班级文化建设上来[2]。

(二)中期实施过程周密实施及时调整。

当班级文化经过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可之后,就需要开始对班级文化的规划予以组织实施。这一个阶段是时间最长、变化最多、情况最复杂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需要调动班干部和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需要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就需要规范师生的言行,保证班级文化建设朝着既定目标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文化也逐渐形成。在这期间,要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对班级的各种行为、现象和影响查缺补漏及时调整。若经过系统分析和评估后,发现有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要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对于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在这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学习和工作等多方面考虑,不可以只顾及班级目标而忽视甚至伤害学生。

(三)后期巩固工作认真完善继承发展。

班级文化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不断形成的,这就需要对班级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予以继承和巩固,同时不断深化和完善。班级是学校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当班级在校园这个大环境下,逐渐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班风和学风时,必将促进班级学习环境的优化,巩固和完善了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的发展又会持续地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也能带动整个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一)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对荣誉的崇尚,一方面,我们可以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调动他们积极性。通过参与形成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组织对个体的崇高评价,班集体荣誉或成员荣誉的授予其,都可以满足班级成员的自尊需要,是激发班级成员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另外,我们也要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3][4]。

(二)构建民主治班的工作机制。

在自主择业的竞争压力下,在社会大的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是无可非议的,学生为了获得自身的某种利益,如为了拿奖学金、争取各种荣誉称号、入党、为今后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等。因此,班级的各项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和文明的班级环境。逐渐建立起班干部产生机制、班干部监督机制、班级议事机制、公平竞争机制、财务公开机制以及奖励和惩罚公开机制等。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道意识,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三)开展有深度的班级文化活动。

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虽然校、院开展了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毕竟是点上的,不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直接参与。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通同学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只有班级里的集体活动才是面上的,才能保证每个同学的直接参加。活动不但能提供全班同学展示才能,发挥特长,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也的一个共同进步与提高的过程,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相互理解,相互认识,化解隔阂,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并进一步推动学风班风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和完善,班级作用受到削弱,宿舍概念逐渐强化,我们有必要从宿舍为单位入手做好宿舍文化的建设。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最小单位。宿舍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教育思想、教育措施的接受态度,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学风建设和宿舍成员的文化素质。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安全、整洁、文明、和谐的外部环境,对于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精神振奋、愉快,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取得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日趋迅速,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社会,机遇与风险并存,成功与挫折同在,希望与痛苦兼有。作为大学生,必须不断的提高心理素质,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不健康的心理则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精神颓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者疾病。我们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目标,力求做到胸襟开阔、性格开朗。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和人文的外部环境,更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参与,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提升靓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也只有当班级文化建设能被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所接受,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被绝大多数同学所遵循,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和实现的时候,班级中的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便能够产生极大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形成一种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周永生.管理学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母海林,胡叶茂.论班级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xx,(6).

[4]申望,周欣.员工管理手册[m].新华出版社,20xx。

[5]王金宝.现在阶段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

制度建设落后是独立学院创业之初普遍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六:第一,未能严格落实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展缓慢;第二,学校董事会未能正常履行职能;第三,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系级管理权限过小的问题;第四,管理人员权责不明,分工不够明确;第五,学校制度有生搬硬套“一本”“二本”院校制度之嫌,缺乏创造性;第六,缺乏制度意识,未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由于缺乏有力的物质支撑以及未能充分认识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单薄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缺乏校园活动的沉闷校园中,师生课余生活缺乏多样性;第二,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层次不高的体育、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缺少以道德实践、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科技竞赛、文化艺术等为主题的活动;第三,校园社团缺乏活力。

较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建设中普遍受到重视,甚至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一本”“二本”院校,但是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满足学生基本活动需求的场所偏少。二是校园物质设施缺乏人文气息和文化韵味。三是缺乏高雅人文艺术景观。四是学院应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五是校园绿化不够,自然环境尚需美化。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人才培育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重视。独立学院可以利用教学讲坛、开放论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通过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栏等校内媒介,以宣传好人好事来树立良好榜样,规范学生行为,使其树立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此外,作为培养高级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独立学院教育学生时,要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要以各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工作方式的高素质人才。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建设,需要从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着手,奖惩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通过奖励和惩罚使学校所倡导的校园文化具体化,变成具体可见可感的现实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强化。而进行制度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制度应具备完整性;二是制度应科学、可操作性强;三是保证制度的公正性。

3.搞活“第二课堂”,打造课外“品牌”文化。

独立学院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独立学院可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强、多才多艺、思维活跃等特质带动学生社团开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素质的课外活动,形成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影响的课外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发明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有利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课外活动,并借此推动发展建设学院“品牌”文化。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物质文化基础。

(1)建设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外在具体表现为美丽的校园、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足够的办学以及活动用地,提供丰富的健身器材和社团活动空间,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增强师生归属感是独立学院形成自身独特校园文化所必须做到的。

