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薇儿最新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篇一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1、认知: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于整数加分、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情境法、理解法、探索法

师生互动

二次复备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的情境图:超市购物

1)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提问: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2.揭示课题。

1)提问: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2)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1.教学例1第(1)问。

(1)学生试做,指定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做法。

(2)展示以不同的算法,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讨论。

(4)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第(2)问。

(1)出示题目,谈话:我们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请同学们试着计算“3.75-3.4”这道题。

(2)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

的。

师生互动

二次复备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

(2)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4、总结归纳。

(2)组织交流。

(3)引导学生归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并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做49页试一试题目

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4、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

三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延伸

谈话: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继续研究。

作业

评价手册第23页

板书设计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4.75+3.4=4.75-3.4

4.754.75

+3.4-3.4

8.151.35

教学随感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篇二

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二新授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2、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3、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4、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5、归纳小结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三练习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教和学的过程教师活动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学生练习,集体订正。7、做49页试一试题目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四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五课堂作业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超市购物小票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三、运用数学模型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四、总结。

教学反思:教材创设了核对电脑小票的情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课改精神。学生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找出更简便的方法。这样联系实际,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掌握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投影片1)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735+4.075(板书)

(6)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3.735+4.075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7)反馈练习:7.81-4.075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4.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0.4-0.125

5.教学例3

(1)出示例36.08+12.3+9.72=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同桌互相检验.

(4)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十六第1题.(在书上做,订正时说出做题的依据)

2.填空:

3.计算:(投影片3)

4.改错:(投影片4)

5.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下边一栏3个小题.

75.8+26.286.07-4.8962.983+0.52

6.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116页“做一做”第二小题)

0.384+0.36+2.641.29+3.7+0.71+6.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板书:和)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元6角2分+3元零9分1吨30千克+980千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4千米800米―3千米50米

10千克―4千克800克6千米―2千米860米

2.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88+2.3+0.75.26+3.43+0.74

0.9+1.08+0.92+0.118.76―3.47―0.53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篇五

课题

小数加、减法主备教师贺梦萦年级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学第9册第47页例1,练习八的1—3题。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学会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要对齐的算理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交流、探究教具准备小题板课程资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初中生军训后的心得体会(汇总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下面小

    高层小区自住房屋租赁合同(实用5篇)

    合同内容应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与职责、工作时间与休假、薪酬与福利、劳动保护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最新工人年度工作总结(实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关于总结格式

    2023年老师求职自我介绍(模板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2023年购买商品房合同书 街道商品房购买合同书(通用5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最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计划 初中第二单元(精选9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

    2023年新教师代表发言(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精选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

    最新水浒传读后感初中 中学生水浒传的读后感(实用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

    最新假如三天光明读后感想(优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