(2)打造标志性建筑,形成特色办学文化。打造标志性建筑是独立学院将其办学理念以及文化特质等具体化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所借助的主要手段。以标志性建筑为中心,以组织化、标准化、统一化等为标准,将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乃至校服校徽等进行统一设计,从而使得校园文化得以突显,增强师生凝聚力,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

(3)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浓郁学习文化。独立学院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切不可忽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若使得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受限,则会对浓郁学习文化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一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内的教职员工、学生等都必须严格遵循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其主要包含思想观念层面、器物层面以及制度层面三方面的内容。即校园文化广泛的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观念;校园环境、校服、校歌以及教育设施等校园物质基础;校园制定的教学规章、学习规范制度、校园管理制度等多种形式的规章制度内容,全面涵盖了校园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制度层面上的校园文化便主要得益于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保障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就具备鲜明的服务功能,其所涉及的管理事项较多,深入到校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不可脱离的重要基础。一旦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出现消极怠工、工作懈怠等问题,则十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难以顺利推进。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协调作用。

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内容,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遵循当前的校园发展状况进行适应的建设计划制定,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考虑到高校的长远发展,保证校园文化的长久可持续性。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中,高校内的各个管理部门应当作出各自的努力,同时也要配合开展。但是由于各个部门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难以短时间内实现个工作模式、工作程序的协调,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由于各部门配合、协调缺失而出现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的局面。而行政管理工作能切实就各部门工作进行分工与协调,将校园文化建设程序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各环节的各部分工作内容明确的划分到具体的工作部门与人头上,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稳定、顺利开展。因此,行政管理工作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三)督导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当前各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能一直遵从传统的建设原则,其还应当不断的进行时代要素的发掘,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展工作。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中,建设部门习惯按部就班的完成相应的建设工作,缺乏对时代新资讯、新要求的分析,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变化需求,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而行政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却可以通过成立评价与监督体系来监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并在面临工作问题时实时进行问题分析与处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文化内容逐渐丰富,建设更加广泛的文化内涵。

(一)制定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

为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在行政管理的约束下顺利稳定的开展,管理人员有必要以人为本的制定相应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其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其一,管理人员应当以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基础,成立实现校园文化管理工作的具体部门与岗位,方便在实际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引导作用与推动作用。而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以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为主要目的,收集建设新要求并提供创意参考。同时还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时监督并检查实际建设工作的进度,及时就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其二,管理人员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原则,并明确个人管理职责的重要作用,明确工作定位。了解人才培养需求与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坚持平等原则,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

(二)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要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素质的积极培养,这是保证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其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其一,各高校应当提升管理人员招聘标准,通过严格的工作考核,选择专业且工作能力较强的人才参与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其二,各高校应当积极制定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特别是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人员而言,文化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学校应当聘请具有较高管理技术能力的管理人员来校,对本校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指导。其次,还应当制定定期的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督促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管理学习当中,督促管理人员实现管理学习。

(三)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行政管理人员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现,就应当积极组织并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就大学校园而言,社团是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与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利用社团作为活动开展的载体进行活动组织。首先,管理人员应当坚持以科学的政治立场作为一切活动开展的前提,并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制定符合学生培养要求且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的多种社团活动,同时不断进行社团活动形式的创新。其次,管理人员应当提升校园内文化社团的建设数量以及建设质量,引导各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文体活动、社会服务型活动等多种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活动,为活动的开展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是各高校的重要的工作内容,行政管理在这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主要可总结为保障作用、协调作用以及监督作用等方面。各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所体现的作用与价值,并积极制定以人为本管理机制,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发挥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水平的提升。

[1]徐少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作用刍议[j].办公室业务,20xx,(15):26.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二

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以及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以南昌工学院为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来构建校园英语文化,提出几点针对行的建议。

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快速发展,全球化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英语在中国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地掌握语法,会做试题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了。大部分高等院校结合高考英语的改革风向标,各大高校也纷纷在进行英语教改,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的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方式,把目光转到英语的实用性,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加强英语在社会生活中运用,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能做到基本的简单的英语日常会话,了解大众的西方国家习俗,在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能做到能听会说。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寻求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当中的真实工作经验,适应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达到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能够直接上岗就业的技能型学生,构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园英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在校园这个大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作用,以课后时间为主,师生共同参与构建的一系列英语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浓厚,整个校园能有个更加和谐的校园英语氛围。作为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自身发展还是有很多局限,与公立院校还是有很多不同点,以南昌工学院为例,是从以前的高职院校演变升格上来的,尽管已经转型为本科院校,但还是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特点,并不能完全找搬照抄,很容易本时代淘汰,要发展得更好就务必要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一条道路。

2.1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自南昌工学院升本以来一直在寻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经过这几年的艰辛探索,学校对自身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了,将学校定位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这几年摸索中,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是在同步进行,从2011即开始就实行分层教学,至2014级彻底打破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名为实用英语,教材自编,均是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口语话题,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根据学生专业及以后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在学校也经常举办相关的校园英语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优秀的“英语+技能”人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满足大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

2.2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英语作为整个高校的一你们公共基础课,自高考恢复以来,这数十年基本所有高校至今为止都还是把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足可以看见大学英语的重要型性,但并不是说大学英语教学就可以一层不变,如果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迟早还是要淘汰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跟随这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不断与时俱进。

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活动,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英语文化。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开设不同种类的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活动,有利于学生课余生活更加充实,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定能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娱乐中就习得了英语交际技能;也能更好的传播校园英语文化。

3.1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不同层次的英语活动。英语朗诵比赛,英语绕口令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英语影视配音,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等。英文辩论赛,英语写作,英语书面翻译,口译。除此之外,词汇能力大赛,创建英语角,英文歌曲卡拉ok大赛是特别受到各年级学生喜爱的英语活动。

3.2充分运用校园视听系统。校园英语广播是南昌工学院的一大特色,在下午5点以后,校园广播站会邀请口语较好的学生来朗读或是分享学习心得,一周一次,颇为受到欢迎。

3.3南昌工学院自2011级本科生就开始成立了“疯狂英语”社团,发展到现在,队伍已经相当壮大了,每一级都会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经常会在学校进行集体朗诵,在学期中和期末也会举行相关的英语歌曲比赛等等活动,在众多学生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结语。

高等教育在人生的教育是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一个号的学校很重要,大学英语在所有高等教育中都是必需的,所以,构建先进的校园英语文化是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把校园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贴切的英语交际环境。在现实社会的迫切需求下,我们结合工学结合人才模式,根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才能构建一个更加适合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莫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3]沈霞.特色校园英语文化对培养高职英语文化素养的作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7,6.

[4]何宇,杨伟柱.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2.

[5]申清丽.谈新时期英语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华章,2009,67.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三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出三点建议。

(1)认识不到位,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上。目前,部分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和一些管理干部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活动的组织开展,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这就在无形中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层面,而校园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2)忽视深层建设,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近年来许多高校尽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作了不少努力,但往往忽视了深层的文化建设,不能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使得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媚俗文化、模仿文化、荒诞文化在校园内流传,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本末倒置和不同步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精神文化。

(3)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本应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接受学校精神熏陶为宗旨,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发挥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造力;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与人文教育教育整合,无法承载人文教育责任;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脱节。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设全员参与的高校校园文化。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人,校园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2)将办学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建设个性鲜明、品位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放眼全球,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如注重学术的牛津大学、倡导实践的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和高校自身特点、办学传统、历史渊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趋同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潜力,不可盲目攀比。要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中突出精神文化,加强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校校园文化。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由精神、宽容精神、超功利精神等;人文精神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等。我国高等学校要造就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型人才。高等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大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挥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通过将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刘志伟,黄伟。全方位加强高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j]。山东农业教育,20xx,(1)。

[2]@白晓会。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3):108110.

[3]@张道田。对校园文化建议的辩证思考。军队政工理论研,20xx,(3):7172.

[4]@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四

制度建设落后是独立学院创业之初普遍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六:第一,未能严格落实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展缓慢;第二,学校董事会未能正常履行职能;第三,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系级管理权限过小的问题;第四,管理人员权责不明,分工不够明确;第五,学校制度有生搬硬套“一本”“二本”院校制度之嫌,缺乏创造性;第六,缺乏制度意识,未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由于缺乏有力的物质支撑以及未能充分认识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单薄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缺乏校园活动的沉闷校园中,师生课余生活缺乏多样性;第二,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层次不高的体育、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缺少以道德实践、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科技竞赛、文化艺术等为主题的活动;第三,校园社团缺乏活力。

较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建设中普遍受到重视,甚至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一本”“二本”院校,但是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满足学生基本活动需求的场所偏少。二是校园物质设施缺乏人文气息和文化韵味。三是缺乏高雅人文艺术景观。四是学院应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五是校园绿化不够,自然环境尚需美化。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人才培育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重视。独立学院可以利用教学讲坛、开放论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通过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栏等校内媒介,以宣传好人好事来树立良好榜样,规范学生行为,使其树立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此外,作为培养高级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独立学院教育学生时,要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要以各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工作方式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建设,需要从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着手,奖惩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通过奖励和惩罚使学校所倡导的校园文化具体化,变成具体可见可感的现实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强化。而进行制度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制度应具备完整性;二是制度应科学、可操作性强;三是保证制度的公正性。

3.搞活“第二课堂”,打造课外“品牌”文化。

独立学院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独立学院可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强、多才多艺、思维活跃等特质带动学生社团开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素质的课外活动,形成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影响的课外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发明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有利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课外活动,并借此推动发展建设学院“品牌”文化。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物质文化基础。

(1)建设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外在具体表现为美丽的校园、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足够的办学以及活动用地,提供丰富的健身器材和社团活动空间,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增强师生归属感是独立学院形成自身独特校园文化所必须做到的。

(2)打造标志性建筑,形成特色办学文化。打造标志性建筑是独立学院将其办学理念以及文化特质等具体化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所借助的主要手段。以标志性建筑为中心,以组织化、标准化、统一化等为标准,将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乃至校服校徽等进行统一设计,从而使得校园文化得以突显,增强师生凝聚力,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

(3)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浓郁学习文化。独立学院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切不可忽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若使得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受限,则会对浓郁学习文化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文档为doc格式。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五

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活动载体与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由学校师生在校园活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校园,更需要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支撑,实施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校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与精神,它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底蕴,传承学校的优秀文化与道德情怀,感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断把优秀的精神财富传达。而校园体育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活动载体与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社会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下,由学校师生在校园活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校园,更需要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支撑,利用鲜明的文化特色实施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校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

文化的价值是校园文化的终极目标,也是校园文化的意义所在,而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同样是学校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在学生的成才、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易经》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易经》里的人是目的,“文”是内容、是实质,而“化”则是方法、手段、途径,是“文”的特点,是大化风流、天成化育的境界,有造境,有化境,化境是“文”的本色要求和最高境界。同样,体育文化就是通过体育的形式,传递一种文化内涵,一种精神信条,不断的把体育的优秀特质通过“化”的形式传承。另外,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身就承载这教育的使命,而它的使命就是体现更加有意义的文化价值。体育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凝结校园优秀传统与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传递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及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给予青年人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勇于克服艰难险阻,争取胜利的意志和品质的人生启发;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促进入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同时,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与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各项教育的有效开展。

1.主观因素。

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主体就是人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人的发展。同样,人的发展也影响体育文化的积极开展。在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的教育地位依然没有得到重视,而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得到关注,特别是学校领导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些都直接决定体育文化的活动。20xx年秋,陕西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得到大的发展与提升,新课程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体育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作用。而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体育的精神,大力宣传体育健身、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从而提高人的体育认识,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施有效、快捷的体育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2.客观因素。

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宣传、文化栏、传递文化的客体等,同时,也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而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譬如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浓郁,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到处是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学校也有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并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同时,还有特色的体育比赛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围棋赛、定向运动等,就会很好的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学校应加大体育文化投资,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文化场所,拓展体育文化形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传达体育精神,以此来提高校园的体育文化教育功能与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1.提高体育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加大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与创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展现形式。

俗话说:“认识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而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上,学校领导、教师的体育认识与体育观念直接决定学校的体育文化发展。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定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学习与培训,提高领导、教师的体育认识,关注体育文化在学生教育中的教育作用,积极利用校园体育资源,强化校园体育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通过报栏、网站、专刊、led屏、黑板报、体育竞赛等形式,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教育氛围。

2.关注学生体育社团、训练队、体育竞赛的文化教育作用,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学校的学生体育社团使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体育团体,是学校中志同道合的学生集体,在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与体育比赛开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训练队使学校完成体育竞赛任务,实施“因材施教”策略的重要措施,它们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与传达方面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形式了解掌握体育文化,并形成自身的体育精神信仰。同时,利用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传递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凝结学生的文化智慧,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内容,深化学校体育文化结构,有利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3.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引进新型体育项目,拓展体育教育功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趋势,并为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让体育教学有了更开阔的体育视野,并不断把新兴的体育项目引进体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同时把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特征融入教学,拓展体育文化意蕴,增加体育文化的实践意义,突出了体育教育的重要功能,从而让体育精神、体育健康、体育智慧、体育道德走进学生,改变学生,发展学生。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六

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及社会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一切学校物质形态、组织制度和实践活动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则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院校领导、教职工共同参与,对全体师生具有广泛感召力、凝聚力与激励作用的一种群体文化。本文中所指校园文化,是指广大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自身定位,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社会服务中所积累、秉承、创造并共享的,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同的,反映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成果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

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凝聚和导向功能。形成强有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提升学校凝聚力。其二,促进和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全体师生产生无形的促进与激励作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健康活泼的精神动力。其三,调适和稳定功能。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凝聚、熏陶等内在影响力创造和谐的精神氛围,给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追求集中于学校内部,有效减少学校安全隐患的出现。其四,辐射和展示功能。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文化下乡、社区街道志愿者活动等,把校园文化辐射到社会的各方面,为学校提供了展示办学水平的契机,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五,继承和发扬功能。高职院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时应坚持“扬弃”的态度,一方面应该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使优良的学校传统和办学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问题分析。

(一)文化底蕴较弱。

一些高职院校是近些年为顺应我国教育发展规律,在原中等专业教育或职业技工教育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已积淀了原教育模式的办学精神,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与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经历了不同体制、教育类型的重组,办学理念、体制等存在交锋和冲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特色鲜明、学科背景浓郁且被普遍认同的核心文化精神,更缺乏形成的有利土壤。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创新与提炼,而只是进行人员和资源的简单整合与重组,所谓的高职校园文化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

(二)主体责任感不强。

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主体性功能。现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不合理现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或学工线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无关,呈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另外,有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每次参加活动都只是固定的某一部分学生,即使偶尔参加也是学校“硬性要求”,都导致了校园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无序性与感染性。

(三)重“硬件”轻“软件”

各高职院校为解决扩招带来的巨大的教育资源压力,在硬件建设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而相对而言软环境的建设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新成立的高职院校和中专改制的高职院校中尤其严重。一些高职院校认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来得太慢,一时半会难见成效,浪费了学校的资源,不来点立竿见影的,比如修楼征地建房扩招等。

(四)活动文化层次偏低。

如今,高职院校中各种活动形式多、涉及面广、时代感强,但过于重视庸俗文化,商业文化占据较大比重,过分追崇非主流文化而脱离了主流文化,偏离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轨道。校园文化活动功利性太强,偏离了教育本位趋向。一份问卷调查显示:26%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评奖评优”、14%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各种荣誉”、6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表明现在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并不单纯,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五)模仿程度较高。

每个学校由于其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其校园文化也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制度文化、实体文化建设,尤其在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中,缺乏创新意理念,未将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相结合,形成品牌效应,而是千篇一律的模仿本科学校,最终导致“东施效颦”的结果。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定位,充分挖掘与利用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等的辐射作用,结合学院的优良文化传统,追求学术氛围与实践氛围、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的有机交融,充分体现应用性、针对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原则。

(一)创新校园精神文化。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中专、职高等,具有不同的创办背景、历史传统、学科设置等、办学阅历,各个学校在发展定位上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应主要围绕“职”的特色创新,让学生在充分体现“职”氛围的文化活动中激发热情,得到教育。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院根据专业发展特色,开展无公害蔬菜义卖活动、美食节活动、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规划大赛等活动,特别党建及学生管理中的“一系一品”申报及评选活动,起到了良好反响,既为学生提高技能、完善品格提供了广阔平台,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职业素养。

通过将办学理念融入社会实践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将学校精神在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根植于其价值体系中。通过进企业实践,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和技能提供了方向。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倡导进入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为他人提供无偿帮助与服务,如清扫社区、助残活动等,既让大学生体会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服务与奉献。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志愿者之校”,制定志愿服务管理条例,将志愿服务学时状况纳入到学生评奖评优指标之中。全校六个系部在马山敬老院、绍兴市纺博会、绍兴市客运中心、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场所建立了长效志愿服务挂牌基地,不仅为社会送去了温暖与服务,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致力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到学正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师只有凭借娴熟的教学能力、广博的知识、专业的实践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感召、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创新物质文化。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要培养真正可贵的品质,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教育环境,只有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才不会产生堕落的品格。”高校在对校园物质文化进行建构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育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整体与部分的把握,既要重点设置,也要全面统筹,力争让物质文化中的各个细节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既要注重速度,也要注重质量。学校建设规划中的各项基本设施都应承载着校园精神文化、职业文化和制度文化,让物质景观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高职院校在对校门、办公楼、宣传专栏、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设计与规划时,要坚持实用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将文化精神注入到学校每一个角落,不仅让在校的师生感受校园物质文化,也通过人与物质的流动,将特色校园文化带出校门,带向社区、企业,与社会产生交融。

(三)创新制度文化。

所谓创新型制度文化,是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制度或规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制度创新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服务制度的创新。

其一,创新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创新,即学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管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如重点突出实训专业人员、试验人员的能力职称,制定适应于高职教学的职业资格评聘制度。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状况、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规校纪、竞赛管理办法等,以更好地约束高职学生的言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包括人才引进与培养、培训与进修等,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的精神;制定规范的校园文化制度,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活泼有序地开展,增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创新服务制度。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重在以学生为本。高职院校创新服务制度,营造和谐的职业特色氛围,有利于增添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技能钻研的动力,培养品质优秀、技能过硬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习惯等方面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与钻研的精神与能力。在校园活动上,既要把握特色,又要顾及大多数同学;在教学与实践环节,要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而制定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学习实训评价考核制度;在后勤服务及公寓管理方面,充分考虑“以学生为本”思想,形成和谐氛围。

(四)创新活动文化。

校园活动文化的开展对于培养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校园活动文化的开展不仅可以陶冶师生情操,还可以促进个体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增强团体凝聚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一,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仅能增长文化艺术知识,更能增加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加强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优良品质,增强自身创造力。学校相关部门要在思想和组织等层面保障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既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注重艺术性,防止消极文化及不良价值观的侵袭。加强对学生社团创办理念、工作思路及方法等的科学指引,引导学生进行勇于实践、自主管理,进而营造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要尽量做到活动与专业相结合,在活动中加强学生专业学习深度与兴趣,避免脱离所学专业、不切实际的课外活动。

其二,开展校企文化对接活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育必然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高职院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拓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开展的活动要注重实效性及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学生活动开展时也可邀请企业知名人士到校担任评委或做专题讲座等。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致力于与绍兴市诸氏方圆集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企业免费面向学院学生开设企业经理人培训等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也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用人市场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邱伟光,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

[2]刘建立。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建构研究[d],2009.

[3]罗群英。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青年探索,2005(3)。

[4]张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实施路径[d],2010.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七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个性得到了发展,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构建校园文化,以期营造师生共同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打造完善的校园环境,构建校园物质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必要前提。环境教育力量对学校全体成员,特别是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寓教于景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有助于净化师生的美好心灵;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教学硬件的构置、摆放等,能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启迪和教育;校园的画廊、报栏、橱窗、黑板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英雄模范的画像、科学家、音乐家的名言,无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教育性、艺术性。优美、完善的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注重环境文化的发展,为校园环境赋予一定的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要用美的环境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用富有艺术气息的景致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二、形成优良的校园风气,构建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在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最高理想。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之道,教学之道,求学之道,管理之道,是师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卓越,走向成功之道。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充分体现本校的办学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结果要让每一个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对自己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潜能。

2、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同时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3、教风建设。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师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教学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要倡导严谨治教、敬业爱生的教风。为培养良好的教风,学校需花大力气创造各种条件,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学风建设。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为树立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学风,学校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5、人际关系建设。在校园内建立起尊重、信任、友好、民主、团结、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学习压力,还能使师生在工作学习上心情愉快、心态平和,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良好集体形成和学校各项工作开展。

一所学校的优良校园风气一经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领导的工作作风都出现良性循环。

三、完善健全的校园规范,构建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可以通过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为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基,让每个学生有乐观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做社会有用的人奠基,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只有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断积淀、不断创新,营造适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拥有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舒维霖。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1。

[2]张宝志,侯宝宁。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家。20xx-34。

[3]张兴虎。以文化治校,创和谐校园[j]。新教育。20xx-13。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八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以下简称“翡翠幼儿园”)项目启动于20xx年,建设目标是“绿色建筑三星级校园”。为打造完美的生态校园,在筹建期,筹建教师快速从“教育人”向“建设人”转型,研读建筑图纸,认真分析功能定位和建筑细节,全程参与园所筹建。

2.关注细节,优化方案设计。

项目动土后,为力求室内精装、景观、弱电等设计方案的最优化,我们精心搜集素材,和设计师谈未来办园方案、谈幼儿园孩子的活动特点,与其沟通、磨合、共同创意,将“生态教育”的理念融合其中,致力于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建设。

1.空间的故事——优化形象标识翡翠幼儿园坐落在融汇科技灵感与生态灵性的生态示范区,幼儿园得名于园所旁美丽的翡翠湖湿地公园。园所的空间故事融入了幼儿园的标志设计中:芽型的logo似一只翠鸟倏地从翡翠湖面划过,带起了一弯美丽彩虹;青如黛色的湖面微波粼粼,港湾中一群小船就像我们的孩子般,喧嚷着即将起航。

2.空间的情感——美化建筑设计。

(1)视觉充分表达空间的文化张力。

幼儿园文化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空间的着意安排转化到每个人的视觉感受中。为表达积极的生命成长与可持续生态发展的共生共荣,我们在基本空间视觉设计中采用了悦动明快与怡然自得的色彩和符号。葱郁欲滴的垂直绿化搭配鲜亮活泼的橙色建筑立面;中国红元素的大厅辅以绿色廊柱似的参天大树为每个可爱的生命举托着稳定和安全……漫步在翡翠幼儿园里,随处都能找到生命的欢乐色彩,和谐巧妙的搭配潜移默化地缔造了这个幼儿园所孜孜追求的文化底蕴。

(2)视听觉协奏曲。

为了让孩子们自然地感知声音在人类生活中的美妙,园所在大厅空间设计中,大胆运用涡旋状的天顶来刻画空间模糊性和流动感,轻揉着空旷大厅的曼妙回音,演奏着视听觉共鸣的协奏曲。置身其中,整个大厅充满着流动和想象的氛围,充分契合儿童的秉性,有利于释放他们的心灵。

(3)听觉和触觉的通感。

我们充分展示“墙面文化”。在大厅的弧形墙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在视觉上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敢说敢唱的开放氛围。同时,我们将这种欢乐歌唱的情境谱写成园歌,从听觉上进一步将流动、活跃的氛围带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4)触觉和思维的互动。

在幼儿园大厅,一个灿烂的巨幅孩童笑脸墙拉近了空间和孩子们的距离。巨幅笑脸墙是由几千张小照片组成的微观世界,这些照片记录了翡翠幼儿园从奠基到建成、从首届新生报名到入园亲子体验……既有幼儿园的建设历史,又有孩子们的成长历程。这种展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孩子们感受时间、体会成长,培养良好的自我思考的习惯和兴趣。

(5)思维和心灵的启迪。

空间的生命在于让孩子们释放各自的秉性与心灵。翡翠幼儿园通过多感官体验的精心安排与设计,最终要实现的是对孩子们心灵的呵护和培养,塑造孩子们活泼、开朗、温暖的性格与内心世界。

1.倡导环境育人,提高教育实效。

作为国内首家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的校园,翡翠幼儿园透过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创造性地利用内部空间和外部场地,一地多用、合理规划,使整个园所建设突出了空间共享、自然为本、人文关怀、信息整合的特点,让孩子从建筑本身随处感知生命的快乐。

2.构筑生态家园,初显文化特色。

翡翠幼儿园倡导“把发现的快乐给予孩子”,通过种植活动、餐厨垃圾再利用活动、环境观赏等活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启蒙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逐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把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结合于一体,直接促使幼儿有效成长,更为日后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今后的文化旅程还很长,只有当幼儿园里每名成员都自然浸润在这个环境中的时候,才能够保持恒久的魅力——充满故事、充满情感、充满生命力!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十九

摘要:从本质上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具有统一性。近年来,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阐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推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灵魂。[1]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并且将其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通过文化引领达到育人的目的,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创新发展,其中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为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导向支持和理论基础,促使两者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发展。所以,加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全人教育的视角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影响、互荣共生,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两者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德育教育来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促进。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2]另一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教育的功能拓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高。2.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面对现代社会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教育部〔20xx〕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在目前高等教育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且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以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

2.完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科学健全的机制是民办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外在行为的一种约束。因此民办高校需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从顶层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机制,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职业技能节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优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环境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是推动民办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其中优化两者互动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优化外部环境的保障互动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优化内部校园环境是提高互动发挥作用的有效机率。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帮助协调下,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4.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队伍建设随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因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学院在制定互动人才选拔方案时,首先应考虑具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然后在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中进行选拔,建立一支优秀的互动人才队伍。所以,加强有序的互动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保障。

总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两者在互动原则、机制、环境以及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过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全方位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二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必不可少的元素。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了解掌握文化的本质特征、要与当地实际情况和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校园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可以营造法制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实现学校的高效管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泛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学风、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很多名校的校训便集中体现了校园文化,反映了名校历史渊源、独特理念、发展特色。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校发展迅速,理念层出不穷,校园文化可谓是百花齐放,如:靠近大海的“海洋文化”、沙漠地区的“绿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等,切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立意高远。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品牌名校的形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与社区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设校园文化要充分了解掌握办学目标、核心文化特征,掌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1.校园文化具有知识渗透特征。校园文化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知识功能,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具有熏染个性、内化素质、凝聚精神,渗透思想功能,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具有知识渗透特征。2.校园文化具有艺术观赏特征。校园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塑造表现出来,蕴含美学艺术、建筑艺术,并赋予精神、文化内涵,能引起观者丰富想象,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具有艺术观赏特征。3.校园文化具有积淀独有特征。校园文化建设是从实际出发,确定特色,找准灵魂,长期实践,细节磨炼,提炼升华,积累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文化,切忌抄袭照搬雷同。它具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积淀独有特征。4.校园文化具有发展传承特征。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以各种形式呈现,与时俱进,与校融合发展,具有独有性和固有性,具有代代相传的发展传承特征。

学校在选择文化定位的同时,学校所处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本土文化、地方特色等是重要的参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联系,要因地制宜,要择优选择地方特色、本土文化为基础,找准支撑点,拓展定位适合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可以立足国学传统、借鉴西方文明……“孝”文化,“狼”文化,“银杏”文化,“三红”文化,“凤”文化……不一而足。要么重实践研究,要么重理性思辨,要么重生活人文,要么重品格气度。不同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每所学校都有它的办学理念、文化背景、环境文化、人文建设等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校园文化要为学校的发展做铺垫,要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具体表现:1.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包括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等观念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风貌。如办学理念、目标、校训、校风、校歌等。2.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化,是师生员工行为准则的依据,是学校精细化依法办学的根本保障。3.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标志,它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环境,如建筑风格、室内外环境布置、校园绿化美化、人文景观布置等。如凤凰小学的徽派建筑、最美教室文化建设。4.课程文化:它是在学校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背景下,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实践和创造。课程文化建设力求实现教育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方式从被动走向主动,课程资源从贫乏走向丰富。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力求体现现代学校发展的智慧与创意。5.警务文化:它是学校依法治校,依规办事,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的基本保障。警务文化的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既有凸显安防功能,又有美观实效,从而实现法治育人效应。

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力,可以培养学生自律、自思、自省和求进的内在动力。校园文化对师生教育有根基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它有助于师生走向社会,建设社会,时时提醒学生在社会中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它的外在表现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哪怕学生成年以后,他还会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中不自觉遵照,促使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把法治元素融合一体,可以促进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规办事,极大促进学校走向法治学校,促进学校平安和谐发展。如:把校园的安防监控智能系统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之以人文本,提高安全保障;建立学校警务文化,把警务设施融入校园文化,实现警民联袂联防体系,营造法治社会文化大氛围。发挥警务文化的法治育人功能,营造平安和谐校园。总之,校园文化建设要总体规划、突出特色、传承发展,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师生凝心聚力、展示学校形象、打造“一校一品”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体现。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代人才,铸就一个个辉煌。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

[2]赵宝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诚信教育[j].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xx,14(4).

[3]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xx.

[4]张敬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xx.

最热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21篇)篇二十一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各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一、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得到改善。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加强。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高校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至关重要。

1、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强调形式,不能彰显精神文化内涵。有的高校把高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和意义看成是建几栋漂亮的高楼,增添若干先进的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质量和外形。这种脱离了高校精神文化内涵,单纯的高校校园物质建设就失去了其文化建设的意义。

2、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特征不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理想观念多了些功利色彩。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学历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一些学业优秀的学生缺乏爱心、责任心,更不用说社会责任感了。

3、校园文化活动重形式轻内涵。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用于企业,厂家的校园宣传,分散了大学生的思维。现在一些高校文化活动主要以娱乐为主,层次较低,不能起到对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目前部分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只是单纯的进行大学物质、环境建设,离开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得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也使得校园自身的文化功能无法彰显。二是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深层次研究。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的研究仅仅集中传统文化、校园自身文化等的研究上,路径较窄与实践结合不够,方法上不够创新,既没有与时代精神的发展相结合,又缺乏系统性、创新型。三是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力度不够。高校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活动仅仅停留在物质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活动的引导性。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下面我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提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一是创建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即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第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校园内各项建设始终都不能影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高校还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注重自我特色的体现,将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国家特有的民族特色融入到各个物质设施和场景中。第三,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要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运用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等,这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手段,快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创新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是培育特色的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首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掌握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本领和丰富知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与祖国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共同奋斗,这对于确保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在政治上的判断力。

其次,总结、整理和提炼高校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充实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无论高校建校时间长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而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要挖掘本校的自身特色,紧随时代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着眼于社会大局,传承和发挥学校传统与优势,发挥自身的潜力与特长,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及在精神文化的熏陶下师生立身行事上的个性体现。最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构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平台。第一,凝练精神,激励创新,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承者,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价值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产。第二,转变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高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管理理念。高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他们还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进行深入细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三是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精神的成长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第一,根据育人目标开展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首先着眼于积极举办学术科技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举办“电脑编程比赛”“物理建模大赛”“博客论坛”等,用这些符合科技发展潮流的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为大学校园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第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影响。首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通过校园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应重视校园活动的实践功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强化育人成果。最后,通过校园活动帮助学生调节心情,提高自身素质。。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公司受训心得体会范文(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第一段:引言及培

    最热书香校园设计方案(汇总21篇)

    在编写计划书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经典的计划书案例,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为进一步搞好我校校园绿化环

    优秀七年级散步说课稿范文(20篇)

    优秀范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促使我们在写作中寻找更好的创新点和表达方式。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几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教学目标:1.知

    最优护理人文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19篇)

    总结心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人从中受益。心得体会的撰写帮助我更好地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举止,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第一段:引言(200字)。I

    专业乡党委党员组织生活会方案大全(17篇)

    计划书是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对于未来的参考和经验复盘非常重要。阅读下面的计划书范文,相信大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关编写计划书的技巧和方法。活动背景:20xx年8月3

    热门榜样心得体会质检(案例17篇)

    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总结。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示范,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提升自己的写

    专业语文的计划书前言(汇总16篇)

    一个好的计划书应该具备可行性、可执行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为自己的规划提供参考。1、《青海高原——

    最新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案例13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标杆和目标,它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方向和追求更高水平的动力。这篇总结范文包含了关键要点和精彩的观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通过三年的中职生活,我成长

    优秀依法治疆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感悟大全(19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我对培训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回顾整个培训过程,又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下是一些来自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心得体会

    精选家长讲座心得体会交友(模板21篇)

    心得体会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重复犯错。心得体会范文9:我通过这次演讲经历,意识到演讲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能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